- 相關推薦
王勃《滕王閣》唐詩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王勃《滕王閣》唐詩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滕王閣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
珮玉鳴鸞罷歌擺。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賞析
《滕王閣》詩,是《滕王閣序》的結尾。明人胡應麟在《詩藪》中曾高度評價說:“初唐短歌,子安《滕王閣》為冠”,“婉麗和平,極可法師。”這道工整精致的詩,一直被詩論家視作是王勃七言古詩的代表作。
滕王閣是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建造的,號稱江南第一閣。王勃十四歲那年,到六合探望任縣令的父親,歸途經過洪州,正值九月九日重陽節,都督閻伯嶼在滕王閣上宴請賓客。他參加了盛宴并創作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滕王閣序》,一時震動了文壇,被作為佳話。按《唐摭言》里記載:“王勃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都督閻公不之信。勃雖在座,而閻公意屬子婿孟學士者為之,已宿構矣。以及紙筆巡讓賓客,勃不辭讓。公大怒,拂衣而起,專令人伺其下筆。第一報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亦是老生常談。’又報云:‘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可見《滕王閣序》是王勃即席揮筆寫就的。
《滕王閣》詩以極其凝煉的語言高度概括了《序》的內容,表現了詩人珍惜光陰、胸懷功名、慨時事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首句“滕王高閣臨江渚”,點題入詩,描述了滕王閣雄踞贛江之濱,和江心洲嶼相對峙,占盡地勢。次句“珮玉鳴鸞罷歌舞”,是從宴會散罷的場面的反襯宴會的盛況,別具一格:歌舞結束了,賓主相繼離去,珮玉叮口當,鸞鈴和鳴。佳節盛會后,人去樓空。接下來的兩句是靜態寫景,“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畫棟”“珠簾”,表現的是巧奪天工的人工美;朝云繚繞,暮雨飄拂,呈現的是亦真亦幻的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美。“飛”
“卷”二字,靜中有動。只此二句,瑰偉絕特的滕王閣就矗立眼前,令人神往。韓愈在《新修滕王閣記》中就曾贊嘆說:“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及得三王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續之,以書吾憂。”
詩的第五、六兩句,“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表面寫景而實為抒情。自在的白云,懸映在深深的潭水里,影影綽綽,迎朝露,送秋輝。季節景物在不知不覺中轉換,日月星辰在無聲無息中移動,詩人在此以博大、永恒、無極的景象物候襯托人生短暫,抒發白駒過隙、時不我待的進取激情和向上精神。而詩的意境寧靜高遠,引人遐想。“婉麗和平之風格自見矣!”“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既順承上句時空久遠之意,又照應首句,自然地結尾全篇。當年建造這華麗高閣的滕王如今在哪呢?這是以問代答,此時元嬰由于奢靡無度,被貶到滁州去了。而如今參加歌舞盛宴的,正如《序》中所說的,“賓主盡東南之美”,贊美閻都督德潔政清。設想元嬰建造華閣何嘗不是為了自己可以時常歌舞飲宴于其上呢?如今卻只剩下欄桿外的江水依然如故地向北流淌。
這是一首入律的古詩,王力先生曾評說:“這首詩平仄合律,粘對基本合律,簡直是兩首律句連在一起,不過其中一首是仄韻絕句罷了。注意:這種仄韻與平韻的交替,四句一換韻,到后來成為入律古風的典型。高適、王維等人的七言古風,基本上是依照這個格式的。”這段話概括說明了《滕王閣》詩在語言上的特點,同時指出了它在詩歌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
滕王閣詩原文: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滕王閣詩譯文及注釋
譯文
巍峨高聳的滕王閣俯臨著江心的沙洲,
佩玉、鸞鈴鳴響的華麗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畫棟飛上了南浦的云;
傍晚,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閑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著
時光易逝,人事變遷,不知已經度過幾個春秋。
昔日游賞于高閣中的滕王如今無處可覓,
只有那欄桿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遠方奔流。
注釋
⑴滕王閣: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贛江濱,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⑵江:指贛江。渚:江中小洲。
⑶佩玉鳴鸞:身上佩戴的玉飾、響鈴。
⑷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浦: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⑸西山:南昌名勝,一名南昌山、厭原山、洪崖山。
⑹日悠悠:每日無拘無束地游蕩。
⑺物換星移:形容時代的變遷、萬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⑻帝子:指滕王李元嬰。
⑼檻:欄桿。
滕王閣詩賞析
此詩第一句開門見山,用質樸蒼老的筆法,點出了滕王閣的形勢。滕王閣是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下文的“南浦”、“西山”、“閑云”、“潭影”和“檻外長江”都從第一句“高閣臨江渚”生發出來。滕王閣的形勢是這樣的好,但是如今閣中有誰來游賞呢?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死去,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瑯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那種豪華的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第一句寫空間,第二句寫時間,第一句興致勃勃,第二句意興闌珊,兩兩對照。詩人運用“隨立隨掃”的方法,使讀者自然產生盛衰無常的感覺。寥寥兩句已把全詩主題包括無余。
三四兩句緊承第二句,更加發揮。閣既無人游賞,閣內畫棟珠簾當然冷落可憐,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為伴。這兩句不但寫出滕王閣的寂寞,而且畫棟飛上了南浦的云,寫出了滕王閣的居高,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寫出了滕王閣的臨遠,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至此,詩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達方法上,還是比較隱藏而沒有點醒寫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個比較沉著的韻腳之后,立即轉為“悠”“秋”“流”三個漫長柔和的韻腳,利用章節和意義上的配合,在時間方面特別強調,加以發揮,與上半首的偏重空間,有所變化。“閑云”二字有意無意地與上文的“南浦云”銜接,“潭影”二字故意避開了“江”字,而把“江”深化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還是在寫空間,但接下來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間轉入時間,點出了時日的漫長,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經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風物更換季節,星座轉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閣的人而今安在。這里一“幾”一“何”,連續發問,表達了緊湊的情緒。最后又從時間轉入空間,指出物要換,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檻外的長江,卻是永恒地東流無盡。“檻”字“江”字回應第一句的高閣臨江,神完氣足。
這首詩一共只有五十六個字,其中屬于空間的有閣、江、棟、簾、云、雨、山、浦、潭影;屬于時間的有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今何在,這些詞融混在一起,毫無疊床架屋的感覺。主要的原因,是它們都環繞著一個中心──滕王閣,而各自發揮其眾星拱月的作用。
唐詩多用實字(即名詞),這與喜歡多用虛字(尤其是轉折詞)的宋詩有著明顯的區別。例如,三四兩句中,除了“飛”字和“卷”字是動詞以外,其余十二個字都是實字,但兩個虛字就把十二個實字一齊帶動帶活了,唐人的善用實字,實而不實,于此可見。
另外,詩的結尾用對偶句法作結,很有特色。一般說來,對偶句多用來放在中段,起鋪排的作用。這里用來作結束,而且不象兩扇門一樣地并列(術語稱為扇對),而是一開一合,采取“側勢”,讀者只覺其流動,而不覺其為對偶,顯出了王勃過人的才力。后來杜甫的七言律詩,甚至七言絕句,也時常采用這種手法,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等。可見王勃對唐詩發展的影響。
《鹿柴》
作者: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柵為欄,謂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時分,陽光返射到東方的景象。
【韻譯】
山中空空蕩蕩不見人影,
只聽得喧嘩的人語聲響。
夕陽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著昏黃的微光。
【評析】
這是寫景詩。描寫鹿柴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于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寫幾點夕陽余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
《相思》
作者: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注解】
1、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嶺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2、采擷:采摘。
【韻譯】
晶瑩閃亮的紅豆,產于嶺南;
春天來了,該長得葉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飾佩帶;
這玩藝兒,最能把情思包涵!
【評析】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可見是眷懷友人無疑。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于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的上乘佳品!
《秋夜曲》
作者: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注解】
1、桂魄:月的別稱。
【韻譯】
一輪秋月剛剛升起秋露初生,
絲綢已嫌太薄了卻懶得更衣。
更深夜闌還在殷勤撥弄銀箏,
原來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歸。
【評析】
這是寫宮怨的詩。前兩句寫秋夜微涼,景物凄清;后兩句寫寂寞難寢,所以殷勤弄箏。所謂“心怯空房”,其實是無人臨幸的委婉說辭而已。語極委婉,情極細膩,把兒女羞澀的情感掩蔽得嚴嚴實實。一經點破,怨情即躍然眼前。
《渭城曲》
作者: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注解】
1、渭城:就是咸陽,現今陜西省西安市。
2、浥:濕潤。
3、客舍:旅館。
4、柳色:柳象征離別。
5、陽關:古關名,在甘肅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門關以南,故稱陽關,是出塞必經之地。
【韻譯】
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濕了輕塵,
客舍周圍青青的柳樹格外清新。
老朋友請你再干一杯餞別酒吧,
出了陽關西路再也沒有老友人。
【評析】
這是一首送別的名曲。一題作《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經陽關,即今甘肅敦煌。詩的首二句點明送別的時令、地點、景物;三、四句寫惜別。前兩句為送別創造一個愁郁的環境氣氛,后兩句再寫頻頻勸酒,依依離情。此詩后來被編入樂府,廣為傳誦,成為餞別的名曲。或名《陽關曲》,或名《陽關三疊》。
《終南別業》
作者: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注解】
1、勝事:快意的事。
2、值:遇見;
3、林叟:鄉村的老人。
4、無還期:無一定時間。
【韻譯】
中年以后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游玩,
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
間或坐看上升的云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
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評析】
這首詩意在極寫隱居終南山之閑適怡樂,隨遇而安之情。第一聯敘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厭惡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聯寫詩人的興致和欣賞美景時的樂趣。第三聯寫心境閑適,隨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后一聯進一步寫出悠閑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談笑”“無還期”了,寫出了詩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風采。
《漢江臨泛》
作者: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注解】
1、楚塞:楚國的邊界。戰國時這一帶本為楚地。
2、三湘:漓湘、瀟湘、蒸湘的總稱,在今湖南境內。
3、山翁:指晉代山簡、竹林七賢山濤之子。曾任征南將軍,好飲,每飲必醉。
【韻譯】
漢水流經楚塞,又接連折入三湘;
荊門匯合九派支流,與長江相通。
漢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朧朧,遠在虛無漂緲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邊際,波濤激蕩滾動。
襄陽的風景,確實叫人陶醉贊嘆;
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評析】
詩主要寫泛游漢水的見聞,詠嘆漢水之浩渺。首聯寫漢水雄渾壯闊的景色,由楚入湘,與長江九派匯合,為全詩渲染氣氛。頷聯寫漢水的流長邈遠,山色迷骱嬙辛私勢的浩瀚空闊。頸聯寫郡邑和遠空的“浮動”,渲染磅礴的水勢。末聯引出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的晉人山簡的故事,表明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全詩格調清新,意境優美,在描繪景色中,充滿了樂觀情緒,給人以美的享受。
【王勃《滕王閣》唐詩賞析】相關文章:
王勃的《滕王閣序》賞析06-02
《滕王閣序》王勃賞析09-15
王勃滕王閣序原文賞析10-08
王勃《滕王閣序》全文賞析10-09
王勃滕王閣序全文賞析10-08
王勃滕王閣序詩句賞析09-25
王勃《滕王閣詩》原文及賞析10-09
王勃滕王閣序與滕王閣詩12-09
王勃與《滕王閣序》11-03
滕王閣序王勃原文翻譯及賞析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