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從軍行其六的解析
《從軍行七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第六首詩描寫將軍欲奔赴邊關殺敵立功的急切心情,下面是王昌齡從軍行其六的解析,歡迎閱讀了解。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⒅,辭君一夜取樓蘭。
注釋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區制作的一種工藝品,可用來儲水。
⒅敕:專指皇帝的詔書。星馳:像流星一樣迅疾奔馳,也可解釋為星夜奔馳。
解析
將軍臂膊上綁縛著胡瓶,騎著紫薄汗馬,英姿颯爽;碎葉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懸掛著一輪秋月。
邊境傳來緊急軍情,皇上星夜傳詔將軍,賜予尚方寶劍令其領兵殺敵;將軍辭京奔赴前線,很快就大獲全勝。
賞析
第六首詩描寫的是一位將軍欲奔赴邊關殺敵立功的急切心情。
詩的首句寫這位將軍的戰時裝束和勇武雄姿,次句轉寫邊塞之景,意在營造和烘托氣氛,暗示將軍之心時時想著邊塞的安危,時時準備奔赴邊塞,保境安民。這兩句著力鋪陳將軍的裝束和邊地景色,既襯托出將軍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勢,在如水秋月的廣闊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裝的將軍的剪影,威風凜凜,一位勇武的將軍形象就被傳神地勾勒了出來。詩的后兩句,豪氣生發,尤顯英雄本色,既寫出了部一隊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時也反映出作者對唐朝強大國勢和軍力的一種自信和自豪心理。
王昌齡與他的詩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則“旗亭畫壁”的故事,芬芳千古。這一故事的主人公,是盛唐時代三位重量級的大詩人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據《集異集》記載,一日,天寒微雪,三人相約至旗亭(酒肆)小飲。時一群梨園伶官登樓宴會,且擊節而唱得正是當時的名篇。三位詩人于是就“畫壁”為記,賭誰的作品被演唱得最多。結果,贏得勝券的就是以絕句名揚天下,被譽為“詩家天子王江寧”的王昌齡。
王昌齡,山西太原人(一說京兆長安人),約生于武則天圣歷元年(698年),約卒于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科,但仍然命途多舛,只授一個從九品的汜水尉職務,735年又因事貶至嶺南(今湖南南部的桂陽)。開元末逢玄宗大赦天下,他才得以返回長安,天寶元年改授江寧丞(江寧,今南京。他因此被人稱為王江寧)。天寶八年,被謗謫龍標尉(龍標,今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他也因此被人稱為王龍標)。安史亂起,漁陽鼙鼓宣布了一個時代的終結。唐玄宗避于蜀地,太子李亨在甘肅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他照例大赦天下,王昌齡因此離開了困居八年之久的龍標。他在去北方的路上,在亳州(今安徽亳州)被擁兵自重的亳州刺史閭丘曉所殺,時年不足六十。“才如江海命如絲”,陳獨秀的這句詩,足以概括王昌齡悲劇的一生。
王昌齡的遭遇是不幸的,但他的詩,尤其是他的絕句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詩酒風流的文壇佳話,其真實性雖有人質疑,但“絕句圣手”“詩家天子”,這些無論當時還是后世對王昌齡的褒揚卻是實至名歸。
與王昌齡同時代的殷,是盛唐詩歌在理論上的代表。在他編著的盛唐詩選《河岳英靈集》中,王昌齡成為作品入選最多的詩人,王維和李白分別以十五首和十三首屈居其下。自然,連杜甫的詩都沒有選錄一首的《河岳英靈集》畢竟有它的局限,但晚于王昌齡一百余年的司空圖,在《與王駕評詩書》中的認識還是比較客觀和公正的:“陳、杜濫觴之余,沈宋始興之后,杰出于江寧,宏肆于李、杜,極矣。”李白和杜甫是標志盛唐詩歌最高成就的雙峰,王昌齡是他們之前的巍峨峻嶺。
王昌齡是邊塞詩派的主將,年輕時曾出入西北邊塞,這一經歷,使他寫出了不少意境開闊、氣勢雄渾、格調昂揚的邊塞詩。如他的《從軍行七首》之一:“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再如他的《出塞二首》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后一首還被前人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王昌齡還是寫宮怨詩的高手。他的《春一宮一曲》《西宮春怨》等,都具有卓越的藝術表現,成為同類作品的翹楚。如《長信秋詞》之三:“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王昌齡的送別詩也異常精彩。最著名的是那首《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他的《送魏二》也寫得意深情長:“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船涼。憶君遙在瀟湘上,愁聽清猿夢里長。”此外,《送柴侍御》《別皇甫五》《盧溪別人》等篇也具有非常高的藝術特色。
王昌齡被公認為盛唐的絕句大師,但從《河岳英靈集》所選他的十六首只有三首是絕句看,他的聲譽并不完全依靠這一詩體。事實上,王昌齡其他體裁的詩,如五古、五律和七律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使王昌齡這個名字光耀百代的則的.確是他流傳至今的絕句。上述所引用的都是他絕句的代表之作。
王昌齡的詩往往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寥寥數筆勾勒出一個人物形象,或描繪出一種開闊的境界,并使這一人物形象或境界充滿了強烈的感染力。這一點在他邊塞詩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如《從軍行七首》之三:“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再如《出塞二首》之二:“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他善于用視覺片段描繪出詩的背景,并與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聯系起來,形成情調一致的藝術境界。這一虛實結合、含蓄委婉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他的宮怨詩里。在上述《長信秋詞》之三中,他把“寒鴉”從“昭陽宮”飛來這一視覺片段或者說間接跡象,與“長信宮女”的失寵聯系起來了。再如《長信秋詞》之一:“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在這首詩中,“熏籠”與“玉枕”都是帝王寵愛的象征,而“無顏色”與后句的“臥聽宮漏”則表明了女主人公已經失寵的事實和她寂寞難耐的心情。
總之,王昌齡和他的詩在盛唐的詩壇上以及中國的詩歌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像巨星一樣閃耀著光芒。
【王昌齡從軍行其六的解析】相關文章:
王昌齡從軍行其六11-14
從軍行王昌齡其六賞析10-25
從軍行王昌齡其六欣賞02-20
從軍行王昌齡其六表達02-20
從軍行王昌齡其六解釋02-19
從軍行其六王昌齡翻譯02-13
從軍行其六王昌齡注釋02-12
王昌齡從軍行其六賞析02-19
王昌齡《從軍行其六》譯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