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天祥過零丁洋的思想感情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天祥過零丁洋的思想感情,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思想感情】
“丹心”是指赤紅熾熱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來形容為國盡忠的人。
“汗青”是指歷史典籍。古時在未有紙的發明之前,要記錄軍國大事,便只能刻寫在竹簡之上;但必須先用火把竹簡中的水分蒸發出來,這樣才方便刻寫,并可防蟲蛀;后人據此引申,把記載歷史的典籍統稱為“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古往今來,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一片衷心將永垂史冊。
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同均是為國為民而肯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其壯烈情懷均與這兩句詩的詩意吻合,那到底這兩句詩是誰人手筆呢?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廣東兵敗被元軍俘虜,并被帶往北方囚禁,途中經過零丁洋,便寫了《過零丁洋》這首詩來抒發國破家亡的抑郁。此詩的下半闕如下: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達了作者的愛國之情,體現了他的高風亮節,以及舍身取義的人生觀,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精神。
其后,文天祥始終不被任何威迫利誘打動,慷慨赴義!
【主旨】
這首詩飽含沉痛悲涼,既嘆國運又嘆自身,把家國之恨、艱危困厄渲染到極致,但在最后一句卻由悲而壯、由郁而揚,迸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慷慨激昂、擲地有聲,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語調顯示了詩人的民族氣節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
賞析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臨生死關頭,回憶一生,感慨萬千。他抓住了兩件大事,一是以明經入仕,二是「勤王」。以此兩端起筆,極好地寫出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個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國家整個局勢而言。據《宋史》記載,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樣高舉義旗為國捐軀者寥寥無幾。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著對茍且偷生者的憤激,對投降派的譴責!
如果說首聯是從縱的方面追述,那么,頜聯則是從橫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涼的自然景象喻國事的衰微,極深切地表現了他的哀慟。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緊緊的聯系在一起亡國孤臣有如無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無所依附,這際遇本來就夠慘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顯凄苦。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艱苦卓絕的斗爭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形像鮮明,感情摯烈,讀之使人愴然!
五六句緊承前意,進一步渲染生發。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軍隊被元兵打敗后,曾從惶恐灘一帶撤退到福建汀州。當時前臨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闖過那九死一生的險境,轉敗為勝是他最憂慮、最惶恐不安的事情。而今軍隊潰敗,身為俘虜,被押送過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這一聯特別富有情味,"惶恐灘"與"零丁洋"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對,而又被作者運用來表現他昨日的"惶恐"與眼前的"零丁",真可謂詩史上的絕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國之恨、艱危困厄渲染到極至,哀怨之情匯聚為高潮,而尾聯卻一筆宕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舍身取義的生死觀。結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壯,由郁而揚,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為國家安寧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氣節。
【文天祥過零丁洋的思想感情】相關文章:
文天祥《過零丁洋》08-29
《過零丁洋》文天祥翻譯06-15
過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04-15
文天祥的詩句過零丁洋03-19
文天祥《過零丁洋》教案03-30
古詩《過零丁洋》的思想感情12-06
文天祥《過零丁洋》教學實錄03-30
文天祥過零丁洋全詩03-09
文天祥《過零丁洋》原文及賞析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