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溫庭筠詞題材特征的時代心態
本文就溫庭筠詞的“畫屏金鷓鴣”題材特征,進行了時代心理的探討,分析了作者題材特征下的時代必然性。這一探討過程對溫庭筠詞乃至花間詞派的研究,都有重要意義。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對溫庭筠詞風進行過形象的說明:“‘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畫屏金鷓鴣”出自溫庭筠的《更漏子》,全詞如下: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溫庭筠現存的詞,十之八九寫女性生活,主要寫閨閣繡樓、花前月下的女子們的容色、情態和心緒。而且,在強調描摹對象的外在狀貌、強調對象自身的裝飾性的同時,尤重描寫畫堂洞房、屏山曉鏡、錦帳繡帷、翠幕朱簾等富麗香艷的環境與沉郁雅婉的氛圍,并且突出對這一切的細膩敏銳的官能感受,從而形成了堂皇富麗、紅香翠軟的外在題材特征。而王國維所用的“畫屏金鷓鴣”這一喻示本身,無論是從結構的表層,抑或是在語義的深層,都透露著紛紜眩目、錯彩鏤金的富麗香艷的信息。這正與溫庭筠詞實在的外在特征相契合。那么,溫詞何以會呈現這樣的題材特征呢?
一文壇主體的世俗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時代心態
唐代建國之初,采取眾多的措施,使門閥勢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抑和打擊,使非身份性地主即世俗地主階級的勢力明顯地上升擴大。科舉制度的確立,更使眾多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不斷地走上政治舞臺。開始,他們以鮮活的風貌、飽滿的青春活力與發揚的才氣,伴隨著初露頭角的激動,去感受現實、肯定現實、肯定自身。在他們的心目中,從整體的社會背景到個人的生存環境,從自身的興衰際遇到心理的追求希冀,一切都顯得前所未有的明朗化、理想化。他們敞開襟抱,感到時代的脈搏正與自己的心跳同一節律。他們向往事功,渴望投入,并且也真的毫無顧忌地熱情投入到一切可以投入的場景之中,以朝氣蓬勃的姿態突破、開拓、甚至反叛,上演著一出出時代的活劇,構成了盛唐的天才大合唱的一個重要聲部。他們吟唱入云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們猶如振翅中的大鵬,友月交風,邁往凌云。
這種感覺維系了一段時間,但浪漫的、理想的境界總歸和現實有距離。新人們仍一批批走進上層,然而,新鮮感過去了,冷靜下來了,人們開始思考了,社會也展示了它那并不平坦的一面,這一面原本存在,但被盛唐的高昂風格和天才們的光環掩蔽著。于是人們發現,理想并非都可以變為現實,時代的強盛也并不等于個人人生道路的通達,不是有好多人由雄心勃勃的“兼濟”變成“獨善”了嗎?而且,盡管新人正在不斷地走來,但他們對科舉已經習以為常,不再激動,不再縈繞著光榮感,卻多了一份世俗的滿足與成熟。他們善于應對,善于文詞,講究生活,講究為人的技巧,不再象初盛唐那樣單純重視胸襟與氣魄。
安史之亂爆發,他們聽到了驚絕的一響,注意到了歷史頓挫回環,感受到了個人的認識和作用的微不足道,體會到了人命危淺、世道滄桑,認識到了生活的重要、生命的實在。偏偏安史之亂后,社會經濟居然又依前繁榮,于是,中唐社會風氣便也就日趨奢華、安閑和享樂,天才的風流,變成了名士的風調。
晚唐社會,各種矛盾愈發明朗化、白熱化。藩鎮割劇、宦官專權、朋黨之爭……國家局勢風雨飄搖,遲暮來臨。知識分子抱才而困,負劍空嘆,進取心益發萎縮,變得憂心悄悄,無可奈何。愈來愈多的人耽于享樂消閑,耽于詩酒,耽于一種日趨狹小的生活境界、時尚追求。他們尋求官能感受以麻醉自己,以宣泄精神,甚至把這種消極放浪當成生涯與事業。“時代精神已不在馬上,而在閨房,不在世間,而在心境。”溫庭筠詞,作為這一時代的產物,溫庭筠本人作為世俗地主知識分子的一員,其詞作呈現與此時尚、心態相應的題材特征是不奇怪的!
二文壇上所涌起的愛欲心理大表現的風潮
“人類由男女兩性構成,人類整部的過去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兩性串演的劇本。”但在中國那以男性為中心的漫長的舊時代,尤其是在以儒學為社會統治思想的封建社會兩性關系,這種最基本的社會關系以及與此相關的人的愛欲心理,被種種政令、法律、風俗、偏見層層包圍,得不到健康的發展,得不到正確疏導。統治階級害怕兩性關系,在男女心理上所發生的吸引力,破壞既定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結構,于是,把它看成洪水猛獸,對它實施種種限制,甚至只把它視作單純的生殖作用,而無視它在社會發展史上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
但是我們知道,“兩性關系根本上是有生物基礎的所謂‘人之大欲’。社會要把它封鎖在‘正規渠道’里,如果這渠道不能滿足這種‘大欲’,溢出渠道的行為還是不斷會發生。”這主要表現在男人們的意識與行為上。平時,在統治階級、社會統治思想不斷強化禮教大防的情形下,尚且有不少男人尋找機會,使自己久蓄于心而不能發之于外的愛欲得到釋解,明的、暗的、健康的、畸形的,渠道方式多種多樣。如果世道衰亂,或禮教之防稍有松弛,就會有更多的男人加入其間。而首先沉醉其中,且能夠準確展示這種愛欲心理的,往往是那些對生活極度敏感的文人。
晚唐社會,衰敗之象日盛,統治階級“補天”尚且不暇,哪里顧得上更多的精神統治!正統道德、封建禮教的規范作用大非從前,這自然就給愛欲表達提供了一個可乘的時機。而當時,遲暮黃昏的時代景象、有如走馬的政局變化、過眼煙云般的利祿功名、對社會趨向的深沉反思以及由之而生的今不如昔的悲涼感受,都在困惑著文人,都來到文人們的眉間心上!
這一切,再加上城市畸形繁華所造成的商人們特有的享樂意識、享樂方式的啟迪誘發,一部分文人在經歷了世事浮云的同時,也就極容易、極自然地遁入溫柔鄉里,放任自己久蓄的愛欲,并且自覺地在禮教疏防的情況下,細膩周到全面地表現它、渲染它,企圖用這種扭曲的感觀的放浪通脫,來達成對現實苦澀的淡化。
李商隱講究“反道緣情”,寫了那么多富艷精工、情深綿邈的《無題》;韓主張“香生九竅,美動七情”,創作出了細膩深曲、綺麗嬌美、“下筆不在洞房蛾眉、神仙詭徑之間,則擲之不顧”的《香奩》詩。這些創作,與中唐以后突然興起的以愛情為題材的傳奇創作交匯為一,流行播衍,在文壇上形成了一股愛欲心理大展現的風潮。這股風潮的產生,既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思想與人性的必然!
在“風容色澤、纖細幽微”的表現背后,在纏綿悱惻甚至是病態的軟綿綿、迷瞪瞪的心理意識背后,我們可以看出文人們對現實人生境界的拓展、延伸、改造,可以看出文人們對愛欲的重新發現、重新體認!溫庭筠詞本來是風潮中的一支勁旅,與李商隱詩并駕。他以詞寫艷情,也是這一風潮的產兒。而他寫艷情的詞,加上由他肇端并奠定了總體風格的花間詞派中其他作家的創作,也正可看成是這股風潮的生力軍!
三溫庭筠本人的生活經歷和思想個性
我們這里不對溫的生平際遇做詳細考索,只是從溫庭筠性格中的以下特征加以闡釋:
韻格清拔,志向遠大。溫是名相溫彥博的裔孫,素負遠大過人之志。在詩中,偶有表現,勢頗崢嶸。其《經五丈原》詩云:“鐵馬云雕共絕塵,柳陰高壓漢營春。天清殺氣吞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下國臥龍空誤主,中原得鹿不因人。象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此外,《過新豐》、《蘇武廟》等,也都卓犖不群。
不修邊幅,恃才傲物――才情敏捷,生活浪漫。溫庭筠雖為北人,但長期逗留南方,耳濡目染的均是煙柳繁華、弦管清歌,而他本人原也是感情敏銳,才思暢達,故極易投入當時士人的征歌逐舞、溫柔浪漫的生活,也極易適應這種頹放的生活情調。
藝術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形象展現。“如果考慮到人活動的兩個方面――外部和內部,那么每個人都是不可代替的,每個人是不能重復的。人的一切個人需求和那些直接對社會有用的需求一樣,都應該得到社會和藝術的充分滿足。”
溫庭筠志向遠大,韻格高拔,才情敏捷,光芒四射。然而他生逢唐末,不但負劍空嘆,而且才高被累,只好靠不修邊幅的疏狂來泄導心中的抑塞不平之氣,只好靠脂粉香澤的“浪漫”的頹放來麻醉安排自我。而一經進入舞榭歌臺,一經受到“香徑春風、紅樓夜月”的環境和“文抽麗錦、拍按香檀”風氣的啟發,他那卓絕的藝術天賦、過人的柔情銳感,就在花間樽前,在新的歌曲形式――曲子詞中找到了最佳的表現機會與場所。于是,他放縱才情,“逐弦吹之音,為側艷之詞”,不裝門面,不擺架子,成了晚唐五代香艷詞風的奠定者和花間詞派的開派人物。
【溫庭筠詞題材特征的時代心態】相關文章:
溫庭筠女性題材的詩與詞03-24
溫庭筠的詞06-20
溫庭筠的詞11-18
《織錦詞》溫庭筠04-18
溫庭筠詞特點的成因03-24
溫庭筠詞的審美意象03-24
溫庭筠詞中的女性形象12-24
溫庭筠《漢皇迎春詞》11-16
溫庭筠詞多義性解讀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