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鄉愁》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鄉愁》是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詩歌。本單元所選的四首詩都是現代詩歌中的名家名篇,具有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為具體落實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要求編排的。余光中的《鄉愁》選擇了特定歷史時期的四個意象,表達了千萬游子的思鄉之情,表達了他們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結束,祖國統一大業盡快實現的心情。
學情分析:《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能“欣賞文學作品,能設身處地地體驗和理解作品”,“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作出自己的評價”,“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初一學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閱歷的缺乏和知識結構的不完善,對鄉愁的理解、對領悟詩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的教學設計是把本課教學分為四大模塊,即“聽讀——朗讀——品味——遷移”。通過聽說讀品等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在互動中使理解加深,對鄉愁這一中國詩歌中歷久常新的普遍主題有一定的認識。
學習這首詩,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現代詩的基本朗誦技巧,學會劃分節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讀。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體會與欣賞詩歌中美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誦讀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和愛國情懷。
余光中自稱《鄉愁》具有“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現實感,又根據現代詩歌的特點,本詩的教學重點為學習現代詩歌的基本朗讀技巧,學會劃分節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讀;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讓學生體會美。而教學難點則是通過誦讀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培養學生的想象和聯想的能力。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教材自身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我決定花兩課時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第一課時重在文本解讀,在聽說讀品等一系列活動中,體會詩歌的音樂美、節奏美、情感美;第二課時是拓展與實踐,讓學生了解古今不同作家就鄉愁這一主題寫的不同風格與類型的詩文,還有學生自身對詩的解讀與拓充。這次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的設計。
二、說教法
《鄉愁》是一首新格律詩,也可以說是一篇帶有淡淡哀傷情思的美文,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采用欣賞法、誦讀法、發現法、聯想法。
欣賞法:通過欣賞歌曲《鄉愁四韻》和配樂詩《鄉愁》,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誦讀法:這是本課教學的主要方法,正所謂:“熟讀百遍,其意自現。”誦讀可讓學生體會情感美,節奏美。
發現法:引導學生發現、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例如由家愁到國愁的升華。
聯想法:讓學生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三、說學法
古人云:品韻方曉絲竹雅,執毫始覺草篆神。本詩則可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美”。我將結合教學中的四大模塊,聽讀、朗讀、品味、遷移,指導學生“美美地聽”、“美美地讀”、“美美地品”、“美美地說”。力爭能通過這四個環節使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之美并在此過程中培養能力。
教具準備:自制課件(多媒體教學)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
1、我們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就采用在課前3分鐘播放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湘潭祭祖時的錄像并配以羅大佑演唱的歌曲《鄉愁四韻》,營造氛圍。
設計意圖:錄像的播放一方面結合時政,另一方面使學生對游子的思鄉情節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歌曲《鄉愁四韻》是根據余光中《鄉愁四韻》所譜的曲子,播放這首曲子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鄉愁》的印象。通過音畫結合引導學生欣賞美、感受情。
2、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詩的主題,所以我將在教學本課前向學生介紹作者的經歷及其作品。總結主題:鄉愁。
(二)詩歌賞析
這是本課的重點部分,教學環節與學法相對應
即:美美地聽——美美地讀——美美地品——美美地說
第一個環節:美美地聽——引人入勝
聽詩是一種高雅的活動,聽美好的詩能讓我們陶醉。播放配樂詩朗誦《鄉愁》,讓學生仔細地聆聽。這時我將帶領學生進入詩中美妙的境界。第一遍聽,要求學生感受詩中的真情,邊聽邊想象詩句呈現的畫面;第二遍聽,要求學生注意聽朗誦的技巧。
第二個環節:美美地讀——聲情并茂(本節的教授重點)
讀詩更是很高雅的事,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涵,也能激起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火花。在美美地讀這一環節中我首先配樂范讀一遍給學生聽,講解其中的韻味。再請一學生朗讀,最后齊讀。接下來以第一節為例,分小組討論,讓學生從節奏、重音、語速、語調四個方面來處理這四個章節。(一生試讀,師生評價、明確)
一讀:讀出節奏與重音,把握好語速和語調。
二讀:把感情加進去。
三讀:在二讀的基礎上進行指導,爭取讀得更美。
第三個環節:美美地品——評頭論足
品詩是一種個性化的閱讀行為,請大家從詩的語言、結構、情感幾個方面,自選內容,說一句品評詩歌的句子。(讓學生自由發揮)第四個環節:美美地說——揮灑詩情
品味了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我就帶領學生進入美美地說這一環節,讓學生嘗試著仿句練習,以“鄉愁是??”的句式說一兩句或一段有詩意的話。
例如:鄉愁是一輪皎潔的明月
鄉愁是(天邊那輪圓圓的月亮,我走到哪,它便伴隨我到哪??)
設計理念:能力訓練。教學如何將抽象的意象物化成形象的東西,掌握比喻的修辭手法。
(三)深情朗讀,課堂小結
設計理念:鍛煉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為了檢驗全體學生對朗讀技巧的掌握情況以及所定目標的完成情況,從內容、語言、音韻等方面引導,鼓勵學生對課文作小結,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最后再以朗讀結束課堂。
(四)布置作業:
1、背誦《鄉愁》——下節課課前背誦比賽。
設計意圖:寓教于樂,讓學生自愿而又歡快地背誦詩歌,同時掌握如何完整地背誦詩歌。
在語音、感情、流暢度上下功夫。
2、課后搜集古今抒發思鄉之情的詩歌,準備下節課共同探討。
3、選取課文中任選一節詩,發揮想象,給它補充情節,寫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散文。注意要突出原詩的感情——鄉愁,可借助景物描寫來渲染。想象情節應緊扣郵票、船票等。準備下節課共同賞析。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課文,并給學生以優美的享受。本課板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內容和形式統一。
板書設計:
鄉愁
托物寄情
小時候-郵票-母子分離個人故鄉之思
長大后-船票-夫妻分離主題
后來—-墳墓-母子死別升華
現在--海峽-兩岸分離普遍家國之思
六、說課結語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久常新的普遍主題,余光中的《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對于它的內涵絕非一兩節課能夠講盡。考慮到這些我決定設計一些開放性題目推薦給學生選做。
1、習作園。請以大陸小詩人的身份寫一首呼喚臺灣歸來的詩。
2、收藏室。收集有關鄉愁的詩詞、散文、小說。收集有關臺灣地理概貌、風土人情、文化教育、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資料。
3、三味書屋。課后閱讀《余光中作品選》。
【初中語文《鄉愁》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鄉愁》教學教案設計與反思12-21
初中語文鄉愁教案設計06-23
初中鄉愁教學設計06-06
鄉愁教學流程設計06-05
《鄉愁》教學思路設計06-02
《鄉愁》教學設計思路12-11
鄉愁詩教學設計03-05
《鄉愁》的教學設計11-28
語文教學《鄉愁》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