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精選10篇)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記敘了作者深夜在鄉村中行路所見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緒,讓讀者不僅能看到一幅鮮活逼真的田原風光,而且會自然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美妙感受。下面是課文的教學實錄,一起看一下吧。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 1
一、范讀課題,自主解題
師:今天我們學習《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讀題目時老師為什么在中間停頓一下?
生:因為“西江月”是詞牌,“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
師:對!你們對課題還有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黃沙”是指黃沙嶺。黃沙嶺在江西上饒四十里乾元鄉。
生:題目的意思是晚上作者在黃沙嶺的一條小道上散步。
生:我還知道詞的上半部分叫上闋,下半部分叫下闋。
[點評:開門見山,入課干凈利索,直接導向課題的解讀。“你們對課題還有哪些了解?”以此引出學生的已有知識,課堂起點立足于當下,是目中有人的教學。]
二、初讀全文,讀通讀順
(生自由讀全詞)
師:好!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讀全詞)
師:他讀得怎么樣?
生:“見”讀xiàn,不讀jiàn
師:對!為什么讀“xiàn”?
生:就是出現的意思。
師:請你把這一句再讀一讀。
(生讀最后一句)
師:這個“xiàn”,還在什么地方見過?
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師:記性真好!我們一起讀一讀全詞。
(生齊讀全詞)
[點評:讀通讀順,是深入文本的基礎。教者沒有平均用力,因疑而教,抓住最易錯的字,鏈接已知,強化感知。]
三、自讀自悟,入境抒情——上闋
師:讀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默讀上闋,不懂的地方畫上“?”,小組討論討論。
(生分小組學習,教師參與并指導)
師:好,剛才我發現第一組的同學先自主學習,然后各自帶著問題共同討論交流。第三組呢?
生:我們先作了分工,然后獨立完成各自的任務,最后再匯報交流。
師:看來你們挺注重合作效率。誰來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驚鵲”就是鵲兒被驚醒。
生:“鳴蟬”是指蟬兒鳴叫。
生:老師,“別枝”是什么意思?
師:誰來幫幫他?
生:我知道“別枝”就是旁枝、斜枝。
師:那么這一句什么意思?
生:“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就是月光明亮,驚醒的鵲兒飛繞在樹枝上。清風吹來,半夜里蟬兒鳴唱。
生:老師,我不認為是明月驚醒了鵲兒,也可能是作者的腳步聲驚動了鵲兒。
師:有道理,詞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是很大的。這幅畫面是明媚而柔和的,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師讀生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明亮的月光下,驚醒的鵲兒飛離樹枝,半夜里清風吹拂,傳來聲聲蟬鳴。
師:黃沙嶺的景色多么迷人啊!能讀出這種感受嗎?一起體會一下。
生(齊):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師:還讀懂了什么?
生:“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展現的畫面是:稻花飄香,農民們在談論豐收的年景;蛙聲陣陣,吸引許多行人側耳細聽。
生:老師,我有不同的看法。
師:好!你說說看。
生:我認為這里的兩句應倒一下,“聽取蛙聲一片,稻花香里說豐年”。青蛙專吃害蟲,一片蛙聲說明青蛙很多,青蛙多,害蟲就少,豐收也就大有希望。稻花飄香又預示著豐收,因此,這里是青蛙在爭說豐收,作者運用了擬人手法。
[點評:“文貴自得,書忌耳傳”。對上闋的解讀教師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自主閱讀、互動交流,構建了一個相互啟發的對話場。學生步入個性化閱讀的天地,獨特見解灼灼閃光。]
師:你想象豐富、見解獨特,了不起!掌聲!“說豐年”的是農民還是青蛙,各人見解不一樣,重要的是讓讀者體會到豐收的喜悅!誰能把這種喜悅讀出來嗎?
生:“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多少年來,與農民朝夕相處的辛棄疾,看到黃沙嶺這喜人的豐收景象,他能不高興嗎?男生齊讀!
男生(齊):“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農民豐收多不容易啊!辛棄疾怎能不為農民高興呢?女生齊讀!
女生(齊):“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課件]“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豐年。”朝朝出,天天望,一份耕耘終有了一份收獲,辛棄疾又怎能不為農民興奮呢?齊讀!
生(齊):“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這里不僅有稻花飄香,更有辛棄疾心頭漾起的興奮和愜意!再讀!
生(齊讀):“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一路上,風景如畫,天籟如歌,誰讀一讀詞的上闋?
(生讀上闋)
師:不錯!如果將“驚鵲”“說豐年”讀重一點,心情會更愉快。誰再來體會一下?
(生讀上闋)
師:真美!咱們一起來體會一下。
(生讀上闋)
[點評:對詞的感悟,不在于字面之意,而在于背后的情味和意蘊。這里扣住詞人的心情,以一連串的反問或感嘆的句式,一唱三嘆,回環往復,品讀詞句,讀中悟情,悟中抒情,以引領學生讀出詞背后的那份情、那份愛、那顆心、那種味,掀起了課堂的高潮。]
四、自讀自悟,入境抒情——下闋
師:黃沙嶺有青蛙歌唱,有稻花飄香。走著走著,發生了什么?請同學們默讀下闋,看看能讀懂什么?
(學生自由學習下闋)
師:咱們來交流交流。
生:“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從這句話可以想象,辛棄疾遙望天空,尚有七八個星兒閃爍。忽然,山的前邊,有輕微的雨兒飄落。
生:老師,這句應該顛倒理解,就是……就是“天外七八個星,山前兩三點雨。”
師:你能發現這里的倒裝寫法,不簡單!掌聲!
生:老師,“社林”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社”是指過去的土地神廟。古時候農民會在土地廟周圍栽上許多樹,“林”說明樹木茂盛,所以稱“社林”。
師:看來你預習很充分。還讀懂了什么?
生:“溪橋”就是溪上的小橋。
生:從“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中,我仿佛看到了辛棄疾,在土地廟的樹林旁,拐了個彎兒,溪上的小橋一過,看到了熟悉的旅店。
師:多么有趣的農村生活啊!不過,把“旅店”說成茅草屋更恰當。同學們,讀到“忽見”,有什么感受?
生:“路轉”說明道路非常的彎曲。因為樹木茂盛,道路彎曲,辛棄疾當然找不著舊時的茅店,所以在十分著急中“忽見”。
師:噢,樹木茂盛,道路彎曲,舊時茅店不易尋,辛棄疾一時著急,可忽然找到了!
生:老師,我有不同意見,雖說辛棄疾剛出來時是明月當空,可下雨前,烏云密布,天一定很黑,辛棄疾看不見,所以找不著。
師:能聯系實際,合理想象,真棒!陣雨來臨,天黑乎乎的,舊時茅店很難找,辛棄疾非常著急,可忽然看到了!
生:老師,我認為,夏天的雨來得很突然,可能辛棄疾還完全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一時沒有準備,正在著急的時候茅店出現了,所以“忽見”。
師:好樣的!能設身處地的想象!辛棄疾欣賞月夜,呼吸稻香,一路陶醉,可意外的雷陣雨使辛棄疾十分焦急,忽然,舊時茅店意外地出現了。齊讀!
生(齊):“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師:這一陣子詞人是什么心情?
生:由焦急變為驚喜,因為在雷陣雨到來之前終于找到了茅草店。
師:讀出你的驚喜!
生:“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生:放松。正在為避雨著急,現在看到茅草店,心情放松了。
師:讀出你的輕松!
生:“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生:興奮。進了茅草店,又可以與農民們一邊喝酒,一邊說豐年。
師:你真會想象,讀出你的興奮!
生:“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師:請同學們再細細品味,這里的“忽見”如此豐富,如此生動,如此傳神,齊讀!
生(齊):“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師: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有句詩最能表達詞人此時的心情?
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師:太好了!能帶著這種感受讀好下闋嗎?
(生讀下闋)
師:我似乎感受到了詞人先憂后喜的心情,誰再來體會一下?
(生讀下闋)
師:似乎感受到了詞人先緊張后放松的心理,咱們齊讀。
(生齊讀下闋)
[點評:教者注意激發和尊重個性化閱讀,堅持因學定教,順學而導。對下闋的品味,主要采取“自由論壇”的形式,讓學生充分發表所思所想。“情”要靠“象”去顯,教者緊扣“忽見”,讓平面的詞句通過學生的想象體悟,生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把學生引入了詞的意境,想詞人所想,感詞人所感,急詞人所急,學生的感悟與朗讀實現了無縫焊接,詞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蘊,在“象”的召喚和引領下,噴涌而起,一瀉千里。]
五、整體感悟,賞讀記憶
師:請同學們聽老師讀一讀這首詞(讀全詞)。上下闋的讀法有什么不同?
生1:上闋喜悅,下闋焦急。
生2:上闋舒緩,下闋急促。
師:大家聽得認真,悟得真切,相信你們也能讀出詞的味道。
(生自由讀全詞)
師:誰來讀一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跟著詞人一起漫步吧!
(一位學生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想)
師:與詞人一路同行,有何感受?誰來談談自己的經歷?
生:一個夏天的夜晚,月光皎潔,清風一陣陣地吹拂。辛棄疾走在黃沙嶺的路上,兩邊是茂密的樹叢。忽然一只鵲兒被驚醒了,撲騰著翅膀。青蛙呱呱地鳴唱,稻花的清香撲鼻而來。可是,不一會兒,烏云遮住了月亮,只剩下天邊閃爍的幾顆星星,山的前面飄落點點雨滴。詞人著急起來,他加快步伐,走出樹林,跨過一座小橋,咦,前面的土地廟旁出現了以前見過的那間茅草店。
師:多美的夏夜,多奇妙的經歷啊!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
(生齊讀全詞)
師:能背下來嗎?
生(齊):能。
師:咱們來試一試,不會背的也可以看看書。
[生齊背全詞,范讀的運用是獨到的。學生對文本已有了整體感悟,此時的范讀,進一步推動學生感同身受,漸入詞的“后花園”。邊聽邊想象,也進一步幫助學生豐富和融合詞的意象和情味。背誦是教學目標之一,在課堂中水到渠成地得到了落實。]
六、鏈接詞人,拓展閱讀
師:你們了解詞人辛棄疾嗎?
生:他號稼軒。
師:為什么以“稼軒”為號呢?
生:我知道,“稼”就是種植莊稼的意思,“軒”……
師:過去書齋、茶館、飯館的名字常常用“軒”,現在有的店鋪名字還用呢。
生3:“稼軒”說明辛棄疾十分關心種莊稼的人。
生4:我在資料上得知,辛棄疾在黃沙嶺建有“黃沙書院”,他在為農民的子女讀書著想。
師:是啊,辛棄疾晚年在農村生活多年,寫下了許多描繪農村的詞,我們以前也學過一首,還記得嗎?誰來背一背?
生5:(背《清平樂村居》)
師:很好!辛棄疾不僅寫過許多描繪農村生活的佳作,還留下了不少愛國杰作。出生時,家鄉已被金人占據,他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一國家。你們了解他這方面的詞嗎?
生6:(背《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師:你真棒!老師也帶來一首自己喜歡的詞,讀讀看。
[課件]《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師:剛才大家讀得有滋有味,咱們交流一下,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生:我最喜歡“沙場秋點兵。”可以想象辛棄疾正在檢閱他的部隊。
生:我最喜歡“可憐白發生。”因為辛棄疾雖然白發蒼蒼,但仍想去戰場拼殺。
生:我最喜歡“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因為我仿佛看到辛棄疾率領自己的鐵騎,風馳電掣般奔赴前線,弓弦雷鳴,萬箭齊發,奮勇殺敵。
師:同學們真會欣賞!誰能讀出這番感受?
(生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師:讀得很雄壯,很豪放!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
(生齊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師:課后請同學們搜集辛棄疾的詞,讀一讀,背一背。下周咱們開個賽詞會,感受辛棄
疾的詞,感悟辛棄疾的人生。好不好?
生:好!
[課堂的厚度體現在這個環節。對詞人的介紹,以及幾首不同風格辛詞的鏈接,操練了整體感悟的閱讀方法,拓展了本詞的文化背景,豐厚了本課的文化底蘊,辛棄疾的精神、氣質成了《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背后的無限風景,經典的大幕在學生面前豁然開啟。綜合性學習的安排,使得本課成為一個意味無窮的起點站,學生將駛向廣闊的經典誦讀天地。]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 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南宋杰出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所寫的一首詞。寫的是夏夜在黃沙嶺上所見到的美好景象,表達了詞人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生活,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這首詞分為上闋和下闋兩部分。詞的上闋描寫的是黃沙嶺夏夜清麗喜人的景象,下闋描寫了黃沙嶺上輕云、陣雨的天氣變化以及詞人的愉快感受。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開展多種語文活動。
3、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理解詞語,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詞。
2、借助工具書、教師的指導理解這首詞,在理清詞的大意的前提下背誦。
教學難點:
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培養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有關辛棄疾及這首詞的背景資料,制作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常識導語,激發學生興趣
課前:在古代的文學史上宋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妍,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同學們,在你們積累的宋詞中,你最喜歡哪一首,能背給大家聽聽嗎?學生自由背誦。
1、導入:課前,同學們已經背誦了不少詩詞。唐詩宋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來,廣為傳誦。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近宋詞,領略它獨特的魅力。(板書課題)
2、齊讀題目?從這首詞的題目中,你有什么發現?
根據學生的不同回答適時的介紹黃沙嶺及作者:黃沙,地名,就是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面,那兒風景優美,農田水利條件好。本文作者,南宋最卓越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曾遭貶職,那兒多年閑居,對那一帶非常熟悉。
3、下面先聽老師來讀讀這首詞(出示這首詞,教師范讀。)
4、請同學們自由地練習朗讀這首詞,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練讀,教師巡視指導)
5、為了展示你們最佳的讀書效果,老師給你們一點友情支援好嗎?請看屏幕(出示:出示這首詞,已劃好了節奏。)
6、指名配樂朗讀,適時評價。
7、男女生比賽讀。(讀前互相鼓鼓勁兒)
[設計意圖:教師可通過點撥,引導學生在交流中鞏固已知。學生步入六年級,已經養成了課前搜集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因此,教師可放心地讓學生自主交流,發揮其學習的自主性。]
二、了解作者,整體把握,了解課文大意
過渡:讀通詞是學好古詞的序幕,讀懂詞,讀出詞里所包含的意思,這才是學習詞的正式開始。這需要我們細心品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品味一下吧!
(一)品讀上闋
出示: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自讀自悟,走到辛棄疾的身邊去,做他的同行者,調動起你所有的感覺器官,欣賞這美麗的夜景。
2、交流:
A:看到的:明月、別枝、驚鵲、鳴蟬、稻子
對學生不理解的詞語——“別枝”,給予講解。
出示:別枝:現主要有三種解釋:
[1)離開枝頭;2)斜枝、樹枝;3)另外一枝。]
在作者的筆下,它們是靜止不動的嗎?讓我們再讀,用心去體會。
指名描繪自己的所見。
“明月驚鵲”可以聯系“月落烏啼”來理解。
學生可能受插圖的誤導,認為稻子是金黃色的,引導學生思考:在夏天,稻子才揚花灌漿,會是金黃色的嗎?
B:聞到的:稻花香體會豐收的景象。
C:聽到的:蟬鳴、鵲啼、蛙聲、說豐年
同學們,詞中說伴隨著清風吹佛,傳來陣陣稻花香和哇鳴聲,仿佛是青蛙們在爭說豐年,那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同桌試著演演說說;指名演演說說(豐收、老百姓的生活、多捉蟲子之類)。
教師小結:這兒的“說”字,是青蛙在說嗎?那是誰在說?(青蛙、農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對呀,作者聞著飄于黃沙嶺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個豐收年呀!
出示紅字:因為這樣,老百姓就能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了。
齊讀這兩句,體會詞人企盼之情。
D: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靜謐。
聯系學過的詩句,體會以動寫靜的表現手法。
3、你的腦海里呈現出怎樣的'一幅畫面?
(這一階段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4、感情朗讀,前一句讀出“幽”,后一句讀出“喜”。
5、出示相關視頻。
明亮的月光,驚醒的鵲兒,微微的涼風,鳴叫的蟬兒,清新的稻花香,這一切多么的美好,讓我們一起置身于這么美好寧靜的夜晚,感受著清風明月,輕輕地吟一吟吧——齊讀上闋。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詞人的心情怎樣?(興奮、愉悅、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
[設計意圖:“詞”的教學重在想象、品讀、悟情。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在關鍵處給予巧妙引導,然后通過品讀悟情,把學生帶入詞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學生如臨其境,與詞產生共鳴。]
(二)品讀下闋
過渡:這么充滿詩情畫意的月夜,真讓人走進了畫卷一般,詞人走著走著,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自己讀讀下闋,在腦海中勾勒畫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
1、出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2、學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3、學生交流畫面,相機指導朗讀。
詞人完全沉浸在展望豐收的巨大喜悅之中,渾然不覺天氣的悄然變化,他猛一抬頭,看到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樣?
就是這個時候,引讀————“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4、提出質疑:詞人疾步向前走,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過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邊,詞人為什么找不到了呢?(體會詞人可能因為天黑、心急、樹茂而沒發現,而后來路轉溪橋后忽然看見的喜出望外之情。)
陸游有一句詩,寫的也是這種峰回路轉的驚喜,你知道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想像作者在看到舊時茅店后的神態、動作、語言,感受作者的喜悅。
指名讀。
5、出示相關圖片。(畫面、音樂)
這就是生活的樂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是很難體會得到的。讓我們再一起來體會體會——齊讀下闋。
6、大家知道辛棄疾的號是什么嗎?(稼軒)“稼”就是種植莊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農事,關心農民憂樂,這首詞就很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讓我們再來讀全詞,體會作者夜行黃沙道中時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讀出詞獨有的韻味。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去感受和體驗詞的優美意境,體會詞人的心境。又通過美麗的畫面和音樂,創設出其樂融融的學習情境。讓學社興致勃勃地描述,聲情并茂的朗讀。]
三、精讀品味,耐心回味
1、同學們,我們在讀詞時,一邊讀一邊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景象,做到詞圖合一,身臨其境。
2、這首詞為我們展示了兩個美好的畫面(點擊畫面和文字),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感受,愿這美好的境界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里——齊讀全文。
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描寫的既不是出奇的名山勝水,也不是引人注目的奇觀壯景,但是這支醉人的鄉間夜行曲卻讓我們得到了一種美的享受,喚起了我們對農村田野風光的熱愛,這源于詞人自然清新的語言,真摯樸實的情感,精湛的創作技法。我們學習古詩詞就是要從詩詞美妙的語言中領會作者細膩、真切的情感,學習他獨特的創作技法。
3、一首美妙的詞我們已經學完了,你想為談談收獲嗎?
4、師總結:讓我們再次帶著欣賞的目光,有感情地讀讀這首詞,感受詞人的真摯感情和匠心獨運。
5、PPT出示作業(分層作業)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來表達自己對詞的感悟,再一次促進學生與課文的對話和溝通,使學生與作者之間產生情感的共鳴。]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 3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詞,讀出詞的節奏和韻味,背誦課文。
2、自學生字新詞,理解句子里的關鍵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詞的意思。
3、根據詞意,借助圖畫,展開想象,品味詞的意境美。
4、通過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探究閱讀。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詞的意思。借助圖畫,展開想象,品味詞的意境美。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悠悠中華文明五千年,古代詩詞,源遠流長,是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幾千年來,一直為人們傳誦不衰,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多讀一些古詩詞,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而且還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素養。
同學們,在你們積累的古詩詞中,你最喜歡哪一首,能背給大家聽聽嗎?
學生自由背誦。
看來,課前,同學們已經背誦了不少詩詞。今天這節課讓我們走近宋詞,領略它獨特的魅力。
先來看一位老朋友(出示辛棄疾的圖片)這是誰?
對,那誰能談談你知道的辛棄疾?
辛棄疾,他出生時家鄉已被今人占據,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一國家,他曾遭貶閑居江蘇上饒多年,今晚,月光如水,清風拂面,他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一首詞——
齊讀,板書課題。
讀了這個題目,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二)初讀感悟。
請大家自讀,讀準字音,聲音洪亮,讀出抑揚頓挫。
指名讀。
看來大家都預習的很充分,詞讀的那么流利,那意思明白了嗎?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把你讀懂的地方跟大家說一說,不懂的地方請教一下周圍的同學。
全班交流。
你能不能結合對字詞的理解,把整首詞的意思說一說?
(三)再讀感悟。
你喜歡作者描繪出來的畫面嗎?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結合相關詩句和你的想象談談想法。
是什么人在說豐年?會說些什么?豐年與稻花香、蛙聲有什么關系?是什么樣的心情?
作者看到“七八個星”“兩三點雨”時會怎樣想?怎么做?
從“舊時茅店社林邊”和“路轉溪橋忽見”兩句可以體會到作者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過這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當時心情怎樣?
請你帶著你的這種心情讀一讀這兩句。
(四)拓展延伸。
詞人用自然樸素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鮮活逼真的田園風光,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幾幅漂亮的圖片,請你們來給配一配詩句,考驗你們的時候到了,有信心嗎?
四、教學反思。
這首詞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田野山水名作。寫的是作者在夏夜黃沙嶺上所見到的美好景色,表達了此人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熱愛農村生活的思想感情,它以自然樸素的語言,清新爽朗的風格,讓人不僅看到一幅鮮活逼真的田園風光,而且產生一種身歷其境的美妙感覺。
在這一課中,我設計了方法引導,理解詩意,體會意境,拓展延伸幾個教學環節,希望引導學生在疏通、理解古詞意思的基礎上,結合課下搜集整理的資料體會詞中所描繪的意境。在理解古詞意思時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這一環節基本上完成了預設,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學生基本上理解了詞的意思。但在理解“七八個星”“兩三點雨”時,我沒能及時指出這里的七八個,兩三點都是虛指,造成了錯誤,在課后也及時進行了糾正。體會意境這一環節本想讓學生結合生活經歷談談自己有沒有過詞人那種“路轉溪橋忽見”的感受,可是因為前面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上課時就把這部分給略過了,造成了這點沒有講透。
新課標規定,對詩詞的學習應該是由誦讀開始,到體會意境,最后在落實到誦讀,但整堂課我只在第一個環節扎實了誦讀,沒有進行誦讀的指導,還是讀得不夠。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一點反思,今后我會繼續學習怎樣進行古詩詞的教學,爭取講好每一首古詩詞。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 4
教學目標: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詞的節奏、韻味,背誦課文。
2.抓“明月、驚鶴、鳴蟬”等詞語進行品味,扣“說豐年”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并在誦讀中感悟作者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誦讀,理解詞句的意思。在讀中理解、想象詞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
學習準備:
學生課前了解詞人辛棄疾及創作背景;預習課文。
教學準備:
收集辛棄疾的相關資料,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區別詞與詩的形式,解題。
1.出示《靜夜思》《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學生區別詩與詞的.大致形式。(題目、字數……)
2.解題。
二、檢查預習,讀通字詞
(一)檢查預習情況。出示詞語。
出示詞語:(明月、清風)抽讀。
出示詞語:(驚鵲、鳴蟬、蛙聲)抽讀。
出示詞語:(七八個星、兩三點雨)抽讀。
(出示句子: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抽讀指導讀準確;老師示范讀、學生齊讀。
(出示詞語:忽見)抽讀(正音,為什么讀現呢?“見”是一個古今字,讀“現”的音,是出現的意思。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中的“見”是一樣的。)
(二)檢測讀文的情況。
三、再讀詩詞,體會音韻
(一)劃出節奏。
請同學們拿著筆,輕輕讀這首詞,試著劃一劃這首詞的節奏。
(二)讀出韻味。
押的是an韻,而這些句末押韻的字叫做這首詞的韻腳。一起來讀讀這些韻腳。
四、品讀詩詞,感受意境
(一)品讀夏夜的清幽
(出示句子)“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師:描寫了哪些景物?
生:明月、驚鵲、清風、鳴蟬
(1)抓住詞中的意象“驚鵲”“明月”“清風”“鳴蟬”感受夏夜的美。
(2)抓“鳴蟬”體會以動襯靜的寫法。
2.品讀“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出示句子: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在“稻花香”中體會豐收的喜悅
(2)換角色,體會豐收的喜悅
(二)品讀沉醉的喜悅
1.體會天色的變化。
(出示句子: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2.體會景美醉人。
(出示句子: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五、鏈接背景,感悟情感
(一)感悟情感
1.出示背景資料。(出示辛棄疾生平)
2.師:一位愛國詞人,因為光復祖國的雄才大志得不到施展,一腔忠勇,奮發而為詞,辛棄疾才會痛首疾呼:“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還寫到:“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3.誦讀全詩,升華情感。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 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背誦并默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2、讓學生結合注釋,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3、能借助圖畫,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理解這首詞的意思,并能背誦。
教學難點:
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2、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3、同學們,讀了題目你們有什么發現?(學生自由說)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總結:“西江月”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夜行黃沙道中”才是詞的題目。
4、簡介作者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是我國南宋卓越的愛國詞人,他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一中國。他被免去官職以后閑居在江西上饒多年,對黃沙嶺較熟悉。這首詞就是他那里生活時寫下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首詞,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說說這首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3、借助注釋試著理解句子的意思。實在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4、引導學生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1)出示圖片,引導理解上闕詞義。(明亮的月亮升起來驚動喜鵲飛離樹枝,清爽的夜風伴隨著蟬的鳴叫。聞到稻花的香氣,聽到青蛙的叫聲,讓人想象出一派豐收的美景。)
(2)出示出示圖片,引導理解下闕詞義。(很遠的天空閃爍著七八個星星,山前似乎有淅淅瀝瀝的雨點滴落。舊時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店哪里去了呢?轉過了一個彎,在小溪的石橋上忽然就看到了。)
三、讀中感悟
讀課文,體會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讓學生試著背誦這首詞。(注意詞的`節奏)
五、課堂總結
這首詞通過寫鄉村夏夜月明風清,稻花飄香,蛙聲和蟬鳴,顯示了豐收在望的喜悅,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農村生活的熱愛。
六、作業
背誦并默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板書設計: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看:明月驚鵲星星茅店
聽:鳴蟬蛙聲雨聲
聞:稻花的香味
想:豐收的年月
(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 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反復誦讀,感悟詞中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情感。
3、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借助語言文字,充分展開想象,感悟詞中景、心中情。
課件設計:
PP四張抒情音樂一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齊背辛棄疾詞《清平樂村居》
2、揭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詞牌詞題
二、布置初讀。
1、自由誦讀:字字正確、句句通順。
2、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三、初讀檢查。
1、(出示課件1)指名讀,正音;齊讀。
2、質疑,引導解疑。
四、小組學習。
1、用心讀,邊讀邊想畫面。
2、小組內互說,有感情地朗讀。
五、大組交流。
1、自由說自己印象最深的畫面。
①引詞句。②說畫面。③作補充。④練誦讀。
2、范讀。學生閉眼想象完整畫面。
3、(出示課件2)說完整畫面。
①小組內互說。②獨立說或合作說完整畫面。
4、配樂誦讀。
①指名誦讀。②簡評。③齊誦,可變換方式。④練背。
六、補充積累。
1、(出示課件3、4)補充辛棄疾詞《南鄉子》《破陣子》,師生齊誦。
板書設計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景情
鄉村夏夜舒適喜悅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 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讀出詞的節奏和韻味。正確書寫“鵲”字,背誦這首詞。
2、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理解詞的意思。品味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
3、通過誦讀、品讀,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理解詞的意思,體會詞人情感。
教學難點:
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詞人的情感。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有關詩詞、辛棄疾的資料等,完成課前預習學案。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由詞引入,自主解題
1、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唐詩宋詞又是其中的精華,千百年來,廣為傳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板書課題),指名學生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2、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二、初讀全詞,讀通讀順
1、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詞。
2、指名朗讀,學生評價,教師評價。
教師小結:我們讀詩詞的時候要稍加停頓,抑揚頓挫,那就會讀出節奏和韻味來。請同學們根據老師標注的停頓再讀一讀。(課件出示全詞,學生練習朗讀)
3、指名朗讀、教師范讀、男女生比賽讀、師生配合讀。
過渡: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著讀著我們的腦海中是不是浮現了一些畫面呢?那就讓我們帶著豐富的想象來品讀詞的上闋吧!
三、解詞品悟,課上研討
(例中學)品讀上闋
出示: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想象畫面,試著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大膽的說一說。
2、全班展示匯報。
學生自主發言。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描繪得真美啊!作者幾乎動用了所有的`感官描繪了黃沙嶺的夜景,大家來說一說有哪些感官呢。(教師板書:看--明月別枝;聽--鵲啼蟬鳴蛙聲說豐年;嗅--稻花香)你覺得這樣的夜景怎么樣?(學生自由發言)想象會產生美麗,我們在品味詩詞之美的時候,一定要大力借助想象。
3、提問:是什么驚動了棲息在樹上的喜鵲呢?
學生自主發言。
4、提問:是誰在說豐年?又是怎么說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同學們說的真好。這明月、清風,這鵲啼、蟬鳴、蛙聲,還有這彌漫著的稻花香,使得黃沙嶺的夜晚是那樣的清幽、靜謐和美好,也讓我們體會到了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歸納板書:熱愛大自然企盼豐年)此時,作者行走在這樣的夜晚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學生自由發言)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老師以譯文的形式帶著大家再次重溫上闋的內容。(課件出示上闋詞義,讀給學生聽)
5、指名讀。
教師小結:我們來總結一下剛才學習上闋的方法:先是想象畫面,然后是抓關鍵詞語理解詞義、體會情感,最后是串聯整個詞義,讀中悟情。
(實踐悟)請同學們運用剛才學習的方法,品讀下闋。
出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學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6、全班展示匯報。
過渡:多么美的月夜啊!仿佛畫卷一般。詞人就這樣滿懷喜悅地行走在路上,之后怎么樣了?誰來描繪一下下闋的畫面?
學生自主發言。
7、教師小結:剛才還是明月高懸,一片明朗,轉眼就變得昏暗只看得見幾顆星星了,雨點也飄落下來。此時作者會是怎樣的心情?他會想到什么?(教師板書:思避雨)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路轉溪橋忽然看見了茅店,作者會是怎樣的心情?(學生自由發言)在山野中夜行遇雨,倉皇之間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可以想見,此時作者的心情是何等欣慰!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老師帶著大家再次重溫下闋的內容。(課件出示下闋詞義,讀給學生聽)
8、指名讀。
教師小結:就是這后兩句點名了詞人的身份--行人。也讓我們理解了題目“夜行黃山道中”,原來明月別枝是行人所見,鵲啼、鳴蟬、蛙聲、說豐年是行人所聞,遇雨急尋茅店是行人所思。整首詞都沒有離開“夜行”二字!既寫出了賞景之美,又寫出了避雨之趣。讓我們充滿情感的再來讀一讀這首詞吧!
四、整體感悟,盤點收獲
1、學生再讀全詞,回歸整體,嘗試背誦。
2、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并會默寫本首詞。
2、(遷移用)請同學們運用以上學習的方法,閱讀李清照的《如夢令》,也可閱讀辛棄疾或其他詞人的詞作。
以下任選一個完成:
3、結合本首詞的意境寫一篇短文,字數不少于200字。
4、結合本首詞的意境畫一幅畫。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 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吟誦全詞
2、通過想象畫面,大致理解詞的意思
3、品味詞所蘊含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吟誦全詞
2、品味詞所蘊含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學期我們學過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你們還記得嗎?讓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吧,學而不忘真是個好習慣,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辛棄疾的另一首詞
二、讀
1、首先看看我們的題目,西江月應該是這首詞的?(學以致用真好)夜行黃沙道中才是題目,讓我們來好好的讀讀題目,根據我的要求來
(1)重讀夜(生讀)(如知時間)
(2)重讀行(生讀)(如聞事件)
(3)重讀黃沙(生讀)(如曉地點)
那題目的意思就是?
2、好,千古美文在手,須得朗朗上口!今天就讓我們像讀題目一樣,細細地讀這篇詞,首先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讀一讀。(生讀)
3、古人常說,歌之不足,舞之蹈之。既然是一首詞,我們也可以手舞足蹈一番,體會其節奏美。請伸出你的手把上闕手舞一番。
不僅可以手舞,還可以足蹈,可以踏歌,讓我們一起來踏歌下闕。
把整首詞手舞足蹈一番
4、我們的詩歌也好,詞也好,不僅要讀出節奏,還要讀出音韻美。請大家打開你的書,劃出節奏,(生劃好后)看看你們的節奏劃得是否和老師一樣呢?現在我們根據節奏來讀讀這首詞,要做到音斷氣連(師試讀一句,生再自讀,再抽生讀)
5、現在觀看我們每一句的最后一個字,你有什么發現?(押韻,這些字叫韻腳)現在我們把韻腳拉長讀一讀,把這些含有韻腳的詞語讀一讀。最后再連起來讀,做到音斷起連,韻腳拉長
三、想
1、詞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夜行的道中,詞人“遇”到了些什么?
(明月,闕,清風,蟬,稻花,蛙,星,橋)
2、讀著這首詞,說說你眼前出現了哪些畫面?
(一輪明月掛在天空,喜鵲被驚飛到了其他的樹枝上,蟬此起彼伏的叫著,微風吹來很是愜意,稻田里飄來陣陣芳香,青蛙們聚在一起討論豐收的場景,幾顆星星掛在天邊,幾點雨落在我身上,我猜想大雨快來了,急忙想到找地方躲雨。以前熟悉的茅店好像就在土地廟旁邊,怎么沒看見了,轉過溪橋,哦,原來它就在這里)
四、品
1、這些自然而然的景物,詩人對此賦予了什么樣的.感情,從這首詩中的哪個字可以看出來?(驚)
2、請大家默讀這首詞,拿起筆,一邊讀一邊品,推敲這詞中的哪些地方,飽含了“驚”。
(1)“驚”月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什么被驚動了?鵲,是什么驚動了它?月,月亮太迷人,驚動了熟睡的喜鵲,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可見這月亮可真有魅力,所以我們驚嘆月亮。鵲出來,誰也跟著來賞月了?蟬,好像也被月亮迷住了,不停地唱著歌兒。)
過渡:驚有驚嘆的意思,還可以是驚動或者是驚訝
(2)“驚”聲
月亮驚動了哪些聲音啊?
鵲聲,蟬聲,蛙聲還可能有人聲,我們也驚訝詞人在夜晚能聽到這么多的聲音,那是不是說夜晚很熱鬧呀?這些聲音其實是突出了夜晚的寧靜(以動襯靜)
其實這首詞里不久有聲音,它還感官齊聚,說說還有哪些?(嗅覺、觸覺、視覺)
過渡:這樣美好的夜晚,讓詞人沉醉其間。可天公不作美,說變就變,要下起雨來了,詞人只好慌忙躲雨,忽見這時候詞人的心情是驚喜
(3)“驚”見
月亮太美是驚嘆,它驚動了鵲和蟬,聲音太多是驚訝,驚動了各種聲音,那忽然出現的橋是驚喜,詞人為什么會驚喜呢?(他太沉醉月色,忘記了身邊的一切,連以前熟悉的茅店都找不到了,忽然找到自然驚喜,也不會淋雨了)
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看這兩句里面的數字,你有什么發現?(七八比較大,卻是形容星星少,月明星稀,而兩三點,數字比較小,卻形容雨點大而稀。我們上闕的聽取蛙聲一片,這個一,數字最小,卻感覺最大,滿滿的一大片全都是)
這樣美好的夜晚,給我們勾勒出一幅什么圖呢?給它取個名字?(鄉村月夜)
月色迷人,豐收在望,詩人的心情自然是高興的,此情此景,自然想到了老百姓的生活,這可以說是?(安居樂業)
看到這“安居樂業”,你覺得詞人最終向往的應該是什么呢?(看時間是否講故事)
(希望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安居樂業,渴望國泰民安)
小結:真好,這才是詞人月夜所想,“安居樂業”才是他追求的境界,是詞人寄托的精神家園。此景,此情,現在,驚嘆月夜,讓我們帶著這些感受,再次吟誦起來吧!
五、唱
千年前的月夜,讓我們驚嘆,讓我們驚訝,讓我們驚喜,就讓我們把這“月夜”吟唱出來吧!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 9
一、說教材: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是宋代詞人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上饒時的一篇名作。它以自然樸素的語言,給我們展現了一幅鮮明逼真的田野風光圖。
我對這節課的定位是:以誦讀來“幫助”解析。
二、說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目標概括起來為三個字,即:讀、品、悟
從教學目標的三維目標形式來說,即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
3、通過朗讀,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三、說重難點:
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想象詞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詞中蘊含的詩人的情懷。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提出對六年級學習詩詞的要求:“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想象等來體現作品的內容和感情。”考慮到本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本節課教學中,我把“讀”貫穿于整個課堂。課堂活動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品讀詞文,通過想象,把平面的詞句想象成為一幅鮮活的畫面,一幕立體的場景,進而理解詞句的`內涵,體會詞中的情感。一幕幕立體的場景時,學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
五、說教學過程:
結合《課標》要求、我設想了五字課堂教學模式。
1、導
通過曲調《破陣子》和《西江月》的對比,使學生了解詞牌名都有自己固定的格式。選擇什么樣的詞牌名就決定了詞的風格。
2、讀
讓學生在誦讀中“看見”另一片天空,在反復吟誦的基礎上實現對古詩詞大意的把握。另外,悟詩人之情,要讀懂詩詞的景,詞的意境就呈現在眼前了。
3、賞
賞析古詩詞,不在詩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詩句背后的情趣和意蘊。以誦讀想象來“幫助”賞析,帶學生感受詞的意境美。
4、悟
在賞析中,體會此人對景的喜愛之情和期盼豐年的喜悅之情。
5、寫
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表現出來,做到文景合一,身臨其境。
六、說板書:
根據板書的科學性、直觀性、藝術性的要求,我設計了以下板書。此設計內容精煉,條理分明,既顯示了課文的結構,展示了課文主要內容,又主題突出,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景(美)情(真)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 10
一、說教材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首詞。這首詞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的作品,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本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選編此文旨引導學生體會詩人閑居的喜悅、內心的寧靜,激發學生親近自然。
根據文本特點,依據新課標要求,結合本單元“觸摸自然”的單元主題,“閱讀時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的語文要素。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2、能借助注釋和插圖,展開想象,理解詩意,感悟詞中所描繪的意境。
3、結合詩句,聯系生活實際想開去,體會作者閑居鄉村喜悅和內心的寧靜。
教學重點:能借助注釋和插圖,想象畫面,理解詩意,感悟詞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結合詩句,聯系生活實際想開去,體會作者閑居鄉村的喜悅和內心的寧靜。
二、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統一。教學中我采用講授法、談話法、情境創設法、品讀感悟法。講授法便于教師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談話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現在的學生很少有用心觸摸自然地機會,基于這一點,我巧設情境將學生帶入學生走進詩歌米描繪的美麗意境,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想象”,在讀中“感悟”。
三、說學法
《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努力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中央。貫徹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的指導思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采用的學習方法是朗讀法、討論法,借助插圖注釋,大膽想象等學法,理解詞意感悟詞的意境美,體會詞人表達的情感。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走進作者。
本環節旨在檢查學生對前兩首古詩的背誦情況,因勢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出示作者資料,讓學生快速閱讀提取有效信息,了解寫作背景,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初讀古詩,讀出詩韻。
正確流利地朗讀是讀懂古詩的前提,本環節我先請學生自讀,讀正確讀流暢,讀準節奏、讀出詩的節奏。教師隨機對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示范,為深入學文掃清障礙。隨機出示有關通假字的詩句,深化學生對這一語言現象的了解,突顯語文學科的工具性。
(三)研讀古詩,解意悟情。
《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又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在本環節我先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上闕,借助注釋和插圖,展開想象,理解詩意。結合詩句想一想:詩人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什么?引導學生解讀古詩動靜相襯,聲色相襯的寫作密碼,感受鄉村夏夜景色之美,在朗讀品味中體會作者偶遇喜鵲的驚喜與展望豐收的喜悅及內心的寧靜。學習下闕時我讓學生先借助注釋和插圖,展開想象,理解詩意。再聯系生活實際想開去,說說:詞人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引導學生抓詞扣句,推己及人,走進詞人的內心,感受詞人由最初的喜悅,到山雨降臨無處躲雨的焦急,再到峰回路轉茅店忽現的喜悅的心路變化過程,體會作者夜游山林之趣。閱讀時結合課文內容想開去、聯系生活實際想開去的學習方法得以踐行。“閱讀時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單元語文要素得以體現。
(四)對比閱讀,體會情感
本環節我引導學生將本詞與《宿建德江》對比閱讀,發現其異同,并適時引入有關“月”的詩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深化學生對“月”這一意象的了解,感受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
(五)拓展延伸。
身為師者一定要為學生打好人生底色,古詩教學亦是如此。因此我打破課堂界限,引入了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以詞帶詞,拓寬學生的知識積淀,感受詞人的愛國情懷與壯志難酬的無奈,讓學生對詞人有更全面的了解,激發學生課外學習的興趣。
(六)作業設計
本節課我設計作業是:
1、背誦并默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2、結合課文展開想象,將本詞改編為一篇小短文。
3、搜集并積累辛棄疾的詩詞。讀寫結合,將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七)板書說明
好的板書應該是袖珍版的文本,是課堂教學的濃縮。因此在板書時我只出示了詩歌的核心內容及詩人的思想感情。力求清晰明了呈現課堂內容,深化課堂所學,便于學生記憶。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03-22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04-05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實錄04-19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課堂教學實錄03-23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實錄與賞析04-08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03-24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課堂教學實錄04-04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課文教學實錄04-05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課堂實錄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