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教案
《雨后》是席慕容的一篇現代詩作。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雨后》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雨后》教案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在誦讀中品味詩歌語言,感受詩歌形象的能力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梳理線索,置身詩境,賞析本詩含蓄、雋永、景情理渾然天成的詩情畫意
3、仿寫訓練,訓練學生學習詩歌意象遞進式組合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展開聯想和想象,體味詩歌意境
2、把握水乳交融、優美深邃的景、情、理
教學方法
1、加強誦讀——自主學習,使學生通過誦讀感受詩歌形象,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
2、問題引導——分組合作,充分調動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比較閱讀,理解詩歌中的人生哲理
3、仿寫鞏固——探究規律,訓練學生對詩歌意象遞進式組合的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導入新課文
播放歌曲《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引入作者席慕蓉生平介紹。學生展示個人預習成果,并相互補充。
二、誦讀感悟,賞景物之美
1、初讀——讀準字音,讀對節奏。學生提出學習障礙,疏通文字(教師指導泥淖、滂沱的讀音和含義)。學生自主朗讀詩歌,小組推薦優秀代表示范朗讀;教師點評、指導、范讀。
2、再讀——讀懂意思。學生自由朗讀,簡要概括從詩歌中讀到的內容,同桌間相互交流,并分組推薦代表展示成果。
3、三讀——熟讀成誦,吸收精華。教師引導學生抓關鍵詞,梳理詩歌思路,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歌的畫面,感受詩歌景物之美。
三、誦讀鑒賞,品情感之美
四讀——讀出感悟,展開想象,說說自己對詩中詩人形象的認識,相互評價補充。
五讀——品味感情,聯系自己人生經歷,同桌之間說點自己的觸動,并作出相應評價;小組推薦優秀代表發言,其他同學再評價。
四、誦讀玩味,悟哲理之美
多媒體展示冰心作品《談生命》(作者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為例),通過比較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領悟生命的'過程、意義、存在的價值等本詩蘊含的人生哲理。
五、仿寫鞏固,訓練思維力
1、探究規律。引導學生通過仿寫,進一步探究詩歌意象組合的兩種方式,并列式——再次關照《談生命》(“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即為平行的并列式意象);遞進式——本詩:第一節問題假設——生命,其實也可以是一首詩;第二節結論答案——生命,其實到最后總能成詩。
2、體驗快樂。學生當堂完成對本詩的仿寫練習,兩節十三行。要點指導:仿寫,保留的是格式,更換的是內容。教師參與其中。完成后,朗讀交流,生生——師生,相互評價。
六、課堂小結,畫龍需點睛
本詩其實有兩條線,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或者說現實層面和理想層面,它要闡述的道理或要抒發的感情就是,物質或現實的人生路上會遇到許多困難(泥淖),我們會有遺憾甚至傷痛(淚);精神或理想的目標是,只要我們抱定“搜尋——盼望——等待”的態度,最終就會經歷像“云彩”化為“雨”,“雨”能匯成“河流”(“生命”)的生命歷程,經過磨難的洗滌沖涮,從而“潔凈”我們的“心靈”,也就是現實和理想達到完美的結合,于是實現了詩人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詩”(意)的人生。
板書設計(課堂上生成)
泥淖(云彩)→淚(雨)→生命(河流)→心靈(詩)
搜尋→ 盼望→ 等待→ 潔凈
拓展閱讀:《雨后》
席慕容
生命 其實也可以是一首詩
如果你能讓我慢慢前行
靜靜盼望 搜尋
懷帶著逐漸加深的暮色
經過不可知的泥淖
在暗黑的云層里
終于流下了淚 為所有
錯過或者并沒有錯過的相遇
生命 其實到最后總能成詩
在滂沱的雨后
我的心靈將更加潔凈
如果你肯等待
所有漂浮不定的云彩
到了最后 終于都會匯成河流
【《雨后》 教案】相關文章:
席慕容《雨后》教案12-19
雨后詩歌席慕蓉11-04
席慕蓉《雨后》賞析05-17
課文原文《雨后》12-14
席慕容雨后詩歌12-21
描寫雨后的好句12-09
描寫雨后彩虹的古詩12-14
雨后 席慕蓉 原文及賞析05-11
描寫雨后彩虹的好句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