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小學語文第十冊第23課《古詩兩首》中的后一首。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抓住了那滿湖的荷花荷葉作為寫作對象,前兩句議論,后兩句寫景,抒發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嘆熱愛之情。整首詩口語成詩,景色醉人,韻味十足。特別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句,意境廣闊,給人無盡的喜悅和想象。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習有節奏、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結合畫面,理解詩句的意思,品味重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二)能力目標: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詩歌呈現的畫面和朗讀了解詩意。
(三)情感目標:能感悟古詩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古詩的內容,體會古詩所描寫的意境。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四、教學教法
1、創設情景法: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六月西湖的美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并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古詩表達的感情和描寫的意境。
2、情感誦讀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并達到當堂背誦的程度,讓學生在讀中明義,在讀中悟情。
3、想象理解法:通過鼓勵學生想象詩人當時的神態、心情以及和老朋友的對話,加深學生對于古詩的理解和對所表達感情的領悟。
五、教學過程
(一)激興趣、導新課
1、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茫茫無垠的草原,到郁郁蔥蔥的林海,每一幅山水都是一副美麗的畫。
2、我們的祖國不僅山美、水美、詩也美,千百年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我們班的同學愛讀詩,也愛背詩,你們愿意背幾首嗎?
3、這幾首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壯麗的山河。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的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二)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介紹作者
楊萬里:字廷秀,吉水人。他平時力主抗金,秉性剛直,立朝廉潔,遇事感言。他作詩主張師法自然,構思新穎奇特,筆調幽默詼諧,語言通俗活潑,風格爽朗輕快,人稱“誠齋體”。他工于奇絕,以寫景詠物見長,著有《誠齋集》。
3、解詩題
早晨從凈慈寺出來送別林子方。
(三)讀詩句、識新詞
1、自由朗讀
2、小組理解詞語的意思后集體反饋:
畢竟:到底
四時: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陽光照射
在教學時,我先安排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本詩中的詞語,然后,再讓學生把不理解的詞在班上提出來,由師生共同解決。這樣做,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教學理念。
(四)抓字眼、明詩意
1、“詩情畫意”——我們要融入詩情,感悟畫意,先要把詩讀懂,請同學們看注釋,想象每句詩的意思,再和同學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自學情況
到底是西湖的夏日,風景與其他季節完全不同。遠遠望去,在陽光照射下,滿湖碧綠的荷葉,襯托著鮮艷的荷花,真是美麗極了!
4、讀全詩,體會每句詩的意思。
5、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看一看詩句的風光吧!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要一環,教學的重點、難點都要通過這一環節得到解決。由于古詩詞的教學,忌逐句講解。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小組討論,全班討論交流來解決。同時教給學生抓住字詞進行讀議的`方法,使學生在合作探究時既有的放矢又有法可依,使學生饒有興趣的積極的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
(五)想畫面、入詩境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在學生充分掌握了古詩的內容之后,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默寫。從而使本課的教學目標一步步得到實現。
課后反思:
執教這節《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時,我遵從了從整體感知到品讀悟情,再到感情誦讀的教學規律。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教學從學生出發,在讀詩題(凈慈寺、林子方)、明題意、明詩意、品詩境、悟詩情等教學環節上都一一落實。上完這節課,我也知道了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
1、課堂上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及時調整教案,真正做到學定教。
在教學“接天蓮葉無窮碧”這句時,當我提問“蓮葉怎么就接到天了呢?”學生都說蓮葉很多,這時我反問他們“難道是蓮葉長得很高,一直長到天上去了?”如果此時,我能及時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在他們說蓮葉多時順勢引導他們向遠處看,你們看到了什么?再向遠處看,看到了什么?學生可能就會頓悟不僅蓮葉多,而且面積廣,給人一碧萬頃的感覺!
2、課堂上“寫”的落實。
整節課教學下來,學生讀了,誦了,背了,但學生卻沒能拿起筆寫一寫。語文教學要扎實聽說讀寫的訓練,學生書寫習慣的養成,書寫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內化都離不開寫!如果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能安排3---5分鐘的時間,學生或寫古詩,或將自己從這首詩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景象動筆寫下來,這樣學生的能力又會有一個新的提升!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說課稿 2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十二課《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抓住了那滿湖的荷花荷葉作為寫作對象,抒發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嘆熱愛之情。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聽說讀寫訓練過程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所以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①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②能夠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歌描寫的景色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
③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
①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描寫的意境;
②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為了達到即定的目標,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
一、激趣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前的組織熱身活動非常關鍵,積極的.熱身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從課下的興奮狀態轉入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實踐證明,飽滿的情緒和良好的開端能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直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可以說,沒有成功的激趣導入,就沒有學生主動積極的閱讀探究和興趣盎然的練習實踐。在學新課之前,我通過復習前一首古詩,引導學生走入西湖美景,優美的西湖十景圖片把學生帶入了美的享受,然后借助小故事,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的新古詩的學習上來,學生興味盎然。
二、初讀感知,學習字詞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活動的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為了充分體現這一嶄新的科學教學理念,我安排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本課的生字生詞,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與人交流的能力,同時也體現了學習活動的探索性,使學生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積極參與,相互尊重。然后,再讓學生把不理解的詞在班上提出來,有師生共同解決。
三、精讀課文,理解詩意,體會意境
現代教學觀念認為,教學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傳授與給予的過程,對教師來說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去獲取知識,并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學習探究的方法和培養自我探究的能力。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要一環,教學的重點、難點都要通過這一環節得到解決。由于古詩詞的教學,忌逐句講解。所以我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小組討論,全班討論交流來解決。同時教給學生抓住字詞進行讀議的方法,使學生在合作探究時既有的放矢又有法可依,使學生饒有興趣的積極的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這樣,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與傳統的教育相比都有了變化,教師由教授者轉變成為學習的合作者,學生也由聽課者轉變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課堂上的主人。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自己的親身體驗。教師由灌輸變為指導,學生由認真聽變為自己動手、動腦,使他們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較好的鍛煉與發展。
在解決難點的時候,我適當的出示教學課件,使學生在理解課文時有了感性認識作為基礎,這是符合小學生思維發展由直觀到抽象的規律的;在學生充分掌握了古詩的內容之后,引導學生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默寫。教學目標一步步實現。
四、總結
教師用簡單精辟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總結,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更明確的認識,增強了教學效果。最后所提出的問題能引起學生的思考,使學習活動延伸到課外。
五、作業
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也是學生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途徑。為了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得到綜合訓練,我設計了抄寫古詩和積累描寫夏季古詩這兩項課外作業,這樣既照顧了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也注重了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總之,全課秉承以人為本的先進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情感,既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又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即強調學生基本技能的學習,也強調學生美好感情的培養。師生在和諧、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共同學習和享受我國古代優秀的文化遺產。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說課稿】相關文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全文賞析03-31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詞鑒賞06-22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歌賞析06-12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古詩賞析10-11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閱讀理解及答案05-22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課堂實錄04-26
曉行望云山楊萬里03-08
楊萬里《小池》說課稿(精選10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