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嵬驛迷霧:被縊殺的人不是楊貴妃本人?
導語:馬嵬兵變的結局。有些凄婉和哀傷。但沒轍,歷史心冷似鐵。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馬嵬兵變楊玉環到底有沒死的歷史之謎,歡迎大家閱讀!
天寶十四載對于唐玄宗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眾所周知的“安史之亂”爆發。時隔一年的6月,安祿山攻破潼關。6月13日黎明時分,倉皇的唐玄宗李隆基率領家屬、親信——楊貴妃姐妹、皇子、妃子、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等人逃出長安。人名很多吧,其實沒多少人,除了這幾個,就剩下一小撮宦官。保護他們的禁軍隊伍總共也就3000人。
逃亡隊伍從延秋門出宮,沿途經過縣城沒東西吃,因為縣令也跑了。到了中午,唐玄宗還沒吃上一口東西。楊國忠就買了些餅拿給他填肚子。這個饑渴交迫的時候,還是老百姓可愛,有的獻米飯,有的獻小麥,有的獻大豆;那些皇子皇孫可算見到糧食了,用手捧著,狼吞虎咽,很快就吃光了,卻還沒吃飽。
這個情景十分悲慘,大家都哭了,唐玄宗也掩面而泣。
老先生郭從謹對唐玄宗說:安祿山危害天下的壞心已不是一天兩天。曾經有人到京城告發他,陛下去把告密的人殺了。所以安祿山才有實施叛亂的機會,害得陛下流亡。還記得宋當宰相的時候,常常向陛下進忠言,天下因此得以太平,可是近年來,大臣都忌諱進諫,大多都是阿諛奉承。這樣一來,陛下對宮廷以外的事所知甚少。身在宮外的臣子,很早就預料事情會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可誰敢說呢?只有真到了今天,臣也才敢說心里話。
郭從謹的話沒錯,可惜是馬后炮。當務之急是填飽肚子,不是反思。唐玄宗淡淡地回了一句:這是朕的不聰明,后悔也來不及了。然后,命軍士分散到各個村落中找食吃,約定未時,也就是下午一點到三點的時候,回到原地再往前走。
半夜的時候,他們到了金城縣,縣令早跑了,百姓也逃得差不多了,家里還剩下一些吃食和鍋碗瓢盆,軍士們自己做飯吃,吃完就睡,驛站里也沒有燈燭,大家相互枕著身體睡覺,這時候,早分不出尊貴和卑賤。活著才是主要的。
6月14日,逃亡隊伍抵達馬嵬驛。這個地方在今天的陜西興平縣西北二十三里處。連日奔波勞頓,所有的將士又累又餓,怨言四起。就在這人心極度不穩的時候,太子李享突然發動政變。歷史上叫做馬嵬兵變。
關于馬嵬兵變,舊史記錄里說,真正的發動者、策劃者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他通過太子的貼身宦官李輔國,慫恿太子李享行動。太子李享是被動的,李輔國也只不過是一個中介。
然而,舊史的記載是為尊者諱。這并非歷史真相。
真實情況是,這次政變蓄謀已久。其實早在長安的時候,政變行動已經悄然開始,太子李享與親信密謀以后,派李輔國去拉攏陳玄禮,伺機對付楊國忠。李輔國還是中介。
6月13日,唐玄宗從京師出逃,全部隊伍只有3000人,而太子李享斷后的人馬就有2000余人。這里面包括禁軍的精銳部隊,叫飛龍禁軍。李享的兩個兒子,廣平王和建寧王“典親兵扈從”。這是多好的政變機會。唐朝宮廷的歷次政變都要想方設法攻破玄武門,勝算往往僅有百分之五十。這次不同,君臣逃離宮廷,來到荒郊野外,利用禁軍發動政變顯然是穩操勝券。
一個好機會的出現,總是跟隨著另一個更好的機會。壞事也一樣,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就在疲憊禁軍人心不穩之際,楊國忠騎著馬從馬嵬驛出來,被一幫吐蕃使者攔住去路,說他們沒有吃的,要返回吐蕃。恰在此時,禁軍中有人高喊:楊國忠伙同胡虜謀反。
楊國忠心里驚慌,怕自己說不清,騎馬欲走,一支冷箭射來,楊國忠中箭落馬倒在地上,一群兵士過來,將他亂刀砍死。他的兒子和韓國夫人也被軍士誅殺。
緊接著,陳玄禮向唐玄宗上奏:“國忠謀反已被誅殺,貴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這一系列行動很快,快到眨眼之間。又仿佛一篇好作文一樣,首尾呼應,非常到位。楊國忠剛被殺,陳玄禮就跳出來代表禁軍將士訴說他們的憂慮——如果楊貴妃依然留在皇帝身邊,那么,誅殺楊國忠的將士們心里就更不會安寧,軍心就更慌亂。
唐玄宗緘默不語,他認為,楊貴妃久居深宮,即便楊國忠謀反,她又怎么會知道?她是無辜的,殺她就是殺害無辜。
但是,此刻的情況是,如果不殺楊貴妃,軍心亂了,不光是失掉江山的問題,你這個陛下的性命恐怕也難保全。
高力士這時候也稟告唐玄宗:貴妃確實無罪,但將士們已經殺了宰相,貴妃仍在左右,將士豈能心安,陛下應審時度勢,方可保住平安。
唐玄宗感到一種無力回天的虛弱。無奈之下,只得命高力士傳諭,賜楊貴妃死。
這一年,楊貴妃三十八歲。她被縊殺在佛堂。死后,陳尸于天井,讓禁軍將士們看到楊貴妃真的死了。將士們這才安心,護送唐玄宗往西而行。
然而,這僅僅是史書記載的楊貴妃的第一種歸宿。舊史的記載是完全準確和真實的嗎?事實上,關于楊貴妃的人生歸宿,歷史上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和記錄。
第一種說法:楊貴妃沒死,她在尼姑庵里削發為尼。唐玄宗離開馬嵬驛后,到了蜀地避難,他返回長安以后,要將楊貴妃的尸骨遷移到長安來埋葬。可是,派人到馬嵬驛一挖,驚人的事情發生了——尸體消失得無影無蹤。唐玄宗與禁軍隊伍逃到蜀地再回到長安,前后也就一年多時間。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此短的時間內尸體肌肉腐爛但骨頭必定存在,可是,墳墓里什么也沒有。于是,有人就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說楊貴妃死里逃生了。
這就奇怪了,明明被賜死,還陳尸于天井,她怎么逃的呢?這簡直是一部懸疑片。如果說楊貴妃果真未死,那么只有兩種可能:一、當時在佛堂中縊殺她的人并沒讓她氣絕身亡,只是使她暫時地昏厥休克,這個人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無意。這樣,禁軍將士看到的“尸首”確實是楊貴妃。二、當時在佛堂中被縊殺的人不是楊貴妃本人,而是一個相貌酷似于她的宮女。死后換上楊貴妃的服飾,由于禁軍不可能近距離查看貴妃容貌,所以受到蒙騙。
但是,楊貴妃逃離馬嵬驛后,究竟去了什么地方,終老于何處,沒人能夠說清。一些學者認為楊貴妃曾經有做過女道士的經歷,所以推斷她隱居在某個道觀中。我認為,這種推斷一半是有根據的,另一半則是猜測,因為有一半的根據,所以這猜測不是完全地憑空杜撰。這一半的根據是,楊貴妃確實做過女道士。我們來看看楊貴妃的經歷——她真名楊玉環,生于唐玄宗開元六年,公元718年的蜀州,從小在東都洛陽長大。原是唐玄宗兒子壽王的一個妃子。一天,楊玉環隨壽王到華清池避暑,偶然見到唐玄宗。唐玄宗對楊玉環是一見傾心,以至于晚上失眠。次日早起,疲倦地向高力士感嘆道:這樣的美人兒,叫朕心下好難拋!高力士立刻提議,召楊氏進宮來與唐玄宗見面。唐玄宗說,自己與楊玉環是翁媳關系,見面也沒用,只能是相思。
高力士為了討好唐玄宗,就想出一個主意,悄聲告訴唐玄宗。唐玄宗聽了很高興,吩咐高力士去辦。
于是,高力士就去規勸楊玉環,要她丟下壽王,進宮伺候皇上。楊玉環本來就是個心比天還高的女人,在榮華富貴的面前,做了壽王四年妻子的楊玉環,對壽王的愛變得淡了。她離開了壽王,按照高力士的精心安排,先到內宮的太景觀做了一名女道士,起名楊太真,過渡一下,便被接進唐玄宗的宮中,這樣,既消除了人們對玄宗亂倫的看法,又名正言順地娶了美人。
再說另一半的猜測,如果楊貴妃逃離馬嵬驛,真的又隱居道觀中做了女道士,唐玄宗在避難之后回到長安,就不會去尋找她嗎?從楊貴妃死里逃生的兩種可能性來看,倘若縊殺她的人是有意不將她縊死,或者換宮女替死,那么必定是唐玄宗一手安排的,以便日后團聚。然而,除了日本學者大津郡的《郡志》上有唐玄宗與楊貴妃舊情難舍的記載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依據。再者,倘若縊殺之人是無意的,那么楊貴妃被埋以后,是如何逃出墳墓的?有人挖掘還是自己動手?似乎都不大可能,也沒有任何的歷史記載。因此,楊貴妃沒有喪命馬嵬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她的下落和她做了女道士的說法,是沒有依據的,無法成立。
我們提到日本學者大津郡的《郡志》,在這本書里,透露出楊貴妃人生歸宿的第二種說法,這種說法流傳于日本民間和學術界。說楊玉環沒有被縊死,被縊殺者是宮里的一個侍女。而楊玉環本人逃亡到日本。怎么逃的呢?說法更玄,說是唐玄宗派人秘密護送她漂流過海,到了上口縣向津具半島油谷町村。在日本當地的“二尊院”中,還有楊貴妃的墳墓。
我們姑且認定這種說法具有真實性,那么楊貴妃逃亡到日本后,以何為生呢?
《郡志》一書里有段記載,說唐玄宗得知楊貴妃東渡扶桑,舊情難舍。心中思念,漂洋過海去看望不大現實,就派遣特使送了兩尊佛像給小楊,并且勸她回國,再續前緣共享富貴。楊貴妃心已成灰,心說當年你為了保全自己,讓我偷渡到日本,一世情緣早就斷絕。于是,她拔下頭上的一根玉簪,讓特使交給唐玄宗,以示答謝。數年后,楊貴妃在當地無疾而終。所謂“二尊院”就是因為那兩尊佛像而得名。
這說法是真是假?二尊院五十五世長老慧學有兩段關鍵的記錄——
第一段記錄:“天寶十五年七月,唐玄宗愛妃楊玉環乘空櫨舟于久津唐渡口登岸,登岸后不久死去,里人相寄,葬于廟后。”
第二段記錄:“六軍既發,貴妃氣息有所和緩,著人救之,造空櫨舟,置數月糧食于舟內,放逐海中,任其漂流。”
這兩段記錄說了一個意思:楊玉環沒有被縊死,她緩過氣來,被人救了,救她的人打造了空櫨舟,在舟里放了可以吃幾個月的糧食,然后把舟放到海里,楊玉環上舟漂流,漂到哪兒算哪兒。
首先,這里面有兩個關鍵之處。
其一,“空櫨舟”。什么是“空櫨”?就是沒有櫓,這船沒有船櫓,就從中國漂流到了日本,這幾乎是一個神話。
其二,“任其漂流”。這是什么意思?舟里放的糧食,是逃亡途中保全性命的口糧,這說明逃亡是有目的地的,不是無地放舟,任其漂流,漂到哪兒算哪兒,無疑是一種浪漫安樂死。既然挽救了楊玉環的性命,再讓她“任其漂流”顯然不合邏輯。
其次,長老慧學的記錄與《郡志》是矛盾的。《郡志》里說,楊玉環到了扶桑;長老慧學的記錄說,楊玉環登陸就死了,二尊院只不過是安葬楊玉環的地方。后來,唐玄宗得知楊玉環埋在這里,所以送來兩尊佛像,以寄托哀思。
當然,關于楊玉環逃亡到日本的兩個記載,也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就是楊玉環并未喪命馬嵬驛。這個前提成立,流傳于日本民間和學術界的說法才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因此,得再回到天寶十五年六月間迷霧重重的馬嵬驛。這里究竟發生了什么?唐玄宗果真受到要挾,必須誅殺楊玉環嗎?除了舊史的記載,在一些唐詩中也透露出一些信息。譬如在李益的七絕詩《過嵬驛》和七律《過嵬驛二首》以及劉禹錫的《馬嵬行》中,訴說了楊玉環人生歸宿的第三種說法。
李益的詩中寫:“血洗托君蓮花血”、“太真血染馬蹄盡”。什么叫“血染馬蹄盡”?意思是說楊貴妃喪命亂軍之中,且是被刀刃砍死的。
杜甫在他的《哀江頭》一詩中寫:“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這一句中“血污”二字很關鍵,如果楊貴妃是被縊死的,那就不可能見血,似乎誅殺楊貴妃的方式不是縊殺,而是用刀刃之物。
還有劉禹錫的《馬嵬行》,其中有這么幾句:“貴人牽帝衣,低回轉美目,風日為天暉,貴人飲金屑”。注意“飲金屑”,意思是說楊貴妃是吞金而死的。
然而,詩歌總有抒情和夸張的成分,不是準確的史料。但這些詩有一個共同的信息,就是楊貴妃死于馬嵬驛。
這就是關于楊貴妃的人生歸宿林林總總的說法,但無論是哪一種,最終都要歸結到兵變的問題上。
兵變是太子李享一手策劃的,他與陳玄禮煽動誅殺楊貴妃,實際上矛頭是指向唐玄宗。就當時混亂躁動的局面而言,不是唐玄宗一個人所能控制的,他連自身的安全都無法保證,怎么可能精心準備安排楊貴妃逃跑?所謂的“縊殺不死”和“掉包計”僅僅是一種因為傳說楊貴妃未死而衍生出的推測。在當時極度危急的情況下,楊貴妃是必死無疑的。她死后,太子李享和陳玄禮等人煽動軍士要求查驗楊貴妃的尸體。這很危險,如果縊死的不是楊貴妃本人,或者她還有一口氣,太子等人便可以此為借口加害唐玄宗。
太子等人很清楚,對于唐玄宗來說,殺死楊國忠是可以容忍的,但要他殺死楊貴妃,這一點很難,他要經過一場痛苦和激烈的思想斗爭。所謂“眾怒難犯”,受到脅迫而又沒有一個人為他開脫的唐玄宗別無選擇,只能做出賜死楊貴妃的決定。
一個統治大唐帝國40余年的天子,最終卻沒有能力保住一個愛妃的生命。當天傍晚,楊貴妃的尸體被埋葬在驛亭西一里遠的路旁土坡下,軍士們的怒氣得以平息,所有的人山呼萬歲。唐玄宗沒有一絲寬慰和半點喜悅。他和陳玄禮等將士有一席談話,談話中只提及楊國忠,而沒提到楊貴妃之死半句,他已經悲傷得無法言喻了。
這就是馬嵬兵變的結局。有些凄婉和哀傷。但沒轍,歷史心冷似鐵。
【馬嵬驛迷霧:被縊殺的人不是楊貴妃本人?】相關文章:
《馬嵬》唐詩賞析11-11
李商隱《馬嵬》譯文及賞析08-15
李商隱《馬嵬》原文翻譯鑒賞05-22
李商隱的《馬嵬其二》教學設計05-03
李商隱《馬嵬》全詩翻譯與賞析11-22
《馬嵬 其二》李商隱原文及賞析09-30
李商隱《馬嵬》教學設計(通用11篇)02-23
楊玉環楊貴妃的人物生平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