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楊玉環籍貫的爭議
楊貴妃的籍貫問題,史學界歷來眾說不一,但從有關史料來看,考證為容縣籍的依據較為充分。其中最具權威的根據是《全唐文》許子真所寫《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碑記中稱:“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容州楊沖,即今容縣十里鄉楊外村。許子真在唐天寶年間任四門助教,與貴妃是同時代的人物,熟悉她的身世,他所寫的碑記,應具有較高的真實性。
華陰縣說法
楊玉環的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為華陰人。
【反駁】:遷居三代后就不屬于第一代的原籍了,而楊汪的曾祖父楊尚希籍貫都有南北朝時弘農靈寶(今河南靈寶市)、隋朝時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市)兩種說法,說楊玉環祖籍在弘農郡華陰縣太過草率。而且持“華陰說”觀點的人很明顯難以自圓其說,因為這些人連楊尚希出生在什么朝代都搞不清楚。
永樂縣說法
《楊太真外傳》 等古書中均記載:楊玉環隨叔父遷至蒲州永樂之獨頭村。
【反駁】:由此可以充分證明,楊玉環祖籍并不是蒲州永樂,更不是出生于蒲州永樂,只不過是在當地生活過一段時間。
容州說法
漏洞一:廣西容縣有一塊當地人自認為唐代的石碑,記述著唐天寶四年四門助教許子真所寫的《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并說這是楊貴妃事跡最早的記載。
【反駁】:天寶十五載(756年)才有的安史之亂,不知許子真是怎樣提前11年,在天寶四年就預知了楊貴妃的遭遇。從全國范圍來看,有關于這個許子真的記載,除了容縣以外,是完全沒有,可見其一點名氣都沒有,或者這個人其實就是當地人虛構出來的。而容縣把許子真的地位捧的很高,事實上一個小小是四門助教只不過是高等學校教員老師中職稱低于講師的一種初級職稱。因此,此碑文完全無任何權威性。
漏洞二:楊妃容州碑記,碑文不長:“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維,母葉氏”。
【反駁】:正史《舊唐書》與野史《楊太真外傳》 等均指明楊玉環的父親名叫楊玄琰,而不是什么楊維。
【反駁】:楊貴妃精通音律舞蹈,所受到的優越教育與容縣當時閉塞落后的條件是極其不吻合的。[26]
漏洞三: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她就是容縣人。
【反駁】:以唐朝當時的國力,幾乎整個亞洲的藩屬國都會向唐朝進貢,隋唐大運河通南達北、一日千里,皇宮里的妃嬪什么山珍海味都可以吃到。楊玉環喜歡吃哪里的特產并不代表她就是哪里人,很多中國人都喜歡吃洋快餐。
漏洞四:容縣石碑碑文:開元二十四年,明皇詔入內,號太真。
【反駁】:《舊唐書》等正史均記載楊玉環于天寶四年為貴妃。
蜀州說法
公元718年楊玄琰卒,楊玉環生于公元719年,屬遺腹子,父親出仕蜀州司戶,她便出生在蜀州。 蜀州就是今天的崇州,在唐宋時期,成都西邊的崇州被稱為蜀州。
【反駁】:《舊唐書》上的記載:楊貴妃的父親叫楊玄琰,曾任蜀州司戶。所以,持這種說法的人,都認為楊貴妃出生于蜀州。可是,沒有一本正史文獻記載她出生于蜀州,只是記載其童年的時候在蜀州度過的。楊貴妃既然是遺腹子,就根本不可能在楊玄琰死后的第二年出生于蜀州。古代的官員任期滿或者死后,下一任官員馬上就會來府上接任,而楊玄琰的家眷根本無處安身。楊玄琰生前任上的府邸并不是他自身的私有財產,更不是他的家,只是他當官時暫住的地方,這是最基本的常識。所以,楊玉環的母親是在楊玄琰死時當年返鄉回家,于第二年在虢州閿鄉生下楊玉環。
閿鄉縣說法
關于楊玉環的祖籍,有虢州閿鄉說、山西蒲州永樂說、弘農華陰說等。種種說法不一,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即楊玉環的父親是楊玄琰。
《舊唐書》、《楊太真外傳》 等均指明楊玉環父親為楊玄琰 ,包括其祖父楊志謙、高祖父楊令本、六世祖楊尚希等均記載是虢州閿鄉人。這是有關楊玉環身世最為準確記載。拋開祖籍論,按照她父親的籍貫也是虢州閿鄉人。
【楊玉環籍貫的爭議】相關文章:
楊玉環的籍貫08-16
楊玉環籍貫10-02
楊玉環的籍貫及生平簡介10-03
楊玉環10-18
王昌齡生年及其籍貫10-24
李白與楊玉環10-01
楊玉環故居09-14
楊玉環的出生08-08
楊玉環的歸宿08-03
楊玉環的命運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