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晏殊名句欣賞
導語: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浣溪沙晏殊名句欣賞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浣溪沙晏殊名句欣賞
有一次,晏殊路過楊州,在城里走累了,就進大明寺里休息。晏殊進了廟里,看見墻上寫了好些題詩。他挺感興趣,就找了把椅子坐下。然后,讓隨從給他念墻上的詩,可不許念出題詩人的名字和身份。晏殊聽了會兒,覺得有一首詩寫得挺不錯,就問:“哪位寫的?”隨從回答說:“寫詩的人叫王琪。”晏殊就叫人去找這個王琪。王琪被找來了,拜見了晏殊。晏殊跟他一聊,挺談得來,就高興地請他吃飯。倆人吃完飯,一塊到后花園去散步。這會兒正是晚春時候,滿地都是落花。一陣小風吹過,花瓣一團團地隨風飄舞,好看極了。晏殊看了,猛地觸動了自己的心事,不由得對王琪說:“王先生,我每想出個好句子,就寫在墻上,再琢磨個下句。可有個句子,我想了好幾年,也沒琢磨出個好下句。”
王琪連忙問:“請大人說說是個什么句子?”
晏殊就念了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聽了,馬上就說:“您干嗎不對個——‘似曾相識燕歸來?’”
下句的意思是說,天氣轉暖,燕子又從南方飛回來了,這些燕子好像去年見過面。
晏殊一聽,拍手叫好,連聲說:“妙,妙,太妙了!”
王琪的下句對得確實好,跟上句一樣,說的都是春天的景色。拿“燕歸來”對“花落去”,又工整又巧妙。用“似曾相識”對“無可奈何”也恰到好處。這兩句的音調正好平仄相對,念起來非常和諧好聽。
晏殊對這兩句非常喜歡,他寫過一首詞《浣溪沙》,里邊就用上了這副聯語: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詞寫作者在花園飲酒,看到滿地落花,心里十分傷感。雖說詞的情調不太高,不過,寫得情景交融,藝術上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晏殊太喜歡“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了,后來他在一首七言律詩里,又用了這兩句。這在我國古代詩詞作品里,還是不多見的
賞析:
①選自《珠玉詞》,浣溪沙,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紗》或《浣紗溪》。有平韻、仄韻兩體,均為雙調四十二字,后用為詞牌名。②“去年”句:語本唐人鄧谷《和知已秋日傷懷》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③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④香徑:花園里的小路。
【作者介紹】
晏殊,字同叔,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撫州 ( 今江西臨川 ) 人。景德初年,他剛十四歲,就以“神童”的才名應殿試考中進士。在西溪任上常講學,后人建有晏溪書院,故西溪又稱“晏溪”。仁宗慶歷中,晏殊官至集賢殿學士,同中書門平章事 ( 宰相 ) 兼樞密使。為官清廉,秉直從政。他曾上書皇帝,主張嚴格選任州郡長官,量才錄用地方知縣,清除庸劣不稱職者,這份萬言書聲震一時。
晏殊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擅長詞令 ( 長短句 ) ,尤擅小令。風格婉約,歷有“此宗令詞之專精者,首推晏殊”的評價。他的名作《浣溪沙》中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歷來為膾炙人口的名句。
晏殊曾多次擔任參知政事,兼樞密使,這是相當于宰相的職位,官位顯赫。晏殊經常在家中招待客人,宴席之間總伴隨著歌聲、樂聲,因此晏殊的作品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
【賞析】
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
上闋: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思昔;下闋則巧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的感傷。
全詞語言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1.2“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寫對酒聽歌的現境。作者回憶舊時與同僚一邊飲美酒、一邊填新詞供伶人演唱的游樂生活。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的。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觸發他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在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
3.于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 ? ”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與往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景,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
4.5.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蘊: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即使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于此處安巢的舊相識嗎 ? 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系,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的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回過頭來再看一下這首詞,作者在回憶舊時的美好生活,可是,夕陽西下,光陰似箭,那昔日的情景何時能再現 ? 落花墜地,更引發詞人年華流逝的無可奈何之感;似曾相識的燕子去年飛走今年尚且還會歸來,而過去的歲月卻一去不返了。
想到這里,詞人不禁獨自在園中充滿花香的小路上徘徊。思想與動作構成雙重疊合,在徘徊沉思中遙應上片的回憶,造成循環往復的態勢,使讀者更加感到時間的寶貴,與詩人產生強烈的共鳴。
【浣溪沙晏殊名句欣賞】相關文章:
晏殊浣溪沙名句02-06
浣溪沙晏殊朗讀欣賞01-01
浣溪沙晏殊名句鑒賞12-14
晏殊浣溪沙中的名句11-08
晏殊《浣溪沙》12-23
浣溪沙晏殊介紹11-09
晏殊浣溪沙情感11-08
浣溪沙晏殊注音02-06
浣溪沙晏殊詩意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