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式家具特點(詳解)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浣溪沙晏殊詳解
宋代《浣溪沙》相較于唐五代時期的繼承與發展情況。音樂形式上,詞牌“浣溪沙”這一固定寫作格式的確立,使得歌辭與音樂曲調有機結合起來。以下是小編帶來浣溪沙晏殊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浣溪沙 · 一曲新詞酒一杯》
作者:晏殊[北宋]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注釋
①似曾相識:好像曾經認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后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
②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燕歸來,春中常景,在有意無意之間。
③徘徊:來回走。
— 關于作者 —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七歲能文,十四歲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宋仁宗時官至同平章事兼樞密使,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名臣皆出其門下。擅長詞令(長短句),尤擅小令,風格婉轉,為當時詞壇耆宿。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他一生富貴優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臺、花前月下。
他筆調閑婉,詞語雅麗,歷有“此宗令詞之專精者,首推晏殊”的評價。
少年天才,從容淡定。
細讀晏殊的文字,干凈清爽的韻味便從墨色中散發出來。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清平樂》)
晏殊的這種從容,來自他讀懂世間百態后的寬廣胸懷。
“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浣溪沙》)
可就是這樣一位生于太平盛世,天資聰慧更深受皇帝賞識,官拜丞相的詞人,卻寫出了令人讀之心碎的《珠玉詞》。
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說:“晏元獻公雖早富貴,而奉養極約,惟喜賓客,未嘗一日不燕飲。”
《珠玉祠》絕大部分篇章也都是這樣寫成的,在眾人皆醉而一人獨醒的時候,晏殊也會感覺到清醒者的孤獨。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踏莎行》)
酒醒時的晏殊感到更加孤獨,他在靜靜地思考著,體味那種始終不能擺脫時空永恒、生命短暫的矛盾痛苦。
晏殊16歲時,父親過世,他回臨川老家守孝三年。可回去沒多久,便被真宗召回任職。
不久,晏殊母親也過世了,晏殊請求回老家守孝。真宗不許,反而升其任太常寺丞等官職。
仕途的順暢的背后是人生的缺憾。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憑高望遠,不見所思。
人間生死,同花開花落一樣,不由自主。
舊地重游,前塵影事,若幻若真。
生活絕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
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在那個春日,晏殊獨自佇立在沾滿花香的亭子里,他用文字留住了春天,吟出了流傳千古的《浣溪沙》。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那個從容淡定的少年,你的孤獨,我們聽到了。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病逝于京中,封臨淄公,謚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浣溪沙晏殊詳解】相關文章:
晏殊《浣溪沙》12-23
浣溪沙晏殊介紹11-09
晏殊浣溪沙情感11-08
晏殊浣溪沙名句02-06
浣溪沙晏殊注音02-06
浣溪沙晏殊詩意02-04
晏殊《浣溪沙》學案02-03
浣溪沙晏殊譯文02-03
浣溪沙晏殊主題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