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易經入門
《易經》是我國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據說是由伏羲的言論加以總結與修改概括而來(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一本關于“卜筮”之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是儒家四書五經之一。據中國君友會文獻記載:相傳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李斯將《周易》列入醫術占卜之書而得以幸免。之后各個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漢代的京房、鄭玄,魏晉時代的王弼,唐代的陸德明、李鼎祚、孔穎達,宋代的邵雍、程頤、朱熹等等。
據文獻記載,宋代興起了易圖的研究,像廣為人知的河圖、洛書、先天圖、中天圖,左天圖。風后十六局圖。圖,房中術圖。后天圖、太極圖(含陰陽魚的餅圖案)、神龍八卦圖等,都是《易經》原著中所無、后人根據對《易經》的理解添加進去的。
唐、宋以后的易學研究,應該說又建立了另一三易”之說。這個新的“三易”觀念,也是說明秦、漢以后以至現代的易學內涵“理、象、數”的三個要點。如果用現代的觀念來說,“理”便是類似于哲學思想的范圍,它是探討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變、所變與不變之原理。“象”是從現實世界萬有現象中尋求其變化的原則。“數”是由現象界中形下的'數理,演繹推詳它的變化過程,由引而知人事與萬物的前因與后果。反之,也可由數理的歸納方法,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再來綜合這三種內涵的意義,便可知“《易》理”之學,是屬于哲學性的。“象”、“數”之學,是屬于科學性的。總而言之,完整的易學,它必須要由“象”、“數”科學的基礎而到達哲學的最高境界。它并非屬于純粹的思想哲學,只憑心、意識的思惟觀念,便來類比推斷一切事物的。宇宙萬象,變化莫測。人生際遇,動止紛紜。綜羅易學“理、象、數”的明辯。《禮記·五經解》中,提到易學的宗旨,便說:“潔靜精微,《易》之教也。”所謂“潔靜”的內涵,同時具有科學性周密明辯的作用。但在明辯理性之間,倘使不從沉潛靜定的涵養而進入易學的境界,稍一走向偏鋒,便會流入歧途,自落魔障。故《經解》中,又說到易學的偏失,很可能會“使人也賊”。他獨辟蹊徑的研究出:“由乾、坤兩卦開始,錯綜重疊,旁通漫衍,初從八卦而演變為六十四卦。循此再加演繹,層層推廣,便多至無數,大至無窮,盡“精微”之至。如果歸納卦爻內在的交互作用,便可了解六十四卦的內容,只有專長·坤·復·睽·家人·歸妹·漸·姤·?·解·蹇·頤·大過·未濟·既濟等十六卦象,在六十四卦的內在交互中這十六卦象,每卦都出現四次。再由此十六卦而求其內在交互的作用,便只有乾、坤、既、濟、未濟四卦,每卦各出現十六次。復由此類推,就可了知在此天地之間,除了乾、坤、坎、離代表陰陽的無本功能以外,凡宇宙以外的特理或人事,無論如何千變萬化,它的吉兇觀念價值的構成,唯有[既濟·未濟]兩個對待的現象而已。由此而精思入神,便可了解一晝未分以前,陰陽未動之初的至善真如之境界,可以完全體認大《易》[潔靜精微]的精神,就能把握到自得其圜的妙用了。
【國學易經入門】相關文章:
國學易經入門09-28
易經入門:學習易經的順序10-13
易經八卦 易經八卦入門10-29
易經風水學入門知識11-19
超簡單的易經入門基礎知識11-27
易經入門的基本知識點10-19
10句話,讓你了解易經入門玄學05-18
易經講座(一)何謂易經11-13
易經講解:《易經》的數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