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優秀1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
在《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中,我以三大學習主題為主線:"圓明園為什么會毀滅""為什么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在問題內驅力的作用下,學生運用網絡中的豐富的資源自主學習,或點擊圓明園概況,或欣賞圓明園風光,或觀看圓明園被毀的視頻信息,或虛擬走進圓明園……根據自我的研究主題選擇相關的資料信息進行進取探討。在網絡上,學生還能夠相互傳閱資料,交流知識,各取所需,按照自我原有的基礎進行有目的的探索。整個過程,教師隨時能夠利用屏幕監視,或遙控輔導學生學習。這些完全由學生主動探索,相互協商而學到知識,其價值遠遠超過教師在傳統課堂上灌輸,更有利于知識的堅持。
當學生感知到圓明園的輝煌后,內心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急待流落時,我們則設計了一個情感流露的環節:有學生想用優美的語言感情描述;有學生想當導游,更有同學把把自我最感興趣的地方,制成了圖文并茂的風光介紹,并輔以導游解說詞,這樣學生帶著情感進入主角,感受到了圓明園美至極點的`同時學生的情亦至了極點,同時更為后文名園被毀,將內心的憤怒與傷痛發泄至極點奠定情感基調。這樣學習者經過將網上搜索到的信息進行加工,編碼,儲存以及對原有經驗進行改組后,進一步建構了學習者新的認知結構和知識系統。
基于網絡環境的閱讀中,網絡成為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和學生進行學習的工具,學生經過網絡獲取學習的信息并進行交流和反饋,到達主動地把握知識,主動地發現學習規律,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本事。
同時我也深深感到,探索基于網絡環境下閱讀的學習環境,使教學過程成為經過情境創設,協作學習,問題探索,深化認識等環節到達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閱讀過程,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教師更新觀念,大膽地引進和創新,進取開發學習資源,是一個艱辛的過程。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2
《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我在設計上遵循“1+x”和“一課一得”的教學理念。“1”確立為《圓明園的毀滅》,x確定為《兩個強盜的故事》,選自雨果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這篇文章與課文在資料和寫法上都有相似之處;“一得”確立為鋪墊這種寫法。我在課前收集學生的問題,即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么作者用很多筆墨描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以學定教,嘗試課堂教學的改革。
在教學中,我使用了兩次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邊讀邊悟,組內交流,鍛煉了學生的組織本事、表達本事和自學本事。我們小組學習是在剛剛起步階段,許多學習方式和表達的方法還需要給孩子們多做指導,以待提高。
具體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不足需要改善和提高。
1、學生本事需要培養和提高。整節課學生反應不是太進取,課堂氣氛比較沉重,學生的表達本事和自信心有待改善。
2、我在備課時對預設準備不足,在做引導時,語言不夠規范嚴謹。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3
《圓明園的毀滅》是新課標人教版第九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寫作時,首尾呼應,題目是“毀滅”,但主要寫它的輝煌,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在教學課文前,我根據課文的特點,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毀、瑰寶、灰燼、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玲瓏剔透、亭臺樓閣等相關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搜索、整理資料的方法。圍繞目標我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深入地理解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力求突出以下“三情”:
一、惋惜之情。
圓明園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它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中國人民為之惋惜。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毀滅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世界人民也應感到惋惜。
二、贊嘆之情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的“舉世聞名”讓我們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贊嘆。圓明園建筑宏偉壯觀,充滿詩情畫意,“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圓明園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兩處“最”,贊嘆之情溢于言表。
三、仇恨之情
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宏偉壯觀的園林,這樣一座當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竟然在幾天之內化成一片灰燼,怎能不激起讀者對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統統掠走”“任意破壞、毀掉”“放火”燒園,這些詞語寫出了侵略者踐蹋人類文化的殘暴面目,令人痛恨。
但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我感覺《圓明園的毀滅》再現的畢竟是歷史,與學生生活的年代實在太遠了,在學生的`腦海里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形象思維,學生很難理解和想象這么一座歷經幾代皇帝辛辛苦苦設計、建立起來的美麗皇家園林就這樣在三天的時間里,在英法聯軍的手里化為灰燼,這是多么令人感到惋惜和可恨,這是我們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個恥辱,為了使學生有一個具體的形象思維,我特意播放了《圓明園》的紀錄片,映入學生眼簾的是圓明園的設計、建造、毀滅這一完整的歷程,嘔盡幾代皇帝心血的皇家園林就這樣化為灰燼已清晰地記入學生的腦海里,頓時引起了學生們的憤怒、激起了他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之情、告誡他們不要像統治者們的昏庸無能、激起他們發憤圖強、熱愛科學技術、振興中華民族的雄偉決心。學生們紛紛在課上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是那么熱烈、那么深刻、那么感人。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4
今日上午講公開課《圓明園的毀滅》,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要求經過朗讀、學習,想象以往的圓明園輝煌的景觀,了解它被毀滅的經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職責感。
教學重點是介紹“圓明園的輝煌的過去”(2至4自然段)。在設計這部分的講讀資料時,我抓住課文中的三個評價圓明園的句子“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讓學生依序朗讀課文資料,提出問題,在讀中思考、想象。
因為當年的景觀早已不復存在,在做課前的準備工作時,我安排學生搜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資料,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自我了解到的圓明園,并思考課后練習題。在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經過朗讀,找出文章該段落的重點句,然后展開想象,了解文字介紹中的圓明園。當學生逐漸梳理出文章層次與想象空間后,再借助課件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認為,僅有充分了解圓明園以往是一座怎樣宏偉與豐富的建筑,對孩子才會有震撼力與感染力。所以該課時主觀的朗讀與課件直觀的音像圖片資料雙管齊下的教學手段十分重要,相得益彰。當同學們對祖國的壯麗山河與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對祖國豐富館藏,杰出藝術品發出聲聲由衷的贊嘆時,再順勢導出圓明園的毀滅這一部分。課前搜集準備的資料使學生對這一部分的原因不再陌生,但學習有關圓明園被毀滅前的前期準備工作,經過讀與看,充分的醞釀后使學生完全地領悟了為什么教師說,圓明園這三個字是國人心中永久痛,文章中介紹說它的毀滅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樣才能對圓明園的.毀滅最深刻的感觸,對英法侵略軍可恥行徑感受憤怒與屈辱。
學習完第5自然段后,學生紛紛表示對英法聯軍的憤怒恨,與對當時國力軟弱乏力的痛心。之后,我設計再次播放課件,引導學生觀看此刻的圓明園是什么樣貌。告訴學生們回首歷史,讓人扼腕嘆息,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干什么呢對于我們這個國家民族的昨日,今日,與明天,還能做些什么由此引導學生記住國恥,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僅有國家富饒,國力富強,才能夠避免這一恥辱重復上演。最終,我要求學生全體起立,摸著胸前的紅領巾,對著課件顯示的總結語起誓:勿忘國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節教學課,針對我班學生朗讀平讀,唱讀的不良習慣。我注重要求學生朗讀時注意找出重音、停頓、快慢與情感的變化。并親自示范朗讀,使學生較快地了解到朗讀中如何將情感的滲透與讀的技巧相糅合,逐步養成良好的朗讀意識。并在教學中,注意教師引導語言的風趣與形象,使學生感興趣,有興趣,聽得入耳,構成師生良好的互動關系。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5
在《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中,我以三大學習主題為主線:“圓明園為什么會毀滅”“為什么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
當學生感知到圓明園的'輝煌后,內心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急待流落時,我們則設計了一個情感流露的環節:有學生想用優美的語言感情描述;有學生想當導游,更有同學把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制成了圖文并茂的風光介紹,并輔以導游解說詞,這樣學生帶著情感進入角色,感受到了圓明園美至極點的同時學生的情亦至了極點,同時更為后文名園被毀,將內心的憤怒與傷痛發泄至極點奠定情感基調。這樣學習者通過將網上搜索到的信息進行加工、編碼、儲存以及對原有經驗進行改組后,進一步建構了學習者新的認知結構和知識系統。
基于網絡環境的閱讀中,網絡成為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和學生進行學習的工具,學生通過網絡獲取學習的信息并進行交流和反饋,達到主動地把握知識,主動地發現學習規律,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同時我也深深感到,探索基于網絡環境下閱讀的學習環境,使教學過程成為通過情境創設、協作學習、問題探索、深化認識等環節達到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閱讀過程,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老師更新觀念,大膽地引進和創新,積極開發學習資源,是一個艱辛的過程。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6
一、教材分析: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讀懂課文、理解課文。
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過程,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比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無比憎恨。圍繞這一中心,作者先概括指出圓明園毀滅的損失“不可估量”,再具體介紹了當年圓明園的輝煌建筑和珍貴文物,從而突出它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最后講述了英法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的強盜行徑,從而激起人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作者通過美與丑,善與惡的對比,把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全文始終。通過一課時的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到圓明園過去的輝煌和遭八國聯軍損毀后的慘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但是由于課文內容離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實際都比較遠,在教學中,我們利用了信息資源、現代化手段來跨越時空的界限,通過學生上網查詢資料,使學生對圓明園的了解更加豐富,更貼近生活。
二、設計思想: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新思路,在教學設計,我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課件資源,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大力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養成一種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課前參與、課中探究、課后拓展的學習習慣,努力使學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的掌握最大限度的知識量。使信息技術成為學生學習的有力工具。
課前參與就是學生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之前,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初步了解所學內容,確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然后他們通過上網查詢、收集有關資料,如:文字、圖片等,然后進行分析歸納。這樣,為學生學習課文、深入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使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悟與問題走進課堂,促進了課上的學習。
課中探究就是課上,學生利用自己整理的資源真正的`動起來,參與課堂,自己動手動腦,進行探究“為什么說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在匯報交流中學生結合資料學習文本,他們在信息的獲取加工中理解課文,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精神。
課后拓展,應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寫的欲望,使讀寫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將要下課時,我引導學生生成新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把知識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再一次的應用信息技術小組合作開展課后實踐活動。
這樣,整節課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 自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表現出對祖國燦爛文化的贊嘆和對侵略者的痛恨。
3、了解圓明園的昔日輝煌及毀滅的過程,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圣尊嚴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了解圓明園過去的輝煌和遭八國聯軍損毀后的慘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 學生的信息資料
教學過程:一、引入:
1、出示圖片,學生欣賞。
解說: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它曾被人們譽為“人間天堂”、萬園之園,法國大文豪雨果也曾這樣贊美它:“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一大奇跡,這個奇跡就是圓明園。”遺憾的是昔日那些美麗的景色如今已經煙消云散,被一場無情的大火化為灰燼。今天,我們就一起回顧這段屈辱的歷史《圓明園的毀滅》
2、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欣賞由老師解說配樂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圓明園的地位價值及毀滅的惋惜。讓學生真正融入到音樂、文字、圖像中去,深入其中,進入情境,為學習課文,鋪設好了情感場。
二、課中探究:
(一)感知課文、整體把握
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昔日的圓明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概括得出: 舉世聞名
(二)運用資源、共同探究
1、學生默讀課文2-4節,想:為什么說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教師巡視指導學法。
2、交流匯報:
a宏偉建筑:
1)學生結合資料理解課文,體會讀讀。
2)指名讀1—4句,閉眼想象圓明園中的宏偉建筑。
3)出示布局圖,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建筑?
4)學生帶著體會到的感受讀最后一句話。
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期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b歷史文物:
1) 學生結合資料理解課文,體會讀
2)問:你說收藏著珍貴文物的圓明園又可以稱之為什么?
3)齊讀最后一句話。
&nb
sp; 學生圍繞著“為什么說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他們通過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及課前整理的圖片、文字信息資源了解到了圓明園的建筑很美,歷史文物很多。然后在匯報交流中學生結合資料學習文本,他們在信息的獲取加工中理解課文,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圓明園建筑的宏偉、歷史文物的珍貴。這樣,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利用媒體 深刻感悟
昔日輝煌:
1、出示課件
2、學生說說看后的感受。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化為灰燼:
1、導:同學們,就是這么一個讓我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的圓明園,就在短短的幾天時間里,變成了廢墟,它在烈火中痛苦的呻吟,讓我們看看那慘痛的一幕吧!
2、播放《火燒圓明園》的錄像。
3、帶著你的感受自己體會讀最后一節
問:同學們,圓明園為什么會毀滅呢?
4、引導讀:圓明園是建筑史上一個奇跡,一個神話,可就是這樣的一座具有傳奇色彩,耗資巨大的皇家園林卻毀在了侵略者在1860年10月的一場大火中。同學們, 下面我們一起讀最后一節,請把你們無法釋懷的痛、滿腔的恨讀出來。
5、引讀:侵略者毀掉的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的文明史啊!所以,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告訴我們:
為了讓學生深刻感悟到“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我再一次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了體會圓明園輝煌的情境:看圓明園昔日輝煌的影視片段,看后學生不僅體會到了這就是舉世聞名;同時也使全體學生入境入情,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圓明園的熱愛之情,這樣使學生感悟、表達等綜合素養得到了培養。
當學生用讀在抒發自己的自豪感后,我播放了圓明園的毀滅的影視片段,將英法聯軍燒殺搶掠、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徑展現于課堂,我進一步激情導讀。這時學生情感已經被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在讀中去感受侵略者的野蠻,去表達對侵略軍的刻骨仇恨。
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學生置身在當時的環境中,強化了直觀感受,激發了學生的情感。
三、課外延伸
1、讀寫結合
圓明園被燒毀了,這個損失確實是巨大的、無法彌補的。如今,145年的風風雨雨已經過去了,圓明園的廢墟始終屹立在那里,它記載著帝國主義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記載著中華民族那段飽受屈辱的苦難歷史。同學們,假如此時此刻,你站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會想些什么呢?請你把它寫下來
學生寫后讀一讀。
望著燒后的廢墟,配著低沉的音樂,我進一步煽情,讓學生寫下自己的感受。此時的學生已經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到了不吐不快的程度了。這樣,信息技術的應用,激發了學生寫的欲望,使讀寫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2、小結:忘卻歷史就是背叛,為了讓火燒圓明園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讓我們時刻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3、布置作業:我們的課馬上就要結束了,但是,圓明園的還立在那里,望著它,你還想知道什么呢?下課之后,請同學們分組合作再來查找一些資料,然后把你們知道的發到學校論壇。
為了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的掌握最大限度的知識量。在課后,我引導學生生成新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把知識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再一次的應用信息技術小組合作開展課后實踐活動。這再一次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信息技術的工具性。
板書: 圓明園的毀滅
宏偉建筑
舉世聞名 化為灰燼
珍貴文物
教學反思:
1、本堂課的教學設計是在普通教學環境下,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學習,了解有關圓明園的歷史、風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及建設祖國的責任感,這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2、這節語文課和現代信息技術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養成一種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課前參與、課中探究、課后拓展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7
今天我和四一班的40名可愛的孩子在電教室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圓明園的毀滅》。
課件方面:
我收集了許多精美的圖片,一一展示了圓明園里風格迥異的建筑和各種奇珍異寶,并且配上了優美動聽的音樂,仿佛把學生一下子的帶到了古代的圓明園里,親身領略到了圓明園的舉世聞名。最后,展示了圓明園毀滅的視頻資料,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了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不足之處是:如果在探究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時,加入圓明園復原的視頻資料,那樣這節課會更加生動、形象。
探究方面:
這節課在設計之初我就緊緊圍繞“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探究式閱讀學習”這一教學主題,力求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我認為只有先讓學生充分了解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學生才能體會到圓明園的毀滅損失不可估量。作者介紹圓明園時從布局、建筑、文物三方面分別表現出了 “布局美”“ 建筑奇”“文物多”,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從而深刻感受“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在這個環節的探究過程中,我設計的問題是“分組討論你們最喜歡圓明園的什么?”這個問題拋出后,學生先說哪個環節,我們就一起現從哪個環節去探究。課堂上學生和我預想的一樣,是從最能吸引他們的“建筑”開始說起的,通過單個讀,分組讀、接讀、齊讀等不同形式的讀,學生體會到了圓明園建筑的“奇”。緊接著我又問“你從文中那些句子體會到了圓明園的奇?”這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對這些風格迥異的建筑再次加深印象,出乎意料的是一位女同學竟然把話題叉到了圓明園的布局上,這時的我一心想著建筑方面學生了解的還不夠透徹,竟然隨口拋出“跑了”二字,阻礙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步伐。現在回過頭來仔細思考,課堂上當那位女同學提到“布局”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完全可以順著那位同學的思路進行探究,如果擔心“建筑”這部分學生理解的不夠透徹,可以回過頭來在進行分析也可以。
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探究式閱讀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在我的`這節課中滲透的還比較充分,不足的是,我對這種教學模式把握和靈活運用的程度還不扎實。這就要求在今后的備課過程中一定要了解學情,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備課,設想學生最可能感興趣的問題是什么,找準一節課的“聚焦點”,緊密圍繞“聚焦點”靈活安排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膽嘗試“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探究式閱讀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8
11月10號下午,我上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的公開課。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要求通過朗讀、學習,想象曾經的圓明園輝煌的景觀,了解它被毀滅的經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學的重點是介紹“圓明園的輝煌的過去”(2至4自然段)。在設計這部分的講讀內容時,我抓住課文中的三個評價圓明園的句子“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讓學生依序朗讀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在讀中思考、想象。
因為當年的景觀早已不復存在,在做課前的準備工作時,我安排學生搜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資料,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圓明園,并思考課后練習題。在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找出文章該段落的重點句,然后展開想象,了解文字介紹中的圓明園。當學生逐漸梳理出文章層次與想象空間后,再借助課件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認為,只有充分了解圓明園曾經是一座怎樣宏偉與豐富的建筑,對孩子才會有震撼力與感染力。因此該課時主觀的朗讀與課件直觀的音像圖片資料雙管齊下的教學手段非常重要,相得益彰。當同學們對祖國的壯麗山河與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對祖國豐富館藏,杰出藝術品發出聲聲由衷的贊嘆時,再順勢導出圓明園的毀滅這一部分。課前搜集準備的資料使學生對這一部分的原因不再陌生,但學習有關圓明園被毀滅前的前期準備工作,經過讀與看,充分的醞釀后使學生完全地領悟了為什么老師說,圓明園這三個字是國人心中永久痛,文章中介紹說它的毀滅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樣才能對圓明園的毀滅最深刻的感觸,對英法侵略軍可恥行徑感受憤怒與屈辱。
“愛之深,恨之切”,只有在充分地感知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才能在學習第5自然段后,激起學生對英法聯軍的憤怒與痛恨,和對當時國力軟弱乏力的痛心。接著,我設計再次播放課件,引導學生觀看現在的.圓明園是什么樣子。告訴學生們回首歷史,讓人扼腕嘆息,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干什么呢?對于我們這個國家民族的昨天,今天,與明天,還能做些什么?由此引導學生記住國恥,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國家富饒,國力富強,才能夠避免這一恥辱重復上演。最后,我要求學生全體起立,摸著胸前的紅領巾,對著課件顯示的總結語起誓:勿忘國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在這堂課上我感覺自己還是比較投入的,但學生表現不是太好,發言的積極性也不高。原因是沒能讓學生更多地與文本接觸,對學生的預習能力估計得過高。本以為五年級的學生讀通課文沒問題,因此課堂上沒能讓學生初讀感悟,學生讀得不夠多,朗讀的形式較單一。再加上本課的時代背景距離學生較遠,學生不能入情入境。怎樣利用課堂中的40分鐘,采用各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標。還有在教學時提問的指向性不夠明確,造成部分學生不知所措,當看到學生的表現不是我預設的,顯得有些著急。在教學設計時安排的容量較大,這也想教那也舍不得放棄,可短短的40分鐘畢竟有限,今后要努力從教學的有效性入手,以一當十,以點代面。通過這節課我體會到有效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的了解、對教學環節的安排等,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把握。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9
《圓明園的毀滅》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
在設計這篇課文教案時,我首先閱讀了竇桂梅老師上這篇課文的教學實錄。她重在讓學生感悟“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損失,那必定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那有那些價值呢?圍繞著這個問題展開教學。教學中,竇老師富有感情的語言,巧妙運用數學計算讓學生感受時間的長久,以及板書的巧妙設計,都讓我拍手稱贊。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不知不覺中浸潤著每一個孩子。但是,我在豎然起敬的同時,也在深深的思考:學生在老師一步一步的引導中,是否有長足時間的思考,是否真正觸及了他們的心靈?像《圓明園的毀滅》這樣的課文所包羅的東西太多太多,是否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深入地去了解歷史,去感悟課文呢?
思及至此,為了真正體現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我們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課前的預習,填寫“自讀收獲卡”,收獲卡分兩部分,一是從課文中的收獲;二是從自己搜集資料中的收獲。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而且落到實處。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孩子們在組長的帶領下交流了課前收獲,記錄員做記錄,發言人匯報交流,其他小組補充說明。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交流的收獲也很多,體現了生生之間真正的對話。
要讓學生由愛到恨產生強烈的情感碰撞,因此“愛”的情感就必須到位,這也是作者為什么用大篇幅寫它輝煌過去的原因。在讓學生感悟圓明園輝煌的過去時,我根據學生的興趣,從“布局”“建筑”“文物”三個方面讓孩子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進行二次分組,大大激發了孩子的積極性。在二次分組的小組內,我通過任務單的形式,讓孩子們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有目標才有動力。孩子們在組長的帶領下,非常認真地朗讀,非常熱烈地討論,非常團結地畫“布局”平面圖······動起來了,孩子真正的動起來了!
接下來的匯報交流中,我注重培養學生傾聽的.能力。讓他們從“我和他的意見一樣,因為······”“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從······”“我對他的看法有補充······”幾個方面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孩子思考——表達——傾聽——思考——表達,經歷思維的碰撞,智慧的閃現,情感的激發,將合作探究,生生互動落到實處。并通過作圖實踐,想象建筑景觀,欣賞建筑美景,閱讀歷史文物資料等,讓孩子感悟到圓明園的輝煌,從而自然產生“愛”的情感。
越愛就越恨,當孩子們觀看了“圓明園毀滅”的影片后,那失去真愛的痛,那對野蠻侵略者的恨涌及胸口。這是,我再讓孩子們在小組里結合課文抓字詞談感受,那就是真情流露,水到渠成。看著孩子們討論時憤怒的眼神,聽到他們激動的話語,我知道孩子們真正走進了課文,走進了歷史,走進了內心。最后,通過愛與恨的強烈沖擊,我想孩子們有很多的感悟。通過老師的語言創設情景,我讓孩子們把最想說的一句話寫下來,并用你所有的感情表達出來,這節課就在孩子們激昂的話語中結束了。
整堂課,孩子們積極參與,充分表現了孩子的自主性。小組合作探究,提升了孩子們團隊的意識,讓他們懂得合作的力量,團隊的力量,并從中感受到樂趣。但與傳統教學相比,我覺得字詞深入的挖掘還不夠,課堂質疑還欠缺。如何將小組合作與傳統教學相結合,找到切實可行的語文教學方式,我想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與探索。文章來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0
一、 創境揭題
師:一百五十一年前,在我們神圣的國土之上曾雄踞著一座美輪美奐、曼妙絕倫的園林。詩人的語言不足以贊美她,畫家的丹青妙筆不足以描繪他。她是我們中國人心中的一個園林之夢,連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都對她贊不絕口、頂禮膜拜。這座園林的名字就叫——生:圓明園(板書“圓明園”)然而,這樣一座圓滿無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卻在1860年被兩個強盜一把大火給毀滅了。(板書“的毀滅”)帶上你的心情,請齊讀課題——
生(齊讀):“21圓明園的毀滅”
師:面對這樣一個課題,你有什么疑惑或者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圓明園為什么會被毀滅?
生: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生:這么美的園林被毀滅了,真是太可惜了!
師:是的,《圓明園的毀滅》帶給我們的不僅有追問、有感嘆,還有無盡的思考。透過課文字里行間的描述,我們來追尋當年的情景。
二、 讀文習詞
師:現在就請大家打開書,自由將課文朗讀一遍,爭取做到正確流利。先明確一下,知道“正確流利”的標準是什么嗎?請齊讀——
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不添字、不減字、不錯字、不回讀。
師:帶著這樣的要求請自由讀課文,開始吧——
(生自由讀文,師巡視)
師:之前有過預習,現在又讀了課文。大家對本課的生字詞掌握得如何呢?請看——(課件出示詞語)第一排的詞,請咱們班朗讀最好的一位同學來讀。
生:殿堂、瑰寶、侵入
師:字正腔圓,不愧是朗讀最好的同學!第二排的詞,誰來讀?
生:灰燼、銷毀、損失
師:嗯,讀得正確、清楚,敢于挑戰最厲害的同學,說明你也很厲害!接下來的詞,我們以“開火車”形式來讀,“小火車”在哪里?
(生讀,隨機正音)
師:是不是大家都會讀了呢?看老師的教鞭點到哪兒,就齊讀這個詞——
生(齊讀):不可估量、玲瓏剔透、蓬萊瑤臺、山鄉村野、瑰寶
師:會讀了還不夠,大家是否掌握了這些字的書寫要領呢?請看本課的生字,請拿出練字紙,對照這些生字,將你認為最難寫最容易寫錯的字寫一寫。
(生寫字,師巡視)
師:寫完了,分享一下我們的成果。老師隨機抽取了一位同學的作品,我們來欣賞一下,看看從他的書寫當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生:我發現他的“毀”字右邊寫錯了,不能寫成反文旁。
師:是的,這個字很容易出現錯誤,要引起特別注意(范寫在黑板上)還有哪個字需要提醒大家的,誰愿意來展示?
(請生上臺展示,生自作講解)
生:我發現他的“宏”字寫錯了,多了一撇。(師范寫)
師:好,謝謝這位同學!把掌聲送給他!會讀又會寫,這才是真正的學習。要是還會理解就更棒了!請看,還是這些詞語,老師稍作增加和調整,就有所不同了。仔細觀察,你發現了哪些不同?
生:……
師:不如,我們先將這些詞來讀一讀,可能讀著讀著就會有靈感了。女同學,用你們清脆甜美的聲音來讀讀第一部分;男同學讀第二部分,要讀出氣勢、讀出力量!女生,開始——
(男女生分讀詞語)
師:現在,有發現了嗎?
生:第一部分的詞語都是描寫圓明園昔日輝煌的詞語。
師:太棒了!這個同學很會發現,也很會概括,一針見血。這些正是描寫“圓明園輝煌”的詞。(板書:“輝煌”)那相對應的下一部分的詞描寫了什么呢?
生:圓明園被毀滅的情景、過程。
師:對呀,大家的觀察很敏銳!(板書:“毀滅”)課文正是從這兩個部分來介紹圓明園的。這是從意義上的發現,還有別的發現嗎?
生:……
師:(手勢提示)第一部分的詞……,第二部分的詞……
生:第一部分的詞比較多,第二部分的詞比較少。
師:就是嘛!對應我們的課文內容,描寫“輝煌”的部分是哪些段落?描寫“毀滅”的呢?
生:描寫“輝煌”的是2、3、4節,描寫“毀滅”的是第5節。
師:是的。正如對詞語的觀察一樣,課文描寫“輝煌”所使用的篇幅更多,描寫“毀滅”的內容著墨比較少。那既然課文以“毀滅”為題,為何卻要重點描寫“輝煌” 呢?這個問題比較深刻,帶著我們的思考還要更加深入地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文章,是一種學習的好方法。日后,要多用這些好方法來指導我們的求知和思考。
三、 朗讀背誦
師:你看,光是詞語就已經讓我們體驗了諸多滋味。但詞語畢竟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詳實的內容包含在課文的篇章當中。以這一段為例,文辭優美,內容豐富。請同學們自由練讀這一段,爭取做到“正確、流利”,能讀出感情就更好。開始吧——
(生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很投入。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其他同學仔細聽,看他的朗讀是否做到了“正確、流利”。
生:圓明園中,……
師: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誰來給他評價一下。
生:我覺得他讀得很不錯,只有在“山鄉村野”這個地方回讀了。
師:是的,通過朗讀,我們不難發現,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呀?生:圓明園的美景
師:是呀,圓明園中的景物數不勝數、美不勝收。還想讀么?
生:想!
師:咱們分角色來讀一讀,男同學讀第一部分,女生來讀第二部分。準備好了么?男生起——
(男女分角色朗讀)
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你們的朗讀讓我陶醉。老師也想加入到大家的行列中來,行么?這次由你們來讀第一部分部分,老師來讀第二部分。讓我們伴隨著美妙的旋律,用聲情并茂的朗讀帶領在場所有的人到圓明園中去走一走、看一看……
(師生合作讀)
師:看,通過努力我們不僅能將文段讀正確、讀流利,還能讀出自己的感覺。如果能背下來就更棒了!背書是講究方法的,以課文的第四段為例其中有一組關聯詞,你發現了么?
生:不但……還……
師:這組關聯詞是表示什么關系的呢?
生:……
師:表示意思更進一步,程度加深一層。這是遞進關系
師:也就是說,上一段已經為我們介紹了圓明園的宏偉建筑,這一段就是介紹圓明園的——
生:文物收藏
師:那這個句子既承接了上文,又啟示了下文,是什么句?
生:過渡句
師:在文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那圓明園中都收藏了哪些珍貴文物呢?
生:上自……奇珍異寶
師:所以,評價她是——
生:當時……藝術館
師:總—分—總的結構,一目了然。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記憶會不會簡單很多呢?自己試著背一背
(生嘗試背誦,師巡視)
師:把書倒扣過來,根據老師的提示,咱們試試背誦——
(師引讀生背誦)
師:短短兩分鐘就把這一段背得八九不離十,已經很不容易。課后,按照方法去背誦第三自然段,我對大家充滿信心!第三段讀得有聲有色、第四段背得有模有樣,此時,我們要將整篇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下來一定不在話下。讓我們再次將課文美美地讀起來——
(全體齊讀)
四、 解讀主旨
師:再次讀過課文,我們不難發現文章除了給我們介紹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慘遭毀滅的情景之外,還寫到了什么呢?誰來給我們讀讀第一段
生:圓明園的毀滅……不可估量的損失。
師:這一段寫了什么?
生:圓明園被毀滅的損失
師:是的,這是一種怎樣的損失?(板書“損失”)
生:不可估量的損失
師:“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
生:無法計算,難以估計
師:也就是說,圓明園的毀滅帶來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無法計算的!課文用了幾個“不可估量”來形容這種損失?
生:兩個(板書兩個“不可估量”)
師:請齊讀這一段,注意加點字要重讀!
生(齊讀):圓明園的毀滅是……的損失。
師:是啊!圓明園的毀滅也給我們的內心帶來不可估量的傷痛!給歷史帶來不可估量的教訓!維克多雨果在他文章的最后這樣寫道“這個奇跡已經消失了……。”下節課,同學們將在老師的帶領下,穿越歷史的重重迷霧,繼續夢回圓明園……下課!
課后感想
《圓明園的毀滅》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現了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作者緊緊圍繞中心布局謀篇,遣詞造句,語言生動,給人深刻的啟迪。在教學第二課時的時候,我制定的學習目標是:領悟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進行表達的;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積累語言。
一、復習鞏固,提煉中心。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不再要求歸納課文中心思想,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只讓學生從內容中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即課文中心)。這一環節緊扣兩個問題:1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通過檢查對中心句的感情朗讀,進一步提煉出中心句的`中心詞——“不可估量的損失”。為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進行布局謀篇,遣詞造句,奠定了基礎。
二、認定目標,明確方法。
有了目標的誘導,才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達爾文說過“最重要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會學,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這一節課的主要學習目標是領悟表達,實現這一目標的學習方法就是:理思路、抓重點、品詞語。學生明確了學習方法就拿到了獲取知識的“”,學生自主學習才能落到實處。
三、理思路,抓重點。
教學程序是:1、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2、找出作者表達的重點內容。我認為能否準確地抓住重點是領會作者思路的難點。我便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各抒己見,最后形成統一認識。重點部分抓準之后,再理出重點部分的敘述順序。
四、品析詞句、積累語言。
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領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傳神。首先放手讓學生品味重點詞句對表達中心的作用,然后匯報、交流,再背誦課文,摘抄好詞佳句。并在品詞句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朗讀能力,充分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五、練習表達,遷移運用。
為鞏固這節課學到的表達方法和從課文中積累的語言,設計了一個小練筆。首先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進一步強化感受,再讓學生說出最想說的話題,最后讓學生以此為中心寫一個片斷,盡量使用這節課和平時積累的詞語。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位置,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由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語感能力、表達能力。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1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本文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教學效果
1、題眼入手,激情朗讀。
首先板書課題,在學生的朗讀聲中我質疑:哪個詞語你非常不愿意看到?對,毀滅。這意味著什么?損失慘痛,非常悲傷。好。帶著作者的情感再讀課題,讀來作者命題的內涵。
2、披文入境,感悟內涵。
為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感受內涵,此環節分兩步走:第一步,出示課件——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標畫相關的語句,并在旁白處寫下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進一步和作者的情感融為一體。第二步,出示課件——圓明園之前是什么樣的呢?標畫相關的語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用兩個詞語簡單概括它的地位。學生在讀書交流時發現了“舉世聞名”“眾星拱月”,引導通過抓住描寫圓明園的布局,園內構建的重點句子去理解,去感悟圓明園曾經的輝煌,在對比中去熏陶感染學生,激發愛國主義情懷。從課堂交流中和他們的眼神中這一情感目標都得到了實現,對八國聯軍的.強盜行徑可謂是義憤填膺!
3、啟發想象,繪制藍圖。
圓明園可謂是匯聚了中國園林特色的舉世聞名的有著不可估量價值的名園。歷史不會再現,如果今天讓你重新勾畫,你會做哪些設計呢?此問題一拋,全班立刻沸騰起來,在一聲聲出謀劃策中將本文的教學推向新的高度,將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的宏偉藍圖進一步勾畫出來,家國情懷得到很好的詮釋!
4、熟讀成誦,豐富語感。
學生積累的優美句段越多,感受會越深,到達一定量時表達會更得心應手。所以我指導學生積累背誦描寫輝煌的句段,先自己練習背誦,最后以填空的形式考查誰背得又快又準。學生背得興味盎然,而且速度非常快,準確率也很高。為將來描述美景奠定了語言基礎。
二、成功之處
由課題入手直接激發情感,一下子便抓住了孩子們的心。聚焦問題,自讀自悟,自能讀書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和提升。最得意的地方便是引導學生對比閱讀,將情感推向高潮,接著在創設他們創意的環節,讓他們暢所欲言,價值觀更加明朗。
三、不足之處
整堂課下來都是以本為本,沒能借助相關資料進行體會。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這篇課文,我會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課前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真正將編者的意圖落到實處,讓我的教學更圓滿!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2
《圓明園的毀滅》是一篇能激發學生強烈愛國情懷的文章。課文描寫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抒發了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憤慨,讓學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要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了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表達的深層愛國情,學好課文的表達特點。預習任務做細實完成。
一、通讀課文,讀準生字音,識記字形。
學生可默讀,可輕聲朗讀課文,注意這些生字音。“不可估量”的”量”liang,讀輕聲,“玲瓏剔透”的“瓏’讀lng,“武陵”的“陵”líng,“飽覽”的“覽”ln,這四個字都是邊音。
“輝煌”的“煌” huáng,“銷毀”的“銷”xiāo,“闖進”的“闖”chung,“殿堂”的“殿”diàn,這四個生字都是三拼音節,要拼讀準確。
“境界”的“境” jìng,“奉命”的“奉”fèng都是后鼻音。“侵略”的“侵"讀qīn,“灰燼”的“燼”jìn是前鼻音,這兩個字音是檢測題目中的常客。
識記字形,五年級學生能獨立地把學過的形近字與生字聯系起來,進行辨析,如籠,攏,與瓏進行辨析,知道玲瓏與寶貝的精巧細致有關;將凌與陵比較著記憶;將燼與盡比較,會發現灰燼與火有關;剔與踢一對比,就能記住剔與刀有關,踢與腳有關;銷與削,悄對比;瀾與水有關,還可以通過組詞來理解識記,如“推波助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確實能幫助學生識記生字。
二、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正確朗讀課文后,思考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再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課文結構清晰,學生自讀,能思考出作者寫作思路,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點明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以及世界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第二部分,是第二到四自然段,具體介紹圓明園的布局、建筑風格及收藏的文物,再現了圓明園當年的宏偉壯麗。
第三部分,是第五自然段,講述了圓明園被毀滅的經過。學生初步把握課文的內容,了解課文的基本結構。
三、聯系上下文閱讀,理解詞語,思考書后的問題。
對于文中不甚了解的詞語,除了查漢語詞典,還要閱讀上下文來思考、選擇更符合文意的詞意。如:“眾星拱月”,詞典中的解釋是:許多星星聚焦環繞著月亮。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個重要的事物。讀文中句子:“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從而理解,小園是星,圓明園是月,突出圓明園的重要。
“飽覽”詞典上解釋是:充分地看,盡情地觀賞。讀文中句子:“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再聯系上一句,就知道園中美景很多,讓人看得很盡興。也明白了圓明園太宏偉了。
通讀文后的思考題,有助于課上有目的聽老師講課。如課后問題2,自己先思考,有了想法,課上與同學交流時,會提出有思考價值的話題。課后問題3,讀句子談自己的感受,要在了解一定的歷史背景的情況下,才會有感受。那就離不開搜集資料。
課文后的幾首歌,創作背景與課文有共通之處,表達了相同的情感,學生可提前讀一讀,找到相關音樂聽一聽。
四、收集相關資料。
圓明園究竟是一座什么樣的園林?課文介紹得比較概括,學生課前要找相關資料,看圖片,增加對圓明園的了解。
資料(一)圓明園占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筑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圓明園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圓明園,每個景區內,既有莊嚴宏偉的宮殿,也有使人感覺輕松靈巧的樓閣亭臺與回廊曲橋,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點綴其中。園內有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以及紫碧山房、藻園、若帆之閣、文源閣等處。當時懸掛匾額的主要園林建筑約達600座,實為古今中外皇家園林之冠。
圓明園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杰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筑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于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范”,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范”。
資料(二)八國聯軍的掠奪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在沙皇俄國和美國的支持配合下,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侵略軍闖入圓明園大宮門。
英法侵略者究竟搶走了圓明園多少寶物,由于園內的陳設及其賬目都一并被搶毀一空,所以已永遠無法說清。以下資料或許可借以管中窺豹。清室史料表明,圓明園內當時僅陳列和庫存的歐洲各式大小鐘表即達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鐘。事后查繳被土匪搶走和侵略軍“委棄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達1197件,這充其量只不過是園內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據當時《泰晤士報》一則通訊稱:“據估計,被劫掠和被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600萬鎊。”實際上,被英法侵略軍搶走和破壞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實屬無價之寶。這摧殘人類文化的滔天大罪,實在令人發指!
閱讀這些資料,可對文章內容做一個補充,激發學生強烈的情感。為體會課文情感,領悟課文表達方法,作好鋪墊,更是有助于學生把資料與課文,資料與理解、感悟相融合,深層次地理解課文。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3
一般授課時我們會按照行文順序進行講解,在《圓明園的毀滅》一課中,課文脈絡有三個部分,先以“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為引,接著大篇幅的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最后以“圓明園被毀滅的過程”收束。
但從情緒推進的正常角度來看,用常規行文推進的方法閱讀是有一定障礙的,比如開篇就讓孩子們讀“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時是完全讀不出這句話的.份量的。所以在品讀時,我將閱讀次序做了調整,先從第二部分切入,通過精讀積累,讓孩子們充分感受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自豪感油然而生;接著讀“圓明園被毀滅”,我國這個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藝術館從“輝煌”到被搶、毀、燒等的“毀滅”,反襯出英法聯軍的暴行,情緒由“自豪”過渡到為“憤怒、痛惜”,最后再回到文章開始才真正體會“圓明園是的毀滅是我國乃至世界文化史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樣從情感上水到渠成,孩子們對文章的理解感悟也更加深刻。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4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的景觀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我注重突出語文課“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熟讀成誦,在讀中感悟”的特點,牢牢抓住介紹圓明園的布局,建筑風格及收藏的珍貴文物三個方面進行了精讀、精講。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采用自由讀、指名讀、師生合作讀、齊讀、范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充分發揮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出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讓學生從內心真切感受到圓明園是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突破了難點,從而為后面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痛心,對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不僅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更體現了對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交融,這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
當然,金無足赤,課無完美。由于我們還處于傳統教育向新課程探索的轉軌階段,所以,在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過程中,我還不夠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嘗試,還有就是這節課讀的形式比夠多,但讀的分量和深度還不夠。以上是我個人對這節課的反思,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指出、糾正。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5
上午結束講課后,腦中便不停地回放著課上的情景。認真反思這節課,我想到了許多。如:問題提出后,如果再多給學生一些表達的時間和機會,學生對課文理解得可能會更透;在學習圓明園“輝煌的過去”時,如能多請幾位學生朗讀,一定會進一步加強學生的閱讀感受與體驗等。如果說這節課還有點滴優點的話,我想那要歸功于沿江小學四年級二班那些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表現首先消除了我的疑慮與擔憂,讓我更加自信。從而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吸引他們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記得在引導學生想象圓明園昔日景觀時,學生非常感興趣,積極地與同桌交流,有個學生還甚至回答:我仿佛聽到了潺潺的流水聲,看到了獅子林茂密的樹林。再問學生:“假如此時此刻你就站在圓明園的廢墟中,你會想些什么?”有個學生飽含感情地說:“我非常痛恨那些侵略者,他們在我們的國家肆意胡為;我也痛恨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他們──,我現在一定發憤學習,等到有一天──”言為心聲,我想如果以后這個學生有機會到圓明園一游,一定不會忘記曾經上過的這一課,以及自己發自內心的感慨。對了,課上還有個鮮為人知的小插曲。正課完成后,有個小男孩輕聲問我,課件中的圖片和音樂是怎么制作并呈現的。這讓我突然感受到,我們的'學生對現代科技了解得還比較少,雖然多數學校開設了計算機課,但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還有待思考。
通過這節課我還體會到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的了解、對教學環節的安排等,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把握。同時,我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教師間的合作和同伴互助。在一節優質課的背后,每一個看似平常的提問;每一筆看似不經意的板書,不知要凝聚多少老師的汗水和智慧。
其實細細想來,作為一名教師,乃至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平常的日子是最多的。如果每名教師在日常的每節課中,都能精雕細琢,那才是難能可貴的。即使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對每一節課精雕細琢,但如果我們能真正領會新課標精神,潛心鉆研教材,并把每一名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那么我們的每一節課,雖不是一道精美的大餐,卻也算得上是一盤可口的居家小菜了。這些,便是我這節課所想到的,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3-29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6-02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6-15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6-17
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8-22
21《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2-17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精】11-05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薦】11-05
【熱門】《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1-05
【推薦】《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