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閱讀答案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寫閱讀題就會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老人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閱讀答案1:
問題:
老人
陰暗艱難的日子來臨了……
自己的疾病,親人的痛楚,老人的凄涼與暗淡……你所珍愛、你為之獻身的一切,正在一去不復返的衰敗和瓦解,生活已經走著下坡路。
怎么辦呢?痛惜?悲傷?與己、與人,這都毫無用處。
在那枯萎、虬曲的樹干上,樹葉變小變稀了,可是依然那樣翠綠。
你也收縮起來吧,走向內心,沉緬于自己的回憶之中吧——在那里,在凝神沉思的心靈深處,你往昔的、只有你一個人理解的生活,將會在你面前現出他那芳香的仍然新鮮的綠意,閃現出春之愛撫與活力!
但要警惕呀……可別朝前看,可憐的老人
立意:
風格:
答案:
風格:簡潔、凝煉是屠格涅夫的創作風格:單一的情節,重大的主題;個性鮮明的人物;詩意的筆調,凄婉的感情,屠格涅夫晚年在孤獨與病痛中,完成了散文詩集《老人》的創作,其中透露出作家內心的悲傷、憂思,更充斥著作家對生命、生活執著的信念及對祖國人民、對人類深切的關注與愛,這種人道主義的悲憫情懷是文學的永恒話題,也是屠格涅夫散文詩不朽價值之所在,本文立意同上
閱讀答案2:
1、通讀全文,比較老人三次到酒店來的經過,你認為他是一位的老人。(2分)
2、揣摩老人請求伙計拿酒來時的神態,請將a.“受了傷似的喃喃”、b.“凄慘”、c.“傷感”這三個詞語填入文中方框處,依次應為什么。(只填序號,3分)
3、揣摩文章末尾畫橫線的句子,回答下列問題。(5分)
(1)根據全文內容和你的理解,你認為“伙計”是“老人”的兒子嗎?為什么?(3分)
(2)“伙計”為什么要哭著說這么一句話?(2分)
4、本文很注重通過細節來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請你列舉1例,并作簡要分析。(3分)
答:(1)細節:
(2)分析:
5、請你分別對文中的老人和伙計說一句你最想說的心里話。(4分)
(1)對老人:
(2)對伙計:
6、假如你是“老人”的兒子或女兒,你打算怎樣來對待“老人”?(3分)
一個老人的問題(答案)
1、孤苦無依的、企盼有人來過問的(2分。意符即可)
2、cab(每空1分,計3分)
3、(1)不是。因為文中開頭已經交代“伙計驚奇地望著這個陌生的顧客”,說明伙計當初并非認識老人。(3分)
(2)因為伙計被老人孤苦無依的處境和企盼有人來過問的心情所感動,因此他謊稱“爸爸”來安慰老人。(2分)(本題共計5分,言之有理即可)
4、如:
a.老人要求伙計倒酒從“一杯”、“兩杯”到“一瓶”,說明老人內心的愁苦、孤獨之情越來越沉重
b.老人由“拄著”、“支著”到“撐起身”,說明老人身體狀況越來越衰弱
c.伙計由“鬧懵了”、“不安地答道”到“奔過來,涌著淚水,哭著說”,說明了伙計對老人的態度和感情的變化……(3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5、(1)(說出安慰的話即可,此略)(2)(說出贊賞的話即可,此略)(每小題2分,計4分)
6、(3分。答案為開放性,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1、文章的主要內容。
2、你認為文中的伙計是什么樣的人?結合文章說明理由。
本文敘述了一個孤苦無依的、企盼有人來過問的的老人。
2伙計被老人孤苦無依的處境和企盼有人來過問的心情所感動,因此他謊稱“爸爸”來安慰老人。
是一個有愛心善良的好人
閱讀答案3:
原文:
這個山城,在兩年前的一場洪水里被淹了,三天后水一退,一條南大街便再不存在。這使山城的老年人好不傷心,以為是什么滅絕的先兆,有的救從此害了要命的恐慌病。
但是,南大街很快又重建起來,已經撐起了高高的兩排大樓,而且繼續在延長街道,遠遠的地方吊塔就襯在天空,隱隱約約的馬達聲一仄耳就聽見了。
新樓前都栽了白楊,一到春天就猛地往上抽枝。夜里,愈顯得分明,白亮亮的,像沖天射出的光柱。鳥兒都飛來了,在樹上跳來跳去地鳴叫,最高的那棵白楊梢上,就有了一個窠。從此,一只鳥兒歡樂了一棵樹,一棵樹又精神了整個大樓。
老人躺在樹梢上的那個窗口內的床上。長年那么躺著,窗子就一直開著;一抬頭,就看見遠處的吊塔,心里便想起往日南大街的平房,免不了咒罵一通洪水。
老人在洪水后得了恐慌病,住在樓上后不久就癱了。他睡在床上,看不到地面,也看不到更高的天,窗口給他固定了一個四方空白。他就嘮叨樓房如何不好:高處不耐寒,也不耐熱。兒女們卻不同意,他們慶幸這場洪水,終于有了漂亮的樓房居住。他們在玻璃窗上掛上手織的紗簾,在陽臺上栽美麗的花朵,陽光從門里進來可以暖烘烘地照著他們的身子,皮鞋在水泥板地面上走著,篤篤篤地響,渾身就有了十二分的精神。
“別輕狂,那場水是先兆,還會有大水呢。”老人說。
“不怕的!水還能淹上這么高嗎?”
“我要死了。”他總要這么說。
“爸爸!”兒女聽見了,趕忙把他制止住。
“是這場洪水逼死了我啊!”
有一天,他突然聽到一種叫聲,一種很好聽的叫聲。什么在叫,在什么地方叫?他從窗口看不到。
這叫聲天天被老人聽到,他感到越發恐慌,一天天消瘦下去,眼眶已經陷得很可怕了。
叫聲又起了,瞿兒瞿兒的。
“那是什么在叫?”
兒女們趴在窗口,就在離窗口下三米遠的地方,那棵白楊樹梢下的鳥窠里,一只紅嘴鳥兒一邊理著羽毛,一邊快活地叫。
“是鳥兒。”
“我要鳥兒。”
“要鳥兒?”
兒女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么辦。
“我要鳥兒。”老人說。
兒女們為了滿足老人,只好下樓去捉那鳥兒。但楊樹梢太細,不能爬上去。他們給老人買了一臺收音機。
“我要鳥兒。”老人很固執。
有一天,鳥兒突然飛到窗臺上,老人看見了,大聲叫著,但兒女們都上班去了,鳥兒在那里叫了幾聲,飛走了。
老人把這事說給了兒女聽,兒女們就在窗臺上放上一把谷子,安了小籮筐,誘著鳥兒來吃。那鳥兒后來果然就來了,兒女們一拉撐桿兒,鳥兒被罩在籮筐里。
他們做了一個精巧的籠子,把鳥兒放進去,掛在來老的床邊。
那個窗子從此就關上了。老人再不愿意看見那高高的塔,終日和鳥兒做伴,給鳥兒吃很好的谷子,喝清凈的涼水,咒罵著洪水給鳥兒聽。鳥兒在籠子里一刻不能安分,使勁地飛動,鳴叫。老人卻高興了,兒女們回來便給他們講了好多他童年的故事。
一天夜里,風雨大作,老人的恐慌病又犯了,徹夜不敢合眼,以為大的災難又來了。天明起來,一切又平靜了,什么都不曾損失,只是那個楊樹梢上的鳥窼,好久沒有去編織,掉在地上無聲地散了。
老人的病好些了,還是躺在床上,不住地用枝兒撥弄籠中的鳥兒。
“叫呀,叫呀!”
鳥兒已經叫得嘶啞了,還在叫著。兒女們卻慶幸這只鳥兒給老人帶來了歡樂。
(選自《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成》)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小說開頭寫兩年前山城發洪水淹沒南大街,有人從此得了恐慌病,交代故事的背景,為全篇定下悲劇的基調,引發讀者追蹤故事情節。
B.老人躺在床上想起往日南大街的平房,咒罵洪水,嘮叨樓房不好,認為以后還會有大水,覺得自己要死了……這些都是恐慌病的表現。
C.“我要鳥兒”,老人三次重復這句話,那句式和語氣,不像是老人倒像小朋友。作者通過白描手法十分形象地寫出了老人病態的心理。
D.老人得到鳥后,“給鳥兒吃很好的谷子,喝清凈的涼水”,看似愛鳥,實是害鳥;鳥兒在籠子里的飛動和鳴叫,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抗議。
E.這篇小說耐人尋味,結尾部分寫到一天夜里風雨大作,老人犯病,而天明后一切又平靜了,充滿強烈的暗示性,引入深思,催人警醒。
(2)請結合全文,分析第三自然段環境描寫的作用。(6)
答:
(3)結合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點。(6分)
答:
(4)這篇小說在平靜的敘述中蘊涵了豐富的意蘊,帶給讀者多方面的啟示。請結合文本,聯系實際加以探究。(8分)
答:
閱讀及答案:
11、(1)選C給3分,選D給2分,選E給1分;選A、B不給分。(A、“為全篇定下悲劇的基調”說法不正確。B、“這些都是恐慌病的表現”說法不正確。E、“充滿強烈的暗示性”的說法不夠具體。)
(2)作用:渲染白楊樹生長之快和樹上鳥兒之樂,烘托了人們住上樓房的高興心情;表明美好的自然環境對于人類精神的愉悅作用,有助于揭示小說主題;引出故事的另一個對象鳥兒,為下文老人要鳥、兒女捉鳥作鋪墊。(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3)患有恐慌病,孤獨寂寞,令人同情,(3分)同時又固執、自私甚至有點殘忍,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鳥兒的痛苦之上。(3分)
(4)①小說通過對老人災后患上恐慌病的敘寫,告訴我們災后不僅要重建家園,也要關注災區人們的心理健康。(3分)②小說通過敘述老人與鳥兒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反思災害產生的根源,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避免災害再次發生。(3分)③小說通過老人和兒女們的對立,反映了人類的某種生存狀態,不懂從容地正視現實,要么極端恐慌,要么盲目樂觀。(2分)(意思符合文意,表述合理即可)
【老人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擺渡老人》閱讀答案03-10
《種樹老人》閱讀及答案11-22
《橋邊的老人》的閱讀答案11-11
雙白老人閱讀理解及答案05-29
老人與海節選及閱讀答案03-17
《老人與海》閱讀題與答案05-06
《老人與海》閱讀題和答案03-19
一個老人的最后情感閱讀答案06-17
老人與鷹陳元武閱讀答案的內容12-08
《時光老人和流浪漢》 閱讀答案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