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僮乙傳》文言文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吾生四歲時,有人攜一童子售吾家為仆,發鬅鬅覆額,其狀稚呆,吾家以千錢鬻之。問其名,曰:“乙。”問其姓,曰:“張。”問其年,曰:“不知也。”與之錢,令記其數,自五六以上,則能知,至七八以外,輒愕不知所措,雖百方教之,終不省。
家嘗以豚蹄置一簞中,令乙持至數里外饋親串家。道遇一舟,載巨石以行。挽舟者素識乙,且知其呆也,佯為好語乙曰:“若安往?”乙告之故。挽舟者曰:“若持簞良苦,曷不置吾舟而徒手行?”乙曰:“甚善。”遂舉簞置其舟中。行不數步,挽舟者曰:“若安能無故以簞置吾舟?宜助吾挽舟。”乙曰:“諾。”即為負纖挽舟,過所遣親串家不止。又行數里,舟已泊,挽舟者始遣乙去,辭謝良久,乃行。其愚無知,為人所狎弄,皆此類也。
余嘗結夏課①,患客剝啄②,使乙司閽。夙誡曰:“客素我,必告以他出。”乙應曰:“諾。”客至,則笑而不言,客測知其故,佯謂之曰:“若主人令謝他客,獨不令謝我,亟入白若主。”乙如客言,走入白。余叱曰:“吾向與汝言謂何?”乙曰:“果爾是誑客也,我終不能誑。”余不得已,出見客,客道所以,相與大笑。乙嘗拾遺金若干,執而號于市,曰:“誰失金者?亟從我取去!”黠者誑之曰:“此固吾金也。”乙即隨手與金,不復問。得金者以數十錢勞之。乙大喜,夸與人曰:“使吾不還金,安得此錢也。”
乙死時,尚不冠,發亦有數莖白者,終不知其年。先是,鄰人乏仆者,多使乙,乙皆為盡力。或使乙貰③物,未酬市價。死之前一日,亟從鄰人索價酬所貰主,越明日死矣。
江夏生曰:“吾讀道家言,謂至人入水不濡,入火不爇④。”竊疑其言不經,及觀乙事,始釋也。乙非果得道者,特以其氣嚴而愚,其遇物也格而不入,故物莫能戕焉。與吾游者多識乙,乙死數年,猶思之,每責余為傳。因記其略,以釋夫思乙者之意焉。
(取材于黃淳耀《僮乙傳》)
[注]①結夏課:舉子在夏日邀集同輩讀書習文,以備秋季應試。 ②剝啄:敲門聲。 ③貰:(shì)賒欠、賒買。 ④爇:(ru)燃燒。
【小題1】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使乙司閽司:看守B.若主人令謝他客謝:道歉
C.竊疑其言不經經:合乎常規D.吾家以千錢鬻之鬻:買
【小題2】下列各組語句中,劃線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自五六以上,則能知/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B:不置吾周而徒手行/或五十步而后止
C:得金者以數十錢勞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D:乙皆為盡力/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小題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挽舟者始遣乙去,辭謝良久,乃行
拉船的人才打發張乙離開,張乙向他告別并且拜謝了他很長時間,才上路。
B.特以其氣嚴而愚,其遇物也格而不入,故物莫能戕焉
只因他天性執著呆愚,行事不合乎世俗的標準,所以外物傷害不了他。
C.亟從鄰人索價酬所貰主,越明日死矣
(張乙)急忙從鄰居那里借錢歸還賒給他東西的人,過了第二天就死去了。
D.乙嘗拾遺金若干,執而號于市
張乙曾經撿到了路人遺失的一些錢幣,他拿著這些錢幣在集市上大聲喊叫。
【小題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文章通過生活中的幾件小事,刻畫了一個資質愚鈍、行事簡單,但熱心善良、誠實守信的人物形象。
B.作者備考時不愿被人打擾,讓張乙對客人假稱自己外出,可張乙卻禁不住客人的百般請求,進去通報了主人。
C.雖然張乙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但他的所作所為讓作者相信了道家所謂“至人入水不濡,入火不爇”的道理。
D.文章寫與作者同游之人在張乙死后數年仍想念他,要作者為其立傳,體現了當時一些文人對人性中本真美的呼喚。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2】B
【小題3】C
【小題4】B
【《僮乙傳》文言文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不責僮婢》文言文閱讀附答案11-14
《甲》《乙》文言文閱讀及答案解析04-10
《雪》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9-26
母愛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11-15
《背影》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11-19
《公輸》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8-28
《拯救》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3-19
《狼》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5-17
《冒險》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