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荀子《解蔽》閱讀答案及譯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會經常接觸并使用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于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荀子《解蔽》閱讀答案及譯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荀子《解蔽》閱讀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心未嘗不臧①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滿②也,然而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謂虛,不以所已臧害③所將受,謂之虛。心生而有知,知而有異,異也者,同時兼知之;同時兼知之,兩④也;然而有所謂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心,臥則夢,偷⑤則自行,使之則謀。故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不以夢劇⑥亂知,謂之靜。
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⑦虛壹而靜,作之,則將須⑧道者,之虛則入;將事道者,之壹則盡;將思道者,之靜則察。知道察,知道行,體道者也。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萬物莫形而不見,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坐于室而見四海,處于今而論久遠,疏觀萬物而知其情,參稽治亂而通其度,經緯天地而材官⑨萬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廣廣,孰知其極!睪睪廣廣,孰知其德!涫涫⑩紛紛,孰知其形!明參日月,大滿八極,夫是之謂大人。夫惡有蔽矣哉!
【注釋】 ①臧:通“藏”,貯藏(知識、信息等);②滿:通“兩”, 三心二意,心思不專;③害:妨害、影響;④兩:兩種,形容多;⑤偷:松弛、懈怠;⑥劇:煩亂;⑦謂之:告訴他;⑧須:等待、企求;⑨材官:選擇、管理;⑩睪睪:通“浩浩”,廣大;涫涫:guàn,水沸騰的樣子,形容變化莫測。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 志:記憶
B. 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 亂:干擾
C. 參稽治亂而通其度 治:治理
D. 夫惡有蔽矣哉 惡:哪里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虛壹而靜”的好處的一項是( )
①異也者,同時兼知之 ②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
③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虛壹而靜 ④將事道者,之壹則盡
⑤疏觀萬物而知其情 ⑥明參日月,大滿八極
A. ①③⑤ B. ④⑤⑥C. ②③⑥ D. ①②④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論述的中心是“虛壹而靜”,即認知事物,要做到虛心、專一而且保持內心長久寧靜。
B.因為心能貯藏知識信息,能同時認知多種事物,是不停地活動的,所以人要做到虛壹而靜。
C.按照虛壹而靜的規則運作,就能明察事物,并且體現在行動上,全面體察各種知識和道理。
D.真正做到虛壹而靜的人知識淵博、德行崇高、思想體系博大精深,很少有被蒙蔽的情況。
(4)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不以所已臧害所將受,謂之虛。
②萬物莫形而不見,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
【參考答案及解析】
(1)C(治:安定)
(2)B(①解釋“異”,就是同時認知多種事物;②解釋“專一”,就是不因對一事物的認識而妨害對另一事物的認識;③對求知的人說明“虛壹而靜”的道理。這三項均不能說明“虛壹而靜”的好處)
(3)D(“很少有被蒙蔽的情況”不符文意,應是“不會被蒙蔽”)
(4)①不因為心里已儲藏有知識而妨礙接受其他知識,就叫做虛心。
(采分點:以,因為;臧,儲藏;害,妨礙、影響;受,接受)
②對有形的萬物都能看見,能見的都能論說,論說都準確到位。
(采分點:莫……不,雙重否定譯為肯定句式;失位,準確到位,符合實際等)
【譯文】
人憑什么懂得知識和道理呢?答案是:(憑的是)心。心憑什么懂得知識和道理呢?答案是:(內心要做到)虛心、專一而且寧靜。心沒有不能貯藏(各種知識信息)的,這樣因而就有人們所說的虛心;心沒有不能知此知彼(這兩個方面)的,這樣因而就有人們所說的專一;心沒有不活動的,這樣因而就有人們所說的心思寧靜。人生下來就有認知的功能,有認知就有記憶。記憶,就是儲藏信息,這樣因而就有人們所說的虛心,不因為心里已藏有知識信息而妨礙接受其他知識信息,就叫做虛心。心生來就有認知的功能,就能辨別事物的差異。辨別差異就是同時認知多種事物,同時認知多種事物,就是(人們所說)的“兩”(知此知彼這兩個方面);這樣因而就有人們所說的心思專一,不因為對某一事物的認識而妨害對另一事物的認識就叫做專一。心在人睡覺時就做夢,松弛時就會放任自流(胡思亂想),使用心時就能幫人謀劃。
所以心未嘗不是活動的,這樣因而就有人們所說的心思寧靜,不讓做夢和煩亂干擾認識就叫做靜。沒有獲得知識和道理而想求得知識和道理(的人),要告訴他虛心、專一而且內心寧靜(的道理),按照這樣的規則運作,那么他將要企求的知識和道理,做到虛心才能進入那個境界;他將要從事的求得知識和道理(的工作),做到專一才能達到窮盡的地步;他將要思考而求得的知識和道理,做到內心寧靜才能達到明察的程度。認知事物達到明察,在行動上體現出來,(全面)體察知識和道理。(所以說)虛心、專一而且內心寧靜,就是人們說的大精明、大智慧。
對有形的萬物都能看見,能見的都能論說,論說都準確到位。坐在房間里卻能觀察天下,處在今世卻能論知久遠的事。通觀萬物而了解它的真實情況,參考驗證社會安定與混亂(的實際例子)而通曉它的規律,有條理秩序地治理天地而(精通)選擇管理萬物,(準確)裁斷普遍根本的道理而能夠把宇宙(的規律)掌握在心中。(如此)寬大無邊,誰能知道他的知識有多么寬廣呢!(如此)浩蕩無邊,誰能知道他的德行有多么崇高呢!(如此)千變萬化,誰能知道他的思想體系有多么復雜呢!(他)正大光明地并列于日月之中,他的智慧延伸到天地四面八方的極點,那樣的人就是偉大的人。那樣的人哪里會有被蒙蔽的情況呢!
荀子
中文名稱:
荀子
又 名:
字卿孫卿荀況
性 別:
男
所屬年代:
春秋戰國時代
生平簡介
荀子,戰國末期的儒學大師。名況,字卿。趙人。古書中多作孫卿,《史記》作荀卿。其生卒年皆不詳。根據一些記載的推測,約在齊閔王末年,荀子曾到過齊,后離齊去楚。到齊襄王時,荀子又至齊,《史記》說他:“最為老師”,“三為祭酒”,表明他在稷下已是一位資歷很深的首領人物。楚考烈王八年(前255),楚相春申君以荀子為蘭陵(今山東莒南)令。后又離楚至趙,趙以荀子為上卿。不久又返楚。秦昭王時,荀子赴秦,見到昭王和范雎。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春申君死,荀子廢居蘭陵。其卒年當在此后不久。《鹽鐵論》以為李斯為秦相時荀子尚在則不確。
荀子學識淵博,繼承了儒家學說,并有所發展,還能吸收一些別家之長,故在儒家中自成一派。
在人性問題上,荀子主張性惡,和孟子的性善針鋒相對。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因而不可能有天生的圣賢;人性善是受教化的結果。在天道觀方面,荀子受老子的影響,以為天沒有意志,不過是能生長萬物的自然界,不能決定人事的吉兇、禍福。提出人應該順應自然但也可改變自然,即所謂“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
荀子對禮很重視。禮是指綱常和倫理道德,他認為禮在調節社會上人與人的關系中起重要作用。他宣揚儒家的王道思想,主張以德服人,反對用強力來壓人。王道的具體內容是禮義和仁政。他繼承了儒家“為政以德”的傳統,認為治國應該“平政愛民”。他將君主比作舟,庶民比作水,認為“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即提醒君主,如果聚斂、刑殺無度,就會遭到覆舟的報復。雖然他主張治國要用王道或禮義教化,但也認為完全有必要采用刑罰。所以荀子是禮法兼用、王霸并重,和他以前的儒家有明顯的不同之處。荀子的學說思想,對西漢經學的發展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如《禮記》、《韓詩外傳》等書中部分內容即抄自《荀子》。由于荀子有些論點和儒家傳統說法不合,故受到后人指責和非議,如唐韓愈就說荀學是“大醇而小疵”。到宋代則為程朱理學(見理學)所不容,出現了揚孟抑荀的現象。到清代末年,梁啟超、章炳麟等則對荀子的學說思想重新作出評價,肯定了它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所占據的重要地位。
《荀子》經西漢劉向編定,共有三十二篇。唐楊淪改為二十卷。楊氏以為書中的《大略》到《堯問》的六篇,當是后人所作。按今人研究的結果,認為書中如《勸學》、《王霸》、《性惡》、《天論》、《解蔽》、《正名》、《禮論》、《樂論》等篇,都應該是荀子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荀子》一書有唐人楊□的注解。清代學者為該書所作的校刊注釋工作不少,清末王先謙匯集清人的這些成果,作成《荀子集解》,該書是許多注本中最好的一種。近人梁啟雄作《荀子簡釋》,內容簡明易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