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附答案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附答案1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共12分)
《孟子》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中,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4分)
①行拂亂其所為 ②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③管夷吾舉于士 ④入則無法家拂士
小題2:翻譯:(4分)
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小題3:下列各組句中劃線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①衡于慮 左手倚一衡木 ②舜發于畎畝之中征于色,發于聲
③國恒亡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④行拂亂其所為 為宮室、器皿、人物
小題4:《論語》中孔子曾稱贊他的弟子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結合本文,談談顏回的'故事能說明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
小題1:(1)做事(2)明白,了解,知曉。(3)獄官(4)通“弼”,輔佐。
小題1:(1)(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干。(2)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小題1:④
小題1:略
小題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都是課內重點,不難掌握。(1)做事(2)明白,了解,知曉。(3)獄官(4)通“弼”,輔佐。
小題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做這類題時應注意:1、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關鍵詞語要翻譯準確,力求做到“信”“達”“雅”。2、要注意文言句式的特點,翻譯時還原成現代漢語語序。3、要注意語句整體的通順完整。
①所以:用這些辦法。動:使...震動。忍:通“韌”,使...堅韌。曾,通“增”,增加。
②然后:這樣以后。生:名詞作動詞,生存。死:名詞作動詞,死亡。
小題3:④做。①衡:通“橫”,梗塞,指不順;衡:通橫,與縱相對。②發,起,指被任用;發,發出。③國:國家;國:國防。
小題4:這是一種很好的人生境界。在一個簡陋的環境中,我們從容面對了,這固然可喜,但還不如那些沒有抱怨的人。即便沒有抱怨,也不是最坦然的,因為最高境界是樂在其中。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附答案2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小題1】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2分
A.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B.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D.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小題2】下列劃線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舜發于畎畝之中(被任用)B.餓其體膚(使......饑餓)
C.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比喻)D.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請教)
【小題3】用“/”劃分句子節奏。(只劃一處)1分
行拂亂其所為
【小題4】翻譯下列句子。2分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小題5】孟子說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長短錯落,請以選文為例分析這種寫法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D
【小題2】C
【小題3】行拂亂/其所為
【小題4】.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沒有敵國外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
【小題5】第一段、第二段都運用了排比的手法。
例一:第一段列舉6位名人的事例,論證“生于憂患”的觀點。采用了排比的修辭方式,使文章讀來氣勢逼人,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
解析
【小題1】本題考查辨別通假字的能力。A衡通橫,B曾通增,C曾通層。
【小題2】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C、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明白)
【小題3】本題考查劃分句子節奏的能力。劃分句子節奏遵循結構與意思原則即可。
【小題4】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比如:則、拂、遺恒等字。
【小題5】本題考查特殊句式的表達效果。結合具體語句來談表達效果即可。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附答案3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孟子》)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舉:被選拔)
B.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責任,使命)
C.入則無法家拂士(拂:通“弼”,輔佐)
D.人恒過然后能改(過:過去)
2.下列加粗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亂其所為
B.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
C.舜發于畎畝之中宋何罪之有
D.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賢于材人遠矣
3.下面是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主要講了兩個問題: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國家。
B.文章開頭先用六位名君賢臣的事例來引出論題。
C.第二段先反面論述磨難對人生的意義,再從正面論證沒有憂患的危害性。
D.文中畫線句子的朗讀節奏是正確的。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認為,國歌的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應該改掉,因為現在中國的國力強大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請結合這篇課文談談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A
3.C
4.①(通過這些)來使他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不斷增長他的才干。
②這樣以后,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5.不同意。雖然我們國家現在國力強大,繁榮富強,令世人矚目,但是,我們不能就此停滯不前,而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牢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古訓,積極進取。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永遠繁榮富強,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附答案4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小題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2)必先苦其心志
(3)人恒過然后能改 (4)入則無法家拂士
【小題2】 下列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必先苦其心志其如土石何 B.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 C.舜發于畎畝之中何陋之有 D.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戰于長勺
【小題3】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答案
【小題1】(1)這(2)使……困苦(3)常常、經常(4)通“弼”,輔佐(4分)
【小題2】D (2分)
【小題3】這樣以后,人們才會明白,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或這樣以后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2分)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如本題中“苦”作動詞,“拂”為通假字,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注意題干中的`提示,“意義”指字詞的含義,“用法”詞的變用,哪一點“相同”都可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詞多個義項,根據語境判斷,進行比較。D項中“于”皆為“在”。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鍵詞語“然后”“憂患”“生”“死”“安樂”,最后疏通句子。所學課文,做過翻譯練習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附答案5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1)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 (2)衡于慮( )
(3)必先苦其心志( ) (4)人恒過( )
【小題2】對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A.舜發于畎畝之中(從)B.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到)C.行拂亂其所為(他的)D.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因而)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小題4】 2010年4月14日晨中國西部發生兩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同樣的事情也曾在2008年上演,真可謂“多難興邦”,這與本文表達的什么觀點相類似?(2分)
答案
【小題1】(1) 被選拔 (2)通“橫”,梗塞,不順 (3)使……痛苦(使……困苦)
(4)犯錯誤 (4分,每空1分)
【小題1】D (2分)
【小題1】(一個國家),內部(在國內)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外部(在國外)沒有勢利地位相等的國家(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2分,關鍵詞語翻譯準確,句子意思表述完整到位,語言通順即可)
【小題1】生于憂患(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2分)
解析【小題1】解釋下詞語的意思,注意古今異義詞語,通假字。(4分)
(1)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被選拔) (2)衡于慮(通假字,通“橫”,梗塞,不順 )
(3)必先苦其心志( 使動用法,使……困苦 ) (4)人恒過(犯錯誤)
【小題1】對詞的理解的考查。 D、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連詞,沒有實在意義)
【小題1】翻譯句子注意關鍵字解釋準確,字字落實,連詞成句。
入:(一個國家),內部。法家拂士: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出:外部(在國外)。恒:常常。
【小題1】本文觀點的考查。本文觀點: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附答案6
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選段),完成1—4小題。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解釋文中加橫線的詞語。
(1)苦:______________ (2)過:_______________
(3)衡:______________ (4)于:___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段中畫線的語句。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所以”的意思是“通過那樣的途徑來……(達到什么目的)”,要達到什么目的呢?(用原
文回答)
答:
4.把“生于憂患”翻譯成現代漢語,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論證“死于安樂”的事實論據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 使……(經受)痛苦 ② 犯過失 或:犯錯誤 ③ 阻塞 或:堵塞 梗塞 不順 ④ 在
2.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個(這樣的')人。
或: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下達給這個(這樣的)人。
或:所以上天將要給這個(這樣的)人下達重大使命。
3.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 (意思對即可)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附答案7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小題1:孟子是 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1分)
小題2:解釋下列劃線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人恒過然后能改 (2)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小題3: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這句話的意思。(2分)
小題4:文中列舉的六位歷史人物的人生經歷有哪些相似之處。(2分)
小題5:兩千多年來,孟子的許多思想一直對后人有著深遠影響。請結合實際談談本文觀點給你的啟示。(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戰國
小題1:(1)犯錯誤(有過失) (2)通橫,梗塞,指不順。
小題1:一個國家,它的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能夠忠心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勢力地位相等的敵對國家和外患,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圍繞翻譯,意對即可)
小題1:都出身卑微 都經歷磨難最終有所作為。
小題1:示例: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思想,使我懂得,人才是在磨難中造就的,要經歷磨難,才能有所作為。當我遇到困難,遭到失敗時,我就會用孟子的`名言激勵自己,從而使自己重新振作起來,重拾勇氣,迎接新的挑戰。
(1)本題為課內文言文的閱讀考查,涉及到文學常識,這里學生能積累識記孟子的生活朝代即可;(2)這是對文言文實詞識記與理解考點。識記和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是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點之一。具體要求有準確理解實詞的常用義;辨別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釋其意思;正確理解一詞多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準確理解古今異義詞的古義等。當然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能用已學過的文言詞語的意思,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3)這是對文言文語句的理解與翻譯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文語句,就是把文言文在盡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風格的情況下用現代漢語的形式表達出來。翻譯文言文要遵循“信”“達”“雅”三個原則。翻譯文句是各級各類考試的重點類型題之一,掌握翻譯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4)這是文言文中內容理解考點。從近五年中考本類試題的形式上看,這五年的題目均為填空簡答題。五年中有三年的題目后面帶有答題要求。答題要求分為兩種,即,要求用文中的話表述,或用自己的話表述。從提問內容看,所有題目都針對故事中的情節或人物發問,目的是考查考生是不是讀懂了故事。一旦考生對語段理解無誤,回答這類題目基本不存在難度,而沒有讀懂語段,這類題目的正確率也就不能保證了。因此,回答這一題的關鍵首先在于對語段的整體理解。即,讀懂故事。然后,要先審題干,再找內容。這類題目的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題目問的是哪方面的內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5)這里考查學生聯系實際與個性化感悟。聯系生活實際,個性化感悟是近幾年文言文中考種常見的題型之一,是課內文言文閱讀的拓展遷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觀點態度的基礎上,能聯系社會、生活的實際和個人認識,對文章做出評價,闡發個性化的有創意的閱讀。學生能扣住觀點,說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聯系生活實際,扣原文主題進行小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附答案8
文言文閱讀。(11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①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
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小題1:解釋下面劃線字的含義(4分)
(1)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2)勞其筋骨
(3)困于心衡于慮 (4)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小題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小題3:文中所舉舜、傅說等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特點?(2分)
小題4: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讀了這篇文章后有什么啟發?(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被選拔 (2)使……勞累(3)通“橫”,梗塞、不順(4)明白,了解
小題1:在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
小題1:都是出身低微并歷經磨難,后來受到重用干出了大事業。
小題1: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如要成才就要經受磨練,遇到困難時要經得起考驗;要有憂患意識,不能貪圖安逸等。
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有時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
小題1: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結合文章的內容來分析六位名人的共同點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文章主題的能力。結合文章的內容以及生活實際來談即可。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附答案9
閱讀文言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完成1-6題。
①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高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俄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誦讀文言文,要注意句子中的停頓。用“/”劃出下面的句子中應該停頓的地方。
餓 其 體 膚,空 乏 其 身
2.解釋下列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1)曾:( ) (2)恒:( ) (3)喻:( )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動以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①段中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事跡,其共同點是(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孟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警示人們要有憂患意識。兩千多年后的今天,“生子憂患,死于安樂”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樣的共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2.(l)同“增”,增加 (2)常(常常) (3)了解(明白)
3.(1)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
(2)用艱苦磨煉的方式來驚動他的'心,使他變得堅韌。
(3)(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國家)外部如果沒有敵國外患。
4.經歷艱難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
5.生于優患,死于安樂
6.示例:“磨難對人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優患意識,不要貪圖安樂”等(言之成理即可)。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附答案10
(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 ,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 獸有猱①,小而善緣,利爪。虎首癢,輒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②不覺也。猱徐取其腦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獲,腥不敢私,以獻左 右。”虎曰:“忠哉,猱也!愛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覺也。久而虎腦空,痛發,跡猱,猱則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劉元卿《猱》
【注釋】①猱náo:古書上說的一種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①必先苦其心志 苦 ②久而虎腦空,痛發,跡猱 跡
③虎首癢,輒使猱爬搔之 輒 ④猱則已走避高木 則
2.翻譯下面的語句。(2分)
余偶有所獲,腥不敢私,以獻左右。
3.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業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腦而死的原因分別是什么?(2分)
4.兩文闡述同一道理所運用的寫各不相同,試作簡要說明。(2分)
參考答案:
1.答案:①使……痛 苦;②就;③追尋蹤跡;④卻。
評分:每小題0.5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2.答案:我偶爾得到一點食物,像生肉這類美食(或美食)不敢私自享用,把它獻給您。
評分:大意及關鍵詞語翻譯正確得2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3.答案:甲文中的舜等人歷經磨難而變得內心警覺、性格堅強、才能增強;乙文中的'老虎沉湎于“瘙癢”及美言美食的享受。
評分:答對一項得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4.答案示例:甲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或通過舉例和道理論證),乙文運用借事寓理的寫法(或通過講述寓言故事的方法)。
評分:答對一項得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附答案】相關文章: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題及答案10-04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試題及答案11-04
文言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理解答案10-19
高手閱讀附答案03-22
《散步》閱讀附答案07-15
閱讀《絕唱》附答案11-22
《絕唱》閱讀附答案09-15
苦瓜閱讀附答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