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鐵匠》閱讀答案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鐵匠》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鐵匠》閱讀答案1
①鐵匠比那些城外的農民們,更早地聞到麥香。在庫車,麥芒初黃,鐵匠們便打好一把把鐮刀,等待趕集的農民來買。鐵匠們知道,這些東西打早了沒用。打晚了,就賣不出去,只有掛在墻上等待明年。吐爾洪· 吐迪是這個祖傳十三代的鐵匠家庭中最年輕的小鐵匠。他十三歲跟父親學打鐵,今年二十四歲。
②吐爾洪的父親吐迪·艾則孜也是十二三歲學打鐵。他父親是庫車城里有名的鐵匠,一年四季,來定做鐵器的人絡繹不絕。父親說,我們就是干這個的,祖宗給我們選了打鐵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滅掉了,我們雖沒掙到多少錢,卻也活得好好的。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藝傳下去,就會有一口飯吃。吐爾洪· 吐迪從父親手里學會了打制各種農具。父親去世后,他又把手藝傳給四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他們又接著往下一輩傳。
③鐵匠家有自己的規矩,每樣鐵活兒都必須學到師傅滿意了,才可以另立鐵爐去做活兒。不然學個半吊子手藝,打的鐮刀割不下麥子,那會敗壞家族的聲譽。但吐迪·艾則孜知道,有些很微妙的東西,是無法準確地傳給下一代的。每一代間都在失傳一些東西。盡管手把手地教,一雙手終究無法把那種微妙的感覺傳給另一雙手。
④一把鐮刀面對的是廣闊的田野,各種各樣的人。每一把鐮刀都會不一樣,因為每一只用鐮刀的手不一樣。打鐮刀的人,也靠一雙手,給千萬只不一樣的手打制如意家什。鐵匠的每一把鐮刀,都針對他想到的某一個人。從一塊廢鐵燒紅,落下第一錘,到打成成品,鐵匠心中首先成形的是用這把鐮刀的那個人。在飛濺的火星和叮叮當當的錘聲里,那個人逐漸清晰,從遠遠的麥田中直起身,一步步走近。這時候鐵匠手中的鐮刀還是一彎扁鐵,但已經有了雛形,像一個幼芽剛從土里長出來。鐵匠知道它會長成怎樣的一把大彎鐮,鐵匠的錘從那一刻起,變得干脆有力。
⑤不論什么情況,打鐮刀的人都會將這把鐮刀打好,掛在墻上等著。不管這個人來與不來,鐵匠活兒不會放壞。它們在鐵匠鋪黑黑的墻壁上,掛到明年,掛到后年,有的一掛多年。
有一回,吐迪的太爺給一個左撇子打過一把歪把兒大彎鐮。那人交了兩塊錢定金,便一去不回。直到大爺臨終前,終于等到了這個人。鐵匠每年都取下那把鐮刀敲打幾下,每次都能看出一把鐮刀的欠缺處:這個地方少打了兩錘,那個地方敲偏了。手工活兒就是這樣,永遠都不能說完成,打成了還可打得更精細。隨著人的手藝進步和對使用者的認識理解不同,一把鐮刀可以永遠地敲打下去。那些錘點,落在多少年前的錘點上。叮叮當當的錘聲,在一條窄
窄的胡同里流傳,后一聲追趕著前一聲,后一聲仿佛前一聲的回音,一聲比一聲響亮、幽遠……
⑥吐迪·艾則孜打鐮刀時眼皮低垂,瞇成細細彎鐮似的眼睛里,只有一把逐漸成形的鐮刀。吐迪家的每一把鐮刀上,都留有自己的.記痕。那些記痕留在不易磨損的鐮刀臂彎處,像兩排月牙形的指甲印,千年以來他們就這樣傳遞記憶。那把千年前的鐮刀,又神秘地、不被覺察地握在某個人手里。他用它割麥子、割草、芟樹枝、削锨把兒和鞭桿……千百年來,就是這些永遠不變的事情在磨損著一把又一把鐮刀。
⑦打鐮刀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打進黑鐵里,鐵塊燒紅、變冷、再燒紅,錘子落下、揮起、再落下。 那些從鐵匠鋪里,一錘一錘敲打出來的鐮刀,就像一彎過時的月亮,暗淡、古老、陳舊,卻永不會沉落。這些看似簡單,千年不變的手藝,也許一旦失傳便永遠地消失了,我們再不會找回它,
12.(2分)結合全文說出第③段中“微妙的東西”具體指什么?
13.(2分)讀了第⑤段,你從鐵匠身上看到了怎樣的精神?
14.(4分)請品析文中第⑥段畫線語句的妙處。
15.(4分)聯系題目談一談如何看待傳統手工技藝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答案:
12.(2分)指打鐵時諸如火候大小、錘打力度等經驗性的東西。
13.(2分)看到了鐵匠那種誠信守約,對自己的活計精益求精的精神。
14.(4分)使用比喻的修辭,生動寫出了吐迪·艾則孜的神態(外貌),突出了他做活時的專注;把記痕比作月牙兒,記痕傳遞的是一種手藝和精神;作者巧妙地由實到虛,將眼前情景和鐵藝傳承歷史聯系起來,使主題得以升華,為我們帶來更好體驗和深刻感悟。
15.(4分)隨著現代化進程加快,打鐵這類手藝日漸衰微甚至消失,題目“最后的鐵匠”意即如此。在一種技藝中,融入的是自己和幾代人的生命,鑄就的是一種工匠精神,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這是我們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應當珍視、繼承并發揚光大。
《鐵匠》閱讀答案2
鐵匠
師陀
數年前,我經過我們鄉下,我只是偶然從那里經過,第一個使我注意的自然是曾經在下面安過鐵匠的爐子的柳樹,它已經不在了,它已經和那先前的椿樹一樣又被掘去了。我感到一點失望。我茫然地望著四周。這是一個晴朗的上午,空氣是溫暖的,彌漫著植物的香氣;在經過許多變動之后,馬五叔的小屋還站立著,一只雞在傾倒了的墻基下搔撥,遠遠的有誰家的驢子叫喚,此外是再也聽不出別的聲息。
我想因為那柳樹的被掘掉,鐵匠也許已經換過了地方了。我朝著水坑旁邊雜生著楊樹、槐樹和梨樹的林子里走,直到水坑岸上,我仍舊找不出炭渣,安過爐子的痕跡。
“也許今年他們來的晚了吧?”我又想。
在一棵楊樹下,這時有一個人,忽然從地上爬起來。
“唉唉,汾哥嗎?”
“原來是馬五叔!”
我們打了招呼,大家竭力露出牙齒,想做出笑容。此刻的永遠不生胡子的馬五叔,你可以想出是已經老了。他的頭發已經禿了,僅剩下腦勺上剃得極短的幾根。他的臉也恰如桑皮一般皺褶。經過許久的沉默,我們坐了下來,開始談著我們害怕著的、似乎是早就料到了的、同時又非談不可的幾個人的命運,接著我們又談到鐵匠。
“他永遠不會來了。”馬五叔摸著禿了的頭頂說。
“他已經死了嗎?”
“有時死了反倒是福。”
然而更使你覺得空虛的還是鐵匠和他的孫兒。這好像很湊巧地遺留下的一老一小,他們還必須活著。人們已經把他們忘記了。他們好久以來就不再為鄉下的少女打美麗的夢,為農夫打幸福的夢。要說明這衰落的過程是不難的,最初是因為他打不起精神;等到他餓得非自己動起手來不可的`時候,他又沒有買鐵和炭的錢。這時也許有一個將近五十的固執鄉人,因為用不慣別家的家伙想起了他,在一個很早的早晨,走進他的院子,他立到小屋前的刺樹下面。高聲喊道:
“有人嗎?”
屋子的板門仍舊緊緊地關著,里面還很晦暗,沒有應聲。你可以想得出,鐵匠的頭發已經斑白,耳朵已經聾了。他沒有聽見。
“屋子里有人嗎?”那鄉人又喊了一遍。
這一回,他的孫兒——那十歲左右的孩子卻聽見了,因為他昨天晚上沒有吃飯,他醒得很早。他搖了搖他的祖父。
“爺爺,有人在外面喊你。”
老鐵匠早已醒著,他一生中從不曉得偷懶;但現在,他起來做什么呢?既然沒有事情做,就樂得多睡一會。他在床上應了一聲,很快地從床上爬下來,連衣扣都沒有扣上就去開了門。這來的是誰呢,他終于看了出來,這是朱三舅或是趙七哥,他的老朋友,一個老主顧。
“呵呵,”他笑著說,“朱三舅你怎么這樣早啊?”
“我想請你打一把鐵叉。你知道,那些行路貨我不喜歡。”
聽了這話的鐵匠喜出望外。他不由自主地望了望四周,那老臉上的笑容又斂住了。
“打是行的,只是沒有現成的材料。”“那不要緊,我帶著錢來的。”他怎么能拒絕這樣的好意,縱然沒有工資,縱然單單為了還有人贊賞他的手藝,為了聽一聽好久以來都沒有聽到過的錘聲,不是已經大可以滿足了嗎?他連飯也不吃便動身了,下午他躑躅著從城里買了鐵和炭回來,就開始調理家伙,他幾次想把它們賣掉,終因許多代以來都靠著它們養活才留下來的家伙。鐵砧已經被鄰人搬去拴牛去了;那貼了寫著“福”字的紅紙方的風箱擺在墻角里,上面蒙著很厚一層塵土;那同樣貼了寫著“福”字的紅紙方的木箱和爐灶放在另一個角里,寂寞地睡過了空空溜去的歲月。現在他把這些笨重的,曾經同他、同他的父親、同他的祖父到各處鄉鎮巡行了一生的東西一件一件搬集攏來。他用泥涂了爐灶;他的孫兒吃力地拉著風箱:唿——啪!唿——啪!紅紅的帶著青色的火焰一吞一吐地又開始閃動,鐵塊漸漸由紅而白,他往掌心上吐一口吐沫,那微微彈動著的,粗硬的,瘦得見骨的手捉起錘和鉗,絲絲的響著的鐵又開始飛濺出火花。
“現在只有他一個人丁丁當了!”
(節選自《師陀短篇小說集》,有刪改)
7 .下列對文章有關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數年前,“我”經過鄉下時,在鐵匠曾經呆過的地方找不出炭渣和安過爐子的痕跡,這說明鐵匠或許好長時間不來了。
B .永遠不生胡子的馬五叔,此刻頭發禿了,腦勺上還有極短的幾根,臉也皺褶了,外貌描寫刻畫出了他的滄桑。
C .鐵匠幾次想把打鐵的家伙賣掉,終因許多代以來都靠著它們來養活才沒有賣掉,這寫出了鐵匠對這些打鐵家伙的留戀之情。
D .這篇文章通過馬五叔的敘述,寫出了鐵匠一生的變化,情節并不復雜,主題鮮明,讀者閱之,可受到啟發,產生諸多感慨。
8 .文章第一段的環境描寫有怎樣的作用?請簡要回答。
9 .有人說,師陀的小說單純而又復雜。請結合這篇小說的情節和主旨探究這句話的具體含義。
答
7 .D.“ 寫出了鐵匠一生的變化”表述有誤。從全文來看,馬五叔只是介紹了鐵匠如今的困窘,本文并沒有寫出鐵匠一生的變化。
8 .①這些環境描寫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調;②環境的變化為下文寫鐵匠生活的變化,抒發時過境遷、世事滄桑的感慨做了鋪墊。
9 .①從故事情節來說,本文簡單而平淡,只是敘述了“我”回鄉下與馬五叔相遇,談起了鐵匠及其生活的變化,沒有特別的地方,從這個角度看,可以說師陀的小說是單純的。②從小說的主旨來看,本文單一、平淡的情節,卻令人感受到一段辛酸而又復雜的情感。鐵匠過去“為鄉下的少女打美麗的夢,為農夫打幸福的夢”是何等榮耀,而如今卻窮困潦倒、難以糊口,不禁令人生發對鐵匠的同情以及對世事變化、人生易老的感慨。從這個角度來說,師陀的小說又是復雜的。
《鐵匠》閱讀答案3
鐵匠鋪
李登建
①一如上回,鐵匠爐仍支在于家東山墻下。
②還是那三個人,六十來歲的老頭,是掌鉗的師傅,上鍋腰,臉、額頭上一層黑麻點兒——長年累月火星兒往上迸所致;兒子,一個少言寡語,只會哼哧哼哧掄大錘的鐵塔漢子,人們都叫他大憨;女兒棗花,她管拉風箱。
③這是個鐵匠世家,祖祖輩輩打鐵為生。在“割尾巴”的年代,因窮得發紅發紫,被準許串鄉“為人民服務”。
④成熟莊稼的香味在田野里彌漫,大團大團地涌向村莊,村子里騷動起來,不要說壯勞力們脈管鼓脹,渴望拼殺一場,就連那些平常不下地的老人也坐不住,開始做著收割的準備。
⑤這翻滾、飄散的香味同樣撩撥著鐵匠爐的火苗兒,它一躥一躥,一躥多高。很快,埋在炭火里的鐵燒得通紅,老鐵匠持一把長鉗夾到鐵砧上,小錘剛發出“當”的一聲,大憨的大錘就應聲砸下來,四濺的火花迸出老遠,嚇得周圍的人慌忙跳開。老鐵匠的小錘叫響錘,他敲哪里大錘砸哪里。小錘叮叮當當,大錘鏗鏗鏘鏘,一陣天衣無縫的合奏,一件器具打成了。然后浸入水中淬火,“咝”的一聲,算是畫上句號。老鐵匠的嘴角出現了一絲笑紋。完成一件作品時,他臉上的表情就是這樣。
⑥爐火不息,鐵錘就不停地敲,這是他的命。老鐵匠除了到風口擦擦爛紅的眼,弓著腰使勁咳嗽,一上午不歇歇手。他干活時一句話不說,只任手里的響錘叮叮當當,全身心陶醉在這支錘樂中。有時候,一旁的人聽著這支錘樂,看著那鋼鐵的舞蹈,出了神,兩手發癢,也想過來敲打敲打,那肯定沒門,就是大憨這時也不能摸他的響錘。他對兒子說,你要當一個好鐵匠,就得先老老實實地掄大錘,別看打鐵是力氣活,里面有學問哩。馬虎不得,馬虎不得,祖傳的手藝不能斷在你手里哩!
⑦飯后,炭火噼噼叭叭捅開,老鐵匠、大憨往手心吐口唾沫,攥緊了錘把。村人出工前也都聚向這里來圍觀,有圍觀的打得才有勁。
⑧老鐵匠穩穩地站在鐵砧前,沉默不語,眼皮也不抬一抬,好像根本沒看見周圍的人,眼里只有爐里的鐵。少頃,燒得發了白的鐵塊被老鐵匠迅疾敏捷而又從容不迫地夾上鐵砧。幾乎與他那“定音錘”響起的'同時,飛來了大憨的大榔頭。大憨耍的是那種“滿月錘”,甩開膀子,“嗖嗖”生風地掄圓,掄出了花,卻又砸得那么準。隨著鍛打,老鐵匠不斷移動、翻轉鐵塊,每翻一遍都變換一種形狀,像揉面一樣,緊揉慢揉,越揉越勁道。眼看揉成團了,卻又拉成了條兒,或者把砸扁了的板兒,折疊為四四方方的“盒子”,隨心所欲,叫人驚訝那堅硬無比的鐵在他們手里竟是這般柔軟。老鐵匠的響錘往砧側一敲,大憨改成弓步半錘,錘只舉至肩頭,但節奏加快了,錘點密實了。老鐵匠的響錘又作出示意,大憨最后用上了點錘,錘距砧子頂多半尺,錘落如雨,這樣砸出的鐵器表面平整、光滑得像用手撫過。鐵匠們盡情地展演著自己的絕技,所有環節都在眾人眼皮底下完成,他們不怕別人偷了藝去。
⑨這時候也是他們最快活的時候。
⑩大人們看一會兒,心滿意足、嘖嘖贊嘆著下地干活去了,小孩子們卻還圍著鐵匠鋪不散,鐵匠來打鐵這一天是他們的節日。
(選自《散文海外版》雙月刊,2012年第6期,有刪節)
1.第⑥自然段集中敘寫了老鐵匠這個人物形象。仔細閱讀后,請作簡要分析。(6分)
2.第⑧自然段畫線內容十分精彩地描寫了打鐵的情景,請簡要說說其表現特色。(4分)
3.“這時候也是他們最快活的時候”一句中“最快活”三字的豐富含義是什么?(4分)
4.本文是一篇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優美散文,請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參考答案:
1.老鐵匠對生活安分和屈從;雖長年累月,勞作十分辛勤,但打鐵時非常專注和投入,并享受勞動帶來的樂趣;他還是一個明白事理和珍愛打鐵手藝的人。
【評分建議】6分。生活、勞作、事理每層2分。
2.一連串富有變化的動作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渲染了氛圍,逼真地描摹了精湛的技藝;長短句結合,語言富有韻律美。
【評分建議】4分。描寫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效果、語言特點各1分。
3.因展現絕技,受到村人贊揚,收獲勞動成果,而感到自豪、滿足和陶醉。
【評分建議】4分。每個分句的意思1分。
4.打鐵的場面:贊美勞動是大美,把打鐵過程寫得如同藝術表演,出神入化,把勞動寫得充滿喜悅;寫老鐵匠父子倆:謳歌勞動者吃苦耐勞、樸實淳厚的優秀品質和默默付出的生活態度;以長年累月辛勤勞動的鐵匠世家為題裁:關注底層勞動群眾的生存狀態,同情他們生活的繁重、無奈、艱辛、苦澀、苦難;第④段寫景和最后一段寫孩子們的“節日”:緊貼土地和眾生,熱愛、留戀、回望那片貧瘠而富饒、美好寧靜而又充滿生機的鄉村生活;
【評分建議】6分。每點2分,答對任意三點即可。不結合具體內容說,得一半分。
《鐵匠》閱讀答案4
鐵匠鋪
李登建
① 一如上回,鐵匠爐仍支在于家東山墻下。
② 還是那三個人,六十來歲的老頭,是掌鉗的師傅,上鍋腰,臉、額頭上一層黑麻點兒——長年累月火星兒往上迸所致;兒子,一個少言寡語,只會哼哧哼哧掄大錘的鐵塔漢子,人們都叫他大憨;女兒棗花,她管拉風箱。
③ 這是個鐵匠世家,祖祖輩輩打鐵為生。在“割尾巴”的年代,因窮得發紅發紫,被準許串鄉“為人民服務”。
④ 成熟莊稼的香味在田野里彌漫,大團大團地涌向村莊,村子里騷動起來,不要說壯勞力們脈管鼓脹,渴望拼殺一場,就連那些平常不下地的老人也坐不住,開始做著收割的準備。
⑤ 這翻滾、飄散的香味同樣撩撥著鐵匠爐的火苗兒,它一躥一躥,一躥多高。很快,埋在炭火里的鐵燒得通紅,老鐵匠持一把長鉗夾到鐵砧上,小錘剛發出“當”的一聲,大憨的大錘就應聲砸下來,四濺的火花迸出老遠,嚇得周圍的人慌忙跳開。老鐵匠的小錘叫響錘,他敲哪里大錘砸哪里。小錘叮叮當當,大錘鏗鏗鏘鏘,一陣天衣無縫的合奏,一件器具打成了。然后浸入水中淬火,“咝”的一聲,算是畫上句號。老鐵匠的嘴角出現了一絲笑紋。完成一件作品時,他臉上的表情就是這樣。
⑥ 爐火不息,鐵錘就不停地敲,這是他的.命。老鐵匠除了到風口擦擦爛紅的眼,弓著腰使勁咳嗽,一上午不歇歇手。他干活時一句話不說,只任手里的響錘叮叮當當,全身心陶醉在這支錘樂中。有時候,一旁的人聽著這支錘樂,看著那鋼鐵的舞蹈,出了神,兩手發癢,也想過來敲打敲打,那肯定沒門,就是大憨這時也不能摸他的響錘。他對兒子說,你要當一個好鐵匠,就得先老老實實地掄大錘,別看打鐵是力氣活,里面有學問哩。馬虎不得,馬虎不得,祖傳的手藝不能斷在你手里哩!
⑦ 飯后,炭火噼噼叭叭捅開,老鐵匠、大憨往手心吐口唾沫,攥緊了錘把。村人出工前也都聚向這里來圍觀,有圍觀的打得才有勁。
⑧ 老鐵匠穩穩地站在鐵砧前,沉默不語,眼皮也不抬一抬,好像根本沒看見周圍的人,眼里只有爐里的鐵。少頃,燒得發了白的鐵塊被老鐵匠迅疾敏捷而又從容不迫地夾上鐵砧。幾乎與他那“定音錘”響起的同時,飛來了大憨的大榔頭。大憨耍的是那種“滿月錘”,甩開膀子,“嗖嗖”生風地掄圓,掄出了花,卻又砸得那么準。隨著鍛打,老鐵匠不斷移動、翻轉鐵塊,每翻一遍都變換一種形狀、像揉面一樣,緊揉慢揉,越揉越勁道。眼看揉成團了,卻又拉成了條兒,或者把砸扁了的板兒,折疊為四四方方的“盒子”,隨心所欲,叫人驚訝那堅硬無比的鐵在他們手里竟是這般柔軟。老鐵匠的響錘往砧側一敲,大憨改成弓步半錘,錘只舉至肩頭,但節奏加快了,錘點密實了。老鐵匠的響錘又作出示意,大憨最后用上了點錘,錘距砧子頂多半尺,錘落如雨,這樣砸出的鐵器表面平整、光滑得像用手撫過。鐵匠們盡情地展演著自己的絕技,所有環節都在眾人眼皮底下完成,他們不怕別人偷了藝去。
⑨ 這時候也是他們最快活的時候。
⑩ 大人們看一會兒,心滿意足、嘖嘖贊嘆著下地干活去了,小孩子們卻還圍著鐵匠鋪不散,鐵匠來打鐵這一天是他們的節日。
1.第③節中畫線句“在 ‘割尾巴’的年代,因窮得發紅發紫,被準許串鄉‘為人民服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
2.第5自然段中畫線句“這翻滾、飄散的香味同樣撩撥著鐵匠爐的火苗兒,它一躥一躥,一躥多高。”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你簡要分析它的表達效果。(3分)
3.第⑥自然段集中敘寫了老鐵匠這個人物形象。仔細閱讀后,聯系具體語句簡要分析老鐵匠是一個怎樣的人。(4分)
4.“這時候也是他們最快活的時候”一句中“最快活”的豐富含義是什么?(4分)
答案:
1、(3分)交代老鐵匠一家貧寒的家庭狀況(1分),襯托其吃苦耐勞、樸實淳厚的優秀品質和默默付出的生活態度(1分),同時為下文寫老鐵匠一家到村子里打鐵做鋪墊(1分)。
2、(3分)擬人(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莊稼豐收的情態和火苗燃燒時的動態(各0.5分),暗含了作者對勞動的贊美之情(1分)。
3、(4分)從“爐火不息,鐵錘就不停地敲,這是他的命”,看出老鐵匠對生活的安分和屈從(2分);從“一上午不歇歇手”“他干活時一句話不說”“就是大憨這時也不能摸他的響錘”等,看出他勞作辛勤、專注和投入(2分);從“他對兒子說,你要當一個好鐵匠,就得先老老實實地掄大錘”“馬虎不得,馬虎不得,祖傳的手藝不能斷在你手里哩!”看出老鐵匠明白事理,珍愛打鐵手藝(2分)。(聯系具體語句,生活、勞作、事理每點2分)
4、(4分)因展現絕技,受到村人贊揚,收獲勞動成果,而感到自豪、滿足和陶醉。(每句1分)
【《鐵匠》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等閱讀及答案07-23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11-28
鐵匠爐散文06-01
膩歪馮驥才閱讀答案 膩歪閱讀題答案解析12-13
諾言閱讀短文及答案 諾言閱讀理解答案07-18
贈別閱讀答案06-14
詠史閱讀答案09-21
陽光閱讀答案10-13
善心閱讀答案10-17
天窗閱讀答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