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內容分析
導語:《魚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對魚和熊掌之間的抉擇,比喻面對生命和大義之間的選擇,孟子會毅然“舍生而取義者也”。
內容分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為依據,對人的生死觀進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他從人應如何對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與死、利與義、守義與失義等方面,層層深入、正反對比地論證了義重于生,必須舍生取義。還強調指出“非獨賢者有是心(舍生取義之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人如果經不住萬鐘、宮室、妻妾、施恩的誘惑,必然會“失其本心(舍生取義之心)”。
《魚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對魚和熊掌之間的抉擇,比喻面對生命和大義之間的選擇,孟子會毅然“舍生而取義者也”。這當中的“義”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謂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惡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為“廉恥之心”)。因為人只有擁有“羞惡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線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圍所不接納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這樣才能不被“宮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識窮乏者得我”所誘惑,而像“不食嗟來之食”的人一樣,內心有一種凜然的“義”。
《魚我所欲也》一文本身的結構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論點應當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惡有甚于死”的“本心”,“賢者能勿喪耳”。如果把《魚》文分成三段來分析,是不難說明這一觀點的。本文邏輯嚴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語言生動、流暢,氣充詞沛,頗具說服力。
魚我所欲也分段試題測試
第一段:正好結合,層層深入,反復論證義是人的本心,義重于生,應舍生取義。
1.文中開頭以魚和熊掌設喻,以魚比喻生,以熊掌比喻義,得到結論是“舍魚而取熊掌” 由此得出結論“舍生而取義者也”。
2.這樣開頭的作用:用設喻引出中心論點,吸引讀者的興趣。
3.全文的中心論點: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義者也。 用一個詞概括“舍生取義。”
4.孟子認為能做到舍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又甚于死者。
5.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是指義,此死亡更可怕的東西是指不義。
6.在孟子看來,什么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
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君能勿喪耳。”
8.孟子主張“性善”論,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文中孟子也提出了類似觀點,即“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9.“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請搜尋古今這樣的“賢者”的言或行去印證孟子的觀點。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寧可死,也不向元軍投降。
陳 毅——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冷對國民黨的x槍,寧可倒下,也不屈服。
朱自清——寧愿餓死,也不愿領取美國救濟糧。
第二段:運用舉例論證說明義重于生,舍生取義,不失本心。
1.文中與“嗟來之食”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氣人不屑也。
第三段:再舉例從反面說明功名利祿,使人見利忘義,失其本心。
1.不辨禮義,接受萬鐘是為了: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3.“此之謂失其本心”中的“此”指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4.本文主要贊揚了什么?批評了什么?
贊揚的是:舍生取義的人。
批評的是:見利忘義的人。
5.本文為了證明“舍生取義”的觀點,采用了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
6.結合現實生活,給本文補充2個論據。
事實論據:①文天祥寧死不向元軍投降,慷慨就義。
②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道理論據:①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陳毅: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7.本文出現的成語:舍生取義,嗟來之食。由此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的孟子曾說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本文主要闡述了“舍生取義”的道理,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你怎樣理解這個“ 義”字?
能見義勇為,為正義事業而獻身,做于國于民于人有益的事。社會上的哥們義氣是與小團體個人私利的江湖義氣。與本文“義”不同。
9.本文所強調的“義”與市場經濟下“利”有無矛盾,由此會引發一點什么樣的啟示?請簡要談談。
不矛盾,在市場經濟下也要講誠信,不做違法亂紀的事。
10.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曾經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我們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訂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于斗爭”的字樣,對于這些,你是怎么看待的?
我的觀點: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當要珍愛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們不見義勇為,不伸張正義,只是我們在見義勇為時,要量力而行。
11.孟子認為“行道之人”不吃“嗟來之食”是“不失本心”的行為,但也有人并不贊同“行道之人”的做法,請談談你的看法。
“嗟來之食”今泛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究竟如何對待“嗟來之食”,要視情況而定。如果接受這種施舍,不僅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而且嚴重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對于這樣的施舍,當然應該是寧愿餓死,也不接受。但有時接受“嗟來之食”,保存了自己,雖然自己受到了一定的損害,但可更好的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此時不妨暫且忍辱負重。
12.孟子是怎樣論述“舍生取義”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兩個觀點的?你能聯系實際談談,對這兩個觀點的理解嗎?
①孟子主要通過擺事實(列舉正反兩方面的事例),講道理來論述這兩個觀點的。
②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和孔子提倡的“殺生成仁”的觀點一直成為中華民族的最高道德標準。激勵著歷代仁人志士為國捐軀、慷慨赴難,“舍生取義”不僅有其歷史意義,也有現實意義,這一觀點,仍符合新時代的道德要求。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一觀點,不僅為歷史上無數事實所證明,也為當今無數事實所證明。因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不能成湎于舒適安樂的生活中,人人都要有憂患意識,這樣才能振作精神,奮發有為,否則就有國破家亡的危險。
13.文中“所識窮乏者得我與”一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孟子親民愛民的民本思想,與此同時在孟子看來,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你認為其中道理是什么?
因為“義”的價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棄“義”的前提,用“不辯禮義之”之財來讓人茍且偷生,更何況是出于讓人“貧乏者”“得我”的個人目的。
《魚我所欲也》中心論點
《魚我所欲也》(以下簡稱《魚》)是一篇傳統的語文教材,也是《孟子》一書中的代表篇章之一。但是,不僅很多教師在教學時誤把“舍生取義”當作《魚》文的中心論點,而且不少教參和新編教材也多有此誤。其實,“舍生取義”既不能統攝《魚》文本身的結構和材料,也不能與《孟子》全書,尤其是《告子》全篇的思想內容相吻合。
《魚》文本身的結構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論點應當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惡有甚于死”的“本心”,“賢者能勿喪耳”。如果把《魚》文分成三段來分析,是不難說明這一觀點的。
第一段包括兩層,從“魚我所欲也”到“故患有所不避也”是第一層。這一層的開頭兩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只是作為一個比喻,借以說明“我”“舍生取義”的果敢,只具有使文章生動形象,鮮明可感,富于氣勢的修辭效果(孟文的特色之一),完全沒有使論點得以證明的論據作用。因為人能“舍魚而取熊掌”并不能證明人就能“舍生取義”。所以,如果把上述兩句換成“果敢地”三字放在“舍生取義”四字的前面作狀語,是不影響文章的思想內容和結構的。可見,這一層的重心全在后面的幾句話中。后面幾句中的“舍生取義”、“不為茍同”、“患有所不避”是同一個意思,即不貪生怕死。這些都是作為事實論據的,分別放在第一個分論點我“所欲有甚于生,所惡有甚于死”的前后,進行回環論證,即從事實得出結論,再用事實證明它(孟文常用的方法)。所以這一層不是用“舍魚而取熊掌”為論據證明“舍生取義”。而是用“舍生取義”,(即“不避患”、“不茍得”)為論據證明:“我”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惡有甚于死”的“本心”。
從“如使人之所欲”到“賢者能勿喪耳”是第二層,首先用“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兩個假設反問句所蘊含的普遍事實,從反面證明第二個分論點:人們具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惡有甚于死”的本心。接著又用兩個肯定句:“由是則生而有不用”;“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從正面論證分論點。然后順承上文的事實論證,正反論證和酣暢的行文氣勢,概括性地提出了中心論點:“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體現了孟文的辯論色彩),可謂水到渠成,順當明快。
概括上面兩層可知:第一段是用“我”“人”的行為作事實論據,通過推究原因論證了中心論點。
承接第一段,文章的第二、第三段又用具體的事實進一步論證中心論點,使論證更加嚴密有力。第二段(從“一簞食”到“乞人不屑也”)舉出“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的事實證明饑者照樣有人的“本心”:“所欲有甚有于生,所惡有甚于死”。第三段用反問排比句式,通過把“向為身死而不受”與“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今為妻妾之奉而為之……今為所識窮乏者得(德)我而為之”作比較,深刻地提示了“萬鐘不辨禮義而受之”是失去了“本心”的行為,從而證明了他們也是有“本心”的,只是已經喪失罷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是在中心論點得以充分論證后提出的一句號召,增強了文章的現實批判性。
通過分析《魚》文的結構和材料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魚》文是用“我”“人”“行道之人”“乞人”“萬鐘不辨禮義而受之”“者”的行為作論據,通過推究原因,然后概括提示出中心論點的(論證過程見下圖)。
從《魚》文的出處看,《魚》是《孟子》一書中第六篇《告子》中的第十章。《孟子》全書對人性的看法是人所共知的性善論。第六篇《告子》更是系統地,全面地,集中地闡明了人性善的哲學觀:其中第二章指出:“人性之向善也,猶水之就下也。”第六章又集中地指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緊接著第八章又以牛山上本來有繁茂的樹木為喻,說明人皆有“性善”的“本心”,在有些人身上看不到善的行為,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善”的“本心”,只是因為它像牛山上的樹木那樣被砍伐殆盡了。正是這樣,第十章《魚》與以上諸章在思想內容上一脈相承,論證了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惡有甚于死”的“本心”。恰如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所指出的,“此章言善羞惡之心,人皆有之。”只有這樣確認人皆有“本心”為《魚》文的中心論點,才能和《告子》全篇乃至《孟子》全書的思想內容相吻合,才有利于正確理解孟子“王道仁政”思想的哲學根源,才有利于把握孟文的藝術風格,才有利于把它作為論說文的范文進行教學。
【《魚我所欲也》內容分析】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背景資料及內容分析06-06
魚我所欲也03-21
魚我所欲也朗誦04-18
魚我所欲也的原文04-20
魚我所欲也出處?04-20
魚我所欲也的課件03-24
《魚我所欲也》講解04-21
魚我所欲也的作者04-20
魚我所欲也譯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