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我所欲也公開課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魚我所欲也公開課教案
撰寫公開課教案是每個教師都必需熟悉的一項工作,好的公開課教案能夠激發同學興趣,培養同學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站提供的這套九年級下冊《魚我所欲也》公開課教案符合新課標的規范,思路清晰,結構合理,適合同學的年齡特征,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學性、實用性等優點。下面提供多套公開課教案供您參考
《魚我所欲也》公開課教案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擴充文言詞匯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2、能力目標:
⑴ 強化朗讀訓練、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⑵ 掌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3、情感目標:
引導同學正確選擇,摒棄一己之私利,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的人。
【教學重點】
1、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2、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內涵,辨析“失其本心”與“舍生取義”的關系,掌握本文的主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這是文言文教學最實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種形式的讀,如墨讀、齊讀、跳讀、精讀、美讀等。讓同學在反復的誦讀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熏陶。
2、質疑法:
引導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就自身不懂的地方提問,或對文章觀點提出自身的見解,或就淪證過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大膽質疑。鼓勵同學自主質疑,有利于發展同學良好的思維品質,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鑒賞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顯示: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
這幾句話表示了作者怎樣的價值取向?(同學回答:生為尊嚴,生為自由,生為名聲,生為正義。)今天,我們學習《魚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示了孟子什么樣的道德主張。
二、背景介紹
作者和其思想主張,由同學自身發言,教師總結。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對照注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同學朗讀,其余同學評點。
可以從讀音準確、節奏分明、重音清晰、流暢自然等方面評價。
3、教師點評:
多媒體顯示: 字音:
1、不為茍得也(wéi)
2、為宮室之美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wù)
停頓和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
3、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放錄音。
5、同學齊讀課文。
6、同學白讀課,參考注釋,理解文意,有不懂之處勾畫出來,準備質疑。
四、質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問我答:
同學提出翻譯中的疑難問題、請其他同學幫助解答,自由回答。對同學不能解答的問題,教師酌情給予點撥。
2、教師檢查同學自學情況:
多媒體顯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故患有所不辟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所識窮乏得我與 鄉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點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
呼爾而與之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萬鐘于我何加焉
3、翻譯下列句子:
⑴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⑵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⑶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⑷ 此之謂失其本心。
選若干名同學回答:
參考答案: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辟”通“避”,躲避。
“辯”通“辨”,區分。
“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之意。
“與”通“歟”,語氣詞。
“鄉”通“向”,從前。
2、辨析加點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是:這種;這種做法。
為:寧愿;為了;接受。
而:表修飾,不譯;表轉折,卻。
于:比;對。
3、翻譯下列句子:
⑴ 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方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⑵ 輕蔑地呵叱著給他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他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⑶ (可是有的人)見了“萬鐘”的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
⑷ 這就叫作喪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五、朗讀訓練,體會語言特色,初背課文
1、同學齊讀課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韻美。
2、同學背誦成組的排比句、對偶句。
3、教師出示背誦練習。協助同學背誦。
多媒體顯示: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爾而與之 , ; , 。
鄉為身死而不受, ; ,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謂失其本心。4、同學齊背課文。
六、安排作業
1、背誦課文。
2、理清本文的論證思路,畫出全文結構提綱。
板書設計
魚與熊掌──舍魚取熊掌 舍生(設喻引出中心論點)
生與義──舍生而取義 取義
所欲有甚于生則不茍得生(假設邏輯推理)
所惡有甚于死則不避患(正面論述)
“一簞食,一豆羹”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即“義”)(舉例論證)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受之見利忘義(即“不義”)
為妻妾之奉受之
為所識窮乏者得我受之(反面論述)(對比論證)
萬鐘:不辨禮義而受之是喪失人的本心
參考資料
1、“性善論”的要點:
⑴ “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⑵ 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仁義禮智的道德規范即由此發生。“憐憫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憐憫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⑶ 人性變壞,是由于受外物的影響,不是本性的表示。“富歲子弟多賴、懶。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⑷ 本性也需要“養”。“茍得其養,無物不長;茍失其養,無物不消。”
2、《禮記·檀弓》中有:“齊大饑,黔敖(富人)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捧)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魚我所欲也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的教案07-07
魚我所欲也教案10-01
《魚我所欲也》教案10-03
《魚我所欲也》教案07-15
魚我所欲也03-21
魚我所欲也優秀教案10-29
魚我所欲也優質教案07-15
《魚我所欲也》課堂教案08-12
孟子《魚我所欲也》教案06-28
魚我所欲也翻譯教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