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內容理解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很多人都經常追著老師們要知識點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還在苦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魚我所欲也內容理解,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魚我所欲也內容理解1
1、此文節選自《孟子·告子上》,它論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是什么,義重于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舍生取義。
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舍生取義。
3、什么是“義”呢,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他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羞恥,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義的行動。
4、孟子是怎樣提出和政論他的主張的,把生命比做魚,把義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況下,用舍魚而取熊掌設喻,由此及彼,由淺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義”的主張。
5、為什么用比喻形式說理,而不直接提出來,這樣說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6、第一段分幾層論述,分別從哪個角度論述,三層,第一層,“魚,我所欲也一一舍生而取義者也。”用比喻引出中心論點“舍生取義”第二層,“生亦我所欲一一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用生與死進行對比論證為什么要“舍生取義”。,指出人間有比生更寶貴的東西,就是義,也有比死更可怕的東西,就是不義。,第三層,“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賢者能勿喪耳。”激勵眾人,此心人皆有之。
7、文中至今流傳的一個成語是,舍生取義。
8、作者說“舍生取義”之心“人皆有之”意圖何在,激勵眾人崇尚道義。
9、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則舍生取義”的論點后,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茍得,惡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存而不喪失。接著舉例說明,人既使在饑餓時仍有羞惡之心,自古以來就有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轉,“鄉為身死而不受”現在“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又是為了什么呢,難道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先前為了“義”可以“舍生”,現在卻為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為不是應該停止嗎,總之,這段文章是說,能做到“舍生取義”是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辨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
10、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是什么,有比死亡更令人厭惡的東西是什么,義,不義。
11、為什么不能做茍且偷生的事,為什么有的災禍不能躲避,因為茍且偷生的事往往違背道義,如果背棄信義去做,就會為人所唾棄。因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義。
12、“賢者”和普通人的區別在于什么,能否固守道義。賢者能堅持操守,勿喪失。
13、“一簞食乞人不屑也”。運用的論證方法是,舉例論證。
14、“一簞食乞人不屑也“。化用成語故事是,嗟來之食。
15、用這一生動的事例的目的是為了證明什么,“一簞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卻關乎生死。如果帶有侮辱性的施舍即使是無人認識的路人和貧賤的乞丐寧愿餓死也不接受說明“所惡有甚于死者”既義重于生。
16、“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此之謂失其本心。”段主要運用什么論證方法,作用是什么對比論證,舉例論證。作用是從反面論證“萬鐘”亦不該接受。與“一簞食,一豆羹”段進行對比,從正反兩方面印證了“舍生取義”。
17、孟子在文中表揚了哪些人,斥責了哪些人,表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貪圖享受、見利忘義的人。
18、如何看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義”字是一種充塞天地之間的正氣,無處不有,但當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時,大多數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19、對孟子“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的評價。他認為每一個人一生下來就有仁、義、禮、智等善心,在文中這種思想顯然有它的進步性。但是這種結實沒有強調后天教育和社會環境對人的作用。在文中闡發了唯心主義的性善說,說什么羞惡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不合事實的。此類糟粕,應予剔除。
20、從古到今,無數的事例驗證“舍生取義”的人可以流芳百世,見利忘義的人遺臭萬年。請舉例一一加以驗證。舍生取義之人如,文天祥、史可法、譚嗣同、李大釗等。見利忘義的人如,呂師孟叔侄、秦會、洪承疇等。
21、聯系全文的大意,用“生”與“義”開頭,擬寫一副對聯,不少于五字。略。
22、你過去一定也做出過許多次選擇,其中哪一次對你的影響最大、印象最深,你從中總結出一些經驗或教訓。,思考人生選擇的意義及應當遵循的原則,樹立起義重與利、舍生取義的價值觀念。,
23、文章開篇運用了什么修辭,為何運用這一修辭,比喻,因為本文是論述“舍生取義”的,重在“義”,“義”是抽象事物,難以把握,理解,用比喻使人容易接受。
24、本文圍繞什么展開議論,孟子設喻,從人的口腹之欲開始通篇議論,也圍繞著人的口腹之欲展開。
25、文章從所欲入手,說明人的`所欲發生矛盾時應該怎樣,應采取一個正確的原則態度要進行正確的抉擇和取舍。
26、文章用“魚”和“熊掌”分別比喻什么,魚喻生命,熊掌喻“義”,形象的區分“生”與“義”的價值高下。
27、面對生與義不能得兼時,孟子認為應該怎樣做,寧可取義,也不茍且偷生。既故不為茍得也。
28、作者認為面對正義時,人表現應如何,為了正義絕不能貪生怕死,屈辱人格,而要無所畏懼,義無所顧。
29、作者在文中把什么看作比死更令人厭惡,用兩個字概括,不義。
30、面對死與不義不能同時避開時,孟子認為應該如何處理,寧可赴死,也不愿躬躬不義。
31、指出文中從反面論述,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么凡是可以茍且偷生的無恥手段都做得出來的句子,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32、指出文中,有的人明知采用某種手段就可以生存卻不采用,其原因是,所欲有甚于生者。
33、指出文中有的人明知采用某種手段就可以躲避辟患卻不采用,其原因是,所惡有甚于死者。
34、為什么世人的行為仍有賢與肖義與不義的區別呢,因為賢者能堅持“舍生取義”,始終“勿喪”,一般人則難免因環境改變,而“失其本心”
35、文中作者認為“舍生取義”之心,不僅僅是賢人所具有的語句,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36、文中“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有何作用,承上啟下
37、“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為什么饑餓的行人,乞丐不接受呢,因施與者態度不好。他們認為接受這“嗟來之食”,將陷身于不義,這是人們天生的羞惡之心。
38、用者對于“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的行為,是如何回答的,萬鐘于我何加焉,
39、文中指出昔日寧死不受嗟來之食的人,此時卻不辨禮義而受之,你如何理解這種現象,這類人是在無盡的利欲的旨誘一喪失了本心。即受環境影響。
40、文章第二段舉實例的目的是,進一步論證“義”重于生命,并在篇末點題,指出不應為物欲所蔽。
41、指出文中點題的句子,此之謂失其本心。
42、孟子在文中雖討論的是一般人的道德標準,但實質另有它論,你認為作者意在職責誰,體現什么思想,意在職責統治者,不應被物欲所蔽,而喪失羞惡之心。體現了孟子的“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
魚我所欲也內容理解2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無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3、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4、孟子認為能做到舍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5、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為宮室之美而受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6、在孟子看來,什么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
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不辯禮儀的接受萬鐘是為了: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8、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9、“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惡者有甚于死者。
10、《魚我所欲也》中出現的成語有:舍生取義、嗟來之食;由此我們可聯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的孟子曾說過的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總結:本文邏輯嚴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語言生動、流暢,氣充詞沛,頗具說服力。
魚我所欲也內容理解3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一、生字
簞(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惡(wù)
二、重點詞解釋
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禍患,災難
3、辟:通“避”,躲避
4、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5、蹴:用腳踢。
6、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
7、鄉:通“向”,從前
8、何加,有什么好處。
9、惡:厭惡。
10、辯:通“辨”,辨別。
11、義:正義或仁義。
12、勿喪:不丟掉,喪:遺失
13、萬鐘:這里指高位厚祿
14、賢者:有道德的`人。
15、茍得:茍且取得,本文指:“茍且偷生,意思是只為求利益,不擇手段。
三、重點句子翻譯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爾。
不僅有道德的人有這種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喪失罷了。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與我何加焉。
對于優厚的俸祿如果不問他合不合禮義,就接受它,那么優厚的俸祿對我來說有什么益處呢?
魚我所欲也內容理解4
譯文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東西,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東西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躲避災難,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東西。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輕蔑地。呵斥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給別人吃,乞丐也因輕視而不愿意接受。
對于豐厚的俸祿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禮儀就接受了。那么,豐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嗎?以前,寧死也不愿接受,現在,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以前,寧死也不愿接受,現在,為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了;以前,寧死也不愿接受,現在,為了熟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樣做就叫做失去了本性。
重點字詞
(一)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辯:通辨,辨別。
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通德,恩惠,在本課是感激之意。與:通歟,語氣詞。
4.鄉為生死而不受。鄉:通向,從前。
(二)要明確
1.二者不可得兼:同時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禍患,災難。
3.賢者能勿喪耳:不丟掉。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甚:超過。
5.萬鐘則不辯禮儀而受之:高官厚祿。
6.萬鐘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處。
7.蹴爾而與之:用腳踢。
8.妻妾之奉:侍奉。
9.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棄。
10.此之謂失其本心:本性,天性。
重點語句翻譯
1.舍生而取義者也。譯: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3.呼爾而與之。譯: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
4.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譯: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
5.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譯:從前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
6.此之謂失其本心。譯: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本性。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譯: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
理解性默寫
1.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無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魚我所欲也》中出現的成語有:舍生取義、嗟來之食;由此我們可聯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的孟子曾說過的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魚我所欲也》中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4.孟子認為能做到舍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5.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6.不辯禮儀的接受萬鐘是為了: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7.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閱讀理解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是什么?答:指道義,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是指喪失道義。
2.人的本心是什么?答:舍生取義。
3.本文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
答: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用魚和熊掌作比喻論證對生與死的抉擇;用一簞食,一豆羹和萬鐘的事例論證義重于生的觀點;用鄉與今對待一簞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進行對比論證;用講道理來論證為何要舍生。
4.文章開端沒有直接進入議題,而是先從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事情寫起,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答:給所要論述的問題增加了通俗性,為下文論議正題作好了鋪墊。
5.文中多次使用對比手法,請舉例說明。
答:魚和熊掌對舉生與死對舉向與今天比較等。
6.寫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時,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說明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需要選擇的事,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人們會選取價值更高的東西,用此事情來比喻舍生取義的道理。
7.本文觀點廣為后人所贊同,請找出本文觀點并寫出與之一致的兩句詩。
答:舍生取義。
1.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魚我所欲也內容理解】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的內容理解10-07
魚我所欲也內容理解閱讀題09-12
魚我所欲也內容10-21
魚我所欲也閱讀理解08-29
《魚我所欲也》閱讀理解09-17
魚我所欲也理解背誦08-31
魚我所欲也重點內容11-16
《魚我所欲也》重點內容10-26
魚我所欲也的內容解析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