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代詩《雨巷》導學案
導語:《雨巷》一詩就是詩人的這種心情的表現,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這種情懷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雨巷》導學案 ,歡迎大家閱讀和借鑒!
【目標擇定】
1 分析理解本詩的意象和象征意味,學會多角度解讀詩歌。
2通過誦讀、聯想、想象、鑒賞,探究合作式的學習中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3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詩歌朦朧的情境美。
第一部分【探究一徑】
【主問題】《雨巷》一詩美在何處?
1.戴望舒有“雨巷詩人”的美稱,可見《雨巷》一詩在創作上極具特色之美,對此如何品評?
2.詩人借助象征意象來創造抒情詩歌的意境治美,請體會《雨巷》情韻之美。
3.如何理解詩歌中優美的“丁香”?
4.根據《雨巷》一詩的意境,請結合當時時代背景以及詩人的前后創作經歷,你認為戴望舒作為一個現代詩人的人格之美美在何處?
【再問再新】
【助學資料】
1.播放視頻:江南雨巷、《雨巷》詩朗誦
2.作者簡介:戴望舒(1905-1950) 浙江杭縣人,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也創作散文、論文等,翻譯外國文學。望舒是他給自己起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望舒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純潔而溫柔,多情又瀟灑。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出版,其中用象征手法寫的一首抒情詩《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前期的詩,輕盈流麗,重象征、意象,追求詩意的朦朧、含蓄;后期的詩《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心愿》《等待》,因受抗戰激發,詩風變得厚重、剛健,語言也更為洗練純樸。
3.寫作背景:
這成名作約作于1927年夏天,發表在1928年8月的《小說月報》上。1926年,作者在上海震旦大學讀書時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積極宣傳革命,散發張貼傳單,鼓動工人罷工,反對帝國主義壓迫和侵略。1927年,蔣*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對共產黨員和革命人士進行大肆屠殺與追捕。詩人戴望舒也受到了國民政府反動派的追緝而被捕。從獄中后隱居杭州,松江避難。在當時血雨腥風的年代里,白色恐怖籠罩了全國,革命轉入了低潮。戴望舒和當時一部分知識青年一樣,感到大革命失敗以后幻滅的痛苦。心頭沉重的憂郁壓抑,極度的苦悶彷徨,使詩人寫下了這首抒情詩。
丁香,又名紫丁香。丁香開花在暮春時節,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唐代詩人李商隱《代贈》詩曰:“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南唐李璟的《浣溪紗》中有“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
象征手法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象征體),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恰當地運用象征手法,可以將某些比較抽象的精神品質化為具體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賦予文章以深意,從而給讀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課堂探究】
一、再讀,讀出感情,理解意象,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1、自讀,交流讀的感覺,讀出了怎樣的感情?
2、聽名家讀,交流感受
3、探究:詩歌是依靠形象來傳達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組成了這一情境呢?試著來找一下,這首詩運用了哪些意象?并從文中找出描述意象的詞語
這些意象有怎樣的共同點?
這些詞語是表示動作、情緒、物態的,選出你認為用得很好的來說說
4、本詩在總體內涵上顯示出一種幽微、渺遠的意緒與空靈寂寥的意境,表現出一種東方詩歌的特有感傷美的情韻挑一個你最喜歡的意象,并用散文化的語言加以描述。
【拓展閱讀】
《雨巷》英文版
A Lane in the Rain
Dai Wangshu
Alone holding an oil-paper umbrella,
I wander along a long
Solitary lane in the rain,
Hoping to encounter
A girl like a bouquet of lilacs
Gnawed by anxiety and resentment.
A girl
【現代詩《雨巷》導學案】相關文章:
《雨巷》導學案04-20
《雨巷》導學案07-02
戴望舒《雨巷》導學案04-17
《雨巷》導學案及賞析04-24
《雨巷》導學案及簡析03-26
《雨巷》導學案(精選12篇)04-25
《雨巷》學案(精品)03-23
《雨巷》學案 通用03-23
《雨巷》學案范例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