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共14篇)
《寓言》 篇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生寓言》,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設想、教學程序、板書設計幾個方面對本課的教學進行說明。
【說教材】
1、課文特點、地位及作用:
《人生寓言》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兩則寓言都依據辯證邏輯構想而成的。本單元內容上緊承第一單元,仍以人生為主題。但側重點稍有不同,第一單元側重人生感悟,本單元側重人生理想和信念,而且在前一單元的基礎上,上了一個臺階,內容比較深沉、嚴肅,理性的成分濃厚得多。這樣的編排,可以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一個層次。
本單元教學要求,與上一單元既有延續性,又有所提高。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要求熟讀課文,聯系自己的人生體驗,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同時要注意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在閱讀方法方面,要繼續練習朗讀,提高朗讀水平,并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據此,我確立了教學重難點。
2、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要求,結合新課標“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的要求,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⑴ 知識和能力目標:
① 理解、積累詞語:審美、閑適、慧心、心曠神怡、得失之患、險象迭生多愁善感等;
② 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并簡要概括,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③ 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讀水平;
④ 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和《落難的王子》構思奇妙。
⑵ 過程和方法目標:
理解寓意,學習精美的表達。體驗反思,提升效果。
⑶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3、教學重難點:
⑴ 抓住關鍵情節,揣摩寓意,并聯系生活體驗進一步加深對寓言哲理美的理解;(重點)
⑵ 理解《白兔和月亮》中對人類的諷刺和《落難的王子》的奇妙構思。(難點)
【說教法】
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我教讀本課的指導思想是: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
1、教師創境導入、指導誦讀、深入研讀、合作精讀、對比閱讀等,使學生能夠較準確、流暢地復述故事,品味其精美的語言特點和深刻的寓意;
2、抓關鍵詞語、句子的方法,按設疑──探究──釋疑──質疑的程序展開,以問題引思路,以疑問求深入,大膽倡導有疑而問,提倡“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偉大”的精神;
3、設境法、點撥法、積累法等,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如請你復述、請你品味、小試牛刀等尊重學生,以學生的'體驗為基礎,不拔高,不灌輸,拉近與學生的感情距離,這也可以叫做感情法。
【說學法】
初一新生對寓言的學習有了一點點基礎,但理解也僅僅限于淺層次上。特別是以人生為主題的寓言,理解上更需要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
而新課標提倡“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據此,本節課堂上從朗讀、復述、抓關鍵詞語句子入手,學生自主學習、分組合作、師生共同探究,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在閱讀中領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練習中鞏固,在質疑中創新。逐步理解課文蘊涵的深刻道理。
【說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資料助讀,預習反饋:
⑴ 簡要介紹寓言及作者周國平。
⑵ 字詞積累:課后“讀一讀,寫一寫”內容。
(說明:新課標要求學生能“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首先指名學生介紹,其他學生進行補充,爭取由學生自主介紹完整,教師做總結,幫助學生進行文學常識和字詞的積累,體現了這一要求。)
3、指導朗讀,整體感知:
⑴ 教師范讀,讀出語氣和情感,學生體會。
⑵ 自由誦讀兩則寓言,思考以下問題:
《白兔和月亮》在情節發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加以概括。白兔從前后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4、自由誦讀,請你復述:
以小組為單位,選出代表進行兩則寓言復述,教師簡要評價。
(說明:新課標要求學生具備“完整準確,突出要點”的復述能力,該環節的設置可以很好提高學生的復述能力,達成新課標的要求,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5、深入研讀,請你品味:
以小組為單位,深入研讀課文,從中摘錄出你認為優美的語句,加以體會和交流。
(說明:本項目的設置本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教學理念,依據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要求,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并且很大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完成體會語言的教學任務 。)
6、合作精讀,質疑探究。
7、對比閱讀,拓展延伸:
將兩則寓言連貫起來思考,進行比較閱讀,你有什么啟發?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結果。學生代表發言后教師總結。
(說明: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該環節的設置就是為了實現對學生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突出了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和開放性。)
8、輕松回讀,體驗反思。
9、課堂檢測,小試牛刀。
10、課堂小結:
《人生寓言(節選)》選了兩則,一則是《白兔和月亮》,一則是《落難的王子》,說的是人生應該怎樣對待財富;對待厄運,把概念再提升一級,是人生應該怎樣對待好事與壞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白免和月亮》意在一則戒貪。白兔從自己的生活體驗中明白了,擁有月亮不如沒有。如果某種擁有并不能給自己增加幸福,反而徒增苦惱;那就不如沒有。《落難的王子》教人不要畏懼厄運。王子那樣脆弱的人都挺過來了,誰又不能呢,厄運可以使人堅強。
《寓言》 篇2
好強的公雞
狐貍早就想吃公雞肉了。看著那肥胖健碩的公雞,真恨不得立刻就上前咬一口。可是它忍住了,黑狗和公雞時刻不離左右,黑狗那對銳利的犬牙可惹不起!
于是它想出了個主意。
“大家都看見了,那公雞膽小得可憐,”狐貍逢人便嘲諷公雞:“別看它個兒大嗓門高威風凜凜,實際上毫無骨氣——它離不開黑狗,如果沒仰仗黑狗的保護,一天也活不下去,真是無用的窩囊廢……”
冷言冷語傳到公雞的耳朵,公雞一蹦三尺高,它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什么?我膽小要黑狗保護?”公雞氣得臉色發紫,它大嚷大叫:“我怕過誰來著,你們沒見我格斗時的氣勢?哼,我再也不跟黑狗住在一起了,你們都看看我能不能活下去。”
公雞決定搬家了。黑狗苦口婆心一再勸阻,并告誡可能有人包藏禍心,要防止出意外。可是公雞半話也聽不進去,甚至覺得自已讓人議論,都是由于黑狗的原因。于是它不再理會黑狗,把家搬到偏辟的地方,發誓從此不再和黑狗為鄰。
這正是狐貍所求之不得的。就在公雞搬家的'當天晚上,狐貍登門造訪。我們實在無法領略公雞當時的英雄氣慨表現如何,只是第二天黎明時再也聽不到它按時的啼鳴聲。天亮了,在公雞新居前除了些雜亂的雞毛和骨頭,其它什么也沒有了。
《寓言》 篇3
在小主人的文具盒住著許多文具,其中最得寵的兩位,當然是魔筆和鋼筆。小主人每天寫字用鋼筆,寫錯字了就用魔筆擦去。因此,它們都認為自己是最厲害的.,沒有誰能比得過自己。當然,它們誰都不理采別人,只是每天高傲的在文具盒里,就算有人很熱情的和它們說話,他們也都不理,被其它文具稱為“啞巴王”。
有一天,主人一直都沒用魔筆,魔筆有些沉不住氣,便傲慢地問鋼筆,說:“主人突然不用我了,趕緊告訴我,為什么?”鋼筆本來也很傲慢,再加上魔筆這樣高傲的問他,當然不愿意回答了。鋼筆假裝沒聽見,樂滋滋地想:“反正主人一直用著我呢!”魔筆發火了,大喊:“別給我裝啞巴,趕緊告訴我,浪費我的時間。”鋼筆氣急敗壞地說:“主人就喜歡我,怎么著?還要打我,主人可以為我“補充生命”可是你,用完了,就會被主人扔到垃圾桶里。”魔筆不甘示弱,說:“雖然我用完了,會被主人扔到垃圾桶里,也比你強。主人沒有我,字寫錯了,你也是個只會寫錯字的廢物。”就這樣,它們繼續爭吵了下去,越吵越兇,最后打得遍地鱗傷。
年紀最大的鉛筆公公看見了,便說:“你們是一個團體,誰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這樣互相傷害只會讓小主人嫌棄我們,最后把我們都扔掉。”
《寓言》 篇4
蘇軾在一次夜讀中忽然聽到一陣老鼠啃東西的聲音。他估計這聲音是從床下傳出來的,于是用手在床上使勁地拍打了幾下,想借此把老鼠嚇跑。然而這種辦法收效并不大,僅僅安靜了一會,老鼠又不停地啃起東西來了。
夜里老鼠啃東西的聲音既令人心煩,又讓人惱怒,因此,蘇軾吩咐書童去捉老鼠。
書童端著燭臺往床下一照,發現聲音是從一個被繩子系住了口的嚴實袋子里發出的,于是高興地說道:“哈哈,老鼠被關在袋子里面了,它還能往哪兒跑呢?”書童小心翼翼地解開系緊袋口的繩子,只讓袋口露出一條狹窄的縫隙,試圖等老鼠剛一露頭就捉住它。可是書童等呀等呀,不僅沒有等到老鼠出來,而且連一點響聲也聽不到了。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為了弄個水落石出,書童打開袋口,端起蠟燭把袋子里面照了個通亮。他發現袋中一動不動地躺著一只死老鼠。書童驚訝地說道:“這真是怪事!剛才這袋子里分明有一只啃東西的活老鼠,它怎么會突然間死去呢?如果這只老鼠剛才就是一只死老鼠,那么啃東西的聲音難道是鬼發出來的嗎?”
好奇心驅使書童進一步往下追究。他兩手抓著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后用力抖了幾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個結果。可是袋子里面除了老鼠沒有旁物。他只聽見老鼠落地“嘭”地一響,還沒來得及去撿那只死鼠,卻看到死鼠突然復活,一溜煙就逃走了。
蘇軾被老鼠的吵鬧折騰了半天,結果老鼠把他的書童弄了一個措手不及就溜掉了,因此心里很不愉快。他恨恨地說道:“想不到一只老鼠有這么狡猾!它無法咬破堅固的袋子逃跑,就用啃咬之聲招人來解開袋口。當你守候在袋口伺機去捉它的時候,它卻裝死蒙騙你放松警惕。一個小動物耍出的狡猾花招居然騙得過人,這實在是一件令人可恨的事情!”
一只老鼠,其體能和智能遠不是人類的對手,但是這不等于說人類與一個弱小的對手相比,沒有自己的'短處。書童因為只看到了人類具有思維能力的長處,而忽視了老鼠求生的乖巧和逃生的敏捷,所以被弱小的對手所捉弄。
《寓言》 篇5
從這一期起,本刊(《中學語文》)將新辟《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專欄,以反映在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語文教學。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這是本欄目所要探討的全新話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到目前階段,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層面,空喊“新”的華幸;理念與教學實踐的結合,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最佳創新生成點。比如,教學內容的最“新”整合、教學目標 的最“新”生成、教學過程 的最“新”優化、教學評價的最“新”呈現,等等。總之,是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學在常態背景下的最“新”反映。
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學案例。以教學案例來詮釋“新”的理念、新的教學實踐,恐怕最能與一線的教師貼近。這是一種走進新課程的新的策略。教師通過自我的教學設計、自身的教學實踐、自己的教學反思,達成與新的教學理念的融合。“應該怎樣教、不應該怎樣教、還應該怎樣教”,每一個人都應有這樣的思考。本欄目就是提供這樣思考的平臺。
《人生寓言》的執教者,是宜昌市的年輕的教師。這里的教學案例,是否真正張揚了教學的個性,還請讀者評議;同時,也歡迎實驗新課程的教師,參與到我們的欄目中采,交往互動,以達成對新課程理念的共識。
一、設疑導入 ,激發學生研究的興趣
師 英國作家肖伯納有句名言“人生中有兩大不幸,一是沒有得到他心愛的東西,二是得到他心愛的東西”。不知大家是否贊同?
生1 我不贊同。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感到不幸情有可原,但得到了心愛的東西應慶幸才對呀。
生2 我也不贊同。這兩句話似乎自相矛盾。
師 我和大家也有一樣的疑問。看來,肖伯納這句名言真有問題?今天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思考人生的兩大難題:如何對待幸與不幸。下面請大家隨著著名哲學家周國平走進他的《人生寓言》。
(點評:運用留白藝術,由肖伯納的名言導入 ,新、巧,可謂一石三鳥:一是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三是這句名言如一線貫穿,隨著探究的深入,不斷翻出新意。)
二、調動積累,讓學生了解寓言的特點
師 說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 拔苗助長、掩耳盜鈴。
生2 狐假虎威、丑女效顰。
師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來平時積累很重要。大家喜歡這些寓言故事嗎?
(點評:內引以往的學習經驗,首次強調課外積累,走近寓言。)
生3 喜歡。因為寓言讀起來既有趣又發人深思。
生4 寓言,它總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上的啟示。
師 那么從“丑女效顰”這個寓言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啟示呢?、生5 告訴我們不要盲目地模仿別人。
師 作家嚴文井將寓言比作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現在再讀“丑女效顰”這個故事,除了這個帶有普遍意義的寓意外,換個角度看,你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生6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師 瞧,這就是魔袋,我們取出了比袋子要大的東西。一個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讀,就可以讀出許多理趣,讀出許多智慧。下面請欣賞第一個魔袋《白兔與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東西來呢?
(點評:歸納寓言的特點,為下面多角度解讀寓言作好鋪墊,走進寓言。)
三、探究寓意,引導學生多角度解讀
(生速讀《白兔與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復述故事情節。)
師 本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的故事呢?
生1 有,一只白兔是賞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來到林中草地心曠神怡地賞月,于是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歸屬于她。可從此以后,她從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請求諸神之王撤銷了那
個慷慨的決定。
師 剛才這位同學的復述你認為最大的優點是什么?
生2 復述語言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關鍵語句,而且忠實于原文。
(點評:通過速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通過評價滲透復述方法指導。)
師 你不僅很善于聽,而且也總結出了復述的方法。從這位同學的復述中我注意到了兩個關鍵詞“心曠神怡”“患得患失”,為什么月亮在歸屬于白兔后,她從前的閑適心情會“一掃而光”y請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的關鍵語句。
生3 “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
師 這句話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生4 運用對偶,句式很對稱,語言也很精練,還用了成語,富有文采。
生5 還運用了對比,刻畫出了白兔面對月亮的陰晴圓缺患得患失的心態。
(點評:抓住關鍵語句,通過朗讀品味語言,揣摩語句深長的意味。)
師 著名詞人蘇軾有句詞與白兔的這一心態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點評:二次強調課外積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讀。)
師 看來面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從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7 要能夠發現和欣賞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態度。
生8 美好的事物應該大家共同分享。
生9 擁有非分之財就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點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尊重學生的自主體驗與理解。)
師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里?
生10 我認為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因為白兔一則沒有能力去保衛財富,生怕別人搶去偷去;二則有了私欲之心便不會真正擁有。所以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于你有沒有實力,有沒有私欲。(同學們熱烈鼓掌)
生11 我不贊成。白兔得到月亮后如能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就不會產生得失之患。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于你是否擁有平常心。(生點頭,長時間鼓掌)
(點評: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逆向思維,形成爭辯,第一次進行多角度地解讀。)
師 剛才同學們思想兩相砥礪,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閱讀本身就是你與作者的對話,你與同學間的對話,你與老師的對話。在讀這則寓言時,我想到了“戒貪”,由此我還聯想到放棄也是一種美。如果某種擁有并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反而徒增煩惱就不如沒有。而這也正可謂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可以從寓言中讀出很多理趣來,而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讀了《白兔與月亮》,我們再回頭看一看肖伯納的名言,你又有何新的見解?
(點評:師生同讀同議,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促進者;鼓勵學生質疑探究,重新解讀寓意。)
生12 我現在能理解“得到了心愛的東西”有時不一定就是好事。不過,現在我對前半句話又發生了疑問:“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就一定不幸嗎?
師 這個問題問得好。那么請大家帶著這一新的問題用讀第一則寓言的方法來自讀《苦難的王子》。
(點評:第二次多角度解讀,翻出了新意,同時又生發出新的問題。自然導入 第二則寓言。)
(生自讀《苦難的王子》)
師 下面以四人為一個學習小組,交流各自的讀書收獲。推薦一位中心發言人做好記錄。
生13 這個寓言講述的是一個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來能夠頑強面對厄運的故事。從這一故事中我們悟出了兩個道理:一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切不可懷僥幸心理認為苦難只會落在別人身上;二是一旦遭遇苦難,就要勇敢面對。
生14 我們這一組進行了分角色朗讀,在朗讀中我們感覺到了“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點評:由“學會”走向“會學”。)
師 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還有句歌詞也是鼓勵處于逆境中的人們要充滿希望,你會唱嗎?
生15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師 這樣的'才是真英雄。你能結合生活中的事例來談一談嗎?
生16 貝多芬耳聾后仍“扼住命運的喉嚨”從而創作出了不朽的音樂。
生17 司馬遷遭受宮刑摧殘仍堅持不懈地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生18 美國作家海倫·凱勒是一個盲人;但她以頑強的意志給她的創作帶來光明,給千千萬萬讀者的心靈帶來了光明。
(點評:外聯生活,三次強調課外積累。)
師 大家所舉事例很有說服力。真可惜,我現在不是處于逆境,所以我成不了名人。說到此,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生19 我又有了新的問題:是不是落難之后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規律嗎?沒有遭遇厄運的人又該怎樣培養堅韌的意志?
師 你說出了我的困惑。誰幫我解答?
生20 落難之后不一定能戰勝脆弱,也有自暴自棄從此一蹶不振的。要培養堅韌的意志,我們必須自覺地尋找艱苦,在艱苦的條件下磨煉自己的意志。比如長跑,并非厄運,但需堅韌的意志,是可鍛煉人的。還有遇到了難題,要靜下心來攻克學習上的堡壘,又何嘗不需要堅韌的意志?
(點評:學生自己質疑探究,第三次多角度解讀。)
師 體會深刻。通過大家的討論,現在再看肖伯納的那句名言“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你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生21 “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也未必是一種不幸。
(點評:溫故而知新。第四次多角度解讀,又翻新意。)
師 人的一生如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如何面對人生中的幸與不幸,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中會正確對待。請你說一條關于“得與失”的名言熟語以自勉。
生22 得意淡然,失意夷然。——冰心
生23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生24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
生25 交好運時要謹慎,遭厄運時要忍耐。——《英國諺語》
生26 幸運并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也決非沒有安慰和希望。——培根《論厄運》
(點評:四次強調課外積累,交流名言,相互勉勵。)
師 是啊,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感受。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如果單從占有的角度看,“沒有得到”的失意痛苦和“已得到”的患得患失都是不幸的。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以創造、審美的角度來看這“未得”、“已得”,是否別有一番情趣呢?下面請你將肖伯納的這句名言進行改寫,然后送給你的朋友。
生27 人生有兩大幸福: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待你去追求、去創造;二是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待你去回味、去珍惜。
(點評:第五次多角度解讀,創造性閱讀。情感、態度、價值觀自然得以體現。)
四、運用留白,激發學生課外樂于探究
師 寓言的確像個魔袋,我們今天從這些魔袋中取出了比袋子還要大得多的東西。寓言又是一座奇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寓言還是一把鑰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迪智慧,讓思想活躍。如果你想知道魔袋里還有哪些神奇的東西,想感受這座橋梁是何等的奇特,想知道那把鑰匙是怎樣的巧妙,那么請大家課后去閱讀周國平的另三則充滿了人生智慧的寓言《孿生兄弟》、《執迷者悟》和《抉擇》吧,去讀更多的寓言故事吧。
(點評:運用“留白”作為結尾,使整堂課顯得余味無窮,將更廣闊的閱讀和創造的空間留給了課外。)
與教者的對話
史 在諸多的來稿中,我讀到了、或者說發現了你的教學案例,有清風迎面撲來的感覺。我以為,讀周國平先生的《人生寓言》,是一種享受;而你的教學案例,也一樣地給我帶來愉悅。我很想知道你是怎樣理解寓言教學的。
常 傳統教學中人們對寓意的理解比較單純,一般都局限于原作的寓意或局限于教材與參考資料所提示的寓意,認為寓言僅僅是一種比喻形態,一個故事僅僅提供一種道德教育。過去教寓言往往偏重于道德教育與知識傳授,而忽視思維素質的開發。這種局限于單純寓意的寓言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史 我很欣賞你領悟寓言寓意的看法,十分獨到,很有價值,這是解讀寓言(當然也是解讀文本)的一個全新的視點。對傳統教學規范和統一的教學模式也是新的挑戰。那么,你是如何引導學生進入到多角度的解讀寓意的環節中去的呢?
常 談兩點:
1.解讀寓意是寓言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一個極具個性的精神活動。解讀過程首先應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原文,整體感知課文,概括內容要點;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讀出自己的見解,與文本對話,理解文章豐富的寓意。尤其不要忘記我們自己就是閱讀本體,從寓意中我們可以讀出許多的“自我”,因為“寓言說的就是你呀”,而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所在。
2.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應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不應局限于某一種解讀。寓言內蘊的豐富性和含蓄性,使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樣在解讀中以喻體為中心,思維就會向四面八方輻射開去,不斷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新的創造。
史 探究式的教學,是你教學的主導理念,但同時,你的課又有真正的語文味兒。你導入 課題的第一句話就打動了我,不同凡響。我贊成點評者“一石三鳥”的評價。以肖伯納的名言貫穿教學始終,潛移默化地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于教學的整個實施過程,你肯定有周密的教學設計和思考,就此談談你教學的構想好嗎?
常 在教《人生寓言》時,首先,我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與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與見解,改變過去“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填鴨式局面,真正還學生以主體地位。其次,注重多角度、多層次地解讀寓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原作的惟一寓意和教參上的標準答案。這點在課標中也有明確要求:“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第三,寓言的獨特之處還在于它往往是由一個故事引出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所以寓言對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這里的“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有別于傳統的空洞說教式,其目標的實現是自然地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 之中。另外,寓言的寓體是生動簡明的故事,正好適合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特點;而寓言豐富的寓意也正好引導孩子開始思考人生。
《寓言》 篇6
鷹與屎殼郎
鷹正在奮力追逐一只兔子。兔子一時無處求助,只好拼命地奔跑。這時,正巧看見一只屎殼郎,兔子便向他求救。屎殼郎一邊安慰兔子,一邊向鷹懇求不要抓走向他求救的兔子。而鷹卻沒有把小小的屎殼郎放在眼里,還是在他的眼前把兔子吃掉了。屎殼郎極為遺憾,深感受到侮辱。從此以后,他便不斷地盯著鷹巢,只要鷹生了蛋,他就高高地飛上去,把鷹蛋推滾下來,將它摔得粉碎。鷹四處躲避,后來竟飛到宙斯那里去,請求給她一個安全的.地方生兒育女。宙斯容許她在自己的膝上來生。屎殼郎知道后,就滾了一個大糞團,高高地飛到宙斯的上面,把它扔到他膝上。宙斯立即起身抖落糞團,無意間把鷹的蛋都砸了下來。據說從那以后,屎殼郎出現的時節,鷹就不孵化小鷹。
這故事告訴人們,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為沒有人弱小到連自己受了侮辱都不能報復。
《寓言》 篇7
要么讀書,要么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對我們而言,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經典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在于其歲月的沉淀,一點一滴積累成精華。
古希臘的寓言家像天上的繁星般耀眼奪目,而在這些繁星中,伊索則是那最大最亮的一顆。英雄不問出處,雖然伊索只是一個卑微的奴隸,但他聰穎過人,知識淵博,最后獲得了自由。他所編著的《伊索寓言》,是一部經典的文學名著,書中以簡短的小故事的形式向我們說明了一個又一個耐人尋味的道理,其中給予我印象最深刻的小故事是《兩只袋子》。
這則寓言主要講述了有一個叫普羅米修斯的“神”,他在人的脖子上掛了兩個口袋,一個裝自己的缺點,另一個裝別人的缺點,他考慮到,人應該多關心自己的缺點才能對自己有利,裝自己缺點的袋子一定很重,就把它放在了后面,另一個裝別人缺點的袋子則放在胸前。 因此人們常常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而對自己的缺點卻視而不見。所以一個人如果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就必須先糾正自己的.缺點,然后再去糾正別人的過錯。
每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只會無所顧忌的去挑剔別人的錯誤,但對自己的過錯卻如此“寬容”的對待。“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這些缺點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就像世界上不會有同樣的兩個人。所以我們不應該拿著放大鏡去看別人,拿著縮小鏡來看自己。人們總盯著別人的缺點,卻忽略了自己的缺點。我們在努力尋找別人缺點的同時,為什么不想一想自己也有缺點。不要總是看到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不要總是自以為是。相反,我們應該不恥下問,勇于承認錯誤,在生活中多留心觀察,多看優秀的人的優點,這樣自己才可以從中學到東西。還要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 不光要看到別人的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短處,取長補短,揚長避短,使我們能逐漸變得完美。在人的一生中,永遠都會先看到別人的缺點,但是要想看到自己的缺點就要照一照“鏡子”,那么,人生的鏡子是什么呢?其實,人生的鏡子就是別人對你說的話,不論是批評、指責、要求還是贊揚、夸獎,它都可以成為一面鏡子,只要你愿意去面對這面鏡子。有一種美叫做缺陷美,正是因為它的缺陷才會讓美更加有魅力。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也都有權利去指出別人的過錯,而先改正自己的缺點是前提。
而在做這些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換位思考。在遇到矛盾時,不要一直想著是他人的錯,也許錯在自己,也許自己沒有發現自己錯在哪里,這時就需要換位思考了。多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自己做過的事,是否對他人造成了傷害,是否對他人構成了威脅,又是否為他人帶來了歡樂和幸福。
每一個家長都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考上一個好大學……”怎樣才能不輸在起跑線上?只是好好學習就夠了嗎?不是的,在好好學習的同時,也要指出自己的缺點,加以改正,再請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再改正,最后,還需要指出他人的缺點。這樣, 不但自己能改正缺點,別人也會感謝你幫他指出缺點。“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樣做不是很快樂的嗎?
文學名著就是這樣,用優美的語言陶冶人,用向上的精神鼓舞人,用溫暖的文字喚醒人,用真摯的情感打動人,用簡單的道理深省人……
《寓言》 篇8
第一、教材特點:
兩則寓言選自《伊索寓言》,篇幅短小,情節生動,形象鮮明,語言流暢,諷刺性強,能激發學生聯想、想象興趣,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
第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理念,結合寓言的特征,本文教學目標設定為:
1、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和《伊索寓言》等有關文學常識。
2、學會分析寓言情節,領悟深刻寓意的學習方法。
3、聯想、想象,培養初步寫作寓言的能力。
4、領悟寓言哲理,聯系生活與自身實際,培養健康情感與高尚人格。
第三、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目標2學會分析寓言情節,多角度領悟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學習難點】目標4領悟寓言哲理,聯系生活與自身實際,培養健康情感與高尚人格。
第四、教法與學法:
客觀上講,思源學校的學生基礎不好,學習積極性不高,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學習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始終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任務。為此,在教法、學法上,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法:搞好導學案設計與課件設計,問題要小、淺、易,讓學生經過努力能完成學習任務,有所收獲。教師少講,學生多學、多說、多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學法:圍繞著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針對課文實際,設計了導學案程序作業,引導學生一個個去完成,讓學生逐步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寓言》 篇9
山崗洞穴里住著大小兩只狐貍,它們間關系十分融洽。小狐貍對大狐貍分外敬重,大狐貍對小狐貍更是關懷備至,但還時時覺得不足。
冬天來臨,幾天找不到食物,兩只狐貍都餓壞了。那天終于抓到一只小山羊,于是一起高興地吃了起來。
吃著吃著,大狐貍突然想到:“一只小山羊平時兩人正夠飽。這次餓了幾天,小狐貍年幼照顧它理所應當,我就少吃些先讓它吃飽。”于是,大狐貍把大塊羊肉推給小狐貍,自己揀吃小塊的。
小狐貍忙把大塊羊肉推給大狐貍,說:“這么多天沒吃了,你個子大食量也大,更應該要多吃些。”
“我還不太餓,你年紀小今天一定要多吃。”大狐貍忙又將大塊羊肉推給小狐貍。
如此推讓多次,小狐貍的多疑癥又犯了:“大狐貍怎么了,幾天沒進食我都受不了,它哪能不餓呢?”
又一想,疑心更重了:“餓久了貿然進食太多會撐破肚皮,這常識人人皆知。大狐貍今天不敢多吃卻非要讓我吃一定別有用心,它肯定想撐死我好用我的肉過冬,真是包藏禍心!跟它在一起太可怕了,我得趁早離開。”
第二天一早,趁大狐貍還未醒來小狐貍不辭而別,它把家搬到遙遠的地方居住,從此不再和大狐貍見面。
而大狐貍至今還弄不明白,自己如此誠心對待小狐貍,而為什么小狐貍無緣無故的就突然離開自己了呢。
——所以熱情待人沒錯,但也應當有度。超過一定限度的`熱情可能適得其反,有時還真會引起別人的猜疑,盡管你的表現確實出自一片真心。
《寓言》 篇10
一、課題:
人生寓言
二、教學目的:
1.體會寓言的寓意,學會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點;
3.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三、教學重點
1.體會寓言的寓意,學會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點。
四、教學難點:
1. 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五、課時:
2課時。
六、課型:
綜合新授課
七、教學方法:
講讀-討論
八、教具: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白兔和月亮》
(一)看導語默讀課文
(二)借助注釋、詞典,識字識詞。
審美 風韻 閑適 窖 得失之患 泯 厄運 慧心
皎潔 心曠神怡 歸屬 稟告 身世 正色
(三)朗讀課文。
1.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2.學生個別讀。
(四)老師講解寓言的基本常識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簡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五)內容研討
1.第三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賞月”與第一段的哪些語句相照應?
2.第三段中“從前的閑適心情”與第一段的'哪些詞語相照應?
3.第一、三段對白兔的心情用了對比的方法進行描寫,請從這兩段中,找出四個構成鮮明對比的四字詞語。
4.從文中找出運用了比喻、擬人修辭方法的句子各一個。
比喻:
擬人:
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6.引導學生準確理解《白兔和月亮》,設問為什么不編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7.《白兔和月亮》的語言很精美,引導學生學習。
8.這一則寓言提到人類,含有什么意味?
(六)老師點撥
1.每天夜里,她都來到林中草地……心曠神怡地賞月。2.無憂無慮 心曠神怡 3.無憂無慮,心曠神怡;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4.略 5.擁有財富并過分地看重財富,就可能失去人生的許多樂趣。 6.白兔雖有賞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實在不配擁有月亮,所以如此緊張不安。雖是諸神之王的賞賜,也是非分之財,擁有非分之財,必然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忽視這一點,就不能準確理解寓意,就可能誤解、誤導。 7.“慧心”“風韻”“閑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8.意思是說:人類的慧心已泯。
第二課時
學習《落難的王子》
(一)朗讀課文。
1.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2.學生個別讀。
(二)內容探討
1.請在文中空白寫出漢字。
他自己也被敵人( )去當了奴隸,受盡非人的折磨。
2.文中“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兩句和“天哪,太可怕了……”分別出自 之口,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
3.文中“至于此,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一句是什么意思?你能舉出一個這樣的例子嗎?
4. 請在文中劃出本文的主旨句。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為什么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三)老師點撥:
1.擄 2.王子、我、其他人;對比寫出人世間沒有不能承受的苦難。3.(略)4.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5.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運后歷盡苦難的磨煉,性格堅強起來了,所以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四)總結:
兩則寓言的寓意分別是:“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一則寓言,寫好事變成壞事;一則寓言,寫壞事變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壞事是經常遇到的,怎樣對好事,怎樣對待壞事,兩則寓言很有啟發性。
十、板書設計:
人生寓言
周國平
心曠神怡地賞月
白兔和月亮 轉 諸神之王賞賜
主題詞:得失之患 折 轉折
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請求撤消
落難的王子:寓意:厄運能使脆弱的人堅強起來
十一、課后小結:
《寓言》 篇11
嘶叫的鷂子
最初鷂子能發出一種動聽的尖叫聲。當他聽見馬嘶叫后,覺得非常好聽,十分喜歡,便不斷使勁地去學馬那樣的嘶叫聲。最終不但一點沒有學會,而且連自己原來的叫聲也不會了。
這故事是說,那些好高騖遠的人總想要他本性以外的東西,到頭來得不償失,連他自己本來具有的東西都喪失了。
馬與兵
戰爭期間,一個士兵用大麥精心地喂養他的'馬。然而戰爭一結束,那馬便被拉去服苦役,搬運沉重的貨物。后來戰火重燃,軍號吹響了,主人備好馬鞍,全副武裝騎著馬去迎敵。這時,馬卻毫無力氣,不斷摔倒,他對他主人說:“你還是趕快再去找一匹戰馬吧。因為你已把我變成一頭驢子,又怎么還能把我當戰馬騎呢?”
這是說,和平、舒適的日子里不能忘記了災難。
大樹和蘆葦
有一天,狂風刮斷了大樹。大樹看見弱小的蘆葦沒受一點損傷,便問蘆葦,為什么我這么粗壯都被風刮斷了,而纖細、軟弱的你什么事也沒有呢?蘆葦回答說:“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軟弱無力,便低下頭給風讓路,避免了狂風的沖擊;你們卻仗著自己的粗壯有力,拼命抵抗,結果被狂風刮斷了。”
這故事是說,遇到風險時,退讓也許比硬頂更安全。
薔薇與雞冠花
薔薇和雞冠花生長在一起。有一天,雞冠花對薔薇說:“你是世上最美麗的花朵,神和人們都十分喜愛你,我真羨慕你有漂亮的顏色和芬芳的香味。”薔薇回答說:“雞冠花啊,我僅曇花一現,即使人們不去摘,也會凋零,你卻是永久開著花,青春常在。”
這是說,事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不必羨慕別人有你所沒有的東西,你也有別人所沒有的東西。
蟬與狐貍
蟬在大樹頂上鳴唱。狐貍想要吃掉他,便想出了一個詭計。他站在樹下,一會兒贊美蟬的歌聲悅耳動聽,一會兒羨慕地看著蟬,認真欣賞他的歌聲,并勸蟬下來,說他想要看一看是什么樣的動物才能發出這么悅耳的聲音。蟬識破了他的詭計,便摘了一片樹葉拋下去。狐貍以為是蟬,猛撲過去,抓住它。蟬說道:“喂,壞家伙,你若以為我會飛下來,那就大錯特錯。我自從見到狐貍的糞便里有蟬的翅膀之后,就時刻警惕狐貍。”
這是說,聰明的人懂得從鄰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獅子和兔
獅子發現兔子正在睡覺,便想趁機吃掉他。這時,獅子又看見有只鹿走過,便丟下兔子去追趕鹿。兔子聽到聲響,馬上跳起來逃跑了。獅子使勁追鹿,仍沒有追到,于是又回頭來找兔子,卻發現兔子早已逃之夭夭。獅子說:“我真活該!丟掉已到手的食物,卻貪心去追求那更大的希望。”
這是說,有些人不滿足手中的小利,去追求更大的希望。結果,不但不知不覺地把手中的小利丟掉了,更大的希望也沒追到,只留得兩手空空。
《寓言》 篇12
單調的現在,怎樣存在,或許這是被時間催促的無奈。
世態、演變成如往的花落花開,抑制了現在、遺失了斷斷續續的未來。
時光里,我們被選擇著。它如一條漫長的路,而我們皆是路上的步行者、也僅僅是步行著……在這路上,行人無數,有的只是匆匆一別,有的卻又像似曾相識,再有的便是熟悉得莫過于熟悉的身邊人了。彼此都在相互競爭著,一樣的起點,從最初的落后到不屈的追趕、超越直至倒下。時光不短,卻也短暫。一路磕磕絆絆在所難免,但只要有了向往,這些全當微乎其微的挫折了。但畢竟不是人人都有這般覺悟,若心已懶了、這路的盡頭在心也已定格了。路不同、人不同、方向不同、終點自然而然也不同。這也就是老虎與老鼠的差異了。
很多時候,借口太多、行動太少。而時間便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恒量一個人的唯一標準,它在不斷更替的晝夜里、驗證著,妄想吞噬一切。久了、一切旁門左道,原形畢露,然后就是被時間不屑的省略了,沒有余地。
永遠都被時間拋之腦后。夢時、恍惚中。時間——悄然無息的過去了,很干脆的遠走了。至今、腦海里回映著的只有現實和過往,至于那未來,便算是徹底的空白了。
再怎么說,在這沿路的里程,幾乎什么都感受過了。雖并非那一路領先著的妖孽,或是那突然來個出其不意的后來居上,倒也不算早已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的了,這也就構成了自己的。雖并非那一路拼命的,也并非那些玩世不恭、以毫無意義的個性來炫耀的。都說命運弄人,人何嘗不是呢。只要還活著,就一直被狠狠的囚禁著,注定了些什么。但有實力的、不滿足于現在的有實力的,當然可以選擇勇敢邁出,跟命運叫板。實力的多少也就指明了未來的走向,無論何時何地,都注定了人群里的不凡。這顯而易見的道理有時卻也難免不故作一番“遠在天邊,近在咫尺”的無用之功……
道理都懂,可真正能做到的也只是少數,少數的平庸之人……。而換句話說,這堅持下來的也就奠定了他們的不凡。是一路璀璨?還是跌倒了的哀嘆?
閑著,無所謂的`閑著時。其他人或許早已開始暴走了,且是那種不顧一切的。這差別,也就在這無所謂的時間里,磨耗殆盡——以至詫異,彈簧一樣,越拉越長,越來越遠,最后崩斷,再后來,便是一拉不可收拾的悲劇了,悲劇得收不回場了。
一樣始點,每個人都是一樣,白紙一般、簡簡單單。但隨著時間的沉淀,也會逐漸發黃,免不了胡亂帶過幾筆,免不了讓墨滴,到最后污漬斑斑。這么說吧,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走向黑暗的過程,只不過這其中意義不同。有的人是為了磨礪自己,堅毅的墜入,再憑一己之力躍出。而剩下的不過是自甘墮落的,進去了便再也出不來的——如寓言一般深刻,暗示著些許說不盡的未來式了。
斑駁的點綴著那些無中生有的。也許有的人早已有打算了,也許有的人已在不知不覺的思考了,又也許還有人繼續一如既往的無所事事了,只能自嘲著說人各有志了。
時光匆匆略過,留下空殼。再想,只是后悔的不能再后悔的的堅強了。麻木的現在過了后,又成了一去不返的記憶了,到最后醒了,可是晚了,又成了向那時間乞求的人了……
更不得不說的是,玩命的覺醒者越來越多了,不能落下太多。這世態,墳墓太多,僅管殘酷,但真正經歷過了,雨后彩虹也不遠了。
再說著,這所謂的寓言也不再是反復拘束著的大道理了,在寓言的同時加以預言著更多不知所措的未來。誰都逃不過審判,但就算再怎樣,只需認清自己還是自己,只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就算未來斷斷續續,麻木不仁的世態也只是褪去光華的洪流,洗刷著、磨礪著一切值得等待。
時光存在,難以釋懷,情緒似海,我的寓言與現在、未來都是我的無奈。
《寓言》 篇13
人的心思。有時候,總是反轉重復的,甚至可說很多時候。
這是否與基固有關,或者是與生活有關?
關于說話,我記得,我曾寫過幾篇文字,寫說話難,寫說真話難上難。今天,忽又困于說話,想到實話這兩個字。
實話就是揭露秘密,無論秘密顯而易見還是秘密藏而又藏,被你揭露的那個秘密就像一個“飛去來”,你若把它丟給別人,它會飛回傷害你的。
“從來不說實話嗎?”
“一般來說不敢說。”
“就因它是‘飛去采’?”
“因為你一說實話,也就毀了它,馬上變了味,成了具死尸。”
“它是誰?”
“是秘密,就是所有事物的'真相。”
想起我在小的時候,用那彈弓射殺麻雀,或者射殺一只雞,那雞飛轉著,旋即倒下了,生命真是脆弱呀!當時心里還得意,現在回想就難受,不知有過多少罪過!
《寓言》 篇14
買櫝還珠
楚國有個人到鄭國去賣寶珠。為了能賣個好價錢,他用珍貴的木蘭木給寶珠做了一個十分精致的盒子,又用珍貴的.桂椒一類的香料把盒子薰得芳香撲鼻,并且,還在盒子上面綴系上許多珠玉,用玫瑰色和翠綠色的寶石裝飾起來。
有個鄭國人看見這個盒子十分漂亮,就把盒子買下來,而把珠寶還給了楚國人。
寓意:一個素養不高、缺乏鑒別潛力的人,往往會丟掉真正寶貴的東西,而把那些價值并不高的東西當成寶貝。
原文:
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寓言》】相關文章:
中國寓言和伊索寓言03-17
(經典)《寓言》07-20
《寓言》07-22
《寓言》07-22
克雷洛夫寓言與伊索寓言03-23
扁鵲的寓言12-17
寓言的故事12-28
《寓言》說課稿06-27
鄭人買履寓言06-27
小學的寓言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