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寓言故事吧,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開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說理。通過講述故事來達到說理的最終目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系到寓言的未來。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
被小石頭打敗的駱駝
一頭體格壯實的駱駝,在無邊的荒原中走著,一不小心腳被堅硬的石頭劃破了,血順著腳往下流。
非洲的荒原上有成群的野獸猛禽,還有那把蟻巢筑得高高的紅螞蟻、黑螞蟻,都忙著尋找食物。當帶著血腥的駱駝走進荒野時,鬣狗撲向了它,大鷲也飛下來啄食它的身體。不一會兒,駱駝就被咬得鮮血淋漓。
駱駝東奔西竄,想甩掉鬣狗和大鷲,可它又撞到了幾尺高的蟻巢。
幾十萬、幾百萬只螞蟻立刻爬上它的身子,疼痛使它倒地亂滾。遠方的螞蟻聞到了血腥的味道,也浩浩蕩蕩地趕來,每一只都從駱駝身上咬去一點兒皮肉。可憐的駱駝無論怎樣打滾也擺脫不掉成群的螞蟻,一會兒,駱駝便沒有力氣了,一只只螞蟻在駱駝身上撕咬著。兩天過去了,非洲荒野里躺著一具完整的駱駝骸骨。
駱駝怎么也沒有想到,一塊石頭劃破了腳,竟使它變成了一副骨架。
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景時有發生。俗話說:“大江大海都過來了,卻在小河溝里翻了船。”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被強大的敵手打敗,而是敗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人生中,有時一個細節的疏忽,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會釀成滅頂之災。
零和游戲原理的故事
零和游戲原理源于博弈論。博弈論的英文名為GAME THEORY,直譯就是“游戲理論”。一項游戲中,勝方所得與負方所失相同,兩者相加,正負相抵,和數必為零,這就是所謂的“零和”。
“零和游戲”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與“零和游戲”相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后面往往隱蔽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但20世紀以來“零和游戲”觀念正逐漸被“非零和游戲”即“負和”或“正和”觀念所代替。“負和游戲”指,一方雖贏但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得不償失,可謂沒有贏家。贏家所得比輸家所失多,或者沒有輸家,結果為“雙贏”或“多贏”,稱為“正和”。在競爭社會中,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有效合作,得到的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從“零和”走向“正和”,要求各方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遵守游戲規則,不要耍小聰明,不要總想占別人的小便宜,否則,“雙贏”的局面就不會出現,吃虧的最終還是自己。
寓意: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實際出發,不是從單一的因素出發,而是要從復雜的.全面的實際出發,去具體分析每一個事實,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零和”“負和”和“正和”是游戲結果的三種事實,過去人們只從“零和”這個單一事實出發,而不能從全面的實際出發,尤其是忽視了“正和”這一事實,從而導致了人們形成了錯誤的主觀認識,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了一定的損失。
不要和誘惑較勁
一天,大魚問小魚們:“在一個釣鉤上掛著一條又肥又嫩、肉質鮮美的蚯蚓,你們會想什么辦法吃到它?”
小魚們聽了,各自挖空心思,絞盡腦汁,構想設計最佳方案,既能吃到美味,又不至于丟掉生命,什么方法才能兩全其美呢?
第一條小魚歡快地擺著尾巴說:“咬住蝗蚓的一端,使勁猛扯,把它從釣鉤上撕扯下來。”
第二條小魚說:“一點一點地躲避著釣鉤慢慢吞食。”
第三條小魚說:“猛吞釣鉤上的美味,然后再快吐釣鉤。”
大魚聽后搖了搖頭,把他們的回答全部給否定了,然后,意味深長地說:“不要和誘惑較勁,不要總想怎樣得到它,而應遠離,越遠越好。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2
古代,人們將那些身懷絕技云游四方的人叫“蘭子”。宋國有一個走江湖賣藝的蘭子,憑著他所懷有的絕技求見宋王宋元君,以期得到宋元君的重用。宋元君接見了他,并讓他當眾表演技藝。
只見這個蘭子用兩根比身體長一倍的木棍綁在小腿上,邊走邊跑,同時手里還耍弄著7把寶劍。他一邊用右手接連地向空中拋出寶劍,一邊用左手準確無誤地去接不斷下落的劍。7把明晃晃的寶劍在他手上從左到右有條不紊地輪番而過,而空中則總有5把寶劍像一個輪回的光圈那樣飄然飛舞。宋元君看了這令人眼花繚亂的絕技,非常吃驚,他連聲喝彩道:“妙!妙!”旁邊圍觀的人也無不拍手叫絕。宋元君十分開心,馬上叫人賞賜給這個賣藝人金銀玉帛。
不久,又有一個會耍“燕戲”的蘭子,聽說了宋元君賞賜耍劍藝人金銀的事,便前去求見宋元君。這一回,宋元君卻不但毫無興趣,而且大怒說:“先前那個有絕技的`人來求見我,正好碰上我心情好,雖然他的技藝毫無用處,但是我仍然賞了他金銀玉帛。今天這個蘭子一定是聽說了那件事才來求我看他表演的。這不明明是為貪財而獻技、希望向我討賞的嗎?這種人實在可氣!”
于是宋元君命人把那個會“燕戲”的蘭子抓了起來。宋元君本來打算殺了那個人,后來又覺得他并無什么大的罪過,只把他關了一個月就放了。
一個只憑自己的喜怒來決定人的價值的昏君,在處理國家大事上必定是沒有原則的。如果憑一件偶然的事情,就以為他“識才”,那也是愚蠢的。
燕王有收藏各種精巧玩物的嗜好。有時他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東西,甚至不惜揮霍重金。“燕王好珍玩”的名聲不脛而走。
有一天,一個衛國人到燕都求見燕王。他見到燕王后說:“我聽說君王喜愛珍玩,所以特來為您在棘刺的頂尖上刻獼猴。”燕王一聽非常高興。雖然王宮內有金盤銀盞、牙雕玉器、鉆石珠寶、古玩真跡,可是從來還沒有聽說過棘刺上可以刻獼猴。因此,燕王當即賜給那衛人享用30方里的俸祿。隨后,燕王對那衛人說:“我想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那衛人說:“棘刺上的獼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誠心的人才能看得見。如果君王在半年內不入后宮、不飲酒食肉,并且趕上一個雨過日出的天氣,搶在陰晴轉換的那一瞬間去看刻有獼猴的棘刺,屆時您將如愿以償。”
不能馬上看到棘刺上刻的獼猴,燕王只好拿俸祿先養著那個衛人,等待有了機會再說。
鄭國臺下地方有個鐵匠聽說了這件事以后,覺得其中有詐,于是去給燕王出了一個主意。這匠人對燕王說:“在竹、木上雕刻東西,需要有鋒利的刻刀。被雕刻的物體一定要容得下刻刀的鋒刃。我是一個打制刀斧的匠人,據我所知,棘刺的頂尖與一個技藝精湛的匠人專心制作的刻刀鋒刃相比,其銳利程序有過之而無不及。既然棘刺的頂尖連刻刀的鋒刃都容不下,那怎樣進行雕刻呢?如果那衛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絕妙的刻刀。君王用不著等上半年,只要現在看一下他的刻刀,立即就可知道用這把刀能否刻出比針尖還小的獼猴。”燕王一聽,拍手說道:“這主意甚好!”
燕王把那衛人召來問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衛人說:“用的是刻刀。”燕王說:“我一時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衛人說:“請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處取來便是。”燕王和在場的人等了約一個時辰,還不見那衛人回來。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來后說道:“那人已不知去向了。”
這兩件事中的虛偽,在實際驗證之前即被一個鐵匠用推理方法迅速戳穿,從而顯示了勞動者的智慧;也嘲諷了封建統治者的無知無能。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正確的推理方法跟實踐活動一樣,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重要法寶。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3
古時候,有一個射箭能手叫飛衛,技藝非常高超,遠近聞名。有個叫紀昌的青年,想向飛衛學習射箭。
一開始,飛衛對紀昌說: “學習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一眨也不眨!”紀昌回家后,就在妻子的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緊緊地盯著來回穿梭的梭子。這樣練習了兩年乏后,就是有人用針尖去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紀昌興高采烈地去把自己練習的情況告訴飛衛。飛衛對他說: “雖然陬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這還不夠。等練到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時,你再來見我吧!”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里,又練習起來。他用牦牛尾巴的毛,綁住一只虱子,吊在窗口,然后每天聚精會神地盯著虱子看。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了起來,后來競然大得像車輪一樣。
紀昌又跑到飛衛那里,報告了這個好消息。飛衛高興地拍拍他的肩頭,夸獎他說:“練得很好,你已經掌握了射箭的訣竅。”于是,飛衛開始教他怎樣開弓,怎樣放箭。
后來,紀昌終于成了一個百發百中的神箭手。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4
每天天剛蒙蒙亮,公雞就早早地叫醒主人。
可每天睡懶覺的母雞,卻與公雞享受同等的待遇。公雞感到心理不平衡,便也學著母雞睡起懶覺來。
一日,主人一把抓住了還在睡懶覺的公雞,要把它宰了。公雞滿腹委屈地向主人申辯:母雞也睡懶覺,為什么不殺母雞,而殺我們公雞呢?
而主人回答說:母雞的`職責是下蛋,公雞的職責是司晨,而你不盡自己的職責去睡懶覺,怎么說你是一只公雞呢?我殺的不是公雞,只不過是一只廢雞而已。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5
寓言王國是一個充滿情趣、幽默、勇氣、智慧和豐富想象力的地方,它把大自然的一切事物賦予了人類最廣泛的情感和基本的善惡觀。在我們嘲笑故事里丑角的滑稽時,不知不覺地感受到生活的真理。在教學過程中,我嘗試把一些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借用到哲學教學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毛驢和青蛙
一頭驢子經過一個荷花池的時候看到池塘里的青蛙生活得自由自在,它很羨慕,覺得自己每天辛辛苦苦還經常挨主人的鞭子。終于有一天,它不顧一切地跳下去,卻差一點淹死。辯證唯物論認為:物質決定意識。這就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使主觀符合客觀,不做不切實際的幻想,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千萬不要盲從,別人生活得再好,也許并不適合自己。就像寓言中青蛙生活的池塘一樣,看起來很美好,但它不適合驢子,如果驢子一味要去,只能喪生。人生亦是如此。
二、馬和驢
有一匹馬和一頭驢共同為主人運送一批貨物。半路上,驢子累了,它請求馬幫它馱一點貨物,馬沒有答應。最后,驢于終于累死了,主人不僅把驢子馱的貨物都壓在了馬的背上,而且還多了一張驢皮。
三、我要的是葫蘆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小葫蘆長得很好,可是葉子上長了蚜蟲。有人勸他治一治,他說:"我要的是葫蘆,又不是葉子"。過了幾天,小葫蘆慢慢變黃了,一個個都落了。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具體的、有條件的。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結果,人們應當根據某種原因預見事物發展的結果。有了對后果的科學預見,才能正確指導自己的具體行動,促使事物向自己期望的結果發展。
四、自作聰明的驢子
有一頭驢子為主人馱鹽,過河的時候一不小心掉進河里,等它爬上岸,它發覺背上的貨物輕了好多,它以為自己找到了竅門。第二次為主人馱棉花,過河的時候它故意掉進河里,沒想到棉花浸了水后,沉得差一點把它壓趴下。唯物辯證法認為:我們在認識事物,解決問題時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人們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基礎,是人們正確解決問題的關鍵,做事情不能生搬硬套,否則就會象這頭自作聰明的驢子一樣。
五、蚊子和獅子
一只蚊子和一頭獅子比賽誰更厲害,蚊子專門朝獅子臉上、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叮,獅子氣急敗壞地用爪子去抓,可是把自己抓得頭破血流卻并沒有抓住蚊子,最后只得認輸。得勝后的蚊子得意洋洋地吹著喇叭飛走了,一不小心撞在了蜘蛛網上,做了蜘蛛的美餐。
六、獅子和老鼠
一只老鼠被一只黃鼠狼追得無處可逃,情急之下它跳到了一頭正在睡覺的獅子的頭上,黃鼠狼嚇跑了,它卻被獅子抓住了。它懇求獅子放了它,說以后獅子有難它會幫助獅子的。獅子放了它,卻對老鼠的承諾嗤之以鼻,它想我堂堂一頭獅子還用求一只小小的老鼠幫忙嗎?后來,這頭獅子被獵人用網罩住了,正在沮喪的時候,那只小老鼠來了,三下兩下便幫它把網咬破了,救了獅子一命。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堅持一分為二的方法,對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反對看問題只看這一面,不看另一面的"一點論"。
七、米缸里的老鼠
一只老鼠找到了一個盛滿米的缸,它每天都到缸里吃米。米漸漸地少了,老鼠吃完米后要跳出米缸也越來越費勁。終于有一天,它跳不出來了,最后,水缸里的米沒有了,老鼠餓死在米缸里。唯物辯證法認為: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的兩種狀態,事物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就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適度原則,在我們需要保持事物性質穩定的時候,要把量變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做事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否則事情做得過了頭,就會落得老鼠的下場。
八、三只仙鶴
三只仙鶴捉了一些魚,把沒有吃完的魚埋在了沙灘上。第一只仙鶴抬頭看了看,暗暗地記住:魚埋在太陽底下。第二只仙鶴抬頭看了看,悄悄地記住:魚埋在那朵雪白的云下面。第三只仙鶴往周圍看了看,默默地記住:魚埋在那棵大柳樹旁邊。第二天,三只仙鶴都要找它們昨天埋好的魚。第一只朝太陽飛去;第二只朝云朵飛去;第三只朝大樹飛去......辯證唯物主義在肯定物質是運動的同時,也承認靜止的存在,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靜止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寓言中的前兩只仙鶴,割裂了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認為世界是-成不變的,犯了形而上學錯誤。
九、木桶與木板
一只木桶因為自己能盛很多的水,很是驕傲。桶上的一塊木板提醒它:"老兄,如果沒有我們這些木板,你還能盛水嗎?"木桶不服氣,讓木板離開它。木板離開了木桶。木桶上有了一個大豁口,水一下子泄了出去。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由部分組成,沒有部分就無所謂整體,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沒有整體也無所謂部分,任何部分離開了整體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整體的性能和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反之,部分也制約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會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對于木桶來說,決定它的性能及狀態的最關鍵的部分就是構成它的最矮的那塊木板。
十、鷺鷥
午后,一只吃飽喝足了的鷺鷥在水邊散步。這時它發現了一條鯽魚,它想:我已經很飽了。鯽魚趨機溜走了。過了一會兒,它發現了一條鲇魚,它想:剛才那條鯽魚我沒吃,我能吃這么令人沒有胃口的東西?鲇魚也溜走了。又過了一會兒,它餓了,到處找吃的,這次只有一條小泥鰍,它想:這小東西還不夠我塞牙縫的。于是小泥鰍也溜走了。傍晚,鷺鷥實在是餓得不行,只好捉了幾個小蝸牛充饑。唯物辯證法認為: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從量變開始的,當量變發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引起質變。它要求我們要重視量的積累,堅持適度原則,更要不失時機地促成質的飛躍。寓言中的鷺鷥就沒有抓住時機,致使機遇一次次從身邊溜走。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接受鷺鷥的教訓,做好準備,抓住機遇,要知道,機會絕不會第二次來叩你的門。
十一、陷入泥坑的車夫
有-個車夫拉著一車貨物陷入了泥坑里,他求上帝幫忙。上帝說:你從車上跳下來,把車輪底下墊上一點草,然后邊吆喝著馬邊到車后推車......他照做了,車子果然從泥坑里出來了,他對上帝說:謝謝你,萬能的上帝!上帝說:你不用謝我,一切都是你自己做的。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它要求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從自身找出路,不要一味地等、靠、要。
十二、狐貍與蟬
蟬在大樹上鳴唱,狐貍想吃掉它,便想出了一個詭計。它站在樹下,極力地贊美蟬那美妙的歌聲,并誘騙蟬飛下來讓它看一看是什么樣的動物才能發出這么悅耳的聲音。蟬識破了它的詭計,便摘了一片樹葉拋下去。狐貍以為是蟬,猛撲過去抓住它。蟬說:"你以為我會飛下去,那就錯了,自從我看見狐貍的糞便里有蟬的翅膀后,我就時刻警惕狐貍。"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前提,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深化發展到理性認識。我們認識世界的根本任務是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要完成這個任務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付出艱辛的勞動,善于觀察,善于總結,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得出正確的理性認識,用以指導自己的實踐。
十三、空中樓閣
有個懶漢,家里很窮。有一天鄰居家的雞在他家里生了個蛋,他拿著這個蛋想:我用這個蛋去孵一只雞,雞再生蛋,蛋再孵雞,然后我把雞賣了,買只羊,等羊生一群小羊后再賣掉,買頭牛,等牛生一群小牛后......我把它們賣掉就可以有很多的錢,成為最富有的人,國王就會把他的女兒嫁給我。成了國王的女婿后,我要建世界上最漂亮的空中樓閣......想到高興處,他不禁手舞足蹈,一失手把雞蛋打碎了,"哎呀,我的空中樓閣。"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就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它是人們變革客觀事物的活動,必然引起客觀對象的變化,而不是純主觀的思維活動。這就要求我們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凡事只停留在想的階段,而不付諸行動,永遠也不會達到目標。
當然,還有很多我們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象掩耳盜鈴、刻舟求劍、鄭人買履、拔苗助長、庖丁解牛、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等等,都可以信手拈來,把深刻、抽象的哲理寓于其中,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學習哲學。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6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蘋果。
一個紅透了的蘋果。
那時我還小,才上初中,同桌是一個會臉紅的男孩子。是的,吵架也臉紅——我和他吵過不少架,每次都是他先道歉。我還暗暗覺得,他很有紳士風度。后來老師調整位置,我和他分開了。
一個蘋果那天下午陽光很好,騎著車上學,想著一些遙遠的事,突然就想起了他。他是上午走的,調到了第三組,不知道為什么,我的心里空空的,就像一間許久沒人打掃的房間。來到教室,看見新同桌,一個跟我沒說過幾句話的男生,不經意間,我就把目光投向了他,他在和他的新同桌談笑風生。坐到座位上時,我終于吁出一口氣,不是為了什么,只是因為在這個角度,我看不見他。我的手伸進抽屜里拿書時,碰到一個令人舒服的涼涼的東西——一個蘋果。上面貼有一張紙條,寫著“送給你”,還有一個笑臉。熟悉的字跡,是他。
我沒有一絲微笑,但我覺得我的心里長出了一棵蘋果樹,然而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恰好落在了我的手里,它是我的。
我沒有把它吃掉,也沒有扯下那張紙條,我只是小心地把它放進書包夾層里,帶回了家。回到家,我也沒有把它吃掉,我只是把它放在書柜上,有紙條的那一面朝外。它是那么紅艷圓潤,就像一首白朗寧的詩。我看著它,仿佛在這個蘋果上讀出了字,讀出一顆也是那么紅艷圓潤的心。
我已經不記得那幾天是怎么過的。只記得因為角度問題我坐在座位上看不到他,我只有在傳本子的時候驚鴻一瞥,他還是那樣,會臉紅,會一些女生不會的奧數題,會朝著老師傻傻地笑,只是,那只屬于我們倆的吵架再也沒有出現。在那一次次短暫回頭中,我第一次聽見自己的心跳。
每天回家,我都會朝著那一個蘋果說話,蘋果恐怕也聽厭了吧?小女孩的瑣碎,小女孩的心事。然而蘋果還是一副好脾氣的樣子,散發著清香,散發著誘人的光澤,就像一個銀碗,盛著米粒一樣的'秘密。漸漸地,每次我從水果攤路過,看見蘋果,我都會想起他,想起他燦爛的笑容,想起他吵架時臉紅的樣子。簡簡單單,就像一個蘋果。
蘋果開始潰爛時,我不知所措。蘋果潰爛的地方開始流水,我知道,那是蘋果酒。聞著陣陣酒香,我仍然沒有把它扔掉。
蘋果徹底腐敗時,我留下了那張紙條,只是上面已經有了斑斑痕跡,那是一個蘋果留給世界的腳印。那天我路過水果攤,買了一個蘋果,把紙條貼在上面,就像原來那樣。然而,我知道,紙條還是原來的紙條,我還是原來的我,只是蘋果,已經不是原來的蘋果了。
我一直堅持那個習慣,等蘋果腐爛時,再去買一個,貼上紙條,放在書柜上。直到初中畢業。我拿著畢業聯系簿找他,他愣了一下,還是寫上了自己的聯系方式。然而,在寄語那欄里,他只寫了“一路順風”。
回了家,我望著蘋果,流了一滴淚。
我現在還記得那滴淚落在地上的聲音,雖然我已經是大學生了,我沒有打過一個電話給他,也沒有再為他買一個又一個的蘋果,因為我知道,處理一個蘋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吃掉它。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7
烏鴉叫了
財主雇宋曲卡做工,訂了一條規矩:要雞叫頭遍上工,鳥雀歸林烏鴉叫才能收工。
一天下午,財主去叫他回來干點家務活。走到河邊上忽然河水漲了,財主便說:“雖然天快黑了,可是烏鴉還沒叫哩,按規定現在還是上工時間,你不能空著手回,就背著我過河吧!”
宋曲卡看著天色,摸摸后腦勺,回答說:“規矩是不能失。不過你老人家福大體胖,我背上走不快。”
財主說:“慢些沒啥。”宋曲卡就背著財主過河。剛走到河心,一群覓食而歸的.烏鴉飛過天空,“哇———哇———”地叫著。宋曲卡心中一喜,說:“烏鴉叫了,收工了。”“撲通”一聲把財主扔進河里。財主在水里翻了幾個跟頭,水雞一樣站立不穩。財主央求宋曲卡拉他一把,宋曲卡回答說:“按你訂的規程辦事,這時我下工了。”氣得財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顧上不顧下
一天,縣令召見宋曲卡。宋曲卡上身穿著綾羅綢緞,下身穿著破爛麻布。
縣令一見,哈哈大笑道:“只顧上頭,不顧下頭,可笑可笑!”
宋曲卡恭敬地回答:“是的,大人。我知道你做官,從來就是只顧上頭,不顧下頭,為了討你的喜歡,我就這樣來了。”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8
不久前,大約一個月吧,在熔化玻璃的爐子里,熊熊的火焰閃射著火星。
智巧的工匠利用火焰制造玻璃瓶子和杯子。
火焰不停地變換自己的形狀和輪廓,用跳舞消磨著時間。突然,它發現,在閃閃發光的燭臺上有一只蠟燭。蠟燭身材苗條又細柔,它想和火焰親近。
火焰被欲望征服,使出全身的力氣,想舔一舔那美麗的蠟燭。
一朵活潑的火焰,向上一躍,竄到爐子的背上,接著一滾,“啊!”真難以令人相信,它一下子沖到蠟燭上面,開始貪婪地吞噬蠟燭。兇猛的火焰很快就把苗條的蠟燭從頭到腳吞下去。
“噢,蠟燭死了,我可不愿意和它一起結束生命!”火焰嘆息著說,“我得想點辦法,拯救自己。”
事情可沒有那么容易。
“我唯一的出路是回到爐子里,我剛剛從那兒逃出來。”火焰自語。
火焰已經無法離開癱軟的蠟燭。它開始喊叫,請求爐子里的火焰救命。
“幫幫我吧,兄弟們,幫幫我吧!快一點,救救我吧!”
它的老朋友們對它的呼救無動于衷,仍舊在彩光變幻的爐子里跳舞。在變成一縷青煙的瞬間,火焰仍在哭叫。此時此刻,它的兄弟們仍在享受著美麗的活生生的.光焰和散發著熱量。
不切實際的幻想象那火焰一樣,放棄了令人鼓舞的現實,落得空忙一場!
一大群小鳥聚在一起,它們真多呀,好像天上的云。它們飛起來,把太陽都遮上了。過了些日子。這鳥群的數量減少了。每天早晨都非常奇怪地失蹤一些,誰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故。“我不懂,我不明白??”鳥群的首領非常著急,它自言自語。這是一只健壯而又機靈的老鳥,它是率領小鳥旅行的老手,它對這件事感到奇怪,決心揭開這個謎。
這樣,一天早晨,作為它的職責,應當在隊伍的前面,領頭飛翔,可是,它卻來到隊伍的后面,認真監視著自己的同伴。
小鳥們和過去一樣,飛往遠處的森林。可是,飛過山崗后,飛行的隊伍就不那么有秩序了。
“謎就在這兒嗎?”警惕的首領這樣問自己。
它發現鳥群偏離了航向,好像有一股小鳥們無法抗拒的強風席卷著它們。不一會兒,大部分小鳥又聚在一起,但是,那些最年輕的小鳥們似為那看不見的力量左右著。
最后,首領發現了蛇。這條蛇長極了,渾身全是粘性分泌物,彎彎曲曲的,盤繞了好幾圈。蛇躲在草叢中,每天都等待著小鳥飛過,它張開大嘴,用力吸氣,許多小鳥被它吸到肚子里。
在生活的道路上,藏著許許多多蛇。行路的人們事先要想到這一點,并且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安全之路。
果園里有兩個山鷓鴣的窩,一個建在柏樹里,另一個建在橄欖樹上。
“我再多生一個蛋,”一只山鷓鴣說,“我要同時孵它們。我要比自鳴得意的鄰居多生幾個兒子。”
日子過得好快,兩個窩里的蛋幾乎同時孵出小鳥,兩只母鷓鴣對做母親的本領十分自豪,并且四處宣揚。
小鳥們開始膽怯地模仿著它們的母親,漸漸地長出羽毛。激動人心的日子到了,它們開始飛翔啦!
住在橄欖材上的小鳥一個接一個地從樹上大膽地跳下來,做暫短又小心翼翼的飛行,然后再飛回溫暖的窩里。小鳥對自己的“奇跡”感到非常驕傲。
住在柏樹叢里的小鳥,也是一個接一個地開始了偉大的冒險。它們膽顫心驚地在果園飛行,一邊尖聲尖氣地叫,一邊扇動著小翅膀。
不過,它們之中的一員本應當飛回柏樹的窩,卻十分笨拙地落在橄欖樹的巢里,并且,十分滿意地和其他小鳥擠在一起。
這小鳥是偷來的蛋孵出的。它是回到親生母親的身邊。它以此嘲弄了鷓鴣小偷。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9
草原上的羊也需要喂
我的師父在某個寺院住的時候,常常喂附近放生的山羊,以至于那些山羊一看到師父回屋就都聚到門口討吃的。
我就奇怪了,夏天的'草原水草豐美,山羊們天天在草原上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為什么還要喂呵?
師父說,老山羊們很可憐,牙齒幾乎都掉光了,剩下的幾顆也是七倒八歪搖搖欲墜,就算在豐美的草地上努力地啃一天,仍然填不飽肚子。
我更奇怪了,如果草地上的嫩草它都吃不動,師父喂的草它就能吃得動嗎?
師父說,它們吃不動草,所以我沒有喂草。在面粉中加上鹽巴,和好以后分成小塊,這樣它們就吃得很高興。
這時我的劣根性不可遏制地暴露出來:啊?給羊吃這么好的東西啊?那師父吃什么啊?
師父笑了:我也吃面條,不過是熟的!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0
欠債的雅典人
在雅典有一個欠債的人,債主三番五次來催索拖欠的錢,他總推說沒錢,請求延期。因為債主不答應,他迫不得已把家中僅有的母豬趕出母豬趕出來,當場出賣。買主走上前來,問這豬還能下小豬崽么。他回答說,她不但能下小豬,而且還下得很多,不同尋常,因為她在土地女神節會生下些小母豬,而在雅典娜節會生下些小公豬。買主聽了這話大為吃驚。債主說道:“這毫不奇怪,因為她在酒神節還會為你生些小山羊哩。” 這故事說明,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會不惜為不可能的事情作偽證。
善與惡
力量弱小的善,被惡趕走到了天上。善于是問宙斯,怎樣才能回到人間去。宙斯告訴他,大家不要一起去,一個一個的去訪問人間吧。惡與人很相近,所以接連不斷地去找他們。善因為從天上下來,所以就來得很慢很慢。 這就是說,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卻每日為惡所傷害。
獅子和海豚
獅子在海灘上游蕩,看見海豚躍出水面,便勸他與自己結為同盟,說他們是一對最好的搭擋,因為一個是海中動物之王,一個是陸地獸中陸地獸中之王。
海豚立即高興地答應了。不久,獅子和野牛展開了一場生死搏殺,他請求海豚助他一臂之力。盡管海豚想出海助戰,卻辦不到。
獅子指責他背信棄義。他回答說:“不要責備我,去責備自然吧!因為它讓我成為海里的動物,不許上陸地呀!”
這是說,我們結交盟友,應當選擇那些能共患難的人。
強盜與桑樹
強盜在路上殺了一個人,被路過的人們追趕。
他帶著一身血跡逃跑。迎面而來的行人問他,雙手為什么染紅了,他說他剛才從桑樹上爬下樹上爬下來。正說著,那些追趕的人來了,抓住了他,把他吊死在桑樹上。
那桑樹對他說:“我很高興幫助人們處死你,因為你殺了人,卻把事情賴到我身上。”
當被別人毀謗為惡人的時候,有些本性善良的人,也往往會毫不猶豫地進行反擊。
鬣狗與狐貍
傳說鬣狗每年要變換他們的性別,有時是雄的`,有時是雌的。
有條鬣狗看見狐貍,便指責他,說自己想要和他交朋友,狐貍卻不理睬。
狐貍回答道:“你不要指責我,而應該指責你自己,因為我不知道把你當女朋友好呢,還是當男朋友好。”
這是說那些做事態度曖昧的人。
眾神保護下的樹
古代相傳,眾神選擇一些樹在他們的特別保護之下。
宙斯選擇了橡樹,阿佛洛狄忒選擇了石榴樹,阿波羅選擇了丹桂樹,庫柏勒選擇了松選擇了松樹,赫拉克勒斯選擇了白楊樹。
雅典娜不懂他們為什么寧愿選這些不結果實的樹,便詢問他們選擇的原因。
宙斯回答說:“這也許是我們不愿沾那些果實的光。”
但雅典娜說:“無論誰怎樣說,便讓他去說。因為橄欖樹的果實,更顯得尊貴。”
于是宙斯說:“我的女兒啊,你才是真正的聰明。 我所做的一切若有用,虛榮就是徒然的。”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1
瑪莎·米查姆小姐是街角上那家小面包店的老板娘(那種店鋪門口有三級臺階,你推門進去時,門上的小鈴就會響起來).
瑪莎小姐今年四十歲了,她有兩千元的銀行存款,兩枚假牙和一顆多情的心.錯過婚的女人真不少,但同瑪莎小姐一比,她們的條件可差得遠啦。
有一個顧客每星期來兩三次,瑪莎小姐逐漸對他產生了好感。他是個中年人,戴眼鏡,棕色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齊齊的。
他說英語時帶很重的德國口音。他的衣服有的地方磨破了,經過織補,有的地方皺得不成樣子。但他的外表仍舊很整飭,禮貌又十分周全。
這個顧客老是買兩個陳面包。新鮮面包是五分錢一個,陳面包五分錢卻可以買兩個。除了陳面包以外,他從來沒有買過別的東西。
有一次,瑪莎小姐注意到他手指上有一塊紅褐色的`污跡。她立刻斷定這位顧客是藝術家,并且非常突圍。毫無疑問,他準是住閣樓的人物,他在那里畫畫,啃啃陳面包,呆想著瑪莎小姐面包店里各式各樣好吃的東西。
瑪莎小姐坐下來吃肉排、面包卷、果醬和喝紅茶的時候,常常會好端端地嘆起氣來,希望那個斯文的藝術家能夠分享她的美味的飯菜,不必待在閣樓里啃硬面包。瑪莎小姐的心,我早就告訴過你們了,是多情的。
為了證實她對這個顧客的職業猜測得是否正確,她把以前拍買來的一幅繪畫從房間里搬到外面,擱在柜臺后面的架子上。
那是一幅威尼斯風景。一座壯麗的大理石宮殿(畫上這樣標明)矗立在畫面的前景----或者不如說,前面的水景上。此外,還有幾條小平底船(船上有位大力把手伸到水面,帶出了一道浪跡),有云彩、蒼穹和許多明暗烘托的筆觸。藝術家是不可能不注意到的。
兩天后,那個顧客來了.
“兩個陳面包,勞駕。”
“夫人,你這幅畫不壞。”她用紙把面包包起來的時候,顧客說道。
“是嗎?”瑪莎小姐說,她看到自己的計謀得逞了,便大為高興。“我最愛好藝術和----”(不,這么早就說“藝術家”是不妥的)“和繪畫。”她改口說。“你認為這幅畫不壞嗎?”
“宮殿,”顧客說,“畫得不太好。透視法用得不真實。再見,夫人。”
他拿起面包,欠了欠身,匆匆走了。
是啊,他準是一個藝術家。瑪莎小姐把畫搬回房間里。
他眼鏡后面的目光是多么溫柔和善啊!他的前額有多么寬闊!一眼就可以判斷透視法----卻靠陳面包過活!不過天才在成名之前,往往要經過一番奮斗.
假如天才有兩千元銀行存款、一家面包店和一顆多情的心作為后盾,藝術和透視法將能達到多么輝煌的成就啊----但這只是白日夢罷了,瑪莎小姐。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2
飛蛾投火
一天夜里,林子和客人一起坐在院子里乘涼,天很黑,四周十分安靜,只有一只蠟燭在閃著亮,林子同客人一起談古論今,大家都對人生感嘆不已。
這時,一只蛾蟲撲打著粉紅的翅膀,繞著燭光飛來飛去,還發出細小的嘶嘶聲,林子用扇子驅趕飛蛾,它便飛走了。可是剛過一會兒,它又飛過來了,林子又用扇子趕走蛾蟲,它飛走不一會又飛回來,而且一個勁地朝蠟燭火不顧一切地撲過去,這樣趕走又飛來,趕走又飛來,反復七八次了。終于,蛾蟲的翅膀被燭火燎焦了,它再也飛不動了,落在地上,焦頭爛額,還在不甘心地掙扎著那已經烤得殘破的翅膀,直到沒有了一絲氣息為止。
看了飛蛾的這般情景,林子感慨地對客人說:“你看這飛蛾撲火該多愚蠢啊!火本來是燒身的,可是它偏偏要不顧死活地去撲火,落得這般下場!”
客人也有同感地嘆道:“誰說不是呢?可是,人比飛蛾更甚啊!”
林子說:“是的,世上的聲色利欲,引得人們拼命去爭奪追逐,何止像這飛蛾撲火?那些循此道路而不懷疑、毀滅了身軀而不后悔的'人,豈不是也像這蛾蟲一樣可悲可憐又落人譏笑嗎?”
人們追名逐利,正如飛蛾投火一般。飛蛾投火被人們笑其愚蠢;而那些追名逐利以至于身敗名裂的人,不是更加可笑嗎?
屙金子的石牛
從前,四川的西部有個叫作蜀國的國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很是富庶。離它不遠的秦國早就對這塊富饒的土地垂涎三尺,想要把它劃歸自己所有。可是通往蜀國的道路非常險峻,有陡峭的懸崖絕壁和萬丈深谷隔在路途上,一跌下去就會摔個粉身碎骨,進軍的路線無法暢通,任憑秦國虎視眈眈,可一時也無可奈何。
蜀國的國君生性貪婪,總是大肆搜刮民間財富來滿足自己對金錢的貪欲,有時甚至不惜一切代價。秦國的國王秦惠王從派去探聽消息的人口中得知了蜀王的性情,覺得有機可乘。苦苦思索了很久以后,秦惠王終于想出了一條計策。
秦惠王命令工匠打造雕刻了一頭巨大的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后面放了好多金銀綢緞,放出消息說這頭石牛會屙金子。
蜀國的探子把關于這頭屙金子的名牛的奇聞告訴了蜀王,蜀王聽了羨慕得不得了,暗道:要是我有這么一頭石牛,天天給我屙金子,那該有多好啊!正在這時候,秦國的使者來了,他向蜀王說,秦惠王為了表示秦蜀友好的`誠意,決定把會屙金子的石牛送給蜀王。
蜀王大喜過望,他聽使者說石牛的身形巨大,要從秦國運到蜀國來恐怕很不方便,急忙保證說:“這個不成問題,貴國國君既然肯把石牛迭給我,我哪里有不想辦法把它運到我國來的道理呢,就請你們的國君放心好了。”
蜀王也不顧大臣們的極力反對,在國內征調了大量民工,把懸崖挖開了,把深谷也填平了,為了能讓石牛順利到達,把通向蜀國的險徑都修成了平坦大道。然后他派了五個大力士到秦國去迎接石牛。
貪心的蜀王哪里料得到,秦惠王早已派遣軍隊悄悄跟在石牛后面,隨著石牛蜂擁而入,一舉滅掉了蜀國。
蜀王為貪一點小便宜反而吃了大虧,失掉了整個國家,被天下人恥笑。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把眼光放得長遠些,以免為了眼前的一點小利而利令智昏,損害了整體的利益。
十萬貫
唐朝時候,有個地方官叫張延賞,為官處事還算正直清廉。這一日,張延賞接到一樁案子,牽涉到人命,案情嚴重,非同一般。張延賞按照一貫的作法,十分重視此案,他決心追查到底。于是他傳下令來,命捕快們嚴加偵查搜捕,務必盡快將罪犯捉拿歸案。
不料,第二天早晨張延賞來到衙門,正待坐下處理公務,卻發現案上有一紙條,上面寫著:“送上三萬貫,請求不要追查此案。”張延賞一看,臉色頓時一沉,十分氣憤。他將紙條扔在地上,歷聲喝道:“誰敢如此大膽,竟敢拿三萬貫錢來買本官清廉,干擾本官辦案!”于是他再次下命令,對這一案件加緊緝查,并決心嚴懲不貸。
再過一日,張延賞上衙,又一次發現公案上放一紙條,上面并無多的.內容,單寫著一個驚人的數字:“十萬貫。”這一下,張延賞幾乎被唬住了,他左右為難,看樣子,對方的確來頭不小。張延賞思考再三,最后決定把這樁案子擱置起來,不再繼續追查。張延賞那原有的一點廉正,終于被十萬貫“買斷”了。
后來,張延賞的一個手下親信找了個機會,私下里問張延賞說:“大人,為什么將案子放棄不問?”
張延賞回答說:“錢到十萬之多,便是神仙也能買通的,何況人呢!既然什么人都可以買通,那還有什么事辦不到的呢?如果我還執迷不悟繼續追查,那將會處處碰壁,除了自找苦吃,自尋災禍,還會有什么結果呢?所以我也只好停止查辦,保住身家性命,保住烏紗前程啊!”
可見,在那個錢可通神的社會里,哪里還有公正,哪里還有王法!
天鵝與廚師
有一個動物園里訓養了許多的飛禽,天鵝和家鵝都在水中游弋。天鵝供人們觀賞,家鵝則飽主人口福。
它們在園中水池里比肩漫游,一個說自己是花園中的常客,另一個則夸耀自己是主人家的貴賓。它們時兒隨波逐流,時兒扎猛子覓食,盡情享受著戲水的`樂趣。
這一天,廚師多喝了兩杯酒,酒眼昏花地錯把天鵝當家鵝。他一把揪著天鵝脖子就準備殺死它,好去做一碗湯。天鵝面臨著死亡,發出了一聲聲的哀鳴,驚得廚師酒也醒了。當發現自己的錯誤后,廚師說:“怎么了,我竟將這歌唱家拿來做肉湯?不,我要是割斷了這美妙的歌喉,還不知上帝將如何怪罪于我呢。”
同樣的道理,在我們身處險境之時,鎮定自若的言談常常能化險為夷。
野兔和竹雞
可別去譏諷不幸的人,因為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走運呢?聰明的伊索在他的寓言中給我們舉了例子。下面就講其中的一個吧。
野兔、竹雞都生活有時潛伏著危險。一群獵狗闖了來,野兔不得不找個地方來藏身。它逃到密林叢中,獵狗一時失去了追尋的蹤跡,外號叫“饕餮”的狗也找不到目標。群狗終于從野兔身上散發的氣味找到了線索,外號叫“偵察”的'狗根據氣味分析,斷定這準是它們追蹤的那只野兔,就兇猛地向它逼進。
危急時刻,竹雞卻在嘲笑野兔:“你總說自己是飛毛腿,看來你的腿連竹桿都不如。”正在竹雞取笑他人之時,噩運降臨到它的頭上。竹雞總認為憑自己的翅膀在什么時候都能擺脫險境,但這可憐的家伙哪是老鷹利爪尖喙的對手,結果當了這猛禽的點心。
換一種思維
兩年前,我在一大型企業供職。有一次,單位請了一位北京大學的教授給全體管理人員講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講授之前,教授向我們提出了一道有趣的考題:
“很遠的地方發現了金礦。為了得到黃金,人們蜂擁而去,可一條大江擋住了必經之路,你們會怎么辦?”
教授剛說完考題,會場就熱鬧起來,有人說游過去,有人說繞道走。但教授卻笑而不語。良久,教授才嚴肅認真地說:“為什么非要去淘金,為什么不可以買一條船搞營運,接送那些淘金的人,這照樣可以發財致富!”
全場愕然。教授接著說:“人們為了發財,即使票價再貴,也心甘情愿買票上船。因為前面就是誘人的金礦啊!”
我們茅塞頓開。
其實,對于生活中的許多問題,當我們無所適從時,為什么不能換一種思維?是的`,在智者眼里,困境往往意味著一個潛在的機遇,只是我們未曾想過。
信任無價
有一個9歲的男孩非常喜歡鴿子,每天早晨他都要到廣場去喂鴿子。漸漸地,那些鴿子和小男孩熟悉了,它們會毫無顧忌地飛落到小男孩腳下,甚至飛到他肩膀上和手掌上。
有一天, 美術老師對小男孩說:“你能帶一只鴿子到課堂上來嗎?我們要學畫鴿子。”小男孩爽快地答應了,他帶回了一只潔白的小鴿子。那堂美術課,同學們畫得格外認真。
然而當小男孩將那只鴿子放飛到廣場時,那一群鴿子開始用驚懼的眼神盯著他,他一走近任何一只鴿子,所有的鴿子都會飛走。從此,再也沒有鴿子愿意飛到他身邊了。
只是一次背棄,小男孩便失去了一群親密的'朋友,這是多么痛心呀,人與人之間何嘗不是如此呢,無論友情和愛情,都容不下一點欺騙,一次背棄便會造成一條難以彌補的鴻溝。相互間的信任是無價的,一旦失去,用什么也換不回。
木匠的門
一個木匠,造一手好門,他費了好多時日給自家造了一個門,他想這門用料實在,做工精良,一定會經久耐用。
后來,門上的釘子銹了,掉下一塊板,木匠找出一個釘子補上,門又完好如初。后來又掉下一顆釘子,木匠就又換上一顆釘子;后來又一塊板朽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塊板換上;后來門栓損了,木匠就又換了一個門栓;再后來門軸壞了,木匠就又換了一個門軸……于是若干年后,這個門雖經無數次破損,但經過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堅固耐用。木匠對此甚是自豪,多虧有了這門手藝,不然門壞了還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鄰居對他說:“你是木匠,你看看你們家的門?”木匠仔細一看,才發覺鄰居家的門一個個樣式新穎、質地優良,而自己家的門卻又老又破,長滿了補丁。于是木匠很是納悶,但又禁不住笑了,“是自己的這門手藝阻礙了自己家門的發展。”于是木匠一陣嘆息:“學一門手藝很重要,但換一種思維更重要,行業上的造詣是一筆財富,但也是一扇門,能關住自己。”
微笑改變人生
在進入這個新加坡人投資的家具公司之前,她先后干過不少工作——承包過農田,搞過運輸,倒賣過襪子,還賣過雪糕。但是,都沒有掙到錢。對于一個離異了又帶著孩子的女人來說,既沒出眾的長相,又無驕人的學歷,生活的確不易。
她被分在來料車間,都是些雜活,但她還是十分珍惜,也干得格外賣力且出色。有一次,一個本地木材商因質量問題與公司發生激烈沖突,她主動請纓,最后把事情處理得非常妥貼,為公司挽回了大筆損失。她由此得到了老板的`賞識,并第一次贏得額外獎金。
她很是高興了一會兒。但是,悲觀的現實馬上將她拉回到愁眉苦臉的狀態中——需要補充的是,她來這個公司已經大半年時間,基本上沒有露過笑臉。而且,天天穿著那套老舊的工作服,就更別提化妝打扮了。
后來,車間領班榮升為經理助理。在大家眼中,空缺的位置非她莫屬了。但是很意外地,老板提拔了另外一個人。老板把她叫去,說:“你怎么每天都沒有笑容呢?”她說:“就咱們眼前這些活兒還需要笑嗎?”老板忽然顯得嚴肅起來:“是的,依我看,確實是干什么都需要笑,你要是會微笑,付出同樣的努力,就能比別人收獲更多;相反地,呆板會消損你的努力——我之所以把領班這個位置安排給另外一個人,就是因為她比你樂觀。有時候,微笑也是一種力量啊……” 她開始試著用微笑來面對身邊的一切,許多熟人見了,都驚嘆她的銳變,并欣慰于她日漸好轉的處境。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3
弟子問大師,怎樣才能實現人生的目標。
大師沒有回答弟子,而是問弟子:“你能用石頭扔中前面的那棵樹嗎?”
弟子撿起地上的.石子,一連扔了好幾次,都沒有扔中。
“太遠了,扔不中。”弟子說。
“但我可以扔中。”大師說。只見大師向那棵樹走去,在離樹二三米的地方停住,撿起地上的一塊石子向樹扔去:“你看,這不是扔中了嗎?”
“離這么近,我也扔得中的。”弟子說。
“知道嗎,我之所以扔得中,是把目標拉近了,把目標拉近到自己夠得著、自己扔得中的地方,不好高騖遠,這樣才能扔中目標。”大師說,“要實現人生的目標,也是如此。”
一棵蘋果樹,終于結果了。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9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對此,蘋果樹憤憤不平,于是自斷經脈,拒絕成長。第二年,它結了5個蘋果,4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這棵蘋果樹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還可以這樣:繼續成長。譬如,第二年,它結了100個果子,被拿走90個,自己得到10個。
很可能,它被拿走99個,自己得到1個。但沒關系,它還可以繼續成長,第三年結1000個果子……
其實,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蘋果樹在成長!等蘋果樹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那些曾阻礙它成長的力量都會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長是最重要的。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4
1、情況不同
一只小豬、一只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小豬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小豬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并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了解的心情。
2、靠自己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么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姊姊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么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姊姊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么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鉆土,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3、鯊魚與魚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只最兇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后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沖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面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里,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想嘗試那美麗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斷的沖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后來,鯊魚不再沖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只是墻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兇狠霸氣,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后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游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于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么也不愿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魚。
可是失戀過的人都知道為什么,它怕痛。
4、神跡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家伙,難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條腿嗎?”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祈求?幫助我,叫我沒有一條腿后,也知道如何過日子。”試想: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納失去的事實,不管人生的得與失,總是要讓自己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不再為過去掉淚,努力的活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5
“三個工人”
三個工人在砌一堵墻。有人過來問他們:“你們在干什么?”
第一個沒好氣地說:“沒看見嗎?砌墻!我們正在搬運那些重的要命的石塊呢,這可真是累死人了。……
第二個人抬頭苦笑著說:“我們在蓋一棟高樓。不過這份工作可真是不輕松啊……"
第三個人滿面笑容開心地說:“我們正在建設一座新城市。我們現在所蓋的這棟大樓未來將成為這所城市標志性建筑之一啊!想想能參與這樣一個工程真是令人興奮。”
十年后,第一個人依然在砌墻;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里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是前兩個人的老板。
啟示錄:三個砌墻的工人不同的'態度和對自己不同的定位決定了你未來的位置。永遠不對自己的現狀滿意,永遠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你永遠可以做的更好,一個人一旦滿足于自己目前的現狀中,便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而在這個日益競爭激烈的社會,比前進就意味著后退,就可能被無情地淘汰。一旦你停止就會被別人趕超。
每個人每天都有同樣的時間,成功人士的秘密在于總能為自己“擠出”所需要的時間,平庸之輩則總是“沒有時間”。
合理安排時間,絕不拖延,立即去做,任何時間都不晚。
這個世界對那些知道自己要到那里的人總是打開方便之門,你心中的目的地,就在那里等待你的到來。
小狐貍又去請教小狗,小狗說:你要用誠懇的態度幫助別人,別人自然會給你所感動的。
哦,原來是這樣,謝謝你,小狗。小狐貍恍然大悟。
從此以后,小狐貍經常幫助小動物們。小動物們也越來越喜歡小狐貍,并逐漸的和他和好。小狐貍有了更多的朋友,過起了快樂的生活。
【經典的寓言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寓言哲理小故事07-03
生活哲理寓言故事04-14
必讀哲理寓言小故事04-23
含哲理的寓言故事02-21
有哲理的寓言故事02-23
人生哲理寓言故事04-14
人生哲理寓言小故事02-21
哲理寓言故事(精選40篇)06-21
哲理寓言故事(精選11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