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筠州學記》閱讀答案
《筠州學記》是北宋文學家曾鞏的一篇文言文章。下面是我們為大家帶來曾鞏《筠州學記》閱讀答案,歡迎大家閱讀。
筠州學記
曾鞏
周衷,先王之跡熄。至漢,六藝出于秦火之余,士學于百家之后。當是時,能明先王之道者,揚雄而已。而雄之書,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時者,皆勇于自立。無茍簡之心,其取予進退去就,必度于禮義。
自此至于魏晉以來,其風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特有起于千載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學者。世雖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習其說者,論道德之旨,而知應務之非近;議從政之體,而知法古之非迂。不亂于百家,不蔽于傳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漢之士所不能及。然能尊而守之者,則未必眾也。故樂易敦樸之俗微,而詭欺薄惡之習勝。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漢也。
夫所聞或淺,而其義甚高,與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漢之士察舉于鄉閭,故不能不篤于自修。今之士選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篤于所學。至于循習之深,則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觀之,則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豈非信歟!令漢與今有教化開導之方,有庠序養成之法,則士于學行,豈有彼此之偏乎?
筠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絕。當慶歷之初,詔天下立學,而筠獨不能應詔,州之士以為病。至治平三年,始告于知州事,尚書都官郎中董君儀。董君乃與通判州事國子博士鄭君蒨相州之東南,得亢爽之地,筑宮于其上。二君乃以書走京師,請記于予。
予謂二君之于政,可謂知所務矣。故為之著予之所聞者以為記,而使歸刻焉。
(選自《唐宋文醇》,有刪改)
注:本文為作者給筠州學館所寫的`記。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故樂易敦樸之俗微 微:沒有
B.故不得不篤于所學 篤:專注
C.至于循習之深 習:學習
D.南州之士以為病 病:弊病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部都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士乃有特起于千載之外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B.以寤后之學者 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C.則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請記于予 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無茍簡之心,其取予進退去就,必度于禮義。(4分)
譯句: ▲ ▲
(2)不亂于百家,不蔽于傳疏。(3分)
譯句: ▲ ▲
(3)則士于學行,豈有彼此之偏乎?(3分)
譯句: ▲ ▲
9.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宋朝讀書人存在著怎樣的問題?請簡要概括。(3分)
譯句: ▲ ▲
《筠州學記》閱讀答案
5.C
6.A(微:衰敗)
7.B
8(1)(他們)沒有茍且簡略的想法,他們對于索取與給予、求進與告退、離開與參與,在禮儀上一定要符合標準。
【評分建議】共4分,每個分句1分,語句通順1分。“在禮儀上一定要符合標準”也可譯為“一定要符合禮儀的標準”。
(2)(自己的思想)不被百家(的學說)所擾亂,不被對經義的解釋所蒙蔽。
【評分建議】共3分,每個分句1分,被動句式1分。
(3)那么讀書人對于求學與做人,怎么會或偏重于此或偏重于彼呢?
【評分建議】共3分,每個分句1分,反問句式(語氣)1分。
9.雖明先王之道但尊而守之者不多(或知與行不一致)
【評分建議】共3分。
【曾鞏《筠州學記》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曾鞏《筠州學記》閱讀答案及譯文12-25
曾鞏《筠州學記》閱讀題答案及翻譯12-25
筠州學記曾鞏全文閱讀賞析11-02
曾鞏《筠州學記》全文翻譯11-09
曾鞏《筠州學記》原文翻譯10-20
曾鞏《筠州學記》原文及翻譯11-02
曾鞏《筠州學記》翻譯及賞析11-16
《筠州學記》閱讀答案11-03
曾鞏《洪州東門記》閱讀答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