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張愛玲《傾城之戀》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張愛玲《傾城之戀》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張愛玲《傾城之戀》有感1
讀張愛玲《傾城之戀》有感一當提及“傾城”二字時,我們都會自然地聯想到傾國傾城這一詞語,其出自《詩經.大雅.瞻》中的“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此話本是用來譏諷周幽王寵幸絕代佳人褒姒而朝政荒廢。但,傾城這一詞也被用來形容女子的外貌美到了極致。
在剛開始閱讀《傾城之戀》一書前,我從其字面意思看認為這本書應會是一個極美女子被一個人愛到誤了一切事情的故事。但我卻只認識對了一點,女主角白流蘇到真是一個很美的人,正如文中描寫的“那嬌脆的輪廓,眉與眼,美得不盡情理,美得渺茫。”可故事的內容卻是講述一個經歷了失敗婚姻的女人再次收獲純真愛情的故事。而男主人公范柳原則是一個表面上的風流浪子,但內心卻又是一個孤獨地尋找真愛的人。二人便在愛情爭斗中相博弈,又相愛。
開篇通過側面描寫抓住其他人對這一個失敗婚姻女子的眼光。凸顯出白流蘇在親戚間卑微的地位。白流蘇在受盡冷嘲熱諷后看盡世態炎涼,不禁嘆到:“好,好,都是我的不是,你們窮了,是我把你們吃窮了。你們虧了本,是我帶累了你們,你們死了兒子也是我害了你們傷了陰騭!”處于這樣境況下的流蘇對于未來不敢奢求。對愛,更是想也不敢想。直到后來家人在帶寶絡給范柳原相親失敗后。流蘇便想借此機會用自身的未來去和范柳原做一次愛情博弈。
在你來我往的相處之間。這一場博弈白流蘇似乎并沒有獲得勝利,卻也沒有失敗。因為白流蘇也愛上了范柳原,愛上了這一個突然闖進他生活的男人,而范柳原也早已傾心于她。最后,白流蘇確是服輸了,對,她承認她輸了,本已看盡世態炎涼的女子,卻又一次攜著范柳原的手一同墜入愛河。后來范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卻轟炸了淺水灣。就在白流蘇孤獨地在災難中掙扎時,她心心念念的范柳原卻再一次出現了“鈴一響,流蘇自己去開門,見是柳原,她便捉住他的手,緊緊地樓住他的手臂,像阿栗摟住孩子似的。”在此刻,流蘇什么都不要了,如此患難中,他仍會回到她身邊,保護自己,這就夠了。從此處白流蘇因金錢而追逐婚姻的想法,轉變成了因愛范柳原而追逐婚姻。
文章通過描繪了舊式以經濟為基礎的婚姻是沒有愛情可言的,宣揚女性只有在經濟上獨立,自強,才能自主地去追求愛情,尋找幸福。讀張愛玲《傾城之戀》有感二
“我一直想從你的窗戶里看月亮。這邊屋里比那邊看得清楚些。”
“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該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著呢!”
我曾讀過張愛玲小姐的好幾篇小說,著名的,不著名的,都有。但是最讓人不能忘懷的,還是這篇看似成全,實則悲涼,讓我覺得說起來竟有些莫名的悲戚,卻又偶爾覺得慶幸的小說。實在是羞愧用我單薄的語言來表達這一段曠世的,沉沉的“傾國之戀”。
上海落魄望族的白家小姐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后,回到娘家又被娘家人用光積蓄,身無分文,在親戚之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了世態炎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認識了多金瀟灑的范柳原,便拿自己做賭注,遠赴香港想要捕獲范柳原的愛,爭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殊不知,范最初也只是想要她當情人。兩個情場高手在淺水灣旅館開始了過招,原本白流蘇看似輸了,但在范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范折回保護白流蘇,在生死攸關之時,兩人才得以真心相見,許下生死契闊的諾言。
初讀時,我為白柳二人的圓滿結局感到慶幸。愛情總是發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間。白流蘇的目的顯而易見,她只想要一紙婚約,而范指望的是那一絲安穩。于是兩人為了捍衛自己的物質或是精神,開始了相互的試探。他二人的心思誰也不比誰少,但卻在危及生命時坦誠相見,只能說張愛玲看透了這人性的復雜。再讀時,卻發現結局以外的悲,是一分不少的。人說“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個女人,心里必定會沉潛下來很多東西。”,也許這就是白流蘇期冀的那一點點真。白流蘇或許是幸運的,一個城的陷落讓她等到了一個男人,一段婚姻。可這終究是表象的,正如張愛玲所說“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么圓滿的收場。”一個女人,把命運當做賭注,想來沒有什么比這更可悲的了。白流蘇是悲劇,范柳原也逃不出這愛情的圍城。范柳原看似一位浪蕩公子,玩弄女人于手掌之間,從來不缺女人,薩黑荑妮就是一個例子。但他在這樣的.游戲中早將生活勘破,煙花縱然絢爛,但總是稍縱即逝的,伴隨而來的是更為廣闊的岑寂。他渴望安穩,溫暖,精神的追求,也看到了流蘇“善于低頭”。
但是戰爭的爆發,打破了他們精心偽裝的表面,成就了一段感情。
那場戰事催化了結局的到來。當白流蘇擁被坐著聽到那悲涼的風,想起范對她真情流露的那一晚他們身邊的那面灰磚墻。她好像夢見終于遇見了柳原,就在那墻下,“在這動蕩的世界里,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都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這口氣,還有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我想,此時,流蘇終是真正靠近他了,懂得他了,他們達到了某種契合。剎那間的感動也夠他們一起生活十年八年,這樣的結局,即便結局圓滿,溫暖之外也凈是荒涼。
文末張愛玲寫:他收起了他的甜言蜜語把它們留給別的女人,這是好現象,說明在他眼里已經把她當做自己人,名正言順的妻子。如此悵然的結局,每一個字都讓我覺得是對愛情的揶揄嘲諷。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人,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是這樣一種無奈的選擇,一座城的傾覆成全了一對不圓滿的夫妻,這逆潮流而動的風格只能是張愛玲,她始終是個世情的叛逆者。
他們還能怎樣?他們只能這樣。
讀張愛玲《傾城之戀》有感2
在還沒有讀到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前,我不喜歡張愛玲的作品。因為張愛玲愛的太卑微,以至于對她有深深的誤解,一個傳奇的女子,怎么可以愛上一個漢奸,還愛得那么"卑微","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所以我認為一個愛的這么卑微的人,作品再怎么傳奇也不會有吸引我的地方。
《傾城之戀》讓我重新認識了張愛玲與她的作品。她喜歡用"蒼涼的哲學"去創作,因為她認為"蒼涼"有啟示性,揭示樸素的真理,所以她的很多作品都籠罩著世紀末的荒涼感。《傾城之戀》又是她作品中,一個"美麗而蒼涼的手勢".《傾城之戀》主要是講上海和香港兩座城市的一段華麗的蒼涼的傳奇愛情故事。
"傾城"的結局看似皆大歡喜的喜劇,白流蘇最終跟范柳原結婚,實際上更烘托悲涼之味。婚姻只是一種交易,體現了白流蘇的蒼涼的人生。《傾城之戀》的蒼涼揭示了女性無法突破生存困境,當白流蘇在面對"謀生"與"謀愛"的選擇時,把生存放在了首位,用自己的未來去作賭注,去捕獲富家公子范柳原。蒼涼是在現實面前,愛情只能成為神話。也剛好體現了張愛玲的創作小說"愛情觀"——筆下的現實,是悲涼,揭示愛情只是一種女性對男性經濟的依附關系。白流蘇因為范柳原的錢,想要用婚姻綁住他,也由于迫于無奈當過范柳原的情婦;而范柳原只想得到白流蘇,并不想結婚,他渴望的是古典的愛情。如果不是戰爭剛好爆發,就不會有這么一段"炮火里的簡約婚姻".或許,白流蘇只能當情婦。
張愛玲曾經說過:"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劇則如大紅大紫的配角,是一種強烈的對照。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回味,就是因為它像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對照。"這是她的觀點,剛好可以詮釋《傾城之戀》。風流浪子范柳原,孤獨的尋找心中向往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古典愛情,"流浪"多個國家的他,卻沒有一個真正的家。從側面反應了,悲劇的不僅僅是出生封建家庭的`白流蘇,還有,這個在英國長大,得不到家族承認的私生子。白流蘇與范柳原的參差對照,有悲劇,更多的是蒼涼。是一座城市的毀滅,才成全了白流蘇的傳奇愛情故事。就像文中最后的一句"說不盡的蒼涼故事——不說也罷!"
最觸動我心弦的一段話是"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在那蒼涼的年代,有"愛"的愛情,是多么的可望而不可即。"廢墟之愛",他與她都不過都是為了尋求安穩,渴望有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家,帶著一種淡淡衰傷的壓抑與時代有關的感情。忽然我懂了,張愛玲為什么可以愛的那么卑微,因為胡蘭成懂她,給了她所渴望的愛情。
《傾城之戀》不僅從內容、情節上體現了蒼涼,還用了很多手法去寫蒼涼。用環境烘托,悲涼的氣氛胡琴、月、蚊香、鏡子、空房等去營造蒼涼的意象。有大量的心理描寫,去描繪那個時代的荒涼。還有張愛玲的一貫寫法,參差對照。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所有"蒼涼手勢"中,帶著暖流的華麗蒼涼愛情故事。用了圓滿的結局去烘托屬于那個時代無法表達的蒼涼。她用她悲涼的愛情觀,去呼吁女性要有獨立的意識和獨立的經濟。讀完《傾城之戀》就會喜歡上,張愛玲的"蒼涼愛情觀",會有發自內心,想去讀懂,"傾城"當中的蒼涼。
【讀張愛玲《傾城之戀》有感】相關文章:
張愛玲《傾城之戀》賞析05-23
梁實秋的傾城之戀03-23
張愛玲傾城之戀讀后感范文10-15
張愛玲《傾城之戀》讀后感(精選4篇)01-07
張愛玲《傾城之戀》讀后感(4篇)01-07
張愛玲《傾城之戀》讀后感(通用17篇)09-25
張愛玲傾城之戀讀后感范文4篇05-25
張愛玲《傾城之戀》讀后感(通用30篇)03-25
傾城之戀的主要內容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