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醉翁亭記》中“而”字的妙用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相信大家一定都記得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到文言文的精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賞析《醉翁亭記》中“而”字的妙用,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賞析《醉翁亭記》中“而”字的妙用
《醉翁亭記》是散文中別出一格特具風采的名篇,也是體現歐陽修散文風格的代表作。歷來人們稱贊文中多用陳述句,并以二十一個“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種別致的詠哦句調。我認為除了這個特點之外,還奇妙地用了二十五個個“而”字,使文章流暢優美,從容婉轉、娓娓動聽。
文中除“已而”一處作表時間詞用外,其余的“而”都作連詞用。有的連接狀語和謂語,幫助描述動作的情狀,如“雜然而前陳者”、“起坐而喧嘩者”。有的連接兩個前后有因果關系的主謂詞組,如“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有的用于連接兩個謂語,如“往來而不絕者”,把來往的人多與延續時間長兩方面緊連。有的連接前后有因果關系的兩個謂語,如“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前句使人恍如既看到漫山遍地的野花競相開放,又聞到鮮花的幽香,后句則使人象在酷暑烈日當空時置身于橫柯上蔽的濃蔭之中,頓覺涼爽。有的“而”是連接兩個句子的,如“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把釀泉的潺潺水聲和水從兩峰間飛瀉直下的氣勢由“而”緊連,則水之聲勢并現。反之,若不用“而”,就會使人覺得潺潺水聲與水之氣勢互不相關似的,影響了表達的準確和描述的效果。
文中絕大部分“而”用于順接,少部分用于逆連。如“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三個加黑的“而”是用于逆連的,把禽鳥之樂、賓客之樂、太守之樂這三種樂在內容上的不同之處委婉含蓄地表現出來了。
文中用二十四個連詞“而”,用法隨內容之異而多變,作為連詞“而”的幾種用法基本上有了。
《醉翁亭記》里有許多是駢偶句,“而”字則使這些句子的表達方式靈活多變。如“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與“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都是六字一句,但“而”字的位置不同,句子結構節奏也隨之產生變化,不顯得呆板。文中第三、四小節是描寫山間朝暮、四時不同的景色和人們游山之樂的,共分六層(“朝而往,……而樂亦無窮也”,作為過渡句,不列入層次內。)除第一層和第六層用“……者,……也”句式作結束句外,中間四層都用“……而……者,……也”句式作結束句。每一層最后一句的句式基本一致,但句子長短參差不一,結束句中都用了“而”字,顯得整齊中有錯落,節奏略有變化。
第四小節中有一處似乎可能用“而”卻用了“為”。原句為“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為酒冽。”加黑的“為”若作動詞解,則“釀泉為酒”與“臨溪而漁”就對不起來了。其實這個“為”該作“而”字解。《古書虛詞集釋》:“‘為’猶‘而’也”。這兩句中的“為”“而”為互文。這樣,就與“臨溪而漁”對得很工整了。此處“為”作“而”解,則全文實際用了二十六個“而”字。
《醉翁亭記》讀來瑯瑯上口,娓娓動聽,這與25個“而”字的運用也是分不開的。“而”字恰到好處的運用,使文章舒緩從容,把作者欣賞“山水之樂得之心”的閑情雅致充分表現出來了。如“朝而往,暮而歸”,若去掉“而”,成“朝往,暮歸”,就顯得緊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歸之感,插入兩個“而”字,就把游玩者欣賞山水之樂的從容之態、歡樂之情、悠雅之興全表現出來了。文中不少句子由于用了“而”字,語氣輕重分明,誦讀時極富抑揚頓挫之致。如“臨溪而漁”句,重音在謂語“漁”上,讀重些,長些,作為狀語的“臨溪”則讀輕些,短些。若不用“而”,成“臨溪漁”,不僅別扭滯澀,而且語氣輕重不分明。“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讀來真使人感到有內在的'類似詩歌的那種韻律美。
淺談《醉翁亭記》中"而"的用法及作用
《醉翁亭記》一直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經典文言文篇目,文中的“而”字更是一大亮點,在這里我將本課中涉及“而”字的內容摘錄下來并做相應解釋。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和”。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與“深秀”屬并列關系,“而”表并列,可不譯。
②“溪深而魚肥”“泉香而酒冽”,溪很深,魚很肥;泉水香,酒色清;兩個“而”都表并列,不譯。
③“起坐而喧嘩者”,這句應譯為“有的站起,有的坐下,時站時坐,喧嘩聲一片”。喧嘩和起坐是并列的,所以這里的“而”表并列。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
如:①“而年又最高”,不但飲酒不多就醉,而且年齡又最大,“而”在這里表遞進。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里的意思也進一層。不但領悟在心里,而且寄托在酒上。所以這里的“而”表遞進。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如: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早晨,太陽出來了,樹木里的霧氣就消散了,傍晚,云煙集聚,山谷就昏暗起來,這里的兩個“而”表承接。
②“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水落而石出者”,野花開了就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就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水面下降了石頭就顯現了。故這三個“而”字表承接。
③“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游人去而禽鳥樂也”,太守回去,接著賓客們也跟隨太守一起回去。游人離去后禽鳥接著歡樂了起來,這兩個“而”表承接。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可是”。
如:①“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然而”的“而”,表轉折,是承上層的“太守歸而賓客從,游人去而禽鳥樂也”意思的轉折。可譯為“可是”。
②“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這里的“而”可譯為“但是”“卻”,故表轉折。
(5)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或譯為“的”。
如:①“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潺潺而泄出”“潺潺”,既寫聲,又寫形,有慢慢地流出,緩緩地溢出之意,是對“泄出”的修飾,“而”在這里表修飾。
②“朝而往,暮而歸”,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往”“歸”是對“朝”“暮”的修飾,“而”可不譯。
③“往來而不絕者”,來來往往絡繹不絕,“而”在這里表修飾。
④“臨溪而漁”,如果“臨”譯為“到”,“到溪邊去捉魚”,“捉”的動作是承接“到”的,所以這里表承接。如果“臨”譯為“在……旁邊”,則表修飾,一般來說表修飾。
⑤“雜然而前陳者”,錯落地擺放在面前的席上。“雜然”修飾“前陳”,“而”表修飾。
⑥“人知從太守游而樂”,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這個“而”表修飾,可譯為“的”。
(6)表示因果關系。
如:“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因為四季的景色不同,所以樂趣也就無窮無盡了。“而”在這里表因果。
綜上,文中“而”字的用法隨內容之異而多變,其用法基本上都在本文體現了。“而”字恰到好處的運用,使文章舒緩從容,把作者欣賞“山水之樂得之心”的閑情雅致充分表現了出來。
【賞析《醉翁亭記》中“而”字的妙用】相關文章:
賞析歐陽修《醉翁亭記》中“而”的妙用09-21
賞析《醉翁亭記》全文并解說“而”字的妙用09-25
歐陽修《醉翁亭記》中“而”字的妙用09-15
賞析《醉翁亭記》中的“景”和“情”09-19
醉翁亭記賞析09-01
《醉翁亭記》賞析12-01
賞析:《醉翁亭記》11-19
《醉翁亭記》賞析精選08-28
《詩經》中復沓手法的妙用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