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上學期間,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提煉跟升華。文言文的類型有哪些,你見過的文言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
課外文言文翻譯:《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作者:李商隱
原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您問我的歸期,但我的歸期沒有定,現在我是獨居在巴山的旅館里,面對不停夜雨,只見秋天的池水往上漲。什么時候才能夠與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燭長談,又說起我獨居巴山的旅館中面對夜雨的情景。
【譯文】
你問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歸期;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秋池。
何時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燭花;再告訴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縣以北。
[2]共翦西窗燭: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燭蕊。
[3]卻話:重頭談起。
【評析】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后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語淺情深,含蓄雋永,膾炙人口,余味無窮。
有人考證,以為此詩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間入東川節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時作。其時義山妻王氏已歿(王氏歿于大中五年夏秋間)。為此,以為此詩是寄給長安友人。但義山入梓幕,與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際,即使王氏仙逝居先,義山詩作在后,在當時交通阻塞和信息不靈的.時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詩的內容看,按“寄內”解,便情思委曲,悱惻纏綿;作“寄北”看,便嫌細膩恬淡,未免纖弱。
課外文言文翻譯:《為學》
為學 作者:彭端淑
原文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圣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譯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做,那么困難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難了。人們做學問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學習,那么困難的也容易了;不學習,那么容易的也困難了。
我的天資昏昧,不及別人;我的才能平庸, 不及別人。只要每天認真學習,長久堅持毫不松懈,等到成功了,也就不知道我是昏昧又平凡的了。我天資聰明、才能敏捷,超過別人幾倍。如果摒棄不用,就與昏昧和平庸沒有區別了。孔子的思想言論,最終是靠天資遲鈍的曾參傳下來的。以此而論,昏昧平庸與聰明靈敏的功用,難道是有常規的嗎?
四川的邊境上有兩個和尚,其中的一個貧窮,其中的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怎么樣?”
富和尚說:“您靠什么去呢?”
窮和尚說:“我靠著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幾年來想雇船而往下游走,還沒有能夠去成。您靠什么能去!”
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告訴富和尚。富和尚顯出了慚愧神色。
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達了。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所以聰明和才能,既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自己靠著聰明與敏捷而不努力學習的人,就會失敗。昏昧和平庸,可以限制人又不可以限制人;不被自己的昏昧和平庸限制,而不知疲倦、努力學習的人,會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
【注釋】
[1]為學:做學問,求學。
[2]資:天資,資質。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2
鸚鵡滅火
朝代:南北朝|作者:劉義慶
有鸚鵡飛集他山,山中禽獸輒相愛。鸚鵡自念雖樂,此山雖樂,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獸依依不舍后數月,山中大火。鸚鵡遙見,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飛而灑之。
天神言:“汝雖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對曰:“雖知區區水滴不能救,然吾嘗僑居是山,禽獸善待,皆為兄弟,吾不忍見其毀于火也!”
天神嘉其義,即為之滅火。
翻譯/譯文
有鸚鵡飛到其它山棲息,山中的飛禽走獸都喜歡它。鸚鵡想:在這山雖然快樂,但不是我長時間居住的.地方,就離開了。
好幾個月后,山中起大火,鸚鵡遠遠地看見,心里急得像在焚燒,于是用水沾濕羽毛,飛過去灑向山。
天神說:"你雖然有好的心意,但又有什么用呢?"
鸚鵡回答:"我雖然知道一點點的水不能救它們。但是我曾經寄居在這座山,飛禽走獸友好地對待我如同兄弟,我只是不忍心看見它們被大火燒死罷了!"
天上的神贊揚它的行為,立即為它熄滅了大火。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3
唐太宗吞蝗
朝代:唐朝|作者:吳兢
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誠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翻譯/譯文
貞觀二年,京城長安大旱,蝗蟲四起。唐太宗進入園子看糧食(損失情況),看到有蝗蟲(在禾苗上面),捉了幾只念念有詞道:“百姓把糧食當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這對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過全部在我(身上),你如果真的有靈的'話,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將要吞下去。周圍的人忙勸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說道:“我真希望它把給百姓的災難移給我一個人!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說完)馬上就把它吞了。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4
曾子殺豬
朝代:春秋戰國|作者:韓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簡介
《曾子殺豬》是一篇古文,講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同時這個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待人要真誠,不能欺騙別人,否則會將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個待人不真誠的人。
翻譯/譯文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干凈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后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后殺了豬就給你做。”這話倒也靈驗。她兒子一聽,立即安靜下來,乖乖地望著媽媽一個人遠去。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時,還沒跨進家門就聽見院子里捉豬的聲音。她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夫,說道:“家里只養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曾子說:“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經常從父母那里學習知識,聽取教誨。如果我們現在說一些欺騙他的話,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騙別人。雖然做母親的一時能哄得過孩子,但是過后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媽媽的話。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于是心悅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沒過多久,曾子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5
宋仁宗忍餓
【原文】
宋仁宗一日晨興,語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饑,思食燒羊。”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聞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為例。誠恐自此逐夜宰殺,以備非時供應。則歲月之久,害物多矣。豈不可忍一夕之餒,而啟無窮之殺也。”
【翻譯】
一天早上,宋仁宗起床后,對身邊的大臣說:“昨天晚上覺得肚子很餓所以睡不著,于是就特別想吃燒羊。”身邊的近臣聽到后說:“那皇上為什么不下命令去取幾個來?”仁宗聽后說道:“近來聽說皇宮里只要索要一次,宮外的人便以此為例,天天要宰羊,以備我享用。我是真的.擔心如果這次我下命令索要了,你們以后就會連夜宰殺,來供應我的不時之需呢!那么時間一長,就要浪費許多人力物力精力啊!怎么能因為一時的饑餓,而開始無止境的殺戮呢?”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6
原文:
徐謂,字文長,為山陰諸生,聲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時,奇其才,有國士之目。然數奇,屢試輒蹶。中丞胡公宗憲聞之,客諸幕。文長每見,則葛衣烏巾,縱談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時,公督數邊兵,威震東南,介胄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而文長以部下一諸生傲之。議者方之劉真長、杜少陵云。會得白鹿,屬文長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記,皆出其手。文長自負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視一世事無可當意者。然竟不遇。
文長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麴櫱,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其所見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之于詩。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雖其體格時有卑者,然匠心獨出,有王者氣,非彼巾幗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識,氣沉而法嚴,不以模擬損才,不以議論傷格,韓、曾之流亞也。文長既雅不與時調合,當時所謂騷壇主盟者,文長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歐陽公所謂“妖韶婦女老自有余態”者也。間以其余,旁溢為花鳥,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殺其繼室,下獄論死,張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憤益深,佯狂益甚。顯者至門,或拒不納;時攜錢至酒肆,呼下隸與飲;或自持斧擊破其頭,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然文長竟以不得志于時,抱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數奇不已,遂為狂疾,狂疾不已,遂為囹圄。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雖然,胡公,間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禮數異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悅,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獨身未貴耳。先生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百世而下,自有定論。胡為不遇哉!梅客生嘗寄余書曰:‘文長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詩。’余謂文長,無之而不奇者也。無之而不奇,斯無之而不奇也,悲夫!” (有刪節)
譯文:
徐渭,字文長,是山陰諸生(明清已入學的生員),名聲很大。薛蕙主持越 中考試,認為他是奇才,把他看作國士(舊稱一國中的杰出人才)。可是命運不好,屢 次應試都失敗。中丞胡宗憲聽說了,延請他為幕府賓客。徐文長拜見時,常常穿粗布衣服,戴黑色頭巾,縱談天下大事,胡宗憲非常高興。這時,胡宗憲統領多方軍隊,威震東南,(在他面前)軍隊將士,跪著說話匍匐前行,不敢抬頭,而徐文長憑著 一個諸生的身份傲視他,議論的人把他比作劉真長和杜甫。適逢(胡宗憲)得到白鹿, 吩咐他作表文。表文送上,嘉靖皇帝很高興。胡宗憲更加欣賞他的才能,(此后)一切 奏疏表記,都出自他手。徐文長以才略自負,喜好謀劃奇計,談論兵法深得要領,認為是當世國士,無與倫比。可是沒有機遇。
徐文長已經不被考官賞識,就放浪飲酒,縱情山水,奔走于齊、魯、燕、趙之地,盡覽北方沙漠。他所看到的.山崩海嘯,沙起云飛,風鳴樹倒,深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的行狀,都一一用詩抒寫出來。他的胸中又有不可磨滅的豪氣,英雄無路、寄身無門的悲傷,所以他作詩,如怒,如笑,如水鳴峽谷,如種子出土,如寡婦夜哭,旅人寒起。雖然他的詩作體式時常有低下的,可是匠心獨出,有王者氣度,不是那些像女人一樣伺候人的人所能企及的。文章有卓識,文氣沉郁而法度嚴整,不因為模擬而損失才華,不因為議論而傷格調,是韓愈、曾鞏一類的人物。徐文長既然高雅不與流行風氣相合,當世所謂文壇主盟的人,徐文長都大聲呵斥,視為奴婢,所以他的名氣沒有超出越地。可悲啊!(他)喜歡寫書法,筆意奔放,風格和他的詩作一樣,蒼勁中跳躍出姿媚,正是歐陽修所說的“妖韶女老自有余態”。(書法作品)留有空白,旁邊點綴花鳥,都超脫放縱有致。
最終因為疑忌,殺了自己的繼室,關押到監獄被判死刑。太史張元汴極力解救,才得以出獄。晚年悲憤更深,裝瘋更甚。顯貴登門,有的拒不接納;時常帶錢到酒店,招呼差役和(他)同飲;有時自己拿斧子打破頭,血流覆面,頭骨都折斷,揉骨折處有聲音;有時用鋒利的錐子扎自己兩耳,深入一寸多,竟然不能死去。可是徐文長最終因為在當時社會不得志,抱憤而死。
石公說:“先生命運一直不好,于是裝瘋,裝瘋不止,于是身陷監獄。古今文人,憂愁困苦沒有像先生那樣的。雖然如此,胡宗憲,是一世豪杰;嘉靖皇帝,是英明君主。幕府中(給他)與身份不相稱的禮節,這表明胡宗憲賞識先生;《獻白鹿表》呈上,皇帝高興,這表明皇帝賞識先生。唯獨自身未能顯貴罷了。先生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的風氣,百年之后,自有定論。為什么懷才不遇啊!梅客生曾經寄信給我說:‘徐文長是我老友,怨恨比人奇特,人比詩奇特。’我認為徐文長無處不奇特。無處不奇特,這就無處不命運坎坷,可悲啊!”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7
草廬對
朝代:三國|作者:諸葛亮
"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翻譯/譯文
“自董卓篡權以來,中土各地豪杰紛紛起兵,占據州郡的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名聲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夠戰勝袁紹,從弱小變為強大,不僅是時機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制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的確不能與他較量。孫權占據江東,已經經歷了三代,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孫權這方面只可以以他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荊州的北面控制漢、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連接吳郡和會稽郡,西邊連通巴、蜀二郡,這是兵家必爭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劉表不能守住,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難道沒有占領的意思嗎?益州有險要的關塞,有廣闊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饒,形勢險固的地方,漢高祖憑著這個地方而成就帝王業績的。益州牧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占據漢中,人民興旺富裕、國家強盛,但他不知道愛惜人民。有智謀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您既然是漢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義氣聞名于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想得到賢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據了荊州、益州,憑借兩州險要的地勢,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撫各族,對外跟孫權結成聯盟,對內改善國家政治;天下形勢如果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將軍率領荊州的軍隊向南陽、洛陽進軍,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出擊秦川,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這樣,那么漢朝的政權就可以復興了。”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8
公而忘私
【原文】
郭子儀初與李光弼俱為安思順牙將,不相能,雖同席不交談。后子儀代思順為將,光弼恐見誅,乃跪請曰:“死所甘心,但乞貸妻子。”子儀趨堂下,握其手曰:“今國亂主辱,非公不能定,仆豈敢懷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義,即薦之為節度使,遂同破賊,無纖毫猜忌。
【翻譯】
剛開始郭子儀與李光弼同為安思順的`麾下將領時,二人的(關系)不融洽,即使坐在一起也不交談。后來子儀代替思順當上將軍后,光弼害怕被誅殺,于是(對子儀)下跪請罪說:“我甘愿一死,只希望(你)放過我的妻子和兒女。”子儀走下堂來,握住他的手說:“如今國家動 亂,君主受人侮辱,不是您不能平定,我子儀又怎能心懷私怨呢!”于是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對李光弼)用忠義之道加以勉勵,并立即推薦他為節度使,兩人一起攻破亂賊,沒有絲毫猜忌了。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9
造酒忘米
【原文】
一人問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兩曲,加二斗水,相摻和,釀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歸而用水二斗,曲一兩,相摻和,七日而嘗之,猶水也,乃往誚酒家,謂不傳與真法。酒家曰:“爾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爾法,用二斗水,一兩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記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學者,忘本逐末,而學不成,何異于是。
【翻譯】
一個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請教釀酒的方法。酒家對他說:“一斗的米,加上一兩酒曲,加上二斗的水,三樣相互摻和,釀制七天,就變成酒了。”這個人容易忘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兩酒曲,相互摻和,七天后嘗一嘗,還是與水差不多,于是就去責備酒家,認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釀酒之法。酒家說:“你只是沒有按照我說的方法去做。”這個人說:“我按照你說的做的:用二斗水,一兩酒曲。”酒家問他:“加了米嗎?”他低下頭想了想說:“是我忘記放米了!”
哎!連酒的本質都忘了,想要釀酒卻釀不出酒,卻反而生氣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對。當今世上的不少求學的人,忘記去打基礎,而想著一步登天,結果什么也學不到,跟這個人有什么不同呢。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0
縣令捕蝗
【原文】
錢勰為如皋縣令,會歲旱蝗發,而泰興令獨紿群將云:“縣界無蝗。”已而蝗大起。郡將詰之,令辭窮,乃言縣本無蝗,蓋自如皋飛來,乃檄如皋請嚴捕蝗,無使侵鄰境。穆甫得檄,輒書其紙尾報之曰:“蝗蟲本是天災,即非縣令不才。既自敝邑飛去,卻請貴縣押來。”
【翻譯】
錢勰擔任如皋的縣令,恰逢當地爆發蝗蟲引起的旱災,而泰興的縣令卻欺騙郡的長官說:“當地沒有蝗蟲。”不久,蝗蟲成災,郡長官責問,泰興的官縣無言以對,于是說當地的蝗蟲,大概是從如皋飛來的'。于是下公文給如皋的官縣要求捕捉蝗蟲,不能讓它危害鄰近的地區。錢勰拿到公文,就在對方公文的末了寫了首詩回復他:“蝗蟲原本是天災,而不是官縣沒有能力。既然是從我的地盤上飛出去的,就請你們將它們押來。”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1
文章繁簡 作者:顧炎武
韓文公作《樊宗師墓銘》曰:“維古于辭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賊,后皆指前公相襲,從漢迄今用一律。”此極中今人之病。若宗師之文,則懲時人之失而又失之者也。作書須注,此自秦漢以前可耳;若今日作書而非注不可解,則是求簡而得繁,兩失之矣。子曰:“辭達而已矣。”辭主乎達,不論其繁與簡也。繁簡之論興,而文亡矣。《史記》之繁處必勝于《漢書》之簡處。《新唐書》之簡也,不簡于事而簡于文,其所以病也。
“時子因陳子而以告孟子,陳子以時子之言告孟子”,此不須重見而意已明。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有饋生魚于鄭子產,子產使校人①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②焉,少則洋洋③焉,悠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謂子產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此必須重疊而情事乃盡,此孟子文章之妙。使入《新唐書》,于齊人則必曰:“其妻疑而瞷之”,于子產則必曰:“校人出而笑之”,兩言而已矣。是故辭主乎達,不主乎簡。
劉器之曰:“《新唐書》敘事好簡略其辭,故其事多郁而不明,此作史之病也。”且文章豈有繁簡邪?昔人之論謂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簡,則失之矣。當日《進〈新唐書〉表》云:“其事則增于前,其文則省于舊④。”《新唐書》所以不及古人者,其病正在此兩句上。
注:①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吏。 ②圉圉,受困無力。 ③洋洋,歡樂。 ④前,舊,均指《舊唐書》
譯文:
韓愈作《樊宗師墓銘》寫道:“古人寫文章必定自己遣詞造句,后來水平低寫文章不能自己創作的人就去剽竊盜用他人的。后人總是向前人公開抄襲搬用,從漢朝到現在都是這樣。”這很準確地說中了現在文人的毛病。至于宗師的文章,在勸誡制止當時人的過失時自己卻也犯了過失。寫作文章必須作注寫清一些必要的內容,這情況在秦漢以前還是做得很好的;至于現在的人寫作文章卻沒有作注以致讀者無法理解,這樣的話是因求簡而得繁,兩方面都有失誤。孔子說:“言辭能夠表達意思就可以了。”言辭,注重的在于表達意思,不必評說它是繁還是簡。(如果)對言辭繁簡的評說興盛了,好文章也就消失了。《史記》中紛繁詳細的描寫必定勝過《漢書》簡陋單薄的敘述。《新唐書》的簡,不是史事上簡,而是行文上簡,這就是它出現弊病的原因。
“時子通過陳子把(齊王說的話)轉告訴孟子,陳子也就把時子的話告訴了孟子。”(見《孟子公孫丑下》)這里不需要重新寫出齊王的話,可是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齊國一個人,在家里有一妻一妾。她們的丈夫出門,必定是喝足了酒、吃飽了肉之后才回家。他妻子問與他一道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說都是富裕高貴的人。他妻子告訴他的妾說: ‘丈夫出門,總是酒足飯飽后回來;問和他一道吃喝的人,他說全都是富裕高貴的人,但不曾有顯達的人來我們家,我打算悄悄地查看他到什么地方去。’”“從前有人送活魚給鄭國的子產,子產派管理池塘的人把魚養在池塘里。管池塘的人卻把魚烹煮了,回來向子產匯報說:‘剛放它時,死氣沉沉的,過了一會,就歡樂起來,悠然地游往水深處而消逝了。’子產說:‘它得到了它應該去的地方,它得到了它應該去的地方。’管池塘的人出來后,對人說:‘誰說子產很聰明?我已經把魚煮熟吃了,可他還說:“它得到了它應該去的地方,它得到了它應該去的`地方!”’
這里必須把話重復才能把人的情態和事的細節完全地表現出來,這正是孟子文章的妙處所在。假使(把《孟子》的故事)寫進(文字儉省的)《新唐書》,對“齊人”這個故事,必定(概括地)寫成“他的妻子懷疑他,就悄悄地查看他”;對“子產”這個故事,必定(概括地)寫成“小吏退出后嘲笑子產”。(只概括成)兩句話罷了(言:話)。所以,言辭注重的在于表達清楚意思,注重的不在于簡潔。
劉器之說:“《新唐書》敘述事情喜好言辭簡略,所以它敘述的事情大多晦澀不明晰,這是寫作史書的弊病。況且寫作文章,哪里存在刻意去追求繁復或簡潔的做法呢?古人在論述這個問題時,認為寫文章,就如同風從水面上吹過,自然而然地形成波紋;如果不是自然地形成,而是有意地追求繁復或簡潔,那么就會出現弊病了。當時(曾公亮)《進〈新唐書〉表》說:“《新唐書》所敘的事情比起《舊唐書》有所增加,而它的文字卻比《舊唐書》簡略。”《新唐書》比不上古人史書的原因,它的病根正在這兩句話上。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2
龍說
朝代:唐朝|作者:韓愈
龍噓氣成云,云固弗靈于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靈怪矣哉。
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云,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
易曰:“云從龍。”既曰:“龍,云從之矣。”
翻譯/譯文
龍吐出的氣形成云,云本來不比龍靈異。但是龍乘著這股云氣,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處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電,變化神奇莫測,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淪。這云也是很神奇靈異的呢!
云,是龍的能力使它有靈異的。至于龍的靈異,卻不是云的能力使它這樣子的。但是龍沒有云,就不能顯示出它的靈異。失去它所憑借的云,實在是不行的啊。多么奇怪啊!龍所憑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周易》說:“云跟隨著龍。”那么既然叫做龍,就應該有云跟隨著它啊!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3
岳飛治軍
【原文】
帝初為飛營第,飛曰:“敵未滅,何以家為?”或曰:“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師每休舍,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以習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立斬以徇。卒夜宿,民開門愿納,無敢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卒有疾,親為調藥。諸將遠戍,飛妻問勞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無犯。
善以少擊眾。凡有所舉,盡召諸統制,謀定而后戰,故所向克捷。猝遇敵不動。故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張俊嘗問用兵之術,飛曰:“仁、信、智、勇、嚴、闕一不可。”每調軍食,必蹙額曰:“東南民力竭矣!”好賢禮士,雅歌投壺,恂恂如儒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然忠憤激烈,議論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禍。
【翻譯】
皇帝當初要為岳飛營造宅第,岳飛推辭說:“敵人還沒有消滅,怎么能安家呢?”有人問岳飛:“天下什么時候可以稱為太平?”岳飛回答說:“當文官不愛錢財專心為民謀利,武官不懼犧牲奮勇為國效力的時候,天下就太平了。”
軍隊每天休整的時候,岳飛都會督促將士爬斜坡,跳戰壕,而且都是穿著沉重的鎧甲練習。士卒凡是有拿百姓的`一縷麻來捆扎喂牲口的草料的,立刻處斬示眾。士卒們夜間住宿,百姓愿意開門接納士卒入內,士卒也沒有一個人敢進去,軍隊有口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士兵有的病了,岳飛親自為他調制藥品。手下的諸位將領去遠方征討,岳飛的妻子便慰勞他們的家人,對為國事而死的人,為他痛哭并收養他的孩子。凡是賞賜犒勞物品,岳飛都會平均分給自己的將士,一絲一毫都沒有占有。
岳飛擅長憑借少量的軍隊戰勝多人。但凡有所行動,會召集各位統制,謀劃定奪而后出戰,所以軍隊所向都能戰勝。突然遇到敵人他們也不慌不亂。所以敵人為此說:“撼動山容易,撼動岳家軍很難”。張俊曾問岳飛用兵的方法,岳飛回答說:“仁義、信用、智慧、勇敢、嚴厲,缺一不可。”每次調運軍糧,岳飛一定皺起眉頭憂慮地說:“東南地區的民力快用盡了啊!”岳飛尊重賢能禮遇士人,平時唱唱雅詩,玩玩投壺游戲,謙遜謹慎得像個讀書人。岳飛每次辭謝立功后朝廷給他加官時,一定說:“這是將士們貢獻的力量,我岳飛又有什么功勞呢?”但是岳飛對國事意見激進,談論問題都沒有給人留余地,終于因為這點惹了禍患。
【課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經典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3-23
經典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7-24
文言文《葉公好龍》原文及翻譯07-21
重點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7-23
文言文《師說》原文及翻譯03-23
文言文《愛蓮說》原文及翻譯01-06
文言文《多歧亡羊》原文及翻譯08-04
刻舟求劍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7-18
《師說》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