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一、書籍簡介
《白洋淀紀事》是作家孫犁的集大成之作。作為一本描寫抗日時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與當地地主等惡勢力進行斗爭的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收錄了其從1939年到195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蘆花蕩》《囑咐》《采蒲臺的葦》等篇。
文中充分表現出了戰爭年代民眾對幸福和安寧的向往。孫犁通過對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寫,從而用無邪的文字勾畫出時代的未來,用文學之美來表達普通人的心愿。
-------------------------------------------------------------------------------------------------
二、作者簡介
孫犁,1913-2002,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孫犁一生筆耕不輟,是中國解放區文藝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作品特點熔寫景、抒情于一爐,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作“詩體小說”。產生極大影響,形成數量可觀的“河北作家群——白洋淀派(菏花淀派)”。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荷花淀》、散文集《津門小記》、論文集《文學短評》。1958年將創作結集為《白洋淀紀事》。孫犁、趙樹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譽為描寫農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桿鐵筆”。
-------------------------------------------------------------------------------------------------
三、《白洋淀紀事》讀后感20篇
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白洋淀紀事》300字到1000字的讀后感20篇,因為內容比較多,大家可以采用“Ctrl+F”查找自己想要的內容。
第1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300字
在之前,談起戰爭,我的眼前只會浮現殺敵的戰士,壯烈的犧牲和凄凄慘慘的哀鴻遍野。但現在,我會聯想到潔白的蘆葦,堅韌的八路軍戰士和樂觀勤勞的人民。這,許就是《白洋演紀事》的魅力所在。
作者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塑造出一個個躍然紙上的人物:不居功自傲的、年少就扛搶上戰場的原生;認真負責、體貼人民的劉莊;自立自強、壯烈犧牲的吳召兒;好說好笑、斗爭地主的雙眉;謹慎小心的新卯;熱愛勞動,謹記生產的小梅;英勇戰斗的妹妹……這些生動鮮活的人物,皆從作者不談不重,行云流水的文筆中緩緩綻放。
在《采蒲臺的葦》中,有一個句子,我一直印象深刻。“仇恨是一個,愛是一個,智慧是一個”。的確,人民的仇恨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日本鬼子的刻骨的仇恨;愛也只有一個,白洋淀老百姓對八路軍戰士深沉的愛;智慧同樣只有一個,人們都想到了掩護八路軍戰士的好辦法。就是這樣一句看似一筆帶過的話,卻為抗日最終勝利的結局埋下了濃重的一筆。
《白洋淀紀事》中,無論是構思精巧的故事,還是令人著迷的文筆,都把這段慘痛的中國歷史擺在我們面前,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永無珍藏!
第2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600字
之前我認為英雄必定是一個人為國家亦或是為正義犧牲,做出貢獻。但其實不是這樣的,英雄也是可以是一個團體。
“英雄”是有好多個人的付出組成的。此書中有一章,我印象很深,名《采蒲臺的葦》。寫的是在白洋淀發生的一個事件。開篇即是“這里到處是葦,人和葦結合的那么緊。人好像寄生在葦里的鳥兒,整天不停地在葦里穿來穿去。”人們和葦關系之親密。接下來將葦的一種清白的品格描寫的很到位,也道:“如果單純是葦,如果單純是好看,那就不成為冀中的名勝。”
是的,這片葦塘沒有故事,沒有背后的英雄,又怎么會美。
接著作者引入了事件,在采蒲臺的時候,村民和干部被鬼子包圍,婦女和男人們寧愿永遠倒在冰上不醒來,也不愿出賣抗日隊伍。
“沒有!”兩個字很普通,沒有什么特別,卻說的鏗鏘有力,寧死不屈的品質在這兩個再普通不過的字里體現的淋漓盡致。
結尾段是這樣寫的:“這時,一個四十多歲的人,從葦塘打葦回來,被敵人捉住。敵人問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沒有!’敵人砍斷了他的脖子,又問:‘你的八路?’他歪著頭,血流在胸膛上,說‘不是!’‘你的村八路大大的!’‘沒有!’婦女們忍不住,她們一齊沙著嗓子喊:沒有!沒有!
他被敵人殺死了,他倒在冰上。血凍結了,血是堅定的,死的剛強!
‘沒有!’‘沒有!’
這聲音將永遠響在蘆葦塘附近,永遠響在白洋淀人們的耳朵旁邊,甚至應該一代代傳給我們的子孫。永遠記住這兩句簡短有力的話吧!”
白洋淀最富有特色的便是葦,作者借物喻人,把這些堅貞的人兒比作其,堅毅頑強誓死不屈的一個形象,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來。
本文,以及整本書里的文字都不是很華麗,是很樸素簡潔的,卻又很生動,字里行間透露著中華民族兒女的骨氣。
她們縱橫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受日本鬼子的摧殘與折磨。人們日子過得十分凄慘悲苦,但卻任然保持著對中國有著一萬分忠誠,絲毫不怨恨國家沒有給他們幸福的日子,對生活充滿著熱情,相信未來一定會改變,會幸福。
第3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1000字
《白洋淀紀事》是孫犁的集大成之作。以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為背景,以親切輕柔的筆調表現了戰爭的殘酷、生活的艱難和軍民之間的友愛;以豐富多彩的筆觸描繪了人們美好的品質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書中講到了日軍和漢奸對百姓的迫害;講到了百姓們自發組織起游擊隊;講到了人民對八路軍的幫助和依賴;講到了百姓們對改革工作的支持……
此書中有一章,我印象很深,名叫《村歌》,其中有一個人物,名叫雙眉。雙眉多才多藝,會干農活,能當領導,而且還參加了劇團,唱得一嗓子好戲,還能編寫劇本。至于她的性格呢,有缺點——好勝。
領導人時總愛給人下死命令,不服從她就生氣,弄得大家都很怕她,怨聲四起。再加上她好說笑,好打鬧,好打扮,閑話就來了。她又沒有民心,就變成了人們口中的“流氓”“破鞋”,村里整組時就決定把她撤了,不讓她參加生產組了。幸好老邴來了,他幫助雙眉回到了生產組。
雙眉被編到了一個“落后組”里,領導一群落后點的婦女。大家都覺得這個組弄不了多久,雙眉卻不服氣,還要挑戰全村認為最棒的李三互助組。很快,雙眉的組組織起來了,剛開始發生了不愉快,但雙眉記著老邴對她說的,要改掉強迫命令的習慣,積極地去開導、動員大家。漸漸地,這個小組團結起來,厲害起來,人們對雙眉也大有改觀了。文章結尾,傷員們想看戲,有人問:“誰來演啊?”立刻就有人說:“雙眉唄!”可見雙眉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越來越重了,我也很為她感到開心。
我之所以喜歡雙眉,是因為她不服輸的心態感動到了我,面對人們的謠言,她選擇用事實來證明自己,也會改正身上的錯誤。試問這樣一個聰慧能干又知錯能改的姑娘,誰不喜愛呢?
其實不只是雙眉,書中許多婦女都是這樣的。她們聰明能干,丈夫參軍后擔起了家中的重任,照顧老人,撫養孩子,還要做地里的農活;她們識得大體,家里人參軍不反對,只是在心底默默掛念,支持改革政策,斗地主,上冬學;她們善良樸素,八路軍來了總是好吃好喝好住地招待著,即使自己在啃硬饃饃,傷員來了也是細致入微地照護著,讓人感到心底一暖。
這些農村的婦女們是十分平凡的,也許過了三代,人們就會忘記了她們的名字。但平凡并不能阻止她們為抗日事業,為國家的未來做出奉獻。政治書上說:“當人們為生活而努力,面對生活的艱難考驗不放棄、不懈怠,為家庭的美好和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時,就是在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我們也要學習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婦女,學習她們樸素的作風;學習她們逆境中求生的堅韌意志;學習她們為他人著想的奉獻精神,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
在白洋淀,像侯卓夫這樣不向敵人屈服、勇于斗爭、不怕犧牲的還有很多很多,正是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鑄就了白洋淀“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精神內涵。
昔日的白洋淀,積淀著無數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動力,今日的雄安新區昂首闊步,正傳承著白洋淀人厚重的歷史和文化氣息,續寫著白洋淀的傳奇和不朽。
第4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白洋淀紀事》是孫犁所寫,它主要分為兩篇,一篇是蘆花蕩,一篇是荷花淀,但我更喜歡的是荷花淀,或許是因為一聽到荷花兩字就感覺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吧,眼前仿佛溢出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畫卷。
這本書的第三節寫到了主人公水生嫂編蘆葦席,“她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這里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水生嫂的純樸、勤勞,也寫出了夜已非常深。作者寫景是隨著人的眼神而動的,“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一片銀白的世界,水面隆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來,帶著一股荷花的清香。”那一層薄薄透明的霧,使畫面變得非常神秘,荷花的香氣更為這優美的景色添加了一抹亮色。然而,景色是這么優美、平靜,但水生嫂的心情卻格外不平靜,夜已這么黑,自己的丈夫還沒回家,她正著急的等著自己的丈夫回來呢!這里水生嫂夫婦的恩愛情狀,與后面他們的互相照應,都能看出水生嫂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可是日寇的侵略打破了這和平美好的生活,這或許就是水生嫂決定參加抗日斗爭的根本原因吧!
書中,婦女和孩子都可以為國家而付出,為自己的親人而付出,他們從來不是只為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更多人有和平美好的生活。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小學學過的一片課文——《狼牙山五壯士》,五位英雄面對日本敵軍的追殺,選擇了犧牲自我,最終墜入懸崖,他們的壯烈犧牲,正是最偉大也最令人震撼的愛國行為!作為少年人,或許我們做不了太多,但至少,我們可以培養好自己的品格,鍛煉好自己的能力,將來把自己的肩膀化作國家的一處棟梁。今天的努力是為了以后國家的強大,因為少年強,則國強。
第5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生活在安逸時代的我們對戰爭沒有過多的認識,如今的和平生活也漸漸讓我們淡忘著那些戰爭年代的故事。在冀中平原的一個小村莊里,抗日的烽煙逐日蔓延,一群樸實淳厚的農民們挑起了抗日的重擔。
這個小村莊很平凡,確切說這一本書中也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跡可言,只有一些樸實的農民兵奮斗著。也許狼牙山五壯士的英勇就義讓我們難忘;又或許黃繼光堵槍眼的赴湯蹈火;也有劉胡蘭的15歲舍命為國家。革命需要英雄,但是革命的勝利同樣需要千百萬平民百姓的付出。如果說英雄們是一盞光芒四射的明燈,驅散四周的陰霾,那么覺悟的人民群眾即是緩緩升起的朝陽,更是讓黑暗無所循行。
眾多情節中,我一直對其中一個耿耿于懷:講述的是一個剛剛年滿15歲的小伙子,原生,在同村人秀梅的指導下走上了抗戰之路的故事。在早些年原生的父親就給原生定下了婚事,一個大他5歲的農村女子,小五。原生跟隨部隊一走就是好幾年,秀梅成了村里的干部,其實很多婦女面對的都是這樣孤寂的生活,丈夫常年在外打仗,杳無音信,那些明事理的婦女還好,覺得自己的.丈夫為國家做了貢獻,感到無比光榮,盡管丈夫犧牲在戰場。可是總有一些頑固的落后派不會這樣認為,而原生的妻子小五就是這樣一個人。戰爭,時間過得多快,每個人要想的,要做的,又是多么豐富啊。小五漸漸不安靜起來,先是經常和婆婆吵架,后來經常住在娘家,偶爾回家一次,就和婆婆吵架,秀梅在勸說小五時說道這樣幾句話:"光榮不能當飯吃、當衣穿;光榮也不能當男人,一塊過日子!這得看是誰說,有的人窩窩囊囊吃上頓飽飯,穿上件衣裳就混得下去,有的人還要想到比吃飯穿衣更光榮的事!"盡管是句句在理,可是對于小五來說這些話并沒有對她產生影響,還是毅然決然的和原生離了婚。其實這一故事的小插曲反映的就是封建的落后思想對人們的生活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是對我國抗戰的不自信,但值得慶幸的是后來我們勝利了!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這樣,也許我們都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我們都是普通人,但是我們需要堅信我們在做好普通人的同時也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輝煌人生。作為新時代下的大學生,我們沐浴著新時代的春風,我們遠離了戰爭的煙火,那么我們更需傳承白洋淀的精神,譜寫出我們的青春華章!
第6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個小村莊,叫白洋淀,那里的蘆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這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抗日的烽火正悄悄蔓延。
讀完《白洋淀紀事》,發現里面完全沒有什么英雄人物與事跡,只有平凡的農民與村級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與積極分子的矛盾,以及游擊隊員對家鄉的思戀……平靜的日子卻掩蓋不住人民解放前生活的苦難與凄涼,以及解放后艱辛與歡樂。
董存瑞炸碉堡固然可歌可泣,黃繼光堵槍眼也的確讓人感動;狼牙山五壯士的奉獻自我更讓人深受震撼。可是,革命的勝利,絕不是單單建立在這些英雄身上的,而是建立在數百萬人民子弟兵身上的,是建立在艱苦奮斗,對革命有著不滅的熱忱的游擊隊員身上的,更是建立在成千上萬的因幫助解放軍而受苦受難卻依舊熱愛共產黨的人民身上的。如果說英雄們是一盞光芒四射的明燈,驅散了四周的陰霾;那么覺悟了的人民群眾就是緩緩升起的朝陽,更是讓黑暗無所循形。他們固然微不足道,思想也未必那么進步,但千千萬萬的群眾,就能對革命產生深遠的影響。共產黨就是意識到這一點,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國民黨就是忽視了這一點,最后才被消滅得一干二凈。
而《白洋淀紀事》,就是講述千千萬萬小人物事跡的一本書。這里,有人民熱切招待負傷的八路軍時的噓寒問暖,也有游擊隊員沖鋒時嘹亮的軍號;有人民被地主土豪欺壓時的哀號,也有勝利時快樂的歡呼;有批斗鄉紳土豪時憤怒的叫喊,也有面對落后分子的認真開導。沒有人描述他們,也沒有人想到要去記載他們,他們過著平凡的生活,怡然自樂。但是,一到山河破碎,硝煙四起的時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戰士。就是這些英勇抗戰的前輩,還了我們一個完整的祖國。
革命也走過彎路,根據地也被掃平過,但是在幕后的人民卻從不會放棄對美好未來的希望。臺上演員的表演如此精彩,是因為幕后眾多的群眾支撐這帷幕;我們記住了演員的名字,難道就該忘記群眾的艱辛嗎?
如今,百歲老人們都擋不住時間的流逝。但是,請不要讓他們平凡又偉大的事跡,膽怯又英勇的精神,隨著時間一同逝去!請記住他們,這些給了我們新生活的偉大的老前輩!
第7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在這一本書里,全部都是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的小故事。當時,白洋淀以及周邊地區飽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殘與折磨。在這如此困難的年代里,白洋淀里面的人們日子過得十分凄苦,但卻依然保持著對祖國、對民族的無比忠誠,對生活充滿著熱情,對未來有著的無限希望。他們有些人離別親人,主動參軍,打擊敵人。有些人身處后方卻用各自的辦法努力為抗日事業作出貢獻,比如干部群眾互幫互助,熱情招待負傷的八路軍,認真開導落后分子等等。
如今,我們身處和平年代,國家日漸繁榮。作為這個國家的每一分子,我們要對祖國充滿熱愛,要為祖國的昌盛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為了讀《白洋淀紀事》這本書,我特地查了一下。白洋淀原本是冀中平原一個極其不起眼的小地方,我在讀這本書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個地方的存在。但是就是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里,抗日的星星之火正在悄悄蔓延。
說到中國的抗日英雄,也許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像楊靖宇、張自忠那些抗日將帥,或像白求恩、趙一曼那樣的傳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以水生嫂為代表的男女老少,沒有人去描述他們,也沒有人去記載他們。他們每一個人固然都微不足道,但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對革命有著不滅熱忱的人們,才使中國多年的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有一句話說得好,“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勛與世長存”。正是千百萬這樣的普通大眾,才使我們的民族歷經艱難困苦而依然生生不息。
第8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了這本書——《白洋淀》,作者蔡楠,他采用了孫犁先生的《白洋淀紀事》的短篇小說文集樣式,也就是小小說的文學樣式,記錄了1963年白洋淀的洪水時期,一直到2010年的故事。作者被稱為了“荷花淀派”新時期繼承人。
書中采用了大量的擬人手法,用“鳥”、“鸕鶿”、“荷花”、“蘆葦”、“白洋淀的水”來表達物與主人、動物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來敘述了一段段生死離別的故事。故事也諷刺了人性的貪婪和對環境的破壞,以及白洋淀對水的需求。我最喜歡的一篇是《水家鄉》,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我是一只野生的鸕鶿,白洋淀是我們候鳥的中轉站。可那年我被陳漁夫的漁網逮住了。我啄瞎了他的左眼,留在了白洋淀,而他成了陳瞎子。我時刻等待機會報復陳瞎子,那一年他給我帶來了一只漂亮的母鸕鶿——白鸕。我留了下來,我們生兒育女,白洋淀成了我的家鄉。幾年后,陳瞎子成了白洋淀有名的鷹王,他娶了媳婦,有了一個雙目健全的兒子。陳瞎子的好日子終于在白洋淀幾度干涸后結束了,就像他的老婆生完第四個孩子后突然病死一樣,水干了,魚凈了,我們沒有了用處。那一年,他挖了個坑,把白鸕埋了,陳瞎子蓋好最后一鍬土的時候,我發現他的獨眼里滾下了混濁的老淚,就在不遠的地方是他老婆長眠的地方,他撫摸著我的羽毛叫我回南方,淀里建了個旅游島,你再不走就會被我賣到那里被游人觀賞。我抖動著衰老的翅膀,開始了不曾有的飛翔。我終于沒有飛出白洋淀,我找不到從前的野性,我已經融入到這片水土,白洋淀就是我的家鄉,我愿意做白洋淀的最后一只鸕鶿,一只等到水的到來,一直等到魚的到來,后來我成為了一只長脖子老等。
第9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一次見到這樣與眾不同的著作,一下子就知道那些名流作家為何把孫犁捧得如此之高了,確實,這本書帶給了我不同的感受,作者的筆墨都用在刻畫人物和記錄瑣事上了,很少有過描寫殘酷戰亂的場面,在那樣的年代,孫犁果真非常樂觀。
翻開書,好像走進了一個個細微勵志的故事里,雖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但真的看不見殺生搶掠的畫面,抗日精神就是從作者筆下那一個個豐富鮮明的人物形象中體現出來的。走進《老胡的事》,你會被梅的秀麗所吸引,走進《荷花淀》,水生嫂對丈夫的支持和婦女們勇敢值得欽佩,走進《蘆花蕩》,老頭子的好強能干,機智自信令人震驚;走進《藏》,你會了解淺花有多能干,走進《光榮》,你會認識到秀梅的體貼、細心,走進《村歌》,雙眉的正義、志氣,好勝蠻橫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吧,從這些農村婦女的身上就流露出許可多貴的品質,而作者也正是抓住了這些來寫事,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整部書中,作者用很多筆墨描寫冀中人民,尤其是勞動婦女,她們為了讓在外邊抗日的丈夫安心抗戰,打擊日本侵略軍和蔣介石軍隊,一力承擔了繁重的勞動,并照顧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實則不易。那些處在戰爭背景下的人們,雖然深受戰爭的威脅,但是他們的心靈世界卻充滿了美的存在,這些美好的人物,和白洋淀美麗的景象一起為我們造就了一幅幅白洋淀畫圖。他們看起來貌不驚人,普普通通,可最后卻成為了一個個了不起的英雄,給人以揮之不去的記憶。
這本著作讓我震驚,也十分感動,受益匪淺。婦女們都能拿起槍來戰斗,那我們就更應該努力學習,同樣成為祖國的光榮!
第10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白洋淀紀事》是孫犁的集大成之作,收錄了其從1939年到195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和散文,其中包括負有盛名的《荷花淀》、《蘆花蕩》、《囑咐》、《采蒲臺的葦》等共54篇。《白洋淀紀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為背景,用樂觀從容的態度描摹時代的風云變幻,以親切輕柔的筆調表現戰爭的嚴酷和生活的艱難,以豐富多彩的筆觸描繪人物,尤其是女性們勤勞、善良、聰明、勇敢的美好品質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這一本書看下來,里面全部都是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的故事,里面的白洋淀以及周邊地區飽受日本軍隊的折磨,但是就是在如此低落的年代,白洋淀里面的人們卻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無限希望,這份希望甚至是連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都無法比擬的。同時,他們又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他們有些人主動參軍,為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有些人雖然沒有上前線作戰,但是他們卻努力為抗日事業做出貢獻。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是《香菊的母親》這篇文章。香菊的母親,是一個非常熱情、積極的斗爭骨干,六七歲時就被賣給一個大她二十歲的男人做妻室,她的丈夫在地主家扛長工,因長期受地主的壓迫簡直變成了一個傻子。于是香菊的母親小小年紀娶過來,就得當男當女,買東辦西,在舊社會里,她是一員闖將。但香菊的母親并不糾結于自己的身世經歷,成長的惡劣環境很好的磨練了她,她總頑強的奮起斗爭,在公審大會上,香菊的母親勇敢的站出來揭示地主們的丑惡嘴臉,與此同時,她依舊同年輕人共同開會努力學習,追求自己理想,作為斗爭骨干,表現得非常冷靜、頑強和有見解。
從香菊的母親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她小時候經歷了種種磨難,但是她挺了過來,并接受革新,拋棄舊思想,同自己的女兒一樣認真做功課。香菊母親在追求理想的見識和行為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斷進取,改掉壞習慣,把曾經的苦痛都留在過去,不停止的奮進!
第11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有位著名大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可以一天不讀書。可見,讀書對于我們的重要性。這個寒假,我又認識了一位“朋友”,他叫做‘白洋淀紀事’。在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寫下,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
這是一本描寫游擊隊抗日故事的一本書,書中介紹了許多抗日英雄的傳奇故事。其中,給我印響最深的是原生,他17歲時就參加六年了村里組織的抗日游擊隊,跟著部隊去抗日,這一走就是8年,家里留著年邁的父母和自己的妻子,自己一走就是8年,家里沒有任何原生的消息,所以,原生那不爭氣的妻子開始故意刁難原生的父母,最后跟著一個有錢人跑了。幸好一位善良而又勤勞的姑娘幫助原生的父母干家務!沒錯,她就是秀梅,原生小時候的玩伴!她每天準時到原生家干活,任勞任怨。一直堅持了許多年!在原生的妻子與原生的父母爭吵時,秀梅和小五賭氣說不嫁人!這8年里,原生拼盡全力打鬼子,到最后,別人家的抗日隊員回來了,只有原生沒回來。過了幾日,秀梅與原生的父母耕地,遠遠地望到一個八路軍騎著一匹棗紅色的馬,原來是原生!
第二天,就有人來報,說原生在戰場上活捉了蔣介石的旅長,要在全村里表揚。場面十分壯觀。全村老老少少全部都來了,都為原生而高興和驕傲!
第三天,原生就要回部隊里,原生的父母將家里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原生!后來,原生就又走了,又回到部隊里,為人民而戰,為新中國而戰!
當然,自我國的歷史長河中,為了大家舍小家的人數不勝數,為了新中國而披荊斬棘、在所不辭,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五星紅旗,用自己的脊梁為中國撐起一片天地,用自己的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處于新時代的我們,更有條件去用知識武裝自己,去回報社會!所以,從此刻開始,讓我們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去,為最好的自己去奮斗!讓時代的接力棒在我們的手中更加熠熠生輝!
第12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白洋淀,一個極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讀這本書以前根本不知道這個地方。同樣的,白洋淀里的人們也是不為人知的,這樣的角色在中國各地都有,但也正是因為千千萬萬的這種人,才使中國多年的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這一本書看下來,里面全部都是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的故事,里面的白洋淀以及周邊地區飽受日本軍隊的折磨,但是就是在如此低落的年代,白洋淀里面的人們卻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無限希望,這份希望甚至是連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無法比擬的。同時,他們對于自己的祖國的熱愛也同樣令我震驚,他們有些人主動參軍,為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有些人雖然沒有上前線作戰,但是他們卻各自又各自的辦法,努力為抗日事業做出貢獻。
說到中國的抗日英雄,也許大多數人會立馬想到,像董存瑞,邱少云一樣獨當一面的傳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的男女老少一樣,在不為人知的地方默默無聞地在背后努力在的人有很多,沒有他們,也許抗日戰爭就不會成功,也許就沒有像現在一樣的和平生活,他們對于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不可或缺的。
在最后,我想說:我們雖然處于和平年代,但是我們要對祖國充滿熱愛,要在背后默默無聞得為祖國做出自己應該的貢獻。
第13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恍惚間,讀完了最后一章,才驚醒,這么快就讀完了嗎?全書那么多的故事,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有連續性。從開始抗日,人民積極反抗,青壯年上戰場,老弱病殘幼在家拼盡全力保護戰士們,再到土改等等,人民開始識字,有了文化,精神層次也提高了。
那么多故事,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小勝兒》。小金子是楊主任的警衛員,時年19歲。那次,他出發去打仗,走之前,面上帶笑,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在隊伍前面,渾身散發著青春活力。而幾天后,一切都變了。上戰場的同志們都死的死,傷的傷,連熱情的楊主任都戰死沙場!小金子負了傷,在家休養。多可憐的孩子啊,青春年少,本該是享樂,社交,與朋友一起浪,自由勇敢追夢的年紀,卻目睹了無情的戰爭。明明前幾天還一起騎著高頭大馬,明明前一刻還并肩作戰,“轟”的一聲,那么鮮活的生命就消失了,只剩下破碎的血肉在空中飛射,漫天泥土飄下,被血染紅。
一個孩子,為什么要面對這么殘酷的事實?
這就是戰爭,無比殘酷,無比血腥,冷漠無情得令人膽寒。為了不讓更多年輕的生命遭受摧殘;不用為國負傷卻只能躺在暗無天日的泥洞里;不必每晚擔驚受怕睡不著覺,被噩夢侵襲;英勇的戰士們拼命御敵,倒下也咬掉敵人一塊肉,殺出一條血路,一條血腥卻拯救所有人的路。
年輕的孩子啊,振作起來,撐過這一次,你就是一個真正的戰士了。
第14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我對現代著名作家孫犁的印象,就是這篇《荷花淀》。在這篇三四千字的小說中,作者以寬廣的白洋淀為舞臺,將水生嫂等一幫婦女既義無反顧送丈夫上戰場打日本侵略者、又對遠走的親人牽掛萬千的普通人情懷演繹的活靈活現。作者用很淺顯、輕松的語言塑造了這些鮮活的女性形象,聯想到此文發表時中國大部分女性所受到的雙重壓迫,更體現出作者眼光的獨到。
《白洋淀紀事》中的五六十篇散文和小說,大都是作者孫犁寫作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但作者并沒有大書特書戰爭中揮斥方遒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而是將視點聚焦于當時生活在白洋淀周邊的男女老少,通過生活、戰斗中的點點滴滴,表現出冀中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對土地的熱愛、對國家的愛,還展現出底層人民在大革命時代思想上的成長。作者特別偏愛于對成長的女性形象的描寫,不管是跟著戰士離開落后家庭、從學習和傳授衛生知識中發現自己價值的童養媳劉蘭,還是最后學會射擊、與水生并肩戰斗的水生嫂,幫助原生參軍、照顧原生父母的秀梅,自主婚姻的婦女部長多兒,作者塑造了一大批突破傳統、自立自主、形象鮮明的女性角色。在她們努力下,傳統的男尊女卑思想被打破,女性儼然成為家中的支柱、協助戰士反侵略的好幫手,讓解放女性思想和地位成為社會變革的主要內容,從一個側面體現出抗擊侵略者和剝削階級的戰爭帶給基層人民的思想進步。
另外,作者也沒忘了老人和孩子,抬鐵軌的銀順子和小黑狼,蘆花蕩里單靠一條船就干掉幾個鬼子的老頭子,念念不忘被鬼子吃了魚鷹的老頭……僅僅用一天、或幾個時辰發生的事,這些可愛的老老少少形象頓時躍然紙上。
作者用樸素簡潔、帶有詩意的文字突出表現平凡的底層人民百折不撓的毅力和渴望勝利后美好生活的樂觀主義精神。現在回看這些人和事,雖然其思想脫離不了時代限制、有很多理想性和局限性,但聯想到當時的艱苦環境,更覺革命戰爭勝利和新中國成立之不易。
第15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在看《白洋淀紀事》之前,我認為英雄必定是一個人為國家亦或為正義犧牲,做出貢獻。可在讀了《白洋淀紀事》這部樸實的,用真情實感描寫出的書籍后,我的想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個叫白洋淀的不起眼的小村莊,那里的蘆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這么個小村莊里,抗日的烽火正在悄悄蔓延……”
讀完《白洋淀紀事》我發現里面并沒有什么偉大的,轟轟烈烈的英雄人物與事跡,只有平平凡凡的農民抗日的強烈意志,普通人民互助互利的平淡生活以及游擊隊員對家鄉的思戀……平靜的日子卻掩蓋不住人民解放前生活的苦難與凄涼,以及解放后的艱辛與歡樂。
讀完《白洋淀紀事》我才明白,革命的勝利并不僅僅是建立在黃繼光這些可歌可泣的大英雄身上的,更多的是建立在千千萬萬的人民子弟兵身上的,是建立在我們沸騰的熱血上的,是建立在對革命有著滿腔熱忱的人民戰士身上的!
再來說說孫犁塑造的女性形象吧,閱讀《白洋淀紀事》的時候,你會發現,孫犁描寫了一大批具有真、善、美品質的普通勞動婦女。雖然孫犁并沒有對她們的外貌進行細致的刻畫,但他把這些女性形象的個性刻畫的淋漓盡致,讓我們身臨其境。通過閱讀,我們可以想象出她們年輕、健康、美麗的形象。
就拿《荷花淀——白洋淀紀事之一》中的水生嫂來說吧。水生嫂不僅僅是勤勞能干的,也是多愁善感的,樂觀堅強的。水生嫂面對既要一個人照顧家里的長輩和孩子,又要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的情況,仍然支持丈夫參加抗日,勇敢的挑起了“千斤重的擔子”。水生嫂和婦女們搖著小船去看望丈夫們,卻不幸遇到了日本鬼子。但水生嫂他們毫不膽怯,機智的將船往荷花淀力揺,并下定了“假如敵人追上了,就跳到河里去死吧”的視死如歸的決心,荷花淀這一章讓我體會到了水生嫂和婦女們的機智勇敢,她們的重情義,她們的頑強和她們的保衛家鄉,捍衛尊嚴的勇氣和決心。
水生嫂等婦女們的成長,從一個側面表現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衛戰爭中的巨大變化。作者通過塑造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婦女群像,歌頌了冀中地區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戰的革命斗志以及愛國主義精神。
孫犁用他詩意盎然的筆觸,描繪了許多讓我們讀了或許心酸,但必定體現了人性之美的美好故事。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個叫白洋淀的不起眼的小村莊,那里的蘆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這么個小村莊里,抗日的烽火正在悄悄蔓延……”水生嫂和日本鬼子們戰斗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第16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白洋淀紀事》是最能代表孫犁創作風格的一部小說與散文合集。它反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一帶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戰爭、土地改革、勞動生產、互助合作以及移風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多方面勾勒了時代和社會的歷史風俗畫面,筆調明麗流暢,文風秀雅、雋永,人物形象鮮明。代表這種風格的是《荷花淀》。1945年《荷花淀》發表后,在文學藝術界影響很大;許多作家探索其寫作技巧,并在藝術實踐中體現其風格,不久便形成了一個文學流派。這個流派被評論界稱為“荷花淀派”。
其代表作家有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情節生動,語言清新,樸素,富有節奏感,描寫逼真,心理刻畫細膩,抒情味濃,富有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茅盾在評價孫犁時說過:“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說好象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絕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云變幻的,好處在于多風趣而不落輕佻。”“一天云錦,如夢如詩”可以概括為孫犁所創作的“荷花淀”派小說的風格。A.這類小說的主要特征是:內容上著重表現普通人民的性格美、靈魂美、人情美。
它沒有沿襲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敘事模式,而是著重以抒情筆觸來形成一個自然流動的抒情結構,建立一個詩化的藝術世界。藝術表現上,它追求一種純美的藝術個性,追求一種清新、雋永、秀雅的藝術風格。B《荷花淀》派小說對戰爭的描寫有他獨特的風格。孫犁一反以悲壯或悲愴為主要審美特征的戰爭小說流向,第一個以談笑從容的態度,描摹時代風云的變幻,表現戰爭中人民精神世界與人性情懷的變化。孫犁通過《白洋淀紀事》描繪了一幅淡雅、清麗、脫俗的白洋淀畫卷。
第17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白洋淀紀事》。被當代著名文學家茅盾稱之為“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決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云變幻的,好處在于雖多風趣而不落輕佻。”孫犁的一生十分曲折:少小家貧,因為讀書成才,后經歷“北漂”,開始了“白洋淀生活”最后1937年在魯迅藝術學院任職。《白洋淀紀事》寫于抗日戰爭時期,以冀中平原為背景,反映了人們“從絕望中看到希望”的精神。
“九·一八”事變以來,(這里)就屢屢感到日本帝國主義的威脅。盧溝橋事變不久,敵人的鐵蹄就踏進了這個地區。這是敵人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大災難。在這個緊急的時刻,國民黨放棄了這一帶國土,倉皇南逃。而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各地人民頑強抵抗日本帝國主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反抗日本侵略者這一部分,主要講了這樣一支隊伍:他們依仗著蘆葦叢的掩護,憑著自身的水性用著大桿槍,與敵方交戰70余次,消滅日寇上千人人,他們以血肉之軀和頑強不屈的精神打倒了日本小鬼子。因為作戰時槍上總愛插一支雁翎,所以命名雁翎隊。
還記得雁翎隊命名者侯卓夫當時被敵軍包圍,他知道許多關于雁翎隊的秘密,為了不讓敵人得逞,剩下最后一顆子彈時,他出人意料地把槍口對準了自己。犧牲時年僅28歲,令人嘆息不已。在白洋淀,像侯卓夫這樣不向敵人屈服、勇于斗爭、不怕犧牲的還有很多很多,正是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鑄就了白洋淀“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精神內涵。昔日的白洋淀,積淀著無數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動力,今日的雄安新區昂首闊步,正傳承著白洋淀人厚重的歷史和文化氣息,續寫著白洋淀的傳奇和不朽。
第18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荷花淀,是一個一聽名字就能想象出它美麗容貌的地方。可是,又有誰會知道或記得,在白洋淀也有千千萬萬個熱血青年,他們為革命參軍,他們為土改與地主斗爭,他們為生產幫助他人。
《荷花淀》是孫犁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作品。在這篇小說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善良、賢惠、通情達理,雖然沒有文化,但是絕不落后的水生嫂的形象。男人們才走了幾天,她們就每人找了一個理由去探望丈夫,表現出她們對丈夫深深的愛。雖然沒有如愿見到,有點小情緒,但很快就又說笑起來,可見水生嫂和其他女人都很樂觀、多情。
這些情感豐富、愛說愛笑的女人們在遇到敵船時,雖然也心跳加快,但是不膽怯,不手軟。她們機智的將船往荷花淀里搖,并下定決心,“假如敵人追上來,就跳到水里去死!”表現出了她們堅定的決心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回村后,她們經過了戰爭的洗禮,也紛紛拿起了槍桿子,當上花木蘭,成立了屬于自己的隊伍。
這一年秋季,她們學會了射擊。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萬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
她們是那么的平凡和普通,但又是那么的英勇和偉大!對待愛人和同胞,她們有著無限的愛和包容;對待敵人和地主,她們是愛憎分明、毫不手軟。我不禁對這些“水生嫂”們肅然起敬!
第19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讀了《白洋淀紀事》,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作者的文字樸實真誠,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是《香菊的母親》這篇文章。香菊的母親,是一個非常熱情,積極的斗爭骨干。六歲時就被一個大她二十歲的男人娶做妻室,但她的丈夫,卻因為受到地主的壓迫而變成了傻子。于是在香菊的母親還年幼的時候,就得當男當女,買東買西。
但香菊的母親并不糾結于自己的身世經歷。成長的環境惡劣,雖然沒有給她一個美好的童年,卻很好的磨練了她。她總頑強的奮起斗爭,在公審大會上,香菊的母親勇敢的站出來揭示地主們的丑惡嘴臉,與此同時,即使已經不再是青春的年齡,她依舊努力學習。從香菊的母親身上,我看出了一些道理。雖然她小時候經歷了種種磨難,但是她挺了過來,并接受革新,拋棄舊思想,同自己的女兒一樣認真做功課。而我們現在,也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斷進取,改掉壞習慣。所有人都應是如此,把曾經的苦痛都留在過去,不停止奮進。
第20篇:《白洋淀紀事》讀后感
《馬拉松祝福》這一篇文章中水生是位軍人,八年了才回一次家,只待一晚,就要走。我讀完這個故事,整個人僵了一下,八年了!父親過世,孩子長大了,妻子老了。難道只顧在外面為祖國奮斗,而連家都回不著嗎?不,從文中的對話可以看出,水生是想回來的,可是因為敵軍數量多,一個接一個的攻,搞得他們根本無法歇息。
一場戰爭,將一個原本美好的家庭拆散,留下一位婦女,照顧全家老少。好不容易回家一趟,聽來的消息是父親過世了。孩子見著陌生人一樣望著你,心里肯定不好受。
第二天又要啟程,妻子雖說不舍,但也無可奈何,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的安康,她必須讓出她的丈夫,讓丈夫去參軍,去打仗,去保衛國家!
我們每一個人都盼望祖國和平,但又希望家庭美滿。我們舍不得家人在戰場上廝殺,于是,在祖國與家庭、親人中,我們必須做一個選擇。如果是這樣,或許你也同樣會選擇祖國,像文中的水生的妻子一樣,默默奉獻!
【《白洋淀紀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2.白洋淀紀事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