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
一、說課稿簡介
首先必須明確什么叫說課,所謂說課,就是教師備課之后講課之前(或者在講課之后)把教材、教法、學法、授課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學設計、板書設計及其依據面對面地對同行(同學科教師)或其他聽眾作全面講述的一項教研活動或交流活動。
二、說課稿益處
“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
其次要說好課,就必須寫好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 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師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
三、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精選21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精選2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與作用
這節課的內容是出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信息技術》的第一單元第四課---《Word的高級編輯》,在學這部分內容之前,同學們已經系統地學習了Word的基本操作、簡單文字處理與在Word中插入表格等內容,對Word中的一些基本工具欄、功能設置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Word的高級編輯》這一節課中將學習藝術字的設置,文檔頁面設置,文檔添加引用內容,以及公式編輯器等內容。這部分的內容相對于整本《信息技術》教材來說處于基礎知識的地位,是學習電子表格制作、幻燈片(PPT)制作、多媒體軟件等制作的基礎;但在第一單元中本節課的內容屬于重點內容,它是在前幾個課時的基礎上對Word文本操作的提煉與概括,以及學習一些難度相對較高的知識,比如給文檔設置頁眉、頁腳、頁碼、添加引用內容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信息技術教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務必逐步推行信息技術必修課,該課的目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即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形成對信息技術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進而使學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作為支持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工具”。Word高級編輯內容是學生處理信息、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的基石,把Word高級編輯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能夠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Word中藝術字的插入與設置;
2、掌握文檔頁面設置的操作步驟,學會分欄、分頁、給文檔設置頁眉頁腳頁碼以及和給文檔添加題注、腳注;
3、知道如何使用公式編輯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踐操作,強化所學知識的印象,鞏固學習成果,并制作出個人成品;
2、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與分享,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以及實際動手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認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感受Word高級編輯在學習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體驗信息技術學習中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藝術字的操作方法;
2、文檔頁面設置的操作步驟(包括文檔分欄、分頁、分節、設置頁眉頁腳);
3、給文檔添加引用內容(添加題注、腳注)
難點:
1、文檔頁面設置的操作步驟(包括文檔分欄、分頁、分節、設置頁眉頁腳頁碼);
2、給文檔添加引用內容(添加題注、腳注)
二、學情分析
(一)一般特征
七年級學生處于行為規范階段,學習自制力相對小學階段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學習時精力還不能完全集中,不過對形象生動、動手實踐的學習有很大的興趣。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大部分的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熱情較高,但不得不承認學生進入信息技術課堂的愉悅更多的來源于他們面對電腦與網絡的第一反應是娛樂而非學習,他們希望老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課讓他們玩玩電腦游戲、上網聊聊天……課程的目標要求與學生的內心反應仿佛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二)入門能力
對于七年級第二學期來說,學生在小學階段以及初一第一學期已經對信息技術課程有過接觸,尤其是在初一上學期,學生已大致了解了計算機的啟動、關機、簡單系統軟件的基本操作等。但由于一學期的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學生的遺忘性較大,以及學生家庭條件參差不齊,課后用電腦練習實踐的時間不均,學生的掌握情況不是很理想,對于Word高級編輯的認識和了解就更少,但經過前幾次課的學習,學生對Word的一些文本編輯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為本節課高級編輯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學習風格
七年級的學生對于感知通道的偏愛主要是聽覺,缺乏學習動機,學習堅持性較弱,在學習時喜歡活動,更喜歡結伴學習,在學習活動中喜歡動手操作等。因此,在講授Word高級編輯時可以精心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多加組織小組學習、協作學習。
(四)個別差異
一般情況下一個班級的學生年齡都基本一致,不會相差很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程度也大都無異。但基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水平不一,以及家庭經濟基礎不同(家庭條件良好的可以為學生提供課下電腦練習的設備,家庭條件較差的也許沒有電腦操作的設備),可以采用分層次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教法分析
(一)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任務驅動法、分層教學法、提問法、討論法
1、講授法與練習法
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對于計算機技術的學習,教師一般采用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師首先通過演示操作,講解新的教學內容。學生在教師講解后,通過自己操作練習,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能。教師運用講授法可以系統的講授知識,尤其是重難點的講解,學生也能清晰地了解知識的脈絡結構。信息技術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Word的高級編輯學習也是如此,需要學生及時地操作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印象。
2、任務驅動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步普及,學生的知識水平、操作技能、學習興趣等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單單是講授法和練習法并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面對這些問題,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創設情境、布置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分層教學法
學生與學生的一般特征、入門能力、學習風格等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教師的系統講解只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達到了本課基本要求,但有的學生在課下或在父母的指導下已經掌握了較高的Word編輯技巧;或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支持條件不足,對所學知識不能盡快消化,這時候就需要分層教學,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練習,給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有余力的同學超前學習新知識或自學其他軟件,挖掘其潛在能力,給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
4、提問法
每一門課的教學都需要教師在上課期間提問一些問題,一方面,提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集中思考,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質量。
5、討論法
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利用課本內容、數字資料、互聯網信息等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小組由信息技術程度好的學生和信息技術程度差的學生組成,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和分享,開展協作學習。技術掌握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技術較差的學生,技術較差的學生可以請教技術掌握好的學生,既發揮了信息技術程度好的學生的優越性,也彌補了信息技術程度差的學生的不足。
(二)教學準備
1、多媒體網絡控制系統
2、足量的電腦
3、PPT課件
四、學法分析
1、探究式學習
基于任務教學法所提出的任務,學生可以進行探究式學習,以問題情境為實破點,作出各種猜測,要想法尋找問題的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對問題進行推理、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向,然后通過觀察、實驗來收集事實,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如查閱文獻資料、檢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資料,通過對獲得的資料進行歸納、比較、統計分析,形成對問題的解釋。最后通過討論和交流,進一步澄清事實、發現新的問題,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在講Word的高級編輯中可以向同學們布置任務或展示一些成品,讓學生思考探究怎樣操作才能達成目標。
2、自主學習
前面已經說到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學好這門課,學好Word的高級編輯僅僅靠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以及實時練習是不夠的,需要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課后勤加練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
3、合作學習
七年級的學生更喜歡活動,喜歡結伴學習,而且在這門課中多采用任務驅動法或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因此更需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生生之間協作交流、互相借鑒分享,各抒己見,在思想碰撞中激發出創新點。
五、教學過程
(一)引言
經過前幾節課的學習以及同學們的課下練習,我們知道了如何對一些文字進行簡單的美化,如何插入表格、編輯表格,并且我們在《匆匆》那篇散文上進行了系統的操練,那么大家想不想再學習一些Word的高級編輯技巧,讓我們的作品更加美觀呢?我們先來看一幅圖文混排的《匆匆》散文,這樣的排版格式是不是比我們之前看到的更加耳目一新,那么大家思考一下,結合我們之前學過的知識,如何才能做成此作品。
(二)講授新課
要達成上述排版的效果,除了用到我們之前學過的知識,還需要這節課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就系統地學習Word的高級編輯。
1、設置藝術字
<1>插入藝術字:插入—文本—藝術字—選擇一種樣式
<2>設置藝術字格式:繪圖工具—形狀樣式—藝術字樣式—文本填充/文本輪廓/文本效果
學習了這部分內容,同學們可以在之前練習過的《匆匆》這篇散文上練習一下,設置一些藝術字,對其進行美化一下,一會兒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部分同學的作品。
2、文檔頁面設置
<1>文檔分欄:
將鼠標置于需要插入分欄符的位置;
頁面布局—頁面設置—分隔符按鈕—下拉列表中“分欄符”命令;
設置完成后,在光標處進行分欄;設置分欄格式(欄數、寬度與間距、分割線等)
<2>文檔分頁、分節:
將插入點定位到需要分頁的位置;
頁面布局—頁面設置—分隔符—分頁符;
在打開的分隔符下拉列表中列出了四種不同類型的分節符;
選擇文檔所需的分節符完成相應設置
<3>設置文檔頁眉頁腳頁碼:
插入—頁眉頁腳—頁眉、頁腳;
插入—頁眉頁腳—頁碼—選擇位置和對齊方式;
文件—頁面設置—頁邊距、紙類、文檔參數—打印預覽
學習了這部分內容,結合剛才我們所講的內容,同學們可以接著在《匆匆》這篇散文上練習一下,給文檔分成兩欄,并設置頁眉頁腳和頁碼。幾分鐘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部分同學的作品。
3、文檔添加引用內容
<1>將光標移到要插入腳注的位置,在“引用”選項卡中單擊“腳注”組中的“插入腳注”按鈕,在需要插入的位置輸入腳注內容,同理可以插入尾注
<2>選擇添加題注的位置,在“引用”選項卡下單擊“題注”組中的“插入題注”按鈕,在需要插入的位置輸入題注內容即可
學習了這部分內容,我們試著來在《匆匆》這篇散文作者后面加一個腳注,寫入作者朱自清的簡單介紹(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現代作家、學者、民主戰士),過后我們來欣賞部分同學的作品。
4、公式編輯器
<1>插入—對象—新建—對象—類型公式3.0—選擇相應模板、點擊應用
(三)復習鞏固、布置作業
我們本節課Word的高級編輯就學完了,我們一共學習了四個模塊的內容(設置藝術字、文檔頁面設置、文檔添加引用內容、公式編輯器),通過老師的演示以及同學們在電腦上的動手練習,相信大家對本節課所講的知識、技能、方法、步驟等都有了很好地掌握。
在課后希望同學們勤加練習,在這里老師布置一個小小的作業:大家可以在朱自清《匆匆》這篇散文上運用本節課所講內容對這篇文章進行修飾,要求如下:將文章分成兩欄,將題目設置成藝術字,在文章最后添加題注(有關朱自清的簡單介紹)。期待在下節課欣賞大家的佳作!
六、教學評價
(一)教師教學評價
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是否對教學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正確恰當的預設,是否做好了應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的準備(是否具有教育機智),是否準備好了教具,是否安排了適量、適度的課堂例題和練習題等等。
(二)學生學習評價
新課程非常重視評價的多元化,七年級信息技術課堂,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主選擇、有效的主動實踐,教師對學生學習評價上也應多元化。比如:
1、項目活動評價法
因為我們信息技術課的實踐性使我們的教學模式是以協作學習為主,而這種模式的呈現又多以項目活動為主,在項目活動中,學生運用與學習活動緊密相關的知識技能,同時其它的智力因素和個性特征也會表現出來,比如,與同伴的協作能力、問題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意識、獨立思考能力、精力持續時間等。自我評價及同伴、小組互評一起運用,來考評學生的技能和能力,會使評價更客觀、真實有效。
2、自我評價法
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采取系列評價量表進行自我評價,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自己作為學習者的理解,又有助于其對學習目標的認識,有助于對學習過程的控制,有助于培養和形成其對學習及活動的評價能力。
3、觀察評價
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上機操作、探究學習、小組討論時的表現(發言能力、交流能力、寫作能力等)進行考評,可以利用觀察表格來記錄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特別技能、行為及進步。
4、作品檔案評價
收集學生在這一科目學習過程中的作品,以學生的實際表現作為判定學生學習質量的依據,這樣可以反映出該生的相關學習過程及結果,能積極促進學生參與學習,對自己的學習有強烈的責任感。
5、總結性評價
一門課或一節課的學習過后,需要布置一些練習題或測試題,這些試題雖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學生的學習結果,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需要對這些試題進行總結性評價。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藝術字的插入方法,熟練編輯藝術字:移動、字符間距、刪除、環繞、旋轉
2、知道文本框的作用;會進行橫、豎排文本框的插入;會進行文本框的編輯:移動、改變大小、刪除、復制;靈活設臵文本框格式:顏色和線條、邊框與底紋設臵
3、熟練掌握插入圖片的方法,以達到用圖來修飾和點綴整個版面
4、學會應用項目符號和編號來制作目錄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實現知識遷移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思考問題能力。
3、通過交流和欣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相互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設置藝術字格式、利用文本框設計版面,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二、教學重點
1、利用藝術字制作標題;
2、利用文本框設計版面。
三、教學難點
設置文本框的屬性。
四、教學手段
機房、多媒體
五、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演示講解法、實驗學習法。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2、檢查講解上節課所布置作業
(二)導入新課
1、用基本知識來考考大家:請問一本完整的圖書通常由哪些部分組成呢?
2、出示課題:制作目錄
(三)講解新課
1、初步了解目錄:什么是目錄?為什么要有目錄?有什么作用?
2、感性認識目錄:
①展示各種目錄樣式
②觀察課本的目錄和課本所給目錄示例
③通過對比修飾與沒有修飾過的目錄,激發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四)動手制作目錄
1、為了實現圖與文字的完美結合,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文本框”。
方法一:插入——文本框——橫排或豎排
方法二:調出繪圖工具(視圖——工具欄)
2、文字的“復制與粘貼”
選定——Ctrl+C(復制)——Ctrl+V(粘貼)
3、應用?項目符號和編號
4、插入藝術字
5、插入圖片
6、整體美化
(五)課堂
1、
2、布置課下作業。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3
一、說教材
(一)、地位、作用和特點
本課是海南出版社的海南省中小學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一節,內容是電子表格的特點及應用,是學生學習word軟件和powerpoint軟件辦公軟件的基礎上,再繼續學習的電子表格軟件。教材是先從日常生活中的電子表格的應用舉例,到介紹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再結合word文檔處理軟件與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進行對比,總結出電子表格特點。本課體現了從生活到計算機知識與技能,從計算機知識到實際應用的理念。本節課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教學時結合學生啟動Excel軟件、打開Excel表格工作表以及進行簡單的數據編輯等操作任務,從生活和實際實踐中更好地了解電子表格特點,為學生后面繼續使用電子表格軟件的解決實際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特點、學生的心理、智力發展水平及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電子表格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應用
2、學會啟動Excel軟件和打開Excel表格文件
3、了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4、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等方面的異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師生的交流和討論, 知道電子表格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應用和處理電表格所用的軟件
2、通過學生初步嘗試,初步了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3、通過操作任務,讓學生學會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等方面的異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能力
2、通過學生交流和實踐,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觀察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電子表格的特點及應用
教學難點: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
對于電子表格學生在學習Word軟件和powerpoint軟件時已經初步接觸,并且在為后面Excel表格軟件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說學情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學生的學習學生對word軟件和powerpoint軟件的使用有一定的基礎,以及具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對學習計算機知識有強烈的欲望,但由于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教學時可利用學生本身的資源,互助合作的原則開展活動。
三、教學與學法的設定
教學方法:
情景導學法、任務驅動法、討論法
學法
情景導學法、自主探索法
四、說教學流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初步探索——初步嘗試——初步小結——深入探索——知識小結——知識拓展——總結反思——課后實踐
五、說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預設時間4分鐘)
使用“學生成績表”讓學生觀看師生交流,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實例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欲望
探索新知:(預設時間28分鐘)
(一)初步探索:活動任務一
提問:(1)、生活中常見哪個行業使用電子表格 ?
(2)、這些電子表格是使用什么計算機軟件處理的?
給出活動任務一:
1、電子表格的應用舉例
2、電子表格處理軟件
先讓學生討論電子表格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應用,以及列舉電子表格的處理軟件
學生小組討論,先從學生熟悉的電子表格入手,可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舉例
設計意圖:先從學生熟悉的'電子表格入手,教師引導,讓學生初步領略計算機是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工具,知道電子表格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應用
(二)初步嘗試:操作任務二:
1、啟動Excel軟件,并認識Excel工作表的組成
2、打開“學生成績表”Excel工作表,對數據進行編輯,熟悉電子表格的工作環境
讓學生輸入和修改數據,并認真觀察Excel工作表
提問:電子表格有什么特點?
Excel工作表、討論,初步了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預設答案:
1、 在空白的單元格中輸入數據時,使用回車鍵、方向鍵或單擊鼠標
2、 雙擊鼠標
讓學生保存文件 掌握好啟動Excel軟件的方法,學習信息技術的基礎,這點對學生是較簡單。
讓學生熟悉電子表格的工作環境,通過上機實踐,只是讓學生初步了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三)初步小結:電子表格的特點
結合學生的表格,教師進行引導總結:
EXCEL主要用于對數據的處理、統計分析與計算,排序和篩選,能繪制圖表,可以做到快速、準確、直觀
Excel具有良好的操作界面,操作簡單易行
設計意圖:該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但本課只能是通過師生共同交流合作,初步總結出電子表格的特點,為下幾節課學習Excel軟件作好輔墊作用。因為后面幾課中,學生通過大量的實踐及應用中才能領會電子表格的特點。
(四)深入探索:操作任務三:打開“個人簡歷”的Word文檔,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
學生實踐:操作任務四:打開“個人簡歷”的Word文檔,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
讓學生仔細觀察和小組討論
教學意圖:該環節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通過學生上機實踐,學會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等方面的異同
學生認真觀察和小組討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五)知識小結:比較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方面的異同
預設問題:
學生對兩種表格的異同認識時,對于語言表達方面會有困難,教師加以引導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適當引導。
學生認真觀察“學生成績表”Excel工作表,以及 “個人簡歷”的Word文檔,并且進行小組討論,
比較兩種表格中在內容、排版、編輯方面的異同
設計意圖:該環節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通過學生上機實踐,以及師生的交流,教師的引導,總結出word表格和excel表格在內容、排版、編輯等方面的異同
知識拓展(預設時間5分鐘)
通過Excel提供的模板,體驗電子表格的呈現形式和適用范圍
學生實踐:通過Excel提供的模板,
1、結合教材第24頁的內容
2、讓一位學生展示操作過程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電子表格的呈現形式和適用范圍,進一步了解電子表格的特點
總結反思共享收獲(預設時間3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個人的收獲
通過學生的交流,能夠及時反饋教師教學效果
課后實踐
1、開展“中學生消費調查”工作,并把所收集的數據,使用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
3、使用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對本“學期段考成績”進行統計和分析
設計意圖:學生課后的任務,讓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用投影展示)
電子表格的特點及應用
(一)、電子表格的應用舉例
(二)、電子表格處理軟件
(三)、電子表格的特點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4
今天我上的匯報內容是《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分析、學習方法分析、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設計思想、教學過程與環節設計分析、歸納總結等八個方面來進行。
一、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是依據教材:廣東教育出版社所出的信息技術(必修)《信息技術基礎》中第三章《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上)》第一節《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第二課時。
2、本節內容主要包含“常見文本類型和常用文本加工軟件以及它們的特點”,第二節主要就是常用文本加工軟件的使用。
3、常見文本類型和常用文本加工軟件以及它們的特點是基本知識,屬于必須掌握的內容。
4、新課標對本章明確要求:能夠根據任務需求,選擇恰當的工具軟件處理信息,呈現主題,表達創意。由此可見本節課的作用。
5、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文本信息的加工。
2、熟悉WORD軟件的使用方法及常用操作。
2)、過程與方法目標:根據范文選擇合適的軟件,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對作品的加工,從而掌握WORD的各種常用操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審美能力;讓學生通過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為今后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信息素養。
6、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熟悉和掌握WORD軟件的使用方法。
2)、教學難點:體會什么樣的加工是恰當的加工,如何利用恰當的加工軟件對信息進行恰當的加工,更好地表達信息的主題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首先,高一年級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明顯增強,可以獨立完成任務;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再加上前幾節課合作的基礎,基本上都能夠與他人合作完成小組任務。
其次,學生在初中時已經接觸過基本的文本處理知識,但是掌握得不好,對WORD文字編輯能力還不熟悉。
另外,學生因為家庭條件、興趣愛好、原來初中學校條件等因素,從而計算機基礎水平層次不齊,所以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可能會出現學生“吃不飽”和“消化不了”的問題。因而在教學中可能會有個別學生跟不上,就需要教師進行指導。
三、教學方法分析:
1、案例展示法:教師展示案例,讓學生自己觀察比較,從而進行設計。
2、主動式任務驅動法:通過“提出任務和注意點—教師演示—學生動手實踐——歸納交流”的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完成一定的任務。
四、學習方法分析:
1、 自主學習:在常見文本類型和任務驅動這一塊,由于學生文本編輯基礎不好,所以由老師提供“素材”讓學生自主完成任務。學生通過觀看教師演示及講解和然后實踐操作,從中獲取對知識的正確理解。
2、協作學習:同學間可相互協作完成任務,通過協作和溝通,學生可以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和解決途徑,從而開闊學生的思路。
五、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
1、計算機教室
2、天寓電子教室及加工好的WORD范文。
六、設計思想:
這節課的設計是以新課改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到學生起點水平和個性方面的差異,注意講練結合結合。在課堂中通過教師的不斷演示,讓學生理解,熟悉各種操作。
七、歸納總結:
以上是我對《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一)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設計方向。在整個課堂中,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書本知識為基礎,以能力、方法為主線,有計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并且從各種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但這堂課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是課堂考慮不充分,比如:講的知識點多了,可能很多同學跟著教師做完后,自己做時就有困難,還有時間的把握欠缺。當然還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同仁多指教,我會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5
一、說教材
㈠、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1、教材: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術》第四版,本節內容《數據的計算》是《初中信息技術》第四版(八年級上)第一單元第3節的內容,它是Excel中的一個重點,在實際生活應用中,比較常用。
2、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在生產及生活各個領域中,都有大量的數據信息要處理,像電話費的收取、學習成績的統計分析等。隨著社會的的進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數據越來越多,對處理數據的速度和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傳統的人工處理數據的方法已不能滿足需求,計算機成為了最有效的數據處理工具。作為中學生有必要了解和學習數據的計算。
中小學信息技術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因此,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明確在電子表格中數據計算的方法,通過對數據計算方法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數據計算的方法。
2、能力目標:根據計算機學科的特點,通過:“講解—演示—實踐”結合,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3、
㈢、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利用數學公式、函數進行數據的計算。
難點:能夠根據需求選擇和正確使用函數。
二、說教學對象
八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同時又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但多數情況下還比較膚淺和不夠成熟,尤其對于一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還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教師點則通,不點則不通。通過前面課程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在工作表輸入數據、編輯、修飾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學會如何在Excel中進行數據計算,使學生對數據處理有個感性認識。
三、說教法
本節課將在
1、做課件來闡述基本內容及各個知識點,這樣可以省去板書,有更多時間來讓學生思考和操作。
2、利用Excel環境來實地進行操作,這樣比較生動且實際,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說學法
⑴講練結合,強調實際應用的講述,通過對知識的鞏固消化和運用,最終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⑵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使學生在頭腦中加深理解,鞏固所學知識;
⑶教師要少講,精講,讓學生通過實驗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理解數據計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說設計理念
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考慮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性,采用分層互補的方法,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中都獲得個體的發展。
六、說教學流程
在教學中,我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既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把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幾個階段:
㈠創設情境:(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通過展示雅典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上
在雅典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上,
㈡啟發探究:(這一環節,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教師邊講邊演示,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電子表格中,數據的計算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公式進行計算,另一種是利用函數計算。
⑴利用公式進行計算的一般步驟:
①選擇要存放數據結果的單元格,并輸入計算的公式,單擊回車鍵;
②選中該單元格,向下拖動填充柄式。
下面我們就用數學計算公式來統計雅典雅典奧運會上各國獎牌的總數:打開Excel
選中F3單元格,輸入“=C3+D3+E3”;
單擊Enter鍵,得到美國隊獎牌總數103塊;
再次選中F3單元格;
將鼠標移至F3單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鼠標變成實心“+”,按住鼠標左鍵,向正下方拖動,讓出現的虛線框覆蓋F3至F12單元格,放開鼠標左鍵,利用填充柄就完成了其它國家獎牌總數的計算。
嘗試練習:在教師講解完成后,趁熱打鐵,讓學生嘗試操作,最后讓學生分析用公式計算數據的弊端,進而引入Excel中的函數計算。
請同學們打開Excel
⑵我們可以使用函數的方法來統計,步驟為:
方法一:選定要存放結果的第一個單元格,通過工具欄上“∑”選擇需要的函數;
打開“雅典國際奧運會前10強獎牌統計”的電子表格。
選中F3單元格;
單擊工具欄上“∑”(自動求和)圖標;
單擊回車鍵,完成美國隊獎牌總數的計算;
再次選中F3單元格,將鼠標移至F3單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
按住鼠標左鍵,向下拖動填充柄,完成其它國家獎牌總數的計算。
嘗試練習:
請同學們打開Excel
方法二:選定要存放結果的第一個單元格,單擊“插入(I)”→“函數(F)…”,彈出“插入函數”對話框,在“選擇函數”列表中選擇需要的函數,單擊“確定”按鈕。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求和或求平均值的數據區域(如果是連續單元格,可拖動鼠標完成。如果不是連續的單元格,則需要在按住Ctrl鍵的同時按鼠標左鍵選取),單擊“確定”按鈕,計算結果自動填充到單元格中。
拖動填充柄填充其它結果。
具體操作為:
打開“八年級(8)班成績分析”的電子表格。
選中G3單元格,單擊“插入”菜單;
選擇“函數”選項,彈出“插入函數”對話框;
在“選擇函數”列表中選擇“AVERAGE”(平均值)函數;
單擊“確定”按鈕,彈出“函數參數”對話框;
拖動鼠標選擇C3至E3區域;
單擊確定按鈕,完成第一個同學平均成績的計算。
再次選中G3單元格,將鼠標移至G3單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
按住鼠標左鍵,向下拖動填充柄,完成其他同學平均成績的計算。
嘗試練習:
請同學們打開Excel
想一想:
我們可否用數學公式來進行平均值的計算,如果能,該怎么操作?
㈣成果展示:思考練習后,讓學生上機邊說邊演示,并對作品進行自評,其他學生相互點評,教師適當給予點評,對學生的“亮點”給予充分表揚。
㈤課堂反饋:
本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在電子表格中數據計算的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公式進行計算,另一種是利用函數進行計算。
無論哪種方式,首先要選中存放計算結果的單元格,并明確計算的方法和區域,然后輸入公式或函數進行計算。而且在計算過程中,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選用最恰當的方法進行計算。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6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選自教材初中版信息技術第二冊第四節的內容。在當代快節奏的社會中,人們對于信息傳播與交流日益增長的需求促進了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已經成為獲得信息最快的手段,網上交流與信息的傳遞成為網絡內容不可缺少的內容,學生對收發電子郵件的技能的掌握在信息社會就有同于筆和紙。
(二)教材分析和處理:
教材依次介紹了電子信箱的申請及郵件的收發。以前的教學中,按照教材的編排,我采用講授法。但講完后,總覺得學生有這樣的幾個問題:一是部分學生對枯燥的計算機理論毫無興趣;二是對于概念性的內容太過抽象不易理解;三是學生已經不滿足于填鴨式的講授,想自己動手操作實踐的要求增加。因此,為了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對于本節課的教學我做了如下處理:
1、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引入課題,提出問題我們日常交流和溝通用什么工具,這些工具與E-mail相比有什么區別,E-mail有什么優點,使學生一開課就精神飽滿。
2、在知識點講授時,首先結合學生申請郵箱,使學生有了成就感引導學生發現并掌握應用的知識技能。
3、本節課將知識點分解成三個任務,通過學生上機實踐,老師引導,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知識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利用電子郵件與他人溝通的方法
教學難點:發電子郵件(附件的添加)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利用電子郵件與他人溝通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思考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積極參與觀察、思考和分析,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中,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自信心。
4、思想目標: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參與研究意識,在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增強他們學好知識、掌握技能的信心。
二、說學情
1、能力基礎:
初中的學生在認知方面,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分析、概括與歸納能力,接受新知識的速度較快,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也較強。
2、知識基礎:
學生已經學習了計算機網絡的相關基本知識。部分學生的家庭已具備了上網的條件,已經熟悉了網上交流,學會上網瀏覽和玩游戲。
3、情感基礎:學生對網絡學習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
三、 說教法
本節課主要采用任務驅動與引探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重在優化教師的主導作用,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一方面,教師通過一連串的提問與比較,引導學生完成,使得本節課的教學步步深入,一氣呵成。另一方面,通過觀察、分析、設疑、類比、總結、練習完成任務,實現對每個知識點的認識、理解、記憶、掌握。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7
一、教學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遼師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學信息技術教材第七冊的第四單元第一課,〈文稿專家WORD〉。下面我把自己在實施本課時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思路進行簡單的闡述。
二,教材分析:
1、本課針對中學生先有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對WORD文檔的修飾和排版的各種實用功能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本單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教學目標:
我本著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能力水平為宗旨,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WORD的啟動、退出及其文檔的打開、存儲與關閉的方法
(2)能力目標:
培養和發展學生信息加工與信息處理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進一步樹立學生的信息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創建WORD文稿,并能進行簡單的編輯操作。
確定依據: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中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目標,重點是掌握計算機的工作特點,并能夠正確使用。
難點:根據需要靈活編輯文稿
確定依據:
當今的社會是是信息的社會,信息技術的應用每天都在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學習編輯文稿,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教法闡述:
基于本課內容的特點,本課主要采用“自學法、講解法、演示法、討論法”。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力促課堂教學在生動有趣,愉快的氛圍中展開。
四、學法指導:
信息技術是操作性比較強,而且是一門發展中的學課,我們的教學目的.不是僅僅教會學生某一些操作,某幾種軟件的使用,而是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信息社會,本課通過自主探索,協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五、教學準備
計算機教室,投影儀。
六、教學過程:
1、由實例導入新課
放映幻燈片,讓學生欣賞WORD報刊樣例,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將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
2、新授知識
(1)組織分組
將學生分成小組。學生選擇創作報刊的主題。
(2)搜集資料
教師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搜集與主題相關的資料,也可以向學生推薦網址和文字資料
(3)創建報刊
借助小組力量熟悉WORD窗口界面,之后將報刊的基本內容輸入計算機,形成報刊的初始文稿。學生在教師執行操作步驟或提出操作效果時,積極實踐,探索答案。
(4)鞏固練習,應用所學知識編輯本組的電子報刊。
(5)作品展評,展示評價學生的作品,總結學習情況,并引導學生取長補短,提高學習效率。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8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下冊第七單元第一節----《快速建立秩序冊》,不足之處敬請予以批評指正。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快速建立秩序冊》一節是學習電子表格的基本內容,在這節課使學生了解二維數據表格的基本結構,并能夠利用各種輸入技巧熟練將特征信息制作成精美的二維表格,為將來的數據處理打下基礎。因此,這一節課的內容是本章的基礎內容,學好此節內容為以后利用電子表格進行各種處理操作,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二維數據表格的基本結構,能夠熟練的制作出精美、實用的二維數據表格。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趣味運動會活動方案,建立該活動的秩序冊,歸納電子表格的設計和處理方法,根據需求,設計出合適的電子表格方案。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參與趣味運動會活動,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和科學的價值觀。并通過設計電子表格,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電子表格的輸入技巧與美化方法。
難點是數據的輸入技巧。
二、說教法、學法
1、 教法: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和討論法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設立任務,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啟發法——通過回顧舊知識,啟發學生解答不同的輸入方法及美化與修飾方法,掌握各種輸入技巧與修飾技巧。
3、 學法:通過創設活動,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在實踐中引發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說教學手段
利用網絡教室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啟發式教學法,使學生在操作實踐中探索性學習。
硬件準備:計算機網絡教室
軟件準備:Windows操作系統、MicrosoftExcel、LanStarVCxp純軟件多媒體教學網系統、電子學習檔案袋。
四、說教學過程
1、教學理念: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本著啟發、引領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通過應用軟件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旨在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及挖掘他們的開拓創新能力。
2、新課引入
教師提出電子表格作品的設計理念是什么呢?
為了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整理、分析,并能迅速地處理數據。
為做好趣味運動會的報名和組織工作,根據同學們的報名參賽情況設計班級競賽的秩序冊,用電子表格形式制作出精美實用的作品。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書籍封面的組成和布局,掌握封面設計作品制作的基本方法。
2、過程和方法:學習書籍封面設計的設計要素、構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能運用象征性的手段、有創意的圖像形式來表達特定的信息和意義;能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進行設計和制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能認真按設計的程序體驗設計和制作的全過程,形成以創意為重點的設計意識;提高對書籍封面設計的審美能力,形成耐心、細致、整潔和有計劃的工作態度和習慣;培養學生的審美眼光以及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創造美,體驗美。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能運用以前學習的美術知識,靈活運用字體、色彩、圖形和編排等設計要素,將需要傳達的內容與作品的形式完美統一。
三、教學難點
學習封面設計中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創意、構思方法,能運用象征性的手段、有創意的圖像形式來表達特定的信息和意義。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優秀封面設計作品等。
2、學生準備:學生構思自我設計作品等。
五、教學方法
演示講解法、實驗學習法、學生討論法。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2、檢查講解上節課所布置作業
(二)創設情境并導入新課
1、情景設計
師:PPT課件展示圖片(封面和封底)
師:封面、封底一般包括哪些元素?
生:……
2、導入新課
三大要素:文字、圖像、色彩、
師:書籍封面是根據圖書的內容和主題來設計的,不同類型的書籍有不同意義的封面。一本書封面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這本書能否受到讀者的歡迎,本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主題封面的設計。(以文字為主、圖文結合)
(三)任務探究,自主學習
封面背景制作
(1)同學們觀看課本上例題,小組合作探究討論,自主學習封面背景制作。
(學生小組探究、合作學習、實踐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2)學生展示自我,演示封面背景制作,老師鼓勵,給予
(3)教師演示繪制自選圖形橢圓,修飾圖形(填充顏色、旋轉和翻轉、疊放次序)
(4)學生觀摩后,實踐練習課后簡單習題。
(四)設計步驟
1、構思
考慮幾種設計
2、定稿
確定封面的規格、定位圖形及文字的位臵。
3、制作
圖形的設色或制作,運用學過的各種繪畫技法(自選圖形的修飾等)。
(五)課程
七、課程
今天,通過大家的努力和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10
說課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信息技術課本第一冊第55頁的《第十四課 畫一個生日蛋糕》的第一課時,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我設計了這一課。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流程六個方面對本課作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畫圖》單元中的一課,在本課前安排了《認識畫圖軟件》、《在電腦里繪畫》,本課以一個生日蛋糕貫穿始終。從教材的安排和內容上來看,本課屬于畫圖軟件中的一個基礎知識,其目的是在于:掌握畫圖軟件中的常用工具。
二、學生分析
本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相對簡單,學生能很快的掌握常用工具的用法。三年級學生正處于喜歡模仿的時候,模仿老師、模仿同學,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創新,強調學生按自己的興趣畫,要有自信。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常用工具直線、曲線、矩形、橢圓的使用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繪畫能力和審美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微機操作習慣和美感
教學重點:掌握常用工具直線、曲線、矩形、橢圓的使用
教學難點:掌握曲線的畫法
四、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和任務驅動法
五、學習方法
嘗試操作法和主動探究自主學習法
六、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復習舊知,通過談話----給爸爸媽媽畫一個生日蛋糕導入新課,調動起學生的參與意識。
(二)、探索新知
1、先讓學生觀察并回答,蛋糕是由哪些工具畫出來的。
2、教師示范演示畫蛋糕,讓學生了解幾種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畫蛋糕的步驟,突出重點。
3、協同操作畫曲線,分散難點。
4、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畫蛋糕。
(三)、實踐應用
想一想還能用這些工具畫什么?并畫一畫。擴展新知。
(四)、反思小結
總結本課新知,加深記憶。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1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省編教材小學信息技術下冊《遨游因特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了第一課中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如:瀏覽器的打開,網址的輸入,鏈接等操作的基礎上而設立的高層次的學習任務:是教會學生在Internet上信息搜索的方法,處理信息的能力。考慮到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首先給學生提出一個感興趣的任務“做個小導游,介紹九寨溝”,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引出如何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以查找“九寨溝有哪些特色”為任務明線,搜索的技巧與方法為暗線,兩條線路同時進行。通過任務的完成,來驅動搜索方法的學習,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的培養。
在課堂上貫穿著基于Internet的資源學習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原則,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在網上搜索“九寨溝”的有關信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組內學生各有分工,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通過討論交流,確定有用的信息。使學生不僅學習了信息技術,同時也擴展了他們的社會知識,培養了他們信息素養、信息的收集與處理能力。
2、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學習成績可能有差距,天才學生和一般學生及后進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不同會對教學效果有影響,所以考慮適當的分層教學。
3、教學目標的確立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義,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2、掌握簡單的關鍵詞搜索的方法和保存網頁信息的簡單操作,培養學生信息的檢索、搜集、篩選、整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學生信息的綜合素養。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人機交流、學生活動等形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1、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為今后學會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通過小組協作和主題研究活動,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意識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從而激發學生對網絡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利用Internet查詢、收集信息的習慣;用關鍵詞檢索信息的方法;將收集到的信息加工處理的方法。
二、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法
2、協作學習法
3、分層教學法
4、賞識教育法
三、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特征的探究性學習模式,以此來實現讓課堂活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的目的。
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協作與會話等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當前所學的知識進行建構并用其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和運用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指導者與組織者,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和幫助者;信息所攜帶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
本課嘗試引導學生置身于網絡這一開放的信息化資源環境中,通過親身體驗,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積極主動地去獲取、整理、創造性地加工信息,更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學生探索能力。
1、任務一——搜索信息的方法
(1)任務啟動:興趣是學生積極求知的誘因,當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時,自然便能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結合學生在語文課本中學過的《九寨溝》一課,書中介紹的九寨溝是一個人間仙境,非常得美!如果老師現在想更多地了解一下九寨溝,你有什么辦法嗎?怎樣才能在包羅萬象的信息海洋里快速找到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呢?隨即引出“搜索引擎”。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使學生主動地進入探求的氛圍之中。
(2)操作指導:在網上查詢信息也需要一個工具—搜索引擎,但是在我們自己的計算機中是沒有的,他一般在一些大型的站中才有,比如有名的網站:搜狐、雅虎、新浪等,那么同學們可以跟我來看一看。打開兩個搜索窗口,讓學生觀察他們有什么異同點?一個是IE瀏覽器自帶的搜索窗口,一個是大型站上(如搜狐)的搜索窗口。搜索引擎常用的查詢方法有兩種:關鍵字檢索服務和分類檢索服務。教師解說以上兩檢索的區別:目錄檢索適用于按主題(某一類別)查找信息,而關鍵字檢索適用于按只言片語查找的信息。教師演示操作過程。
(3)學生操作: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講解進行操作,也可通過教師提供的可自主交互的網絡課件平臺,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有搜索引擎的網站,如搜狐。中文雅虎等一些相關網站;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網上搜索信息的方法,如分類檢索、關鍵詞搜索。還可以請同學們進入搜索網站首頁,看一看,想想如何在這里搜索信息(他們可以通過網站上的搜索幫助,了解搜索的方法,鍛煉學生的自學與信息獲取能力。)
(4)信息反饋:學生就進入具體的操作過程,在實踐與體驗中,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與網絡工具,在大量的信息源中選擇有效方式獲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學會對資料的檢索與分類。請同學們說一說這兩類檢索的區別之處,個別學生操作演示給大家看,他是用什么方法,如何來查找信息的;信息搜索記錄有幾條,查找到了哪些九寨溝的資料等等。
(5)歸納總結:網上的資料浩如煙海,紛繁復雜,我們只有通過關鍵詞搜索、分類查詢的方法,才能很快地找到我們所需要的素材。大家通過訪問不同的網站,都能發現有自己需要查找的內容,那么想把它為自己所用,又該怎么辦呢?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12
一、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信息技術學科是學科中最年輕的工具性學科,同時又是知識技能更新最快的學科。《信息與信息技術》這一節是初中信息技術教材的第一冊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教學對象是七年級的同學,它是教材關于信息技術這一學科的初步認識。
本節是基礎性的純理論的內容,所介紹的一些有關信息的知識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可以為進一步學習后續內容打下基礎,也是形成學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
新的學科的學習,對學生充滿著挑戰,能夠讓學生在現有基礎上產生一種求知的沖動。正是這種沖動,導致學生的理想和實際技能的不平衡。
基于此點,從信息技術本身學科特點出發,結合與生活實踐的整合理念,設計這一課時,目的在于讓學生知道現今是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了解“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這一社會現實,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2、學情分析:學生對微機充滿了向往,甚至用“崇拜”這詞決不過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次上信息技術課之前,學生在機房門口早已排好了長長的隊伍,穿好了鞋套,等著老師的到來。特別是第一次接觸計算機的同學,用手摸一摸顯示器都會歡欣鼓舞)
基于對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內容作了一些調整,我想在學生初步建立信息技術中“信息”的感性認識后,能親自在網上根據特定的任務,搜索一些信息,來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本節課的內容:了解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表達方式;
重點:信息的特征;
難點:培養能從各種途徑獲取信息的思維習慣,以及培養辨析信息的能力。
二、說目標:
1、一個指導思想:
“使學生明白,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活動的終極目標就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對推動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2、兩個學會:學會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流程;
3、一種體驗和一種培養:
以信息處理為主線,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獲取、分析、處理、傳遞、運用信息的意識,體驗信息從獲取到運用的全過程,并在其中享受快樂;
4、多種收獲:
養成在獲取信息到運用信息的思維習慣,通過聆聽、理解老師的想法,提高學生的聽力;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自學、自悟的能力;通過對學生的上機姿勢矯正、上機時間和休息時間的合理分配,使學生養成勞逸結合的習慣。通過對信息的正確判斷,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13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主要介紹了視頻編輯的三種常用方法,以及6種常用的視頻編輯軟件。內容的實用性是連接信息知識運用和學生接受操作的紐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動手能力,本節知識設置合理,內容豐富,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整個信息教學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了解視頻編輯的含義及方法。了解6個常用視頻編輯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標:掌握一種以上視頻編輯軟件的用途及制作技巧。
(三)情感目標:通過創作——交流——評比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們學習熱情,在操作的同時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的人文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視頻編輯的含義及掌握一種常用編輯工具確定為本節的重點;如何培養學生對視頻處理的學習舉和如何選擇編輯工具確定為本節的難點;
四、說學生
學生求知欲強,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富有個性,具備了一定的信息素養,他們渴望學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術知識。在教學中為學生留
五、說教法
“作品演示觀摩——教師引導——學生創作——小組交流評選——展示
六、說學法:
引導學生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究狀態,培養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和學習興趣。
七、說教學過程
(一)活躍氣氛、課題引入
(二)接受任務、自主創新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14
一、緊扣特點說教材
本節教材整合了語文、美術等諸學科元素。本節教材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文字處理軟件,學生在認識、欣賞了電子板報后,自己參與制作一份豐富多樣、別具特色的電子板報作品。本課在《電子板報》這一單元板塊的學習中所起的作用相當大,不僅是對上一課學習內容的細化,還將本單元的學習推向了一個高潮,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由此沖向最高點,可以直接延續到緊隨其后的同樣精彩一課《靈活多樣的版面設置》。是word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課。
二、凸顯主體說學情
學生經過二學期的訓練,已初步掌握了電腦和網絡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會加深學生的操作能力。但學生的學習基礎差異較大,興趣指向離散度高,因而設計任務時注重任務的層次性和激發興趣的持續性。
三、更新理念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通過學習,了解頁面設置的知識。
⑵、學會設置文字效果。
⑶、學會在WPS文檔中插入圖片及調整圖片。
⑷、掌握圖文混排的技巧,并會用網絡收集資料。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利用文字工具對文字進行修飾。
⑵、合理選用圖片,制作出圖文并茂的作品。
⑶、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協作學習、以及想象、創造、觀察和知識遷移等能力。
⑷、培養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
⑸、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
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⑴、通過欣賞優秀的電子板報,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
⑵、體會愛與被愛,享受人情的溫馨。愉快學習,快樂創作。
⑶、培養版權意識。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四、教學重點分析
word軟件的應用領域是文字處理和排版,當然word的軟件的教學之重點也就是這兩點。文字處理包括文字的錄入(這有涉及到漢字輸入法的知識)、編輯、格式設置(字體、字號、顏色、特殊格式);版式設置包括頁面設置(紙張、邊距、縮進、間距、邊框、背景)、對象(圖片、文本框、藝術字)插入及版式。
教學重點:文字處理、圖片和網頁圖片的格式設置
五、教學難點分析
文字修飾、圖文并排的靈活適當運用。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提醒學生: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在修飾文章,把整個文章修整得漂亮、美觀、協調、和諧,不拘泥具體的某一部分的修飾,注重文章的整體布局。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15
我說課的題目是《EXCEL中進行數據計算》,電子表格Excel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來計算報表,本節課是Excel當中最重要的一節課之一,學生能否正確、熟練地掌握Excel的計算操作,與本節課的學習情況相聯系。下面我就從教材、學法、教法以及教學過程等四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對象
本節課是重慶大學出版社編寫的中學信息技術八年級(上)第一節在Excel中進行數據計算,該節分兩課時,這是第一課時:使用公式、函數計算和統計數據。教材對象是八年級學生。
2、說教學作用地位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社會,在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大量的數據信息需要處理,像學習成績的統計分析、電話費的收取、工資表格的統計等。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數據越來越多,對處理數據的速度和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傳統的人工處理數據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需求,計算機成為最有效的數據處理工具。作為中學學生有必要了解和學習數據的處理。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如何在工作表輸入數據、編輯、修飾工作表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學會如何在Excel中進行數據計算,使學生對數據處理有個感性認識。
3、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使用Excel中的公式、函數進行數據計算和統計。
(2)技能目標:
懂得利用Excel的公式計算日常工作的各種報表(例如:工資表、成績表等)。
(3)情感目標:
讓學生親身體驗EXCEL強大的運算功能,通過系統學習,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敢于動手、自主探究能力,和不斷探究新知識的欲望。
(4)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要公正、準確地做好各種報表;不要弄虛作假,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5)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利用公式、函數進行數據的計算和統計
難點:能夠根據需求選擇和正確使用函數
二、說學法
1、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同時又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通過前面課程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在工作表輸入數據、編輯、修飾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學會如何在Excel中進行數據計算,使學生對數據處理有個感性認識。
2、學法分析
(1)采用多媒體互動教學手段,使學生在頭腦中加深理解,鞏固所學知識。
(2)教師少講、精講、讓學生通過實驗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理解數據計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既有利于學習新東西,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強調實際應用的講述和數據處理問題的分析,通過對知識的鞏固,消化和運用,通過講練結合最終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三、說教法
1、自學法
對于內容比較簡單,并且教材有明確答案的知識點,采用自學法,既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實例演示法與講授法相結合
為了使學生更快、更容易地學好本節課的內容,我特別設計了幾個有針對性的、能夠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報表實例。通過一邊講解教學內容,一邊完成相應的課堂實例的操作演示,這樣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直觀的印象,讓學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新知識。
3、提問法與啟發引導相結合
在完成實例的過程中,我會通過“提出疑問”逐步引導學生,讓學生一起參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中來,從而逐漸提高學生自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成一種積極面對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復習與引入(約5分鐘)
復習內容:Excel的基本操作(單元格的選定、移動、復制和刪除等)
引入新課:
學生看教材P15中的雅典國際奧運會前10強,請一位學生用Word計算該報表。(5分鐘)
(目的: 一方面回顧一下Word表格的計算,另一方面讓學生意識到利用Word計算該報表十分麻煩。)
如果在Excel中計算該報表,應該怎么樣操作?會不會比較方便、快捷呢?接著我說答案是肯定的,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是怎么操作的?
(目的:使學生對新課內容產生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一)利用公式進行計算的一般步驟(8分鐘)
教師將用公式計算出獎牌總數。(教師講解時演示操作過程。)
(二)利用函數進行計算的一般步驟(10分鐘)
教師將獎牌統計表表格用函數計算出獎牌總數。(既講述又演示操作過程。)
(三)學生練習操作過程(20分鐘)
在excel中,學生打開一個成績表格,并分別運用公式、函數形式計算出總成績、平均成績。
(目的:檢驗學生對教師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16
一、教材分析:
“奇妙的圖形密鋪”是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的一節活動課,建立在學生對基本圖形的認識基礎上,包括“觀察與理解”、“思考與操作”、“欣賞與設計”三個部分內容。在后繼的學習中學生會在八年級下冊對此有更深的了解。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有關平面圖形的特征,理解什么是圖形的密鋪。
2、通過猜想、動手操作和思考,探索并了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征。
3、通過欣賞密鋪圖案和設計簡單的密鋪圖案,進一步感受圖形密鋪的奇妙,獲得數學美的體驗,體驗成功的樂趣。
4、通過信息技術的三大優勢,突破難點,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培養學生全方面發展。
教學重點:探索并了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充分利用數字平臺的操作功能和交互功提高課堂效率。學生通過自己選擇基本圖形,再根據圖形密鋪的特點,發揮想象,設計圖案。
三、教學設計:
根據以上目標和信息技術對于課堂教學有三大優勢:傳達信息的,作為一種工具,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交互,我設計了如下幾個版塊:
一)、創設情境,理解密鋪:
利用信息技術的信息優勢,從生活出發,讓學生通過觀察初步感知密鋪,再由理解概念到聯系生活舉例到欣賞圖案判斷圖案,感知密鋪概念的三大關鍵:無空隙,不重疊,鋪在平面上。
二)、動手操作,探索密鋪:
1、單個圖形的密鋪:根據學生對基本圖形的了解,大膽猜測單個圖形是否可以密鋪,經過分類,動手操作驗證和再分類,明確基本圖形中單個圖形可以密鋪的特點,這是學生第一次簡單進地行圖形密鋪,通過操作和評價,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密鋪的動態過程,也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平臺的交互,在在線聊天中交流自己的`結果和!
2、兩種規則圖形的密鋪:通過分析和理解,學生可以進一步體會“七巧板”中三種不同的可以密鋪的基本圖形,任意選擇其中的兩種也可以密鋪一個平面,而且圖案更美。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要求開始動手操作,因為有了單個圖形密鋪的基礎,學生可以更熟練的操作,所以要求也就更嚴格。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電腦的交互功能,把自己的創作上傳到數字平臺的中,而后看一看其他同學的作品并且根據要求和自己的建議進行評價或者也可以利用在線聊天的功能交流想法和建議。
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全面的理解概念,因此我補充了如下這個環節。
3、兩種不同圖形的密鋪:包括單個不能密鋪和單個能密鋪的圖形如(正五邊形和菱形);單個的兩種都不能密鋪的圖形(圓形和不規則的星形);通過對密鋪圖形的設疑和展示,讓學生能夠理解:單個的圖形存在能夠密鋪和不能夠密鋪,當可以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不同圖形時,我們總可以想辦法讓圖形密鋪,從而突破概念中“無論什么圖形”。引出最后的奇妙的圖形密鋪的欣賞和設計。
三)、欣賞和設計: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不同的圖形密鋪的,可以是規則的圖形,也可以是不規則的圖形。通過欣賞激發學生對圖形密鋪的興趣和創作的欲望。一直延續到課后,學生可以利用自己會使用的軟件創作奇妙的圖形密鋪,上傳到數字平臺的中,互相學習,交流,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也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網站或者自己搜索資料,對圖形密鋪的知識了解的更多而充實自己。
這是我今天這節課的設計意圖和理念,肯定有不到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多多包涵,多多指教。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17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七年級信息技術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的內容,它是基礎性章節,是入門篇章,學生對它的興趣直接影響到他在以后其它小節中的學習。基于這種重要性,因此在本節中要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通過大紅燈籠的制作,初步體驗WORD的神奇作用。為學生以后的成功學習打下基礎。
二、說學情:
我們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農村的孩子,他們沒有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和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本課的內容和我校同學的情況,以演示、觀察、啟發、誘導為主,激發學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說教學目標:
⑴、使學生了解圖形格式。掌握了解繪制、復制、移動、組合圖形的方法。
四、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使學生掌握繪制、移動、復制圖形的方法。
2、難點:使學生掌握設置圖形格式的方法。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采用演示法、任務驅動、賞識教育、自我探究、協作交流、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激情導入,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問在過節日的時候,互相祝福,護送禮物,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的普及,可以再網上祝福,也可以網上護送禮品,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最高興的節日就是過新年了吧,家家還掛上了大紅燈籠,你知道電腦中的大紅燈籠是怎么做成的嗎?今天我們利用WORD制作,教師把已制作好好的《新春燈籠》的圖片展示給同學們看,引起同學們的興趣。很自然的過渡到下一個教學環節。
2、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對于喜慶的大紅燈籠同學們都非常的喜愛,這時讓學生觀察:
新春紅燈籠的各個部分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一:分析燈籠(小組討論法)
觀察后讓小組互相討論,總結出燈籠是由矩形、橢圓這兩種自選圖形經過繪制、復制、組合形成的。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制作燈籠(演示法、小組討論法,小組合作法)
把制作燈籠分為三個部分:
⑴、制作燈籠提手
自學探究:如何設置自選圖形的格式?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學論文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每個同學進行閱讀課本,然后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尋找設置自選圖形格式的方法。討論完成后,進行燈籠提手的制作。在同學們制作燈籠的過程中,這時教師巡視他們制作的如何,并對個別理解、掌握不好的同學進行個別點撥和輔導,使學生掌握設置圖形格式的方法。
制作燈籠體
為了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老師首先采用演示教學法。先讓學生繪制一個橢圓并設置其圖形格式。然后利用教學軟件,師生一起進行協同操作:復制橢圓。復制完成后,調整橢圓大小和對齊橢圓。這樣燈籠體就成功了。
⑶、制作燈籠穗
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對設置圖形格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下面制作燈籠穗依然采取小組討論與合作的方法,進行自我學習,以提高同學們的自我學習能力。在學生制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巡視,并注意以下點:
①及時對知識點不熟練的同學進行個別點撥輔導。
②從審美角度對孩子們的作品進行輔導。
③讓小組合作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4、展示燈籠總結回顧
展示孩子們的制作成果,讓同學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通過作品展示讓學生回顧所學習的知識,使學生進一步
掌握了解繪制、復制、移動、組合圖形的方法和圖形設置的方法。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18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我給朋友寫封信》是在學生學會英文輸入后,對文字輸入進一步的學習。其中的漢字和詞組輸入是以后學習信息獲取、處理以及文字處理技能的基礎。
2、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基礎不一,有的學生沒有接觸過計算機,鼠標、鍵盤操作不熟練,有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能熟練使用相關輸入法輸入文字。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會進行中英文輸入法的切換;
②能使用全拼輸入法,智能ABC輸入法輸入漢字。
③能用詞組輸入的方法快速地“寫”信。
④會保存輸入的文件。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人機交流、學生活動等形式,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①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為今后學會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②通過小組協作和交流,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意識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③通過書信的書寫滲透感恩教育。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全拼、智能ABC輸入法輸入文字、保存文檔。
教學難點:輸入法信息的獲取及理解應用。
【教學方法、學法分析】
1、任務驅動法
2、協作學習法
3、分層教學法
信息技術課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教育,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學習資料,能通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知識。因此,為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準備以學生“任務驅動”為主線,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教學過程分析】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快切入正題,在新課導入階段,我選用了最簡單、最直觀的一種方式,即讓學生欣賞幾封設計精美的信件。
看,這些書信設計新穎,漂亮嗎?來到新的學校,一切是那么新鮮,在繁忙的學習之余,你還記得要好的朋友嗎?你想給他(她)寫封信嗎?如果我們用計算機幫忙,就能寫出象上面一樣既漂亮又新穎的信。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新課《我給朋友寫封信》。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設計精美的書信,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激情。為新課的講授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2、布置任務,促使思考:
任務1:在記事本或寫字板中輸入:“How are you?”。
任務2:在你的記事本或寫字板中用全拼輸入法輸入中文:“我愛祖國!”
任務3:用智能ABC輸入法輸入詞語和句子:北京 世界奧運會 臺X是我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設計意圖:任務1是對上節課知識的復習,任務2的'布置讓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的局限性,從而激發學習輸入漢字的欲望。
3、提供素材,自主學習:
相關素材:
(1)中英文輸入法的切換;
(2)全拼輸入法的使用;
(3)智能ABC輸入法的使用;
(4)智能ABC輸入法提示行簡介;
(5)同音字提示框中漢字的選擇與查找;
(6)常見漢字輸入疑問解答;
(7)輸入法屬性設置;
(8)怎樣保存你的信件;
(9)閱讀材料。
學生根據任務,從課本或學習課件中獲取所需知識,然后完成任務。老師巡視,對做的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并讓他們充當小老師分組進行指導。
設計意圖: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平臺,讓他們自己去遨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可讓學生在使用信息,獲取信息的同時培養閱讀、分析、理解的能力,讓他們的信息素養得到提高。
4、任務驅動,實戰演練:
任務4:告訴你身邊的同學,你使用的當前輸入法提示行的組成及功能;
任務5:在記事本或寫字板中根據自己的情況,從輸入法菜單中選擇合適的輸入法,給你的朋友寫一封信。
任務6:將你寫的信保存在計算機中。
5、相互交流、體驗成功:
以小組為單位,先在小組內交流學習心得,然后由小組長綜合本小組意見,在班上交流。填寫交流與評定表。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讓他們在交流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設計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學生新知構建的協做者。教師為學生提供自學的必要資料,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合作交流完成對新知的構建。而學生自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信息獲取,處理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既完成了對新知的建構又培養了他們的信息素養。將所要學習的新知識設計成一個個小任務,在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形成技能。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19
教學目標:
1、了解系統軟件的作用;軟件安裝與卸載的相關知識。
2、了解系統軟件的安裝。
情感目標:
合法地使用軟件也是本課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本課的另一個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信息道德觀。并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操作系統的作用。
教學難點:
學習計算機主要軟件的安裝與卸載。
教學準備:
教學多媒體計算機,教學ppt。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設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把一臺計算機的外設和主機連接起來。那么,這樣連接起來的計算機就可以工作了嗎?(學生回答,并說明原因,教師設下疑問:到底能不能呢?)
實驗1:啟動事先準備好的裸機,學生觀察計算機運行情況,老師
一、操作系統知識講授
提問:計算機為什么需要一個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系統軟件,它是計算機系統的管家。
(補充知識)
1、操作系統的出現人機矛盾早期,人們利用計算機進行運算時,經常出現操作人員手忙腳亂而計算機卻空閑等待的情形,這種人工干預的慢速度與計算機運行的高速度之間的嚴重不協調,被稱為人機矛盾。
2、操作系統的作用操作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對計算機的硬件、軟件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使計算機能協調、正常地工作,同時為人們使用計算機
二、應用軟件的安裝與卸載
(1)ppt展示軟件安裝的過程;
(2)ppt展示軟件卸載的兩種方法,要求學生依此卸載系統中的兩個軟件;
(3)質疑探索,安裝與卸載中出現的問題,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并做匯報,由教師
三、軟件的合法使用
通過案例和數據來說明盜版對我國軟件產業的負面影響,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或辯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尊重知識產權、尊重軟件版權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正確地獲取和使用軟件的習慣。
(1)教師組織小組討論,小組派代表發言,提出關于軟件合法使用的觀點;
(2)教師用ppt演示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20
一、說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設計貫穿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重視學生認知發展與學習過程的關系;以學生為中心,發揮教師輔助和引導的作用;積極創設情境-協作-交流-知識建構的學習環境;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為主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嘗試-探究-實踐-歸納的方法使學生掌握知識建構的方法,形成信息技術素養。
二、說資源
由于農遠資源中沒有相關的資源,在國家基礎中輸入“設置文字格式”也沒有查到同類型的素材,因此本課資源均選自重慶電教網信息技術教參中下載了word《素材》和“設置文章的格式” 課件兩個資源
三、說教材
《我的家鄉》是西南大學版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的第二課。本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Word,并掌握建立文檔、輸入編輯文字、保存文檔等操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字符進行格式設置以美化文檔,主要包括設置字體、字號、顏色和文字的動態效果等字符修飾操作。這些操作在Word應用中非常基礎而且重要,掌握這些操作對后續Word和其它軟件中文本處理的學習是很好的鋪墊作用。西南大學版信息技術教材雜講解操作方法時十分詳細,只要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按照其操作步驟操作,完成學習任務是不成問題的。
四、說學生
本課教學對象是我校四年級學生,該段學生由于學校的計算機設備老化,學生上機的時間有限,上課以鼠標的操作居多,本課的文字設置教學主要以鼠標操作為主,相信學生操作應該沒有難度。因此,本課我重點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上。
五、說目標
信息技術課程綱要指出信息技術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本課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會設置字體、字號、顏色、文字的動態效果。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自主從教材中獲取相關知識,完成文字的動態效果設置和加粗設置。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word的魅力,能夠恰當地理解美(合適是美、簡潔也是美)
重難點:選中設置的內容。
六、說教法和學法
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理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量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帶著任務學習,以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來驅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根據這一思想,本課主要應用
教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分層次教學法。
本課先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分析本課的任務、要求、操作要領,明白操作方法。讓學生嘗試操作,完成知識技能的初步學習;然后總結學習收獲,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文字的動態效果設置,歸納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最后用加粗強調“重慶”鞏固學習效果。
學法:自主嘗試、自我探究、協作交流等學習方法。
學生通過自主嘗試、探究,掌握重點和突破難點。探究規律,發現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協作精神。
七、說教學準備
本課時教學需要在多媒體教學網絡環境中進行,凡教師展示、講解部分均采用屏幕廣播(或投影)。課前需要為學生準備好Word文檔《素材》放置于學生機的桌面上,方便學生調用。(另外我還準備了 “設置文章的格式” 課件,這一課件用簡潔直觀的方式對本節的主要操作進行了講解,可為學生的實際操作提供幫助。)根據需要使用
八、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五個部分
(一)創境激趣,引入新課
老師準備辦一份“我的家鄉”的電子小報,但是時間緊,沒有來得及對文字的格式進行設置,今天請同學幫忙設置文字格式。同學們愿意幫助我完成之這個任務嗎?
(二)任務驅動,學習新知
1、為了同學們能盡快幫老師完成任務,我們一起看信息技術書第3頁,了解設置文字格式的方法,即本課的具體任務和要求。
任務:設置文字的格式,具體是設置文字的字體、字號、顏色和動態效果。
2、認識格式工具欄的各部分的名稱。重點介紹字體、字號、顏色、加粗、傾斜、下劃線等,為了后邊的拓展作準備,要強調加粗是用字母B表示的。
3、詳細閱讀設置要求。以標題為例,設置內容:標題:“家鄉介紹”,設置要求:“字體:華文新魏,字號:二號字,顏色:紅色”。
小帖士強調:設置格式的前提是選定目標內容。這也是本課的重點。
4、(根據需要使用課件)由于教材中的操作步驟詳細,學生組成3人小組,邊看書,邊合作探究完成標題部分的設置,并告訴同伴操作的方法。
5、學生展示學習效果。推薦2名同學演示自己對標題的設置,邊演示邊講解操作方法。表揚學生的大膽展示和對學習的興趣。
6、鞏固學習效果。運用同學演示的方法和自己學習掌握的方法完成本課其它文字段落的字體、字號、顏色的格式設置。先完成學習任務的同學主動幫助周圍的同學。
(三)小組探究,歸納方法
1、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小組合作探究完成文字動態效果設置,同時進一步鞏固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
小帖士(友情提示)文字的動態效果設置不要太多。
2、先完成的同學幫助自己周邊的同學完成本部分的操作。
3、反饋、表揚熱心幫忙的同學。
(四)共同探討,總結方法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的學習規律和方法:閱讀教材(明確任務和掌握操作要求)、實踐、置疑、鞏固練習(轉化為能力)、總結積累(上升為經驗、方法)鼓勵學習養成歸納總結學習方法的習慣,并運用于今后的學習中。
(五)課后拓展,提升能力
在提供的素材中,“重慶”多次出現,要求學生利用本課所學的方法,對“重慶”兩字的文字格式設置為“加粗”鞏固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能力。
九、說教學板書
我的家鄉
文字格式設置
方法
重難點 任務 要求
(內容) (字體、 字號 顏色)文字動態效果
選中 標題 華文新魏 二號字 紅色 禮花綻放
其它 按教材的要求設置
十、說教學反思
本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依靠教材,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共同探討分析本課的學習任務,要求,在練習中學會對文字格式的設置方法,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21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海南省九年義務教育《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第2章第1節的內容,由于本節理論知識比較多,我對本課進行了二次開發,加入了第2章第2節簡單制作GIF動畫的部分知識點,通過讓學生繪制簡筆畫制作GIF動畫來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一些常用軟件的操作,也非常喜愛動畫,但是對于動畫形成的原理以及動畫制作的過程感到很神秘,本課教學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能夠通過自主學習、自我探究、集體討論等方式較好地掌握GIF動畫的簡單制作。
(三)教學目標
依據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圍繞“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為目的,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及幀的含義;
(2)學會使用Ulead GIF Animator軟件制作簡單的GIF動畫。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看視頻和問題探究,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及幀的含義;
(2)通過任務練習和分組制作,提高學生制作GIF動畫的能力,體驗計算機動畫技術的優越性,增強學生對動畫基本原理的理解;
(3)利用小組協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動畫技術的魅力,培養學生學習動畫制作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2)領悟善于思考和創造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獲得更多個人情感體驗。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制作簡單的GIF動畫,進而讓學生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因此,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定位為:
教學重點:學會制作簡單的GIF動畫。
教學難點:通過制作GIF動畫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的精髓就是要改變學生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本節課通過由易到難的任務讓學生去探究,讓他們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新課的內容,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2、演示講授法。
講授法是傳授基礎知識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效率比較高。本節對學生有疑惑的地方和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演示講解。
(二)學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任務,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協作等方式,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并解決相關問題。
(三)多媒體輔助
多媒體網絡教室、教學控制軟件、教學PPT、教學資源。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與信息技術》】相關文章:
6.信息技術說課稿
7.信息技術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