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
觀后感的含義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后的感觸。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精選15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精選1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1
為了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我校組織學生觀看了愛國主義影片《建國大業》。
《建國大業》鴻篇巨制,催人奮進,發人深省。該片以新中國開國大典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為背景,以宏大的歷史視野,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同舟共濟,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歷程。
影片中給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1945年8月,抗戰勝利了,國共雙方簽訂了《雙十協定》,整個中國似乎要呈現出一片祥和的局面。但是,蔣介石無法容忍他的強勁對手——共產黨的存在:一方面發動了對共產黨的內戰,一方面炮制召開首屆國民大會的獨角戲,并對民主黨派大肆迫害鎮壓,撕毀了《雙十協定》。共產黨的做法恰恰與其相反,洗耳恭聽各個黨派的聲音,坦誠接受各個黨派的意見,使得大批民主人士在共產黨的誠懇邀請和精心安排下,歷經艱險,從蔣管區、從香港、從國外紛紛奔赴解放區,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統一戰線不斷發展壯大,最終取得偉大的勝利,締造了一個全新的共和國。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為人民謀幸福,勝利最終屬于這支“得民心者”所領導的軍隊。
影片中最令人難忘的是:1949年的10月1日,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期待已久的開國大典。伴隨著聲聲禮炮,偉大領袖毛澤東在天安門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了,頓時,天安門廣場上歡呼聲、掌聲響徹云霄,曾經飽受壓迫的勞苦大眾翻身做了主人,久違的笑容洋溢在他們的臉上。一股民族的自豪感頓時在心底萌發。這面鮮艷的五星紅旗是我們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先烈們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卻在所不惜。
今天,偉大的祖國已經走過了她的72華誕。我們歡欣雀躍,中華民族振奮鼓舞,全球的華夏兒女因為中華民族的強大而揚眉吐氣。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神州大地重新煥發了光彩,中華民族自立自強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東方巨龍騰飛了!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2
為紀念建黨100周年,積極響應“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上周六,我和爸爸媽媽再一次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毛澤東飛赴重慶和國民黨談判,國共雙方簽訂了《雙十協定》。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一場場振奮人心的戰役,轟動了全中國,震驚了全世界。中國共產黨關愛百姓,熱愛人民,讓老百姓當家作主,得到了最廣大人民的信任、愛戴和擁護。解放軍培養了很多軍事人才,打了一個又一個勝仗,解放了一座又一座城市。解放軍所到之處,當地老百姓歡天喜地、載歌載舞,看得我熱血沸騰,恨不得親自上場,參加戰斗。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至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全國人民實現了大團結。看到這熱鬧、喜慶而又幸福的畫面,我激動得流下了淚水。每當我看到與革命戰爭有關的電影,我就會想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王二小智斗小鬼子、趙一曼寧死不屈、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狼牙山五壯士誓與祖國山河同在……是數不清的革命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也就沒有我們現在強大的祖國。
今天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充分展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可總有反動勢力和反動分子蠢蠢欲動,妄圖分裂祖國統一和民族大團結。那些破壞分子非法集會,聚眾鬧事,企圖顛覆我們祖國統一,破壞民族大團結。他們的這種行徑是可恥的,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和平生活容不得他們破壞!“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永不分離,共同譜寫民族團結新篇章。
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我們“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就是要熱愛祖國,遵章守紀,好好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將來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優良傳統,為祖國的和平統一、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3
《建國大業》講述了從重慶談判,到三大戰役以及北平和平解放過程中的歷史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偉大的共產黨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權力的巔峰。反之,逆歷史潮流而上的蔣介石又是如何無奈地面對和接受了自己的日薄西山。
看著畫面中雄偉的戰爭場面,我心潮澎湃,又喜又憂。喜的是新中國終于建立了,憂的是國人之間的自相殘殺。我清楚地知道是因為蔣介石想要獨裁,才會讓上百萬條生命白白流逝。相對而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三大戰役后,毛澤東、朱德、劉少奇等人和老百姓們一起慶祝的場面,我們看到毛澤東笑得幸福而甜蜜,但那笑容里飽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淚水、多少快樂,恐怕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我深深地體會到:國,要自強。當初國共之間的矛盾是不可逆的,可謂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在雙方的對峙和斗爭中,強大的中國共產黨最終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可最近,網上啃老的年輕人卻日漸增多,整天無所事事,待在家中,靠父輩的接濟度日。對此,我只想說:“如果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存著這樣的念頭,那么我們的祖國定當日漸衰落。不僅辜負了抗日先烈們,而且必將喪失與世界強國抗衡的能力!”
我也深刻地明白了:人,要堅強,共產黨從開始的幾十條步槍,到后來的飛機大炮,百萬雄師,經歷了太多起起落落,困苦艱難。但毛澤東從未動搖過要救治中華民族的決心。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每天在冬暖夏涼的教室中學習,還總是叫苦連天,總是被一丁點的小困難、小挫折打敗,捫心自問:我們足夠堅強嗎?
我也懂得了:人,要團結。經歷了十二年抗戰,人民本已苦不堪言,可就因為人心不齊,才會發生后來的四年內戰。我常常看到這樣的話:“不會吧,和日寇打了那么多年,中國人怎么還會自己打自己!”可這樣的事情就是發生了,發生在了幾十年前那個不堪重負的舊中國。人常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到國家民族,小到同學鄰里,都應該團結一心,一致對外,不能總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爭執。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反思。
再回到影片剛開始的畫面,那莊嚴肅穆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起,在我眼里,升起的不僅僅是一面旗幟,還有一個國家的奮起與尊嚴。
從此,一個強大昌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高屹立在了世界的東方!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4
建國離我們很遙遠,我們無法身臨其境,《建國大業》這部影片帶我們走進其中,走近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讓我們體會到建國道路是多么的坎坷,影片將抗日戰爭之后的那段歷史濃縮成兩個多小時,將重慶談判、雙十協定、三大戰役、政治協商、開國大典等歷史重要事件一一重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當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時,整個天安門廣場都沸騰了,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中國人從此翻身做主人了,有了屬于群眾的真正的新中國,萬千群眾的心也隨著人們的歡呼聲激蕩著、飛揚著……觀眾的眼睛似乎也在這一刻濕潤了,多么艱難的歷程啊,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革命轉折,中國共產黨人通過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獲得了人民群眾的支持,中國共產黨也在與國民黨的斗爭中取得了勝利,迎來了黎明。
在熒屏熄滅的一剎那,電影中那一幕幕令人振奮的場景,在我的腦海里久久揮之不去,看到老一代革命家不畏艱險,英勇奮戰,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感動、敬佩油然而生,我深刻認識到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的深層含義,歷史是一面鏡子,照亮了現實,也照亮了未來,學習黨的歷史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了解過去才能把握現在和未來,學黨史是青年的必修課,現在讓我們銘記曾經的傷痛,曾經的艱辛,曾經的血淚史,現在也讓我們銘記為中華之繁榮富強而奮斗。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如今,中國已然成為國際社會中重要的一員,作為享受著革命勝利果實的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享受著國家和社會為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我們不能在繁華的世界中迷失自己,也許我們無法用前輩先烈們的方式去表達我們的愛國心,但我們一定要學習和實踐的,是他們始終不變的愛國主義精神,每個人只有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奮斗初心,不負自己,不負初心,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與祖國聯系在一起,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5
《建國大業》蘊含著滿滿的強烈愛國情感,不論是歷史、當今還是未來,中國的崛起都需要源源不斷的有志愛國人士來為之添加不竭的動力。《建國大業》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當今中國社會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軍事上不斷進步和開放,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已經一起不計前嫌重新向一個共同的目標邁進,這是中華民族的幸運,或許時隔六十多年的'國共合作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真正的現實。兩岸人民都希望那一刻早日到來,到時候,中國現代歷史上未完成的道路將會繼續沿著人民向往的方向前進。
影片自始至終,都散發著一股讓人振奮的感情,引領我們回到那段崢嶸歲月,體味建國的艱辛。影片很快就演完了,我們甚至沒有時間去細細品味影片中的每一個情節,每一個人物,但卻讓我們記住了,我們的國家在經歷過貧弱、被侵略和戰亂,我們的人民受到過被欺辱、被壓迫與被掠奪。現在,中國人民站終于起來了,這鮮血和汗水鑄就的成果要我們這一代人去保護。
作為大學生,我們是國家未來偉大復興的強大希望,我們身上承擔著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富國強兵的責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大學生的參與。
我們當代大學生應熱愛祖國,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勇于奉獻,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體落實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上來,始終以國家富強和人民安定幸福為己任;應該身心素養全面發展,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最前沿的科學文化知識,使自己成為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我們要在銘記歷史中更要砥礪中華民族復興的堅強理想信念,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中華民族精神,我們要相信,14億人民必定能完成幾代中國人的愿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所以,我們當代大學生能做的就是學好自己的專業技能,關心國家大事了解國家動態,為以后復興中華民族做充分的準備,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6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電影《建國大業》在毛澤東的莊嚴宣告中結束了,那萬眾歡騰、全國人民載歌載舞的場景,在腦海里久久回蕩,揮之不去。
《建國大業》是一部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而拍攝的獻禮影片,是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主旋律故事片。看完整部電影,不禁讓人為之感慨,為之動容。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起到關鍵性淮海戰役結束后,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懷著激動的心一起喝酒,喝醉了酒的他們一起擁抱,一起歡呼的情景讓人感動萬分。那一刻,毛澤東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一次次突破圍剿,一次次突破封鎖線,一次次穿過茫茫雪山,一次次穿過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紅軍由防御轉向進攻!讓他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起盡情的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我的眼睛也在這一刻濕潤,心中澎湃。在國軍飛機轟炸共軍大本營時,毛澤東剛剛吃了顆安眠藥。周恩來好幾個人冒著危險沖進毛澤東的臥室硬是把毛澤東給抬到了防空洞里。而毛澤東的廚師卻為了為毛澤東端走飯菜,被國軍那不眨眼的炸彈,炸死在廚房。毛澤東還親自在安葬的那天和他告別。看到這里任何人都會流淚。
“共產黨勝利了!”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團結的中國人終于打敗了小日本,推翻了殘忍的蔣政權,踏向了越來越美好的明天。而臺灣那邊,是落寞的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電影看完了,我受益匪淺。共產黨才幾萬條破槍就把擁有飛機坦克的日軍、國軍打敗了,這靠的是什么?就像吉鴻昌所說的:日本有飛機大炮,我們有熱血,有四十萬萬人的熱血。中國人的憤怒已經達到極點,莫不抱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愿犧牲一切,為生存而戰,為真理而戰!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7
與很多火爆的商業片相比,這部影片并沒有什么新穎的、讓人難以捉摸的劇情,相反,很多人對這部影片里發生的事情十分熟悉,因為這段歷史在中學課本里有詳細的介紹。那么,為什么這部影片依然能夠打動人們的心,獲得非常高的票房呢?或者說,這段歷史里到底有哪些打動人心的地方呢?
首先是重慶談判,我相信大家都明白抗日戰爭結束后,廣大人民群眾對于和平的渴望,這次談判也是出于和平、民主、團結的目的而召開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呼應人民群眾的要求,中國共產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如同意讓出江南8個解放區的控制權等等。這說明,中國共產黨始終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國民黨方面只想著自己的利益、還有權力、不顧各方面人士的反對,完全無視人民對和平、民主的要求。所以人民群眾一心跟著共產黨走,也就不足為奇了。
影片中對于領導人物的深謀遠慮,也是描繪得非常好,比如“要用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的戰略規劃,不禁讓人嘆為觀止,我們是站在現在看過去,而當時是站在過去看未來,這就更凸顯了老一輩領導人眼光之高遠,令人敬佩。正是因為有他們,我們的國家才能夠建成,才有這建國大業。
還有,淮海戰役結束后,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那又唱又跳的一幕,一開始我覺得很幽默,很好笑;但后來有覺得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情感在涌動,想要表達出來,也想和他們一起唱,一起跳,特別開心,特別激動,影片的感染力由此可見。歷史人物的形象也得到了充實和升華,可以看出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著我們共有的感情,這樣的話就更容易被人們所理解。
當然不能少了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那句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句話很短,但是為了能說出這句話,我們的先輩們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克服了多少艱辛,這其中的血與淚,是外人不能體會的。因為有這些人付出的汗水淚水以及生命,后人才能夠擁有更美好的生活。如今開國大典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當我們看到這個場景時,依然會心潮澎湃。
我想,這就是它能夠打動人心的原因吧。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8
影片《建國大業》表現的歷史事件時間地域跨度大,人物眾多,事件紛繁,但是編導是大手筆,始終圍繞民主建國進程這一主題,抓住國共兩黨既聯合又斗爭這一主線、民盟民革為代表的民主黨派親歷政治協商,促進建國大業這一副線展開,展現了抗戰勝利后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最終發展走向。
影片安排了100多位明星出場,但是沒有像往常一樣,戲為明星服務,而是遵從藝術規律,明星為戲服務。國共兩黨的領袖人物是重點,民盟民革的巨擘人物也是重點。編導不惜濃墨重彩潑將上去,使他們成為事件發展的推動人物,讓他們有思想有語言有形象,還有生活細節的交相輝映。影片精彩之處在于對非主要角色的淡化處理,看似逢場作戲,實際是刻意安排。由于明星效應,每一個人物角色的現身亮相都是劇情的需要,都給人深刻清晰的印象,而不是走過場,圖顯擺,因而沒有感覺生硬牽強。編導是高明的服裝設計師,詳略剪裁體面得體;又是高明的繪畫大師,潑墨寫意隨意點染駕輕就熟,自然得當。
影片故事性強,因而觀賞性也強,對觀眾的要求也比較高,要對史實有所了解才好消化片中的情節內容,理解臺詞對話的含義;對史實不甚了解也無妨,囫圇吞棗僅看明星表演也是過癮的。該片是大片,但是投資并不大,據說本來投資要達到4個億,由于眾多明星參與卻大多不言錢,使投資大為減少;因為他們有一種想急切參與表現的欲望,懷揣一份藝術的良知和責任。我給唐國強的表演打90分;給張國立的表演打80分,他的演技固然可以,畢竟形象還是差了些許;張瀾也該打90分,我們此前對他的銀幕形象不熟悉,感覺還可以;宋慶齡、宋美齡比此前的銀幕形象都差,懶得打分了。
《建國大業》是一個平臺,明星悉數登臺展演,電影發展到今天,這是拿得出手的一盤菜,已足顯中國氣派。明星們開了一個好頭,就要繼續朝著這條道路走下去,觀眾捧抬你們,你們應該把心掏給觀眾;明星的奉獻精神多一點,銅臭氣味少一點,中國電影的發展就快得多。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9
《建國大業》講述1945年開始到1949年偉大祖國解放之間的幾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電影中最讓我們錦州自豪的是打遼沈戰役之時毛澤東站房屋上,周恩來問他在干什么?毛澤東說在看錦州,周恩來說這離錦州有一千里呢。可見錦州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可書上一筆。當年遼沈戰役的勝利對于全國的勝利起關鍵的作用。
《建國大業》以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國體為主題,主題重大,集中、突出,類似反映建國題材的影片較之只能望塵莫及、自嘆不如。
《建國大業》云集了170多位華語影壇一線明星。
電影《建國大業》再現了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后,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為背景,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后勝利的光輝歷程。
在解放上海后,戰士累的睡在大街上,這一細節感動著宋慶玲先生,才使她能來到她的傷心地北平,促進中國各民主黨派政治協商制度會議開始。
《建國大業》充分利用了電影蒙太奇手法將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真實感和內容上的厚實感。同時,還用虛實相映的手法表述歷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達到再現歷史的目的。如李公樸被害是通過聞一多演講來展示,聞一多及后來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則以畫面來展現。又如用寫意的戰爭場面來烘托建國的艱辛。同時,以大量的鏡頭展現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為民主建國做出的努力和犧牲,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敵機轟炸西柏坡住處未爆炸的炸彈這一細節,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歷史真實感。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10
從小到大看了太多太多的“領袖戲”,但是這一次,我的眼睛亮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平素高高在上的領袖們,這回充滿了人情味,近的就在你我身邊。影片《建國大業》講述了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建國前夕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的籌備為主線,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前夕的那段風云歲月。電影的主創雖然集合了老中青三代,但大多數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出生的人。這是我們民族彌足珍貴的一段歷史,是一份寶貴的財富,希望通過這部影片,讓各個年齡階段的觀眾知道這段歷史、回顧這段歷史。
唐國強扮演的毛澤東早已被觀眾認可,但這次著力展現的,不是毛澤東的雄才偉略,而是人物的內心情感。唐國強的表演比以往要放松,我個人認為也更好看。政治局開會的時候,毛澤東把蠟燭吹滅了,摸著黑繼續開會,他說,留下半支蠟燭晚上還要寫東西呢;七屆二次會議的時候,各位領導從拐角處依次走進會場,每個人的表情都很有看頭,這種細節都很好看。
劉勁扮演的周恩來,給我們一個全新的印象。有一場戲,當得知我方沒能保護好受邀參加政協會議的馮玉祥將軍,平時一向親和儒雅的終于大發脾氣,痛罵手下“都是豬腦袋”。的確生氣,但我個人認為,他這么做還有一個“心機”,先把下屬狠批一頓,毛澤東反倒不會再發怒了,目的還是為了保護下屬。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是淮海戰役勝利后的那個晚上,大局已定,中央四位領導人終于可以安心地大醉一場。他們高興得邊喝酒邊高唱《國際歌》,平素領袖人物的固有形象全被打破了。毛澤東喝醉了,嘴角掛著微笑歪倒在一邊;周恩來充滿激情地揮舞雙臂做指揮狀,完全不是平時的樣子;劉少奇和朱德緊緊擁抱在一起,讓我也感動的跟著掉下眼淚。
導演的初衷是拍一部群星獻禮的主旋律大片。作為觀眾,你可以帶任何態度走進電影院。可以是看明星、看一部制作精良的電影……但無論什么態度,你看完后一定有個共鳴。這個共鳴也許來自演員,沒想到平時那些嘻嘻哈哈的演員能夠在這樣一部電影里綻放歷史的光彩;更深層一點的共鳴,你會看到這部電影的胸懷,它跟以前的片子比有格局上的改變;再高一層的共鳴可能來自于更年長的人,他們會忽略一切的表象,直接發現這是一部很人性地還原歷史的電影。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11
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是影片《建國大業》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它標志著中國將逐步走入富強。
昨天,我去電影院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影片講述了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
影片中,毛澤東常常因為戰事而徹夜不眠,每當有主要戰役的戰報還沒有傳到時,他總會跑到屋頂上凝望遠處,希望搜尋得到一點象征著勝利的標志。其中有一個鏡頭很有意思:在得知國門的反動派的55萬大軍被紅軍全部吞噬掉后,中央領導們擺酒席慶賀,毛澤東喝醉酒后倚靠在床上,酣然入夢。在平時因為牽掛戰事而難以入睡,而如今得知自己的軍隊大勝而不由得酣然入夢,這樣的人領導的軍隊不取得成功還有誰會成功呢?毛澤東也時時刻刻以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革命的目標,心中始終是在為人民著想。正是由于毛澤東這種為民的精神以及尤為強烈的名族責任感,才訓練出來不貪民眾一分利的紅軍,才會打敗獨裁的蔣介石,建立起新的中國。
還有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人就是周恩來,周恩來是個令整個紅軍隊伍都敬愛的一位領導,他的和藹可親在隊伍里是出了名的,他經常到最基層的紅軍部隊去做動員工作。但是在建國大業中,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周恩來。在得知韓玉祥將軍因為共產黨的邀請被國黨的特務殺害后,他非常憤怒,把所有的關于這件事的負責人都叫到了他的辦公室里,狠狠地把他們給罵了一通,直到毛澤東來了,它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是這絲毫沒有損壞他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讓我們讓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了這位偉人,一位和藹可親,有責任心,對待工作兢兢業業的偉人!
此外,影片中還為我們塑造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壯志難酬的蔣經國,心系人民的張瀾,甚至是陰險狡詐的李宗仁,都為我們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當然,值得我們尊敬和銘記的的人還有很多很多,大到中央的領導人,小到最基層的群眾,戰士,都應成為我們尊敬與銘記的對象,他們的名字應該被世代傳唱!
如今,中國已經變得富強了。不過我們也不能忘記過去那段屈辱的歷史,我們還是要努力學習,有朝一日該為民族奮斗,該為人民奮斗的就是我們這一輩的人了,因此,我們要時刻做好準備,為中華民族而奮斗!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12
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出于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曾經一度輝煌耀眼的東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戰火,滾滾的狼煙。看著電影,想著歷史,心中無限感慨。遐想當年歷史的種種,心中激起了年輕人澎湃的漣漪,心在起伏。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句“霸氣”之語,正是由這部電影生生烙印在了我的了腦海里!《建國大業》作為為祖國六十年獻禮的影片,著實讓人激動!這部輝煌的影片,強調了新中國經歷的過程,讓我對1945—1949年這5年里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及我黨第一代領導人的英雄事跡有了更加詳細和深刻的了解。
在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后,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澤東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看到這一幕我的眼睛也在這一刻濕潤了,我真的想說“祖國,我愛你”。
共產黨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從《建國大業》一片來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調始終灌注整部影片。相比之下,另一陣營的黨派,派系紛爭內耗,一黨獨攬,自挖墻腳,眾親叛離,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電影中,解放軍占領上海,沒有一個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當宋慶齡走到大街上,看到滿大街的人民解放軍,我想,一切都明白了,一個軍人能始終為人民著想,這樣的軍隊怎么會不得人心?有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支持,革命怎么會不勝利?
轉眼間新中國成立已經72年了,國家日益富強,然而就像片中對國歌的討論一段所說的,我們永遠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用我們的血肉,我們的智慧組建成新的萬里長城,永遠前進,再前進,在世界上找到我們應有的位置!
“向前、向前、向前……不愿做奴隸的人民,把我們的血肉組成我們新的長城……”《義勇軍進行曲》將永遠陪伴在我們的左右,讓我們時刻認識到祖國的艱辛,祖國的強盛,祖國的偉大,不斷地努力學習,為肩負起強大祖國的重任而拼搏!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13
今天觀看了《建國大業》,影片講述了自抗日戰爭后重慶談判到開國大典的國共兩黨的紛爭,影片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內戰上,而是通過對毛澤東和蔣介石的深度刻畫,從兩個人的處境上反映內戰的形式變化,二人的形象都非常飽滿,尤其是蔣介石兒子蔣經國的細分較重,肩負父親給于的重任為了穩定上海物價大義滅親,對孔家的囤積物資行為進行打壓,但是當宋美齡赴美求援被拒,副總統李宗仁分裂國民黨,父子二人心知大勢已去,南京的成群的白鴿圍繞著父子的沉默盤旋,似乎寓意這戰爭的結束,和平來了,但是不屬于他們。
從戰略轉移時的消瘦,毛澤東隨著解放軍的節節勝利逐漸精神飽滿,當北平解放的消息傳來,朱德、周恩來、劉少奇喝著高度白酒高唱國際歌,在“英德納雄納爾——”的歌聲中,毛澤東倚著墻壁,回憶起征戰的歲月——抗戰轉內戰,多少苦難終于結束了,表情里難掩興奮。當最終1949年10月1日的閱兵式上,毛澤東站在檢閱的汽車上,往事再次涌向心頭,一代偉人也留下激動的淚水,為逝去的先烈,也為自身靈魂的解放。
影片除了敘述角度獨特,人物刻畫飽滿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演員陣容了,172位知名演員在150分鐘的影片里不到一分鐘就有一位明星出現,除了唐國強、張國立等絕對主演外,其他明星的戲份少得可憐。劉燁、王寶強、葛優等演員只有一句臺詞,以影帝梁家輝為首的許多演員甚至一句臺詞也沒有,影片看外之后才發現演員表上竟然有王學兵,問了問朋友才知道他的角色只是一個小兵,只有一個鏡頭,一閃即過,而我所錯過的明星肯定不止他一個。
整個影片的場面宏大,張弛有度,也穿插著幾許或感動或幽默的鏡頭。記憶最深的有這幾個。第一就是,劉燁飾演的老兵在毛澤東檢閱時向毛澤東敬禮的鏡頭,用最大的力量喊出“我代表活著的、死了的紅軍老戰士向毛委員敬禮”,場面非常感人;第二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四人酒后高唱國際歌的場面,讓人感慨;第三是宋慶齡在上海一早醒來發現街上躺滿了為了不驚擾市民而就地休息的解放軍戰士,宋慶齡神色莊重,深受感動。幽默的場面也不少,王寶強所在的團奉命解放北平,在北平城門腳下將城門當成地主大院,要求葛優飾演的團長出動炮兵予以摧毀;在議定國旗和國歌的時候,馮鞏扮演的代表連續兩次被人搶了發言權,最后用天津話說了句“我想說的他們已經替我說了”,讓人忍俊不禁;另外范偉飾演的廚師和笑星郭德綱飾演的攝影師也為影片增添了幾分幽默。
影片最后在開國大典的真實影像資料中結束,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偉大的新中國終于成立了,中華兒女歷經苦難終于迎來里黎明!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14
昨日單位組織一齊去看最近相當火的《建國大業》,這還是我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
首先我要說一下,去影院看電影還是相當不錯的,呵呵。《建國大業》作為為祖國獻禮的影片還是相當不錯的。我不是說明星的多少的問題,而是它的故事的整體布局,它節奏的整體把握和它整體氣氛的烘托都是相當不錯的。從抗日戰爭勝利的重慶會談到最后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中間四年多時刻中的共產黨,國民黨和各個民主黨派之間的種種變化,糾葛都一一的展現。有人在看完后說,電影顯得有些倉促,各個時期過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說在兩個小時的時刻里面展現出全景的建國過程,不管對誰來說都是相當困難的,韓三平的這種表現方式是能夠理解的,至少我是理解了。
再說說具體的表演,張國立的蔣委員長無疑是“驚艷”的,在形體有差距的狀況下能夠用神情,用內心把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慶齡,宋美齡兩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當不錯。國母淡定自若,榮辱不驚的形象深入我心,宋美齡為黨國四處奔波,可謂嘔心瀝血。王學圻事業的大爆發真是誰都擋不住呀!另外各位大腕的客串都沒有給自己丟臉。再說唐國強自從開發出來演毛澤東之后,我覺得就基本是那個樣貌了,《長征》首次見他確實感到驚嘆,但是之后的所有影視劇包括《建國大業》,我感覺沒有什么進步了,也許這就是極致了?也許毛澤東真的就是這個樣貌了?也許是審美疲勞了?咱也不知道了。劉勁等特性演員的表演在劇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進。民主黨派領導人的扮演者給人新奇,贊嘆的印象,民盟,民革這些主要領導人個人性格魅力的展示無疑是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甄子丹,趙薇,馮鞏,章子怡,苗圃,郭德綱等人的客串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能夠說他們的主角,不用大腕也能夠演,大腕的加入能夠說是錦上添花。
最后,我覺得《建國大業》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也許是正因我第一次進影院的原因吧,對這部影片感覺挺好。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15
在前兩年,我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電影,一幅幅感人至深、蕩氣回腸的畫面仿佛還在我腦海中回蕩。
《建國大業》簡述了在抗戰勝利后,對如何建國,如何安撫深受戰爭創傷的百姓采取了不一樣的政策,雙方利益分歧巨大,導致了內戰的全面爆發。共產黨人重視各民主黨派的力量,選擇了民主建國,成立聯合政府,并以分田地的方式關注了勞苦大眾的利益。而已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人卻選擇了無視共產黨人與其他民主黨派的存在,無視勞苦大眾的利益,結果失敗了。 那么共產黨為什么會成功,而國民黨為什么會失利呢?
共產黨之所以得天下,一是因為得民心,二是因為得人才。從電影中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必然性始終灌注在電影中,當時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產黨陣營,相比之下,另一陣營的國民黨,則十分混亂,各管各的。
國民黨高級將領李宗仁率部圍剿延安的時候,毛澤東講了一句至今都叫人較好的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們會以一個延安換回整個中國"。這正是當年共產黨高級領導人以人為本的真實寫照。死守延安,無疑會傷亡慘重,代價太大,不能做到對人的關愛勝過對地的關愛。毛澤東優先選擇了對人的關愛,他的決策無疑是高明的。
看了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出于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曾經一度輝煌耀眼的東方,那時卻燃起的是熊熊的戰火。
看著電影,想著歷史,我的心中無限感慨。我悲哀自己是個熱血少年卻只能靜靜的坐在這里,觀看著這一幕幕讓人心酸,無奈的歷史;自責自己身為新一代接班人卻沒有實力,沒有本事去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一點點貢獻和犧牲。寒窗苦讀幾年,馬上就考上初中。但是對于自己未來的道路卻是一片迷茫,甚至不知將來要干嘛。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成為有用之才,將來報效祖國!
【大學生建國大業觀后感】相關文章:
2.建國大業觀后感
4.建國大業觀后感
5.建國大業觀后感
6.建國大業觀后感
7.建國大業觀后感
8.建國大業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