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通用50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通用5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
一本好書,一張睡椅,幾束午后西斜的陽光,安靜地度過下午。我喜歡讀書,喜歡它像一位博學的老者為我排憂解難,讓我沐浴在陽光下,讓我看清大千世界。這個假期,我閱讀了《親愛的安德烈》,令我感觸很深。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臺“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臺“嘲笑有加”,龍應臺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再次相遇,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伙子。
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龍應臺有著學者的深刻和謹慎,安德烈代表著新一代年輕人的想法。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系,但龍應臺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臺“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書中說到:“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是啊,擁有了本事才能擁有選擇的權利,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自己永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當擁有了自己創造的生活和尊嚴時,人生也就變得歡快和充滿意義。
書中又道:“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各人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才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越走越壓抑……”
人的一生很短,開始有父母的陪伴,后來有朋友的陪伴,再后來是妻子、孩子的陪伴。漸漸地責任變重了,孤獨也隨之而來,哪怕是最親近的人也難以訴說自己。
對每一個人來說,父母見證過我們所有最初的歲月,而我們見證著父母最美好的歲月。我們終究是象棋中的一顆小卒,漫漫人生路終究一去不復返,一去不回頭。就像書中:“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注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往前沖的路上,父母永遠都是最溫暖的港灣,成功與落魄,他們永遠都支持著我們。是啊,普天下,也只有這樣的愛,雖然注定以分離為終結,卻不以欣賞為前提,不以結果而決定。
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懂得感恩,父母不管孩子年少時多么敏感和封閉,都嘗試著以各種方式,紙條、書籍、信件來與孩子溝通,現在想來,愛只是前提,表示我們愿意,愿意付出,愿意接受,可它不能代替努力,不能代替我們在彼此了解過程中所有摸索的成功與不成功,不能代替我們在表達和接受相處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自我反省和調節,不能代替我們去表達、去溝通、去感受和了解。每位父母都在嘗試用最真摯的心靈與孩子溝通,也是就是那實際效果甚微卻清晰的態度漸漸打動了平靜的外表下極度不安的心靈。
讀完此書,也讓自己從此慢慢明白,人生是一場只知道方向卻沒有精細地圖的遠行,很難判斷百米之外,是溝塹,還是坦途,是深山密林,還是平湖幽谷。但是你給出的愛,你擁有的愛,卻可以超越境遇,不離不棄,始終如一。每個孩子都是一本經,是為母者終身奉讀的經。這本經好不好讀,就看做母親的耐心、愛心、運氣及造化了。“風箏”即使放手飛了,這本經還是常留母親手中,還是會繼續讀下去,繼續牽掛下去。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
我有開明的父母,生活,學習,社會,國家,世界,我們之間無話不談。有的時候親密無間,不像是中國傳統的子女父母之間的關系。倒更像是朋友。但是如今的朋友關系也是有代價的。他們從未干涉過我,但在對保送、高考與否;選擇哪所大學這件事情上,他們完全把我的意愿否定,將我的夢想束之高閣,讓我面對現實。然而在我進入大學之后,我才真正體會到和夢想背離的痛苦的現實。如今的我仍然奔著夢想前進,并且因為大學父母為我做的選擇,讓我的追夢之路更加曲折,漫長。看到現在的我,我的父母應該是有遺憾和愧疚吧。所以現在他們對我的選擇并不一味干涉。他們只要我對現實有清醒認識,對未來有明確規劃,并且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我父母的轉變,是以我的妥協和痛苦為代價的。我有過埋怨。然而在看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其實大多數父母都會有這樣一個對孩子不信任,想讓自己的意志凌駕于孩子之上的階段。而這樣強權的方式,可能會打擊孩子的自信,放緩孩子成長的速度,甚至讓孩子處于痛苦之中。
“認為自己年長,吃的鹽比孩子吃的米都多,走的橋比孩子走的路都多”的心態不只是父母專有的。身為老師的我們,可能也會不經意間陷入這樣的思想狀態。我們常常跟孩子講應該怎么怎么做。然后用我們親身的經驗當例子說服他們,期待把他們引導我們認為的正道上來。但是孩子聽的時候就算覺得萬般正確,聽了之后仍然走自己的老路子。
我有一個要參加保送考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聽不錯,就是做聽力的時候沒有讀題目、預測問題的習慣,導致聽力完成情況和她實際能力很是不符。我不知道講了多少次:“一定要拿到聽力題目之后,審選項。再通過選項對問題進行預測,這樣聽的時候才有指向性。即便是聽力一開始就開始做筆記,效果仍然是不好的。這是考聽力不是考速記,并且我們沒辦法把每一個字都記下來。”這樣的話,講到我自己都覺得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這孩子習慣還是沒改。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我意識到我這樣的做法是強行讓我的意志凌駕于孩子意志之上。盡管,我的做法是對的,孩子因為沒有切身的體會。她仍然不會主動有意識地去改正自己的錯誤。并且她的錯誤習慣導致的結果并不是差到無法接受。所以她一直都保持著她的老習慣。
《親愛的安德烈》讓我意識到其實教育并不是單純的我說,你接受的過程,而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靈魂的對接。而這對接最直觀的方式就是讓他體驗和參與。而不僅僅是告知。就像我的父母,當初為我選擇的路,因為我們讓我體驗,參與,而是讓我直接按著他們的路線行進,使得后來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很痛苦。而今,雖然和父母違背我的夢想不同,但我一遍一遍地告訴學生怎么做怎么做其實犯的錯誤和我父母為我指路本質是一樣的。所以,我要改變。
我挑了一段講美國各州別稱來歷的VOA special English,沒有發題目,也沒有提問,就讓這個學生聽。聽了一半,我把音頻停掉,問學生聽懂沒有。按照學生的能力,我知道她肯定是聽得懂的。果真,她說聽懂了。于是我開始提問到目前為止,材料中講了幾個周別稱的來歷。學生愣了,于是她開始拼湊各種細節。零零星星各種找。還是沒有給出正確答案。我沒有責備她,也沒有告訴她該怎么做,只說“我們繼續聽。你聽聽看后面部分講了幾個周別稱的來歷。”學生拿出筆,聽到一個州的來歷,就在筆記本上寫上它的名字。這項任務對她來說并不難。材料放完,她開始數筆記上的州名個數。我打斷了她:“我剛才問的是有幾個州。沒問哪些州。你看你這樣是不是費力不討好呀。”這一次,我看到她臉紅了。并且使勁地點頭,并且說“其實我只需要在筆記上畫正字標出幾個州就好了嘛。”對于她給自己提出的解決方案我很是滿意。我繼續道:“你看,前半段,你是不是沒帶著任何聽,結果我提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因為沒關注,就傻眼了。后半段你聽了問題,但是卻沒抓住問題,花了不必花的功夫。你看以后聽力要不要看題目,預測問題,有指向性地做筆記啊。”她的眼神堅定回答我:“嗯。”我知道她已經明白,并且一定會記住這次教訓的。而事實證明她確實開始有所改變。
教育不在于老師對學生講了多少,而在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多少,對多少有所感,并且吸納為自己的東西。就像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的書信一樣,對于各種問題,從彼此對的生活出發一問一答,互相啟發,才能真正的有所收獲和成長。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
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幸福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目中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
——安德烈
老師說,先天下之憂而憂,本應要使我們爭取、抗爭,但是我早已失去了大聲表達的勇氣。
我們是90后,年輕的一代人。政治書上這樣說:“青少年是未來國家的主人。”我們從小就接受著高等教育,是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試驗品,卻還是聽到不少此起彼伏的抱怨聲。
所有人的目光在我們身上聚焦。或許有人說,年輕才是資本。于是我們整日忙碌,為了成績單上能有一個好的分數——成才的關鍵是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和不懈追求。面臨著中考高考,承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堅信有壓力才會有動力。目光瞄準了市實驗、五中、十一中、博中等各大普通高中,因為我們知道,不管政治課本上講得多么“天花亂墜”,一旦失足掉進了職業中學,去接受所謂的職業教育,就會成為沒有前途的人。
我們叛逆,我們會問:“后進者會有多么無能為力呢?”長輩形容我們“不見棺材不落淚”。父母口中的“美好生活”,我們當然會羨慕,盡管不愿意用自由換取。但深知將來自己也會陷入消費主義的泥潭之中,自私被放在平等之上,但是沒有太多的選擇,又將“美好”告訴下一代……所以只能努力,努力,努力。控制住自己內心的各種欲望,埋頭于書本之中。也為了不讓別人把“叛逆”安在我們頭上。
我們被各種愛包圍,手機、電腦、電子書……父母當然會盡量滿足我們的愿望,而自己卻把煩惱隱藏起來,希望我們無憂無慮地成長。沒錯,改革開放以來,科技教育成就輝煌。我們就這樣被牽著手走路。父母說哪條路不好走,我們就不去嘗試,父母說哪條路好走,我們就紛紛效顰……總是生怕我們這一代人吃苦。漸漸的,在長輩們的庇護下,成為養尊處優的一代。我們學過的“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艱苦奮斗精神”此刻也消失地無影無蹤。
是不是真的應該“放手”?哪怕只是一會兒功夫。我們不是平庸,不是失敗,而是看不到現實的出路。
我們不害怕錯誤。我們敢于嘗試。我們更應該是頂天立地的一代人。請松開手,有些路必須要自己走。不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更像是午夜的夢話。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
不管是竭力控制自己卻還是與父母爭吵的我們,還是對待孩子百般無奈的父母,都會在爭吵中肆意的怒罵,之后又在疲憊中無力地哀嘆。我一直覺得,對于我們,這仿佛是永遠無法改變的,而對于父母來說,在孩子日益長大的歲月里,這永遠會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深深的溝壑。
直到我看到龍應臺說:“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系,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我看到她努力地想要了解這個十八歲的兒子,在這位母親想要填補那深深的溝壑的同時,她用她與安德烈的36封家書,深深地感動了千千萬萬地讀者。
。我以前覺得,這本書真的很用心良苦,這是一位孩子與母親感人肺腑的對話。直到后來,再次翻閱時,我才覺得龍應臺真的是個很有智慧的人,她對于孩子的不僅僅用愛來衡量,雖然語言是慢慢的,就像平淡地訴說,但卻有一種能從書中直逼人心的,就像剖開了心一樣熱烈的情感。她把自己所有感悟的,思考的,想要對孩子說的,以一種淡淡地語氣一點一點地講出來。
看書的時候,覺得自己心很靜,從文中,我讀出了一種深深地悲涼的感覺。作者處處袒露著自己想要了解孩子卻無能為力,想要推開那堵墻卻又無從下手。其實不只是她與安德烈。十五歲的我們,和已到中年的父母,卻不如身邊的朋友親近。那種感覺就像一堵無形墻堵在我們的心口。我們依仗著父母的愛,肆無忌憚地沉默著,不知從何時起,只要一句話就可以引爆所有堵在我們心口的火藥。“啪”的關門聲,是那么尖銳又刺痛人心。
書的開頭寫到:“安德烈,那一刻,簡直就像經典電影里的鏡頭,身為兒子的向母親做斬釘截鐵的獨立宣言,那飾演母親的,要不然就氣得全身發抖,“啪”一個耳光打在兒子臉上,兒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后憤而奪門離去,要不然,母親愕然,然后眼淚潸潸而下,本來威武莊嚴的母儀突然垮了,慘兮兮地哭。”
對了,這似乎就是我們平時與父母慣有的相處方式,龍應臺說,那種感覺就像突然一個天一般高的海浪直直地打過來,你卻不知道往哪里躲。那種悲傷濃濃的籠罩著,像一股淡淡的菊香縈繞不去。
看完書后,我陷入了沉靜。不知從何時起,我們漸漸學會把所有的話都藏在心里,而父母卻懇切地希望與你打開心扉地交流。父親節母親節與父母說的那聲“我愛你”卻遠遠不是那么回事。我們把自己關進手機,與父母在一起卻只是低頭,原來這樣,我們也是愛了。我們和父母之間,那句“我愛你”似乎那么敷衍,敷衍的讓人心知肚明。轉身,只留下寂寥的父母,反復咀嚼著那句干燥無味的“我愛你”。
龍應臺寫下這些真摯的文字,想要掏心掏肺地讓孩子她的真心,她想要得到孩子的表示,她的每一行字都充斥著化不開的愁與愛。我感到一陣酸楚。想想自己與父母的僵持,母親那些想要說出口去硬是吞下去的話,我心里就像塞住了一般。我的母親和我說,你要相信我會永遠為你好,可是我卻沒有,我們永遠覺得我們的委屈比她們大,該訴苦的,是我們。
我們總是覺得母親總是挑著所有我不愛聽的字眼,所說的所有話似乎都能毀壞心情,可是,有錯嗎?我們在心里如此堅定地認為父母逼迫我們學習,沒有他們,我們會更輕松。然而龍應臺對她的兒子說:“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們心里也許明白,可是想要承認卻不那么容易,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決定著我們的未來,可我們還是蒙住自己的耳朵,心里不斷想著,我不想聽你話,你說讓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以后就能有出息嗎,我不想聽,不想聽。
這本書像是能夠把我們的心放在漏斗上面過濾一遍,讓你能清晰地看到你的現在,你還可以挽救的。當你在閱讀完這本書后,合上書的那一刻,仿佛心結就卸下了,以前厚重的大門也“刺啦”一聲輕悄悄地開了。
《親愛的安德烈》用一種平靜的文字淡淡的描述著母親與孩子的心靈之旅,卻在我心中刻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5
我很慚愧,自從離開學校上班后,很少這樣安靜的看完整本書了,感謝老師安排了這次親子閱讀,有幸讀完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同為母親感觸頗多。這本書是龍應臺和讀大學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書信集,為了了解安德烈,龍應臺決定和安德烈互通書信,在征得安德烈的同意下,兩人一堅持,就是三年。在36封來來回回的信件中,母親慢慢走近了兒子的世界;在36次來來回回的爭論中,兒子逐漸了解了母親,而作為讀者,也在這36封你問我答、我爭你論的信件中,逐漸澄清了兩代人的人生觀以及東西方的文化區別、思維區別,因為這不僅是兩代人在對話,更是兩種文化在對話,很能引起共鳴的一本書。
不過很可惜,據我觀察,兒子你并沒有認真去看這書本,只為完成作業——摘抄。龍應臺與兒子之間存在的問題其實也存在我倆之間。全書最觸動我的是"獨自宣言"那章,其中安德烈的一段話印象深刻:"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與方式,還是把我當成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與’。你并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你并不明白,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別人’。
是的,我相信這是大多數像你們這個年紀的孩子的心聲,你們渴望獨立,你們也知道父母愛你,可是,卻并不喜歡父母"太愛"你,你們覺得這種"愛"令你們透不過氣來。14-18歲是快速成長期,這時成長的不僅是個頭,更重要的是思想。對于孩子來說,父母這個時候的任何關心和關懷,在你們來說都是嘮叨,煩不勝煩。我自認為在養育你的過程中,還是采取的"放養"態度。像平時QQ空間你對也我們加密;跟同學網上聊的火熱,滿臉討好地問你聊些什么,即使你別有深意的瞄我一眼一笑置之,搞的我像《小紅帽》中的狼外婆似的,很尷尬,我也從來不深問,也不會去想方設法地探詢,因為想想當年,媽媽我何嘗不是對大人們敬而遠之,和同伴兒卻有說不完的小秘密。媽媽對你是開放的、尊重的,但是我又無法除去自身血液里中國傳統的部分,希望你最好聽我的,最好永遠依賴著我。
還記得兒子你進入初中住校后,第一次不在媽媽身邊了,回家后特別不習慣,跟你通完電話會哭,那個整天膩在我身邊的孩子不見了,心情極度失落!我知道長大后的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獨創世界,這來得太快了!初中、高中、大學,你真正陪在媽媽身邊的時間少之又少了,所以你只放假在家我很少獨自出去玩,每年暑假我們也會抽時間全家出游,那些將是我回憶的最好時光!
龍應臺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她說:"父母對于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緣分,就是在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的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母親讀到這里是多么感傷呀!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時給他以守護,長大后給他以守望,并且,這守護和守望,還都是一廂情愿、自愿付出,僅此而已,你未必會領情。
但作為東方人母親,我不可能做到像西方人母親那樣放任孩子你自由發展。你現在對很多問題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對媽媽的話會有諸多反駁,甚至是不削、對抗。你常說我們之有代溝,可是我自認是講理的,我不會將自已的價值觀強加于你,你也不用覺得我們之間有多么格格不入,平心靜氣總是可以相互溝通的。有時父母對你一些不當行為的指出未必就是一種管束,青春期總是叛逆的,當你真正成熟時回看自己會覺得當時自己是多么幼稚,所以作為過來人的我們的提醒總是有收益的,至少會讓你少走彎路。
讀完《親愛的安德烈》,我認真地審視了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父母之于孩子是愛,但愛不是占有,是希望,我們希望你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在你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會安分地做個拉拉隊員,欣賞、鼓勵、支持,而不是跳下去干預、指揮,讓你去自由飛翔。我們永遠愛你!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6
放假這幾天在家一直在讀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提起龍應臺,大家應該都會想起這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這段話說出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疼點,我們這一生中,被父母目送著,我們又目送著我們的孩子!
選擇看這本書的理由可能是出于好奇。因為在當今社會,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已成為人們交流的工具的時候,為什么還會有人用信來交流?也許就是帶著這樣的疑惑我選擇了先閱讀龍應臺的這一本《親愛的安德烈》,為什么他們母子會寫信,而一寫就是36封?
原來因為工作關系,龍應臺在兒子安德烈十四歲時離開歐洲到臺北,等龍應臺再次回到兒子身邊時他已十八歲,四年沒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們之間有了一堵無形的墻,她發現兒子愛她卻并不喜歡她,所以她決定用寫信來了解她的兒子。
從這么多封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是個幸運的,自由的人。書中的他對生活充滿樂趣,幾乎天天聽歌、開派對、旅行等等。她不像其他母親那樣給他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許。相反的她認為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作為母親她也無權干涉。龍應臺用書信的方式來了解兒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放下作為長輩的架子。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和兒子交換彼此的想法,這正是我們學習之處。
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們之間都能多一些溝通和了解,少一些責備和批判。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7
十一假期歸來,但心情還是停留在假期前的期盼和假期中的快樂。恍惚間竟又一周溜走,也許是閑下來的時光過得快。
今天終于把計劃中要讀的龍應臺先生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完了,也終于明白這本書為何如此經典。36封來往家書,她與大兒子安德烈推心置腹的訴說與質問,一樁樁,一件件,哪件不是我和我們所經歷或在經歷的日常。
論個人,他們聊個人的信仰、自由和理想,這些字眼像是穿越千年來到我眼前。從打算留在這個城市的那天起,我們要開始奮斗,為房子,為謀生,為立足,而漸漸與故鄉等這些字眼好像斷了聯系。家里人以我為榮,但褪去看似光鮮的外衣,內里的煎熬只有自己知道。日漸麻木的內心,對這些字眼不再敏感。忽然讀起18歲的人信中這些字眼,唯憶起少年不更事之時。
論家庭,可能書中的安德烈還沒有到這個地步,不知現在的他會跟母親聊家庭的事情嗎。想想我們二人之家成立半年以來,和以前的二人生活并沒有任何改變。張先森每天都在窗外的樓燈快滅完的時候回到家,比之前更辛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而能替他做的只有準備好水果倒一杯水。想起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我想象自己以后的樣子,一定像電視里那些厲害的人,為身邊的人撐起一片天,能夠讓父母不再操勞,能夠和自己愛的人一起享受生活……原來,生活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論社會乃至這個國家,我理解龍應臺先生的經歷讓她沒有那種強烈的愛國感,我也羨慕安德烈生在一個和平美好的年代。我也算是,我見證了這個國家的昌盛,我愛這個國家,但出身草根,也見過底層的窮苦人,也慶幸我對他們保持著一種清醒的同情心。現在的工作,讓我進入一個新的圈子,看到不一樣的事情,也對這個社會運行有了更多認識,最深刻的感受是,很多事情不是靠一句話的浪漫情懷就能改變的,只憑一個人,力量太有限。
我也相信龍先生所說的,"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后,還是自己二字。"
愿你出走一生,歸來仍是少年。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8
這個假期,我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這本書是由她與兒子安德烈在三年間每月一次寫給對方的書信組成的。在這本書中,我讀到了屬于龍應臺孩子們的獨立宣言,它帶給了我許多啟發與感悟。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
“獨立宣言”——這是這本書中第三十五封信的標題。在這封信中,菲利普的一個結論引發了我的深思:”媽,我覺得,差別在于歐洲人是看年齡的,譬如在德國,你只要滿十四歲了,老師便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
但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前文我對自己,甚至是這一代人的稱呼是“我們小孩”。沒錯,按照輩分看待人的方式已經在
現在有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都在呼吁將孩子盡早獨立,學習西方對待孩子成長的方式與教育理念。可已經在心中扎了根的理念,又如何能被輕易改變呢?我并不認為兩種教育方式和理念哪一個全對,或者哪一個全錯。在我看來,兩種教育方式與理念其實是與兩個地方的社會,及傳統文化有很大關系的。所以,我們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生活環境以及個人意愿的教育方式。
二、關于母親
在這本書中,我還看到了一個面對孩子追求獨立而手足無措的母親。在信中,我們可以看到母親對安德烈的關懷經常被安德烈吐槽,或者生硬地接受。我在龍應臺的文字間,讀出了一絲傷感與失落。我不禁深思:我們在追究獨立的過程中,是否也傷害了自己的母親呢?
正嘗試著追求獨立的我,有時對于媽媽的關懷,也是這般不理解與不耐煩。叛逆期的到來也讓我有了反對父母意見的沖動。爭吵已不可避免。
從龍應臺的書中,我看見了一位母親,面對自己孩子的反對與指責竟是這樣無法應付。試著從媽媽的角度考慮,如果有一天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突然變得說話干脆,脾氣暴躁,嘗試追求獨立,不再像以前一樣依賴自己,還不愿與自己溝通,心里應該很難過吧。可能她們只是想用自己的經驗,讓我們在獨立的過程中少走些彎路,少摔跤碰壁,而我們卻對這些建議拒之不聽,是否也在無形中傷害了好意的母親呢?
合上書本,我對媽媽又多了一份理解。
這本書給教會了正在嘗試獨立的我許多,我也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漸漸感悟出屬于自己的獨立宣言。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9
抗爭,值不值得?妥協,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難找出一條路來。
——題記
《親愛的安德烈》作為龍應臺與其子安德烈互通書信的集結,共收錄36封書信,從安德烈的18歲一直寫到了21歲,而那個時候,正是他的心理最矛盾的時候。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不確定,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有什么人用什么樣的態度對待你,人生沒有彩排,一切要你自己決定。在第7封書信里,菲力普的iPod被老師沒收,要存兩個星期,他認為校規不合理,于是他回家一次次想找老師的辯論,可最終平靜下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與猶豫?因為——革命是需要時間的。
的確,有時候妥協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看著書,我的思緒來到了公元前99年。監獄最深處,黑不見五指臭氣熏天的死刑牢房里,坐著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司馬遷。對他來說,反抗就是死,宮刑才能活。死,好歹能給后世留個好名聲,而活,活著的意義何在?他想起了歷史上那些大有作為的人:胯下之辱的韓信,臥薪嘗膽的勾踐,被親人虐待的舜……“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站起來,在那張同意宮刑的紙上簽下了他的名字。正是他的隱忍,《史記》才有了面世的那天,而它的面世注定讓司馬遷流芳百世。
我想菲力普一定也知道這個,他才會咽下這口氣,不與老師爭辯。
想到這里,不禁想到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記得期末考地理卷發下來時,我發現比我的估分少了1分。翻了一遍卷子我才發現,有一個題,我的答案和標準答案基本一致,只是順序不一樣,被扣了一分。當時的我很氣憤,也有些失落:要知道這1分可是我能不能上90分的關鍵啊!腦子里第一反應就是申述,可分值太小沒法申述。我懊惱了一會平靜了下來,仔細思量,因為自己寫反了,就給了老師扣分的機會。這次是沒法改變了,下次注意就可以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啊!“吃一塹,長一智”,嘿嘿,吃點虧長記性。
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你就改變世界;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你就得改變自己。龍應臺說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他們母子倆通過寫信這種相互努力的方式,相互有了最深的連接。所以在任何時候,妥協盡管看起來一件略微丟臉的事,但他卻能成為最好的解決辦法。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0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做《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
這本書講了龍應臺親與她的兒子透過信件來互相了解。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于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龍應臺發現,四年間,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墻,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他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
書里在母子的對話中,安德烈也有叛逆,也有與母親意見不合而爭執的時候,但是龍應臺并沒有急火攻心,而是選擇尊重,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一個人的想法。
從這本書中,讓我知道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1
龍應臺是我喜歡的作家之一,很早就聽說《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值得一看,雖然是她與兒子的36封書信往來,但字里行間不僅透露著母子之情,更關乎包容、自由。
書中,母親與兒子因處在不同的地域,在離開彼此的四年里,兒子的心理已發生了改變,母子之間出現了隔閡。但母親對兒子的愛一直沒有改變,用書信的方式,以平等對話的口吻,打開兒子心中的墻,讓彼此進入對方的世界和心靈。
記得曾經在央視《朗讀者》這個節目看到演員袁泉的成長故事,11歲時去中國戲劇學院附中求學,在那個電子信息不發達的年代,七年時光里,與父母寫了近300封的書信。在一個人的北京,她與父母的書信往來,讓她感到并不孤單。當她學習中遇到困難或心情低落時,父母并沒有因為她沒有達到的目標而指責,字里行間滿滿的愛與鼓勵,給了她繼續前行的勇氣。
父母與孩子這兩代人,可能價值觀不同,或是對于愛的表達方式不同,帶著這些疑惑,我想在這本書就可以找到答案。現實生活中,也許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會耐心地了解孩子,他們一方面嚴格地控制孩子,包辦孩子生活中的一切,另一方面很少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意愿。每位父母希望孩子能理解他們,可孩子何嘗不是希望父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愿這本書中每一封書信背后的故事,可以給我們每個人啟發,不管你是父母還是子女。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2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36封家書信后,書中母親龍應臺帶著懷疑的態度,安德烈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當今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令我們這些做父母有一種難以說出口的壓抑?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感觸孩子的心靈,《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間的睿智對話觸及了我的神經。
書中的安德烈在生活中充滿了樂趣,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每天早早起床,然后匆匆忙忙吃個早飯去學校上學,晚上回家開始忙碌各門功課,周末還要上各種補習班……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那么的重要:其中最令我感動的29封信《第二顆眼淚》,內容是中年父母企盼他們的兒女,哪怕是一點點,能了解自己。當少年兒女知道父母被什么樣的電影感動,為什么樣的老歌著迷時,兩代之間可能又多了一點點體貼和容忍。還沒機場,中年的父母已經情不自禁哼起那熟悉的曲子,暮起的那一刻,他們又特別的安靜,少年們古怪地回頭,好像第一次發現:原來父母也曾經年少過。
哈貝馬斯的老師,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曾經說,Kitsch就是緊緊抓住一個假的感覺,把真的感覺稀釋掉。昆德拉的說法更絕:Kitsch讓兩顆眼淚快速出場。第一顆眼淚說: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動了!第二顆眼淚說,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動的感覺實在太棒了,跟全人類一起被感動,尤其棒!
我喜歡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散起的發絲在陽光里一亮一亮。簡直就是Kitsch的化身了,還好昆德拉說,那第一顆眼淚不是,第二顆才是Kitsch。
不是每個母親都能象龍應臺這樣成功,如果你仔細地讀這本書,會發現在太多的時候,那位無私的母親,正在努力與孩子建立一種相互信任。在我看來,龍應臺的成功,就在她用一顆充滿母愛的赤誠之心,坦誠地面對已經成年的孩子漸行漸遠的那份不安,走進孩子的生活、心靈和世界,為孩子的成長減少一分迷茫。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3
這是一本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通過三年的時間,所寫的36封家書。在這其中母親帶著八分的認真與二分的知性懷疑,兒子存著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誠。時間總會讓人改變,現在的安德烈已是一個成年人,不再是那個可愛的“安安”了,龍應臺面對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終她選擇了與兒子敞開心扉,試著去了解兒子,這個有些“陌生”的愛人。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我意識到我這樣的做法是強行讓我的意志凌駕于孩子意志之上。盡管,我的做法是對的,孩子因為沒有切身的體會。她仍然不會主動有意識地去改正自己的錯誤。并且她的錯誤習慣導致的結果并不是差到無法接受。所以她一直都保持著她的老習慣。
《親愛的安德烈》讓我意識到其實教育并不是單純的我說,你接受的過程,而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靈魂的對接。而這對接最直觀的方式就是讓他體驗和參與。而不僅僅是告知。就像我的父母,當初為我選擇的路,因為我們讓我體驗,參與,而是讓我直接按著他們的路線行進,使得后來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很痛苦。而今,雖然和父母違背我的夢想不同,但我一遍一遍地告訴學生怎么做怎么做其實犯的錯誤和我父母為我指路本質是一樣的。所以,我要改變。
《親愛的安德烈》正如書名,貫穿書本的始終是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愛。這本書,漸漸溶開了兩代人,兩國的代溝。也讓我認識到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會給我們不同的震撼力。合上書,我輕輕閉上了眼睛。這便是兩代人的差距,兩代人的代溝。這本書讓我學到的不僅是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且是一次對不同文化和背景學習和體驗。從中也學到了很多人生的哲學,對生活和人生的態度。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4
母子通信三年,兩人重新變成朋友,在龍應臺先生的《親愛的安德烈》中,我看到了一對與眾不同的母子。
在這本書里,只有36篇長長短短,絮絮叨叨的書信。然而,龍應臺卻將安德烈所遇到的問題不偏不倚,毫無掩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在我看來,再也沒有什么話題比書中的話題更真實,再也沒有什么溝通比龍應臺與兒子的溝通更動人了。
“信遲了,我和朋友去旅行了3個星期……別埋怨,兒子18歲了還愿意和你寫信,你應該得意了。”書中這樣的句子數不勝數,當我讀到這樣的句子時,總會為兒子和媽媽說話的語氣感到驚訝。隨即腦海里總會浮現出這樣的情景:當龍應臺興致勃勃地點開兒子的電子郵件,剛看前兩句,還松了口氣,接著看就開始埋怨兒子不懂事讓自己擔心,當看到最后兩句后就坐立不安了:“沒錯,我們在黃金時代里,生活的信條就是性、藥、搖滾樂”。
這樣的話兒子也敢說,而且是對著母親說,外國真是這樣開放?上次上生物講到生殖系統時,老師都不出一言,只是讓我們自學?更別說這么多的敏感字眼,簡直是大逆不道。不吃爆栗,也要挨一頓訓吧?
出乎意料的是面對這樣的情形,龍應臺慎重地選擇了溝通,她立刻回了一封他們通信以來最短的信:“請你告訴我,你信中的“性、藥、搖滾樂”是現實還是隱喻?”在經過了幾個胡思亂想的不眠之夜后,她收到了兒子充滿諷刺意味的回信:“能不能拜托你,不要只和我談大知識分子的話題。這當然是隱喻,生活中有許多樂趣,藥可以是酒精,也可以是足球或任何讓你全心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
尊重孩子,去理解孩子,才達到了母子的溝通,避免了母子之間的情緒對立。
有一次,安德烈寫了一堆關于搖滾和嘻哈的歷史,然后得意地說:“你聽不懂我的意思,對不對?我們的代溝就在這里。”龍應臺馬上回信給兒子,惡補了一頓關于搖滾樂和嘻哈的知識來越過兒子所說的代溝。
真是一位睿智的母親。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讓那個已十八歲,冷冷看著她,愛她卻不喜歡她的安德烈接納他。以至于馬上贏得了兒子心悅誠服的表態:“我和我的母親有了連結。”
可很多時候,我那當老師的父母一點都不懂得這些,除了給了我吃穿,便硬逼著我埋頭苦讀。當我說說LOL,聽聽E神的歌,不是遭白眼,就是用更多的作業來限制我。
進走孩子的生活,傾聽我們的聲音,才能順利的溝通。
其實,青少年和父母總會或多或少產生一些代溝,為什么就不能像這對母子一樣,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呢?為何不可以像朋友一樣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一談。家長不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幫孩子做出一切的決定;孩子不再是畏畏縮縮,而是暢所欲言,把自己所想的像流水一樣傾瀉出來。因為只有在尊重與溝通中,孩子和父母才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寬容,互相影響,互相激勵,才會有更融洽的父子或母子關系。
在我們身邊,許多家長信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較少看到父母在孩子“放浪不羈”的時候先去尊重我們,與我們坐在一起耐心地溝通,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在想什么,然后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并實施。如果我們的父母都能像龍教授一樣該有多好。
尊重與溝通,這個最容易被養育的辛勞所掩蓋的母親的最重要的工作,龍應臺在不斷地努力實踐中做到了。她真是一位智慧的母親,她讓我懂得了生活中如何去尊重,如何去溝通。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5
“媽媽,你和我說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作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并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生態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別人’!”拿起《親愛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段話,瞬間一種強烈的共鳴撲面而來。的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總是會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著走自己的路,選擇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戲,并總是在心底高呼:“媽,你能不能理解,我們要自己出去探索。”這便是我們心中的獨立。
而我是從何時開始變得上述般反叛的,具體自己也說不清楚。或許是我產生“這么大的人同母親還太親近,代表著本身人格獨立性不夠完整”的觀念開始的。只記得去年自己當選“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沒人知道,直到頒獎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才因我的一句話“明天的頒獎典禮我是獲獎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請了?怎么沒和我們商量?”那一刻望著母親驚愕的表情,心底卻莫名地涌起一種快感,這是這么多年來我第一次自己做決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決定。于是每每當我想起這一經歷,嘴角便會情不自禁地揚起一絲得意的笑。然而當我讀到書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龍應臺面對兒子的獨立宣言時的“慘狀”,這抹淺笑滿滿的凍結、封存。
從未想到原來作為母親的她們,面對這樣的言語與場面是這般“無法應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們的角度開始試想。一開始的自己,只是個柔軟地躺在母親懷里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流著口水親切地叫著媽媽。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悄然成長,一點點地變得成熟,一點點地追求獨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這一切都在母親的眼里,而她只能遠遠地站在身后,惆悵地望著我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或許,在她心里依舊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地躺在自己懷里無助啼哭的嬰兒時代的我,而我卻仿佛一夜之間變得亭亭玉立,說話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沒話想和她說。這個時候,一旁的母親真得會很心痛吧。
此時再回想自己,在這羽翼還未豐滿之際,就早已想方設法地追求“獨立”,是否的確疏忽甚至在無形中傷害了有著中國“保護式”教育心理的母親。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書上。書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樣子。驀然發現再叛逆的孩子,在母親面前,其實仍然只是一個孤獨成長的少年,一個面對學習、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卻努力地去適應和排解的少年,一個擁有和自己一樣血液的優秀、感性、率真、誠實、幽默……的可愛少年。
書的封底,是恬淡的龍應臺微笑的樣子。再優秀強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個焦慮地幫助他在迷途中尋找出口的平凡母親,一個愿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嚴,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親,一個做這一切,只是為了重新找回這個屬于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親。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6
《親愛的安德烈》救贖了那些年我的錯。
龍應臺是我一向比較喜歡的作家之一。她用平凡樸實的筆風為我闡述屬于她那個年代的生活情況;她用飽含悲涼的筆調為我描繪出目送的畫面;她用紀實嚴謹的態度來評價過去和未來。她曾說:“所謂子女,不過就你目送著他們離開的身影僅此而已”。一句話道盡天下父母心,因為我未為人父母,可能不能體會《目送》的境界,但《親愛的安德烈》卻深深撼動了我的心。
《親愛的安德烈》講述的是母親與分別十余年的兒子之間的對話,通過信件的方式表達出來,全書由短十余篇信件組成,卻蘊意深刻。尖銳地反射出了當代新青年和父母們之間的矛盾。因為安德烈身受異國文化教育,從而致使這種矛盾的深化突出。
信件中母子二人探討了有關世界文化、中外差異、香港文化、對于不同事物的看法,盡管龍應臺自述“這本書原意只是為了了解我的兒子而已”的單純念頭,但確實迎合了不少父母和子女的困惑。龍應臺在自我簡介欄中所寫職業為母親,所述經歷是“在擔任母親這一職位中,一直表現不良,至今仍未畢業。”很難想象一個紅透半邊天的作家也會如此中肯地評價自己的定位,或許她真的只是想當好一個母親而已。
書,是初二買的。當時的我年少輕狂,意氣風發,自以為不可一世,感性地評定生活中的一切,一點點不順心的事都可能碰觸我的雷點,是一個叛逆期中的孩子。對于這樣一個迷途的孩子,我不斷與父母爭吵,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直至拜讀了這本書,她很好地把我拉出了泥濘的沼澤。
當我讀到龍應臺回憶兒時在漁村里破爛不堪的生活情境時,她的那些敘寫無疑讓我震驚;當我讀到龍應臺所推崇的極簡穿衣風格時,我不禁想起我的母親似乎也有此習性;當我讀到龍應臺的十八歲那一年甚至無法觀看到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邁出人類歷史上空白的一步時,我又想起母親的兒時是否也活在如此單調的世界里,視野狹隘的只能看見周邊事物,甚至于不知道這件人類史上的壯舉。
閱讀這本書,我了解了許多我所不清楚的父母的兒時,給我帶來巨大的震驚的同時,也磨合了我與父母之間的距離。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在茶余飯后問起父母的兒時。起初,母親還有些許的詫異,但是,爾后她又很耐心地為我描繪70~80年代的中國,我震驚,我在反思……
反思當我吃著KFC早餐時,父母兒時所啃的干巴巴饅頭、稀薄的粥又是什么滋味;反思當我追逐名牌潮流時,父母穿著補了又補的衣服艱難度日的情形;反思我在盲目地厭惡學習時,父母又是把接受教育看成是多么美好的事……
溝通是消除隔閡的最好方法。我說我想完成母親未完成的大學夢,我說我想為只身投入社會的父親撐起一片天。我的父母也曾如此艱辛過,而我今日所抱怨的苦痛又豈非太過小兒科?
龍應臺在回復讀者的信中這樣說“小草有小草的活法,大樹有大樹的活法,小草也會綻放出不一樣的色彩”。“每個人在人生的跑道上都有著不同的目標,有的人是50米沖刺,也有的人是1000米長跑,還有的人也許是沿途觀賞風景散步的人。”
給河馬刷牙,不可能的事。講述了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對待藝術品,或是人為制造的工藝品的不同看法。龍應臺賦以史實配型,戰后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分開的一國之民,卻在交界處的中央廣場上樹起李小龍的金像,這正說明他們還是可以找到共同理念,崇尚正義的力量。而這種在于龍應臺眼中的工藝品被賦予人文便儼然成為神圣的藝術品,安德烈也終在龍應臺的教導下,改變了最初的想法。
龍應臺以七分認真,二分幽默,一分審視的筆調,安德烈以三分認真,七分玩性的筆調所創之書,當真為千萬家庭帶來了一盞明燈。盡管與初衷有些許不同,但結果還是很好的。
我很感謝《親愛的安德烈》一書,將我從歧途引向正道,救贖了那些年我的錯。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7
《親愛的安德烈》記錄了著名作家龍應臺與她的兒子3年之間的通信。這本書是上中學的女兒推薦給我的。讀完這本書很是震撼,也收獲頗多。
文中的一行行文字敲擊著我的心靈,讓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兒子內心、想要打開那扇心靈大門的母親,字里行間呈現出拳拳愛子之心。文中安德烈的聰明睿智,善良幽默,又有孩子氣的偏激。書中關于父母與子女的關系的描寫,還有那些在我們中國傳統家庭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
文中,作為母親的龍應臺發現母子暫時分開,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伙子了。而此時,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墻,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不同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還橫著東西文化,由此就產生了代溝。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走入對方的心靈。龍應臺“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安德烈曾在信中這樣告訴母親:“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舍。”書中很多這種語言犀利、一針見血的文字,點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希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這些文字,促使龍應臺去思考,去改變,努力使自己重新變為那個讓兒子既愛又喜歡的媽媽!
對比之下,想想我們中國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我們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是被照顧和服從的對象,而完全忽略孩子內心的感受。跟女兒說看了這本書,覺得自己真應該向龍應臺學習,真的羨慕母子間無所不談、暢通無阻的溝通交流方式,不想女兒開心地說:“其實媽媽已經做的很好了!”那一瞬間眼睛竟濕潤了,感動于女兒如此理解體諒媽媽!想想女兒上中學以來,因為學習任務變得繁重,我總想讓她變得更高效,更井井有條,為此沒少嘮叨甚至大發雷霆。好在女兒比較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有時雖有不耐煩,但從不頂撞。這對于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實屬不易!《親愛的安德烈》母子間的書信交流,也讓我想到了,當與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分歧時,何不用字條交流來解決問題呢?之后,女兒的書桌上多了一個小本本,每當我有什么建議時,把這些想要說的話寫在上面,我少了更多的嘮叨,女兒則更多了一份理解,合理的建議她總能欣然接受并樂意和我交流。母女之間又回到了朋友般無話不談的理想狀態!是的,“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也是需要平等對待的。對于青春期孩子來說,擁有和諧的親子關系,還擔心你的孩子有多叛逆嗎?
真幸運自己在孩子青春期之時遇到《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讓我也有幸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是一本家長和孩子都適合閱讀的書籍,母親可以從安德烈的字里行間知道同齡人的孩子心里想什么;作為孩子,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看龍應臺一封封飽含愛意的回信,也許會對父母有了更多的理解。
希望爸爸媽媽們也能靜下心來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把我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多給孩子一些柔美的微笑,讓孩子們在愛的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8
《親愛的安德烈》是在暑假期間虞老師推薦我看的一本書,是由作者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三年互通36封書信而改編成的書。對于這本書我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如果早點閱讀《親愛的安德烈》我想我會更懂得媽媽的不容易和兩代人之間的距離到底是什么。書信中的內容包括了母子對文化、民主政治、獨立宣言、生活等的思考與探討。
龍應臺因工作原因離開德國,回到臺北工作,而安德烈則在德國上學,她一走就是四年。為了更好的了解安德烈她強烈要求與安德烈互通書信,征得了安德烈的同意,這一通就是三年。在來來回回36封書信中,母子會因為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見解,安德烈會很深刻的去思索問題的根源,也許這就是東西方文化不同的差異。東方人習慣集體思維模式,西方人則習慣個人思維模式,西方人在這種個人思維模式下越來越獨立和自尊,而我們卻隨波逐流。安德烈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問題都會和母親交流,而母親給予他更多的幫助是鼓勵和耐心的教導。
最可貴的是,龍應臺和安德烈并沒有因為年齡的差距、距離的遙遠、不同的思維模式而讓代溝越拓越寬,更多的是在書信中母子彼此間坦誠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龍應臺由此進入了一個十八歲少年內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的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就像龍應臺所說的:"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著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著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蕩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書中的第28封信"給河馬刷牙"中龍應臺給安德烈上了一堂人生中很重要的課,她對安德烈說:"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到動物園里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感,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天為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斗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體驗生活,你就會快樂。至于金錢和名聲,哪里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是啊,我們總是在追逐金錢和名聲,樹立錯誤的職業觀,好高騖遠。不明白"工作"的真正意義,我想使你快樂的工作才是最有意義的工作!
讀《親愛的安德烈》給我很深的感觸,尤其是在信中龍應臺對安德烈的教導和鼓勵,我不禁也會想起媽媽對我平日里的教導和鼓勵,媽媽總是告訴我"無論身在何處,遇到什么樣的事情,你最需要的是堅強,樂觀的面對生活!"所以每當我在學習上、生活中遇到困難,我都會很樂觀的去面對,因為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同時,我也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間更多的應該是溝通,而不是一味的溺愛。就如同安德烈對母親說的:"媽媽,您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您完全無法理解我是一個二十歲的成人。您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您知道嗎?您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您的"授予"或"施予",您并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您的心態啊。也就是說,您到今天都沒明白:您的兒子不是您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您的"別人"!"
最后,我想說,不管您是仍在糾結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的父母,還是不知道跟父母如何溝通的孩子,我想你應該拿起《親愛的安德烈》細細品讀,相信您會找到答案!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9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它講述了一位中年女子與她的兒子之間三年的通信。
這本書的語言直接讓我感受到一種痛切心扉的感覺。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帶著不同的心態寫信,兩人之間的感情也隨著三年的通信不斷變化著。其中我看到了一位想深入兒子內心,想打開兒子內心中那扇無形的大門的一位偉大的母親。然而與這位母親相對的是一位對母親所做的一切不屑的兒子。但是伴隨著母親的不斷深入,兒子的態度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的為了稿費而寫,直到最后純屬想跟母親談心。
在書中有一個問題,敲打著我的心靈,或許許多從未想過如此復雜的國家、信念、家人之間那層不明的關系,可作者龍應臺卻看透了這層關系。用龍應臺在書中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個難民的女兒,是一個靈魂的漂流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現實生活中的我,雖然懂的那些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卻永遠做不到,父母的一句關心,會被我當做嘮叨。我只顧著自己,卻不顧父母的逐漸老去。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到頭來才發現那個聰明,其實是愚笨。我們總是不顧一切的大步向目標走去,絲毫不知道背后,有一雙關切的眼睛,有一雙渴望的眼睛,渴望著你回頭看看她們。
龍應臺用她那優美并帶有色彩的語言向我講述了父母的無奈與辛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無論你走到哪里,總有一個家,在等你……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給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間的親密家書,原本兒時的情深,卻成了現在的冷冷淡淡。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傳奇母親——“龍應臺”,是則樣和兒子“安德烈”恢復原本的純真、幸福的親情吧!
三年的不斷通信簡直是不可思議。這本書的語言文字讓人感到一種痛切心扉的感覺。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帶著不同的心態寫信;一個是帥氣、年輕的兒子,一個是在漸漸衰老,想與兒子一起找回往日親情的母親。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不斷的變化。讓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兒子內心,想要打開親情這扇無形大門的母親。與這位偉大的母親相反的是一個青年對母親的不屑。可隨著母親努力的深入,兒子的態度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只為了稿費而寫的單純,到想要和母親真的交談而改變。
書中的一個個深奧的問題,敲打著我的內心,或許我從未想過如此復雜的國家、新年、家人之間的那層不明的關系。可作者龍應臺卻看透了這一層關系。用龍應臺在書中的一句話叫:我是一個難民的女兒,是一個靈魂的漂流著,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會嫌飯菜難吃,水燙或太冷……再想想母親的付出,又會有一絲抹不去的痛楚。
雖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親、懂事、擔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卻永遠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關心問候,會被我當成成年人的嘮叨,拒之入耳。我只顧著我自己的花樣年華,卻不顧父母的日漸老去。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到頭來才發現那個聰明,其實是愚笨。我們總是不顧一切的大步向目標走去,絲毫不知道背后,有著一雙眼睛,有一雙渴望的眼睛,等待著渴望你回頭看著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輩子!
其實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邊一輩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輩子,可能他們會在某一時刻忽然的離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順放在嘴上,多多陪著他們。你所能給予的,不是掛在嘴上的孝順,讓他們快樂一時,傷悲的無底深淵,是因為你不是為了孝順而孝順,來讓自己心安;其實不久之后你會后悔自己為什么不能坦誠相對。所以趁現在不要把他們的日子一天天減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為父母永遠都在你的身邊。龍應臺溫文爾雅、親情流動的優美色彩文字與父母的辛酸與無奈;讓我懂得,無論你走到哪里,總有一個人在家等著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盡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極限,他也會努力著不放棄的去做,記住他的好只為你,他,不曾后悔!不要嫌他對你冷,只是他暖的時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讓你去鍛煉,學會照顧她,暖他一輩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遠是你!——爸,媽,我愛你們!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0
最近看了《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本書的作者龍應臺。借這本書龍應臺和21歲的安德烈共同找到一個透著天光的窗口。透過36封電子家書,兩代人開始——打開天窗說亮話。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返回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系,但龍應臺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臺“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沖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打開心中的鎖,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現在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己做什么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就應該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悲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該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獲。希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1
段塵封約近20年的往事,一曲飽含深情的愛歌,一封令人深思的家書,這位母親終究還是走進了兒子的世界。20多年成長的蛻變感動了、碰觸了、滋潤了歷經世事滄桑的母親最柔潤的心,無法言說的情感綴入紙筏,留在筆尖,牽伴了這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忘不了的還是母子之間那場慷慨激昂的文化之爭。
安德烈說,MOM,臺灣與香港在我認為是缺少文化底蘊的地方,匆匆奔走工作替代了生活閑暇享受快樂之美好;狼吞虎咽替代了品味美食文化之樂趣;生活物質化替代了理想化精神化的歡怡……我享受德國帶給我的激情澎湃,熱愛各國友人一起啤酒、咖啡、音樂等一切對生活的“貪圖”模式,閑適的下午茶,愛好的互相增進,我享受這片靜沃的土地帶給我的文藝氣息,讓我能夠停下腳步慢慢品嘗生活的味道。
龍應臺說,親愛的安德烈,媽媽很高興聽到你與我交流內心對生活的想法,我們能夠站在同一高度談論社會性話題,這思想的進步令人欣慰。如你說所,德國確實很浪漫很會生活,可這并不意味著臺灣缺失文化,所謂的文化是流傳千古代代相傳所積淀的一種思想認知模式,不同的地域都有其無可替代的文明,不見得快節奏的生活,臺灣香港人就很厭惡,相反他們沉醉于這般充實忙碌的生活。香港購物天堂也不是浪得虛名,這背后凝聚了多少人心血和汗水,我們沒有理由自然也沒有立場去評判哪一個更好。快餐文化,高頻率生活,抑或浪漫文藝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專屬味道。
是啊,生活本就是多元化的,每個人心中都有著對文明文化不同的見解與認知,我們能夠做的也不過是傾聽內心的聲音,追隨自己的所謂文明去沉淀、去厚積薄發罷了。
龍應臺說,所謂的母子,不過是父母看著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轉過身,肚子流下一行清淚。《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嗎?》告訴我們,父母給予了生命,就應任其飛翔,在他迷途時,指點迷津,父母不能強制孩子留在身邊,用所謂的愛結束了愛。有時,不是孩子離不了父母,不過是父母離不了孩子,沒有方向沒有動力。倘若,我們中國的父母愿意俯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作為朋友來探究這個世界,又怎么會有那么多的紛爭。
聽得最多的是“根據我的經驗”、“過來人”,也許你是對的,可并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經驗如時裝一樣,也會過時的。我們不妨學習一下龍應臺和安德烈,用一封封家書避免了矛盾,增進了感情,體現思想的高度與深度。
也許你有一封信,或是于你的,或是給你的,幫助你傾訴世界,尋回塵封已久的感情,把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記錄下來,給愛你和你愛的人一個平臺,去暢聊社會,暢聊人生。
也許你有一封信,或是精彩紛呈的,或是干枯無味的,明白生活的真正含義,懂得珍惜我們擁有的。心若向陽,思想便不會黑暗,以火熱的心向未來奔去,把背影留給世界。
也許你有一封信,或是對話時空,或是論道天地,把思想的高度達至巔峰,把生命的感悟貫徹心田,坦誠相對,心心交流,夢、愛、理解豈會遠哉?
作為兒女的我們,動手抒寫一封家信,道一聲感謝又何妨?作為父母的你們,俯身聆聽,道一聲理解又何難?言而總之,讓我們走進彼此的世界,喚醒塵封的溫情。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2
這幾個星期的閱讀真的是收獲驚人的,我感覺到了我的問題,我感覺到了如何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所以我有話跟您說。
一開始,我抱著應付的態度去讀,可后來慢慢沉浸在安德烈和他媽媽龍應臺的通信對話里。
看著安德烈在信里和他媽媽龍應臺說,他心目中的“Kitsch排名前十大清單”,其中母愛就在里面,我其實也好煩媽媽的關心。我現在越來越叛逆,總是喜歡和媽媽對著干,有時候還亂發脾氣,我也好想和媽媽有些交談,可是一開口就是學習,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有時候還能扯到我的朋友身上。書信,我也想過,可是媽媽每天六點鐘左右回來,一回來忙到七點多,吃完放八點多,做完家務睡覺,完全沒有空閑的時間。
每次我試圖和她交流,沒一會又扯到學習上了,說什么現在不好好學,以后會怎樣怎樣。一開始,我覺得沒什么,反正嘮叨一會就結束了,可是后來越來越煩,就和媽媽越來越少交流,我想,我和安德烈的遭遇差不多,我甚至有些羨慕安德烈,他的生活是自由的。
直到我在《親愛的安德烈》里看到了《給河馬刷牙》這篇文章,我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媽媽是不是也希望我以后可以自己選擇工作,而不是被工作選擇,我一直不懂媽媽為什么一直工作,不和我玩,我還埋怨過她,我到現在才知道,媽媽努力賺錢,是為了我以后生活能輕松點。
媽媽,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在我小學一二年級的那段時間,你每天都來接我,我每天都會和你說我在學校發生的趣事,一直滔滔不絕地講到家,而你,會笑著聽我說話,時不時插上兩句。周末,我窩在沙發里看書,你幫我準備午餐,餐桌上,又在計劃明天去哪里。
直到你幫忙外公做生意后,你完全不在家。每天我一個人放學回家,一打開門就是空曠安靜的客廳,你回來后,我和你說著我們班同學的事,你要不愛理不理,要不就是扯到學習上。
手指在計算機上飛快地動著,我安靜了,你沉默了,整個客廳只響著計算機“噼里啪啦”的聲音。
媽媽,我想進入你的世界,可你不愿對我說,你想進入我的世界,我跟你慪氣,不讓你進來,我想說的是:媽媽,我不是千金小姐,不要總認為我什么都干不成;我不是大嘴巴,不要以為我什么都會說出去。媽媽你有什么事可以告訴我,我會盡力幫忙,不要總是放在心上,看到你的白發一天天增多我也心疼,媽媽,為什么不把我當做你的傾訴對象呢?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3
早秋的上午,陽光跳躍在桌面上,微風拂過臉頰擾亂了額前的發絲。教室里冷風呼呼作響,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可我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熱血沸騰,為兩代人的思想溝通所震撼。
三年的時間,讓母子二人由“陌生”變為“熟悉”。龍應臺說:“我可愛的安安,哪里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發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吧。但當龍應臺發現那個可愛的安安變成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棱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的安德烈時,她想到了用一種最溫婉的方式———寫信。文字,真的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動人的力量,兩代人的溝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詞透露的溫情中逐漸消融。
透過書信,我仿佛看到了一個陽光的大男孩:在德國長大,深受歐洲古典藝術和美的熏陶,喜歡聽旋律優美的音樂,崇拜爵士樂,喜歡單純地享受聆聽。在他的來信中,我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強烈碰撞,愛國情懷與避政心態,安分保守與熱情奔放。我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種文化。
我最喜歡的一封信是龍應臺給安德烈寫的《文化,因為逗留》。在香港這座繁華而又忙碌的大都市里,隨處都能看見急沖沖趕路的白領公務員,各種嘈雜聲充斥著人耳,快節奏的生活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這種生活真的就是我們想要的嗎?想起暑假里和媽媽一起去臺灣誠品書店,在這里書是一種文化,而讀書更是一種享受。不同年齡的人因書在此匯聚,甚至還有人提著行李箱,只為感受書本的魅力。書店里橘色而溫暖的燈光將書本籠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寧靜,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淀,最細致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關照。文化經典就是被時間的篩子所挑選的金塊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沁人心脾。這大概就是經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過了龍應臺和安德烈的來信,我不禁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與父母的關系。
進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會出現叛逆情結,漸漸地與父母的交流變得少了,每天都單調地重復三點一線地生活。看到龍應臺給兒子的信后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們也想和我溝通交流的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
與經典滿分作文里所描繪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媽媽并不是細膩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于表達的,中國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愛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周,因為要上晚自習,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買飯。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燉好排骨送到校門口。當爸爸轉身離開時我看到他被汗水濕透的襯衫,心里有種莫名的感動。有多少次父母對我們的付出被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美好。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書中母子二人的對話,讓我的心靈有很大觸動。反思自己,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通過這本書我找到了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梁。心中釋然,昏黃的路燈下是一家三口拉長的身影,留下一串歡快的笑聲。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4
告別了多情的雨季,告別了留戀的往昔,撥動七彩的琴弦,我們踏上了青春的界域,卻離開了父母這個溫暖的港灣,與他們越走越遠。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我才明白,與母親即使分隔兩地,也能夠互相認識彼此。書中的龍應臺女士和他的兒子安德烈,不僅僅是兩代人,還是兩國人。母子不能時常團聚,并且分隔千里,但他們卻能夠用書信的方式來互相了解對方,龍應臺女士在書上寫道:“我們原先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蕩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我們做了不一樣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而我呢,自從升上初中起,就作為一名住校生住在學校里,與媽媽見面的機會變少了,但我們兩個人之間并沒有代溝,每個星期天回家到家后,我總有千言萬語要對她說,和她談論學校里的事情,我的學習情景,我的學校生活,甚至于我未來的志向,她經常給我鼓勵,讓我好想一向留在她身邊,永不分離。
今年夏天,我懷著憧憬與不舍離開了初中,也離開了她,成為一名高一新生,依然繼續著我的住校學習生涯,由以前的一周回一次家變成了一個月回一次家,我對媽媽的思念日日增加。讀到龍應臺女士寫給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在這個臺北的清晨三點,我的窗外一片含情脈脈的燈火,在寒夜里細微地閃爍。然而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前熱切的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后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么遠,有多么長,怎樣一下子,就看不見了。”我便想起了媽媽送我坐上回學校的公交車的情景,她的眼睛直視著公交車,那是一個母親愛與不舍的眼神,可是她只能靜靜的看著,因為她明白,為了孩子的未來,她只能選擇放手。
明白了安德烈與龍應臺女士的交流方式之后,我開始和媽媽頻繁的交流,但我們用的不是書信,而是微信。媽媽總在微信上給我發一些她認為重要的,對我有幫忙的學習方法,資料等。我每次都找借口和她聊一會天。
為了不讓她擔心,我會和她聊一些我最近的情景,告訴她我的歡樂。開學第一周的周測中,我沒有取得好的成績,這對一向關心我的她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但她沒有責罵我,而是幫我分析原因,鼓勵我,讓我下次努力。我在她的面前快要哭了出來,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回到家后,她發微信給我說,要堅強,我永遠是她的驕傲。就像安德烈的媽媽對安德烈說:“我也要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期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的、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就是被媽媽這樣用鼓勵來培養成長起來的。
書中寫道:“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走平原上同伴能夠結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個人專心走個人的路,尋找個人的方向。
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團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僅有少年期有。”我也曾像安德烈一樣面臨過與伙伴的分離,我的媽媽也用同樣的道理開導我,教育我,鼓勵我,讓我去交一些新的朋友。其實媽媽就像我的朋友一樣陪我一齊度過了歡樂的童年,緊張的初中,對于未來的高中三年,我期望她也將和我一齊度過。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我看出了母親對兒子那種深深的愛,也體會到了媽媽對我的愛。我要告述她,我“心中有一個小鎮,在我駛向大海遠走高飛之前”。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5
陸陸續續的最終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于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松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景時,卻往往收獲的是家長和教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教師和家長眼睛里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樣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辟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教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可是,中國的家長和教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教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著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夸贊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夸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能夠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著巨大的反差。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6
她,51歲;他,18歲。她剛過知天命之年;他剛跨入成年人的行列。龍應臺,華人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一支筆;安德烈,香港大學經濟學的學生,龍應臺的兒子。
在安德烈的十八歲來臨之際,龍應臺認為自己失去了小男孩安安,用每月一封家書的方式重新認識了一個陌生的大男孩安德烈,安德烈也在互通家書的方式中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母親。三年時間,36封家書,構成了這本《親愛的安德烈》。書中,既有母親記錄兒子成長的點滴,又有兒子看母親的獨特視角。書中,兒子對母親嘲笑有加,如安德烈嘲笑母親買衣服從不加考慮,那些衣服像裝馬鈴薯的麻布袋;母親對兒子認真研究,如龍應臺為了了解安德烈去聽嘻哈音樂。
在這本書里,我感覺最可貴的一點是安德烈與母親對現實問題的探討。在這方面,龍應臺坦率得近乎痛楚。當兒子訴說自己的平庸時,她認為對自己最重要的,不是成就,而是快樂。但快樂的工作是既能給人意義,又能給人時間。沒有絕對的高貴與平庸。有時候,去做金融管理還不如去給河馬刷牙。有些家長的想法是正好相反的。也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快樂,卻不知道什么是快樂,怎樣真正的快樂。這就是龍應臺的高明之處。其實,每一位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讀書。龍應臺當然希望安德烈學習用功,但他認為,學習為的不是出人頭地,而是為的以后有選擇,能選擇那些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曾幾何時,我也想過我一定要出人頭地,一定要賺大錢看了這段文字以后,我感覺以前的想法是多么愚蠢。像莊周厭惡仕途而辭官,像奧威爾為自己警察的身份感到罪惡而寫出了《1984》,像馬云辭掉教師工作而創建了阿里巴巴這些人都是選擇了讓自己覺得快樂的工作,所以讓后人記得。
龍應臺的文筆以豪情萬丈而聞名,又因為她的書賣得極快,掀起了文學界的龍卷風。但不管再大的風暴,風眼處總是出奇的平靜,云淡風輕。龍應臺的這36封家書,如同把孩子放入了最溫柔的風眼,一邊闡述,一邊傾聽,讀后令人感到溫暖與感動。這些,都與批判無關,與尖銳無關了。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7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主要是作者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36封書信,母子倆分隔兩地,一個在臺灣,一個在德國。文化的差異、時空距離使得他們的關系變得日益陌生。母親渴望關心孩子,了解孩子,但孩子長大了,作為一個成年人,開始有自己的見解與思考,使得母子間隔閡越來越大,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系。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她邀請兒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通信內容涉及兩人對歷史的看法,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理解,對社會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兩代人、不同地區的人不同的思維方式,讀來耐人尋味。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內容是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說:“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而龍應臺回答:“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我們所有做父母的看著自己的孩子逐漸的長大成人,心中都是由衷的高興的,但說真的對他們的憂慮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為他們進入青春期后會變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對父母語重心長的建議和忠告表現出強烈的反感和不以為然,這些都會讓父母感到擔憂和痛苦,不可否認,年代不同了,條件不同了,社會價值觀變化了,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是客觀存在的,青春期出現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么希望我們做父母的都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用盡可能不傷及他感情的措辭去限制他的錯誤舉止,用盡可能讓他感覺到信任的委婉語言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去幫助和指導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8
《傅雷家書》是父子書信集,而本書則是一本母子書信集,母親也是作家,是中國的母親和其德國的兒子教育理念碰撞錄。
母親是臺灣作家龍應臺,兒子安德烈則是一個德國青年,母親帶著八分的認真與二分的知性懷疑,兒子存著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誠。我本是抱著不情愿去看這本書,當看到1/4時,忽然間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徹悟,書中對孩子與父母的描寫,那種無比新奇而又見解獨到的教育方式,讓我耳目一新。
書中的安德烈對生活充滿樂趣,幾乎天天聽歌、開派對、旅行等等這些我們中國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來看看我們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沒完沒了的課內與課外作業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媽媽來安慰他,成功時,親朋好友都為他送去衷心祝賀;但我們取得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甚至與家長的期望還相差許多,這就是東西方教育的差距。
這本書中隨處可見中西方文化的沖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長的德國青年,除了出生在臺灣,其他方面已經很難同中國扯上關系。在這樣一個德國青年的眼里,臺灣是這樣的:“我不關心臺灣的過去,不關心淡水河的魚蝦是如何滅絕的,不關心在一個不民主的地區人們如何為爭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關心德國的未來將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將以什么為以后生活的憑依,我只關心自己每天是不是開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創意。”我想這樣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國,不用問一定會被父母一通斥責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這就是龍應臺的兒子?臺北文化局局長、國際知名教授的兒子?我原以為龍應臺會像平常家長那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卻說:“他是一個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個人’,我無權強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談。”這種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我們的父母的口中說出。我覺得安德烈對MM(媽媽)的語氣不像總統也像首相了,竟然這樣和自己的母親說話,而龍應臺只是傾聽,只是思考,與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們這種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讓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從書中,我看到了另一種教育方式,另一種教育理念。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同時也作為一個有同樣年齡兒子的母親,書中可借鑒之處太多了。我們對孩子的管教實在太多了,以我們所謂的經驗為孩子制定了太多的條條框框,還美其名曰為了孩子好。我們的教育其實就是一條流水線,出來的是“一模一樣的產品”,而不是不拘一格的人才。孩子們的創意給我們教沒有了,許多的問題只有對和錯,是和不是這兩種答案。這本書,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去認真地讀,去認真地思考。它比《傅雷家書》還有更現實的教育意義。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9
匆匆讀了《親愛的安德烈》,合上書頁,我不知是該羨慕安德烈的生活,還是應該為自己眼下的生活悲哀。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松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獲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里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隨著我一天天的長大,有很多的煩惱圍繞著我。別玩電腦游戲了,快睡覺!快點去,明天還要上課!一陣刺耳的聲音又從媽媽的嘴里不耐煩地跑出來了。我心里暗想:好煩,游戲正玩到精彩的地方媽媽又來煩我了。看這就是我成長中的第一個煩惱:電腦游戲和媽媽之間的戰爭,而且戰爭有愈演愈激烈的趨勢。另外在學校里發生的一些事情,我也不愿與家長談論,因為只要一談,他們就要長篇大論,不準我插一句話,而且我的耳朵也受不了那么多話的進出,所以我不愿讓耳朵受罪,就不想與家長啰嗦!
我只是想擁有自己的一片藍天,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選擇,有自己的空間。多么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0
我們這一代人有與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鳴,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樣掙扎著尋找什么是我真正愛做的事情;我也曾戲謔地要求別人不要浪費糧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們那么幸運,他們死于饑餓,死于營養不良;我也曾質問過自己,該不該給街邊的乞丐一些錢,為什么我也會陷于這種給與不給的猶豫中……我們90后在拋開一些輕狂頹廢的外殼后,你們是不是也應該發現我們的閃光點?在面對現實給予我們的重重壓力時,我們希望聽到的還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樣一句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是不是父母的疏于表達,還是表達了我們卻未能察覺呢?
其實父母表達過,我們只是不能接受他們表達的方式,是否你經常聽到“撐不住了,想家了,就回來,爸媽給你做好吃的”,他們不會問你“工資多少”,只會喋喋不休地問“辛不辛苦,有沒有好好吃飯”。他們就像MM。一樣關心僅僅是我們,而不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成就。永遠不要埋怨你們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為父母早在有了你們后,便失去了他們自己。我這樣想過,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樣曾經或者一直那么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們也疑惑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感到底是怎么產生的,是不是我曾經無視他們做出的改變。試著問自己這些問題時,我不知不覺地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去看,去體會,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還是微不足道的,原來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要我們為他們做的事多得多。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1
讓“它”拉近我們心靈的距離媽媽,最近我發現,你越來越不喜歡我了。總是叨叨絮絮地叫我做一些不必要做的“小事”——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當我做不好的時候,你還總是拎著我大罵一頓。還記得那次去和你逛超市時,就因為東西賣得有些貴,你就在反途中一路數落我,并叨叨絮絮地給我算了“一筆賬”:什么書本費啦、衣食住行費啦、甚至水費、電費都算上了,我聽著實在不耐煩,便“反駁”了兩句,沒想到這兩句在我看來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話語,在你耳中卻被灌上了一個新名詞——頂嘴。眾目睽睽之下,你舉起手要煽我,我扭頭躲開。于是,我發現你越來越討厭我。相應的,我也越發的不喜歡你。
其實,我們還是互相深愛著的,就像《親愛的安德列》一書中說的那樣:愛,并不代表喜歡。愛,有時也會是不喜歡吧!我們的關系是愈來愈僵……那時,我感到我們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之間,就像白晝和黑夜,永遠不懂彼此的心。想和你和解,卻因那所謂的“尊嚴”而不敢……幸虧在這個暑假,“它”來了。它的全名叫《親愛的安德列》。
我萬萬沒有想到,它被帶回家時,從來不愛看書的你,會第一個打開這本書,而且打開之后,就再也舍不得放下。我驚訝于那本書到底有怎樣的魔力,會讓以前“本書不沾”的你居然也加入到讀書之列……于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我也翻開了此書。只輕輕打開了一頁,我便再也禁不住這本書的誘惑了……因為,書中母子倆的關系和我們太像了,不是嗎?隨著龍應臺和安德烈的腳步,我們慢慢地走,直到到達對方心靈深處,解開了死結,才又回到自己的心間……
從此,我明白,白晝與黑夜之間還存在著黎明,黑與白總還有交匯的灰,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互理解和接納呢?現在,我終于明白,也感受到了,我們一直相互深深地愛著。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2
很早之前就看過的書,再看花了兩個晚上,暢快淋漓。對我,這是一本值得看了再看的書。仍被安德烈和MM在信中談論的各種政治、道德、東西方文化、藝術等問題震懾到,很佩服安德烈強烈的獨立意識和張揚個性。而只比安德烈大4歲的我,18歲時,在想什么呢?應該就是學分、考試吧……8年后,我的孩子18歲時,他又會思考些什么呢?而我又能給他什么樣的答案呢?沒有辦法像MM一樣跟安德烈有這種深層次的溝通,或者我可以給他看看這本書。
我喜歡《兩種道德》《在一個沒有咖啡館的城市里》中關于道德和文化的討論。尤其是后者,安德烈、MM、讀者還有菲利普的信,不同的人所理解的香港文化,讓人共鳴。其實,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內心何嘗不都在嘆息著文化信仰的缺失呢!雖嘆息卻無能為力,只能盡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應該也算是一種消極道德吧。
MM是我難以企及的高山。當然,每每信中透露出作為母親的關切,又讓人覺得倍感親切,哈!世間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安德烈的獨立思kao也是我年輕時最缺乏的,從小到大的乖寶寶,基本空白的人文藝術熏陶,認真學習,努力考試,畢業后找到一份父母眼中的安穩工作。有了孩子以后,希望他比我們有更多的見識,更獨立的人格。我們一起看書,一起看電影,一起游學,也努力充實著自己。有一天,我的孩子和我說:“媽媽,其實我覺得我就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會太優秀,但也不會太差。”我想說,孩子,我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媽媽。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3
這段時間利用午休的時間重讀完此書。值得反復重溫的一本書,特別是作為母親的角色。我也在想,當孩子十八歲成年后,我有沒有可能這樣與孩子暢所欲言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其中有一封讀者來信深深觸動了我。”人生的吊詭就在這兒,當時急于想逃脫的,往往是現在追憶或追悔的。“這段時間頗有這樣的感受。看著兒子的模樣,心里想,怎么不知不覺就長大了?還記得有一次,我出差回家,他躺在床上看到我,在床上高興得打起滾兒來,嘴里還喃喃自語到,”媽媽回來了!媽媽回來了!“(心都化了。)這樣的軟軟的小不點兒只在記憶中了。”我們誰沒有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過遺憾呢?如果錯過了他們童年或青少年期的任何一段,何不謙卑的感恩,幸好還有下一段。然后給孩子這個階段所需要的。“是的。我以后更要學習的是--放手。
另外還有一個體會,這么多家書絕不是婆婆媽媽的拉家常,內容涵蓋了對政治、民主、文化、藝術、人生等多方面的探討。也讓我意識到,要有一個優秀的孩子,優秀的母親是多么的重要!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4
在閱讀《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之前,因為聽了老師對這本書的介紹,所以我一直覺得這本書中的36封信都是在講龍應臺和安德烈對人生的感悟或是一位母親淤兒子之間的普通對話交流,但是,等我看完這本書之后卻發現并不是這樣的。
我記得在看這本中間二十幾封信的時候,感覺他們談論的東西離我很遠卻又很近,有談國家,有談離我們最近的生活,將每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進行分析,并談論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看法、觀點。
有時候在某件事情上龍應臺有著她自己的看法,但她的兒子卻又有著他自己的觀點,不管是哪一種觀點,都各有各的道理就算有時候內心不認同、理解,卻也不能說這個看法是錯誤的。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理解。
在第二十六封信中提到兩瓶牛奶的例子,大人覺得不應該浪費,小孩卻認為應該以舒服、享受為主,而我覺得有時候節儉并不是一件壞事,畢竟不管是一杯牛奶還是一顆蘋果,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換來的。其實在這種一瓶快過期另一瓶還是鮮奶的情況下是可以有很多解決方式的,我覺得有時候在處理事物的過程中,應該懂得變通,只要愿意,總有能做到兩全的辦法。
后面的這幾封信,內容偏向于談人生,聊未來這一方面的內容。談的這些話題雖然離我們比較遙遠,但是卻又非常實際,特別是安德烈對龍應臺發出的一系列反問,讓我突然也想問問我的媽媽,想知道她將會怎么回答。有時候我也覺得,在什么年齡段就應該做好這個年齡段該做的事情,沒必要浪費時間去想明天之后甚至是更遠的事情,但是又有一些事情是遲早都要去想想的,這樣來來回回的去想其實還真的是挺累的,走一步看一步不是也挺好的嗎,將來的事等到將來再去想好了,并且未來的事現在也沒辦法預測,對吧!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5
這是兩代人思想的碰撞,但也是兩代人相互了解、溝通的方式。龍應臺和安德烈,他們談對政治、國際、民主的主張,談品味、談音樂、談對KITSCH的理解。跟安德烈同樣年紀的我,卻無法說出自己的獨立想法,深感慚愧。
“我擔心的不是你職業的貴賤、金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
“父母親,杜宇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他、討好它。搬家具時碰破了一個墻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知識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在那個電光石火的一刻里,我就已經知道:和你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以后,只有的鏡頭不斷重復:你上中學,看著你重進隊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國游學,在機場看著你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著你回頭一瞥,你卻頭也不回地昂然進了關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你說這次游行留給我什么印象?
一,一小撮人上街去爭取本來就應該屬于他們的權利;
二,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生活在什么制度下(只要有錢就行);
三,大學生對政治——眾人之事——毫無關切;
四,大學只管知識的灌輸,但是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
“我發現我在心里對自己說,你面前坐著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里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煙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他就是一個別人。”
“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注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不回頭的卒。”
“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會去抵御的東西,因為那個東西是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說話,傻就不假裝聰明。”
“我像你的兒子一樣,發現要找一條出路,就是要把自己和父母用手術刀分割開來。狠狠地把他們視作獨立的別人,看清楚他們的優點缺點,把兩代數十年的恩怨情仇稀釋了,才能找回我自己,才能找回自己的真正情感世界。”
“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經,是為母者終身奉讀的經。這本經好不好讀,就看做母親的耐心、愛心、運氣及造化了。風箏即使放手飛了,這本經還是常留母親手中,還是會繼續讀下去,繼續牽掛下去。”
“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生活架構里,什么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這本書不僅僅在自我成長方面給予我營養,更在親子教育方面給與我更多的幫助。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6
這段時間讀了幾本書,印象最深刻,最喜歡的是龍應臺女士的《親愛的安德烈》。
看這本書時,心情是激動的,因為我和龍應臺一樣,想要了解我十六歲的女兒,即將成人的她,在想些什么,今后想要干什么,這個世界在她眼里究竟是怎樣的。
龍應臺女士寫這本書的初衷,也是想了解自己十八歲的兒子,這個已經成年的兒子,已經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可愛的小男孩“安安”,而是變成了一個棱角分明,有點“冷”的陌生人。為了了解自己的兒子,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歷時三年寫成這本書。
這本書帶給我許多的驚喜,雖然龍應臺女士和我母親同齡,而且她和兒子生活的背景更國際化,臺灣、香港、德國,她們接觸到的世界更廣闊,所以她們談話的內容更豐富,涉及親情、愛情、價值、國家、歷史、政治等方方面面。但書中最核心的內容,母子之間通過書信表達的愛與關切,是最打動我的。
做為一個有著十六歲女兒的母親,我也渴望和女兒的交流,我們也愛著彼此,但就像書中說的,我們不會交流,不懂表達。吵架成了我們之間溝通最多的方式。
這本書涵蓋了太多的東西,讓我了解到了臺灣、香港、德國種。種不同的社會形態。我驚奇于龍應臺女士的敢說,對時事、對政壇敢于批評。也驚異于安德烈的思想豐富,對國家、對價值觀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而我和女兒,在這方面欠缺的太多,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貌似信息極其開放多元的時代,可我們在談論什么,在思考什么呢?
我們談論的最多的是學習、功課、考大學,可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涉及這方面的話題,他們幾乎沒有討論。他們討論的事太豐富、太多元,他們思考人生、思考政治、思考人性。可我們呢?有多久沒有思考了,看抖音、刷韓劇的我們,簡直就是井底之蛙,只看見自己頭頂的一小片天空,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么遼闊,多么精彩。
看完這本書,我反思了很多,雖然我們因為生活的環境和自己的學識經歷有限,導致目前這種膚淺的生活,貧瘠的思想,但只要認識到了,什么時候都不晚。
多讀書,多寫字,對女兒多了解多溝通,把她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讓我們不要生活在思想的沙漠里,一點點改變,一點點深入了解生命的真相。
從今天開始,試著去聽女兒喜歡的音樂,哪怕覺得很吵,也要聽完。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7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她的書《目送》中的這段話,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為它觸動了我們心底最柔軟最在意的那根弦。而已為人母的我也是因為這段話,開始讀龍應臺的另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
依然清晰的記得,念大學的時候,往返市區跟學校的公交車上,總在播放一條叫做"Family"的公益廣告。母親一直在追孩子,從頭發黑亮、身形挺拔,追到白發蒼蒼、氣喘吁吁。而孩子,從家跑到小學、高中,再從大學進入社會,最后,才在疲憊的晚上停下了腳步,想起了家中步履蹣跚的母親。就這樣,在短短幾十秒的時間里,幾乎兩代人的一生濃縮其中,不由讓人感慨萬千。
而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中,龍應臺對母與子關系的描繪,也很有意思,與之前看的公益廣告有幾分相似。她形容母親與兒子是萍飄,水浪一打,就四處散去。她說父母是孩子在大雪天登高跋涉時偶遇的小木屋,小木屋里有熊熊燃燒的柴火,她的兩個兒子安德烈與菲利普在里面短暫歇腳,避風取暖,天亮時柴火熄了,又繼續上路。她還說,母與子的緣分,就是一次一次看著孩子離開,對著他的背影默默揮手。這些描繪有意思在于,它們都以離開與被離開的關系力證了父母與孩子日漸疏離的不可抗事實。
世上的愛多以聚合為目的,愛他/她,所以要和他/她在一起。可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愛他,就給他自由,讓他獨立。在漫漫生命之旅中,我們的上半程沒有孩子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們也不可能與他們共度。無論我們和孩子彼此多么相愛,都無法一路相伴,他的旅程只能自己去走。為人父母,能為孩子做的,只是給他無條件的接納,對他堅定不移的支持,讓孩子時刻有被愛的把握,分享我們的人生經歷和建議,幫他建立起照顧自己的能力,最終成就他自己。
所以,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里,記錄了很多她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片段。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這一篇:安德烈二十一歲的時候,在爭取交換留學的競爭中落榜了。十歲那年,安德烈參加一場音樂測試,表演曲目是《兩只老虎》,因為太緊張,加上沒自信,唱出來的聲音就像指甲在刮著黑板壁,忽高忽低,一會兒斷掉,一會兒又續上,歌詞大半都忘了。而這些都不由讓龍應臺想起自己十四歲那年,從臺灣的鄉下苗粟縣進入了臺南大城市的經歷。苗栗縣的學校旁邊是水汪汪的稻田、綠油油的清水池塘,體育課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少了那么幾分"正式"的味道。而臺南的學校,操場的周圍被鋼筋水泥的"森林"包裹著,上體育課就是操練各種器械,鉛球,標槍,跨欄……這些全是身為鄉下孩子龍應臺沒見過也不會使用的東西。扔鉛球是城里孩子的基本活動,鄉下孩子不會扔,會被笑,因為城里孩子從未見過不會扔鉛球的人。
所有這些安德烈與龍應臺經歷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失敗"。交換留學賽場上的安德烈是失敗者,城里大學校操場上的龍應臺也是失敗者。做一個失敗者的滋味不好受,就跟跌倒會痛,被落下會失望,被放棄會氣餒一樣。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關于"失敗者"的奇怪定義。就跟龍應臺的一個比喻一樣,同樣一個操場上,有人在跑五千米,有人在百米沖刺,有人在散步。五千米的人可以把慢悠悠散步的人稱為"失敗者",百米沖刺的人可以把氣喘吁吁的跑五千米的人稱為"失敗者",氣定神閑的散步者也可以把滿面通紅的百米沖刺者歸為"失敗"的。然而,實際上是,大樹有大樹的長法,小草也有小草的活法。小草充大樹不行,大樹裝小草,也同樣不行。
龍應臺在體育課上的失敗啟蒙,給她的教訓,不是要稱為"成功者"的一員,而是在于反抗由所謂的"成功者"對失敗下的定義。"失敗者"要在失敗的當下,四腳朝天、一敗涂地之后,"從容地爬起來,有尊嚴的走下去"。"失敗"的智慧,就在于你從中明白了自己的跑道,并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這是他們共同的成長與所得,不是做母親居高臨下的給予,而這也是我在書中觸動的地方。
安德烈曾經問過母親一個問題:如果你能搭"時光穿梭器"到另一個時間里去,你想去哪里?未來,還是過去?為什么?
龍應臺說她要坐著時光機先去過去,看看孔子時期的中國。她還要去未來,到2030年,那時安德烈四十五歲,弟弟菲利普四十一歲。龍應臺想偷看一下,安德烈與菲利普是否幸福。但她又不想去,因為她可能不敢看。
你呢?如果把這個問題拋給你,你有時光機,你想回到哪兒去?如果是我,我想回到過去。我想回到父母還年輕的那段時間里去。
那時候媽媽還穿那件涼涼的藍格襯衫,頭發綁起來,在青春里恣意飄散,跟現在我身邊的漂亮女孩一樣。我可以和她做朋友,聽她講她的秘密,幫她做她不會的數學題。
那時候爸爸也許很貪玩,70年代的娛樂,樣樣都會。冬天穿大黑呢子衣,再掛黑色大圍巾。春天穿夾克,下面配高腰牛仔褲,卷起了褲腳,再蹬一雙白球鞋。
那時候爸爸媽媽還沒有我這個煩惱,他們的人生好像還有無數可能。就跟我現在一樣,在他們身后,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注視。
在那段時間里,我有的青春父母都有過。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8
兒子成長了,本來就和母親漸行漸遠,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對這個世界的抱負,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無法跨越進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就漸漸平淡。龍應臺慌了,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系。于是,她邀兒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一方面她可以透過書信來了解兒子的想法、內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為人母親最渴求知道的——過的好還是不好?這36封信就是如此產生出來的。
從他們的對話里,我看到的龍應臺,是一個愛兒子的普通母親,她在認真地了解、認識兒子,同時也在努力解釋自己,三年的對話是成功的,母子收獲了巨大的幸福。在我看來,龍應臺對“中國”和“中國文化”非常熱愛,反獨裁、反強權,追求民主、關心民生,厭惡作秀的政治人物,呼喚公平正義。在給兒子的信里,她對“貧乏”、“愚昧”的漁村娓娓道來(“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對權力的傲慢、欲望的偽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她對故土臺灣愛的深沉。在一些話題的討論中,她多次提到大陸見聞,關于將來,說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飯館里,16歲的從甘肅山溝小村里出來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個月賺兩百多塊,寄回去養她父母,安德烈說不知道將來要做什么,龍應臺就問:“安德烈,那16歲的女孩,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你能想象嗎?”回想自己,龍應臺說:“18歲的我,不知道高速公路,不知道下水道,沒進過音樂廳和美術館,不知道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龍應臺對安德烈說:“我對于享受和物質,帶有幾分懷疑的距離”,爬黃山的時候,她看到挑90斤重的少年挑夫,一邊水泥、一邊食品,早晨4點出門,黃昏爬到山頂,回到家深夜,肩膀被扁擔壓出兩道深溝,一天掙30塊錢。她說:“安德烈,30塊錢不到3歐元,不夠你買3球冰淇淋,山頂咖啡一杯20元,我不太敢喝,但是不喝,那個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難呢?”她講黃山少年,我很激動,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也動容了。
從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間的差異,教育、意識,很多方面。比如,他們長于理性思考,而我們重情感抒發,他們會積極參與、干預現實,而我們更多是旁觀。18歲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討論的內容在我們看來是不用討論的,沒什么好討論或者討論不出什么,我們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們不會思考,也不會想去思考。我們依賴長輩、領導,我們相信,我們從眾、附庸。就香港選舉時間表出臺問題,安德烈置疑香港人數的少,在他看來,爭取小小的本該的權利,為什么不發出聲音呢?龍應臺是呼喚民主的,她在之列。當然,一些問題上,安德烈跟我們一樣顧慮、煩惱。“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我幾乎確定不太可能有你們的成就,你會失望嗎?”龍應臺說:“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要你和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完全贊成龍應臺,但事實上只有少數的人不是被迫謀生。以龍應臺的這一段文字來看,我認為,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所有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為什么世上還是有這么多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壓在孩子的身上呢?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頂尖中的精英,不斷的期許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這或許就是變相的施壓吧。但……就放任著他一事無成、游手好閑?不!所有的母親都會擔心,會緊張。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親的為難之處。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9
前幾日去書店,給外甥女買童書,瀏覽了龍應臺的書籍,初識她是因為《目送》,在當當網上很是暢銷。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讓自己很是感慨。我很難想象母親和孩子竟可以這樣的交流。當龍先生遇到了所有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孩子終歸還是漸行漸遠時,甚至她的問題更為嚴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長過程中并未陪伴在孩子身邊,而且兩人中間還隔著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異之墻。但是龍先生選擇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關系,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于是兩個人便一起寫了三年專欄,通過一封封跨越大洋的書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談,讓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兒女溝通的方法。36封家書談論的內容包含生活,社會,經濟,政治,人生,母親與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說《傅雷家書》是父親對孩子諄諄的教誨,那《親愛的安德烈》就是母親與孩子深刻的交流。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雖是以母子交流為主,但大多通過對時事,對人生,對事情的交流來體現。文中涉及了許多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兩個我很有感觸的說一說。第8封,第9封信中,兩人討論了“兩種道德”的問題。主要針對日益明顯的貧富差距問題,不僅在臺灣在德國,在大陸也是,整個世界也是。我們在吃著好幾百塊的大餐時,是否可以想到還有孩子在山區里不知道什么叫披薩不知道什么叫漢堡。在我們倒掉殘疼剩飯的時候,是否可以想到非洲那些因饑餓導致水腫肚皮滾圓最終死掉的孩子。這是個非常嚴峻的現實問題,也是個非常嚴峻的道德問題。于是龍先生就提到了兩種道德,消極的和積極的。我們可以節約,可以不浪費,可以隨手關掉無人房間的燈,在并非很熱的時候不開空調,但是這個只是消極的道德。積極的道德是主動的抵制,主動的做一些事。而我覺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觸的話是“菲利普(龍應臺二子)說,誒呀媽媽,那你雞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們是怎么大量養雞的嗎?他們讓雞在籠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爛肉,你說人道嗎?我說,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記得、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個人的事,不一定又邏輯來管轄。”雖然這話聽起來自私,卻確實解決的我的問題,許多次我徘徊于消極和積極的道德之間不知如何取舍——那只是個人的事。
第27封信《給河馬刷牙》更是使無數人潸然淚下。文中龍先生主要寫到他的兒子覺得自己會一直平庸下去,而問龍先生是否會失望,龍先生的回答是只要覺得有意義,可以帶來快樂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別的比的,自己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何來平庸?“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也讓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們要求我們好好學習的目的并不是要讓我們成為什么人,而是讓我們有選擇成為什么人的權利。
“龍應臺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仿佛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臺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這樣的文品、人品,值得我們去品讀。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0
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后,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并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他們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他們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他們的“別人”! 題記
讀《野火集》從此知道了龍應臺,知道了原來有這樣一種寫作方式,有這樣一種批判精神可以通過筆端展現出來。還記得當時的震撼,以及在無數次的作文中給我的啟示。很敬佩這位女性,可能比起魯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筆觸,龍應臺是溫和的,但她卻實實在在地活在我們這個世紀,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更覺得親切,覺得真實。帶給自己更多的尊敬。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于父母與子女的關系的描寫,那些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松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獲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里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辟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著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夸贊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夸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著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1
一直特別喜歡讀這種貼近生活的書,可能是好理解或者是得到某一瞬間的共鳴。我熱愛人與人之間的碰撞和交流,就像三毛書中寫的朋友親情的那些暖和怨總讓我悲傷或溫暖。在這種美好的生活中如果再有一點感情的點綴,讓人很容易愛上這個世界。
龍應臺帶有中國母親的特點卻又有一些特別,安德烈帶有二十歲年輕人的心聲特點卻又有異國的風情。今年我二十,不得不說當讀到他說我是一個平庸的人,我心里震動一下。我想我也是比他更更平凡的人。三流學校沒有志向沒有興趣大概我最迷茫的時候就是此處吧。我想我就是注定平凡的人,所以我就是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玩游戲時大喊大鬧沉浸其中,可以夜晚叫上朋友跑出學校游蕩城市的角落,可以坐在那里看上一下午的書,可以對路過的人肆意大笑,我想這是二十歲的我獨特的迷茫和頹廢,我沒有目標便只好浪費生活。想起家中的親人何不內疚,但是我難以邁出我的步伐達到他們的期待,只好做生命的享受著,我是一個小小平凡的人。當龍應臺說出我只想讓你快樂,如果我淚腺發達肯定會流淚。因為我們都想做令人驕傲的孩子,同時也渴望理解。
倆代人的溝通帶有親情的傳遞也有思想的碰撞,特別有意思。我想交流才是真誠的傳遞方式。當我們想了解一個人,就要跟他說很多的話,真誠的說話。在中國不得不說親情的重量是最重的,但是那是父母一昧的給予他們的愛,孩子也要尊重父母努力的達到期待。這是親情么,是,這是幾千年的親情,但我想算一種賦予的契約,做父母的應該怎么做做孩子的應該怎么做。我們從未了解彼此。這不是那種你知道你怎么做你爸會痛扁你也不是你媽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拉的什么屎,是那種你說出一個觀點,竟然是認同或者討論,而不是那種你一個小孩子懂什么。我想在中國很難,因為父母給予的太多,連龍應臺這種開明鼓勵獨立的母親,在孩子說抽煙喝酒什么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去詢問和勸誡,他們不管自己孩子有沒有主見或者在何種心情下做這種事,只知道這不好要停止。這就父母身上那種你永遠是小孩,我要永遠保護你。這種深愛,大概很多時候都讓孩子喘不動就想他們能把心放在自己身上,享受自己的日子。可當我們為人父母又是如此,這是典型的中國情感。沒有好壞,只是想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慢慢改變。當讀到安德烈說他看到中國二十歲的年輕人的幼稚表現,我羞紅了臉,因為我也如此。
一個母親能與孩子這么交流,是一種多大的感動。我們都退讓一步,不能全部認同但我學著理解你的世界。以上吐槽了可多,其實是隨心寫。我知道這邊本書感動的是親情,我也羨慕能如此真誠的同最愛的人交流。我更喜歡他們討論的香港人的快生活對政治的討論對恐懼的討論去愛情的見解,這才是內容,是生活。是倆代人的不同是碰撞,但是我讀了共鳴也讀到了感悟。原來每個人都是如此有意思。說是心靈雞湯吧,也算,但我不認同。因為我并不是求雞湯而來,我只想看看這對母子的不同和思想的不同階段,一個二十歲的世界和一個四十的世界和增加我們對生活的感悟。
不管是誰,只要我們愛,都要想著去了解,在生活中永遠不要忽略與他人的溝通。這是愛應該有的最初步驟。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2
一位母親,為了清除與兒子之間的隔閡,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以通信的方式建立了一座溝通的橋,重新認識了她18歲的孩子。這就是《親愛的安德烈》的前世今生——臺灣作家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互通的35封家書。
母子倆交流范圍豐富。他們在信中暢談音樂、電影、民主、權利、德國教育制度和東西方文化。母語是德文和中文的兩人,折中用英文交流。龍應臺擔心曲解了安德烈信中的意思,常通過電話和郵件反復確認——她是多么強烈地希望了解自己的孩子。他們像老朋友一樣坦誠地交流觀點,述說彼此的經歷。分別接受東西方文化教育成長起來的兩代人,在思想碰撞和觀點沖突中愈加了解彼此。他們就這樣通過信函走進了對方的生活和內心,龍應臺“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兩人之間的“代溝”,在這一封封信函往來中被一點點填平,這位母親,終于“找回”了她的兒子。
父母與孩子溝通難,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曾看過一部電視劇《愛情多米諾》,劇中的女孩,因母親突然離世而變得自閉。父親想要走進她的世界,將她從自閉中帶出來,卻發現女兒唯一愿意對話的,只有她的玩具。于是,他將自己變成一名玩具設計師,讓他設計的玩具代替他陪伴著女兒。這些仿佛能說話有思想的玩具,每一款玩具都飽藏著父愛。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這是我最為觸動的一句話。很多人以愛之名,做著傷害彼此的事,最后扔下一句:我這都是為你好!直到發現彼此漸行漸遠才幡然悔悟,為時已晚。不管是《親愛的安德烈》,還是《愛情多米諾》,都在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愛,告訴我們愛要怎樣正確表達——溝通,讀后感才是萬事的解決之法;溝通,才是表達愛的必經之道。溝通初始,觀點第一次激烈碰撞,難免覺得對方不可理喻,也許會爭吵和受挫,后悔跟他/她說了那些話。但是,請你下定決心。你有多愛對方,就需要付出多大的耐心,想適合的方法,將愛出色地、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
“父母親,對于一個20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家具時碰破了一個墻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后,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座沒有聲音的老屋,發現它已殘敗衰弱,逐漸逐漸地走向人生的無、宇宙的滅;那時候,你才會回過頭來深深地注視。”
讀到這段,一時間淚水翻涌,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我看見世間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深沉的注視,和目送他們遠去的心酸。帶著些許悔恨,我第一時間想打電話給爸媽,跟他們說聲對不起,祈求他們的原諒。即便他們不曾怪罪過我,因為無論我做過什么讓他們心寒的事情,我始終是他們最疼愛的孩子。
你已經多久,沒和父母好好聊聊了?你是不是一直厭煩他們一次次的催促婚姻大事、叮囑冷暖。不妨主動告訴他們,你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告訴他們你會照顧好自己。一次不行,那就兩次、多次。不為別的,只為你們仍愛對方。
行動吧!為了彼此!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3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是著名的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合著的一本書,共收錄36封書信,龍應臺與安德烈透過這些信件相互了解、彼此靠近。
此書的大意可概括為:在安德烈14歲時,龍應臺因工作離開安德烈去了臺灣,母子兩個分離,等她回到兒子身邊時,安德烈已經18歲了。他們不但是兩代人,而且是兩國人。龍應臺女士發現,雖然兒子長大了,但母子之間卻無形中多了一堵墻,這堵墻隔斷了他們之間的交流,對待同一問題,雙方意見分歧;這堵墻阻礙了他們之間的親情,兒子不愿意向母親傾訴,更不愿意聽母親傾訴。為了融化這塊兒堅冰,母子兩個用了三年時間,以書信的形式彼此進入對方的世界和心靈,龍應臺了解了18歲的兒子,兒子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我非常羨慕這種真誠的沒有絲毫障礙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兒女也能敞開心扉,深入交流,可以告訴他們我們的思想,告訴他們我們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傾聽他們喜歡什么,他們希望什么,最后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明白各自的難處和各自的目的。
我覺得書信是一種非常樸素的交流方式,運用書信交流沒有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語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感受,你可以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煩惱,甚至可以向他們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他們改變或者達成共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示,讓我學習到了育兒知識,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想我會多一些方法,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聆聽,少一些急躁。這真是一本好書,我要把這本書推薦給身邊做父母的朋友,讓他們也認真讀一讀。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4
2004年,也就是14年前,龍應臺突然發現兒子“安安”不見了,站在面前的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青年,面對兒子時她不知如何開口,不知他在想什么、在乎什么,這是一個如此親密又如此陌生的人。
愛不單單是心里的思念、言語的關懷、全力的付出,更多的是理解,懂才有愛,愛而不懂那是虛假的愛,那終歸愛的是自己。
她強烈地要認識這個18歲的親密陌生人。智慧的人,永遠是不單有想法,更關鍵的是還有辦法,而且是妙法。她請求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與她共同寫一個專欄,條件是一旦答應就不能半途而廢。安德烈答應了。
龍應臺覺得:兒子愛她,但并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在信中,他們談國家意識,談文化認同,談世界觀,談人生價值,談對工作的態度,談愛情觀,談抽煙問題……對話并非總是順暢的,有爭論,有各執己見。比如安德烈對龍應臺說:“你聽不懂我的意思對不對我們的代溝就在這里:我上面所說,沒有一句我的同儕聽不懂,而且,我想要表達的是什么,他們根本不需解釋。”他要求媽媽“問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當然更多的地方充滿一個母親眷眷的讓人感動的情,有很多觀點有著讓人眼前一亮的智慧的火花。
從2004年5月12日的第一封信,到2007年8月24日的最后一封,歷時3年3個多月時間,母子2人書信往來共36封,以專欄的方式刊載。這36封信影響了臺灣、大陸以及國外許多的家庭,許多的父母,許多的兒女。因為兩代人“親而不懂”“愛而不知”的問題,就好像情感上的“代溝癌”一樣,擴散在父母和子女的肌體內,父母給錢、買房、贈車、送飯用各種方式表達“疼愛”也收效甚微,子女節日送禮物、生日送蛋糕、老花鏡、防滑鞋、煙酒糖茶頻繁表達“敬愛”也難暖愛子之心。
龍應臺給他的兒子足夠的自由,他們可以在同一個問題上各抒己見,沒有對錯,他們相互尊重對方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讓我們覺得:龍應臺不像是安德烈的母親,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個愿意聆聽的朋友,在她眼里安德烈是一個自由的人,她無權強令他做什么。龍應臺這樣的態度使得她的兒子可以無憂慮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兒子的想法、人生觀和價值觀。這種寬容、這種理解使得他們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給了他正確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個幸運的人,他是一個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她不像其他的母親給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許,在她眼里,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做母親的無權干涉只能引導。而當安德烈失落的時候,她會安慰他,鼓勵他。
龍應臺用書信的方式了解兒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放下作為長輩的架子,以一個朋友的方式與兒子交換彼此的想法,沒有批判、沒有責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駁,還有安慰。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5
早秋的上午,陽光跳躍在桌面上,微風拂過臉頰擾亂了額前的發絲。教室里冷風呼呼作響,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可我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熱血沸騰,為兩代人的思想溝通所震撼。
三年的時間,讓母子二人由“陌生”變為“熟悉”。龍應臺說:“我可愛的安安,哪里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發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吧。但當龍應臺發現那個可愛的安安變成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棱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的安德烈時,她想到了用一種最溫婉的方式---寫信。文字,真的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動人的力量,兩代人的溝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詞透露的溫情中逐漸消融。
透過書信,我仿佛看到了一個陽光的大男孩:在德國長大,深受歐洲古典藝術和美的熏陶,喜歡聽旋律優美的音樂,崇拜爵士樂,喜歡單純地享受聆聽。在他的來信中,我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強烈碰撞,愛國情懷與避政心態,安分保守與熱情奔放。我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種文化。
我最喜歡的一封信是龍應臺給安德烈寫的《文化,因為逗留》。在香港這座繁華而又忙碌的大都市里,隨處都能看見急沖沖趕路的白領公務員,各種嘈雜聲充斥著人耳,快節奏的生活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這種生活真的就是我們想要的嗎?想起暑假里和媽媽一起去臺灣誠品書店,在這里書是一種文化,而讀書更是一種享受。不同年齡的人因書在此匯聚,甚至還有人提著行李箱,只為感受書本的魅力。書店里橘色而溫暖的燈光將書本籠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寧靜,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淀,最細致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關照。文化經典就是被時間的篩子所挑選的金塊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沁人心脾。這大概就是經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過了龍應臺和安德烈的來信,我不禁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與父母的關系。
進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會出現叛逆情結,漸漸地與父母的交流變得少了,每天都單調地重復三點一線地生活。看到龍應臺給兒子的信后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們也想和我溝通交流的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
與經典里所描繪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媽媽并不是細膩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于表達的,中國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愛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周,因為要上晚自習,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買飯。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燉好排骨送到校門口。當爸爸轉身離開時我看到他被汗水濕透的襯衫,心里有種莫名的感動。有多少次父母對我們的付出被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美好。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書中母子二人的對話,讓我的心靈有很大觸動。反思自己,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通過這本書我找到了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梁。心中釋然,昏黃的路燈下是一家三口拉長的身影,留下一串歡快的笑聲。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6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與她18歲的兒子之間的36封書信的集子,內容涉及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甚至性和戀愛。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這本書劃分成認同和歸屬、清狂等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認同和歸屬。這是兩個怎樣的詞匯呢?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我對于認同的定義僅僅局限于一個人或一件事物的看法,或者說是一種感覺。但在閱讀這本書之后,我發現,自己的看法竟是如此的幼稚可笑!我生活在杭州,這個美麗的城市。在這個城市中很少發生自然災害。但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城市實在是太過安逸,以至于當我聽說唐山大地震,5.12大地震等等災害發生的時候,我是如此的麻木。我的反應讓我感到極度的羞愧!每次在電視上看到某個地方又發生了災害,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每次災害發生之后都會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為什么只有在受災之后才開始進行防范?為什么人性道德這種本就該存在的東西現在竟變成了奢侈品?在這里,人們生活都極其的安逸,這直接導致了現在的我們不知道如何在社會中生存,甚至不會燒飯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我們的心中根本沒有對自己明確的定義!我能干什么?我會干什么?這兩個問題誰能準確而又自信的回答呢!
龍應臺在這本書中不僅講述了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講述了這
個社會的生存法則以及處世態度。
“清狂”與“輕狂”,這是兩個讀音完全相同的詞匯,但所包含的意思卻完全不同!“輕狂”的意思是輕佻,自傲;“清狂”的意思卻是放蕩不羈。一個貶義一個褒義。“清狂”在古人的詩詞中早有明確的定義。在杜甫的《杜游》中曾有這樣一句話:“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清狂的人不會被家庭羈絆;不會為責任束縛;更不會為自己的野心左右……“清狂”與“自由”。自由是我們90后一直在追求的!我們一直都希望不會被家長管束,不會被老師管束,希望能夠自己決定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每當我們的家長要管束我們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這樣對父母說:“老媽,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我自己知道該怎么做的!干嘛總是想管著我?給我點自由的空間好不好!”但是,我們從未想過,現在的我們還太年輕,我們各種觀念尚未成熟。我們這種希望是不被允許的!在我們長輩的心中,現在的放任自由就意味著在將來的社會競爭中放棄角逐!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我們如若放棄角逐就會被社會淘汰,淘汰就意味著被社會拋棄甚至是死亡!所以,體諒一下父母,體諒一下自己的將來吧。不要再叛逆了,這樣做沒有多大的意義,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道德,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詞匯。正如我在前文所提到的,在古時候被定義為道德底線的東西在現在已然被拋棄了。我們不會因為有人正在挨餓就將自己餐盤中的東西吃得一干二凈,也不會因為有地方發生旱災就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停水一兩個小時就令我們抱怨個不停。當然了,這些并不是意味著我們沒有道德,只是因為時代的變化改變了我們的道德底線。古時候的道德是如此重要,我們耳熟能詳的道德故事非常多。從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為人之本。百事孝為先,在古代,不孝是會被殺頭的。不孝,不遵從父母之命即為不孝。而現在已經頻繁發生。與父母頂嘴,欺騙長輩更是變成了家常便飯!但社會已然如此,我們能改變什么,我們也不需要改變什么。
《親愛得安德烈》,一本好書,在這本書中有一句話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們自己心里得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得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來說,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要,但也很痛!每一次的受傷都是人生的必修課!”
一本書,幾行字,只是對生命的感悟。因為我閱讀,我成長。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7
幾許,無論在什么時代,寫信可以變成一件稀缺的事,但它永遠都不能是一件不再重要的事。——《看天下》
因為工作關系,龍應臺在兒子安德烈十四歲時離開歐洲到臺北,等龍應臺再次回到兒子身邊時他已十八歲,四年沒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們之間有了一堵無形的墻,她發現兒子愛她卻并不喜歡她。所以,她決定彼此寫信來了解對方。《親愛的安德烈》就是龍應臺與安德烈寫給彼此的三十五封信所編成的書,信里包括了講述時代差距,近期生活,新聞觀點……
對于《親愛的安德烈》中的三十五封信,我是如此震驚。在這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已成為人們交流的工具,還有多少人用信來交流?別說三十五封信,大概一封信也不愿意寫吧。到底是為什么讓他們能夠寫出三十五封信呢?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這對普通人來說或許是難以跨越的鴻溝,在經歷幾次無果后就放棄了。但龍應臺和安德烈卻通過寫信的方式,跨越了鴻溝,進入對方的生活、世界與心靈。龍應臺說“我沒想到出書,也沒想到有沒有讀者,我只有一個念頭,透過這個方式,我或許可以進入一個十八歲的人的世界”。最后,她成功了,她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在沒有看這本書以前,我覺得看別人的信枯燥無味,家書更是會讓我煩燥不堪,但看了這本書以后,我發現這些信是一對母子心靈相貼的過程,如此神奇而富有真情,讓我能透過這個方式,找到與父母了解溝通的方法,能讓很多讀者尋求心靈深處的慰籍。它們讓我第一次覺得,信,擁有強大的力量。
古時,信承載著或是父母對兒女的牽掛,或是游子對故鄉的思念,或是對戰前戰士們的鼓勵……正因如此,才有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愛情是友誼的精華,書信是愛情的妙藥”等名句,極言書信的珍貴。
而今,游子因為有了電話,不再熱切地盼望書信的到來,傳達信息不過幾秒鐘的事;戀人因為有了火車,不再擔心長時間沒見面導致感情冷卻而分手,相見不過一張車票的事;人們因為有了科技,不再那么重視書信,也許寫信也不過是一時興起的玩笑。這一切的一切,難道表示我們不再需要書信了嗎?當然不。游子因為有了電話,不再有像“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樣的詩句;戀人因為有了火車,不再有像“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樣的詩句;人們因為有了科技,不再有更多感人肺腑的美麗詩句,這難道是一種好現象嗎?或許,現在的科技時代并不是一個完全美好的時代,我們依舊需要書信,讓人們創作出更多的詩句,讓世界不變成一個沒有詩人的世界。
再者,當信息的傳遞變得快捷,人的信息也變的隨意,感情不增反減。而信比所有科技更能表達出人們的真情實意。在寫信時,會比平時發短信更認真地寫,生怕出了差錯,這時,信上的字能表現出寫信之人的心情,感情也更加真實、濃厚。龍應臺和安德烈也因此,能夠更快地認識對方,更深刻地了解對方,更貼切的感受彼此的愛。所以,信不只是單單的一張紙,它也是一種語言,它有足夠的力量連結相隔萬里的人的感情,甚至相隔兩代的人的心靈。
望所有人,能夠執筆,認真誠摯,書一封信,不論給誰。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8
如果說了解是彼此溝通的橋梁,那么溝通就是在了解中開出的美麗的鮮花。——題記
當我看完《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后,我感觸極深。
《親愛的安德烈》主要是龍應臺先生和她的兒子安德烈的三十六封書信,同時其間也穿插了一些讀者的來信。龍應臺先生因工作原因與兒子幾年未見,等到再相見,安德烈已是一米八左右的小伙子,已不再是龍應臺先生《孩子你慢慢來》書中的小男孩安安。兩人之間總有著一層隔膜,所以他們通過書信的方式來緩解這種尷尬的氣氛,讓彼此更加了解熟悉。
正如信中所說,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而龍應臺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在信中,安德烈對龍應臺“嘲笑有加”,而龍應臺對安德烈“認真研究”,龍應臺想重新了解自己長大的兒子。
信中,這對母子討論了自己的價值觀,討論了中西文化的差異等。同時,安德烈也捍衛了自己喜歡的搖滾樂,喜歡的電影。他們通過一封封的書信,增強了彼此的理解與信任,從而在代溝上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通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龍應臺先生對安德烈藏在心底的母愛,明白了,再優秀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也會焦慮地幫孩子在迷途中尋找出口,也會放下自己的尊嚴,甘于自己孩子的嘲笑。同時我也感受到了安德烈希望被母親理解的心情。我們慢慢長大,但卻與自己的父母漸漸疏遠。我們從稚嫩走向成熟,從懦弱變得勇敢,從懵懂無知的孩子,變成了懂事知禮的少年。我們在慢慢長大,父母卻在慢慢變老。我們的父母也和龍應臺先生一樣渴望能夠與自己的孩子溝通,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可有時,我們卻用沉重的枷鎖,鎖住了自己的內心,不讓任何人靠近。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也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因為懂得,所以珍惜。我們要學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我們應該和安德烈一樣,學會與自己的父母溝通,多去了解自己的父母,多去關心自己的父母。了解與溝通會拉近我們與父母的距離,打破與父母之間的隔膜。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9
課余閑暇之時,閱讀了龍應臺女士與其長子安德烈合著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是36封飽含母子之間濃濃深情的書信編輯而成的書籍,語言輕松愉快,卻又句句扣人心弦。
因為工作等種種原因,龍應臺母子相隔千里之遙,四年未曾相見。四年后的安德烈,早已不再是那個14歲、天真幼稚的“小安安”,他已經變得成熟,在母親面前的他,甚至有一絲“高冷”,在這樣多少有些尷尬的情況下,作為一名感性的作家,龍應臺想通過書信的方式,認識成熟的安德烈。同時作為一名母親,她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通過這個方式,我或許可以進入一個18歲的人的世界。”
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三年,36封母子間的書信,無數次的越洋電話……安德烈對母親吐露真言,偶爾嘲笑有加;龍應臺對兒子認真研究,同時也有幾分知性懷疑。兩代人之間,有長達30年深深的代溝;兩國人之間,是差異巨大的中西方文化。書信中,母子倆人難免會有不同的見解,但是這一封封家書,書寫的是母子情深,傳遞的是愛的溫度,將母子兩人原有的隔閡慢慢拉近。
書中的兒子安德烈與我多少有幾分相似。我們都熱愛音樂,渴望在綠茵場上撒下汗水,深愛著自己的親人卻不知如何用語言表達……我們兩人之間的相似使我對他十分感興趣。他的語言樸實,盡管自己說把寫作當作玩樂,但是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很真實,寄給媽媽的信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卻又句句在理。
母親龍應臺的愛子之真切令我感動不已。與安德烈在學習之余將大部分時間與朋友玩樂的觀點不同,龍應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與安德烈也出現強烈地對比。龍應臺自稱將寫作當成“事”,每天的生活便是安靜的讀書、寫作。而在兒子安德烈的眼中,這無疑是無聊、乏味的。另外,一些微妙的細節也深深打動了我,。譬如,每次發電子郵件,龍應臺都選擇香港時間的凌晨,也就是德國時間的傍晚,只是怕影響兒子休息。她努力了,兒子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這是令兩代人所感動的。
讀到最后,意猶未盡的我不禁有感而發,親情的力量是無窮的,這36封家書,承載的是母子情深,這份親情將在我心中深深留存,這份感動我將無法忘懷!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50
忙于中考的那段時間,實在拋下了很多東西。如今,我在盞盞柔光燈下安詳坐落。捧起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不作聲響,只留鼻息于靜謐之中,攜緩緩平靜的心,去閱讀它。
書中記述了母親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三年來往36封家書。字里行間折射兩代人,兩種文明的思想深度,有關人生的思考,有關當下的社會,有關對國家的理性。
我尤為深刻的是十八歲的安德烈對母親說:“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平庸的人,有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最后,安德烈淡淡的憂傷夾雜在他那句朝母親的話中,“那么,你會失望嗎?”母親回信表示,她沒有關系,只要將來的工作讓你快樂滿足,感覺有意義,即使是給河馬刷牙都不打緊。{大意如此}
讀完后有朋友與我聊起這對話。她在網上來信,說了這么一句話:“我覺得我才是平庸的人。”彼此相隔甚遠,但我已察覺平庸二字是好友最不愿說出的。我大概知道她為什么了。讀書沒有大的成績,也沒有多么拼搏,更沒有特別惹眼的才藝。所以說平庸。那時我就好像被潑了一身的冷水,不禁顫抖,責問自己:那我呢?是否像她一樣是平庸的?
我這樣回答:“曾經是,如今不再了。”龍應臺是對的,無所謂地位高低,錢財多少,做著自己愿意之事,何來平庸?
回想起自己中考,我只能說我拋棄了很多,卻得不到一絲安寧。
相識三年,曾幾何時,我見過好友的她會對我不冷不熱。扭頭帶著滿臉的落寂走向與我背道而馳的地方,夕陽的余暉照耀她,卻只留漫不經心的背影給我觀看,遙望。走到此步田地,是誰錯?是我。初三,我只有一個目的,跨進家里人,我的理想高校。我已習慣一個人,想一個人的將來,做一個人的夢。我肯花費一天去苦讀書,也不愿與她荒廢那一小時的閑聊;我肯割舍喜好投入題海中,也不愿與她分享剩余的空閑;我肯拼命裝出高傲,也不愿與她說其實我很累。
陪伴十幾年,曾幾何時,我見過父母和我坐一起吃飯,竟無一絲聲響。以前家就是全部,現在學業是我的天下。爸爸媽媽能領會到我。于是不知不覺,客廳的電視音量已調至最小,進出我房間的腳步已輕柔許多,我睡了家里已不再燈火通明。可我卻不懂他們,寡言少語,不哭也不笑,木偶一樣。
時間那樣快,這場考試也結束了。回頭心里一陣陣疼痛,當初自己是那樣愚蠢,那樣平庸。冷落朋友冷落家人,日日做著令自己不痛快之事。后來我在假期中慢慢回復過來,與舊時好友聚會,與家里人去旅行,在書城里泡一天。
截止讀完此書,后知后覺。平庸不是說無權貴勢力,無錢財萬貫,無別人所無。而是過得滿意,慶幸和愉悅。
你不平庸,我們都不平庸,因為我們過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相關文章:
讀《親愛的陌生人》有感02-19
放手-《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08-07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300字02-10
讀《畫眉》有感02-22
讀臺階有感02-22
讀《窮人》有感02-19
讀傷逝有感02-15
讀《童年》有感12-08
讀《壇經》有感10-15
讀蝶戀花有感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