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
轉眼間一個辛苦的實踐活動又結束了,我們一定積累一些相應的社會經驗,感覺我們很有必要對自己的社會實踐做一下總結。那么什么樣的實踐報告是與眾不同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1
一、實踐目的
通過對朝陽的調查反映近年來的發展面貌,從而體現出朝陽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生活和經濟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為朝陽以后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和經驗。并為將來的朝陽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實踐過程
實踐安排:
①從報紙、新聞、網上查詢資料文件;
②走訪個別鄉鎮,調查相關部門;
實踐時間: xx年寒假。
實踐地點:朝陽各鄉鎮及相關部門
社會實踐內容:
1、五年來家鄉取得的成就和發生的巨大變化
xx年,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奮進,埋頭苦干,圓滿完成了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46億元,增長20.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1.6億元,增長45.1%;國地稅收入完成67.7億元,增長45.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8億元,增長60%,實現了“奮戰三年、再造朝陽”的首戰告捷。回顧過去五年,面對國家宏觀調控常態化的新形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新機遇、又好又快發展的新要求、各種要素制約的新考驗,我們朝陽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勝利完成了“十五”計劃,實現了規劃的高起點開局和高質量運行,連續三年在省政府工作指標考評中進入前三名,繪就了朝陽歷史嶄新的篇章。
2、五年來城鄉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
五年來,我們以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為突破口,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邁出了堅實步伐。爭創國家環保模范城工作全面展開,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連續兩年保持下降態勢,空氣質量優良率由79%提高到95%。我市還主張還林還草,荒山更是栽上了各種果樹,城市的綠化建設更是無以言盡。我市還先后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最具魅力金融生態城市、中國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等殊榮。
3、五年來城市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建設情況:新建和完善了44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新改擴建醫療服務用房30萬平方米,覆蓋全市96%以上的街道。市縣鄉三級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4、五年來農村合作醫療的進展:新農合人均保障標準提高到100元,以村、家庭人口為單位參合率分別達100%和93.5%。25萬城鎮居民開始享受全民醫保。派駐1337位(次)名醫進行下鄉義診,4.6萬農民群眾享受免費醫療服務。
5、五年來人民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中心城區、縣(市)區政府所在地、農村非農業人口低保標準分別提高36元、30元和29元。新建農村飲水解困工程436處,徹底結束了重度缺水群眾取水遠、吃水難的歷史。通過項目扶持,有效改善了2萬多水庫移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就業、社保、扶貧等工作全面完成預定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下降到4.02%。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分別實現10700元、4940元和370億元,分別增長18.8%、19.6%和16.8%。
6、五年來家鄉的教育取得的成就:七是新建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17所,新增寄宿學生2.55萬名。全部免除了城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全部免除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課本費。提高了1.08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寄宿學生生活補貼標準。全市新建普通高中7所,對原有高中和縣級職教中心全部進行了改擴建,基本實現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城鎮化;大力調整農村中小學布局,撤并農村中小學807所,新建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78所;新組建了朝陽工程技術學校,職業教育在校生實現倍增;中國民航大學朝陽飛行學院實現招生,朝陽師專遷建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教育事業已整體進入全省先進行列。
7、五年來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哪些改變:生活好了,人民的腰包鼓起來了,不會再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發愁了。在這樣小康生活的基礎上,人們也都開始注重起了精神享受,閑暇的時候打打牌,放長假的時候旅旅游,逛逛街等等一系列非物質的享受。熱門的思想變了,他們不再只是追求“面包”,而是進入了對快樂生活的追求。
8、家鄉養老保險的現狀和養老的方式: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標準提高97元,10.3萬企業退休人員從中受益。農村非企業退休人員也購買養老保險以保險老年的時候能有個生活保障
9、五年來人們居住條件改善情況:城鎮樓房建設顯著增多,城市人口也都搬進了嶄新的居民區。在農村,二層小洋房也越來越多,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質的飛躍。
10、城鄉業余文化生活變化情況:在城市內,公共健身設施的安裝工作已經完成,大量的健身設施都已投入使用。人民公園已經免費向市民開放,而且有更多的公共場所供市民們活動;在農村個鄉鎮還舉辦了秧歌表演隊,農民朋友們也可以在閑暇的時候出來放松一下。
三、實踐結果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朝陽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不斷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國民經濟步入快車道,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朝陽這個小小的城市在黨領導下,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貧困到小康生活,矮平房到高樓大廈,黑白電視變彩電,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除了解決溫飽問題,還注重精神生活。
朝陽取得輝煌成就:
1、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2、農業經濟穩步發展,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
3、工業經濟迅速崛起,重點產業貢獻突出。
4、固定資產投資碩果累累,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5、流通市場繁榮活躍,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6、財政實力顯著增強,金融信貸日益活躍。此外,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得到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
著,教育事業欣欣向榮,衛生醫療條件顯著改善,文化體育事業不斷發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加強。我們武平人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開創出一個美好的新生活。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
作為一名中專生,這是我進入中專后的.第一個假期,而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進入社會,靠自己的力量做一點事;第一次嘗試在去有意識的完成一個課題;第一次去做一些調查,第一次去做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情;第一次體會大家一起用心,勁往一處使,努力完成調查,分析問題所在,并提出解決方案。總之,參加這次社會實踐,這次實踐活動讓我體會了很多,深深感受到家鄉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以及人們生活的日益優越,更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優惠對家鄉發展提供良好基礎。對于自身,不僅豐富了閱歷,增加了經驗,還有利于我們樹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堅信朝陽的美好前途指日可待。
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2
一、黃手環公益團體
(一)阿茲海默癥與老人走失
阿茲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又譯為阿爾茨海默病,俗稱的老年癡呆癥,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其特征性病理變化為大腦皮層萎縮,并伴有β—淀粉樣蛋白沉積,神經原纖維纏結,大量記憶性神經元數目減少,以及老年斑的形成。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或逆轉疾病進展的治療藥物。
由于老年性癡呆是一種嚴重的智力致殘癥,病人從輕度記憶與認知障礙到最后的植物狀態,要經歷幾年甚至幾十年,這對病人和家屬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目前中國有老年癡呆患者500萬人之多,占世界總病例數的四分之一強,而且每年平均有30萬新發病例。目前中國老年癡呆的患病率已隨著年齡的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老年癡呆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60歲以上婦女患老年癡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到3倍。
20xx年10月9日,中民社會救助研究院聯合今日頭條在民政部發布了《中國老年人走失狀況白皮書》,首次對中國老年人走失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的研究報告,報告對社會轉型中出現的老年人走失問題全貌進行科學分析,清晰地呈現了老人走失的現狀和問題。
根據白皮書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每年全國走失老人約有50萬人,而平均每天就約有1370名老人走失;從年齡上看,65歲以上老人容易走失,比例達到80%以上;迷路、精神疾病和老年癡呆是老人走失的重要原因。白皮書數據也顯示,走失老人中72%的老人大多都出現記憶力障礙情況,其中,經過醫院確診的老年癡呆癥患者占到總比例的25%。
(二)黃手環行動
為患病老人佩戴上黃手環,并在其中附上老人的姓名、家址、親人聯系方式等,以便他人發現后報警或者送回,這在發達國家已是行之有效的救助常識。“黃手環”還可作為病人的特別標識,容易引起路人關切,最終能幫助老人早日回家。
1、項目簡介
“黃手環行動”公益項目是20xx年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與央視新聞中心共同發起的公益活動,先后推出形式多樣的幫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等有走失風險的老人安全回家的公益產品,得到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等單位的專業支持。截至20xx年底,已在全國各地免費發放85.3萬只(份)黃手環(定位貼)。20xx年,“黃手環行動”獲得第八屆中國公益節“20xx年度公益項目獎”,項目宣傳片《黃手環,讓愛回家》、《一封信的時間》獲得“20xx年度公益映像獎”。獲得央視夕陽紅《福壽中國》節目《福壽之鹿》獎杯。參與拍攝的紀錄片《留住這一天》,獲得二更公益評選的“20xx十佳公益傳播作品”。
2、立項原因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致命的腦部疾病,卻常被誤認為是正常的老化。除了認識誤區外,社會對“老年癡呆癥”還有嚴重歧視,導致患者就醫率低。這種病癥無法治愈,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在我國,阿爾茨海默癥群體龐大,發病率高,約有1000萬患者,是我們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巨大挑戰。善待老人的社會才是真正溫暖的社會。關愛老人才是關愛未來。
3、項目宗旨
提高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阿爾茨海默癥相關行業的發展,增進社會對病癥的了解、理解和預防,積極促進公共政策的改善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大力弘揚慈孝文化。
4、項目內容
針對有走失危險的患者發放黃手環;
針對社區醫療工作者開展專業培訓;
針對患者家庭和老人家庭進行知識普及;
向全社會發出倡議消除社會歧視。
二、實踐內容
(一)黃手環入鄉村、社區
依托侯馬市“萬名黨員進鄉村、社區”的行動,我們的侯馬市黃手環團體走進各鄉村、社區,在全市的5個街道、3個鄉,68個村、30個社區開展宣傳。與當地基層黨支部配合,在社區服務中心、黨群中心等地向村民進行講解。
通過幾次活動,為十幾位老人戴上了黃手環,實現了初步的“黃手環”知識普及。同時也征集到眾多社會志愿者,壯大了我們志愿團體的實力。
(二)黃手環市區宣傳
8月初,通過與當地商貿公司合作,在市委市政府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們團隊在市中心的超市上建立了一個固定服務點,用來做每周周末的固定宣傳和服務。
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進行宣傳并不容易,當你上前進行宣傳時,不少人直接擺擺手,不理睬我們,亦或是以為我們是搞推銷的,冷眼問一句:“哦,多少錢?”
但是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還是卓有成效的。不少人路過服務點時會駐足看一看,有的上前饒有興致地問問題。尤其是在前一天的宣傳之后,第二天有不少人帶著老人過來登記領取“黃手環。”
(三)黃手環的相關調研
第一個周六、周日在侯馬市區新田廣場設立固定點黃手環公益宣傳活動的同時,我們還開展了一些相關調查。
兩天活動中,參加志愿者20人次(其中大學生7人),提供志愿服務總時長60小時;直接宣傳群眾400余人,影響群眾1000余人;以“您是否聽過黃手環”和“您是否了解黃手環的具體使用方式”為核心問題開展隨機調查,走訪了100人,其中知曉“黃手環”18人、知曉率18%,其中懂得如何提供救助10人、占知曉人數的56%。在知曉人群中,以中年人居多,青少年和老年人知曉率低。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黃手環行動在社會知曉率偏非常低,特別是青少年人群和老年人群知曉率偏低,需要我們大家進一步付出努力加大宣傳力度,擴大黃手環行動覆蓋面,從而提高社會知曉率,讓廣大市民群眾認識黃手環、關注阿爾茨海默病老人、會使用黃手環并向身邊有走失風險老人和家屬普及黃手環知識,讓黃手環真正成為幫助老人、減少走失風險的愛心工具,讓“愛”不走失。
(四)文明宣傳
在開展“黃手環行動”相關宣傳時,我們也不忘記熱身于城市其他志愿服務。
我隨團隊于20xx年7月20日在市中心進行“禁止隨地吐痰”文明倡議活動,通過擔任“文明督導員”,向廣大市民宣傳新政策、爭做文明市民,為創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基礎,極大地促進了市民朋友對于新政策的了解,獲得了各級領導和市民的高度評價。
(五)培訓學習
作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需要系統的培訓學習。在每次活動開始和結束,團隊負責人李培華主任都會對我們進行培訓,讓我們掌握最新的數據,熟悉“黃手環行動”的相關知識及具體使用程序、方法。此外還不定期地在微信群進行相關文件的學習,這樣才能成為素質過硬、服務能力強的優秀志愿者。
三、案例闡述
根據“侯馬市黃手環志愿團體”掌握的數據,侯馬市20xx年以來,一共走失了10位老人,均有阿茲海默癥的臨床表現,在我們黃手環團隊的努力下,成功找回8位老人(剩下兩位1位死亡,1位至今下落不明),而成功找回的老人中就有因為佩戴黃手環而及時被路邊行人發現聯系家人成功找回的。每當我們成功找回老人時,會感受到無盡的欣喜;但當老人們無法找回時,只能感到沉重的悲痛。
在今年的某天,在一家超市開業典禮上,一位老人因為想去領禮品而獨自前往,結果在返回時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
監控視頻顯示,他在一個小區附近來回轉了好幾圈,內心一定焦急地想趕緊找到回家的路,但是怎么也找不到。當最后找到這位老人時,已經是一個星期后,在十幾公里外城市邊緣的山腳下,不完整的冷冰冰的尸體。經過家屬辨認最終確認為那位丟失的老人。
同樣在今年,在侯馬東邊某鄉鎮的一位老人,離家后不慎走失,所幸的是他佩戴了黃手環,而恰巧有路人剛好了解我們的黃手環,看到這樣一位在馬路上行走的戴著黃手環的老人,立刻上前,通過黃手環上的信息及時找到了他的家人。
對比兩個案例不禁讓人唏噓,試想一下如果當時第一位老人佩戴黃手環,是否情況能有所轉機?每每想到這里,我們不禁再次感到緊迫,要讓更多的人去了解黃手環。
四、心得感悟
(一)開展志愿活動從不易到成長
在開展活動時,總會有一些困難和挫折。在第一次參加活動時,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向大家開口介紹我們的黃手環,也遇到緊張時突然結巴的尷尬。但是通過一次次的活動我也得到了鍛煉慢慢地敢去表達、主動介紹了,這是我的巨大進步。
還一些不理解活動或者對其視而不見的人,擺擺手說:“不用”,有的人冷眼看著說:“多少錢”。每當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耐心地向其解釋,我們是一個正規的志愿服務團體,所有活動都是為了防止老年癡呆癥患者走失,我們的黃手環也是免費的,只需要提供身份證照片我們在系統中進行登記就可以領取其專屬的黃手環了。可是也總會有一些不理解的市民說:沒必要。我們也只有無可奈何了,只希望以后他可以逐漸明白。但是任何困難也改變不了我們的決心,總是會一直堅持下去,笑臉面對下一個人。
(二)偶爾的欣喜
對被服務對象而言,它是感受社會關懷,獲得社會認同的一次機會。對社會而言,它是提升社會禮貌風氣,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塊基石。“被需要是一種幸福”我相信這是無數志愿者們最真切的感受。當知道有走失老人在我們的影響下成功找回時,我們會開心很久。
在向大家進行宣傳介紹時,最開心的莫過于大家的肯定了。當有的人說“我聽說過這個活動”時,我們總會內心非常激動,說明我們之前的宣傳是有效果的。有的人在了解我們的活動后說“支持你們,為你們點贊!”我們也會偷偷開心得手舞足蹈。一個偶爾的鼓勵,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勝過所有的獎勵。
在20xx年7月10日全市黨建集中觀摩活動中,侯馬市委王煦杰書記、市委組織部郝愛民部長對在社區更好地關愛老人、廣泛開展黃手環行動宣傳給予了肯定。這又為我們繼續開展黃手環行動注入了動力,也更有信心。
每當收到市民們的鼓勵和支持,我們就會覺得我們的工作是有意義的,是能夠服務到大家的,我想,這種感覺在平常也是很難感受得到的。
(三)堅定繼續公益、服務家鄉的志向
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我深刻的認識到:奉獻真的帶給了我許多歡樂,讓我感覺到了自我的存在與存在的意義。也許堅持,就是期望能把一份愛心傳遞下去。也許堅持,是因為我們在付出的過程中看到了最純真的笑容、最純凈的眼神。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我并不寂寞,因為我相信有許許多多的人在與我做著相同的工作,我應當感到驕傲。
經過這次的志愿服務,我深刻的體會到工作的辛苦,也更深深的感受到了由于付出而收獲的歡樂。我走出了理論知識,落實于實際生活,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這次的志愿服務最重要的是讓我的思想認識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讓我體會到了為他人、為社會、為家鄉做貢獻的樂趣,懂得了盡自我所能為社會奉獻一點綿薄之力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明白了服務社會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社會就是一個大家庭,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家庭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為這個家庭服務的義務也僅有我們每個人都為社會奉獻一點自我的愛心,我們的社會才會不斷的提高,最終建成和諧社會。
我們生逢其時又重任在肩,應當牢記囑托,繼續奉獻青春、服務社會。
【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家鄉社會實踐的報告02-02
家鄉社會實踐報告05-24
家鄉的變化的社會實踐報告01-12
我的家鄉社會實踐報告03-17
家鄉變化社會實踐報告12-08
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03-10
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05-05
家鄉變化社會實踐報告02-10
家鄉變化社會實踐報告05-05
返家鄉的社會實踐報告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