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
返鄉入鄉創業一般指農民工、大學生、退役軍人和農村婦女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1
寬敞的大院內放養著一大群體型健壯的藏香雞,林周縣卡孜鄉托門村恰西組林周霞晰畜牧養殖有限公司里一派生機勃發的景象。回鄉養雞創業的女大學生扎西白珍在今年將原本只有50平方米的養雞場擴建到了1000平方米,她計劃在今年提高土雞的養殖數量、增加產品品種讓公司盈利翻番。
現年31歲的扎西白珍畢業于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在校期間主要學習林業技術。大學畢業后,扎西白珍曾在拉薩市的一家保險公司任職,雖然在保險公司工作有著較好的前途,但在扎西白珍心中始終有個夢想,那就是能夠回鄉創業,為自己的家鄉作貢獻。
扎西白珍最終選擇了回鄉創業。靠著父母資助她的10萬元和申請到的5萬元大學生創業補助資金,扎西白珍把本土養殖藏香雞的優勢與國家關于大學生創業的政策相結合,于2017年12月創立了林周霞晰畜牧養殖有限公司,踏上了創業之路,現公司存欄藏香雞已多達200余只。
扎西白珍告訴記者,她在內地考察期間發現內地養雞場都修建了雞棚,所有雞都關在鐵棚里進行喂養,關養的雞雖然長勢較快,產蛋率也較高,但雞蛋的大小、口感、營養價值都和生態雞有著很大的區別。
“我剛開始養雞時,只是簡單地把房前屋后的院子圈了起來,然后就將雞放在院子里散養,平時都是讓雞在院落里自行覓食,兩天才喂食一次小麥,從未給雞喂食過含有激素的飼料。我始終覺得散養的雞比關養的雞好,因為雞也需要一定的運動量,這樣養出來的雞不僅長得快,而且產蛋量也會提高,自由散養的雞才是真正的生態雞,所產的蛋才是真正的生態雞蛋。”扎西白珍自信地說。
“我們養雞場的雞蛋也很受歡迎、供不應求,購買雞蛋的顧客還需要提前預訂,雞蛋的價格也從2017年的3元一個,漲到了現在的4元一個。今年我投資25萬元擴建了養雞場,雖然現在養雞場盈利還不多,但我會繼續努力,并積極向縣‘雙創’部門申請大學生創業資金擴大養殖規模,等條件允許的時候,我還會安排貧困戶到養雞場工作,增加他們的經濟收入。”扎西白珍滿懷信心地說。
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2
2012年10月,巨豐種豬專業合作社在路陽鎮文武村正式掛牌成立。老板付小軍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小伙,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年初回到家鄉創業,他希望通過創業開啟致富之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帶動父老鄉親致富,為自己的家鄉做出一點貢獻。
目前,巨豐種豬專業合作社投資額已達600余萬,占地6700平方米,先后招納30余人到合作社工作,主要對象是返鄉農民工。養殖場主要引進沃爾多原種豬,年出欄種豬3000頭。在經營過程中,付小軍面臨許多問題,他講道在場地建設方面還有待加強,除了常規圈舍,在綠化方面,由于樹種、草源的缺乏導致綠化覆蓋面還不夠;在管理上還缺乏經驗,從一個普通的打工者到自己辦企業,身份的轉換可能在一時間還適應不了,在經營理念上還有待學習;由于養殖廠規模大,引進的原種豬價格貴,到目前,付小軍已經投入600余萬元資金,資金周轉存在不小的困難。面對這些問題,付小軍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在自身努力和路陽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幫助下,逐步解決了這些困難。
付小軍曾經也是一名打工者,知道打工者最看重什么,所以養殖場在勞動用工方面特別注重。養豬場從四方面來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一是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保障勞資雙方的權利;
二是勞動強度與工資成正比,保障員工應有的工資待遇;
三是經常開展業余文化活動,營造一個快樂、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
四是開展知識講座,提高員工的技能水平。
何昌元是文武村1組的村民,也是養殖場的一名員工。47歲的何昌元有一位82歲高齡的父親,還有一個體弱多病的妻子和兩個在讀的孩子。他家在當地屬于特別貧困的家庭,也被納入農村低保戶中,但是補助金對于這個家庭來講無疑是杯水車薪,根本改變不了現狀。付小軍在了解何昌元家庭后,主動安排了何昌元和他的妻子朱文銀在養殖場工作,考慮到朱文銀的身體狀況,特別給她安排了一份相對輕松的工作。何昌元和妻子都在家鄉工作,不僅照顧到了年邁的父親,也掙到了兩個孩子的學雜費,雖然何昌元一家并沒有過上富裕的生活,但是通過路陽鎮黨委政府和付小軍的幫助,他們一家不再像從前那樣窮困潦倒,家徒四壁。何昌元一家都十分感謝路陽鎮黨委政府和付小軍,在工作中表現特別積極,臟活苦活都是第一個搶著去做。養殖場的員工和鄉親們都十分喜愛這位老板,在付小軍幫助何昌元一家這件事上,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年輕小伙對父老鄉親的熱愛,也看到了未來企業家的影子。
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3
42歲的馮松雷是河南省宜陽縣白楊鎮瑤凹村的農民,文化程度不高,卻能吃苦、腦子活,外出打工10余年,憑著一股愛鉆研的勁頭,硬是從小工干到了電子產品企業的工程師,拿著每月1萬多元的工資,他成為村里外出務工人員羨慕的對象。
但是愛折騰的馮松雷心里總是“不得勁兒”。“我再打工又能怎樣?”便外出闖蕩的馮松雷經歷過“進廠難”,也遇到過“用工荒”,就連自己長期工作的企業也由100余人擴大到3000余人,他說:“出去打工這些年,最大的好處就是開闊了眼界,所以總謀劃著自己能不能干出一番事業。”
眼瞅著身邊不少同事紛紛自立門戶,底子薄的馮松雷既羨慕又無奈。“不能創大業,那就創小業。”,馮松雷下定決心回鄉創業,“剛回鄉找機會,也有碰壁的時候,開過電腦店,做過物流,搞過養殖,效益都不好。”
宜陽縣鼓勵當地農民發展艾草產業,頭腦靈活的馮松雷從中嗅到了創業的契機。“從小就在山坡上割艾草、賣艾草,卻不知道艾草加工是個大產業,尤其現在講究養生,艾草產品銷路很好。”找準創業方向的馮松雷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資金,宜陽縣人社局幫他累計協調貸款100多萬元,馮松雷的艾草事業由此起步。
經過兩年發展,馮松雷的艾草加工廠銷售額已達110余萬元,帶動約1500戶農戶種植艾草增收。今年年初,原在外干建筑工的馮羅紅和妻子都到艾草加工廠上班,夫妻兩人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馮羅紅說:“我年紀大了,建筑工快干不動了,人家在村里創了業,我們就近務工,還能照顧家里,生活比外出務工強多了。”
如今,馮松雷生產的艾枕、足浴包、艾條等產品已遠銷廣東、重慶等地。“現在我們已經和省內外30余家店鋪合作,進行艾灸培訓,提供技術和產品,希望打通產業鏈上下游。”馮松雷對未來的發展已有明晰的規劃。
實際上,在傳統勞務輸出大縣宜陽,像馮松雷這樣返鄉創業的農民工近年來越來越多。宜陽縣人社局局長陳世俊說,外出務工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經驗,學會了技能,攢下了資金,如今農村基礎設施完善了,環境更好了,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碰到合適的機會,外出務工人員有意愿、有能力、有條件回鄉創業。
通過提供創業引導服務,并在政策、資金、平臺等方面提供支持,僅今年前9個月,宜陽縣就有2800余人返鄉創業。至今,返鄉創業農民工在宜陽縣創辦各類經濟實體4000余家,帶動約兩萬人就業。陳世俊說:“農民工返鄉創業不僅自家致富,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4
別爾德別克巴爾依,1984年12月出生于杜熱鄉大壩村一個農村家庭,中共黨員,一位看似普通的農村子弟,卻正帶領著他的農民兄弟在建設新農村的征程上高歌奮進,這個年青人憑自己良好的素質和驚人的膽識,搏擊風云,以他不平凡的人生奮斗軌跡充分展示了新一代農村青年的風采。
別爾德別克巴爾依2004年畢業于新疆建工學校,工民建專業,畢業后的兩年內并未找到適合的工作,只是零零散散的幫忙做一些小工,這段日子,別爾德別克巴爾依別提多灰心喪氣了,干什么都沒有興趣。過了一段時間,因生活所迫和在親人的鼓勵下,并依借自己兩年的磨練,或多或少的社會經驗,別爾德別克巴爾依開始謀求自己的自主創業之路。
一個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業,實現自身的價值,除了有過人的膽識外,就是要能敏銳的覺察到創業的時機和善于利用自身的資源。認識到在創業初始階段,最現實、最經濟、最有保障的.發展,就是圍繞現有資源進行整合與延伸,有了資源才有生財點和增長點。鑒于自身的專業特長,別爾德別克巴爾依2006年開始雇人包活,幫別人蓋房子、羊圈等,此時自己最多可以雇傭5、6個人,而且在最初的承包工程中,不僅僅有別人懷疑的目光,無人肯把自家工程包給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資金問題,有時由于人手不夠不能按時交工得不到相應的工程款,這也直接導致很難準時發放工資,可為了不拖欠工人工資,不得不向父母、親朋好友借錢支付工人工資,但他早已沒有退路,為了打開局面,站穩腳跟,他除了向親朋好友借資,或說服他們參與投資以緩解資金短缺的難題外,更是拚了命,沒日沒夜地工作,從進貨到銷售,他都一人干,只要客戶需要,哪怕是再苦再累,他都咬牙堅持力爭在第一時間為大家解決問題。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過去鼓勵讀書人發奮圖強的一句俗語。創業也是一樣,只有把勤勞當作一種資本,比別人在身心上付出得更多,才會取得更大的收獲。經過自己一年的辛勤努力,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不僅得到鄉親的一致好評,還得到鄉政府的夸贊,并參加了2007年的三干會,同時還被評為富蘊縣先進個人,并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著自己業務的不斷發展,慢慢開始承包政府等建筑建設,而且找自己干活的人也越來越多,迫使自己不得不擴大規模、多招員工。
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種條件來發展壯大自己,借外在的力量完成發展的擴張;"先謀于事",借勢造勢,才能以最優的配置整合更多的資源,以最快的速度創造最佳的機遇,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利潤。2020年當團縣委得知別爾德別克巴爾依的情況后,積極為其排憂解難,配合信用社使其貸款8萬元,享受到"青年小額貼息貸款",減免一半的利息。人往高處走,取得一定成績后,別爾德別克巴爾依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壯大自己的事業,經過認真的思考,2020年4月別爾德別克巴爾依準備建設阿爾狼裝修中心,除了蓋房子之外還可以裝修,一套程序全程包下。經過兩個月的積極籌備,于7月阿爾狼裝修中心正式開張。截至目前,別爾德別克巴爾依可以雇傭27名員工,包吃包住,每人每月4000元以上。并且團地委、團縣委親臨檢查指導工作,別爾德別克巴爾依表示自己還要繼續帶動周圍的朋友發家致富,自己最早所帶的幾個人已經可以獨撐一面。
經過自己幾年的打拼,由于以其獨有的人格魅力,誠信待人,才結交了大量的朋友,朋友多了,合作的伙伴也多了,這些"熟人經濟"中蘊藏著巨大的金礦,只要善于挖掘、巧于利用、長于合作,就會創造出雙贏的良好局面,就能為自己帶來巨大的收益,取得長足發展。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種條件來發展壯大自己,借外在的力量完成發展的擴張;"先謀于事",借勢造勢,才能以最優的配置整合更多的資源,以最快的速度創造最佳的機遇,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利潤。
創業如浪中行舟,要堅定信心,矢志不移,果敢地搏擊沖浪,就能到達成功彼岸,這是他對創業的感悟。風雨幾載,始終銳意向前,雖然創業的過程是艱辛的,但創業成果卻令人欣慰,也讓人刮目相看,成為當之無愧的致富帶頭人。在他的創業歷程中,一個"創"字是最好的注解,顯現出一個創業者的頑強意志。正因為有了這個"創"字,他的事業才能在經歷了一番風雨的洗禮之后,綻放出絢爛的光彩。作為一名有志青年,飲水不忘挖井人,自己雖然擺脫了困境,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他心中有一個愿望也越來越強烈,那就是讓身邊的鄉親們也能過上好日子。但看到自己周圍的一些村民、朋友生活還很拮據,別爾德別克巴爾依主動幫助他們,盡自己最大努力使他們就業,或給他們提供就業思路及相應的優惠政策。
近年,他將繼續擴大規模,大力扶持貧困家庭青年工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真正為老百姓帶來實惠。
逐漸富裕起來的別爾德別克巴爾依沒有忘記回報社會,他用濃濃熱情默默的為社會奉獻著自己的愛心,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他主動捐款200元,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來臨時,別爾德別克巴爾依依舊積極的捐款,他常說,我是從苦日子中走過來的,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能為別人解決一些燃眉之急。
用他的話說:"我以我的成功作為示范,把經驗和理念傳授于人,讓大家一同致富,是我理所應當的義務。"別爾德別克巴爾依同志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中,勇于拼搏、開拓進取,對事業認真負責,誠實待人,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成績是開拓者艱難跋涉的記錄,榮譽是對開拓者執著追求的獎賞,輝煌是理想與價值的燃燒,別爾德別克巴爾依苦苦追求的事業,必將不斷取得新的輝煌。
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5
我叫趙琳,從小生長在農村。童年時看著土里刨食的父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勞,聽著靠天吃飯的他們因年景不好而手頭拮據的嘆息,我就想著要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用科學改變家鄉的面貌和父老的生活。
大學畢業以后,我頂著家里的壓力和周圍人的不解,從父親那里得到了第一筆援助款,蓋起了兩個蔬菜大棚。創業初期,雖然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但也有有更多的鄉親在背后偷偷議論質疑。可我知道,時間是檢驗真理的最好辦法。當我的棚菜喜獲豐收之時,我的這套老菜農們瞧不上的技術終于得到了充分肯定。每天上門求教的菜農絡繹不絕,而我也毫無保留,將我所知道的種植新技術手把手地傳授給大家,有時還親自到其他菜農的大棚里進行現場指導,鄉親們被我的熱情感動,更看重我從農大帶回來的先進技術,漸漸地,周圍年輕的菜農愿意跟我一起干,我選的新品種他們敢和我一起種,我采用的新技術他們也愿意效仿。10戶、20戶……在我的帶動下,改變了無組織無計劃種植狀態的菜農幾乎都實現了增產增收,也讓越來越多的菜農意識到,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的種植方法需要變革,只有革新技術、更新血液才能生存。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新農人更加不能輕易滿足于已有的`成績。新品種新技術雖然讓棚菜的產量不斷提升,但產量大了,銷售環節又嚴重的滯后了。為了能讓蔬菜有個好的銷路,我上網查閱了很多的資料,逐漸體會到,要想打開市場,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
二道嶺有非常適宜種植的特殊土壤,加上我領辦的合作社的為大家提供的科學管理知識,出產的農產品大多質量上乘。像我們種植的西紅柿,就比一般的西紅柿更加甜脆爽口。但是面對質量參差不齊、品種五花八門的菜市場,能一眼識得“好貨”的買家真是少而又少。因此,只有亮出自己的牌子,才能闖出自己的市場。要做“生鮮電商”的想法就在這時應運而生。幾經波折,投資了50多萬元的“精品食材”店終于開起來了,小店雖小,但店里所有的食材都是安全健康綠色的,很多母親選在在我的店里為孩子購買安全穩定的食材,我不僅實現了創業夢想,還得到了很多媽媽們的信任和感謝,這更加堅定了我做品牌健康食品的信心。
2017年,我們又實現了“走出去”的戰略,在遼寧省莊河市、東港市、吉林省松原市、白城市等多地進行了“水稻抗鹽堿種植方法”實驗田,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總結出了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的“水稻綠色無公害抗鹽堿種植方法”,大大提高了鹽堿地水稻種植的品質和產量。2018年將繼續大力推廣,為鹽堿地塊的土壤改良和農民增收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實現“綠色夢想”砥礪前行。
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6
我叫占xx,今年28歲,共青團員,畢業于江西旅商大學經濟管理系。家住xx省xx市xx縣,作為新農村建設生力軍的一員,能夠在這里選撥為鄉村好青年既感到榮幸和激動,更感到責任重大。
我是來自農村的孩子,祖上以來都是漁民,從大學畢業后我就進入一家銷售管理公司任職,現在重提這份工作感覺壓力確實很大,但我還是堅持了五年,在當初的就業過程中我就想到創業,再細想這個社會我們到底適合做什么?當自己在這樣的困惑中琢磨很久時,想想自己是漁民來自農村,又得知國家對農村經濟的大力發展,使我回鄉創業的想法更加堅定。
選擇回鄉創業去建設可愛的家鄉,更是有一種感恩的情懷,2012年,我選擇了原生態水產品加工,銷售及出口,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近600萬建立了我縣最大的集水產養殖,鮮貨,冷藏及急凍為一體的功能型合作社,主要養殖青蝦,棍子魚,毛刀(長江刀魚一種類)餐條和鯉魚,主要加工蝦仁,鯉魚干,野生云魚等。產品主要銷往江蘇,安徽,湖北,黑龍江,山東和內蒙古。占地面積50余畝,員工158人其中專業生產管理人員23人,是一支管理及生產的專業團隊。我們的理念是把鄱陽湖真正的綠色原生態產品輸送到廣大消費者手中,讓廣大消費者食用無污染更無任何添加劑的原生態綠色產品,所以原生態是我們理念經營的重中之重。2013年我們正式投產營運,在運作過程中我們考慮最大的問題是和我們的原材料供應商就資源如何分配問題,讓漁民如何賺的更多讓他們更加有積極性,更加牢固我們的合作關系。在這良好合作的框架下2013年我們的生產銷售額達到近978萬,各項生產計劃和銷售任務基本完成。在合作社全體員工努力下,員工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這更是奠定了我們今后在不斷發展強大和行業影響力加下堅實的基礎。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不遺余力地開展農村建設,要盡情發揮青年才智,使我們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為跨越非發展提供新思想、新動力。更要發揚發揚傳統,勇挑重任來體現我們的價值。優品課件,意猶未盡,知識共享,共創未來!
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7
楊宏斌,男,現年40歲,合水縣西華池鎮孫家寨溝行政村宋堡子自然村村民,現任合水縣怡露水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從1997年部隊轉業回鄉,到2012年創辦怡露水業有限責任公司,2014年注冊創辦怡露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怡露門窗建筑裝飾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建立合水縣怡露種植專業合作社。走過了一段艱辛創業的風雨歷程,也取得了創業的豐厚回報。2014年,怡露水業總產值達2000萬元,實現利稅65萬元,安排下崗工人和農村剩余勞動力60人,為我鎮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一、不甘貧窮,立志創業。
楊宏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1975年出生在合水縣西華池鎮孫家寨溝行政村宋堡子自然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兒時的貧困經歷,造就了他吃苦耐勞的精神,三年的從軍生涯培養了他堅忍不拔的品質。1997年,從部隊轉業后,他回到家鄉合水縣孫寨溝村,當了一名普通農民。當時,黨和國家改革開放的春風和惠農政策的落實,在全國涌起創業發展脫貧致富的新浪潮。經過深思熟慮,他踏上了漫漫的打工路。
二、努力創新,艱辛創業。
在北京一家門窗工廠,他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先從最基本的工序開始,慢慢積累經驗、增強技術。經過九年的磨礪,他邁出了自主創業的第一步。2006年他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門窗加工公司,萬事開頭難,當時處于“三無”狀態的他,經過幾年的努力,憑著過硬的產品品質和優質的服務理念贏的了客戶的信賴,終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伴隨著企業的迅速發展壯大,他組建了過硬生產及銷售團隊。北京公司總資產1400多萬元,年創利潤200萬,并在當地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譽度。
三、富而思源,勤儉創業。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經過十幾年的探索與磨練,他從一個地地道道的普通農民,蛻變為一個有上千萬資產的民營企業家,十多年來,自己發家致富了,但他始終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2012年他毅然放棄了北京得天獨厚的發展空間,回到家鄉合水縣,積極籌建家鄉企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在合水縣西華池鎮孫寨溝行政村宋堡子自然村自籌自建怡露水業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總投資3460萬元,占地2640平方米,前期投資2880萬元,建成水源區、辦公區、生產區配貨車和工作用車7輛,新建辦公樓450平方米,生產廠房680平方米,引進國內外自動化生產設備30多臺(套)。于2013年5月建成運營。二期投資580萬元,新建銷售網點40處,開發碳酸飲料5種以上,2013年5月啟動實施,主要實施市場開拓和碳酸飲料生產。廠區周圍環境優美,制水規模大,純凈水、無氣碳酸飲料日生產能力可達15000余桶/瓶。公司生產水源來自高原井水,經水質驗檢,各項指標均達到優質飲用水標準。辦公區設行政部、財務部、銷售部、會議室等,廠房區購置安裝了過濾器、高溫電爐、恒溫干燥箱、蒸餾水器、消毒器、檢測儀、無菌自動灌裝系統等一流自動生產設備,并按照消毒、分離、生產、包裝的流程和生產要求嚴格進行分段隔離。擁有純凈水、碳酸飲料廠區,五條生產線,核心設備全部采用進口設備,全封閉無菌電腦自動化灌裝生產線,百級空間凈化間。在產品最終質量控制上,建有完備的化驗室,能夠進行大腸桿菌,細菌總數等多種微生物指標化驗,對生產關鍵環節,完全按照IS09001標準要求進行關鍵點控制。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優質、穩定、可靠。公司以“誠信為本、以質取勝”的經營理念,目前產品在市場試運營期間反響熱烈并迅速躍升為合水縣純凈水的龍頭產品。“怡碩”成為市內家喻戶曉的純凈水品牌。伴隨著市場需求、企業的壯大,2014年公司實現產值2000萬元,并為國家繳納稅款65萬元,共吸納家鄉富余勞動力60人。2015年初,他積極響應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成立了怡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先后在西華池鎮孫寨溝行政村承包土地318畝,大力發展矮化密植蘋果產業,帶動全村60戶村民走上致富路。
四、搏擊商海,誠信創業。
企業要發展,要壯大,質量是根本,沒有可靠的質量作保證,產品難有市場。為了確保產品質量,我自己親自操作,掌握技術要領后,再傳授給聘請的師傅。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楊宏斌又專門購進了一套質量檢驗設備,嚴把質量關,公司生產的純凈水合格率都是100%。他和他的公司也先后獲得了“慶陽青年返鄉創業典型”“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誠信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等諸多榮譽。有的人對他說:你現在是一個大老板了,該享享福了。聽到這樣的話,他總是一笑了之。他心里知道,公司能有今天,不僅僅個人吃苦闖出來的,更是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關心、幫助得來的,是家鄉的百姓群眾支持得來的。賺到了一點錢,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講享受,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錢用到擴大再生產上,用到支援家鄉建設上。于是,楊宏斌開始了自己的另一項計劃,發展無極限,追求無止境。楊宏斌經常說到,人的一生,在不懈追求,不懈創業中度過,更有意義和價值。今后,一定要做大做強企業,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公司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并帶動著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創家業、辦企業、干事業的洪流中,為建設和諧新干、小康新干奉獻出自己的青春。
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8
王馳,畢業于陜西科技大學,曾在世界100強外資化工公司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一個平凡的90后,可是平凡的他卻有著不平凡的農業夢想。在看到了農村發展的巨大潛力后,他毅然辭去世界100強外企工作,回到了老家周至,當起了一個“不走尋常路”的農民。
作為新農民,他善抓政策與市場兩只手
2015年是王馳創業的起點,也是他接觸農產品的第一年。當時他看到有鄉黨用冷凍的薺菜包餃子,便有了將秦嶺薺菜銷往外地的想法。在經過一系列市場調研之后,他選取了秦嶺薺菜、野生洋槐花等投資小、競爭低的產品,并在周至縣電商微商聯盟的幫助下,迅速銷售一空。在獲得了第一桶金后,他開始認真地審視自己的家鄉。“如何讓這些好產品走出家鄉,幫助農民獲得收益,也讓遠方的朋友嘗到不一樣的秦嶺味道?”成為了這個年輕人每天思考的問題。
2016年起,他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著手打造了“不平凡夢想農場”:五個瓜果大棚,一個花卉大棚,十畝苗木,十五畝獼猴桃和兩畝果桑園,與團隊嘗試種植的“童年味道”西紅柿—普羅旺斯,走進了扶貧超市,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同時,王馳團隊加入周至縣電商聯盟,瞄準了洋槐花、婆婆丁、香椿等秦嶺特色季節性產品和獼猴桃、櫻桃、水蜜桃、黑布林等周至特色農產品,幫助10戶農戶銷售黑布林8萬余斤左右,幫助30多農戶銷售獼猴桃65萬斤左右,創造了超過8000小時的勞動機會,更幫助15人走上了水果電商之路。
作為新農民,他善把科技和產業融合在一起
返鄉創業的王馳,先后獲得首屆西安市農村電子商務大賽創業組第一名;第二屆西安市農村雙創大賽三等獎;第二屆西安市豐收節第二名;周至縣農廣校農村致富帶頭人創業導師;陜西省技能大賽職業經理人組第一名;陜西省技術能手稱號;創業事跡入選農業農村部網站。
王馳說:“公司制定了萌芽期、成長期、穩定期和擴張期階段性成長目標。在發展初期以農產品電商營銷為核心,拓寬產品銷路,打好經濟基礎,這一萌芽期目標已經實現,目前正處在成長期,即以農旅結合為核心拓展業務,建設第一產業,探索第三產業。”
作為新農民,他善領一方群眾脫貧致富
王馳以種植、電子商務、觀光采摘培訓等為抓手,研究政策和市場,帶動影響周邊人,以2019年為例:他的“鐵桿”客戶數量增加到1000個,帶動人群數量超越5000人,全年銷售額185萬左右,合作團隊8個,活躍代理30多個,5個線下店鋪。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積累超過了3000名有效客戶和30多條營銷渠道,帶動600余戶農產品銷售,使100多脫貧戶持續受益,2021年實現收入203萬元,實現凈利潤65萬元。
在他的影響下,當地涌現出來很多愛家鄉、愛農業、愛學習的青年,他們用熱情、真誠和智慧努力拼搏,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實現著自己“不平凡”的價值!
新農民,新農村,新希望。
隨著陜西省職業農民培育領導小組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我省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一定會迅速壯大,他們必將成為未來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全省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讓我們一起,共同為孕育更多的新農民培植沃土,見證陜西高素質農民紅遍三秦大地,建功新時代的高光時刻。
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9
我叫周國振,現任山東星達彩印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和眾多青年人一樣,曾有過美麗的生活遐想、美好的事業憧憬和燦爛的人生構想。當初,懷揣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定要做出點成績來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初心回到家鄉創業。如今,我的創業夢正逐步實現。
2015年大學畢業后,到啤酒廠技術處任職。2015年末由于廠子經濟效益下滑,公司結構發生變化,銷售也是急需人才,我覺得趁著年輕就應該多出去跑跑,所以毅然選擇做了一名普通的銷售員,但好景不長,由于各種原因,我被迫辭職。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我正處于興家立業的艱難爬坡階段,精神上的打擊讓我很迷茫和深度的痛苦,作為一個來自農村的大學畢業生,到底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很糾結,幾番思想,我毅然決定回鄉創業。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結識了一位朋友,從他的只言片語中,我發現了很大的商機,那就是我們這邊啤酒廠家很多,所需紙箱量也很大,經過市場考察,可行性非常強,所以我毅然決然的邁入了紙箱加工這一行業。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企業創辦之初,也走過了一段艱辛之路,企業剛創辦時,缺乏專業技術工人和專業管理人員,走了很多彎路,自己又要搞生產,又要跑業務,還要當采購員,沒日沒夜的考慮著企業的發展,尤其當時環保查的特別嚴,更是雪上加霜。終于,黃天不負有心人,經驗一點點累積,經過兩年的發展,公司終于邁入了正規化,實現了跳躍式發展。星達包裝現擁有固定資產3000多萬元,其中包含德國進口印刷機一臺,高速瓦楞紙板生產線一條,全自動覆膜機三臺,全自動高速裱紙機三臺,全自動模切機三臺,以及打包機、叉車等其他附屬設備。
企業要發展,要壯大,產品是根本,沒有適應市場的產品作保證,企業就沒有希望。對于從零開始從事紙箱加工的我而言,一路走來遇到的種種問題與困境,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專業的技術指導、科學的管理方式等等,是保障產品良好發展所必須的。
為了確保產品符合客戶的需要,我往往讓技術員與客戶時時溝通,從而確保產品能夠被客戶認可。我在生產中不斷摸索,對產品質量嚴格把控,逐步取得客戶的信任,技術創新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從而使得我們公司的紙箱在德州市所有啤酒廠紙箱供應中占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作為帶頭人,我一直把科技創新作為新的動力推動著公司的發展壯大。
經過幾年的探索與磨煉,企業有了一定的基礎的知名度,有人曾對我說:你現在是一個老板了,該享受享受了。聽到這樣的話,我往往一笑了之,我現在首先想到的不是享受,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擴大再生產上,用到帶動周邊群眾就業創業的浪潮中去,用到助力農村扶貧脫貧的社會中,進而帶動了周邊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再就業,帶動了農村的經濟發展,提高了村民的整體收入水平。
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建立和諧勞動關系,與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為員工提供安全生產措施和勞動保護用品、工資按時足額發放。
“創業有起點,事業無終點”。我深知,今天取得的一點小成績只是明天事業的一個基點,只是人生的一小步。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我堅信,事在人為,只要堅定信心,沒有過不去的坎,成不了的事。
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10
xxx、女、漢族、生于1988年7月,鎮村返鄉女農民工。2011年9月,她本著回鄉創業,為家鄉發展做貢獻的宗旨,從山東返回老家創業。通過了解近幾年的各項惠民政策、實地考察、探索、鎮政府的幫扶,借助村的天然優勢,她的養殖創業項目大獲成功,影響了附近群眾創業的熱情,帶動了大家共同致富。兩年來該她多次獲得市、婦聯表彰。
一、毅然決然回鄉創業
她在外打工年頭不算短,工資待遇也相對豐厚,但她始終抱著一顆自主創業的心。她忘不了自己的家鄉,就很難對外面的世界有歸屬感。當初外出打工是因為經濟實在困難,而在外這么多年也多少有點積蓄,面對回鄉創業的艱難和經濟上的危險,她拒絕了家人的勸說,毅然決然的回到了家鄉。她說:“在外干得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好!我能在外面干出色,就能在家里干的更出色!”
二、開拓思維肯干肯鉆
創業之路,且堅且險。剛回到老家的她,面對自己要從事的項目一無頭緒,以前的固定收入沒了,好不容易找到好項目,卻又缺技術和門路,最初的創業嘗試經歷了多次失敗,但她越挫越勇,每天都到村里的圖書屋看書學習,通過圖書屋的電腦上網查資料、尋高人解惑。為了解決飼料草的種植問題,她更是四處奔波,勞心勞力。她創業成功,政府的政策扶持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她自身開闊的眼界和肯鉆肯干的精神,才促使她從眾人之中脫穎而出,創造了屬于她的事業。
三、輻射全村惠及他人
“做事業不是一個人,沒鄉親們幫襯咋行?我一家富起來不算啥,要大家都跟著我一起富才是真成功!”她的養羊場從最初的100只,發展到現在的小屋寒羊、波兒山羊近500只,占地面積2000余平方米,投資150萬元,建有標準化羊圈,功能齊全。她的養羊場聘請了附近的村民10余人,帶動了周邊7戶村民種植飼料草,同時周圍的老百姓也爭相在她的'場里購買羊羔和母羊,學習她的技術辦起了小型家庭式羊場,從而帶動了周邊經濟發展,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外出打工之外的解決通道,化為了促進本地發展的巨大力量。
現在,她的養羊場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其輻射帶動作用也越來越強,談及“中國夢”,她說她的夢想就是養羊場有一天能夠變成涉及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大公司,走出村子的地域限制,帶領全村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返鄉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青年返鄉創業口號03-14
返鄉創業先進事跡材料(通用7篇)05-17
創業青年先進事跡材料(精選6篇)05-27
返鄉創業論文03-31
返鄉創業口號03-22
創業能手先進事跡材料06-21
有關返鄉創業的口號03-07
大學生返鄉創業優秀事跡材料(精選7篇)07-27
青年教師先進事跡材料范文09-01
返鄉創業工作總結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