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家庭事跡材料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法治家庭建設是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建設的基礎,不僅需要地方黨委政府堅強領導和精心組織,還需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關于法治家庭事跡材料(精選8篇),僅供大家瀏覽。
法治家庭事跡材料1
鐘青香,分宜鎮池塘村婦聯主席。丈夫袁海浪,江西東鵬新材料公司的一名員工。兒子袁熙誠,高二在校學生。這是一個普通而平凡的3口之家,但在這個家庭中,學法守法的氛圍將會深深感染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們帶頭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自覺維護社會公德,積極學習法律知識,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學法守法示范家庭。
學法懂法做好“先行者” .
走進這個家庭,你會發現在這個家庭學法的氛圍十分濃厚。也許是和工作有關的原因,鐘青香非常注重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她時常說,作為一名村干部,特別是村婦聯主席,必須掌握足夠的法律知識才能更好為群眾辦事,引導群眾遇事找法。她積極參加江西省“法律明白人”網校學習,通過關注“法律名家講堂”、“婚姻與法”等公眾號學習法律。鐘青香還與村里的法律顧問交朋友,時常向他請教一些法律上的疑惑。2021年,鐘青香參加新余市婦女“法律明白人”說法用法比賽,在法律知識問答和現場說法兩個環節中表現優秀,獲得比賽第一名的好成績。在她的影響下,《今日說法》、《法治在線》等這些電視節目是他們全家每天必須看的,對節目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規全家人還要發表各自的觀點進行討論。兒子袁熙誠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法律演講比賽,并獲得優秀獎。
創新方式當起“普法員” .
在村委廣場上,時常聚集著不少村民,那是“青香普法”又開講了。說到鐘青香,村民總會情不自禁豎起大拇指,“青香說法真不錯,是我們的法律土專家”!她開辦的“青香普法”流動課堂,充分利用“三八”維權周、憲法日、反家庭暴力日等時間節點,通過發放普法宣傳資料、接受法律咨詢等方式深入村民家中或是田間地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鮮活的案例,向村民宣講憲法、民法典等內容。遇到村里有贍養老人、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等問題時,她都會仔細為居民進行解答,耐心講道理、講法律,以聊天拉家常、將心比心的方式使情、理、法有機結合。鐘青香以身作則,苦口婆心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為不斷充實普法宣傳力量,打通法律宣傳的“最后一米”,鐘青香在入戶走訪的過程中不斷發掘有熱心、懂法律的群眾,將他們吸納到村委普法志愿者隊伍中,已形成一支14人組成的普法志愿者隊伍,常態化開展法律宣傳進家庭、到身邊活動。他丈夫袁海浪就是其中的一位,于是經常看到夫妻2人活躍在普法隊伍中。為了協助妻子完成村民的反詐APP下載工作,守好群眾錢袋子,丈夫袁海浪利用下班時間,跟妻子一起進村入戶,對村民進行宣傳,指導村民下載安裝軟件。
化解糾紛譜寫“和諧曲” .
池塘村布上村小組婦女劉春夢離婚后戶口一直未遷岀,跟孩子生活在一起。離婚后,沒有與其他村民一樣享受村小組的土地補償分配款。鐘青香得知后,多次找村小組長和村民代表做思想工作,明確提出要保障離異婦女的土地權益。經過多次協調,村組干部終于認識到,取消劉春夢的村民待遇是不合法的,也是不合理的,劉春夢最終獲得屬于自己的658元的土地補償費用。鐘青香一家人在生活中熱心、善良,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工作之余,丈夫袁海浪也積極參與村委的各類活動,主動參與村莊管理,化解矛盾糾紛,哪兒有個家庭或鄰里糾紛,都有他們夫婦忙前忙后的身影。丈夫袁海浪常說,“調解夫妻糾紛時,男的向著男的說,女的向著女的說,更有利于矛盾的化解。”于是,袁海浪工作干得居然有聲有色,幫著妻子鐘青香化解了不少矛盾,就連鐘青香常常為他點贊,大家都稱夫妻二人為調解的“黃金搭檔”。如今,丈夫已光榮地成為一名預備黨員了。
法治家庭事跡材料2
丁鋒,廣德縣新杭鎮彭村社區人,這是一位奉獻在調解一線長達20多年的老黨員,不僅能夠通過自覺的黨性鍛煉嚴格要求自己,更能把法治精神落實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成功塑造了和睦的家庭形象和負責奉獻的人民調解員的形象。
他積極地帶領全家學法、守法、用法、普法,爭當法治家庭典范,做大家學習的榜樣,營造了新時代法治家庭氛圍。同時,丁鋒同志也利用自己在工作中的特點,積極投身于人民調解中去,將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推廣到廣大群眾中去,通過自身的優秀形象,在群眾中樹立起具有影響力的聲望,烘托起文明和諧的鄉風和家風。
丁鋒同志自1997年擔任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以來,共調解婚姻、家庭、贍養、林地承包、物業管理等各類民間糾紛達幾百多起,成功率達99%以上,使家庭矛盾,鄰里糾紛、林地糾紛等一系列問題得到化解,筑起了法治社會的第一道防線。
丁鋒同志作為一名人民調解員,調解工作是他的主要工作內容。人民調解是走在法律手段上的先鋒和衛士,丁鋒同志將調解工作放到生活中去,將矛盾扼殺在萌芽狀態的做法,正是法律服務社會的特性的珍貴詮釋。默默奉獻,積極探索,勇于承擔,不計得失,正是這樣的精神和態度,造就了具有聲望的人民調解員形象,促進了法治和諧的社會環境。
法治家庭事跡材料3
有這樣一個不平凡的家庭,跨越50后、70后、00后的警察之家,這個光榮的家庭用三代人的熱血書寫對公安事業的滿腔熱忱,也彰顯了對社會沉甸甸的責任。
獻完青春獻子孫,“警察世家”的故事要從武小麗的父輩說起。武小麗的父親武永義1968年退伍后成為潁上縣公安局一名民警,公公李俊杰1992年調入潁上縣公安局工作,兩位老人在警隊的經歷讓人們至今提起都津津樂道,退休后兩人也繼續發揮余熱,在社區開展法治宣傳,提供法律咨詢,調解鄰里糾紛,一件件為民利民的實事深受群眾稱贊。他們對工作的敬業奉獻精神、機智果敢打擊犯罪的作風也潛移默化地傳承到子孫身上。
1997年,警察事業的接力棒交到武小麗和丈夫李銳手中,他們既是相互理解的愛人,又是并肩作戰的戰友。作為雙警家庭,他們要比別人付出的更多,承擔的更多。在20多年的從警生涯中,武小麗與李銳逐漸成長成為潁上縣公安局的骨干力量,從普通警察走上了所隊長崗位。武小麗現在在治安大隊二中隊工作,常主動上門為行動不便老人采集照片、辦理身份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讓“我為群眾辦實事”在武小麗這里成了實實在在的實踐。因工作突出,先后榮獲個人三等功2次,獲得“三八紅旗手”和全省優秀人民警察稱號。李銳常年在派出所工作,采用“五心”工作法,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隱患,有力維護了轄區秩序穩定,深受廣大干群好評,先后榮獲個人三等功1次、獲得“全省優秀基層民警”稱號。
2021年,武小麗與李銳的兒子李泰昊從警校畢業后,也追尋著長輩的足跡,進入到潁上縣公安局成為一名刑偵民警。2022年新冠疫情發生時,一家三口共同堅守戰“疫”一線。李銳所在的鄉鎮是重點疫區,作為派出所的負責人,他日夜堅守崗位,帶領派出所其他同事圓滿完成轄區各項疫情防控任務。武小麗除負責保障全縣戶籍業務線上辦理外,還承擔起潁城一小區的封控任務。李泰昊則和刑警隊戰友們一起,破獲了多起疫情期間的盜竊、詐騙案件,及時為群眾挽回了經濟損失。雖然同在一個城市,一家三口一個多月沒見面。
“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三代人用默默無聞的執著堅守,在萬家燈火中守護百姓平安,用奉獻和汗水詮釋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履行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彰顯出新時代警察之家的良好風范。
法治家庭事跡材料4
“我雖已退休,但每每看到這身制服,依然熱血澎湃,這是老百姓對公平正義的期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市中級人民法院退休老干部姜紅梅的法治信仰。在職期間,她被評為“全省法院紀檢監察工作優秀廉政監察員”“全市庭審標兵”“司法調解工作優秀個人”,榮記個人三等功兩次……
姜紅梅的丈夫林鳳富是船山區人民法院干警,曾榮立個人三等功。不僅如此,他們的女兒林思怡就職于大英縣人民法院,女婿付尉軒就職于達州市渠縣公安局。這是一個全家人都奮斗在政法一線的家庭,是一個極具正義感、責任心的家庭,是一個始終牢記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保護國家、集體、個人人身及財產安全職責使命的家庭。
有公心必有公道。在職期間,姜紅梅捧著一顆公正之心為民服務。在面對當事人時,她熱情周到、積極服務,既能堅持原則,又能主動幫助當事人解決合法訴求,對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也能給予耐心解釋,并及時向領導和上級反映。在面對每一件案件時,她都認真細致、高度負責,努力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只有堅定法治信仰,用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才能更好地維護公平正義。”姜紅梅說。
同在政法戰線奮斗,姜紅梅、林鳳富夫妻倆牢記初心,勇擔使命。夫妻二人愛崗敬業,埋頭苦干,全家凝聚著一股正能量,在工作和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文明素養,為提升社會大眾的文明水平作出積極貢獻。
作為一名老黨員,姜紅梅時刻提醒家人,要堅定理想信念,時刻守住廉潔底線。林鳳富也時刻督促自己,提高黨性覺悟,嚴守紀律底線,做到廉潔修身。夫妻倆特別注重家庭,重視良好家教、家風的傳承,他們的言行舉止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女兒林思怡。
姜紅梅夫妻二人始終懷著一顆為民之心,把對黨的無限忠誠化為對人民司法事業的執著堅守,精研實干,勤勉盡責,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司法為民初心,也感染著更多的后來者努力進取、奮勇向前。
法治家庭事跡材料5
全國最美家庭 解密幸福密碼
家,是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家如春日暖陽,頃刻間融化心間冰雪寒霜,似陳年佳釀,醇香中蘊含無數愛與希望。作為社會的最小單元,家庭的和睦與否也關乎著社會的穩定和諧。在我們身邊就有這么一個三口之家,他們浸潤氤氳書香,沐浴濃濃愛意,共享幸福歡樂。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近“全國最美家庭”李中華一家,聆聽他們的動人故事,解讀其中的“幸福密碼”。
以書為媒成良緣 琴瑟和諧惹人羨
一排排書架,一冊冊圖書,在北京通州區一套宛如小型圖書館的房子里,住著幸福歡樂的一家人:謙和儒雅的爸爸李中華、溫柔美麗的媽媽李雨聰和活潑聰穎的兒子珺珺。爸爸李中華是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的刑事法官,媽媽李雨聰則是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負責辦理未成年案件的檢察官。
談及這對法檢伉儷從相識到相愛的甜蜜歷程,恰是一段以書為媒、一見如故的美好佳話。書,是兩人愛情的催化劑。因工作原因,李中華與李雨聰相識,很快便發現兩人有著一個相同的愛好,那便是讀書。通過閱讀交流,二人感情日益深厚,加之皆是法學專業畢業并從事法律工作,彼此間仿佛有著聊不完的共同話題,如此志趣相投、心意相通,順理成章地戀愛結婚了。
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諧,恩愛有加,共同將他們的小家打造成了一個舒適的悅讀樂園,就連沙發后靠背、床頭柜上方及飄窗的窗臺上,也被開發成了一個個別致的書架。在夫妻倆看來,有書的環境才是好環境,身處其中方能得到滋養。每當工作之余,讀書便是他們最大樂趣,翻上幾頁書成為他們緩解疲勞的方法。2011年,兒子珺珺出生。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珺珺也養成了好讀書的習慣。
每每談及自己的小家,夫妻二人總會打趣地說,“我們家與其說‘家中有書’,不如說‘書中有家’,一家人共同徜徉于書海,詩意棲居,快哉悠然。”
1、愛崗敬業同進步 夫妻齊心創佳績
李中華、李雨聰這對法檢伉儷,一個作為法官執掌天平匡扶正義,一個作為檢察官手持利劍懲惡揚善。職責雖不盡相同,但面對共同熱愛的法律事業,多年來的相互理解、相互關愛與相互支持讓夫妻倆在各自的崗位中得以全心投入,共同堅守心中的公平正義,并取得了累累碩果。
李中華作為刑事法官,在審判工作中盡職盡責,任勞任怨,辦理各類刑事案件2000余件,嚴把案件質量關,審判質效始終名列前茅。憑借自身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扎實作風,成功審結大量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取得良好效果,多個庭審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庭審,多份裁判文書被評為北京市優秀裁判文書,收到當事人送的錦旗、感謝信20余面(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堅持深入調研,在《人民司法》等法學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所撰寫的調研文章獲得市級以上獎項近10項。先后被評為北京市審判業務標兵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并榮獲通州區第三屆勤廉之星和北京市第三屆審判業務專家榮譽稱號。妻子李雨聰不僅將書香濃郁的家經營得井井有條,還在從事未成年檢察工作4年的時間里進行法治巡講70余場,覆蓋師生3萬余人,同時推動成立“未成年人法治診所”,積極推進法治特色學校建設,先后多次被評為朝陽區優秀法治副校長、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先進個人及北京市優秀檢察官。
一路走來,深深的愛意、濃濃的親情讓兩人始終互敬互愛、互諒互慰,夫妻同心互助、亦師亦友,共同成長為司法工作的行家里手,為刑事司法公正盡職盡責,取得突出的業績。
2、言傳身教樹家風 和風細雨育春苗
常言道“天下之本在家”。家風正則社會興,社會興則國家強。李中華、李雨聰夫妻在精心打造“書香家庭”和“學習型家庭”中,不僅完善了知識結構,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司法能力,提升了人文素養,而且更重要的是養成了樂于學習、向上向善、愛國愛家的優良家風。
同許多家庭一樣,隨著兒子珺珺的出生,家庭教育成為一家人的重要課題。正所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夫妻倆好學樂知、善思明辨的品質感染著兒子小珺珺。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珺珺小小年紀便鐘情閱讀,如今兒童圖書已占據家中半壁江山。在求知欲和好奇心迸發的年紀,作為家長的他們更是十分注重對孩子的日常引導,讓孩子在玩得開心的同時,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歷史與文化知識,培育家國情懷。熱愛學習的`珺珺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生,撰寫、發表的童話故事、詩歌受到師生一致好評,先后兩次被評為通州“美德少年”。更難能可貴的是,珺珺對法律也產生了興趣,他用自己制作的PPT,給同學們上了一堂不一樣的法治課——孩子們眼中的民法典,不僅豐富了校園生活,也給他帶來成就感。
讀書習慣與法治信仰,在這個小家庭碰撞出了火花。讀書對于這個法律之家來說,早已不是簡單的知識積累,更是信仰的建立,家風的傳承,成為他們幸福生活的密碼。
3、與善同行踐初心 熱心公益顯擔當
胸懷對法律事業的熱愛,李中華與妻子李雨聰在各自的領域埋頭深耕。正因從事職業的特殊性,古道熱腸的夫妻二人對于公益事業有著特殊的情愫。
李中華與妻子李雨聰從步入婚姻之初,“共筑溫馨小家,共建善愛大家”便成為兩人心中的美好愿景。多年來,李中華、李雨聰同懷感恩之心,攜手同行,在兢兢業業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主動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積極投入社會公益事業,以實實在在的舉動踐行著新時代法律人的擔當與忠誠。
李中華長期擔任打工子弟學校法制校長,幫助學校制定法治教育方案,為打工子弟提供精準化菜單式的法治教育服務,還借助通州法院的殘疾人幫扶機制,在審理涉殘疾人犯罪案件中貫徹“挽救、幫助、關愛”的原則,帶領單位同事以購買車票送上火車、購置衣物食物等方式資助近10名刑滿釋放殘疾罪犯返回家鄉,讓殘疾人真切感受到司法的人文關懷。
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李雨聰同樣在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以及法治宣傳教育方面下足功夫,在她的身上既表現出女性的細膩與溫柔,亦不失檢察官的剛毅與理性。2019年,她作為最高人民檢察院“法治進校園全國巡講團”成員深入阿里地區,過高的海拔導致其高原反應異常嚴重,甚至不得不入院進行輸液治療。可李雨聰想到阿里的孩子們對法治宣講課的渴望,毅然決定堅持下來。克服重重困難,她依舊站上講臺,為藏區的孩子們呈現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課。因表現突出,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法治進校園”全國巡講活動先進個人。
4、志趣相投心相通,法檢攜手鑄忠誠。
這便是最美家庭李中華一家的故事。平凡的三口之家雖無轟轟烈烈的事跡,點滴小事又處處可見真情。家中每位成員都秉持著真誠、善良和上進的信念,他們相依相持,熙熙融融,用心用情譜寫著愛的贊歌,從不同維度詮釋著時代精神與榜樣力量,呈現出“最美家庭”的溫馨格調。相信家庭“小氣候”定會溫潤社會“大氣候”,讓最美家風吹進千家萬戶,弘揚家庭美德,傳播家庭正能量,攜手共建文明新風尚。
法治家庭事跡材料6
現代詩人舒婷的《致橡樹》是許多人喜歡的一首詩:“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這首詩也是胡夏宇非常喜歡的,她希望自己的愛情婚姻也能像詩中描繪的一樣,與愛人并肩奮斗,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胡夏宇是惠來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五級檢察官助理,今年6月被市人民檢察院記三等功。她的丈夫吳少星,原任惠來縣人民法院立案庭五級法官助理,今年5月份調至普寧市人民法院工作。他們夫妻扎實工作,奮發向上,積極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黨的法律事業不懈奮斗。在生活中,他們相濡以沫,相敬如賓,共同經營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他們的家庭今年被評為市文明家庭。
溝通協調化玉帛,司法為民促和諧
在工作中,胡夏宇善于依法能動履職,認真貫徹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嚴把案件批捕、起訴關,做優刑事檢察。
在協助辦案過程中,胡夏宇既依法適用、應用盡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又注重提升案件質效。她踐行司法為民理念,深知懲罰不是法律的唯一目的,及時化解矛盾和息事寧人也是司法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協助辦理林某涉嫌尋釁滋事罪一案過程中,胡夏宇積極與被害人及林某的父親取得聯系,開展雙方的矛盾化解、調解工作,促成林某對被害人的賠償。最終,林某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協議,取得了被害人的諒解。林某也因此被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法治信仰堅如磐,公平正義得彰顯
吳少星自參加法院工作以來,深懷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公仆情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尊崇法治、維護法律,把握新時代司法工作規律,公正高效辦理案件,踐行法律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因工作出色,2020年被市中級人民法院記三等功,因連續3年年度考核被評為優秀等次,2021年被惠來縣委記三等功。
吳少星全力做好立案、信訪工作,提升司法服務水平。2020年共審查立案各類案件1712件,協助主審法官審理各類案件20件,辦結20件,結案率100%,在主審法官的指導下,成功調解9宗民事案件,以上案件無一信訪投訴。他自覺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貫徹于工作全過程,做好日常接訪工作。2020年接待信訪當事人9人次,接收信訪件31件,全部信訪件均在規定期限內落實完畢。
吳少星作為惠來縣人民法院跨域立案專員,積極推廣跨域立案服務,創新訴訟服務方式方法,應用上級法院推出的“移動微法院”(現“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小程序,推廣網上立案、跨域立案,實現跨域立案服務常態化,最大限度為當事人提供更加優質便利的訴訟服務,努力打通司法服務“最后一公里”。在一宗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當事人盧某到惠來縣人民法院申請立案,經審查,他發現惠來縣人民法院并無管轄權,遂通過“廣東移動微法院”小程序幫助其將該案跨域立案至廣州市荔灣區法院,極大減輕了當事人的奔波勞累。
牢記初心擔使命,廉潔奮進新征程
吳少星、胡夏宇夫妻倆牢記初心,勇擔使命,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法律專業精神、專業能力,廉潔奉公,鼓足干勁邁進新征程。
作為一名老黨員,吳少星時刻提醒家人,要堅定理念信念,時刻守住廉潔底線。胡夏宇也時刻督促自己,提高黨性覺悟,嚴守紀律底線,提高自身素養,做到廉潔修身。他們夫妻特別注重家庭,重視良好家教、家風的傳承,雖然女兒吳奕希現為學齡前兒童,但是他們注重以自身文雅的言行舉止對女兒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女兒從小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吳少星、胡夏宇夫妻倆就像詩中描繪的橡樹和木棉,并肩而立,共同奮斗,共同進步。
法治家庭事跡材料7
葛英余同志,男,現年62歲,是一名中共黨員,現任龍閣村黨總支副書記,分管綜治、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武裝等工作,他們一家5口人,妻子在家從事“農家樂”個體經營,全家堅決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遵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學法、守法,不斷提高法律意識。
葛英余和妻子結婚三十多年來一直互敬互愛,相濡以沫,作為支部副書記,加強美德宣傳,努力化解矛盾,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一直是他的座右銘。他是全村綜治和人民調解的主要負責人。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及時幫助村民解決生產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樂于和善于化解群眾矛盾;積極向廣大村民宣傳法律知識,提高村民安全防范意識,為平安龍閣的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生活中,他和鄰里鄉親之間的關系非常好,每當誰家有困難,都能熱心幫忙,為他們解決矛盾。隔壁鄰居都非常尊重他,和兄弟之間更是無話不說,相處得很融洽,從未紅過臉,大家互相尊重、互相關心,遇事有商量,村民都稱他一家是一個和諧、幸福、平安的家庭。
法治家庭事跡材料8
屠龍根家庭,天津市河西區桃園街連榮里社區,家庭成員6人。這是以家庭檔案反映河西歷史變遷,豐富河西區歷史檔案的家庭。
屠龍根是抗美援朝老戰士,參過戰、立過功、受過獎。退休以來,一直在社區無私奉獻,他既是河西宣講團成員、又是桃園街宣講團團長、街老年人協會會長,既是社區黨委委員、關工委委員,又是樓長、巡邏隊長,在區、街和社區義務地擔任著20多項職務,發揮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居民們都親切地稱他為“編外主任”。
屠龍根老人家里猶如一個家庭檔案館。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他們一家就收藏各種物件,工資單、水電收據、證件、票據、徽章……等1392件物品,被分類保存,形成了一份資料齊全、頗具規模的家庭檔案,記錄著60年夫妻生活的點滴故事。他們的家庭檔案共計500余冊,分為教育、家庭理財、保健、文化娛樂、工作創造、綜合等六大類。其中,教育類包括各類學習畢業證、結業證、論文、著作、報告的稿件、剪報等,家庭理財類包括購物票據、煤水電氣費收據、糧票、證書等,保健類包括就診、檢查、化驗單、門診掛號單等,文娛類包括相冊、郵票及各種紀念品,工作創造類包括他的各類著作和在媒體上發表的稿件、志愿者義工聘書及各類榮譽證書,綜合類包括戶口本、書信、保存近50年的結婚證。
屠老的家庭檔案不僅較全面地記載了家庭成員事務活動情況,而且反映了河西區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城市發展變化,2007年天津市檔案館在名為“天津-城市記憶展”的展出中曾開辟專館展出了屠老的家庭檔案。
獲得榮譽:
屠龍根家庭被評為市級學習型先進家庭,屠龍根榮獲市級文明市民、市級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市級老年健康之星、河西區優秀共產黨員、被評為第一屆河西區道德模范。
家訓:
生活習慣注重禮儀,尊老愛幼傳承子女,
夫妻恩愛白頭偕老,勤儉持家艱苦樸素,
做人正直敬業守德,愛黨愛國傳遞正能。
【法治家庭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家庭事跡材料06-16
法治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6-14
美麗家庭事跡材料06-11
綠色家庭事跡材料06-08
文明家庭事跡材料06-10
書香家庭事跡材料06-08
健康家庭事跡材料06-09
“最美家庭”事跡材料07-21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07-22
廉潔家庭事跡材料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