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會我》觀后感
什么是觀后感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后的感觸。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精選21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父母教會我》觀后感(精選21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1
今年,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主題為“父母教會我”,通過探討“家風”的重要性,帶我們發現并傳承父母身上的優良品質,在兩代人中間表達和傳承“孝”、“禮”等中華傳統美德,對我們青少年來說有著太多的教益!
李霽野說過:“從以前的人手中接過火炬,再將它傳給后來者,使火炬不熄滅,或更進一步增加它的光,便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而傳統美德就像一顆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歷史的畫卷上。
一、孝。
“孝”字,一個不全的“老”字,下面是子女的“子”字,意思是老人的幸福生活需要兒女的有力支撐。而我們無論是每天放學回家親熱地叫一聲“爸爸、媽媽”,還是多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這些都是和“孝”密不可分的。孝要從兒時做起,從關心父母的小事做起。
二、愛。
這節課的主人公是搖滾歌手“秦勇”和他的兒子“大珍珠”,作為樂隊主唱的他,為了兒子“大珍珠”,毅然放棄了自已引以為豪的音樂事業。愛是彼此的是相互的,正如秦勇和兒子“大珍珠”,秦勇用父愛陪伴兒子,而他永遠是“大珍珠”心中唯一的“父王”。愛是人世間最美好的字眼,我們在愛中成長,愛讓我們學會感恩和付出,也讓我們收獲幸福與快樂。
三、禮。
禮是立身之本,它滲透在日常行為的每個細節里,文明禮貌是一點一滴,一言一行的。
四、強。
這節課主要講述一群孤兒在“張阿爸”的帶領下漸漸走出自卑陰影的故事,表達了做人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告訴我們做人應自自強,不能自棄。
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使我更加深刻地懂得,我要從當下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父母,關愛他人,尊敬師長,自強自立的人!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2
在號召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開學第一課》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旨在引導父母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做孩子的好榜樣,幫助廣大青少年養成誠實守信、孝敬感恩、團結友善、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節目分為“孝”、“禮”、“愛”三個篇章,以“強”作為尾聲。在嘉賓演講、人物故事、文藝表演和互動游戲等環節選取了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和明星嘉賓一起展示“家風”的力量;同時節目還引入了創新環節——“說文解字”,通過“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兩個卡通人物的對話來闡釋各篇章主題字的構成和含義,力求以生動、活潑、多元的方式寓教于樂,帶領廣大中小學生去發現并傳承父母身上的良好習慣和美好品質。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講嘉賓有“童話大王”鄭淵潔、青年歌手容祖兒、來自震后災區藏族武藝班的孩子,還有“搖滾爸爸”秦勇與兒子大珍珠。“童話大王”鄭淵潔講述了關于“孝”的家庭小故事,他給孩子們總結出可以實踐孝心的具體方式,比如把好吃的先讓給父母,盡量陪伴父母,為父母洗一次腳。他認為“讓父母對你放心、讓父母為你自豪、讓父母有你踏實、讓父母因你富足,這就是孝順”。青年歌手容祖兒為孩子們帶來的故事從“媽媽從小就教育我,愛干凈、愛整潔,就是最基本的禮儀”開始。媽媽教育她關心長輩、并時時考慮他人的感受,家里甚至連吃飯都有不少禮儀規矩。她用自己的故事鼓勵孩子們:“一個懂禮貌的人往往會贏得更多的機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愛;文明禮貌要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搖滾爸爸”秦勇十年前毅然退出舞臺,只為陪伴患有重度感統失調癥的兒子大珍珠,他們攜手克服困難、相互陪伴、一起長大的故事,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充滿“愛”的課,不僅僅只為表達父母之愛,更是教會孩子愛自己、愛生活、愛生命。在尾聲環節——“強”,一群來自震后藏區的孤兒,講述了自己在志愿者張家振老師的帶領下走出家鄉、來到武藝班學習武術,并在這個大集體中逐漸擺脫陰霾、自強自信起來的故事。孩子們曾因為失去父母而痛苦、自卑,但通過武術的學習和“張阿爸”的鼓勵變得自信堅強,并在“張阿爸”的感染下,又有了新的夢想,那就是當志愿者、當老師,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武術去幫助其他孤貧兒童。武藝班孩子們與張老師一起,用充滿自信的武術表演,向大家展示“少年強,中國強”的精氣神,鏗鏘有力地喊出了“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口號。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3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并首次將“父母”角色引入《開學第一課》,旨在引導父母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么,作為第一任老師的父母究竟教會了我們什么呢?父母雖不能給予孩子無與倫比的聰明,但可以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正確對待問題、如何處事為人,這才是父母教育的根本。
伴隨著輕松的音樂,主持人給我們推薦讓我最感動的是“搖滾老爸”秦勇的故事,他用十年時間教兒子讀書、系鞋帶、游泳,因為他的兒子“大珍珠”是一個先天失感兒童,他放棄了自己喜歡的音樂,全心全意用愛去教育,讓我們明白:學會去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伴隨愛成長;也讓我懂得“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父母那種濃濃的愛。其次是要懂禮儀,用生動的動漫和乘務表演,讓我明白生活中要禮貌,學規矩,懂禮儀,學好《弟子規》,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的積累,從小事做起,將來總會有奇跡發生,今天讓我受益非淺,我要做一個懂禮貌,講禮儀的文明小衛士。
節目分為“孝”、“禮”、“愛”三個篇章,以“強”作為尾聲。在嘉賓演講、人物故事、文藝表演和互動游戲等環節選取了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和明星嘉賓一起展示“家風”的力量;同時節目還引入了創新環節——“說文解字”,通過“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兩個卡通人物的對話來闡釋各篇章主題字的構成和含義,力求以生動、活潑、多元的方式寓教于樂,帶領廣大中小學生發現并傳承父母身上的良好習慣和美好品質。
首次將“父母”角色引入《開學第一課》,“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學校也希望通過這堂特別的課程,讓孩子和父母們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將“父母教會我”的優良“家風”傳承下去。教育部要求中小學校組織集體收看或通知到每一位學生,讓孩子在家與父母共同觀看。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4
今天是9月1日,開學第一天,我晚上八點準時收看央視一套節目——開學第一課。
本期節目主題是“父母教會我”。看完節目,我認真仔細地思考著,父母教會我們的東西太多了,應該寫哪一條呢?我想還是選擇最重要、最根本的來寫,那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要得到表揚,要得到認可,并不容易。比如在開學第一課里提到的一個叫秦勇的父親,他的兒子患病,生活無法自理,作為父親的他并沒有沉一淪沮喪,而是用從容的微笑和堅定的信心面對每天,面對兒子,盡到了一個做父親應有的責任。最終幫兒子走出困境,脫離病魔的控制。像這樣一位偉大的父親,成功地做好了父親的角色。我們再說說國外名人的例子,比如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他社會地位很高,全球首富,無數人敬仰,但他卻熱心慈善事業,用自己行動回報社會,是個值得尊敬的人。
社會上優秀的人例子很多,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優點:積極向上,信心堅定,都能得到社會認可,這些都是我們學一習一的榜樣,我們要從小樹立心中的偶像,立志長大做個對社會有用的好人。
從我出生,父母就擔任了要照顧我的這個使命。這些年來,父母一直在為我付出,有時還因為我做錯事沖著我發脾氣,而我一直都不知道這是對我好,讓我改掉那些壞一毛一病。從今天起,我要做一個可以幫爸爸一媽一媽一干家務活(干爸爸一媽一媽一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不能讓家人幫忙,至少家務活最普通的掃地要會!)的小女生,一個乖一巧、懂事的小女生,最好不再惹爸爸一媽一媽一生氣!真實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從今天起,我可以洗衣服、掃地整理自己的房間、幫爸爸一媽一媽一疊衣服疊被子……把爸爸一媽一媽一從勞累的“魔爪”逃出來,不在受苦、受累,讓我也給你們分擔一些家務吧。加油!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5
每個學期的開始,我們都會收看《開學第一課》,每次都讓我有所收獲,有所感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更使我感慨萬千。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主題為“父母教會我”,并首次將“父母”的角色引入開學課堂。節目就像一個“主題班會”,分為“孝”、“愛”、“禮”三個篇章,以“強”作為尾聲。“童話大王”鄭淵潔、青年歌手容祖兒、黑豹樂隊原主唱秦勇,也來到節目與全國中小學生共同分享他們的故事。
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環節是“愛”,里面講述了一個故事:以前黑豹樂隊的主唱,當了父親后,發現自己的兒子有智力上的問題,于是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音樂,去照顧自己的孩子,很多人說騎自行車有助于康復,他就教他的兒子騎自行車,一教就是十年,終于有一天,他看見自己的兒子可以騎上一小段路了,他一邊給兒子加油,一邊流著眼淚,覺得太有成就感了。是啊!這就體現了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
生活中,我的爸爸媽媽愛我如心肝寶貝,把我看得比自己還重要,生活上、學習上處處可見爸爸媽媽對我的愛。
記得有一次晚上,我發起了高燒,媽媽給我量了下體溫,39度多。爸爸買來高度酒,一邊用酒給我擦全身,一邊安慰我,還一直問我哪里不舒服,媽媽一直陪在我身邊,擔心極了,一晚都沒睡好……還有一次,我成績很不理想,媽媽拿過試卷幫我分析考不好的原因,把我做錯的題目重新抄在紙上讓我重做,還不厭其煩地教我,直到我把題目全部弄懂為止。我看著媽媽那張憔悴的臉,心里好難過。
既然父母這樣無私的愛我們,我們就應該懂得感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我會把爸爸媽媽的愛永記心中,努力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來報答這份深深的愛!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6
金秋九月,天空高遠、蔚藍,我們告別了炎炎烈日,迎來了假日后的新學期。今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讓我感受深刻。
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四節課都無比精彩。第一節課講的是:鄭淵潔用鋼筆寫了30年《童話大王》這個本書,開始寫時怕鋼筆沒水,抽水打斷思路,可他驚奇地發現筆寫了三天還有水,一天夜里,他聽見屋里有聲音,于是便在門縫往里看,看見爸爸正在屋里為自己抽鋼筆水,原來是爸爸怕自己的兒子書寫時鋼筆沒水打斷思路,每天晚上都為兒子抽鋼筆水,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父親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才成就了鄭淵潔這位大師。
第二節課講的是:“搖滾爸爸”秦勇為了得了重度感統失調癥的兒子在自己音樂事業最輝煌的時候放棄了自己最愛的音樂,悉心照顧自己孩子十年,用一年多的時間教會自己的兒子學騎自行車,又用比別的父母多幾十倍的時間教會兒子說“謝謝”,學會游泳,還為兒子寫了一首《一起長大》。秦勇說:“沒法決定孩子生下來的樣子,就用愛改變他將來的樣子。”
第三節課講的是:容祖兒用自己的實際例子告訴我們,小孩子要從小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這樣會受益終生。
第四節課講的是:張家振老師帶著孤兒院的孩子們到藝術學院學習武術,讓孩子們有了父愛的同時還有了在伙伴眼中的信任,讓他們變得更加堅強!
“孝”“愛”“禮”“強”,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開學第一課》中的這四節課,用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當代的小學生們傳統美德應該時時刻刻記在心間,教導我們做一個懂得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文明有禮、堅強勇敢的小學生!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7
我從開學第一課中學到了不少知識。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孝敬父母、長輩,從一句話、一件事做起。
“愛”是最美的字眼。父母教會我們愛自己愛別人。我們要從小學習愛護自己,關愛身邊的每個人。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小學生要努力做禮儀小衛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動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要從文明禮儀開始,改變自己,做一個孝敬長輩、關愛別人、自強不息的人。
未來的我們一定會充滿力量、茁壯成長。
今天晚上,我早早地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觀看《開學第一課——父母教會我》了。20點節目準時開播啦。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分為四個段,分別是“孝”、“愛”、“禮”、“強”四個主題。
最讓我感動的是秦勇和他的兒子大珍珠。秦勇原來是黑豹樂隊的主唱,可是大珍珠四歲的時候得了重病,秦勇放棄了音樂,回家照顧大珍珠。
大珍珠學自行車,上去了,又摔下來,足足花了三年時間,終于學會了。
從他們的故事中,我懂得了“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件事情。”
開學第一課里講了“孝”、“愛”、“禮”、“強”四節課。
說到孝,比如說童話大王鄭淵潔講父親給他的鋼筆灌墨水的故事,接著是一位叔叔騎摩托帶父親去旅行的故事,這些都讓我懂得了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回報父母。
第二課講了“愛”,我懂得了要去關心別人。
第三課講了“禮”,教育我們做懂禮貌的好孩子。容祖兒阿姨給我們講了她小時候的事情,媽媽教育她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人。從容祖兒阿姨的故事中,我明白了禮儀要從小做起。
最后一課是講“強”,讓我們學會自強自信。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懂得了孝順父母、關愛別人,講文明、有禮貌,這樣才能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8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晚上的時候,我看了一個節目,名字叫《開學第一課》。在看了這個節目后,對我有很大的感觸,所以我要寫這個觀后感。
《開學第一課》主要講了四個部分:孝、愛、禮、強。
看到“孝”,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老人,一生靠種菜為生,他非常想出去旅游,但一直沒有機會。他兒子知道了,就自己改造了一輛摩托車,帶著爸爸出去旅游。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就會拍下很多照片,他們每次回家,就會把各種各樣的照片貼到墻上。慢慢的,他們的旅行結束了,墻上的照片便成了老人最寶貴的回憶。這個故事告訴我,一定孝順父母,孝敬老人,用我們的愛去完成父母的心愿。
講“禮”的時候,容祖兒講了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就是通過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文明禮儀的重要,哪怕是一個微笑,也能溫暖別人的心。作為小學生的我們,要講文明、懂禮貌。
講“愛”的時候,秦勇講了他和兒子的故事。他的兒子患有嚴重的感統失調,他的爸爸像是遭到了晴天霹靂,但最后還是接受了這個現實。從此,他辭掉了工作,安心在家教孩子。他教兒子騎車、游泳、英文單詞,光是學這些東西,他兒子就用了超出我們幾十倍的時間。但最后,他還是學會了這些。通過這個讓我認識到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同時我還認識到,作為一個健全的兒童能輕而易舉做到的事情,對于有先天障礙的孩子卻是極其困難的。所以我們和他們相比是最幸福的。
通過《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孝、愛、禮、強是小學生必須做到的,缺一不可。所以,我一定要努力做到這幾點,做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9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看了中央1套的開學第一課:父母教會我,讓我感觸很深,電視里的大珍珠爸爸特別讓我感動,偉大的父愛,父親為了大珍珠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在家全心全意地的照顧大珍珠。由于大珍珠四歲時得了病,他父親教他一個英文單詞都要花上半個小時,不厭其煩來來回回地教。大珍珠也特別堅強,學習騎自行車,摔下來又爬上去,這種精神值得我們運用在學習上,叫“堅持不懈”。
其實,我的父親在學習上也一直對我嚴格要求,有一次,一道數學題之前有與我講解過,后面再一次遇到的時候,還是與之前錯的一樣,于是爸爸耐心地講解,一邊又一邊。再給我出相似的題目做,有時我自己感覺到他不停地給我講解有多么多么的厭煩,但爸爸還是始終耐心地幫我分析、講解,這真的讓我很感動!
看了《父母教會我》之后,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要認真地去對待每件事,遇到困難不低頭,要克服困難,不讓爸媽失望,做一個在學校里是老師的好學生,在家里是爸媽懂事的好孩子。加油!
今天晚上我準時打開電視機觀看了《父母教會我了我》這部節目。節目里有鄭淵潔爺爺講述他的爸爸給他鋼筆灌水的小事讓他感動,從此走上創作的道路;有一個叔叔為了不讓他的父親孤單,騎著摩托帶著他到處旅行;有一群西藏孤兒院的孤兒在他們阿爸輔導下變動自信自強的事跡。
這些故事都讓我很感動,回想自己平時做的不足的地方太多。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不夠關心,不理解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我以后要經常關心他們,孝順他們,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10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坐在沙發上觀看《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父母教會我”總的是講:孝、愛、禮、強。通過觀看我明白了:我的點滴成長都是父母教會了我:走路、說話。教會了我:孝敬長輩。教會了我:要有愛心。教會了我:文明禮讓。教會了我:自信、堅強。父母還教會了我:穿衣服、吃飯等等。
父母為了我的成長,付出了太多太多。最讓我感動的是“搖滾爸爸泰勇”,他為了把兒子的病治好,依然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十幾年如一日,陪伴在兒子身邊,教兒子騎自行車,教兒子學游泳。他用自己的愛創造了奇跡,改變了兒子的命運。
看著看著,我不由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也給了我很多很多的愛,有一次在晚上,我的嘴不小心磕到了玻璃上,頓時鮮血直流,當時,爸爸正在外面有事,媽媽趕緊給爸爸打電話,媽媽一只手打電話,一只手用毛巾捂著我的嘴,爸爸接到電話,不顧一切的就趕了回來,把我送到了醫院。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后,讓我明白了: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俗話說:“羔羊跪乳,烏鴉反哺。”雖然我們年齡小,但我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幫爸爸媽媽干家務活,幫爸爸媽媽洗腳。
我喜歡看《開學第一課》。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11
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播放了大型公益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父母教會了我”:“童話大王”講家風說“孝”,黑豹樂隊原主唱秦勇談“愛”……父母教會我 “孝”,看得潸然淚下,當我們是孩童時,父母是火車頭,帶著我們這節小車廂看最美的風景,感受最真的愛……當他們年邁時,已為人父母的我們是否做好了火車頭?
《開學第一課》,不僅給孩子上了“開學第一課”,而且開學前給家長也補上了一課,作為父母,你教會了孩子什么?是討論,更是拷問。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心愿,作為孩子天然的人生導師,如何指導自己的孩子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如何教育孩子知恩圖報,代代相傳?沒有唯一的答案。唯一可知的答案是,等到孩子長大成人,質問在成長的關鍵階段“爸媽去哪兒了”的時候,作為父母,恐怕都會有極大的挫敗感。而這種挫敗感的來源,往往來自愛與教育的欠缺。
今天《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倒是相得益彰——為人父母,你到底教會了孩子什么?是孝、愛、禮,還是腐朽、無知?知道孩子們需要什么,喜歡什么,反對什么,才能知道應該教會孩子什么。孩子價值觀的扭曲異變,與家長的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不可否認的是,這是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品行和節操、原則和底線,成了被遺落的珍珠。殊不知,這對于孩子甚至未來而言,才是最珍貴的財富。
家長們在傳輸什么樣的價值觀呢?教孩子怎么討巧獲得虛榮、教孩子靈活運用潛規則……職場的生存伎倆,演繹成了童話世界里的攻心計。而傳輸這種價值觀,則是來自靈魂深處的自卑:當下的惡劣不堪環境,必然成為孩子們未來要面對的野蠻叢林。
父母教會了我們什么?借孩子之口來問這個問題,能否引發父母們的深思和反省呢?這“開學第一課”能受到父母們的重視嗎?還是繼續剛愎和自負下去?
作為父母要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父母們上好這《開學第一課》,回答好“父母教會了我們什么”這個問題,無論對孩子的成長還是對時代的變遷,都很重要。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引導孩子,讓他感覺到愛,同樣他也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愛。
當我們是孩童時,父母是火車頭,帶著我們這節小車廂看最美的風景,感受最真的愛……當他們年邁時,已為人父母的我們則需做好火車頭,繼續最美的風景,感受最真的愛……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12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看了中央1套的開學第一課:《父母教會我》,讓我感觸很深,電視里的大珍珠爸爸特別讓我感動,偉大的父愛,父親為了大珍珠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在家全心全意地的照顧大珍珠。由于大珍珠四歲時得了病,他父親教他一個英文單詞都要花上半個小時,不厭其煩來來回回地教。大珍珠也特別堅強,學習騎自行車,摔下來又爬上去,這種精神值得我們運用在學習上,叫“堅持不懈”。
其實,我的父親在學習上也一直對我嚴格要求,有一次,一道數學題之前有與我講解過,后面再一次遇到的時候,還是與之前錯的一樣,于是爸爸耐心地講解,一邊又一邊。再給我出相似的題目做,有時我自己感覺到他不停地給我講解有多么多么的厭煩,但爸爸還是始終耐心地幫我分析、講解,這真的讓我很感動!
看了《父母教會我》之后,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要認真地去對待每件事,遇到困難不低頭,要克服困難,不讓爸媽失望,做一個在學校里是老師的好學生,在家里是爸媽懂事的好孩子。加油!
今天晚上我準時打開電視機觀看了《父母教會我了我》這部節目。節目里有鄭淵潔爺爺講述他的爸爸給他鋼筆灌水的小事讓他感動,從此走上創作的道路;有一個叔叔為了不讓他的父親孤單,騎著摩托帶著他到處旅行;有一群西藏孤兒院的孤兒在他們阿爸輔導下變動自信自強的事跡。
這些故事都讓我很感動,回想自己平時做的不足的地方太多。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不夠關心,不理解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我以后要經常關心他們,孝順他們,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認同的觀點
教師必須在自己的道德、情操、品行、作風等方面給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否則,在學生面前是沒有力量的`。教師更應該把啟迪心靈,完善人格素養作為自覺的行動,用執著追求真理,敢于抵制歪風邪氣的實際行動來教育、感染學生,成為學生的楷模。
二、聯系實際
在聽講座的過程中,我就一直在找我的教育漏洞,我在教育過程也一直強調容錯教育,我也一直認為沒有不犯錯誤的人,人一生中犯若干錯誤是正常的。但其實我卻并不是一個真正會悅納學生個性的人,遇到學生犯了原則性的錯誤時,我還是不能做到心靜、心平氣和、鎮定自若,所以在教育過程中不知不覺都會摻雜一些自己的主觀臆斷,難免會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吃一塹、長一智,不讓學生嘗到錯誤和失改的滋味,他們的成長經歷又怎么會豐富多彩,他們又怎么體會那種得來不易的成功之感呢?教育需要的還是藝術,教育者只有掌握了教育藝術,才會充滿魅力,才會讓學生信服和喜愛。
三、反思重構
我們要讓我們的學生在愛中接受學習,在學習中享受到人生的快樂,即便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也是快樂開端。
我們要不斷樹立學習的觀念,在思考中生活,在學習中工作,在努力中不斷地進步。我們要喚醒學生人格的覺醒,通過我們不斷地,反復的教育,讓我們的學生能對他們的未來充滿希望,最終成為一個幸福、成功而和諧的人。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13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父母就是教會我們扣好第一顆扣子的人。他們教會我們如何去孝敬他們;教會我們如何去愛自己;愛自己身邊的人;教會我們禮儀;教會我們做人;教會我們自強不息。《開學第一課》令我受益匪淺。
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他們為我們做了這么多,我們應該用孝去回報他們。古人云:“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基礎,童話大王鄭淵潔寫《童話大王》時,父親良苦用心支持寫作,默默為鋼筆灌滿水,讓它成為一個非常孝順的人,鄭淵潔也把這個美德傳給了兒子。孝,樂其心不違其志。
人生中最美的字眼,是愛,我們的第一份愛是爸爸媽媽給我們的,我么第一一次摔倒的時候,是爸爸媽媽把我們扶起來,我們遇到第一個困難的時候,是爸爸媽媽無條件站在我們身后。古人云:“慈親之愛其子也,心不能忘也。”我們要以慈悲與仁愛之心對待一切的人和事,因為愛是彼此的,是互相的。父母教會我們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愛生命,我們在愛中成長,愛已讓我們學會感恩和付出,也會讓我們獲得許多幸福與快樂。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是一個禮儀之邦。我們都知道,子五千年的歷史中,創造了了燦爛的文化,自古以來,我們就是以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范,和優秀的傳統文化,聞名于世的。如:吃飯的時候,要讓長輩先入座,先動筷子。待人接物要要禮貌,人與人之間的禮儀,感情都是互相的,你對人好的時候,別人往往會加倍的善待你,文明禮貌是一點一滴,一言一行的。
當自己有了這些能力之后,我們會變得強大,變得陽光,充滿力量,我們就像是小樹苗,而父母就消失參天大樹,用挺拔的姿態,為我們樹立榜樣,將來我們一定會茁壯成長!要相信,我們每個人身上多有發光點,要把這種光綻放出來。
孝以彰德,大道行敦,禮運天下,綱紀為分,愛人濟人,君子之倫,強國盛世,世道分尊。只有學會了孝、禮、愛、強,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14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開學第一課》,我感觸頗深。
《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父母教會我們”,共分“愛、孝、禮、強”四個節章。通過觀看我明白了:我們的點滴成長都離不開父母對我們的愛,父母用愛教會了我們洗臉,教會了我們刷牙,教會了我們穿衣吃飯,教會了我們文明禮讓,教會了我們要有愛心。
父母為了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太多太多。最讓我感動的是“搖滾爸爸”秦勇,他為了兒子毅然決然的放棄掌聲、禮炮、舞臺,十年如一日陪伴在兒子身邊,陪兒子騎車,陪兒子聊天,陪兒子系鞋帶,用自己的愛創造了奇跡,改變了兒子一生的命運。
看著看著,我不由地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也給了我很多很多的愛,有一次,我去媽媽單位,突然下起了暴雨,媽媽毫不猶豫地把傘遞給我,自己淋在暴雨之下,回到家后,媽媽像落湯雞一樣,渾身濕透了,我感動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媽媽說:“我更愛你”。可見媽媽對我的愛無法用語言表達。
《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父母為了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付出了一切,俗話說的好:“羔羊跪乳,烏鴉反哺”。我們對父母要有一顆孝心,雖然我們力氣小,但是,盡量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可以擦桌子,可以掃地、可以洗碗、還可以洗衣服。
爸爸媽媽,等我長大后,一定孝敬你們,將你們教會我的優良“家風”傳承下去。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15
新學期伊始,《開學第一課》也如期而至。《開學第一課》是愛的筑造,是心的領航,讓我們感動不已,讓我們用心起跑。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觀看后,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孝。
“孝”字表示老人需要子女的支撐,孝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感恩和扶助。孝順不能掛在嘴上,要付諸行動。
童話大王鄭淵潔來到現場,講了他家里孝的作為和傳承:父親悄悄地為他抽鋼筆水,他自己將好不容易買到的平角電視送給父母看,兒子將最愛吃的大蝦讓給他吃……一件件孝的事例讓我非常感動,我知道了孝就是默默地付出。《禮記》中說:“孝,樂其心,不違其志。”一個叫何洪濤的工人做到了。為了滿足父親的愿望,他親手改造摩托車,不辭辛苦地帶著父親去旅行。何洪濤盡了孝心,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父母辛勤地養育著我們,而他們卻在慢慢地老去。于是,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前幾天,奶奶生病住院了,爸爸幫奶奶接屎接尿,好幾天都沒有脫衣服,身上由于過敏起了好多小紅豆。爸爸好幾天都沒有合眼了,每天既要照顧奶奶,又要上班,整個人都瘦了一圈。爸爸多孝順呀!他用行動讓我明白了孝的真諦。
父母以言傳身教告訴我,要把孝落實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里,不論是每天放學回家親熱地叫一聲“爸爸、媽 媽”,還是多和父母聊天,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還是幫父母做家務……“孝”要從現在做起,從關心父母的小事做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盡孝不能等待,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吧!
今天我懷著一顆充滿期待的心,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是一堂讓我深受啟發的教育課,它向我們講述了“孝”、“禮”、“愛”三個篇章。
童話大師鄭淵潔講述了關于“孝”的家庭小故事,他說:“父母辛苦養育我們,我們要把好吃的先讓給父母,為父母洗一次腳,父母逐漸老去,我們應該多花一些時間來陪伴他們。讓父母對你放心,讓父母為你自豪,讓父母有你踏實,讓父母因你富足,這就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從關心父母的一點一滴做起。何炅老師說:“愛是陪伴、呵護、成長。”秦勇老師說:“愛就要及時表達,不要等待。”愛不僅僅是為表達父母之愛,更是要愛自己,愛生活,愛生命。母親教會我們要有“禮”一個懂禮貌的人往往會贏得更多的機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愛。
通過這堂特別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懂得什么是“孝”、“禮”、“愛”。并將“父母教會我們的優良家風傳承下去。”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16
《開學第一課》是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節目,他教會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短短的一百二十分鐘,使我們一生都受益無窮。
父母教會我——愛。搖滾爸爸秦勇曾經是黑豹樂隊的主唱,紅及一時,被千萬歌迷追捧,可自從兒子大珍珠患上了重度感統失調證,正值藝術巔峰的他毅然放棄了華麗的舞臺,告別了觀眾的掌聲。
父母教會我——孝。童話大王鄭淵潔,在生活中,通過點點小事,言傳身教,教會兒子百善孝為先……
父母教會我——禮。吳莫愁、容祖兒姐姐說:“禮是立身之本;禮是關愛家庭;禮是團結同學互幫互助……
父母教會我——強。張老師是一名武術教練,自愿到貧困的小山村支教。在孩子們的心中,張老師就是他們的阿爸,張老師常常教導孩子們:“要記住‘自強’‘自信’。強身健體,保家衛國。”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17
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長存一顆仁孝之心凡是有成就的人,他一定是一個孝順的人。
當今,有很多的人,父母健在的時候沒有好好去照顧,卻在父母去世后后,高調的舉行葬禮,以為做了這些別人就會以為你是個孝子。還有些人,對自己的父母漠不關心,很少回家看看,原因僅僅是因為自己的父母十分貧困,而自己則是城市里的人,覺得在農村的父母有失自己的身份了,有失自己的顏面。
那么我想想問問你們,你們如果沒有父母給你們生命,你們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嗎?或者說,如果你們老了,你們的孩子也是這樣的對你們,你們會怎么想呢?
有一句古話說:“百善孝為先”。古人為什么認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自古以來,人們把父母撫育子女,子女贍養父母,看成是人之本分。
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如果說父母疼愛子女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則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后天教育,雖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的辛勞,要回報父母,但這種善良的天性如果不及時正確的教導,使之生根、發芽、成長,此種感恩的心情很快就會消失,不知不覺中,認為父母疼我愛我乃天經地義之事,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至于我也要疼父母愛父母,因無人提醒,沒有成為我的生活習慣,于是漸漸忘記于腦后,最后則一點也沒有了。兒童時期就沒有引導孩子形成孝道的觀念,沒有使孝順父母成為孩子的自覺行動,長大后卻埋怨孩子不孝順。打小就應該培養孩子的孝道精神,從小時候起,這是最關鍵的,也最容易見效。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1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一生中最好的老師,他們教會我們扣第一顆紐扣,穿第一件衣服;他們教會我們走路說話,他們用堅實的臂膀呵護我們長大成人……而我們,又為他們做了什么?
今年的央視《開學第一課》第一個主題是孝。童話大王鄭淵潔講述了自己對父親的孝和兒子對自己的孝。他說,身教勝于言傳。他將自己的電視機讓給父母使用,兒子就耳濡目染,懂得了將對蝦讓給父親……他對父母、兒子對他,做的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成功的父親,因為他用自己的行動教會了兒子什么是“孝”。仔細想想,我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在用自己的行動教會我們這個平凡而又復雜的字眼,他們對父母的“孝”,也體現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或許是一次探望,一次關心,亦或是一個小小的電話,而這些看似平凡的舉動,對長輩來說,已是全部的安慰。
黑豹樂隊的主唱秦勇對愛的講述同樣令人動容。他的兒子大珍珠在四歲時患上了重度感統失調癥,他說,當時自己腦子一片空白,很害怕,也很絕望。秦勇并沒有以此為噱頭在屏幕前博取大眾的同情,而是選擇放棄蒸蒸日上的事業,毅然退出歌壇,專心陪伴大珍珠成長。兒子學習東西很困難,他就一遍一遍地教,別人的孩子一天、兩天能學會的,大珍珠卻需要一年、兩年,但秦勇沒有放棄,他可以為了兒子放棄一切,他說,既然沒有辦法改變兒子生下來的樣子,那就用愛來改變他的將來!
看完這一段,我已經被這偉大的父愛深深震撼。從秦勇身上,我們不難看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他們愿意付出一切,而作為兒女的我們,卻往往會忘記用同等的愛回報他們,但我們卻會如他們一般,在為人父母之后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我們下一代身上。“愛”這個字仿佛是一列沒有盡頭的長火車,父母把這個字傳遞給我們,教會我們怎樣給別人愛;而我們又以同樣的方式將愛傳遞給下一代,下一代又將這個字再傳遞給自己的子女,也許是這列火車走得太急了,我們為了追隨時間的腳步,已然忘卻回頭看看,那身后遠遠坐著的兩個依舊愛你的人,他們是你的父母雙親,而他們的愛誰來補償?
《開學第一課》結束了,電視里各種廣告的聲音交雜著傳入耳畔,不禁引人聯想:若干年后,父母已經老去,沒有我們的陪伴,多少個不眠之夜,他們只能盯著這無趣的廣告發呆,默默地思念兒女,這個結果讓人心頭不禁一顫——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大好年華,莫非只能收獲這樣孤獨凄涼的結局,兩個人度過漫長又寂寞的晚年?大概是我們習慣了,習慣于舒適的生活和父母無私的愛,但我們也應該用愛去溫暖他們的心,這也是人生必修的一堂課,永遠在學習的一課!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19
他們是溫暖的港灣。當我們受到了挫折,會給最大的鼓勵;當我們失敗了,他們會讓我們重拾自信,向成功出發。他們有一個偉大的名字,叫父母。
今天,我和媽媽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講》。第一課就是孝。洛陽的一位叔叔為了完成父親旅游的夢想,用幾年的時間改造了一輛摩托車,帶著父親在六年的時間里走完了十幾萬公里。看了這段短片,一本叫《孝心不能等待》的書浮現在我的腦海。這本書講了:作者通過護理母親生前的最后一個月,深刻體會到了一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陪我們慢慢成長,而他們卻漸漸老去。王錚亮的一首《時間都去哪了》使所有人潸然淚下。要盡孝心,就從當下做起,從小事做起。
這世界上最美的字就是愛。十年前,有一個叫黑豹的樂隊風靡一時。可誰知樂隊的主唱秦勇,為了患有重度感統失調癥的兒子——大珍珠,放棄了他的大好前程,決定幫助兒子康復。別人幾分鐘就能學會的單詞,他卻三小時都不會;別人幾天就會的自行車,他卻需要一年。可秦勇從未放棄,他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出現奇跡。功夫不負有心人,大珍珠在父親的幫助下學會了游泳、騎車、寫字……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才能收獲幸福和快樂。
接著十位空姐向我們展示了禮貌的魔力。撒貝寧哥哥用生動的情景劇告訴我們在飛機上應做到的禮儀。從小,媽媽就告訴我:吃飯要等長輩先動筷、每天和父母說晚安……上了小學,老師教導我:“守規矩,懂禮貌是小學生的良好習慣。”
因為禮儀伴我成長,所以懂得一句“謝謝”“您好”“不客氣”就能讓自己有自信,讓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不一樣。
最后一課——強。在《中國出彩人》中的藏族武藝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群來自藏族福利院的孩子,跟著他們的阿爸老師學習武術。他們相信自強不息就可以改變人生。每個人都有閃光點,把這個閃光點發掘出來,并不斷放大。這就是最棒的。
孝、愛、禮、強,父母教會我們的遠遠不止這些。只要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就會發現成功近在眼前!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20
看了《開學第一課》“孝”、“禮”、“愛”、“強”我深受感悟。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從哪里來?”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年前的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于是,我們擁有了生命,擁有了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的機會。
父母,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感恩父母,我們必須要抱著感恩的心去對待他們。
小時候,我們愛打打鬧鬧,經常會讓父母操碎了心。現在,雖然我們比以前懂事了,但是還有許多事情要依賴父母,父母在我們生活中是多么重要。他們每天那么辛苦,卻無怨無悔,總會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候來幫助我們。是他們耐心的教會了我們走路、說話、用筷子、寫字等許多事。從小,媽媽就教我讀寫記,只要有空她就會在我旁邊看書,久而久之,我也認為讀書是一件最快樂的事兒,便會和她一起探討,讀讀記記,媽媽特別支持我買書,而且直到現在,書使我的日常生活豐富多彩,與其說是這些書本教會我怎么做人,不如說是媽媽教會我怎樣面對生活……
我的父母不僅僅關心我的成績。我認為,媽媽最看重我的是意志品質等超出成績之外的教育。媽媽一直是我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她是一名音樂教師,所以她帶給我的總是快樂多一些,但是有的時候,我也能看出媽媽的艱辛。星期一到星期五媽媽要上課,雙休日媽媽還要辦自己的學校。為了讓學校辦得更好,媽媽還頂著烈日到學生家里挨家挨戶的去走訪。媽媽經常對我說:“百淇你一定要多學會一些生活的本領,做一個花木蘭。”于是,媽媽教會了我洗衣服、洗碗、拖地、照顧外婆、奶奶、帶弟弟、聽爸爸的話、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媽媽還教育我懂禮貌、尊師長、孝父母、愛同學。每當大家表揚我的時候,就是媽媽最開心、光榮的時候。
媽媽時時提醒我學會保護自己,經常給我講走路、乘車、電話、與陌生人說話等安全知識。媽媽經常問我這樣一些問題讓我回答:如果你跟媽媽走散了該怎么辦?我會說給媽媽打電話。媽媽又問:如果你沒有電話怎么辦?我回答向別人借。媽媽又問:如果沒有錢怎么辦?我會要爸爸熟悉的司機把我送回去。如果你掉到水里了怎么辦?第一喊救命,第二馬上抓樹枝雜草站起來自救。除了問答,媽媽還經常和我進行遇難演習。
我們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父母關愛的海洋中。父母的愛,就像一座山,博大而寬厚;父母的愛,就像那樹根,堅定而深沉;父母的愛,就像那百花釀成的蜜,馨香而甜蜜。
在這里,我要替所有的孩子向我們平凡而偉大的父母深深鞠一躬!讓我們一起同聲說:“謝謝爸爸,謝謝媽媽,謝謝你們!謝謝你們!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2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剛熟悉的初中校園又要遠去,我們迎來了初中最后一次《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中心詞是父母,主題與感恩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十多年前,我們的母親十月懷胎將我們生下,父母親辛辛苦苦地將我們哺育長大,他們為我們任勞任怨,無微不至。然而,正如孟郊的名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所說的,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而我們又應該回報些什么呢?
一個孝字,一句承諾,讓一個在平凡崗位上工作已久的普通工人,下定決心帶父親去周游全國。一輛經過簡單改造的摩托車,一張地圖,兩雙腳,用了六年時間,走了十幾萬公里,走過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他們去過山清水秀的鄉村,也去過高樓聳立的北京,一張張在各地拍攝的照片,漸漸地貼滿了墻——實際上,孝并不一定要為父母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也不需要大代價,只需要從當下做起,可以是一盆溫熱的泡腳水,可以是一杯清涼的果汁,或者是一句關切的問候。這些,都是小事,但卻包含了我們濃濃的情誼與祝福,甜蜜,令人回味無窮。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分、每一秒,也許都有一位老人逝去,這些老人,也曾是意氣風發的少年,輕姿妙曼的少女,但他們為了我們,付出了大半輩子,而在他們的余生,我們是否應該讓他們重歸幸福?
如今,許多孩子懷著“長大以后再報答”的觀念,可是多少“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痛告訴我們:愛要及時表達,要大聲說出來!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讓更多人感受到愛的溫暖——愛是陽光,普照大地;愛是和風,吹散陰霾;愛,充滿大地,我們都在愛中成長。因此,我們更需要成為一位愛的使者,去回報父母的愛,傳遞關懷的愛,接受愛,更理解愛!
中華民族,素來以“禮儀之邦”著稱,禮儀,是評判一個人的重要依據,從人身上散發出的氣質更能較直接地判斷其整個家庭的素養。禮儀好,舉止優雅,會使人感到如沐春風,舒適愜意,做事也就事半功倍,可謂利人利己。反之,則會遭人厭惡,繼而牽扯到整個家庭的影響,也令父母臉上無光。我們為人子女的,少為父母添私亂,所交之友都是與自己氣質、興趣相長之人,令自己精神得到熏陶,不也正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嗎?
自出生至此,風風雨雨十幾年走過,回想與父母度過的時光,有辛酸,有甜蜜,也有苦澀,但也正是這些,才交織出了五彩繽紛的生活,將我們與父母用牢固的絲線連接在一起。
所以,讓我們從小事做起,一針一線地將細絲纏繞凝聚,將我們的溫暖與關愛,一一傳給父母!
【《父母教會我》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