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教學反思
一、教學反思歷程
教師反思的過程經歷“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四個過程。
具體經驗階段
該階段的任務是使教師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并明確問題情境。
觀察與分析階段
該階段教師將廣泛收集并分析有關的經驗,特別是關于自己活動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價值觀、目的、態度和情感。在獲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師要對它們進行分析,看驅動自己的教學活動的各種思想觀點到底是什么,它與自己所倡導的理論是否一致,自己的行為與預期結果是否一致等,從而明確問題的根源所在。經過分析,教師會對問題情境形成更為明確的認識。
重新概括階段
此階段將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反思舊思想,并積極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積極的驗證階段
這時要檢驗上階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動和假設。在檢驗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新的具體經驗,從而又進入具體經驗第一階段,開始新的循環。
在以上四個環節中,反思最集中地體現在觀察和分析階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環節結合起來才會更好地發揮作用。在實際的反思活動中,以上四個環節往往前后交錯,界限不甚分明。
二、高一數學教學反思(通用20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優秀的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數學教學反思(通用2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1
今秋,我省所有普通高中將全面實施新課程實驗。這是建國以來第八次高中課程改革。這一歷經三年研制、征求包括55位院士在內的社會各界意見的改革,有專家甚至認為,其意義不亞于1977年恢復高考———高中新課改將帶來學習革命
在教育界,專家們是這樣評論這次課程改革的:它是“革命性”的,不僅關系到16到18歲的孩子的成長,更重要的是,它將影響國民素質,影響二三十年后的中國。
高中新課改到底怎樣改?記者近日就此采訪了教育界相關人士,幫助學生和家長在課改啟動前了解有關內容,對高中新課改有一個更加直觀和感性的了解。
課改變了什么
NO.1:一人一張課程表
“學會選擇”將是今年進入高一的學生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與過去不同,改革后的普通高中課程將由學習領域、科目、模塊三個層次構成,由必修、選修兩部分組成。讓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特點選擇要上的課程,這是新課改帶來的最重大變化。
新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后,以往高中實行了幾十年的“統一”課程表將結束使命,取而代之的將是學生的個性化課程表,這樣在一個班級甚至一所學校中,找到兩張完全相同的課程表將很困難。學生因選修內容不同,上課時,不會有固定的同學,會像大學里一樣“走班”上課。
以“高中技術”為例,“高中技術”中的“信息技術基礎”中的選修課有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應用、網絡技術應用等課程供學生選擇,如果學生選修了“網絡技術應用”,那意味著學生將會向網絡研究領域發展。而如果學生選修了“算法與程序設計”,那意味著學生會朝著軟件設計開發領域發展。因此,可以說,選擇了不同的選修課,就意味著選擇了一種不同的未來。而這種選擇權就掌握在學生手中。這也要求學生必須了解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在,要學會選擇。
當然,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安排,高一年級主要以設置必修課程為主,因此,對于學校、家長和學生,還有一定的時間來準備選修課。
NO.2:高中學習“大學化”
研究高中新課改的老師認為,高中學習大學化是學生面臨的第二個問題。高中生必須更主動地學習,像大學生一樣自主地學習。
新教材給老師帶來了挑戰,最大的變化就是從過去“教課本”變成了現在的“教學生使用教材”。一些教材,課本內容多是以專題形式出現,更像是大學教材,學生要學好這部分內容,既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也需要自己懷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去鉆研。
而且,新課改后授課將實行學分制。高中學生要達到144學分,其中必修學分116分,選修學分也需達到28分。據了解,在新課程設置科目中,占必修學分最多的不是各占10個學分的語文、數學、外語,而是新設立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占到了15個學分。
參與新課程培訓的高中老師們認為,新課程就是要體現出高中學習“大學化”,看誰會更加主動學習,這對于過去習慣于填鴨式教育模式的老師和學生而言會感到不適應。
NO.3:20xx年高招也要改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要求,高中課改后,“要實行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學校應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原則,綜合運用觀察、交流、測驗、實際操作、作品展示、自評與互評等多種方式,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歷程。”這一評價體系使得“培養合格的高中畢業生”與“培養高考成功者”的目標分開。
過去高中素質教育是軟指標,由于缺乏衡量的標準,最終還是在走應試教育的老路,而新課改引入的全新的學生評價體系,使得素質教育成為可以進行考核的硬指標。
人們一度擔心:課程改了,高考不改,怎么辦?教育部門明確表態,福建省將積極推進與新課程配套實施的普通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充分利用高考分省自主命題的有利條件,力爭在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高考命題改革等方面有所突破,發揮高校招生對高中課改的“指揮棒”作用。
目前省教育廳已經組織課題組專題研究高校招生考試改革工作,并將適時公布與新課程配套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20xx年,首批進入新課程實驗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將使用基于新課程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
看看高中課改后,學生如何上課
作為我省高中新課改的試點學校,同時又是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福州八中的“選課制、走班制、學分制”改革已經走過8個年頭,為我省全面推進高中新課程實驗積累了許多經驗。近日,福州八中又研發出一套包括學生選課、教師排課、教室安排等在內的電腦軟件,并且已經運用這一軟件對本校高一年級的全體學生實施網上選課和排課的試運行,有90%以上的學生實現了在家通過電腦選課。
現在,我們就跟隨福州八中高一學生小彭,來看看他是如何選課的,當然,這只是一個大體框架,一些細節可能會有所變化。
鼠標輕點,網上選課
小彭首先用自己的學號登錄本校的NCIS選課系統,進入系統后選擇“學生選課”一欄,可以看到“設置模塊對應的教學班”,以下包括:“模塊名稱”、“模塊性質”、“模塊學分”、“考核辦法”、“對應的課程內容”、“開課情況”等等。小彭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模塊里添加教學班,完成選課設置。這些步驟可以在學校的電腦機房里進行,也可以在家里的電腦上操作,甚至可以和三兩個興趣相投的同學一起商量如何進行選課。
既有必修,也可自選
小彭的普通高中課程其實是由三個層次構成:A.學習領域(八個學習領域);B.科目(各個領域有不同的學科組合);C.模塊(分必修和選修模塊)。
在A這個層次上,小彭首先要選擇學習領域,但他實際上不能作任何選擇,因為學生在每個學年,八個學習領域都必須選擇到。這八個學習領域分別是:a語言與文學b數學c人文與社會d科學e技術f藝術g體育與健康h綜合實踐活動。按照要求,小彭在八個領域都要學,以防止偏科。
在B層次上,每個學習領域都由課程價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組成,每個科目下設有必修和選修模塊。八大領域及其屬下的學科組合如下:語言與文學包括語文、外語;數學包括數學;人文與社會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科學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技術包括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包括藝術或美術、音樂;體育與健康包括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
體現小彭選課的自主權事實上發生在C層次上。在這個層次里,每個科目下有若干個模塊,包括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模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了學科內在的邏輯聯系;每一個模塊都有明確的教育目標,并圍繞某一特定內容,整合學生學習經驗和相關內容,構成相對完整的學習單元。
修學順序,可以顛倒
前面小彭所進入的“NCIS”選課系統,指的就是前面所說的B層次和C層次。現在以“人文與社會”學習領域下的“歷史”科目為例,來說明學生們可以怎樣選擇。
歷史包括必修和選修模塊,其中,有三個必修模塊,分別是:歷史1.著重反映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歷史2.人類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歷史3.著重反映人類社會思想文化領域的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
這三塊模塊是小彭必修的,在有些科目中,這些模塊之間有些是有邏輯關系的,即小彭一定要先學模塊1后,才能選擇模塊2,但是,在有些模塊中,是沒有先后的順序的,他可以先在高一年選擇歷史2,高二年再選擇歷史1。
此外,歷史還有6個選修模塊,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20世紀的戰爭和和平,近代社會民主思想與實踐,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探索歷史的奧秘,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在以上6個選修模塊中,小彭就可以憑借自己的興趣挑選。
學生走班,刷卡上課
如果幾十門必修、選修課程完全放開讓學生來選,一個年段600多名學生很有可能選出100多種課程表。如何編排這些課程表,如何讓學生進行選課,如何安排教師和教室這些都是問題。
福州八中的高山校長介紹說,有選修課就必然產生“教學班”與“行政班”之別,“走班制”也應運而生。而“走班制”所帶來的學生管理問題,是整個高中新課改中最難處理的環節,也是高中新課改中不可回避的問題。目前八中已經嘗試通過調整校內管理規章,來規范行政班班主任和教學班任課教師在學生管理工作上的銜接,并配合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對學生在走班時的流向進行適時的考勤管理。
此外,還著手研發出一套裝置來實現這種教學管理,即在“走班制”條件下,給學生自主安排的自由,但學校也能隨時掌握學生的出勤情況。通過裝配校園一卡通考勤系統,學生進入教學班時只需將學生卡放在課桌上的相應位置,老師可實時在線查詢或顯示任何學生的位置(包括自習室、實驗室、閱覽室等開放空間),記錄可由相關人員憑權限查詢。
用福州八中經歷過八年課改實踐的教務處主任杜老師的話來說,“技術不是問題,關鍵還是態度。”因為這一套選課和教學管理軟件系統上個學期才剛剛開始研發,而在此之前,所有的選課、排班,協調老師和教室,都是完全靠手工匯總編排而成的。
關注:新變革將牽動所有神經。今年秋天,我省全部高中都要進入課改實驗了,那么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有哪些方面急需加強呢?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2
回顧高一前階段的教學,我有一種沉重的感覺,學生的數學學習呈下降的趨勢,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在逐漸失去興趣,問數學問題的同學在逐漸減少。是什么原因造成高一學生數學成績下降呢?
1.初、高中教材間的跨度過大初中教材偏重于實數集內的運算,缺少對概念的嚴格定義或對概念的定義不全
如函數的定義,三角函數的定義就是如此;對不少數學定理沒有嚴格論證,或用公理形式給出而回避了證明,比如不等式的許多性質就是這樣處理的;教材坡度較緩,直觀性強,對每一個概念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數知識,緊接著就是函數的問題(在函數中,又分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它們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圖象)。函數單調性的證明又是一個難點,向量對空間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格,論證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此外,內容也多,每節課容量遠大于初中數學。這些都是高一數學成績大面積下降的客觀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我在這學期為了解學習情況共和學生座談了三次,同學們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懂但作業不會做。
不少學生說,平時自認為學得不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帶著問題我多次去聽了初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發現初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老師每講完一道例題后,都要布置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相當多。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師把題型分類,讓學生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重點題目反復做多次。而高中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的論證和推理上下功夫。從高三教學下來的老師,可能在教學中不知不覺以高三的復習要求去教學,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師教學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過渡過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適應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
3.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數學學習高一學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他們上課注意聽講,盡力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但課堂上滿足于聽,沒有做筆記的習慣,缺乏積極思維;遇到難題不是動腦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師講解整個解題過程;不會科學地安排時間,缺乏自學、看書的能力,還有些學生考上了高中后,認為可以松口氣了,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
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為要想大面積提高高一數學成績,應采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教師要鉆研初中大綱和教材。
高中教師應聽初中數學課,了解初中教師的授課特點。開學初,要通過摸底測驗和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摸清三個底(初中知識體系,初中教師授課特點,學生狀況)的前提下,根據高一教材和大綱,制訂出相當的教學計劃,確定應采取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學校也應該組織初、高中老師座談,交流教法
2.高一要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注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
根據我的實踐,我認為高一第一章課時數要增加。要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時注意形象、直觀。如講映射時可舉“某班50名學生安排到50張單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觀例子,為引人映射概念創造階梯。由于新高一學生缺乏嚴格的論證能力,所以證明函數單調性時可進行系列訓練,開始時可搞模仿性的證明。要增加學生到黑板上演練的次數,從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章節考試難度不能大。通過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難度,提高學生的可接受性,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的正常教學
3.嚴格要求,打好基礎。
開學第一節課,教師就應對學習的五大環節提出具體、可行要求。如:作業的規范化,獨立完成,訂正錯題等等。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弊病,應限期改正。嚴格要求貴在持之以恒,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成為學生的習慣。考試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為三塊進行教學,每講完一塊都要復習、測驗及格率不到70%應重新復習、測驗,課前5分鐘小條測驗,應經常化,用以督促、檢查、鞏固所學知識。實踐表明,教好課與嚴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環節。
4.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但是高中階段學習上的需要,還會使學生受益終生。但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一方面需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也靠老師的強求。教師應向學生介紹高中數學特點,進行學習方法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這里,重點是會聽課和合理安排時間。聽課時要動腦、動筆、動口,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是只記結論。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輔導書,以擴大知識面。提倡學生進行章節總結,把知識串成線,做到書由厚讀薄,又由薄變厚。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3
本月份的教學內容是三角函數這一章,在講授這一章時,各個老師各有各的見解,心得,現小結如下:
陳少敏老師認為:應把正、余弦、正切函數的內容講過,這樣我們在講y=Asn(ωx+φ)、y=Acy(ωx+φ)y=Atan(ωx+φ)這一類函數時就很輕松,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逐漸滲透化歸和類比的思想以及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
何秋萍老師認為可以結合這一章知識點的特點即涉及圖像以較多,一些結論是通過圖像變換而來的。可以借助多媒體來演示,利用信息技術動態演示功能,幫助學生發現圖象的特點,觀察函數變化過程,通過這一系列的直觀性認識自然而然得出結論,所以提倡積極受用信息技術講授。
王桂芳老師對新課程中的過程與應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課程對教學過程的要求是用生動的課堂過程激發學生的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生理解所學的基本知能點,加強學生在一節課內的情感流線,使學生掌握自主探索的能力最后才是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應有,這樣就會造成課堂教學對知識點的延伸、拓展和變形應用幾乎無法作出要求,所以,他認為要使新課程進行下去,以下幾個方面至關重要:
一是與新課程配套題率的建立;
二是統一的教學思路,一致按新課程知能點的要求走,不亂補充,不亂擴展。
祁惠香老師在講授正切線這一節課時,從學生的課堂練習中發現屢屢出錯的原因在于概念的含混不清,強調概念教學一定要透徹,不能本末倒置,同時要提出了自己的的教學理念——五能五讓:
能讓學生觀察的,讓學生自己去觀察,能讓學生思考的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能讓學生計算的,讓學生自己去計算,能讓學生總結的,讓學生自己去總結,能讓學生反思的,讓學生自己去反思。
陳梅英老師認為:在課堂上盡量讓他們在掌握教學大綱的同時,讓他們抓住基礎,教會他們牢記公式,靈活應用數學公式,善于變通之有益,變之有用,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4
高一是基礎年級,與初中學習有所不一樣,所以我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經常總結。提高對教學診斷、調整、糾錯的本事,提高對教學過程中問題的敏感度。養成一種對教學的自覺反思行為、習慣。沖破經驗的束縛,從而使自我從“經驗型”教師走向“學者型”教師。構成“學會教學”的本事。
從平時的練習和檢測中能夠看出,學生的惰性表現突出。在新授的知識中,理解的資料多,可是記憶是一切學習的基礎,異常是學生對記憶,容易出現三天不回顧,幾乎忘記的現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注重引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掌握,調動學生學習的進取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其首要任務是樹立正確的數學觀,進取地自覺地促進自我的觀念改變,以實現由靜態的,片面的、機械反映論的數學觀向動態的,辯正的模式論的數學觀的轉變。異常是實現對上述問題的樸素的不自覺的認識向自覺認識的轉化。
要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是指關注此刻的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認識并肯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愛護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培養學生自覺自理本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主動參與性,要尊重學生的差異,不以同一標準去衡量學生,更不要以學生的分數論英雄。教師要多鼓勵學生提出“為什么?”“做什么?”怎樣做?”鼓勵學生敢于反駁,挑戰權威,挑戰課本。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對于這一學期的高一數學教育教學工作,我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一、對教學目標反思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中的首要環節,是一節課的綱領,對綱領認識不清或制定錯誤必定注定打敗仗。對于我們新分教師來說我自認為有以下幾點不足:
1、對教學目標設計思想上不足夠重視,目標設計流于形式。
2、教學目標設計關注的仍然只是認知目標,對“情感目標”、“本事目標”有所忽視。重視的是知識的灌輸、技巧的傳遞,嚴重忽視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學目標的設計含混不可測,不足夠具有全面性、開放性。
教學目標的制定要貼合學生的認知程序與認知水平。制定的教學目標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學生發展。要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這么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這道題都講過幾遍了還不會做”,碰到這樣情景,教師不應埋怨學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現這樣狀況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學生不理解這樣的講解方式,還是認識上有差異;是學生不感興趣,還是教師點撥,引導不到位;是教師制定的難點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上的難點出現了不合拍;是教師期盼過高,還是學生理解新知識需要一個過程;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時要全面了解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在學生現有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有效手段調動學生的進取性,激發興趣,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忙下經過自我的努力向高一級的認知水平發展。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構成良性發展。教師千萬不能埋怨責怪學生,不反思自我,只會適得其反,以致把簡單的問題都變成學生的難點。所以教學設計要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要教給學生需要的數學。
二、對教學計劃反思
在教學設計中,對教學資料的處理安排還存在以下幾個缺乏:
(1)缺乏對教材資料轉譯;
(2)缺乏對已學知識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和整體系統化;
(3)缺乏對舊知識分析應用的螺旋上升的應用設計;
(4)缺乏對教學資料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5)缺乏對自我上課的經驗總結。
三、對聽課的反思
聽課決不是簡單地評價別人之優劣,不是關注講課者將要講什么,而是思考自我如何處理好同樣的資料,然后將講課者處理問題的方式與自我的預想處理方式相對照,以發現其中的出入。
四、征求學生意見
潛心于提高自我教學水平的教師,往往向學生征詢對自我教學的反饋意見,這是教師對其教學進行反思的一個重要的渠道。
若在課堂上設計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則整堂課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始終很高.課后我總結出以下兩點成功體會:
(1)抓住知識本質特征,設計一些誘發性的練習能誘導學生進取思維,刺激學生的好奇心
(2)問題的設計不應停留在簡單的變式和膚淺的問答形式上,而應設計一些既能讓學生動手觸摸、又能動腦思考的問題,這樣可使學生在"觀察、實踐、歸納、猜想和證明"的探究過程中,激發起他們對新知識的渴望.
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將解決學生困惑的方法在教學后記中記錄下來,就會不斷豐富自我的教學經驗。
五、記教學中學生的獨特見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材資料的實踐者,經過他們自我切身的感覺,常常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見解。有時學生的解法獨具一格,對此,教師應將這些見解及時地記錄下來。
六、記教學再設計
教完每節課后,應對教學情景進行全面回顧總結。根據這節課的教學體會和從學生中反饋的信息,研究下次課的教學設計,并及時修訂教案。
我相信,當教學反思行為成為一種習慣時。我必然會沖破經驗的束縛,使自我從“經驗型”教師走向“學者型”教師。構成“學會教學”的本事。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5
這學期,我擔任了高1(2)班班主任及高1(2)、(7)班的數學教學工作。首先,我想就數學教學工作談談我及我們備課組的1些做法:
1、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1些思想觀念,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開學初,我就給他們指出高中數學學習較初中的要難度大,資料多,知識面廣,讓他們有1個心理準備。我們班是1個重點班,全班大多數同學初中升高中成績比較好,這造成1些成績相對較差學生有自卑感,害怕自我不能學好數學;相反有些成績較好學生驕傲自大,放松對數學的學習。對此,我給他們講清楚,大家其實處在同1起跑線上,誰先跑,誰跑得有力,誰就會成功。對較差的學生,給予多的關心和指導,并幫忙他們樹立信心;對驕傲的學生批評教育,讓他們不要放松學習。
第1次月考,全班很多同學考得不好,甚至有個別同學僅有3、410分。有個以前成績較好女生哭著對我說,她從來沒有考過這么低的分,對學好數學沒有信心。我耐心給她分析沒考好的原因,1是試卷的難度大,2是考查的知識點上課時沒能重點掌握,3是沒有做好復習工作,教給她要注意的地方。經過她自身的努力,期中考試中,這位女生數學考了96分。1段時間的調整,全班基本上樹立了能學好數學的信心。
2、改變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開始,有些學生有不好的學習習慣,例如作業字跡潦草,不寫解答過程;不喜歡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不會總結消化知識;對學習馬虎大意,過分自信等。我要求統1作業格式,表揚優秀作業,指導他們預習和復習,強調總結的重要性,并有1些具體的做法,如寫章節小結,做錯題檔案,總結做題規律等。對做得好的同學全班表揚并推廣,不做或做得差的同學要批評。在我的嚴格要求下,大多數同學能很快理解,慢慢的建立起好的學習方法和認真的學習態度。當然,要改變根深蒂固的問題并不容易,這學期還要堅持下去。
3、備課組的精誠合作是取得成績的關鍵
如果說高1數學取得了一點成績的話,那也是我們備課組在組長的指導下,團結合作的結果。
組長李運根教師教學本事強、經驗豐富,對我們年輕教師的指導更是不遺余力。從團體備課到作業批改,從課程安排到備考統籌等各方面,李教師作了很多的工作。他還經常聽新教師的課,對各種問題給予正確的指導,能夠說我們新教師的成長離不開組長的幫忙。
我們的備課組的新教師占了大多數,有的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教學經驗不足,這更需要發揮團體的力量。首先,團體備課使我們對教材的認識到達統一,理解更深刻,時間安排一致。除了規定的時間團體備課外,我們還經常在一起討論,解決問題。其次,統一測試、統1復習資料。平時,備課組安排教師出單元資料、檢測題,然后統一使用。在期末復習階段,組長安排每個教師負責出各章節的復習資料、復習題,資料共享。所以,最終的成績是我們備課組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
下頭,我想簡略的談談我的班主任工作兩個方面。
1、高標準,嚴格要求學生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很多,每個班主任的方法有可能各不相同。對于剛進校的高1新生來說,可能不適應新的環境,容易犯一些錯誤是難免的。但如果不嚴格管理,放任自流,到最終會出現更大的問題。所以,從軍訓起,我就對他們提出了高的標準,嚴格要求。高標準是各方面要做到最好,最終考上夢想的大學。嚴格要求做到幾個方面:
1、紀律方面嚴格按照校、班的各項規章制度來要求學生,并將問題落實到位,決不馬虎。
2、學習方面提出班級目標和個人目標,力爭上游,對學習態度差的學生給予嚴厲的批評和指正;對學習成績有退步的學生給以耐心的指導,分析原因,幫忙其提高。
3、對各項活動進取參與,努力取得成績,以之來不斷鍛煉進取心。經過高標準,嚴格要求學生,創造1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進取向上的班級體。
2、與科任教師密切配合,做好各科的協調工作
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配合各科任教師的教學工作。高一新生剛開始很難適應新的教師的教法或口音,因而出現1些與教師之間的問題。經過了解,將一些問題向各位教師反映,爭取雙方慢慢適應。另外,當科任教師發現某同學學習存在問題,我將會及時處理。期末考試臨近,各科有很多作業,為了避免爭時間輔導,我將各時間段安排給各位教師。
作為班主任,我還做得不夠好。沙中有很多優秀的班主任,我會不斷的向他們學習,爭取做得更好。
以上是我工作的一個總結和體會,當然,有些可能是膚淺的,有些是大家平常都明白的。在我工作中,也有很多沒能到達預期的效果,但我始終相信1分耕耘,總會有1分收獲,所以我也將會繼續努力,力爭做的更好。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6
走出學校,踏上工作的崗位,我已有了兩年半的教齡。上個學期,我又重新回到高一,為了進一步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我在上學期初就下定決心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我,教學上虛心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景,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使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經過了一個學期,我對教學工作有了如下的感想:
一、認真備課,既備學生又備教材備教法。
根據教材資料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程教學,擬定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盡可能的預先研究到,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小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整理每一章節的知識要點,為學生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一名新教師不斷努力的目標。我追求課堂講解的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情感化,生動化;努力做到知識線索清晰,層次分明,教學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我認為學生進取參與,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所以在課堂上我異常注意調動學生的進取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讓學生學得簡便,學得愉快。師傅在平時的指導中多次強調讓我必須要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講得盡量少些,而讓學生自我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些;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研究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理解本事,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在教學上做到有疑必問。
在每個章節的學習上都進取征求其他有經驗教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教師的課,做到邊聽邊學,給自我不斷充電,彌補自我在教學上的不足,并常請備課組長和其他老教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改善教學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鞏固的過程。為了做到布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導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能讓學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并分析、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景,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時評講,并針對反映出的情景及時改善自我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后,為不一樣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一樣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經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先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后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后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異常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簡便,提高也快,興趣和求知欲也會隨之增加。
六、進取推進素質教育。
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本事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本事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本事。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七、狠抓學風。
在擔任高一(5)班的教學工作的同時,我也是高一(10)班的班主任,學生比較重視該科,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這樣就勢必影響了其他學科成績的提高。對此,我狠抓學風,在班級里提倡一種認真、求實的學風,追求讓學習充滿挑戰,。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同學的學習進取性,開展了學習競賽活動,在學生中興起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而5班雖然沒有做他們的班主任,但大部分同學對數學都很感興趣,學習勁頭也濃,但有個別同學考試成績不夢想,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興趣,我就跟他們講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重視程度;有些是沒有努力去學,我提出批評以后再加以鼓勵,并為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幫忙他們;一些學生基礎太差,過分自卑,我就幫忙他們找出適合自我的學習方法,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失敗,要給自我信心,并且要在平時多讀多練,多問幾個為什么。同時我也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免費輔導。經過了這個學期,絕大部分的同學都養成了勤學苦練的習慣,構成了良好的學風。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7
數學教育不僅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關注結果是如何發生、發展的。從教學目標來看,每節課都有一個最為重要的、關鍵的、處于核心地位的目標。高中數學不少教學資料適合于開展研究性學習。從學習的角度來看,教學組織形式是教學設計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我們能充分挖掘支撐這一核心目標的背景知識,經過選擇、利用這些背景知識組成指向本節課知識核心的、極富穿透力和啟發性的學習材料,提煉出本節課的研究主題,那么就需要我們不斷提高業務本事和水平。以下是我對教學的一些反思。
一、強調教法、學法、教學資料以及教學媒介的有機整合。
教學設計的難點在于教師把學術形態的知識轉化為適合學生探究的認知形態的知識。學生的認知結構具有個性化特點,教學資料具有普遍性要求。如何在一節課中把二者較好地結合起來,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二、質疑反思的培養
經過現狀調查,看出在目前的數學教學中缺乏有目的、有意識,具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質疑與解決問題、認識問題后的反思。學生的質疑反思本事是能夠培養的,要有目的設計、訓練。所以要培養質疑反思本事必須做到:
(1)明確教學目標。要使學生由“學會”轉化為“學會——會學——創新”。
(2)在教學過程中要構成學生主動參與、進取探索、自覺建構的教學過程。
(3)改善教學環境。
(4)優化教學方法。
三、反思教育教學是否讓不一樣的.學生得到了不一樣的發展
應當怎樣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會說要因材施教。可實際教學中,又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應當掌握哪些知識,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同樣難度的作業等等。每一位學生固有的素質,學習態度,學習本事都不一樣,對學習有余力的學生要幫忙他們向更高層次邁進。平時布置作業時,讓優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后,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量。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努力到達基本要求。布置作業時,讓學困生,盡量完成書上的習題,課后習題不在家做,對于書上個別異常難的題目能夠不做練習。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8
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來說不僅僅要上好每一堂課,還要對教材進行加工,對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的結果進行反思。因為數學教育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為關注結果是如何發生,發展的我們能夠從兩方面來看:一是從教學目標來看,每節課都有一個最為重要的,關鍵的,處于核心地位的目標。高中數學不少教學資料適合于開展研究性學習;二是從學習的角度來看,教學組織形式是教學設計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我們能充分挖掘支撐這一核心目標的背景知識,經過選擇,利用這些背景知識組成指向本節課知識核心的,極富穿透力和啟發性的學習材料,提煉出本節課的研究主題,這樣就需要我們不斷提高業務本事和水平。以下就是我結合高中教師培訓聯系自我在平時教學時的一些情景對教學的一些反思。
一、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于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所以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系的等方面去展開。
以數列為例:從邏輯的角度看,數列的概念包含它的定義,表示方法,通向公式,分類,以及幾個特殊的數列,結合之前學習過的函數來說,它在某種程度上說,數列也是一類函數,當然也具有函數的相關性質,但不是全部。從關系的角度來看,不僅僅數列的主要資料之間存在著種種實質性的聯系,數列與其他中學數學資料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數列也就是定義在自然數集合上的函數;
二、對學數學的反思
對于在數學課堂每一位學生來說,他們的頭腦并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著自我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著“空的容器”,按照自我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里“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應當怎樣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會說要因材施教。可實際教學中,又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應當掌握哪些知識,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同樣難度的作業等等。每一位學生固有的素質,學習態度,學習本事都不一樣,對學習有余力的學生要幫忙他們向更高層次邁進。平時布置作業時,讓優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后,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量。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努力到達基本要求。布置作業時,讓學困生,盡量完成書上的習題,課后習題不在家做,對于書上個別異常難的題目能夠不做練。
總之,在上好一堂的同時,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進行相應的教學反思能夠不斷提高業務本事和水平,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9
開學一個月來,通過對教學的實踐,對學生學情的掌握,以及對“精講多練”教學要求的認識,我逐步適應了這個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也慢慢適應了我的這種教學模式。這是對我的一個檢驗,也使得我對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為以后的教學做更充足的準備。以下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認識和感想:
一、根據學生學情教學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為選擇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嘗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今天的學生仍有一定的啟迪。
但是,在開始的上課過程中,我常常看到學生茫然的眼神,伏案會周公的情形,以及一聲聲的“老師,我聽不懂!”讓我的內心覺得非常的不安:我是不是講的太難了?太艱澀難懂了?回頭想想,發現自己是以以前自身作為學生的情況來考慮教學,并沒有更多的考慮現在學生的情況。這時候,我認識到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提供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這時候就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觀點出發,參考并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未必相同,理應先考慮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可以適當的進行針對性的備課與教學。
二、備課小組組內交流探討
這一個月來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第一章《集合與函數概念》以及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1)》的第一節指數函數。在這部分內容中,只要是牽扯到函數,學生還是一頭霧水。在上這塊內容時,我們小組的四位老師各有各的見解與心得:組長陳老師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形象生動,講課細致到位;鄧老師授課激情四射,語言幽默,重點突出;葉老師上課則是內容由淺入深,步步為營,解題格式清晰明了;黃老師以引為主,由學生出發,講練結合。
我們通過交流,一致認為不應該急于求成趕進度,應該將學生的基礎夯實,并將初中的部分相關知識點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新課程對教學過程的要求是用生動的課堂過程激發學生的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生理解所學的基本知識點,把握學生在一節課內的情感流線,加強學生對解題過程的理解,使學生掌握自主探索的能力最后才是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應用。
通過對教學過程的探討與交流,我們高一備課組成員達成對“精講多練”教學要求的共識,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力爭做到精講多練,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認真聽取學生對數學課的意見和建議
由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第一周的學生情況不是很好,上課睡覺的學生大有人在,作業完成情況也不樂觀,解題格式不清楚,概念混淆等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在3.4班我在某堂課上留了5分鐘給學生,把他們對數學課的感受以及意見和建議都寫在紙條上交上來(無記名方式),我在閱讀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自身的不足和學生的基本情況:
1、講多練少。這一點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已經逐步改善。
2、課堂例題應以課本為主,出題要有針對性,還要從易到難逐步遞進。
3、題目講解、分析要清晰明了,步驟要分明。這方面在聽取多位老教師講課后,大為改觀,尤為體現在作業完成情況上,解題格式明顯清晰許多。
4、上課互動性的增強:在課堂中,對學生完成課堂練習的情況進行分析,分析學生的解題情況,通過提問其他學生,讓全班學生幫助分析錯題原因,做到講、練、評的有效結合。
在這一屆高一學生中,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所以要耐心加細心,不能太急于求成。每次備課、上課前都應先考慮上一節課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備課、教學。并且在每次盡量將相關的初中知識點進行復習記憶,幫助學生鞏固初中知識。
四、對學生的要求及反饋
針對學生的上課表現以及課后作業情況,在第二周的時候我明確給學生提出了以下三個要求:
1、課前必須要預習新課內容。做好預習工作
是學好這堂課的先決條件,沒有預習,就不知道這節課所要上的內容是什么,自己所不會的是什么,更不清楚新課中的重點和難點在哪了。
2、上課時必須準備一本數學專用的筆記本,用來做課堂筆記以及課堂練習所用。上課要做到動腦、動手、動筆,只有多動手做題,理解解題過程,才能更加有效的將知識點吸收、理解和應用,才能更好的記憶有關知識點。
3、課后及時完成復習,以及《三維創新》中的知識要點梳理。認真并且盡量獨立自主地完成老師當天布置的練習和作業,通過練習鞏固基礎。多做題,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和缺漏是學好數學的重要方法。
在任教的高一(3)、(4)班中,經過一個月的教學,相處和交流,發現高一(3)的學生課堂比較安靜,氣氛比較難以調動,會出現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全班冷場的情況,但是在知識內容的接受和掌握程度上會優于(4)班的學生;相對的,(4)班學生在課堂上會更加的活躍,但是其中部分學生純粹是在跟風、瞎起哄,在作業情況上也會完成的稍差些。在這種情況下,在以后的教學中,如何在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更好的提高課堂有效性是我下個階段教學任務中所要重點提高的部分。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10
對于高一新生來說,進入高中,學習科目增多、學習內容變難、老師的教學方式與初中不一樣等等,那么如何讓高一新生迅速融入高中學習、生活中來,我們教師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一、對學情的了解
1、初高中知識銜接存在脫節。例如高一數學第一章集合常用到的“十字相乘法、韋達定理、二次函數性質”等,在初中沒有納入教學目標,而學生一上高中就需要用這些知識、方法。
2、初高中教學方法存在差異
初中要求做到低起點、小步走,嚴要求,勤反饋,滿分卷;而高一,由于學生學習的科目多,學習內容又比初中加深好多,而且高一數學學習的4本書,有3本在高考中是重點考查的內容,因而高中數學主要不僅是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滲透,更注重學生思維的啟迪。
3、初高中思維習慣存在差異
主要表現在思維能力的差異,思維認知的差異,思維創新的差異。例如必修一第一章集合,有些題目就是新定義型的,要求學生根據新定義解題,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思維能力。
二、對教學的準備
1.對教學把握要準。例如:高一階段,考試不涉及一元二次不等式,而一些舊的練習中會有這樣的題目,遇到就不要費時間費精力去講解了;再例如:抽象函數等,高一不需要講,高一不考等等,我們老師平時教學要把握準。
2.對備課準備要充分。每一節課的目標要明確、細化,僅有容量是不夠的。要研究課堂教學中可能生成的東西,要研究重點、難點如何突破等等。
3.對學生指導要細。剛入高中的學生,對數學解題的技巧、分析、歸納、總結的思維習慣較差;在課堂上學生不知道如何解題,不會回答問題等現象,需要我們數學教師對學生學法上給予指導。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對于高一新生,一些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都需要我們教師進行培養、落實,因為“卓越其實源于一種習慣”。
對高一學生學情有充分的了解,對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關注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優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如果我們高一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注意這些方面,那么我們的教育教學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11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在廉江中學任教已快一年,這一年我擔任了高一數學的教學工作。從成為廉江中學的一名教師開始,我就決心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教學上虛心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使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經過了這快一年的教學,我對如何做好教學工作有了深刻的體會:
一.對學生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高一是學生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階段,有很多同學不能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例如新的競爭壓力,以往的學習方法不能適應高中的學習,不良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等一些問題困擾和制約著學生的學習。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確實下了一翻功夫。
1、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一些思想觀念,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開學初,我就給他們指出高中數學學習較初中的要難度大、內容多、知識面廣、更抽象、邏輯思維更強,讓他們有一個心理準備。我們學校是重點高中,所以班上大多數同學初中升高中成績比較好,這造成一些數學成績相對較差學生有自卑感,害怕自己不能學好數學。對此,我一開始就給他們講清楚,現在大家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無論在初中學得如何,現在誰先跑,誰跑得有力,誰就會成功。
第一次月考,全班很多同學考得不好,我在班上詳細分析了這次沒考好的原因:一是試卷的難度大,二是考查的知識點上課時沒能重點掌握,三是沒有做好復習總結工作,四是沒有改變學習方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全班基本上樹立了能學好數學的信心。 2、改變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但是高中階段學習上的需要,還會使學生受益終生。開始,有些學生有不好的學習習慣,例如作業字跡潦草,不寫解答過程;不喜歡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不會總結消化知識;對學習馬虎大意,過分自信等。我要求統一作業格式,指導他們預習和復習,強調總結的重要性,并有一些具體的做法,如寫章節小結,做錯題檔案,總結做題規律等。在我的嚴格要求下,大多數同學能很快接受,慢慢的建立起好的學習方法和認真的學習態度。當然,要改變根深蒂固的問題并不容易,這學期還要堅持下去。
二.刻苦鉆研教材,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教研能力
我以前學的不是新課標課程,雖然大學做過家教,但主要是注重講題,我是在大四實習的時候真正接觸新課標的教學,所以為了做好高一的教學我做了很大的努力。
1.認真備課,既備學生又備教材備教法。
為了備好課我認真閱讀新課標,鉆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內容,查閱教學資料,適當增減教學內容, 認真細致的備好每一節課,真正做到重點明確,難點分解。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向老教師討教或在備課組內討論。另外,我還積極閱讀教學教參書籍及教學論文,認真學習各種教學方法,并嘗試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去,當然,還有很多是不成熟的。
我們學校的教學模式是“顯示目標,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在遵循學校教學模式的情況下我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程教學,擬定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盡可能的預先考慮到,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2.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一名新教師不斷努力的目標。我追求課堂講解的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情感化,生動化;努力做到知識線索清晰,層次分明,教學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我認為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所以在課堂上我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導師在平時的指導中多次強調讓我一定要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講得盡量少些,而讓學生自己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些;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接受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3.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在教學上做到有疑必問。
學校對我們高一新老師非常關心,為我們每位新老師指配了一名導師對我們進行輔導,還加強了備課組的活動,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向其他老師學習。在每個章節的教學上我都積極征求其他有經驗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我經常去聽其他老師特別是老教師的課,在聽課中學習其他老師如何講授如何拓展以及怎樣處理教材和課堂問題,在邊聽邊學中,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彌補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我的導師每個星期都來聽我的課,并針對我的教學給了我很好的建議。除了導師我還常請備課組長和其他老教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改進教學工作。
三.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鞏固的過程。為了做到布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導資料進行篩
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能讓學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并分析、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時評講,并針對反映出的情況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后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后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欲也會隨之增加。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雖然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但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更加強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因為數學是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以上幾點便是我的一點心得,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為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積累經驗,以便盡快的提高自己。
最后我要非常感謝學校的領導和高一年級的全體老師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更要感謝我們高一數學組的所有老師,特別是我們的組長祁東欽老師、我的導師肖子欽老師、A組備課組長曾春戰老師以及王培強老師在我努力學習的過程中正是因為他們的悉心指導,我的教學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12
回想高一的數學教學過程,有許多值得推廣的經驗,在這里做一個簡單的回顧與總結。
一、數學知識的銜接
新高一的同學相對與往屆高一的同學而言,數學基礎知識更加不扎實、不系統,數學概念尤其淡漠,解題規范性和解題能力急需提高。補充一些初中不講或講而不深的而高中教學又是必須用到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如:二次函數的配方法,二次函數的值域,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簡單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絕對值的定義,簡單的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代數式的通分、分母有理化、立方和(差)公式與和(差)的立方公式,函數、方程、不等式的數學思想,整體換元的數學思想等。有了這些知識上的準備,才能為必修Ⅰ的順利完成奠定基礎。
二、學習方法與思維習慣的銜接
從初中步入高中,學生又面臨新的挑戰。高一是學生在高中三年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剛開始階段,尤為重要。數學是各學科課程中的基礎學科,是其他學科課程的學習基礎,并且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數學給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節課的課容量大而且內容相對初中更加抽象、更加難理解。開始學生感到學習比較吃力、作業出錯較多都是很正常的現象。解決這些困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思考、多訓練。怎樣學好高中數學是許多學生非常關心的問題,也是許多同學進入高一后非常困惑的問題。為了更好的指導學生學好高中數學,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課前要預習。初中每節課的內容較少且易于理解,而高中課容量大且相對較難。適當的預習將有利于提高每節課的聽課質量。
(二)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初中的課程進度相對寬松,每次期中或期末考試之前有比較充裕的復習時間,而高中的進度相對緊張,考試以前幾乎沒有復習時間。這就要求學生上課一定要記好筆記,作好當天的課程復習,也有利于自己經常進行階段性復習。
(三)該記住的一定要記住。有一些公式、定理、規律和方法是要求熟記的,一定要準確、熟練地記憶。
(四)學會讀書,注意復習。對于講過的內容要進行及時復習,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對每節課老師講完的內容一定要回頭再復習,加以鞏固、理解,這樣知識掌握的就比較牢固、扎實,尤其是對課堂上老師講完的習題當時還不太理解的題目,回去一定要再復習,把當時不明白的地方弄清楚。自己在學習中遇到不會的問題或不懂的問題要及時提出、及時解決,切記不能攢一大堆問題再問。復習還要注意當天復習與階段性復習相結合。
(五)課后應先復習,再獨立完成作業。初中的時候學生養成了討論學習的習慣,這種習慣有利于合作與探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作業是對學生一天知識掌握情況的鞏固復習與檢測,所以一定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完成作業,不要討論作業。發下作業后應及時訂正,并且在改錯本上記錄下來,針對出現的錯誤回歸課本,進一步學習、理解、鞏固基礎知識。
(六)及時檢測,反饋矯正。在復習過程中,我們適時地進行章節性檢測以及單元檢測,并且與學校的月考有機地結合起來,及時反饋矯正。
(七)補充的數學內容要及時消化理解,相應的題目要抓緊完成。不要總是依賴與老師,同學的幫助。
三、學習心理的銜接
(一)以情誘教。為了讓學生找到開啟成功的鑰匙,我們每位任課老師在傳授知識、關心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更關注學生的情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讓學生領悟到真正的成功就是自立、自強、自信。在給學生解答問題時,先了解學生的困惑,解決問題,再授以方法,指導學法。我們這種以情誘教的方法,很容易從心理的接近學生,使學生盡快適應新環境。
(二)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著重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訓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立足于研究教材、解讀,在選題上注重“三基”。我們堅定不移地以教材為基本素材,“三基”培養與訓練始終放在首位,
夯實基礎。這種視點高、起點低的教學方法,很容易消除高一學生心理上的為難情緒和對數學的恐懼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重視學情分析,因材施教。我們學校的班級中,有致明班、弘毅班、普通班、美術特長班,在數學教學上要求有明顯的差異。在教學定位以及資料的組織使用、測試題的選取上,我們不盲目地要求統一,而是結合班級特點,因材施教,有著很強的針對性。使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為后續學習注入新的動力。
(四)強調信息技術的作用,強調數學的應用價值,發揮新課改的優勢。我們始終堅持引導讓學生人人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通過課堂上利用微機畫函數圖象,特別是利用幾何畫板畫動態的函數圖象,課后上網查找資料等,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快的成長。
在設置例題和習題時,我們引進了大量的生活、生產、科學和技術中的題目,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有用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從心理上,重視數學、熱愛數學。
從以上三個方面入手,我們做了大量的富有實效的細致有序的工作,學生正向我們期待的方向發展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13
不知不覺一年已過去,這一年我擔任著高一(3)班的數學老師.這一里我通過對教學的實踐,以及對學生學情的掌握,我逐步適應了這個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也慢慢適應了我的這種教學模式。這是對我的一個檢驗,也使得我對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為以后的教學做更充足的準備。以下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認識和感想:
一、根據學生學情教學
在教學中,我常常把自己學生時代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為選擇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嘗過的喜怒哀樂的經歷對我們今天的學生仍有一定的啟迪。
但是,在開始的上課過程中,我常常看到學生茫然的眼神,以及一聲聲的“老師,我聽不懂!”讓我的內心覺得非常的不安:我是不是講的太難了?表達的不夠清楚?回頭想想,發現自己是以以前自身作為學生的情況來考慮教學,并沒有更多的考慮現在學生的情況。這時候就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觀點出發,參考并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而不能以我們的經驗去參考學生.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未必相同,理應先考慮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可以適當的進行針對性的備課與教學。
二、備課小組組內交流探討
這一年來通過與同事和學生代表交流,一致認為不應該急于求成趕進度,應該將學生的基礎夯實,并將初中的部分相關知識點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通過對教學過程的探討與交流,我們高一備課組成員達成對“精講多練”以及“邊講邊練”的共識,上課一般先花5分鐘先讓學生大概熟悉教材,然后講一知識點練幾道練習,最后練幾道綜合性的練習,發現學生還是蠻喜歡這種教學方式的。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力爭做到精講多練,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認真聽取學生對數學課的意見和建議
由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經常把他們對數學課的感受以及意見和建議都寫在紙條上交上來(無記名方式),或者經常找學生聊聊學習數學感受。我在閱讀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自身的不足和學生的基本情況:
1、講多練少。這一點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已經逐步改善。
2、課堂例題應以課本為主,出題要有針對性,還要從易到難逐步遞進。
3、題目講解、分析要清晰明了,步驟要分明。這方面在聽取多位老教師講課后,大為改觀,尤為體現在作業完成情況上,解題格式明顯清晰許多。
4、上課互動性的增強:在課堂中,對學生完成課堂練習的情況進行分析,分析學生的解題情況,通過提問其他學生,讓全班學生幫助分析錯題原因,做到講、練、評的有效結合。
在這一屆高一學生中,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所以要耐心加細心,不能太急于求成。每次備課、上課前都應先考慮上一節課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備課、教學。并且在每次盡量將相關的初中知識點進行復習記憶,幫助學生鞏固初中知識。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14
一、教師需做好初高中的銜接工作
學生入學時首先給學生講清:高一數學在整個中學數學中舉足地位;與初中相比,高中數學內容體系特點;初高中數學學法的本質區別,引導高一學生盡快適應高中課程學習。然后摸清學生知識基礎,深入研究初高中課標,全面了解初高中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區別點,從而規劃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諸如“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立方和(差)公式”等。教師在課堂上要對高一學生穿插講解,達到因材施教,為學生后續學習夯實基礎。
二、轉變學生學習觀念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復習舊知識,加強所學知識的綜合訓練,反復思考相似內容的區別,長期堅持查漏補缺和糾錯,達到舉一反三,讓學生意識到適當調整自己學習方法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實現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充分發揮內因作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注意三點:一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學生需備4本(知識歸納本,典型題采集本,糾錯本,作業本),做到每時都糾錯,每天有訓練,每周有小結。上課做到“兩前一后”即課前兩分鐘整理當堂上課所需資料文具等,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課后一分鐘反思當堂所學內容;二是合理搭配成績、性格差異的學生,讓品學兼優的學生默化其他學生自主學習,外向性與內向性學生相互牽制,達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目的。
三、抽象理論直觀化生活化
新課程最大特點就是引導學生探求新的事實、論證猜想、認識事物的“數”“形”屬性、規律和處理相應的邏輯關系。如函數學習通過觀察圖象的變化總結函數性質,分析函數問題。鑒于數學理論的抽象性,教師加強直觀教學,并引用生活實例降低學生理解抽象概念的難度。如學習面面垂直判定時借助門與地面的關系等。
四、注重情感教育
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在言行舉止上感染學生,專業知識上震懾學生,并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由于大部分高一學生初次背井離鄉,獨自求學,少了父母的寵愛,家庭的溫暖,容易產生失落感、憂郁感,這就需要教師課前觀察,課后了解,給予適當的關心,尤其是對上課走神的學生給予適當暗示,防止他們產生厭煩、恐懼等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到數學學習。
以上是本人就我校校情及學情的一點嘗試。但在新課標下,如何盡快讓學生適應高中數學學習,還需要不斷反思總結。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15
古語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學知識,更要學方法。清華網校的學習方法欄目由清華附中名師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和附中優秀學生學習心得組成,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目的,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事半功倍。
數學是一個人的學習生涯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學科,也是高考科目中最能夠拉開分數層次的學科,因此學好數學,無論是對高考,還是對以后學習工作都起著重要作用。那么高一新生在學習上剛剛踏入新階段,如何去除初中時養成的不適宜高中學習的習慣,又如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呢?我們應注意以下三點:
(1)注意和初中數學知識的銜接。這是一個十分困難的問題,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的差別非常大,從原本的實際思維轉入抽象思維,需要一個大幅度轉變。這就需要重新整理初中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知識基礎,在此基礎上,再根據高中知識特點,較快的吸收新的知識,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2)認真理解,反復推敲思考高中各知識點的涵義,各種表示方法。容易混淆的知識,仔細辨識、區別,達到熟練掌握,逐步建立與高中數學結構相適應的理論本質與思考方法,切忌急于求成。
(3)通過學習,要努力培養自己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形成運用知識準確地表達數學問題和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培養科學的、嚴謹的學習態度,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的世界觀認識世界打下基礎。
我們應試時,時常發現厭試心理,有時會有些緊張,這是很正常的。但過分緊張也會導致考不好,所以平時應把練習當作考試,但考試時則平視為練習,心態好了,成績自己就上去了。
如何減少解題失誤,這是一個考高分的關鍵。失誤少了,分數就會濺漲。這需要學生的仔細觀察與認真閱讀題目,抓住題目重點、題心,并圍繞重點、題心考慮其他條件與答案。其次,考慮要周全,避免出現遺漏情況,各個方面都要考慮到,這需要平日思考事物的長期積累。
考試考得不好,這是常遇到的問題,心情沮喪是正常心理,但不能持久下去。要將答案聽徹底,記下,并與自己的解題思路相比較,發現不同之處,或不要之處并記于心里,這樣對于下次考試則很有好處。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16
本月份的教學內容是三角函數這一章,在講授這一章時,各個老師各有各的見解,心得,現小結如下:
陳少敏老師認為:應把正、余弦、正切函數的內容講過,這樣我們在講y=Asn(ωx+φ)、y=Acy(ωx+φ)y=Atan(ωx+φ)這一類函數時就很輕松,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逐漸滲透化歸和類比的思想以及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
何秋萍老師認為可以結合這一章知識點的特點即涉及圖像以較多,一些結論是通過圖像變換而來的。可以借助多媒體來演示,利用信息技術動態演示功能,幫助學生發現圖象的特點,觀察函數變化過程,通過這一系列的直觀性認識自然而然得出結論,所以提倡積極受用信息技術講授。
王桂芳老師對新課程中的過程與應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課程對教學過程的要求是用生動的課堂過程激發學生的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生理解所學的基本知能點,加強學生在一節課內的情感流線,使學生掌握自主探索的能力最后才是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應有,這樣就會造成課堂教學對知識點的延伸、拓展和變形應用幾乎無法作出要求,所以,他認為要使新課程進行下去,以下幾個方面至關重要:一是與新課程配套題率的建立;二是統一的教學思路,一致按新課程知能點的要求走,不亂補充,不亂擴展。
祁惠香老師在講授正切線這一節課時,從學生的課堂練習中發現屢屢出錯的原因在于概念的含混不清,強調概念教學一定要透徹,不能本末倒置,同時要提出了自己的的教學理念——五能五讓:能讓學生觀察的,讓學生自己去觀察,能讓學生思考的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能讓學生計算的,讓學生自己去計算,能讓學生總結的,讓學生自己去總結,能讓學生反思的,讓學生自己去反思。
陳梅英老師認為:在課堂上盡量讓他們在掌握教學大綱的同時,讓他們抓住基礎,教會他們牢記公式,靈活應用數學公式,善于變通之有益,變之有用,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17
存在問題與困難
1.初、高中教材間的跨度過大
初中教材坡度較緩,直觀性強。而高一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格,論證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此外,內容也多,每節課容量遠大于初中數學。
2.高一新生普遍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
同學們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懂但作業不會做。初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而高中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初、高中教師教學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過渡過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適應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
3.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數學學習
高一學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課堂上滿足于聽,沒有做筆記的習慣,缺乏積極思維;遇到難題不積極動腦思考;不會科學地安排時間,缺乏自學、看書的能力,還有些學生考上了高中后,認為可以松口氣了,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上述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階段的正常學習。
應對措施
1.高一教師要鉆研初中大綱和教材
高中教師應了解初中教材,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生的學習慣。
根據高一教材,制訂出相當的教學計劃,確定應采取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高一要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注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
高一要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時注意形象、直觀。增
加學生到黑板上展示的次數,從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難度,提高學生的可接受性,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的正常教學。
3.嚴格要求,打好基礎。
開學第一節課,教師就應對學習的五大環節提出具體、可行要求。如:
作業的規范化,獨立完成,訂正錯題等等。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弊病,應限期改正。嚴格要求貴在持之以恒,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成為學生的習慣。
4.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但是高中階段學習上的需要,還會使學生受益終生。但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一方面需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也靠老師的強求。重點是會聽課和合理安排時間。聽課時要動腦、動筆、動口,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是只記結論。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18
這個月本備課組主要進行了函數的應用部分的教學,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的教學。
有關必修1最后一章函數的應用主要突出了應用,教材通過對幾種不同增長的函數模型的學習,解決了一系列的實際問題:獎金的分配方案問題、投資分析問題、計算機病毒傳染問題,人口增長問題中有關的運動問題,銷售量問題、體重身高分析問題、考古問題等等,緊緊把握了課標的要求,將具體要求很好地落實到了教材的實際內容當中。
通過大量豐富有趣的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積極性。在必修2的空間幾何體中,教材改變了以往教材中過多涌現概念使學生難以理解望而生畏的局面,采用針對具體的空間幾何體來認識其結構、特征,再通過解決有關比較簡單的問題,使學生自然地形成有關的概念,這樣便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辨別,更注重了數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更現實化、大眾化。
另外,通過從簡單幾何體的結構到畫出比較簡單的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以及對一些比較簡單的幾何體的表面積、體積的計算,真正培養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數學也是科學嚴謹的,具有很強的邏輯理性的,重基礎并不等于不講嚴謹。
另外,覺得教材某些地方對學生的要求過高,應該要切合學生實際來要求。教材部分地方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過高,例題與習題脫節,有些題目上升的梯度太大,使教學不易進行,導致或多或少地用拖延課時來彌補的狀況。
最后一線教師希望加強對新增內容的教學指導。現在,對于新課程我們都處于摸索狀況,對新增內容不能很好地把握。因為這些內容有的接觸很少,有的內容教師自己都沒學過,所以希望教材中能努力地澄清一些模棱兩可的問題,以不同的形式盡量幫助一線教師領悟教材的意圖和所要達到的目的,從而使新課程的實施更加廣泛,更加科學。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19
面對新課改,我在教學過程中有幾點深刻體會,如: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條件難于適應新教材要求;如何處理背景知識、應用材料等課堂延伸材料和課內教學要求之間的矛盾等等。;
面對課改現實,面對教材的整體編排的變化,面對教材引入的親和力,結合本人對教材的理解及一年的教學實踐,感覺本套教材有利于開展探究性活動,給學生更大的主動性,同時,也由于教材的“新”,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以下是幾點個人看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
以前我們經常講:“要給學生一點水,教師需要一桶水”,現在要反過來講:“要用教師的一點水,引出學生的一桶水。”畢竟現在教材要求學生參與意識強,要求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教材中很多定理,都是從學生的探究活動中,通過思考,通過動手而直接得到的。新教材為了更加有利于探究性學習,因而知識結構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因而造成理論知識很少,只提供基本框架,而相應內容必須由教師引導和補充,這就有很大的可塑性,到底要補充多少知識,補充到什么程度,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統一標準,容易造成兩個極端,對于無高三教學經驗的教師那可是“水過地皮濕”,因為對舊教材沒有先入為主的原因,使得他們基本上就不補充,也沒什么可補充的。因而教得快,但會造成容量不夠,無東西可教,而對于有高三經驗的教師,因為前面知識的積累,經常會憑借自己的已有的高考復習經驗進行補充,這就會造成容量大,教學進度慢,課時不夠,不能夠按時完成任務等問題,面對諸多問題,我個人認為兩種處理方法都不恰當,應根據實際情況出發,折中處理,先打好基礎,循序漸進地補充適當內容。
二、教學條件難于適應新教材要求。
教材中的很多實例由于非常靠近現實生活,所以很多數據非常大且不規則,計算時常用到計算機,很多事例、很多函數模型須用圖形來表示,這也需要借助計算機才能實現,很多普通完中的教學設備都無法達到要求,這也會給教學上造成一定影響。
三、如何處理背景知識、應用材料等課堂延伸材料和課內教學要求之間的矛盾。
拿到這本書的第一感覺,內容豐富了!除了原來單調的數學知識,公式符號,在例題中盡可能貼近生活,重要的定理不僅有清晰簡明的推導,更有背景知識的引入,應用知識的拓展,還有數學歷史的介紹,更全面地讓學生體驗數學感受數學。記得剛開學,一個學生問我:“老師,為什么說數學是科學女皇頭頂上璀璨的皇冠。”我以我個人的理解給他這樣的解釋:“因為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數學這門學科的地位是無法替代的,和其他學科的聯系應用都非常緊密,許多學科重要的定理和發展都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數學嚴謹的推導證明。”而這些,在原來的教材教學中體現的并不明顯,學生無法充分了解。而在新教材中,做了很大的努力來實現這一點,例如模塊一P32的例題二中,就要求學生利用函數的單調性去證明物理學中的玻意耳定律,還比如P41把函數圖像和信息技術應用結合到一起,還以實習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去體驗數學,感受數學。
在具體的教學中,要實現這些要求無疑對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是就數學講數學,一點擴充都做不到。對數學和相關學科的聯系,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對數學史的了解都應當進一步的提高對自身的要求但是具體實施中,我也發現這樣的問題,有時很需要把握一個“度”。過多地注重這些內容,課堂上表面很熱鬧,教學目標確缺失了。當然背景,應用,過程和歷史如何與數學知識有機的結合是很困難的,其實講背景,講應用等是為講數學知識服務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更有興趣的學習數學知識。
四、新課程會不會有新高考?
新課改對教師對學生無疑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要一一完成這些要求確實不容易,實現新課程的理念,使學生的知識素質能力都得到相應的提高靠的決不是幾堂公開課,幾次做秀的研究性學習。但要在日常教學中始
終滲透新課改精神,教師很難做到,因為有高考這根指揮棒的作用。新教材相對就教材而言,缺少了很多基礎訓練,使得部分學生思維雖然開闊了,但運算能力差了很多,在課堂上還需對新教材的內容進行補充。很多同事都認為新課程固然好,但學生的考試成績大不如從前好了,缺乏必要的重復練習,因為時間不夠,大部分的教師都感覺一直是在趕進度。有些老師基本上還是按照老教材在教學,新教材也用老教材也用,練習還是要跟上,因為考試成績最能說明問題。應該說只要高考的壓力存在一天,教師和學生就一天無法擺正心態,真正徹底全面地實施新課程。這其實還是回到“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問題。應試教育的核心是怎樣在考試中得高分,并以此作為其它的先決條件。素質教育并不排斥高分。如果說素質全面的,健康發展的,分數就一定低,這也是不符合邏輯的。相反,素質全面地,健康發展的,分數也一定高。當然是不是應當高到應試教育那種程度,倒不一定。應試教育的關鍵誤區是把“如何應付考試”當成了教育的核心,把考試成績當作衡量人的唯一標準,在這個指揮棒的驅使下,人們無法重視素質的全面,健康的發展,使得孩子的許多素質被扭曲了。看得到這場新課改有意識地在這方面做出努力,但迷茫的老師和學生還是在翹首以盼第一場新課改下的高考。
五、多媒體的使用。
新課程主張多媒體教學。在教材中很容易發現新課改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上的應用,并在配備的光盤中提供了相當數量的課件,有利于學生更全面的吸收知識,提高課堂注意力和學習的興趣。但我還是認為,多媒體知識教學的輔助手段,選不選用多媒體要看教學內容。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有些直觀的內容用多媒體還是不錯的,但有的內容諸如讓學生思考體會的問題不是很適合多媒體教學的。在模塊一的教學中我很少用到多媒體教學,而在模塊二的教學,第一章的內容我全部采用多媒體教學,因為空間幾何體這部分的教學采用信息技術可以很好的展示空間幾何體的性質,讓學生更直觀深刻的學習掌握。而且現在對多媒體教學存在一個誤區,每次空開課或者競賽課的時候,總是讓教師做課件等,認為多媒體教學才是好的教學方式,我覺得也是對新課程的理解存在偏差。
總之,新教材將帶給我們很多挑戰,也給我們全體同仁一個鍛煉的平臺。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體驗;激發學生質疑;鼓勵學生創新。在新課標下,數學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一場深刻的變革,有待我們不斷去探索,去創新,共同探討,共同提高。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20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期中考試的時間又到了,我們高一數學必修四的教學也進入了最后的復習沖刺階段。回顧半學期以來,我對前面的教學感受頗深。
必修四由三角函數、平面向量、和三角恒等變換三章構成 ,三角函數與三角恒等變換是高中數學課程的傳統內容,平面向量基本上也是,因此,本模塊的內容屬于“傳統內容”。與以往的教科書相比較,本書在內容、要求以及章節安排、處理方法上都有新的變化。
在內容安排上,第一章三角函數的學習為第二章平面向量作了必要的準備,同時應用第二章平面向量的知識推導兩角差的余弦公式,使第三章三角恒等變換可以獨立成章。學習完后,心中有幾點體會如下:
1、反思對課標的把握
本模塊在三角函數一章減少了公式的數量,淡化了證明的技巧,盡量在探索中讓學生發現新知。在削弱證明的同時,強調發展學生聯系實際、觀察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部分問題的能力。教學中要注意控制難度,避免進行綜合性強、難度較大的數學題的訓練,避免在解題技巧上做文章。
2、反思教學方式及能力培養
隨著高教課堂的深入,為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把時間還給學生,剛開始上課我便叫學生自己根據導學案的提示看書,教師指導性差、沒有提示和具體要求,看得如何沒有檢查也沒有反饋,由學生一看到底;然后通過小組互助的方式自由討論,得出結論。這是一種典型的自流式的學習方式,學生表面上獲得了自主的權利,可實際上并沒有做到真正的自主。一些課堂上教師片面追求小組合作這一學習形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及過程沒有進行認真設計。只要有疑問,無論難易,甚至一些毫無討論價值的問題都要在小組里討論。討論的時間有時也沒有保證,有時學生還沒進入討論狀態,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師的要求下就結束了。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是一個引導者,學生處在一個被動式的討論中。對學生而言,如果小組合作學習沒有組織引導好,往往就會缺乏平等的交流與溝通,結果往往是優秀者的意見和想法代替了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與想法。這種教學方式從一個由教師一言堂需要變革的方式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的缺失教師的主導性的散漫、微效程式。
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成為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和參與者,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靈活多樣,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要通過討論、研究、實驗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關注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3、反思學生
高中新課程的宗旨是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及時加以總結,適當給予鼓勵,并處理好課堂的偶發事件,及時調整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了解學的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如在講完一個概念后,讓學生復述;講完一個例題后,將解答擦掉,請中等水平學生上臺板演。有時,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對他們多提問,讓他們有較多的鍛煉機會,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能熱愛數學,學習數學。
新課程提出教師的教要“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教師是課堂“舞臺”上的“導演” ,是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而培養理性思維能力是數學教育的主要目標。但學生的日常經驗還不能支撐全部數學,因此數學教學要把隱藏在背后的理性思考激活,要把數學的文化價值點穿,幫助學生體會“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數學解題意境,學生才會喜歡數學。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1.高一數學教學反思
5.數學教學反思
7.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8.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9.數學計算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