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
一、什么是隨筆
隨筆,顧名思義:隨筆一記,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作者慣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隨筆作為一種文學樣式,是由法國散文家蒙田所創的。
二、教育隨筆(精選33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你知道什么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贊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隨筆(精選3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隨筆1
怎樣看待學生,這是教師學生觀的重要內容。一個老師怎么看待學生,將影響著老師用什么樣的態度對待學生。如果你把某個學生看得一無是處,認為他只有缺點而沒有優點,你就會用異樣的眼光來看他,用挑剔的目光注視他,甚至用有色眼光去對待他,你就會覺得他一無是處。
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而在我們的傳統中,我們看待任何一個人,更多是是用求全責備的眼光來看的,往往只看到他的缺點,而往往忽略他的優點,我們也總是把他進行錯誤的歸因,用挑剔的眼光來對待。比如,人家有心有意的去做好事,去幫助他人,這本來是很值得稱贊的。可是,我們有的人卻總是喜歡往壞處想,說認為人家做好事是為了得到表揚,為了在老師、在同學面前留個好印象等等,好人都被我們給看扁了,這是極不正常的。我們應該改變這種態度。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
我們知道中國的一句古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物是這樣,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同樣一個人,如果我們老是用懷疑的眼光,用挑剔的眼光去看他,他在我們眼中就可能真的會一文不值。一些學生,就是在我們這種眼光的看待下,成了差生,成了失敗者,成了害群之馬。我們的教育要求是要“以人為本”,這就要求包括所有人,包括所有的孩子。我們就是要以所有這些接受我們教育的孩子為本,要把他們一個個都培養成人,培養成材,這才是我們辦教育的真正目的。
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去欣賞和對待每一個學生呢?
首先,欣賞學生的優點。首先我們要肯定,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那種看不到別人優點的人,這本身就存在著問題。
其次,欣賞學生的進步。人不論干任何一件事,只要付出了努力,都會有收獲。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也應當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只不過這種收獲,這種進步有大和小的差別而已,也有一個參照系的問題。我們常常都是用十全十美的標準來衡量每一個學生,并把他們放在一個大環境里去與那些表現非常出色的學生比,與班上,乃至全校前幾名的學生比,這樣比的結果,那些進步幅度小的同學,自然就抬不起頭,就失去了信心。
其實,每個孩子每天都在成長,只是進步大小不同罷了。
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有很強的責任感,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他們相信自己也能夠和其他同學一樣獲得應有的進步。
對于每一個富有靈氣、生動活潑的成長中的孩子,在他們的身上,值得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的方面還有很多。因為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只要我們換個眼光來看人,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的學生也是非常可愛的!我們既要做到教書,更要做到育人!
教育隨筆2
我們班有一個女孩,她學習成績平平,也沒有精湛的才藝特長。記得有一年過春節,班里很多孩子到我家做客,飯后當別的孩子高談闊論時,她卻一聲不響地收拾桌椅、餐具、打掃衛生等瑣事。還記得有一次班會我讓每個孩子談自己的理想,其他孩子都說將來要做鋼琴家、演員、董事長、電視主持人等,她卻說將來要做幼兒園老師。之后,我和女孩的父母提及此事,他們覺得有些尷尬。
可是班里有兩個男生起了爭執,大家都無法勸解時,這個女孩卻用猜硬幣的方法解決了爭端。去旅游的路上堵車,車上的孩子們開始煩躁,也正是這個女孩用一個個笑話,讓大家安靜了下來。下車時,很多學生都感激的擁抱了她。
每次考試,女孩的成績都是中等。不過,有一次語文老師在作文課上出了一個題目“你最欣賞班上那位同學?”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了這個女孩的名字。語文老師感嘆道:“你們班的這個女孩,雖說成績一般,可是做人實在很成功!”
許多人認為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優異的成績,或者在舞臺上展示精湛的技藝才是成功,其實這是狹義上的成功。日常生活中,成功應該有更多的意義,每個孩子都可以取得自己的成功。
成功的道路有千萬條,但對每個人來說,選擇了適合自己的路,才有希望走向成功。其實,一切成功可歸結為和諧。即與人相處和諧,與社會相處和諧,與自然相處和諧。如果我們的學校能人人和諧相處,那么求實的明天會更好!
教育隨筆3
孩子們,在古老的英格蘭流傳著“一顆釘子毀滅一個帝國”的故事,為了告誡后人從這個故事中汲取教訓,人們還編了一首歌謠:
丟了一個釘子,壞了一只馬蹄;壞了一只馬蹄,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
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
這首歌謠,代代相傳了數百年。它歌詠的是一段真實卻又無情的王室爭權杖的歷史。
兩軍對壘,旌旗獵獵:戰馬蕭蕭,鑼鼓鏗鏘。查理三世氣宇軒昂,手揮長劍,一馬當先,主動出擊,千軍萬馬是緊隨其后,而對方是節節敗退,不遠處是一片遼闊泛著寒光的沼澤地。
勝利女神的微笑已經偏向了查理三世,突然,戰馬一個趔趄,查理三世跌翻在地,眾官兵誤以為統帥中箭身亡,頓時軍心大亂,慌作一團。處于敗勢的亨利伯爵乘勢大舉反攻,在陣前生取查理首級,不僅化險為夷轉敗為勝,而且從此將英格蘭置于都鐸王朝的統治之下。
原來,決戰前夕,馬夫在給查理三世的戰馬替換鐵掌時,發現少了一枚鐵釘,一時尋覓不得,馬夫便草率地將就過去了。誰能料到,那只少了一枚鐵釘的馬掌偏偏松了、掉了;馬失前蹄,查理三世怎能不摔倒在地呢?歷史無情,缺失了一枚鐵釘,丟失了一個國家。
我曾對大家說過:絆倒千里馬的不是崇山峻嶺,而是柔軟的青草結成的環。伏爾泰也說過:使人疲憊不堪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沙子。古人不是也說過“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嗎?可是,你們在學習中卻常常在自己的“千里之堤”上挖掘一個又一個“蟻穴”,比如:在老師講課時,你發發呆,跑跑神,畫個小人,傳個小紙條,或者給別人做個鬼臉等等,卻忘了老師告訴過大家,“課堂是根”的道理,正因這些小動作使本應優秀的你成為平庸,與尖子生失之交臂!還有在寫作業中不審清題,馬馬虎虎完成作業。有錯題不及時訂正,不寫錯因,敷衍了事,得過且過。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作業是魂!”如此下來,不難推斷出你們的“千里之堤”最終會因為這一個個“蟻穴”而在考試中垮塌?
孩子們請記住這句話:“小就是大,大就是小”,因此,希望大家認真做事,真正明白什么叫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因為細節決定成敗!
教育隨筆4
生活中,不管你是誰,不論你身在何處,似乎總離不開壓力。雖說壓力讓人難受,但生活似乎少不了壓力。
里約奧運會第一個比賽日,中國氣步槍惜敗,擊劍也未能如愿獲得金牌,絕大多數人把奪首金的希望放在了游泳名將孫楊的身上。可是結果事與愿違,澳大利亞新星霍頓以0.13秒微弱的優勢奪得400米自由泳金牌。與金牌失之交臂,賽后孫楊情緒失控,失聲痛哭。
作為世界最頂級的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逢奧林匹克運動會總是集結世界各國好手來參加比賽,其競爭激烈程度和壓力不言而喻。此次孫楊頂著巨大的壓力參加比賽,游出了近三年最好的成績,雖然未能奪金,但是已經盡力,無憾了。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運動員為了比賽相當努力,但是有付出不代表能奪得金牌。生活就像一條幽長且有趣的路,偶爾平坦,更要經歷崎嶇,而這段坎坷難行的經歷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卻又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有的奧運選手未能嘗金,但相信這樣彌足珍貴的經歷能夠讓他們不斷完善自身,乃至遇到更好的自己。
回憶自身過往經歷,一路走來,也是磕磕碰碰。過去那一幕幕就像一根根刺狠狠地扎在心里,異常難受。幾番反思,覺得自己還是太稚嫩,在強大的世界面前,壓力很大,還需要好好地反思、腳踏實地地成長。也的確,人生有太多不如意,強大不是硬碰硬,而是柔嫩地堅持。但我相信那些過往的坎坷經歷注定凋零,化為肥料助力日后的萬紫千紅。
“偉大的事業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而游泳就是我的事業,我必須承受作為一名運動員必須承受的一切。”孫楊如是說。難道不是嗎?人生也像一場又一場的接力,即使生活低到塵埃里,夢想也要覺得高高的。
當壓力來了,承受會是最好的回答。
教育隨筆5
自從孩子們上了大班之后,由于年齡的關系,變得好動了很多。看,剛讓他們小便、喝水后,自由活動一會兒,有幾個小男孩就在一起跑鬧了起來。“啪、啪、啪”我連拍了三下手,孩子們的腳步慢下了許多,我只好大聲嚷道:“停下,別跑,小心摔倒!”在我的要求下,他們停住了腳步。可沒過多久,又有幾個孩子跑動了起來。每次的大聲要求都只是緩解暫,而講道理時,孩子們當時答應的好好的,可過后還照樣跑鬧,用什么方法來約束他們呢?
自由活動時,又有孩子在嬉鬧。“請你跟我這樣做……”我邊拍手邊做出拍肩、手腕花等動作,有的孩子聽到少兒頻道中出現的語言,立刻說:“我就跟你這樣做……”并且也做出相同的動作。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了進來,等我看全班的孩子都加入進來后,我做出了一個小聲的動作,然后輕輕地做到小椅子上去,孩子們也立刻悄悄地來到了座位上,與旁邊的孩子悄悄交談起來。
以后,如果出現孩子們大聲喧嘩、跑鬧的情景,我就采用“請你跟我這樣做……”這種方法,他們會立刻靜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各位老師,你們也不放試一試。
教育隨筆6
學前期孩子心理發展不成熟,語言表達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當出現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便會用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就會出現發脾氣、哭鬧的現象。這時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導,便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發脾氣時,只管干自己的事。注意不要看他,即使只是瞥了他一眼,他也會受到鼓舞繼續鬧下去。這是最見效的方法。氣頭上的孩子,大人的說理、摟抱都不會太奏效。只要沉住氣,就是不理孩子。孩子在最終放棄這個行為之前會加倍的哭鬧,要堅持住。也可以講幾句簡明扼要的話:“你不哭了咱們再一起玩。”不要多說。如果孩子哭鬧的更厲害也不必介意。必要時把這話重復一次。孩子不再發脾氣時,若無其事地歡迎孩子回來就行了:“過來吧,我們一起去玩。”不要說:“你剛才哭真是太不懂事了,”一類話。
當孩子不發脾氣時必須表揚他,但要注意說話方式。可以說:“你能安安靜靜地看畫畫,我很高興,你真聽話。”不要說:“你沒有發脾氣,真是好孩子!”不要強調“發脾氣”這個詞。
孩子發脾氣時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或是他心情不好。為此應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獲得你的注意和表達他的沮喪情緒。示范給孩子正確的做法,告訴他你碰到困難時是怎么做的。不要冷落孩子,孩子表現時,更要關注他,給以表揚。這樣在以后遇到問題時,孩子便不會再用極端的方式表達,而是會自己想辦法,不僅解決了孩子愛哭鬧的問題,還培養了孩子的自主性,使孩子在以后的成長中將更加優秀。
教育隨筆7
禮儀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有關于禮儀方面的知識教育;禮儀教育,深層次的來講,就是衛生,思想,涵養的教育,學習禮儀知識的好壞可以決定人的善惡與美丑,在當今社會,它是我們人生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自從我們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以來,在園領導的英明領導與組織下,在我們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堅持下,我園的禮儀教育開展得有姿有色。從小在家的時候,爸爸媽媽、老師就一直教導我,對人要有禮貌,對別人要友善,要學會尊重他人,從小到大我都一直謹記著爸爸媽媽,老師的教誨。
來到竹源幼兒園,知道我們幼兒園的辦園特色就是禮儀教育,剛開始的時候并沒有覺得禮儀對于孩子來說會有多么的重要,但是帶小二班以后,漸漸地發現學習禮儀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是人生當中最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幼兒園接觸禮儀教育以后,感覺在我們成人看來有些非常簡單的知識,但是我們都不是很清楚;在我們遇人時的以禮相待,人家對我們的態度,讓我們感覺我們幼兒園的禮儀教育開展得特別好,讓我們在其中感受到了尊重、被尊重…頓感禮儀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無處不在,也讓我產生一定要學好禮儀的想法,并為之去努力!
接下來說說以前我的一些做法,雖然一直都是這樣做的,但是在別的地方,并沒有引起如此地重視,給人的印象如此之深。
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遞接物品,為什么會選擇遞接物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其實遞接物品是最常見不過的,一般情況下,在遞接物品的時候,目的就是遞到對方的手里就可以了,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中還有禮儀的講究。在遞接物品時,有兩大類,其中一類是遞接普通物品;另一類是遞接危險物品,在遞接普通物品的時候,一般是不分順序的,但是在遞接危險物品的時候,就要注意順序和方向,我們首先來說說遞接普通物品,比如說在遞接書本時,一般情況下要便于對方的觀看及使用,所以在遞書本的時候,首先要求的是雙手遞而且在遞給對方的同時,正確的方向是方便于對方的,身子可以稍微的彎曲一點,有點欠身的感覺,面帶微笑;在遞接危險物品時,要注意順序和方向,比如說在遞剪刀時,要便于對方的使用,也是要雙手遞而且在遞給對方的同時,注意不要讓剪刀的刀尖朝著對方,而是要讓刀尖朝著自己,對方在拿的時候就直接可以拿到剪刀柄開始使用,在遞危險物品的時候身子也是要微微的向前彎一點,面帶微笑。總之,在遞接物品這一塊,要方便于對方,給人一種被尊重、舒服的感覺。
其實禮儀的知識無處不在,像上述的例子,我可以舉出好多好多,這些都是開展禮儀教育后給我們帶來的益處,給我們帶來的美好感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好好學習禮儀,爭取把這些都帶進我的學習和生活中,并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隨著一起去學習、去感受。
教育隨筆8
天天是一個更有個性的女孩。她不愿意與孩子或老師交流。她不愿意參加幼兒園的活動。
在下午,孩子在角落的地區。添添也不看孩子們玩。她只是靜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于是我走過去對她說:“天天和孩子們一起去玩。”她搖了搖頭。你看孩子們多開心。你也可以去!我繼續試圖說服她。但她不想。來和老師一起玩。我拉著甜甜讓她參加活動,但她還沒走幾步,就哭了起來,說:“我不想玩,我不想玩。”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進行了一次家訪,了解到甜甜小時候是奶奶帶回來的。雖然她的父母都在,她卻忙于工作。平時她不負責教育孩子,天天也跟著奶奶。當我使用戶外活動的時候,我有意識的多和她交流。來問她自己的興趣和她的事情。談話,用親切的語氣和她說說話,并使用一些輔助行動加強孩子們的熱誠,比如拍她的小手,撫摸她的頭,等等,所以天天覺得老師也喜歡她,讓她感受到老師的愛,慢慢學會愿意跟老教師。當她發現她和一個孩子說話時,她馬上表揚她,讓她意識到和孩子在一起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認清孩子的閃光點,及時表揚,讓孩子在孩子面前樹立自信。主動為孩子創造合群的環境。一次,兩次,兩次,三次,四次。我想會有成功的一天。
教育隨筆9
“起立,轉身,我們要出發了。”我正喊著口令讓孩子們排隊。孩子們聽到我的口令有幾個孩子就涌到我的面前,擠著搶當排頭,有時椅子倒了也顧不得扶好。你擠我,我擠你,經常會聽到“老師,他擠我!”這樣的告狀聲。所以每天做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成了我最頭疼的一個環節。
柔柔是個聰明的孩子他發現我每次讓孩子排隊都是從座位上讓孩子起身然后依次排隊的,所以她每次都很快先將自己的小椅子排在最前面,有時被別的孩子搶先了她還在那哭著鼻子喊“這個位子是我的,老師他搶我的位置。”我問:“是他先放好椅子的啊,為什么你一定要坐在第一個那?”“我要排第一。”
那你不能總坐在最前面一直排第一個吧,別的小朋友也要輪流坐的啊!也要輪流排第一的嘛”她哭著總不答應。嘴里一直嚷著:“我要排第一,我要排第一,我是排第一的嘛。”
見此,我拉過柔柔說:“柔柔很棒的,老師今天讓你當組長讓你來管理小朋友排隊好吧,哪個小朋友不好好排隊你幫老師讓他們排好隊好嗎?”柔柔這才高興地點了點頭。
現在的孩子對于“第一”會這樣的敏感可能是每個家長或者老師經常給孩子灌輸的詞語,使得孩子們總認為第一才是最優秀的,于是爭著站這個位置。
想不到,在這小小的“排隊”里還有這么多的內涵,看來孩子的小腦袋中還真藏著不少秘密在等著我們來發現呢。針對這個問題,老師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來看這個“第一”。那么用什么方法讓他們主動放棄這樣誘人的位置而互相謙讓的排隊呢?我們怎么讓大家不爭不搶呢?在活動中我試想幾點:
1.可以看誰的表現好,就讓誰站第一;
2.可以輪流站第一;
3.遇到不講理的孩子,教師可以用轉移的方法,鼓勵他幫老師一起管理小朋友。
通過一段時間對孩子們的培養,孩子們再也不你擠我我擠你了,知道只要表現好誰都有機會站在第一,也很快就站好隊了。
教育隨筆10
有一次,我無意中聽到兩個小朋友的對話,對我觸動非常大。其中一個小女孩說:“齊老師最喜歡我了,一看見我就朝我笑。”另一個小女孩說:“齊老師也最喜歡我,她也看見我就笑。”說完兩個孩子相互抱著,開心地笑起來。我站在她們身后,感動極了。我沒想到老師的一個微笑,會使這兩個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老師的愛,并由此而愛著老師。
其實,發自內心的微笑是具有巨大的能量的。對孩子們來說,老師的微笑是鼓勵﹑是贊許,是寬容。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老師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幫助他克服困難;當孩子獲得成功﹑做了好事時,老師的微笑使他覺得獲得認同,倍加高興;而當他們不小心犯錯時,老師的微笑又能減輕他們的恐懼感和心理壓力。老師時時發自內心的微笑,如同春天和煦的春風,輕輕吹開了孩子們的心扉;如同春雨,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這就是師愛!
對家長來說,老師真誠的微笑不僅是禮貌,更是家園共育的潤滑劑。由于孩子上幼兒園,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在老師“手里”,因而比較害怕老師,見到老師就躲開;而老師則認為家長這樣做沒禮貌,是不愿主動和老師交流。缺乏交流就會造成誤會,使矛盾加深。這樣的問題需要用微笑來解決:常常微笑的老師,能給家長留下“沒有架子”的良好印象,打消他們的各種顧慮,拉近家園之間的距離,使家長工作順利開展。
而對于我們自己,微笑不但能使我們變得年輕﹑漂亮﹑充滿自信,更能獲得同事和朋友的喜愛,人際關系融洽。因此,經常保持發自內心的微笑,是通往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一條捷徑!
教育隨筆11
在繪畫活動中,我們常常運用觀察——講解——示范的方法幫助幼兒獲得繪畫技能。但老師說的雖詳細,孩子們卻不見得能掌握。原因是枯燥乏味的講解不僅引不起孩子們的興趣,反而讓他們有了趁機“交流”的機會。
在繪畫活動《草地上的鮮花》中,我借鑒他人的經驗,運用兒歌的方式幫助孩子掌握繪畫技能。在邊講解邊示范中,孩子們先模仿后練習,激發了幼兒繪畫的激情,并通過兒歌語言向幼兒形象地展現了繪畫的方法。如:“油畫棒,草地上,恰恰恰,往上跳,跳個圓圈舞。”一聽就能明白,應該從草地上起自下而上畫出花莖,并在花莖上畫圓是花蕊;“圓圈外,恰恰恰,轉一圈,花瓣笑哈哈。”是要求在花蕊旁畫圓畫出花瓣。盡管幼兒畫出的鮮花輪廓不很明顯,花蕊不那么圓整,花瓣不那么整齊、均等。但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看,就會發現草地上的一朵朵鮮花色彩鮮艷,姿態各異,很美很美。尤其讓他們自豪的是那些鮮花都是他們親手“種”在草地上。
在活動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孩子們的花都擠在一起,而且都排著整齊的隊伍。從畫面布局看,孩子們所畫的景、物還沒有遠近之分,高矮并不明顯,都保持在同一水平線。另外,有的孩子常會拿出一支油畫棒就一畫到底,花莖、花葉、花朵全是一色的。因此,我想不妨從兒歌入手,可以改成這樣:“綠畫筆,草地上,恰恰恰,往上跳,”運用綠色油畫棒在草地上先畫出長短不一的花莖;接著念兒歌“花莖上,恰恰恰,跳個圓圈舞”讓幼兒明白,花蕊應該畫在花莖上;再念“黃畫筆,(或其他顏色)轉一圈,轉一圈……變出花朵笑哈哈。這樣既能幫助幼兒掌握花的畫法,還能幫助幼兒區分花朵和花莖的顏色,也能幫助幼兒初步合理布局畫面。
教育隨筆12
教學要分析學情,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升教學效果。
高中的學生,大致有三類。第一類是學習自覺性很強的學生,師生會在探究生成的氛圍中共同成長,教這樣的學生,不管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有多高,教師都會樂在其中,充滿成就感。第二類是愿意學習但需要幫助的學生,這類學生需要教師耐心引導逐步培養,幫助其掌握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第三類學生就很有個性了,上課要么玩手機要么睡覺,這些學生進高中時分數很低,都是掏了高費的。分數低、掏高費都不是問題,問題是他們不懂得、也不想務學生的正業,只想依賴家長,從不想自己的未來,缺乏責任感。遇到這樣的學生,教師努力的結果往往微乎其微。基礎差、學不會倒在其次,關鍵是就不想學,只想混時間。人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為習慣在家庭中養成,逐漸形成了性格。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直忽略孩子責任感的培養,只是一味溺愛或壓制,那么孩子的性格往往有缺陷,心智不成熟,對家長有各種要求,對自己無任何要求。到了高中階段,幾乎有了某種思維定勢。到此家長已無可奈何,或者本就無可奈何,三年高中在混混噩噩中結束了。然后是渾渾噩噩的的四年大學,因為沒自我努力的習慣,能力幾乎沒有增長,對普通人家的孩子,工作難找,只有啃老。
觀此過程,得關注其因果關系。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讀不好書不可怕,沒有責任心和自我努力的習慣是最可怕的,而且很難改變,各位家長切切不可小覷!
教育隨筆13
幼兒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幼兒的一日生活都是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契機,幼兒良好的健康習慣和健康行為的形成都離不開幼兒的一日生活。我們應巧妙地利用幼兒盥洗、進餐、清潔、睡眠、游戲等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滲透健康教育理念,實施健康教育策略。
如幼兒園早上晨鍛活動,教師提供了豐富的體育活動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在輕松的自由活動中,幼兒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得到了運動。還通過集體體育游戲活動,發展了幼兒基本動作,身體素質得到了提高。我們每天堅持2小時戶外活動,1小時體育活動,使幼兒獲得了健康意識,養成了熱愛體育運動的好習慣;如在洗手時,有的孩子洗手時把水龍頭開得很大,愛玩水,還忘記關水龍頭,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和孩子討論了一系列關于水的問題,如“水的用途”“如果沒有水我們的生活會怎樣”“動物、植物能不能離開水”“水從哪里來”等等,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生活情境中了解了水與動植物的密切關系,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還知道了正確的洗手方法。
又如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故事、兒歌、情景表演等形式教育幼兒不能隨便亂吃東西防止中毒,學習保護自我的知識等等,有效地實施面向全體幼兒的健康教育;在區域游戲中,我們通過“我來當爸爸,我來當媽媽”開展娃娃家游戲,實現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并且讓幼兒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在戶外活動蕩秋千、滑滑梯時,了解保護自己的運動方法。
幼兒在園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具有教育價值,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注意觀察孩子們的一言一行,隨時給孩子提供幫助和引導,有助于幼兒健康行為習慣的養成。
教育隨筆14
我們班的孩子今年自小班升入中班,我發明他們開始喜歡為集體為同伴干事情,便在班級建立了值日生工作,全班幼兒分成五組輪流舉行,每天由6—7名幼兒共同做當天的值日工作,我主要按幼兒的能力以及來園的早晚給他們分配值日項目。
開始時,孩子們對值日生感到非常新鮮和洽奇,每天都開心地早早來園,積極完成我分配的任務。可是過了不久,我就發明值日生來園總是你早我晚,有時候大部分幼兒都來園了,值日生還沒到,當我詢問緣故原由時,孩子卻無所謂地說:“我忘了!”盡管值日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但時常出現干事不當真、堅持欠好,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這時,小朋友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思考,某一天,在我正準備安排值日生工作時,郭子豪小朋友說:“老師,今日我不想當衛生員了!”,“為啥子?”我急切地想知道緣故原由,“今日我想當景象形象員!”
孩子的回覆似乎提醒了我,原來對做值日生他們有本身選擇的愿望,做啥子值日也有本身的設法。可是以前,值日生都是由我來安排孩子做的,從未思量他們的興趣和需求。我們說要把屬于孩子生活和選擇的權力還給孩子,那么值日生工作為啥子不讓他們自選呢!于是,我緊接著說:“可以呀,今日就由你們來選擇做啥子值日生吧。”孩子們立刻又變得興抖擻來,這個說:“我今日要當接待員!”那個說:“我要當監督員!”那一天,我特別注重觀察他們,發明孩子們對自選的值日項目充滿興趣,都能當真負責地做好各自工作。以后值日生我班開展起來了。
教育隨筆15
現在生活條件一般都比較優越,家長們對孩子吃的方面更是慷慨解囊,但幼兒的偏食現象卻是非常普遍的,有的家長更是束手無策,拿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如何糾正幼兒偏食的不良習慣呢?我做了以下幾點:
1、及時調查、了解幼兒的偏食情況:在了解中,我發現幼兒的偏食習慣形成原因有以下幾種:家長從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種食物;身體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習慣;情緒不穩定等。
2、因人而異,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樣示范法。根據小班幼兒“喜模仿”“愛表揚”的特點,我就利用集體氛圍的渲染,用情緒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榜樣。如:我班有一大部分幼兒不喜歡吃海帶,一碰上“骨頭海帶湯”,吃飯就特別慢,調羹在海帶里攪來攪去,嚷著不要吃海帶,面對這一問題,我一方面給他們講自編的故事“豬八戒的粗脖子與海帶”,讓他們知道海帶對人的好處可多了,一方面故意聞了聞說:“哇,好香”,并作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樣子,并告訴他們老師最愛吃海帶了,不知道那些小朋友跟老師一樣愛吃,并及時表楊,為他們樹立榜樣,幼兒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爭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來。
(2)“打預防針”的方法。我班有些幼兒對某種食物高興時能吃一些,不高興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對待這類幼兒,我采用“打預防針”的方法。在飯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靜的游戲,然后讓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語說了許多,最后我告訴他們今天吃的是一種營養特別豐富的菜,多吃它會長高,長聰明,看誰吃得又多又香。這樣,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相互比著吃,往往會吃得很香。
教育隨筆16
欣欣是一個文靜、內向的女孩,在班里的朋友圈也比較小,只喜歡跟坐在旁邊的兩三個小朋友玩。但她做起事情來卻非常認真,也非常仔細,所以我也比較關注她。
中班這學期開始時,欣欣總是時不時的在來園時要哭一會,拉著媽媽不肯放手,直到老師強迫把她從媽媽地方抱過來。考慮到她平時比較內向,剛開學可能還不適應,所以我們也沒有多在意,總覺得過幾天會適應的。可是一直到學期中期,有時候早上來園還是拉著媽媽的手哭哭啼啼,不肯進教室的門,才覺得事情的重要性,覺得有必要做做她的“思想工作”。我選擇在她比較高興的時候,隨意的進行聊天,我問欣欣:“為什么早上來幼兒園要哭?”她說:“我想要媽媽!我想要媽媽早點來接。”于是我和小朋友的一起開導欣欣,她答應我,盡量會改掉這個小毛病。
后來的幾天,欣欣牽著媽媽的手來園,真的沒有哭,小朋友都發自內心的鼓勵她。不過欣欣一直在媽媽的耳朵旁邊說著什么。等媽媽走了,她還一直趴在窗口跟媽媽說:“媽媽,你晚上要第一個來接我。”見媽媽答應了她才肯過來。
班級里還有幾個小朋友,經常也是很晚來幼兒園或者晚上很晚離園,經常也會出現一些哭鬧、不愛睡覺的情況等。
教師不僅在平時要帶好教學活動,更重要的是要關注一些需要關注的孩子心理健康發展,有些孩子她們都是由從小是由長輩帶大的,由于爸爸媽媽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照顧她們、陪她們。可能正是這樣的原因,她們才會缺少安全感,希望一直有媽媽陪同。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給她們更多的愛,讓她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里生活、學習。
教育隨筆17
在我們家鄉有個風俗習慣,那就是過端午節時大家會拿著煮熟的雞蛋互相碰撞,誰的雞蛋沒有被撞破,就說明誰的運氣好。在端午節后第一天,孩子們紛紛帶來雞蛋和我的雞蛋碰撞,結果我帶的雞蛋撞破了大多數孩子帶的雞蛋。這時,宜宜提出了一個疑問:“老師,為什么你的.雞蛋能碰碎我們這么多雞蛋呢?你的雞蛋里有什么東西嗎?”“沒有啊!可我有個獲勝的法寶,就藏在雞蛋里。”“是什么法寶?快告訴我們。”孩子們迫不及待了。“你們別著急,先觀察一下雞蛋的外形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我發現了,雞蛋一頭大,一頭小。”霏霏率先說出了答案。“你們知道是用雞蛋大的一頭去碰別人的雞蛋容易碎還是用小的一頭去碰容易碎?”“肯定是小頭的容易碎。”大多數孩子同意這個說法。“是真的嗎?讓我們再來碰一次雞蛋看看。”我讓一個孩子用雞蛋的小頭碰我的雞蛋的大頭。“砰!”我手中的雞蛋殼裂開了一個大口子。“啊!怎么會這樣?”孩子們很不解。于是,在孩子們的注視下,我慢慢剝掉手中的雞蛋殼。孩子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大聲叫道:“雞蛋的大頭有個小坑,小頭沒有坑,所以小頭較結實。”孩子們終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們又開心地玩開了,但過了不久,又有幾個孩子提出了疑問:“我們都用雞蛋的小頭互相碰撞,結果有些雞蛋殼破了,有些雞蛋殼沒破。這又是為什么呢?”我反問孩子:“你們覺得是什么原因呢?”馬上有孩子說是因為雞蛋殼有厚有薄。雞蛋殼為什么有厚有薄呢?孩子們又議論開了:雞蛋殼的厚薄跟母雞的食物有關;跟母雞的肥瘦、大小有關;跟母雞下蛋的季節有關;跟母雞的品種有關……
沒想到,“碰雞蛋”不但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還讓他們了解了一些雞蛋的知識,更激發了他們探索的興趣。
教育隨筆18
泥土滋養人類,也孕育了人類文化,孩子愛玩泥巴似乎是人類的天性。原本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卻遠離了鄉土氣息,在家長和老師的“呵護”下,孩子很少沾上一點土珠,就連幼兒園開展的泥工活動也是由橡皮泥代替,時間長了孩子也會厭煩。
這次泥工活動,我破例為大班孩子們準備了粘土,當我課前在準備和泥時,不知不覺的孩子們圍在了我身邊。一個、兩個、三個……泥團擺在了地上。甜甜發話了:“老師,您要干什么?”我說:“你們猜猜看。”大多數孩子說不明白,行行小朋友說:“是為我們準備的嗎?”我夸獎:“你真聰明,愿意玩嗎?”孩子們在一旁拍著手說:“愿意!”
當把一個個泥團分給孩子們,他們入獲得寶拿著心愛的泥團,學著老師的樣貌揉啊、團啊……不用做任何的講解。我做起了小時候――東道上,西道上,都來看我花爆仗“啪”,孩子的花爆仗也一個之后一個響起來,“耶”東胡同,西胡同,都來給我補補丁,這時你給我補,我給你補……之后,啟發孩子做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一會兒功夫,飛機、汽車、房子、各種動物、餐具等等展顯在面前。帶領孩子們進行了泥塑展示,當讓孩子們把作品擺在泥工區時,浩浩小朋友說:“老師,什么時候再玩?”婷婷懇求說:“老師,再玩會兒吧?”……我無奈的告訴他們:“以后泥工活動,我們繼續玩泥巴,好嗎?”看到孩子們那歡呼雀躍勁,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通過這次玩泥巴,看到了自然資源和民間藝術活動的魅力,不但能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而且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面,還培養了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教育隨筆19
晨間活動在進行戶外游戲時,大家都玩得非常開心。這時,我突然聽到“哇”的一聲大哭,原來是貝貝把濤濤給撞倒了。貝貝不以為然地說了一句“對不起”就要離開。
看到這一情景,我知道貝貝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后果。他認為自己說聲“對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沒關系了。所以,應該引導他用行動來道歉。于是我趕忙叫住了他,并伸手將濤濤小朋友輕輕扶起,一邊哄著一邊問:“你為什么哭呀?”濤濤說:“疼。”“貝貝跟你說對不起了,你還疼嗎?”我故意奇怪地問。“疼。”濤濤不解地答道。聽了濤濤的話,我問貝貝:“你摔過跤嗎?”他點點頭。“你摔跤時有什么感覺?”貝貝低頭說:“疼。”“那你疼時希望別人怎么樣呢?”我又問。“揉揉。”他想了想,小聲說道。然后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給濤濤揉一揉,還把他身上拍打干凈,嘴里還說著“真對不起,還疼不疼?我給你吹吹。”他這樣一來還真見效。剛才哭得很厲害的濤濤,竟然不哭了,嘴里還說著:“沒關系,我不疼了。”看見貝貝認真地在做這件事,我摸著他的頭對他說:“你看,光說聲對不起,濤濤還在哭,說明他還疼、還委屈呢。你幫他拍拍土,揉一揉,這樣關心他,他的疼痛就減輕了。他也很快地原諒你了。所以,以后不小心碰了小朋友除了說對不起,還可以幫他減輕傷痛。這樣,小朋友就會原諒你的。”他點點頭。
看著他倆跑走的背影,我想,教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一些偶發的不愉快的事情時,光教育孩子說“對不起”是不夠的,還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移情教育,讓他看到自己的行為給同伴造成的影響,使他們能夠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達歉意。
教育隨筆20
老師,幫我打開水彩筆帽。老師,我穿不上衣服。需要老師幫助的孩子每天都有,幼兒園的孩子小,自理能力差,總有些孩子不能完成某些任務需要幫助。記得一次晨間活動中,俊飛跑來說他穿不上護士服。孩子入園時間老師特別忙,晨午檢、組織幼兒區域活動,我告訴俊飛忙完手中的活就去幫他,讓孩子等一等。忙完手中的事情后想起俊飛需要幫助,我趕緊走進小醫院,俊飛正穿著護士服給病人輸液呢,俊飛高興的告訴我是加諾幫助他穿上的。
這件事情給我了啟示,為什么不讓孩子間互相幫助呢,這樣就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還鍛煉了孩子的能力。
午休結束,孩子們整理床鋪,云霄跑來讓我去幫他疊被子,我告訴他我正忙讓他去找別人,童語幫助云霄還教給他怎樣疊,幾天的幫助云霄能自己疊被子了,雖然被子疊的不好看,但我相信通過云霄的努力他會做得更好。來尋求幫助的孩子,我會告訴他,我很忙并鼓勵他找小朋友的幫助。戶外涂鴉區,尚乾不會調色,主動尋求妙玉幫助,教育活動時,光澤課本翻不到老師講的那一頁,君涵幫助了他。一次欣妍的鞋帶開了系不上,找到了于謙,于謙說老師不是教了嗎,欣妍說我沒學會,于謙告訴欣妍,系蝴蝶結需要練習,欣妍點點頭并表示回家用爸爸的鞋練習系鞋帶。聽到孩子的交流我心里特別高興。孩子們互相幫助著,并快樂著成長著。
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中應體驗互相幫助的重要性及意義,教師及時引導幼兒互相幫助,鼓勵幼兒可以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也可以主動幫助別人,并體驗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教育隨筆21
父母如果長期用不良的話語傷害孩子,那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有位母親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這孩子只愛聽故事,不愛講故事;愛亂畫,不愛寫字;膽子大得誰都不怕……結果,孩子上學后,不愿回答老師的提問,愛自己亂畫不愿寫字,并常常不顧老師的勸阻和批評破壞紀律,老師和家長都以為他是個弱智兒童,可是智力測驗的結果卻是"智力正常"。最后經專家鑒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語言性智愚癥",其病因就來自他母親那經常性的口頭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招募了一批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人到前線打仗,當局請來了心理學家幫助管理這些人,心理學家要求這些人每個月都給家人寫一封信,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擬好,告訴親人他們在前線如何勇敢,如何聽指揮和取得戰功等,半年之后,這些人竟都變了樣,變得像信中所說的那樣勇敢和守紀律了。
是什么力量使他們變"好"了呢?就是那些良好愿望的暗示作用。大人如此,又何況小孩子呢?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好行為,看到他的長處和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鼓勵,發現了孩子的閃光點就要發揚光大,使孩子充滿信心從而更加積極起來。至于孩子的不良行為,則要明確告訴他,這是不對的。否則,由于孩子的判斷力差,你嘮嘮叨叨他還以為你是在表揚他呢,他將會更加"我行我素",再則,要讓孩子學習自我競賽,自我比較,認識到自己的進步。
總之,不要沒完沒了地嘮叨孩子的不良行為,否則"壞孩子"可能就誕生在家長的言語之中。
教育隨筆22
當家長們看到一個小朋友穿著臟兮兮的衣服,頂著亂蓬蓬的頭發,一邊走路,一邊吃東西,還一邊隨手亂丟垃圾時,可要瞪大了眼睛仔細看看:這個孩子可千萬別是自己的孩子。家長們肯定聽到過小朋友議論:“我們班的有個小朋友太臟了,真討厭!我們班有個同學口臭,誰都不想和他坐在一起。”當孩子因為不講衛生而受到小朋友排斥時,爸爸媽媽可要清楚:沒有人會喜歡不講衛生的人,因為不講衛生而受到歧視,無疑會讓孩子不自信,甚至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這是很嚴重的事情。所以要讓孩子保持儀容儀表的整潔,每天把臉、脖子、手都洗得干干凈凈;要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注意口腔衛生;經常洗澡,勤換內衣內褲,保證身體沒有異味;衣著要干凈、整潔、合體。
家長應該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有些人家里東西到處亂扔,衣柜一打開,衣服就全掉出來,找到要穿的那一件,剩下的再塞進去。孩子要做作業了,得把書桌上的東西扒開才有地兒寫作業。這樣的爸爸媽媽還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丟三落四,常常不是忘了帶作業本,就是剛買的筆又丟了。殊不知,孩子的這些毛病正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其實,從小就讓孩子每天都干干凈凈,整整潔潔,他自己是不能忍受臟、亂、差的。我們家的房間我每天都要花十多分鐘收拾整齊,定期打掃干凈,女兒的小房間也不例外。假期里當我不幫她收小房間時,她早已不能忍受亂糟糟了,她自己會把東西擺放整齊,還會將將物品按照自己的需求整理整齊。看到她整理干凈的小房間,我暗自竊喜,其實我從來沒有刻意去教她怎么收拾房間。
教育隨筆23
下雨天,望著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和孩子們一起聊天:“你們喜歡下雨天嗎?”
沒想到,許多孩子都表示不喜歡。我問為什么,大家嚷開了:“下雨天,真討厭,把衣服淋濕了。”“下雨天才不好呢,不可以玩滑滑梯了。”有個說喜歡下雨天的孩子,也支支吾吾地說不出為什么喜歡。
望著孩子們撅起的小嘴,我的思緒開始飄飛。我想起我的小時候,下雨天。總喜歡穿上漂亮的小雨鞋,撐著小傘在水塘里踩水,那種快樂至今難以忘卻。是什么讓孩子對雨失去了興趣?我們能否為孩子們找回雨天的快樂?我提議:“孩子們,我們一起去踩水玩!”孩子們先是歡呼,轉而又擔心起來:“不行呀,老師,鞋子會濕的。”
“我有秘密武器!”靈機一動,我找來保鮮袋,讓每個孩子套在腳上,再用繩子打上一個蝴蝶結:“現在,我們不怕踩濕鞋子了!”孩子們跟著我,像一個個勇敢的士兵,出發了。
找到操場上一個有水坑的地方,我率先跑過去,在水坑里“啪啪啪”地踩水,濺起一片片水花。孩子們猶豫著,終于有幾個調皮的男孩子沖上來,學著我的樣子,“啪啪啪”地踩起水花。哈哈,全班孩子都沖進雨里,加入到踩水的行列,孩子們肆無忌憚地笑著、跳著、喊著……
畢淑敏說:“我相信在每一個成人的內心深處,都潛伏著一個愛做游戲的天真孩童。”在這一刻,作為成人的我,忘記了一切,興奮地和孩子們一起,在雨地里,灑下一片歡笑。
我相信,孩子們會記得這一天,這一刻。下雨天,同樣充滿著游戲的樂趣,同樣能享受童年的快樂。呵護童心,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讓他們成為真正的兒童,在最童真的年紀,做童真的事情,享童真的快樂!
教育隨筆24
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學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動力。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呢?為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能讓學生想學、主動學,我在班上采用了“表揚信”發放制度。
在每一課的生字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在課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掌握生字的結構,讀準音并記清形,然后在課堂上學生以匯報的形式進行展示。讓先會認的同學試讀、帶讀,這樣大多數學生都能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學習,尤其是差生會更快地掌握所學的生字。在每一課學習完生字以后,同桌相互檢查認識情況,會認的學生到老師處蓋一個鼓勵印章,比如:“你真棒,繼續努力!”“學科狀元!”等。當學生的印章蓋滿十個以后再到老師處領取一張表揚信,并且三張表揚信可以兌換一份獎品。
從這個獎勵制度實施以后,班上同學的學習興趣大大的提高了,識字差生變少了,像我班最大的學困生吳雨鑫、舒雯都能在一節課里學完所有的生字。
其次,老師的鼓勵語言也是最關鍵的。比如,我在教學生字,有的學生容易把生字讀音讀錯,特別是前后鼻音、平翹舌音總是搞混淆。當我發現這一情況后,我立馬對全班同學說:“哇,剛才我聽到有的同學在讀含有后鼻音、翹舌這些字詞時,聲音特別好聽,而且發音特別準呢!我還想聽,你們愿意好好地讀給我聽嗎?”我這一句平淡的鼓勵語言立刻激起了學生的識字興趣,于是所有學生馬上就認真起來,并刻意去注意每個字的音,在我抽選班上的那幾個學困生來認生字時都讀得非常準。
教育隨筆25
每當自己面對一些不該的事情。我都很有感觸,在事情中,讓我想起了這么一段話,作為一名老師,要有“多學務實、端正優質服務態、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把好的東西利用起來,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保育水平。
以往,我每次遇到事情,心里面總是很急,缺少耐性,不知應該如何處理一些緊急的事情,通過不斷學習,慢慢使我懂得如何與孩子更好地進行交流。
記得我剛到中班時,孩子們對我的印象,就像是電視中“小精靈遇上格格巫”般的眼神在看著我。我告訴自己要慢慢來,相信自己會很快融入到這個大家庭中。每天早晨,當我接過孩子時,都會問孩子家長今天孩子的情況。以便能更好的與孩子進行交流;然后再跟孩子交流時,從一些小的事情上讓孩子接受你;比如:關心孩子的細節,小手冷不冷,早飯吃了什么……剛開始孩子只是看著我不講話,慢慢的,孩子們主動來到我身邊講起在家的那些事情……
現在,孩子們來到學校,總是給我講一些他們在家做的事情,我融入了這個大家庭。今天,冉冉說、早上我自己穿的衣服、洋洋說我幫媽媽打掃衛生了、威威說,老師我給爺爺奶奶捶背來,我是中班的小朋友,我不哭鼻子了,我長大了。學了詩歌《別說我小》,孩子們知道幫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今天威威又哭著來到教室,說不想上幼兒園,要跟媽媽在一起,平日里,威威是個不愛講話的孩子,我想借這機會跟威威媽媽多了解孩子的一些情況,在得知威威是留守兒童,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媽媽常常上夜班。回家時,孩子都睡著了,與孩子交流的機會比較少,平日里也都是老人接送孩子,當媽媽有時間送孩子時反而威威是又哭又鬧。孩子是因為父母常不在身邊,造成孩子平時不愛講話,不喜歡與小朋友玩耍,缺少自信心等一些性格,做為一名孩子的家長,工作顧然重要,但孩子的成長更要放在第一位,不能因為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同時我也感到對這樣的孩子關心不足。
在今后工作中,應當對這樣的留守兒童更多溫暖與愛,要隨時洞察孩子的的心理,隨時隨地傾聽孩子的心聲,有針對性的對“留守孩子”進行心理指導,用親情推開一扇扇幼小的心門,使他們能夠感受到更多的親情與關愛,讓他們在陽光和雨露中快樂成長。
教育隨筆26
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發生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很隨意地就過去了,而有些事情,只要教師把握住機會是很好的教育契機。
今日午時在領孩子們隨便走走的時候,孩子們看到一只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著,孩子們欣喜若狂的`叫著:“老師,你看何處有一只花蝴蝶。”在那時有幾個調皮的孩子跑過去捉蝴蝶,我用力的喊著,但是他們已跑的很遠了,聽不到我的喊聲,過了一會,他們歸來了,哮喘噓噓的說“嗨,真惋惜沒有捉到它。”我慶幸蝴蝶沒有被捉到。我把孩子們社團過來給他們講了一個姑且自編的“花蝴蝶的故事”。孩子們聽完后都對我說:“老師我不再捉蝴蝶了。”“老師,我們會掩護蝴蝶的。”有的小朋友還提議回教室繪畫美麗的花蝴蝶……
可見老師的RAND教育在一日活動中重要作用,我想只要我們老師善于捕捉,善于指導,對造就幼兒觀察潛力、探索情欲等各方面都起著必須的催化劑的作用。
教育隨筆27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他就像老師一樣指引著我們,像鏡子一樣警醒著我們。閱讀可以是讀一本好書,可以是讀母愛的偉大、父愛的深沉、友誼的純潔,也可以是讀孩子們純真的心靈。
那么,現在,我要讀一下大自然。
大自然孕育著我們,為我們無私的奉獻著。過去,大自然是美麗的、開心的,因為那時候沒有濫砍濫伐、沒有環境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沒有過度開發,有的只是人類與其他生物、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
但現在不同了,一切都不一樣了:人類為了利益,將森林砍伐了;人類為了利益,將動物捕殺了;人類為了利益,將河流污染了;人類為了利益,將大氣層破壞了;人類為了利益,將生物鏈徹底破壞了……
我腦海里依然清晰的記得童年時的場景:清澈的小河里,魚兒快樂地游著;一望無際的田野里,野兔奔跑著;蔚藍的天空上,小鳥快樂的飛翔著;河邊的樹林里,樹兒挺拔的生長著。而現在呢?河流里的魚兒已經不見了,有的是魚兒的尸體;田野里的野兔也無影無蹤了,出現在了人們的餐桌上;天空中的鳥兒也不知去向了,天空也不像以前那樣藍了;樹林里的樹幾乎消失了,被人們肆意砍伐了。
大自然已經向我們抗議了:溫室效應,地震、泥石流的頻繁發生,海水的泛濫。為了我們的后代,為了我們的生活,請大家愛護大自然吧!愛護大自然的每一棵樹、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每一種動植物……只有我們善待大自然,大自然才會善待我們,才會為我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來吧!讓我們善待大自然吧!保護我們的家園,從你我做起!
教育隨筆28
幼兒進入幼兒園就是進入了一個相對矛盾體。此時,幼兒的交往范圍擴大,活動機會也與之增加,也就意味著他們生活矛盾不斷增多。可以說,幼兒是在充滿矛盾的世界中成長的。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矛盾始終是幼兒生活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課。教師無疑是引導他們仿效前人,看前人是如何學會理解、處理各種矛盾,從而初步建立幼兒社會交往和獨立生活的意識,為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一個了良好的鋪墊。我想,在這一點的認識上應該是毋庸置疑的。問題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當矛盾處于相對激烈或十分突出的情況下,身為教師的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我所在的班級就有這么一個過于“活潑”的孩子,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爭奪或索要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和文具用品之類的東西,導致班上一系列的哭鬧事件時常發生。像他這樣侵犯或妨礙別人,隨意破壞集體或他人的利益,我該怎么辦?作為一名新教師,“耐心的誘導”、“榜樣的示范”是我的首選之策,然而,待這些策略用過之后,才發現自己的處理方法是不大奏效的。
對于自身教育的“失敗”,我不斷在思考,不斷在摸索,不斷在探究。我想,此刻講究藝術地、合理地、適當地進行懲罰是不是必要?這能否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矯正他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動向?是不是能夠避免因理論上的回避而帶來的實踐上的差錯?這一認識,恐怕許多人在理論和情感上都不太能夠接受。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懲罰并不是因人們感情的接納與否來確定其存在與否的。如果一定的懲罰能夠達到讓他釋放肝火、提供息怒和靜思反省的目的,又為何不可呢?這好比給小樹修整枝葉,同澆水施肥一樣都是必不可少的。
同時,我覺得對于像他這種生活在鮮花和溫和語言環境里的幼兒來說,適當的承受一定的壓力,尤其是來自集體的“鄉規民約”的壓力,是否能培養其心理承受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認為,一定的壓力有時恰恰能夠成為他自尊和自信萌發的初始動力。事實上,通過我的實踐證明—我的想法是入理的,“懲罰”運用得當,同樣可以成為正面教育的輔助手段。
首先,對于這里所說的“懲罰”。有三點想在此略做解釋:
一,端正指導思想。對像這類的幼兒實行適度的處罰,其出發點是幫助幼兒重新認識自己的行為,提供承認并改正錯誤的機會,讓幼兒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在園,我們仍應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批評處罰為輔的方式,堅持以尊重幼兒的人格為前提,堅持耐心反復誘導的原則,反對無原則的濫用批評處罰手段。
二,嚴格掌握分寸。就事論罰、一事一罰,千萬不要“算總帳”或采用“抵消法”。我們可采用“眾人定罰”,達到全班小朋友共同執罰,相互監督的目的。不可教師一人包辦制。
三,強調區別對待。正面教育、批評教育對于不同幼兒而言,效果是不一樣的。幼兒的脾氣、氣質、年齡以及后天所處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幼兒們格式的性格。在此就要求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施教,切忌教育方法“同出一轍”。
其次,我認為在幼兒園或家庭的一般處罰可以采用以下幾種:
①冷卻法:暫行隔離,進行冷處理。但嚴禁將幼兒關在房子內,時間要控制好。
②孤立法:被大家一致認為的規則遭到違反應受到集體的處罰。如,某一時候全體幼兒都不與發錯誤的幼兒說話。
③自我約束法:違反公約和規則,應得不到公約的某些待遇或承諾,如放學前獎勵的小紅花。但切忌提法,如禁止吃飯、長時間罰站、抄寫數字等等。
俗話說,治病要治本。如果能讓幼兒少犯錯誤就可避免運用處罰方式了。所以,無論是家庭還是幼兒園,有必要,有義務給幼兒提供一個“和平共處”的友好和諧的生活環境,同時,時刻需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幼兒做良好的示范,并且,應加強道德規范教育。如不得妨礙他人,不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做事要有謙讓精神等等。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努力切實做到以上這些,我們的教師、家長就可以從中日解決糾紛的圈子解脫出來。更大程度上我們是拯救了幼兒,履行我們進園的承諾,執行我們應盡的義務。
“人之初,性本善”,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善良和純真。成人萬不可以世俗的眼光來看待這些“不諳于世”。幼兒的童心都是閃亮亮的,好似一面玻璃鏡,它能毫不保留的折射出一切的光輝。
教育隨筆29
每當自己面對一些不該的事情。我都很有感觸,在事情中,讓我想起了這么一段話,作為一名老師,要有“多學務實、端正優質服務態、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把好的東西利用起來,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保育水平。
以往,我每次遇到事情,心里面總是很急,缺少耐性,不知應該如何處理一些緊急的事情,通過不斷學習,慢慢使我懂得如何與孩子更好地進行交流。
記得我剛到中班時,孩子們對我的印象,就像是電視中“小精靈遇上格格巫”般的眼神在看著我。我告訴自己要慢慢來,相信自己會很快融入到這個大家庭中。每天早晨,當我接過孩子時,都會問孩子家長今天孩子的情況。以便能更好的與孩子進行交流;然后再跟孩子交流時,從一些小的事情上讓孩子接受你;比如:關心孩子的細節,小手冷不冷,早飯吃了什么……剛開始孩子只是看著我不講話,慢慢的,孩子們主動來到我身邊講起在家的那些事情……
現在,孩子們來到學校,總是給我講一些他們在家做的事情,我融入了這個大家庭。今天,冉冉說、早上我自己穿的衣服、洋洋說我幫媽媽打掃衛生了、威威說,老師我給爺爺奶奶捶背來,我是中班的小朋友,我不哭鼻子了,我長大了。學了詩歌《別說我小》,孩子們知道幫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今天威威又哭著來到教室,說不想上幼兒園,要跟媽媽在一起,平日里,威威是個不愛講話的孩子,我想借這機會跟威威媽媽多了解孩子的一些情況,在得知威威是留守兒童,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媽媽常常上夜班。回家時,孩子都睡著了,與孩子交流的機會比較少,平日里也都是老人接送孩子,當媽媽有時間送孩子時反而威威是又哭又鬧。孩子是因為父母常不在身邊,造成孩子平時不愛講話,不喜歡與小朋友玩耍,缺少自信心等一些性格,做為一名孩子的家長,工作顧然重要,但孩子的成長更要放在第一位,不能因為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同時我也感到對這樣的孩子關心不足。
在今后工作中,應當對這樣的留守兒童更多溫暖與愛,要隨時洞察孩子的的心理,隨時隨地傾聽孩子的心聲,有針對性的對“留守孩子”進行心理指導,用親情推開一扇扇幼小的心門,使他們能夠感受到更多的親情與關愛,讓他們在陽光和雨露中快樂成長。
教育隨筆30
我國的基礎教育一直是為“應試”服務的,始終以高考為目標。所以,在高考指揮棒的指揮之下,歷史這門學科長期成為單純的復述性的學科,強調記憶性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較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
具體而言,從教學方法來看,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的不夠突出,很多時候,我們是以講解法與講述法相結合為主,學生的調動很不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的“一言堂”,實際上這些都是應試教育留下的病根。
從教學結構來看,我們大多以歷史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教學結構為主。這就使得學生很難形成具有主體意識的理念和精神,這一點與我們現在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從教學內容上來看,歷史課的內容是講述人類歷史。人類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地方進行的,由一定的人物“扮演”一定的事件。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成為歷史課內容的四要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傳授,而容易忽略搜集與處理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思想教育方面來看,教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時,只是給出一個或幾個結論,說這一事件是愛國的,那一個人物是英雄,學生茫茫然,似懂非懂,很明顯情感教育在歷史課堂上是落實的很不夠。
教育隨筆31
當一名快樂的老師,我從大學邁入了社會,來到了幼兒園,這里是我開始工作的地方,這里是我人生的起點,當然這里也是快樂的天地,我快樂著,是因為我能夠從一名學生的身份轉變到一個教師的角色,我快樂著,是因為我從五百四十幾名競崗者中脫引而出成為新任教師的一員,我快樂著,是因為我來到了東路中心幼兒,成了40名孩子的小老師;在這個小天地里開始了我的快樂旅程。
記得赫伯特。斯賓塞說過這樣一句話: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就像一根細小的蘆管,你從這頭輸進去的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絕不是甘甜的蜜汁。所以,在我們教師教書育人的時候,就得在這根細小的蘆管里頭從這邊灌輸快樂的蜜汁,在另一端我們才能夠收獲快樂的喜悅。
我相信,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希望在一種友好,快樂喜悅、充滿愛與肯定的環境下成長,在這樣的氛圍中,不僅師生關系和睦,孩子們學習的興趣也會大大的提高,同時也會增加孩子與教師之間的信任與肯定。相反,如果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缺少了這樣快樂的喜悅,那這樣的課堂我們可想而知,它將是一個無趣的,不會受到孩子們喜歡的課堂了。
在這一年的工作中,我以積極熱情的態度迎接這份工作,初為人師的我,工作剛開始時,我是那么的緊張,總是在問自己,怎樣才能當一名快樂的老師?怎樣才能管理好我的班級?怎樣與班里的孩子相處?怎樣與家長們溝通?一連串的問題在我的腦海里翻轉著。在新任教師培訓時林老師給了我啟發,要想當一名快樂的老師,首先,我們得做一個快樂的人,一個人快樂了,她的心情也是愉悅的`,她的心也是寬容大量的,快樂是可以傳播的和感染身邊的人,我記得電視上由一則廣告:講的是一些上班族帶著疲倦睡不夠的狀態走進電梯,心情看起來很糟糕,電梯里有很多人也是這樣一個個拉著臉,突然電梯門打開了,走進來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她的手里抱著一個孩子,在電梯里這個孩子咯咯的笑了起來,然而在電梯里的人也跟的笑了起來,所以說,快樂是可以傳遞和感染我們的。同樣,在課堂里,在活動時,如果老師帶著美美的、快樂的心情走來,我相信,孩子們也會以同樣的心情來迎接老師,并且老師愉悅的笑容也會給孩子們帶來好心情,甚至還會問問老師:老師,你今天因為什么事情那么開心呀?說出來與我們一起分享分享吧!其實當你在分享的時候,也是在傳播著快樂。
當一名快樂的老師很重要,因為一個人的快樂可以帶給整個班級快樂,創設了一種快樂的氣氛,這樣就會有好心情,好心態,那怎樣才能當一名快樂的老師呢?
第一,我們老師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愛一行,干一行,因為愛,所以選擇,作為老師,我們得關心學生,有一顆寬容的心,做一個有寬容的教育者,陪伴孩子們成長;在孩子調皮搗蛋時,作為老師我們得有耐心的說理,在孩子犯錯誤時,我們要學會原諒,也許孩子就是在一次次犯錯誤中成長的,如果在這時我們用兇兇的語氣教育他,那對孩子們也是一種傷害,所以教育過程中我們需要等一等,聽一聽,看一看;家長們把孩子送來了幼兒園,3—6歲的孩子還是屬于弱勢群體,還需要保護,特別是在戶外活動時,作為幼兒園老師,最怕孩子出現安全問題,時時看著他們,在他們做危險動作是,要及時發現和制止,避免危險的發生,還要給孩子們講好規則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弄做,當老師是一個很操心的人,要為孩子的安全負責,如果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發生的意外,老師要負起相關的責任,那么老師的心情就會很糟糕,就會有很多的不愉快,為了孩子能夠安全、快樂,老師的責任心一刻都不能停歇,責任心常在,有責任,有擔當,快樂才會在。
第二,老師要學會調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緒,當一名快樂的老師。作為老師要處理好家庭與工作的關系,我們不能把生活當中的一些不好的情緒帶到工作當中,因為當一個人在很生氣很沖動時他的智商是為0的,在這時人是失去理智的,在這時如果遇到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沒有控制和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的話,那我想結果都不是我們想看到的;例如:班級里有一個男孩,早上接園時,老師看到他哭了,問他:“你為什么哭呀”?他不回答我,在旁邊的媽媽說:“他叫我買小鴨子給他,我不買,他就哭和生氣”。媽媽就說:“等會再去買,你先上去教室”,老師就對他說:“你媽媽說等會回去市場再買,下午回家就可以看見小鴨子”,不管老師怎么勸怎么說他都聽不進去,而且還把書和椅子亂扔,老師當時看到這些很生氣,語氣很重就對他大聲說:“你生氣可以,但你不能丟椅子和書,你要把書和椅子馬上都放好”。沒想到他更生氣了,又把書和椅子丟了在地板上。現在想想,如果老師當時情緒要控制住了也許也不是這樣的結果,大聲說傷嗓子,情緒波動大傷身體,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當一名快樂的老師,不要讓自己不愉快的情緒影響到孩子,也不要讓孩子不愉快的情緒影響到自己,要靜一靜,靜下心來想想肯定還會有好辦法的,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是我們能改變心情,做一個快樂的老師,從愉快的心情開始,我們大家都值得擁有。
教師這條路,我才走了一年,往后的旅程還很漫長,那我應該選擇誰做我的伴侶呢?當然少不了快樂陪伴,那你的伴侶呢?
教育隨筆32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我們有必要改善這些孩子的狀況,讓他們有更多的信心。幼兒園是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它具有很強的教育功能,對兒童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對于膽小的孩子,應該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來處理群眾的關切。直接與廣大群眾打交道會給孩子們造成很大的壓力,這可能會促使孩子們從最初的膽怯轉變為恐懼。它需要一個過程來徹底改變它們。
當我教育膽小的孩子時,我會在他們最初參與群眾活動的過程中給他們一個緩沖。我不會直接強迫和要求他們,我會先讓他們有一個適應活動的過程,這樣他們就不會有一顆膽怯的心。例如,在玩“找朋友”的時候,我會多去幾次,用信任的眼神看著他們,親吻他們。切斷語言,與他們交流,用溫暖的手握住他們,讓他們有更多的勇氣,少一些對他的恐懼;孩子和孩子是最真誠的接觸,可以改變一切,我會充分利用這種關系來幫助他們。在玩“娃娃屋”的時候,我會叫一些比較活躍的孩子和他們一起形成一個強與弱的隊形,讓能說會道的孩子帶動其他的門,多和他們交流,玩游戲,讓他們發揮主導作用,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雖然只是一些小策略,但這一次,他們的性格確實改變了很多,他們的聲音也很大。父母都是感激。他們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我們應該更有耐心并鼓勵他們。當然,我們不能沒有父母的合作。
教育隨筆33
教師不僅是傳播知識、解謎解惑,而且是培養學生學習,而不是學習知識。知識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從知識發生的過程中分析和解決問題。因此,教學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并潛在地解決問題。
一個有認真態度的人總是能在各種逆境中找到堅持的理由。從這個角度看,反思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是一樣的。只有當我們首先有一個有意識的反思態度,我們才能真正地反思和做好反思工作。
所以,如果你想真正地反思成功,首先要有一個有意識的態度。
自古以來,就有許多關于“毅力”的名言。例如,拜厄斯說,“我們應該冷靜地做一些事情,但一旦開始,我們必須堅持到底。”例如,在《論語》中,“欲速則不達”。為什么人們總是重復堅持,我們可以看到它是多么有價值。
我從事教育工作已經三年了,我一直堅信,無論多么困難,我都會堅持下去。目前,學生和我們之間有很大的差異,他們的個性很強。它們不能被壓制。一開始,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效果會適得其反。我們不是階級敵人。我們應該真正從他們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考慮到大多數人的利益。受益。針對學科的特點,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如何使其更好地理解。
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需要什么,以及學生可以在什么條件下發揮自己的潛力!興趣、方法、習慣、性格、性格、心理素質、目標、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關注。
教學要有效,關鍵在課堂;課堂應該是有效的,關鍵是學生的參與!課堂教學是傳統教學各個環節的關鍵。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們需要有一個豐富的專業知識基礎,并涉獵一些課外書籍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關注身邊的事情和國家大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充實課本上枯燥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未來,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工作,帶領自己不斷超越。只有這樣,我們才配得上老師的頭銜,這才是真正的名字。
【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1.教育隨筆
2.愛心教育教育隨筆
3.教育孩子隨筆
4.師德教育隨筆
5.教育教學隨筆
6.小班教育隨筆
7.大班教育隨筆
8.小學教育隨筆
9.小班教育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