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先進事跡材料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吧,事跡是用于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干部群眾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的書面材料。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跡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庭醫生先進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庭醫生先進事跡材料1
xxx曾是一名家庭醫生團隊成員,隨著脫貧攻堅戰的打響她又走在精扶貧的最前線,在她分管領導局長的帶領下負責全區19個專項扶貧項目之一的健康扶貧,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心用情工作,為保障全區動態調整的4851戶1085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健康忙碌著。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操持著理清貧困患者的患病情況、建立分類救治、實施衛生扶貧救助等工作,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慢性病門診自付費用控制在10%以內。她的工作得到了扶貧同行、衛健系統和貧困患者的高度認可,為轄區的脫貧攻堅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有效結合家醫服務方式,全面理清貧困人員患有慢性病情況
在20xx年,剛接手健康扶貧工作時,她研讀健康扶貧政策,并常思考,“如何才能摸清貧困戶的患病情況并能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又怎樣才能提高貧困戶的身體素質?又怎樣能讓他們提高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呢?”帶著一系列的疑問請教了她的分管領導唐局長后,得到了啟發,有了許許多多的構思、想法及規劃,立馬行動起來,首先用最短的時間,有效利用家庭醫生上門服務模式,對轄區內的貧困戶進行全面摸排患有慢性病情況,她時常與家庭醫生團隊一起走村入戶、風雨無阻,吸取可行性的經驗用于鋪開全區慢性病覆蓋工作中,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先后多次入戶摸排、核實后,全區共計摸排出疑似約1426人患有不同程度、不同病種的慢性病。
二、隨時掌握動態,及時跟進認定進度,全力保障貧困患者得到精準有效救治
一方面針對摸排出疑似患有慢性病的'人員她又發動全衛健系統力量,結合縣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醫療資源,集中發放篩查告知書,有序展開全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患者慢性病認定工作,她時常強調,在慢性病認定工作開展過程,既要實事求是,又要分門別類。針對不同的狀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比個別特殊貧困人員行動不便,無法到醫院辦理的要我們組織家醫團隊親自上門協助辦理,要讓符合條件的貧困患者及早通過認定并享受到慢性病維持治療(門診特殊疾病)政策。在全衛健系統共同努力下,從20xx年12月底只有857人次(728人)貧困患者享受門診特殊疾病補助增加到2650人次(20xx人)貧困患者享受門診特殊疾病補助;足足新增了1793人次(1353人),在慢性病的認定工作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另一方面衛生扶貧救助基金也同時發力,截止目前,共救助建檔立卡貧困患者10990人次,合計使用衛生扶貧救助基金647。47萬元;確保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慢性病門診自付費用控制在10%以內。
三、強化內外宣傳、提升健康扶貧政策知曉率
脫貧攻堅所包含的近20個專項工作中,健康扶貧的政策最為專業、也最為復雜。相關政策涉及醫保局、財政局、衛計局、民政局、殘聯等部門,在病種的分類與救治方面,也存在著不同的報銷比例。為了提升健康扶貧政策的知曉率,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的宣傳讓貧困戶和基層群眾知曉就顯得尤為重要。除了傳統的宣傳手冊、宣傳單、電視、廣播、微信、手機報外,她曾到白馬關鎮政府、金山鎮政府等地方向駐村第一書記、鎮村干部宣講健康扶貧政策;同時要求所有的醫務人員必須人人知曉、人人過關、人人宣傳。特別保障了貧困患者100%擁有自己的家庭簽約服務醫生團隊,醫務人員通過走村入戶開展對貧困患者的慢性病隨訪和家庭簽約服務時,面對面的對患者及家庭成員開展健康扶貧政策的解讀和宣傳,提升貧困患者對健康扶貧政策的知曉率。為了方便貧困患者的治療與咨詢,她的手機、微信24小時開放,及時為需要咨詢的群眾答疑解惑。
四、兢兢業業、砥礪前行,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畏艱辛、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事,”這是她經常放在嘴邊的一句話,昨年年底她代表區擔任調查員到漢源縣參加脫貧攻堅縣際交叉考核,有天在漢源縣一個叫蘇古村的地方,她需要到蘇古村10組,但10組位于山頂上,是一條盤山公路婉蜓上升,每個轉彎處只有先倒車退幾米,才能拐上去,汽車緊緊貼著道路內測行駛,同行的調查員問她怕不怕?我們會不會一個剎車沒剎住掉下山崖去,她說:“怕肯定怕呀,但必須鼓足勇氣前行,正是由于住得偏遠,我們才更要去看老鄉家中自來水、廣播電視、通信信號等是否齊全,我們要把工作做實、做細才能更好的打贏脫貧攻堅戰啊!”
而且她有個習慣每到一戶貧困戶家中,總要先問對方廚房和臥室在哪里?到廚房掀開鍋蓋查看家里伙食,擰開水龍頭看是否有水,關切地詢問貧困戶“衣服夠不夠穿、冬天過冬棉衣有沒有”等等情況,總是很仔細、認真地問實問清每一個問題,填好每一份問卷,同時她也是團隊中解答健康扶貧專項政策的好能手,對健康扶貧政策相當熟悉,同伴們總是在遇到健康扶貧相關問題能第一個想到她,平時也經常得到同伴們及帶隊領導的一致好評。在今年她又被區上抽調參加全省統一安排部署的”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區上專班的工作中,在炎熱的兩個月里,她每天穿梭在貧困戶的家中,認真核實兩不愁三保障實際情況,為我區脫貧攻堅戰驗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家庭醫生先進事跡材料2
沈英,46歲,中共黨員,廊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臨床醫生,副主任醫師。
主要事跡:
緊緊圍繞“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工作要求,帶領團隊做實做細家庭醫生各項工作,2021年獲得“金山區星級家庭醫生團隊”稱號。和藹、耐心接診每一位患者,是居民翹首稱贊的好醫生,是金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第九、第十一周期優秀人才。工作之余,沈英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曾榮獲海上最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稱號,是平凡家庭中的好典范。
家庭醫生先進事跡材料3
張丹丹,39歲,群眾,亭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主治醫師。
主要事跡:
她是群眾口中“金門村的閨女”,腫瘤患者王師傅生命最后時刻仍想表達感謝的人。作為一名全科醫生,從醫15年來,始終堅持鉆研業務技術,以醫者仁心和精湛的醫術服務著基層群眾,亦醫亦友,及時掌握轄區內群眾健康需求,扎實做好基層群眾的慢病管理、健康體檢、患者出院隨訪、兒童健康篩查、簽約出診服務、疫情防控等工作。用真誠和專業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健康。
家庭醫生先進事跡材料4
張潔瓊,35歲,群眾,張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家庭醫生,主治醫師。
主要事跡:
曾被評為“金山好人”,還曾獲得過“最美鄉醫”的張潔瓊,2017年取得全科主治醫師資格后擔任了拆遷安置小區留溪居委家庭醫生。她上門入戶,宣傳普及,及時為居民紓困解惑,同時吸引近千名簽約居民主動要求簽約;她拓延服務至功能社區,推廣健康科普和疾病干預。疫情之下,她逆行堅守在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第一線;她明晰家庭醫生的角色定位,每周堅持固定時間和地點接診簽約居民,善于整合運用延伸處方、預約專家、上門換藥、家床查診、項目篩查等各類資源,帶給居民最好的服務體驗,成了名副其實的`A檔“健康守門人”。
家庭醫生先進事跡材料5
張蓓薇,33歲,群眾,上海灣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科長,中醫全科主治醫師。
主要事跡:
自2012年參加工作以來,時刻踐行“視病人如親人”的工作格言。通過不斷學習培訓、參加師帶徒項目等多樣化的學習形式,臨床業務能力有顯著提高,實際操作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工作思路得到了拓展,以上種種都是為了能更好地成為一名家庭醫生。“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張蓓薇始終在崗位上履行著“救死扶傷、解除患者疾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職責,為做好居民的健康守門人不斷努力。
家庭醫生先進事跡材料6
陳敏華,43歲,群眾,金山區楓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科副科長,主治醫師。
主要事跡:
從事家庭醫生團隊工作9年,為2500多位簽約居民提供健康管理,包括病情隨訪、拆線換藥、導管護理等。她關注的不僅是疾病本身,更是一個人、一個家庭。80后的精神病人周某,從最初排斥陳敏華,到如今一口一個“陳姐”;興塔村胡老伯,從拒絕家庭醫生到主動簽約。陳敏華對工作的熱忱專業,對病人的耐心細致,讓她擁有眾多這樣的“鐵粉”。在疫情防控中,24小時值守單位,作為楓涇鎮就醫保障聯絡人,接聽電話求助千余次。
家庭醫生先進事跡材料7
鄭琳,35歲,群眾,石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學科全科醫師,主治醫師。
主要事跡:
有著10余年的全科工作經驗,扎實的專業技術和耐心的服務態度,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主動幫助轄區內腹膜透析困難的老人熟練腹透換液操作,定期對老人的無菌操作、腹透環境消毒等進行健康宣教和評估,幫助其進行導管護理,使老人在居家腹透的6年多里,無一次腹膜炎的發生。近5年來,先后主持區課題一項,參與課題研究多項,發表論文6篇,申請實用新型發明專利2項。
家庭醫生先進事跡材料8
夏峰,48歲,無黨派人士,金山衛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科長,副主任醫師。
主要事跡:
夏峰始終積極參與家庭醫生工作,為社區居民開展中醫“六位一體”服務,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中醫家庭病床服務,推廣多種中醫適宜技術,堅持每周固定時間去衛生室向村民推廣中醫藥服務。始終投身在抗疫第一線,活躍在核酸采樣、疫苗接種等崗位上。曾多次在央視、上視、金視等新聞媒體上接受過采訪報道,其中醫脾胃專科診治在金山區有一定的影響力,在周圍地區均有一定的知名度。
【家庭醫生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先進模范事跡材料06-08
先進班組事跡材料06-10
先進事跡材料06-10
教師先進事跡材料06-08
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6-08
先進班集體事跡材料06-09
銀行先進事跡材料06-08
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6-09
特教先進事跡材料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