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
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精選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1
一、引言揭題。
莫懷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慶,當代作家,2014年7月27日15時45分因病在家中不幸去世,享年63歲。
讓我們一起走進莫懷戚的美文《散步》——
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鋪展生命的層層新綠,有陽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魚塘,還有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情感漣漪……
二、走進課文。
1、分層次練讀:
第一步:你就是作者,中速、深情地朗讀課文,好像作者寫完文章后欣賞自己的作品一樣。
第二步:讀好文章的波瀾,好像你一個人在扮演著故事中的幾個角色一樣。
第三步:朗讀課文的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帶著深深的體會給人家作示范朗讀一樣。
2、分角色朗讀:
【旁白】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莫懷戚準備和母親、妻子和兒子到田野上散步。
【母親】你們去吧,我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
【莫懷戚】媽媽,正因為如此,您才應該多走走。
【母親】那好,我去拿外套。
【旁白】老奶奶現在很聽莫懷戚的話,就像莫懷戚小時侯很聽她的話一樣。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將到的時候死去了。但是春天總算來了。莫懷戚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莫懷戚和母親走在前面,莫懷戚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兒子】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旁白】一家人都笑了。
【旁白】后來發生了分歧:
【母親】我要走大路,大路平順。
【兒子】我要走小路,小路才有意思呢。
【旁白】不過,一切都取決于莫懷戚。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莫懷戚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莫懷戚的。一霎時,莫懷戚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他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他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愿意。莫懷戚決定委屈兒子,因為莫懷戚伴同兒子的時日還長,伴同母親的時日已短。
【莫懷戚】走大路。
【旁白】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她對莫懷戚說:
【母親】還是走小路吧。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
【旁白】小路那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這樣,一家人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莫懷戚蹲下來,背起了母親,他的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莫懷戚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莫懷戚的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莫懷戚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莫懷戚背上的同妻子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三、文本探究。
(一)課文的標題
試著給課文再擬一個題目。
師生交流:
整個世界的分量――扣住了結尾,有哲理的感悟;
生活之美――家庭生活的美,瞬間之美,細節中滲透了親情;
小路親情――兒子孝敬母親,祖母呵護孫子;
其他題目:情滿小路、春天的步伐、延續生命、三代同行、幸福的家庭、親情無邊、分歧、大路小路、責任、背起整個世界、春意、呵護生命、小事情深、選擇、溫馨瞬間。
還是“散步”好:它簡明,準確,含蓄,有情致,有畫面感,有故事味。
這篇散文為了表現三代人之間深沉的愛,作者又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選取生活中極普通的事情——散步,這是以小見大的手法。
(二)課文的景物
1、請讀出課文中的景物描寫
2、說說課文景物描寫的作用
師生交流:
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大塊小塊的新綠”“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新綠”、“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贊。
第二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這些都寫出春的氣息,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字里行間留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文中兩處對初春的描寫,在全文中起到襯托的作用,為散步提供了一個美妙的背景,這輕描淡寫中充滿了濃郁的詩情畫意。
(三)課文的波瀾
波瀾:比喻文章的起伏、曲折和變化。
例文講解:
求職始末
大學畢業才兩年的舒平下崗了。
為了生活,舒平不得不四處奔波,終于一家有朋友的公司答應他去應聘。有復試時,他與一位業務經理因意見上的分歧而發生了爭執,他那桀驁的個性使他的言語犀利而偏激,令經理十分尷尬,結果他落榜了。
舒平連遭重創,心灰意冷。想到年邁的父母正巴巴地盼著享兒子的福,想到相戀兩年的女友因自己境況不佳而常鬧分手,想到自己才華橫溢而無處施展,他絕望了,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恰到此時,那家公司的朋友找到他,將他從死神身邊拽了回來,同時帶給他一張一聘請書。原來那位經理經過冷靜的思考,認為舒平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決定高薪聘用他。舒平躺在病床上,通過電話與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悅。
第三周星期一,舒平早早地來到公司門前,卻見一張通告赫然映入眼簾:“鑒于舒平先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本公司決定予以解聘……”
教師引導:
抓“分歧”,道親情:妻從夫、祖讓孫、子背母、母背子。
(四)課文的人物
結合語言材料,說說文中四個人物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教師引導:
“我”——善良孝順、關愛母親(慶幸母親熬過嚴冬、勸母親散步、決定走大路、背母親)。
妻子——溫柔賢惠(在外面聽我的)。
兒子——活潑聽話,聰明伶俐。
母親——老邁、順從、善解人意、慈愛親切、愛護小輩。
(五)課文的“我的”
圈出課文八處“我的”并體會。
教師引導:
母親是我的,妻子是我的,兒子是我的,自然,責任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作為中年人,肩上固然扛著責任,但何嘗不是堆著幸福——被依靠的幸福、被需要的幸福、被信賴的幸福。
(六)課文的語言
我喜歡( )這個句子,因為它( )。
教師引導:
1、有一種句式莊重之美
“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這句緊扣“散步”,點明了故事發生的地點和人物;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現在的寫法,表現出了濃濃的親情;“我”這個字擺的地方很重要,表現出“我”的一種責任感;句式寫得很莊重,表現出“散步”在“我”心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2、有一種情趣昂然之美: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侯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寫母子關系,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
3、有一種含義豐富之美:
“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最終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4、有一種句式對稱之美: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句子語意對舉與反襯,于平實中見靈氣,在淺易中見哲理,韻味無窮。
投影顯示:欣賞課文中對稱的句子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七)課文的主題
課文哪句點明了主題?你為什么認為是這個句子?
四、知識延伸
這樣寫親情作文
親情是一聲親切的呼喚、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深情的叮囑、一個體貼的動作和一陣揪心的牽掛。親情作文突出一個“情”字,必須抓住一個“人”。
一、人物描寫最好使用“欲揚先抑”的手法。
二、必須有一件典型事例作為詳寫的材料,再選取2—3件事例略寫,形成襯托。
三、心理描寫應當放在結尾處,與開頭處對親人的誤解或者矛盾形成對比和照應。
四、簡潔的景物描寫往往能很好的襯托人物的心態,與敘事結合,可以達到很好的表達效果。
五、不要過多使用感嘆句,感嘆句抒情往往會成為“虛情”。
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品味揣摩語句。
【課前準備】
學生: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教師:準備課前說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故事),安排學生作準備。
【教學】
1、整體感悟課文。
2、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體現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著親情。哪位同學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二、感知課文
1、檢查生字詞。
2、教師可配樂范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仿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4、帶問題朗讀課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2、在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三、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問題:讀了這篇文章,你從中感受到什么?請幾位同學談談個人的感受。
肯定個性化的發現。(這問題比較寬泛,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注童個體的體驗。)
進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達的感情是什么?(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終是研究的主要對象,這一個環節也是探究本課語言特點的思維中國)
總結:散步是日常生活,既輕松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筆下變得那么重要。作者從中三、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四、小組學習,圈畫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學生自己閱讀、發現的基礎上,圈畫后面幾節文字中比較特殊的句式與詞語,進一步探究語言。
(小組活動,全員參與,教師適當幫助有疑問的小組,到一定時候教師要提醒小組及時總結,準備交流。這一階段也可以將文章分成幾部分,分別交給不同的學習小組探討,這樣有利于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五、班級交流,共享發現
每個小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發現與全班共享擇一個句子、一個詞語。
可能有的句子與詞語: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我的母親老了,……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就是整個世界。
太遲、總算、熬、分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穩穩地、仔細
教師在交流中適當引導。
(分享學生的發現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信心與興趣,把學習的樂趣、發現的樂趣還給學生。教學目標的真正達成在于學生自主的發現與交流中。)
六、拓展,展開想像
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么,母親會怎樣想?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在班里談感受。
(過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教師小結:不管做什么事情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之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過渡)設想一下:晚飯后,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么辦?
學生討論歸納: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繼續遵循這個道德準則。
(過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親走大路,母親同時也為兒子解決了這個難題,改變主意,走小路。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1、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對小孫子的什么感情?
2、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什么樣的家庭?
3、分別用兩個字概括出“母親、妻子、我”是什么樣的人?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
重點研讀:
(過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著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為什么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對于學生的討論和作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教師小結: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體現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這部分是對課文的咀嚼和消化階段,也是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最佳時機,所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勵學生,適時啟發。盡可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重點研讀后,全班學生齊聲朗讀最后一段。
七、比較閱讀
請同學們速讀課后短文《三代》,思考問題:
1、這篇短文寫了什么事?
2、《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說說你的理由?
教師引導:學生讀后,小組交流,教師鼓勵,并因勢引導:編者為何把《散步》作為本文的.范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兩篇文章通過比較,體會《散步》寫的精彩之處,可以從語言、寫作方法等進行比較。(學生答案會多種多樣,所以要求學生舉例說明緣由,只要說得有道理即可。)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歸納:
1、《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寫。文中有兩處對初春的描寫,這段描寫在全文中起到襯托的作用。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大塊小塊的新綠”“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新綠”、“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贊。第三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這些都寫出春的氣息,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字里行間留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2、在散步中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子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運用對稱的句子,互相映襯,使我們讀起來很有情趣。語言樸實,但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
3、以小見大的寫法:通過描寫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大主題。
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比較閱讀,能夠初步對文章進行鑒賞,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中,嘗試運用這幾種寫作方法,一定會給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教師總結: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最后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小結:《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蘊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悅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這節課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得到潛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給學生理解課文豐富的內涵提供了學習的廣泛空間。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也增強了語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設計】
散步
莫懷戚
母親走大路↑承上
散步分歧→{我妻子責任重大→使命感
兒子走小路↓啟下
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整體感悟課文內容,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品讀清新質樸的語言。
3.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力的培養。
2.透過樸實的語言品味濃濃的親情。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閱讀文段,揣摩情節的發展。
文段:
幾年前,我探親期滿返回無錫的時候,母親送我到車站,我的旅行包的拎帶突然被擠斷,眼看就到發車時間……
二、感知課文
1.聽課文,思考問題。
(1)文中寫到了哪些人?
(2)在什么季節、什么地點散步?(用一句話概括主要事件)
(3)散步中發生了什么事?結果如何?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選讀課文。
三、合作探究
(一)捕捉細節議人物
文中的幾個人物分別給你留下什么印象?試結合課文內容加以分析。
(1)學生通過對課文細節的把握,分析“我”“母親”“兒子”三個人物的性格。
(2)分析“妻子”性格特征。
(二)各抒己見提觀點
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我”最終還是依從了“兒子”,這不意味著“母親”的意愿沒有得到尊重嗎?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你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三)體驗幸福說“秘訣”
散步,算不得大事;作者處理的辦法,也許也算不得最好,但結果是一家人和和美美。從這樣的小事中,我們不難發現構建幸福家庭的秘訣。大家知道這秘訣是什么嗎?
(四)走入畫面探景物
1.找出景物描寫的段落,體會朗讀語氣的處理。
2.思考: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題有無關聯?散步途中所見多矣,為什么選擇這幾處景物來描寫呢?
四、感悟體驗
1.指導朗讀最后一段,進一步感悟文章的深層內涵。
2.交流感悟:“兩個人背上的加起來就是一個世界”一句的深刻含義。
3.回放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幸福片段,體味“甜蜜的負荷”那獨特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
1.創作詩句,表達感悟。
親情是身心疲倦時聽到的親切問候,是 ;親情是輕松愉快時發出的會心微笑,親情是 ……
2.作業
在父親母親的背上靜靜地趴一會兒(至少一分鐘),想象自己回到小時候,再為他們做個簡單的按摩。虔誠地做完這些事,然后把你的感受寫下來。
課后小結
《散步》是一篇文字淺顯、內容亦不龐雜的文章,但是意蘊豐富,耐人尋味。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內,情節簡單而不乏起伏,人物著墨不多而風貌畢現。學生喜歡《散步》這樣的文章是很自然的,但想要真正理解就不容易,欲求將其中蘊涵的愛和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真正吸納進自己的靈魂深處,則殊為難得。本篇教學設計目的在于將短文精教,以品讀、感悟主要手段,使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步》真正鐫刻在學生的心里。
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尊老愛幼的人性美。
2.品味文章生機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能夠通過細節描寫,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家,一個多么溫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幸福的搖籃。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溫情,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親情和關愛的空間。而和親人一起散步,更是一個幸福的時刻。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莫懷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散步)
課堂實錄
一、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設計意圖:柔和的的音樂、深情的導入旨在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到散步的意境中來,為文本的情感解讀作鋪墊。】
1.配樂朗讀,思考:
(1)文中寫了一件什么事?
(2)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讀,我也仿佛沉浸在親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許多道理,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以上兩個問題。)
2.明確:
(1)我們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歸結為“和美”(板書)
二、簡介作者,檢查字詞
【設計意圖:讓學生養成搜集資料的習慣,學會自主學習,有利于節約課堂時間。】
1.介紹作者
簡介作者莫懷戚
2.字詞識記(投影出示)
嫩芽(nèn) 霎(shà)時 拆(chāi)散 熬(áo)過
分歧(qí) 水波粼粼(lín) 委 屈 各得其所
三、研讀入境,把握主旨
【設計意圖:先“速讀”把握文章主干的基礎上,借助“心讀”讓學生深入到文本,理解、品味,而不流于“小和尚念經”的外在形式。】
1.兩分鐘速讀課文,快速搶答:散步的季節?散步的地點?課文中出現了哪幾個人物?在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結果如何?
學生讀后搶答
2.據搶答內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靜靜地傾聽文章的配樂朗誦,一邊在腦海中浮現文章所寫的情境畫面,讓我們跟著莫懷戚一家作一次愉悅的心靈旅行。
4.文章一定撥動了大家的心弦。那么,你能否說說是什么如此打動你的心呢?
學生回答集錦:
這是一個多么溫馨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啊!
一家人相親相愛、理解謙讓,他們在陽光下、田野間的散步是一幅最動人的畫面。
這才是天下最浪漫的事!
文章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尊老愛幼的贊歌!
四、再讀課文,點評人物
【設計意圖: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1.那么,在這個溫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賞的人是誰呢?請用“我最欣賞 ,因為,從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個 的人。”的句式回答。
學生各抒己見,各贊所愛:
“我”——孝順、體貼、溫和、穩重(板書:“我”---孝順溫和)
A:“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為母親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里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B:“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說:‘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C:“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我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中的“慢慢地、穩穩地、仔細這幾個詞語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寫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對母親的體貼關心,惟恐母親有閃失。
母親——溫和慈愛(板書:母親——溫和慈愛)
A:“母親本不愿出來的……”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愿一個人在家。“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小時候我很聽她的話一樣”寫出母親對我的信任。
B:“但是,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說”動詞“摸摸”足以看出母親對小孫子的疼愛,為了孫子,母親放棄了走大路的想法。“還是走小路吧”說明母親理解孫子的心思,決定自己克服困難,滿足小孫子的心愿,彰顯了人類生命的真諦——對幼小生命的保護,體現出中華民族“愛幼”的傳統美德。
兒子——聰明伶俐、善于觀察(板書:兒子----聰明伶俐)
A:“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妻子——溫柔賢惠(板書: 妻子——溫柔賢惠)
A: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小結:幸福的家庭,離不開每個人的付出。無論寫誰,字里行間表達的都是真摯的情感:母子情、夫妻情、祖孫情、婆媳情……。 歸納為一個詞就是“相親相愛”或“互敬互愛”(板書:相親相愛)。
課后小結
我們感知了文章內容,又分析了人物形象,明白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板書: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課后習題
1.積累字詞。
2.完成課后練習二。
板書
散步
“我”---孝順溫和
母親——溫和慈愛
兒子----聰明伶俐
妻子——溫柔賢惠、尊老愛幼
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重點難點】
1、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意。課文中幾個人物的形象分析,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課前準備】
學生:
1、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反復朗讀文章,理解大意,在筆記本上做好詞語解釋,掃清文字障礙。
2、查找有關寫作背景資料,以便對課文有更深入了解。
教師:
1、準備播放的音樂和教學課件。
2、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設想】
文章可研討的方面很多,比如語言,寫景,情節等,但一節課時間很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這節課中重點討論人物,即人物的形象特點。在討論過程中立足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發言,尊重學生的討論結果。朗讀也是本節課的重頭戲,所以在課文的講解過程中始終貫穿著朗讀。也即是在朗讀中分析人物,在分析人物中有感情的朗讀。
【課時安排】
一課時。(總用時40分鐘)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2分鐘)
同學們,我們都是生活在家庭當中的一員,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沐浴著家的溫暖,是家的溫馨使我們快樂的生活。當我們高興時,家是撒歡的場所,當我們遭遇不幸時,家又是避風的港灣。那你們認為家對于每一個人來講重要嗎?(學生回答)好,既然家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講是如此重要,那我們都要盡力的維護好它,但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夠嗎?(學生回答)每個人在家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因此都應該盡自己所能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莫懷戚筆下的這個和睦友愛家庭是怎樣的?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板書課題)
老師已經布置大家作了很詳細的課前預習,掃清了文字障礙,查閱了有關寫作背景的資料,也讓大家朗讀了課文,相信你們對文章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們現在就先讓三個同學來給我們朗讀一下文章。
二、抽三個學生朗讀,教師評述(5分鐘)
教師:剛才我們聽了幾個同學的朗讀,現在誰來說說文章講的是什么事呢?
(一家四口外出散步的故事)
教師:這篇散文,寫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表現得很溫馨,很甜美。這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是透過優美而樸素的語言傳遞給我們的,所以下面老師將配上動情的音樂給大家再次朗誦這篇散文,希望你們能用心去感受這份溫情。
三、教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配以音樂)(5分鐘)
四、課文講解(15分鐘)
教師:剛才大家說到文中有四個人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他們是怎么樣呢?首先,看看“我”,同學們說說文中的“我”這個人怎么樣?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
關于“我”:(5分鐘)
你認為“我”是怎樣一個人?
(孝順,善良的人)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我”孝順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就象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為母親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里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說:‘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
(板書:“我”:孝順善良)
關于我的母親:(5分鐘)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善解人意,愛護小輩)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奶奶善解人意,愛護小輩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愿一個人在家)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說”母親很為小輩著想,不愿意為難自己的兒子,更不愿意為了自己而攪了一家人出游的興致)
(板書:母親:慈愛親切)
關于兒子和妻子:(5分鐘)
教師:文中對妻子、兒子著墨不多,但他們也在盡自己所能維護著家的溫馨和諧。那,請同學來說一說你對妻子、兒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決定后他欣然接受沒有一點蠻橫無理的態度。
教師:我們再進一步思索,從兒子身上有沒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后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教不如身教”,從小到大孩子就是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從文中看,妻子很賢良,是位慈愛的媽媽和孝順的兒媳。對丈夫溫順有理,對婆婆尊敬有加,對兒子關懷倍至。在她身上也滲透了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板書:妻子:溫柔賢惠)
(板書:兒子:聰明乖巧)
教師總結:本文無論寫誰,作者在字里行間都表達一種永恒的情感:親情。(板書:親情)
教師:通過對四個人物的描寫,這個“親情”又滲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親之間、妻子和兒子之間──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間──夫妻情)
(母親和兒子之間──祖孫情)
教師:本文就圍繞著這三種親情表達了一個重大主題──(學生回答)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
教師總結: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板書:小事情表現大主題)。所以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其實,在我們經過的平寫出凡日子里,都蘊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轉瞬即逝一幕幕將永遠留在我們心底久久回味,從而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家人,更珍惜親情,珍愛生命。這就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
五、播放樂曲(2分鐘)
讓我們共同欣賞一首清新悠揚的樂曲《家》。請同學們閉好眼睛,用心去感受,讓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時的美好時光一幕幕在腦子中呈現,感覺一下自己從家庭當中得到過的無盡溫暖和愛,相信你對“親情”二字會有更深透的理解的。
思考題:既然說在生活中蘊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那請同學來告訴我們平時父母是怎樣關心和愛護你的?你又為他們做過什么?(學生討論)(5分鐘)
六、學生在深入理解文章意韻基礎上伴著音樂朗讀(5分鐘)
七、教師提問,讓學生說說自己父母的生日(1分鐘)
總結:希望同學回去以后都能問清楚自己父母的生日,把它記在本子上,最好記在心理,每逢父母的生日,都能給他們送上你最誠摯的問候與祝福。
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主要內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親情。
2.能夠通過細節描寫,把握文章人物形象。
3.學會賞析語言,體會語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能夠通過細節描寫,把握文章中人物形象。
2.學會賞析語言,體會語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法、學法】
(一)教法
點撥引導、多媒體輔助
(二)學法
誦讀、圈點勾畫、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憶導入
同學們我們最近剛寫過作文“我家的財富”,許多同學這樣寫道:我家雖然并不富裕,但我家有一份最珍貴的財富,那就是愛。是啊,家是我們最溫暖的港灣,它給了我們無限的關愛與溫情。今天我們就跟隨莫懷戚一家的腳步,去感受一下他們家最珍貴的那份財富。(板書課題:散步)
二、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1、讀前工作,強調讀準字音。
分歧( qí ) 霎時( shà ) 信(xìn)服
水波粼粼( lín )嫩(nèn)芽
散:sǎn散文,松散;sàn拆散,散步
2、用一句話來概括。
提示:這是一篇敘事性散文,在概括的時候要注意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在初春的田野上,我和母親、妻子、兒子一起散步)
與文章第一段進行對比(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第一段交代了地點、人物、事件,但是語序上做出了調整,更加強調了散步的人。
三、品讀課文,分析情感。
1、賞析第三段,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愛。
在這里誰本來是不愿去散步的,為什么?母親身體不好還能從哪里看出來?引出第三段,賞析“熬”字。熬:忍受,忍耐,“熬”字更能體現出母親度過冬天的不容易,表現了母親因年老體弱而艱難過冬的痛苦情狀,又寫出了“我”為母親最終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太遲了,太遲了”“總算來了”可以看出“我”的焦急與迫切,更能看出對母親的那份疼愛。
齊讀第三段
2、賞析第四段,指導朗讀。
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這段描繪了新綠、嫩芽、冬水,展現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既烘托出了一家人散步時的祥和歡樂的氣氛,也暗示熬過了嚴冬的母親,將獲得新的活力!
重點品讀“咕咕”,可以讓學生不同聲調地去讀,感受泉水起著水泡的活力。
齊讀第四段。
四、抓住沖突,深入理解情感。
1、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親也熬過了一個嚴冬,出去走走還可以喚醒母親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但是在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分歧,什么原因呢?
(母親年齡大了,當然想走平順好走的路;兒子還小,想走有意思的小路。你從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小路有意思?大路平順好走,小路蜿蜒但有意思,母親身體又這么糟糕。)
2、“如果你碰見了他們,你會幫助他們做出怎樣的選擇?替他們選一個合理的辦法。”
作者最終做出了什么選擇?為什么?(補充:伴同母親的日子不多了。)從中看出了作者的那份孝心。適當點一下妻子的賢惠和兒子的懂事乖巧。
3、但是母親又是如何選擇的?母親選擇走小路,走不過去的地方可以讓兒子背著過去,母親主動做出了退步,雍容大度,而且方法也十分的高明。
所以最后一家人在陽光照耀下,愉快地走向那條小路。
齊讀第八段,談一談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世界”大詞小用。
(作者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對上,肩負著贍養老人的義務;對下,承擔著培養、教育子女的重任。“世界”一詞形象地表明了作者和妻子對生活、對家人的一種責任感與使命感。)
五、品味沖突,升華主題
1、在散步的過程中雖然出現了小分歧,但是正是在這沖突中讓我們格外感受到了這個家庭的溫馨、幸福與美好。
那么,在這個家庭解決分歧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什么?(我們從作者莫懷戚身上可以學習到什么)
這個家庭有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兒子尊重孝敬老人,事事先考慮老人,這些在不知不覺中感染著自己的孩子,這樣一代代傳承下去,就形成了這個家的家風。
創作背景補充,所以一個家只有有了孝,有一個良好的家風,這個家才會和諧美好。
2、莫懷戚寫出了這樣一篇優美的散文,他也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從寫作方面你可以向他學習到什么?
寫作手法:以小見大
語言方面:環境描寫
結構安排:重點寫矛盾與沖突
……
六、小練筆(作業)
假設:周末寫完作業你終于可以看會兒電視,期待已久的動畫片馬上要播出了,但這時姥姥卻提出十分想看戲曲頻道,請你發揮合理想象,續寫一段話,要求寫出具體解決沖突的過程,并且在其中能夠體現出你家的良好家風。
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課文中具有對稱美的句子及含義豐富的語句。
3、感受文本字里行間的濃濃親情與生活責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4、學習課文“以小見大”的寫法。
【教學重點】
1、悟讀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2、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摯愛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教學難點】
1、在朗讀中發現美、品評美,逐步提高賞讀美文的能力。
2、理解“我”對生活的使命感。
【教學用時】
一課時
【教學設想】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伴隨著輕悠的鋼琴曲《愛的協奏曲》(理查德·克萊德曼演奏)(背景音樂),在春光爛漫的田野上,一家人在高興地散步(背景畫面)。
教師朗誦:詩歌《散步》(多媒體顯示)
“散步的時候 /我走直路 /兒子卻故意 /把路走彎
我說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徑
兒子說 /把路走彎 /路就延長”
請學生看畫面,回憶與家人散步的情景,并說說留在自己記憶深處的散步時的精彩瞬間。(2—3名學生回答)
“今天,我們一起跟著莫懷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他這個四口之家的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示范朗讀,學生用心感受:“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
(聽讀后,請幾位學生談談個人的感受)如幸福、溫馨、和諧、和美等。
2、學生有選擇地朗讀課文語句,教師指導。
試一試,將文中最能體現親情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你能讀出其中濃濃的親情嗎?
3、復述內容
請一二名學生以小男孩的身份來復述課文內容,其他學生點評。
4、師生共同理清文章的基本線索。(以小男孩的身份)
爸爸勸奶奶散步→全家人一塊散步→走大路與走小路的分歧→奶奶依從了“我”→在不好走的地方,爸爸背起奶奶,媽媽背起“我”。
三、探討質疑,感受親情
1、“在散步的時候,小男孩一家發生了什么事兒?”學生默讀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合作探究問題。
(1)在解決分歧的過程中,誰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誰的權力最大?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來,畫出來,讀一讀,品一品。
(可以說每個人都做得好,因為爸爸孝順奶奶,奶奶慈愛親切,媽媽溫柔賢惠,“我”聰明乖巧。)
(“我”家成員之間不存在權力的大小,“我”聽爸爸的,爸爸聽奶奶的,奶奶聽“我”的,媽媽聽爸爸的,大家之間好像構成了一個循環的關系鏈,那是因為有親情——互親互愛。)
“那么究竟聽誰的呢?”——由“愛”決定,這個“愛”,對晚輩來說,是“尊老”;對長輩來說,是“愛幼”。
(2)在面對分歧時,爸爸為什么“一霎時”“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爸爸是家庭的頂梁柱,現在“我”與奶奶發生了“歧路之爭”,大家都聽爸爸的,處理好了,全家高高興興,處理不好,別別扭扭,還會影響家庭的和諧,所以爸爸會“一霎時”“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3)文中說“我決定委屈兒子”,是不是爸爸不在乎“我”的意見?
(“我決定委屈兒子”并非表明爸爸不愛兒子,只是拿奶奶和“我”比較來看,奶奶年事已高。可見,爸爸十分孝敬奶奶,想盡最大的努力滿足奶奶的愿望,這種孝心是難能可貴的。)
(4)展開想像,體驗感受一下,假如爸爸毫不猶豫地依從了“我”走小路,那么,奶奶會怎樣想?
(5)第七段描寫奶奶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它寫出了春的氣息,是春天在召喚我們,生命在呼喚我們,表明了“我”走小路的原因。)
2、學生集體朗讀第八段,思考:作者為什么把“我”背母親,妻背兒子描寫得那么鄭重其事呢?文章最后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夸張了呢?
(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非穩當不可。它實際含蓄地寫出了在一個家庭中我們父母的責任,他們特有的心理感受,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起著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一個“世界”,很有象征和比喻意義,突出了我們父母那種深沉、莊嚴的感覺,生活的使命感,表現了一家的和諧。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3、教師小結
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后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這種“尊老愛幼”的傳統倫理道德就會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積累“分歧”“霎時”“水波粼粼”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及詞義。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3、領會文章主旨,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4、品味精巧別致、自然樸實的語言。
學習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親情美。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揣摩文章的語言美。
學習難點:
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深情導入
播放背景音樂《回家》薩克斯
(邊投影出示邊深情地導入)家,多么溫馨的字眼。家是避風的港灣,為我們遮風擋雨。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溫馨,家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莫懷戚先生的家,陪同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們之間那濃濃的親情。
二、梳理情節,感知文意:
(1)第一、散步的時間?——初春
第二、散步的地點?——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親、妻子、兒子
第四、散步中發生了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分歧
第五、最后一家人又在一起:——散步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寫了什么內容?
我們一家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三、研讀賞析,把握主旨:
1、你能具體地說說散步的時候發生了怎樣的分歧嗎?最后如何解決?
2、在散步的過程中你認為誰做的最好?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什么?
四、揣摩含義,品味語言:
請找出你認為最妙的一個詞、最美的一句話,或者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讀一讀,品一品,說說它好在哪里?
重點品味:
朗讀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五、拓展延伸,抒寫親情:
以“親情”為話題,仿照示例寫話。
示例1: 親情是受傷時,父母那溫暖的懷抱。
親情__________________, 。
親情_________________ , 。
示例2: 那回蕩著歡聲與笑語的餐桌上充滿著親情。
____ ________ ____親情。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親情。
六、課堂小結:
親愛的同學們:
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七、課后作業:
1、真誠行動:
回家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 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抒寫心情:
請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的溫馨語句,寫在賀卡上送給你的親人。
【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學設計01-21
散步 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散步》優秀教學設計12-06
《散步》教學設計(合集15篇)12-22
人教七上:《散步》教學設計12-16
《散步》多媒體教學設計(精選7篇)12-23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學反思11-09
散步教學反思09-11
《散步》《羚羊木雕》單元整合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散步》教學教案課件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