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引思心得體會
一、“讓學引思”的教學方法
“讓學引思”是市教育局對全市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提出的總體要求。“讓學”就是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習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保證學生學習活動正常展開和學習行為真實發生。要切合學生實際創設具體學習情境,讓學生通過閱讀、討論、操作以及完成真實情境中的任務等活動學會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掌握充分的自主學習資源,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引思”就是要引發、引導、引領學生思考,在形式和本質上保證學生大腦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要貼近學生認知水平設計科學、合理、有價值的具體問題,引導學生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體驗、建構及內化等過程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思維方法和價值觀。要指導學生在系統的學科學習中,養成思考習慣,增強思維品質,提升思想境界。
二、讓學引思心得體會(精選10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讓學引思心得體會(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讓學引思心得體會1
“讓學引思”這一改革主題,引領教師轉變課堂教學理念,優化課堂教學行為,更加突出學生的有效學習,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在教學中,首先要構建學習的理解、體會,就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習借鑒 “讓學引思”的課堂教學模式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
“潤物細無聲”,熱愛學生, 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親其師,才會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促進學生引思模式的發展。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細心留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后進學生的言行。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只是我們缺少一雙明亮的眼睛,教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現學生“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么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為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后進的學生在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地活起來。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了分層教學,由易而難,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如果答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后進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于后進生我還經常給予一些激勵性的評價。例如:“其實你很聰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會學得很棒。”“這個問題你說得很好,證明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學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學得好!”“你的看法很獨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諸如此類的評價,不但承認了學生的進步,而且強化了學生的進步,并使學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進步。從而優化課堂教學行為,更加突出學生的有效學習,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的培養。
總之,要讓我們學生的學習充滿活力,思緒飛揚就一定要把課堂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
讓學引思心得體會2
今天在老舍中學跟施紅和李娜老師學習了兩節課,還有幾位老師領導的點評和高老師的微型講座,聽收獲頗豐。
首先是施紅老師和李娜老師的示范課,課題分別是《再塑生命的人》和《我的叔叔于勒》。先來說說施紅老師的課吧,導入時施紅老師善用解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順勢引出學習目標,重點突出又不失流暢。七年級第三單元要求學生學習如何默讀,施紅老師在《再塑生命的人》這課的教學中就以默讀為重要的方式,出示默讀具體要求,讓學生在反復默讀中體會人物思想情感的變化,并且抓住重點語句,示范朗讀,直觀高效。朗讀時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某學生在讀“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的時候,第一次第二次都沒有讀出對光明的渴求,在施老師一次次的示范指導下,學生終于感受到了海倫內心對光明的渴求,讀出了情感。課堂主體就抓住莎莉文老師到來前后海倫的心理變化展開,雖然就只有這一個問題,但學生也是確確實實理解并掌握了。除此以外,整個課堂氛圍也十分輕松活躍,教師教態自然,語言親切。唯一覺得不完美的就是教學時間上有些緊湊,顯得有些前松后緊。再來談談李娜老師的課帶給我的感受。李娜老師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簡潔明確的目標,并且把目標直接寫在了黑板上,既提醒了學生,也提醒了自己。當然整節課李娜老師在完成學習目標這一點上做得十分完美,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按照教學目標進行。其次李娜老師利用圖表打分的方式也是十分新穎直觀,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加直觀清晰的把握,十分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高老師的微型講的是教學目標上的設置。現在普遍情況下我們教學目標都是一課多用的,重點不夠突出,細化不夠明顯,這其實是很不好的,而且教學目標的不明確既讓老師抓不住重點,學生也不知道該干嘛。聽了高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以后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要認真研究教材,使用“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針對每課認真制定教學目標,不再是只程式化的使用通用的教學目標。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領導給了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積淀教學素養。
讓學引思心得體會3
今天的講座精彩耐人尋味。顧琪俊教授以“讓學引思課堂教學的本質回歸”為題,從課堂教學為什么讓學引思;讓學引思的內涵;如何讓學?如何引思等幾個方面向我們詮釋了“讓學引思”的深刻內涵。他理論聯系實際,從當代課堂現狀,到“讓學”與“引思”的關系,多角度對“讓學引思”進行了詳盡闡述。 顧教授講到“讓學”就是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習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保證學習活動真實發生和正常展開。“引思”就是引發、引導、引領學生思考,保證學生思維活動的深入進行,養成思考的習慣,提升思維的品質,實現學習者和思想者的統一。
其實在課堂上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這一理念跟顧教授提出的“讓學引思”是相一致的,問題就出在我們一進課堂就把握不好主導與主體的度。今天顧教授很系統的很明確的告訴我們“讓學引思”是一種方法,體現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如何讓”和“如何引”兩個方面。
那就是課堂上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讓學生掌握充分的自主學習的資源;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只要是讓得好、引得好的方法都是“讓學引思”的教學方法。“讓學引思”是一種技術,要求教師把握好“讓” 的時機和“引”的技巧,充分且恰當地運用好現代信息技術。
當我們把“讓學引思”當成一種“方法、技術”來看時,就需要我們認真的研究,反復的實踐、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在反復的實踐反思---在實踐中總結出自己獨到的“讓學”方法,提煉出自己特有的“引思”技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課堂上收放有度,提升有質。然而要達到這樣的水平需要我們付出艱辛、付出努力。
讓學引思心得體會4
熱烈討論的氛圍熏陶,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置身于探究的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深入學習,深入探討,小組合作的熱情。合作交流是當今世界首選的最佳學習形式,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形成不同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征等的優勢互補。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圍繞中心議題展開合作交流,能充分展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化,促使學生主動地、開放地學習。例如:在學習選擇合適的地圖一節時,有的同學擅長根據比例尺的大小選擇內容詳細或者省略的地圖,有些同學擅長根據不同的出行需要選擇地圖,在學習等高線一節時,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用橡皮泥和線模擬山和等高線,那么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形式學習,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對成功的渴求,能充分發揚民主,激活思維火花,開啟智慧閘門,給學生以發展個性、展示才華的機會,使學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與發展,激發猜想,引發思維的內化。
1、針對教學目標設計提問
提問的質量和問題的設計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教師在備課時并未進行精心的設計而是課上即興提問,這樣的問題往往偏離教學內容的關鍵或僅僅限于較低水平提問或是流于形式。要想提出符合學生特點的問題必須要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而杜絕在新情境下盲目的提問造成問題與內容脫節的現象。教師應在上課之前對教材進行全面的認真的分析,針對每項任務從方法、技能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入手,至少設計一項符合學生水平的問題,再由此分配一些隨機性提問,而不必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個細節性、孤立性的練習中。 例如,在怎樣繪制地圖知識學習之后,繪制地圖的過程從整體上視為一項學習任務,學生根據已有知識根據地圖的三要素已經能自己按照一定的比例繪制出一幅學校的平面地圖,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地圖的種類對學生進行提問,如你們見過的地圖有哪些?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書,之后再對地圖的種類進行分類,讓學生從一個知識點自然過渡到另一個知識點,從而了解和掌握了地圖的家族及種類,激起了學生對學習地圖的興趣,為學習地圖知識奠定了基礎。這種切合實際的提問即能突出重點,更從方法與過程等角度整體掌握地理知識,促進學生地理思維活動。
2、注意提問的語言表達制定提問計劃
表達清楚所要提出的問題能夠提高學生正確回答問題的可能性。有經驗的教師通常不會出現提問后為幫助學生理解而重新加以說明的情況,這不但無益于幫助理解,反而會引起學生思想上的混亂。提問的語言應力求做到準確、精確、簡潔、清晰,避免不規范、冗長或模棱兩可的提問。
讓學引思心得體會5
語文課如何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切實轉變教學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獲得終身發展必備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邁入“讓學引思”的教學軌道?9月20日,富安鎮富東學校語文組一至九年級全體老師結合對桂會老師二年級語文公開課的點評,集中探討了這個問題。
桂會老師介紹了公開課的構思和上課體會之后,全體語文老師積極發言,緊扣“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暢所欲言,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學習心得。
周善蘭老師肯定了桂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就桂老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在指導之后再朗讀提出了懇切的意見。
楊小麗老師側重就寫字指導環節的“讓學引思”步驟做了自己的解讀;吳秀珍老師則結合朗讀指導侃侃而談,指出面對低年級學生“讓學引思”需要愛心、耐心、苦心;杭慶萍主任則對桂老師與學生的互相致禮影響深刻,她著重談到與學生的平等關系,認為這是“讓學引思”的情感基礎。其他老師也紛紛發言,點評氣氛熱烈,大家對“讓學引思”的教學思路有了清晰的認識。大家紛紛表示,今后要齊心協力,真正邁向“讓學引思”的教學之路。
讓學引思心得體會6
此次活動在許兵校長、張宏英書記等校領導親自指導下,全體英語老師共同參與,經過5天的緊張準備,共組織三至六年級23個班級參加了字母想象畫、卡片秀、圖畫展、手抄報、英文歌唱比賽、課本劇表演、故事大王比賽、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此次活動準備時間短,全校上下統籌調配力量,打破年級劃分,人人上陣,戮力同心,利用課余時間加班加點,認真籌劃活動安排,很多老師都連續幾天忙到晚上十來點,體現了良好的教學水準和愛崗敬業的品格;通過在展示屏循環播放活動剪影錄像片,展示了英語節期間學生們的'精彩作品和出色表現,給學生們增強了信心,激發了熱情。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對英語的興趣明顯被調動起來,為完成好特色作業和各項比賽,很多學生對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反復修改,在濃厚的英語氛圍渲染下,學生們敢說、肯說英語,樂于參與,大膽展示,基本做到了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
英語節活動的順利組織,進一步體現了我校辦學特色,切實促進“讓學引思”課堂教學的改革,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在英語實踐中體會到學英語、用英語的快樂,給學生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為進一步推進“讓學引思”課堂教學改革,推動學校習作指導課的有效教學,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12月28日,東坎小學舉行了“讓學引思”習作專題研討活動。
活動首先觀摩了由張娟、王成蘭教師執教的習作課。執教教師以精湛的教學水平,獨特的教學設計為聽課教師呈現了兩節風格迥異、精彩粉呈的習作指導課。觀摩課結束后,兩位老師對此次執教的課進行了小結反思,聽課教師也進行了當場點評以及對“讓學引思”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交流。最后,陳海洋副校長對本次活動給予了總結評價,指出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值得所有的教師學習與反思。他還要求大家,在課堂中落實“讓學引思”要有清晰的目標意識,要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課堂中要注意培養濃厚的學思氛圍,幫助學生養成思考習慣,提升思維品質,形成思維風格,讓全體學生做到真“學”善“思”。
讓學引思心得體會7
將“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深入思考,有益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藝術性的提高。
在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初中語文教學水平大幅度提高,閱讀教學的地位也為更多教育工作者所認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豐富學生語言輸入量,開拓學生視野的重要教學活動。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應用讓學引思模式,需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利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具體如下:
1.創設情境,讓學引思
促進學生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積極思考,就需要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會對課本中的閱讀學習知識有強烈的渴求感。初中學生的好奇心較強,樂于接觸身邊一切新鮮事物。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積極利用學生的身心特點,讓學引思活動才能得以落實。趣味化的閱讀教學活動設計,需要得到情境的支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是將課本中靜止閱讀知識轉變成為靈活化知識的一種手段,更會大大提高閱讀學習內容的形象性。在情境中思考,有利于初中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學習的快感,成為語文閱讀學習的追求者。
比如在講解《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前作業的合理布置給學生創設閱讀學習情境。在課前,教師組織學生結成自由小組,對該文章進行預習與閱讀。小組成員一起努力創作一個同名劇本,在課前以小組為單位做好排練工作。在課堂中,教師組織各個小組相互比拼,給大家表演,創設真實的閱讀學習氛圍。在課本劇表演的過程,閱讀文章就轉變成為學生可觀、可感的表演,文字與學生的行為有機結合在一起。在表演與欣賞的過程中,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思考,揣摩每一位人物的內心活動,思考故事情節如此發展的原因。用情境落實讓學引思,是不錯的選擇。
2.巧設疑問,讓學引思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落實讓學引思教學,需要教師重視學生思維的激發。提問,是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個優質的問題,就像一塊磁鐵,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多多設計像磁鐵一樣的課堂問題。豐富閱讀教學中的提問的方式,才能讓學生產生質疑之情,引導學生思考。
比如在講解《三峽》時,如果教師直接提出“作者是如何描繪三峽的?”這樣的問題。學生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思考,而是低下頭去閱讀,在文章中尋找固定的答案。但如果教師轉變提問的方式,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幾張三峽的照片或者播放一段三峽美景的記錄片,告訴學生“這就是作者所描繪的三峽,你覺得作者會用什么樣的文字去描述呢?”。不同的提問方式,會啟發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提出后一個問題,能夠讓學生先自主組織文字,再通過閱讀與課本中的文字進行對比。這樣的閱讀教學更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輸入量,鍛煉學生的語言輸出水平。
3.融入情感,讓學引思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的活動。教師與學生的理性程度、個人情緒都會對閱讀學習的質量造成影響。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課堂教學的氣氛,學生的學習情緒以及教師的個人魅力,都會影響教學和諧性。在教學中融入情感,利用情感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能夠促進學生思維運動,讓學生在完成閱讀學習目標的同時,完成情感價值觀目標。
讓學引思心得體會8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運行。”以人為本的語文課程就是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師生同為主體又互為客體。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互促、教學相長的過程,是激發師生的生命力、煥發生命激情的過程,是揭示人的真、善、美,顯示人的本質力量的價值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一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二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三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盡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鑒于此,我們必須確立這樣一些理念:
第一、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眾所周知,教學是“教”與“學”雙方面的活動,要進行有效的教學,在思考如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更重要的還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學生是否能夠接受、掌握、應用。這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的認知發展需要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有足夠的了解的基礎上,采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全面而充分地考慮到課堂上學生可能的發言,可能遇到的困難,對課堂有足夠的預測。有備而來,有備無患,這樣做可以有效避免教師在課堂上為了實現教學預設而越俎代皰。
第二,教學過程不但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更是課程創造與開發的過程,是課程內容轉化與持續生成的過程,是課程意義不斷構建與提升的過程。教材是引導學生的認識、發展、生活、學習、人格建構的一種范例。我們要學生學的不僅僅是教材,教師要用好教材教好學生,而絕不是教好教材、考好教材。即把教材變成一個引子,引發學生去讀書,去學習,去創造;引領學生對教材一些內容進行延伸、修改、重組,再創造,大范圍地把語文教材放大、拓寬、加厚,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展的風水寶地。
第三,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更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我們要精心創設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教學關系,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點,豐富教學內容,謀求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達到師生共同發展。
第四,教學過程不僅要重結論,更要重過程。沒有經過學生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知活動,即多樣化的思維過程和認知方式,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理解和鞏固,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更難以養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接受知識、積累知識,提高解決當前問題的能力;更要教學生會學,——掌握方法,主動謀求知識,提高發現新知識、新信息,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第五,教學過程不僅僅要關注學科知識,更要關注入的發展。既要關注知識與能力.還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更要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把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生成,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作為我們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
沒有疑問,就沒有思考,沒有思考,就沒有進步。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僅要求教師要善于思考,更要求教師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讓學引思心得體會9
常言道,凌寒傲雪報春梅。時值初冬,哪來梅香?是的。但您也許知道,江蘇省東臺中學有“趕早”的習慣,人勤春早啊。這不,12月5日下午,東中校園的三枝“梅”迫不及待綻放了!是紅梅、白梅還是臘梅?哈哈,不是。她們可是崔梅、王梅和許梅媚老師!
這三位女老師只因同步“登錄”語、數、外三場研討課,聚焦“讓學引思”向全市高三年級對應學科的備課組長、骨干教師進行示范,引起江蘇省教育評估院邱白麗主任的格外“關注”,她笑稱其為東中的“三枝梅”。
學科的研討、教師的研訓是省教育評估院對東臺市教師發展中心評估驗收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在于實地督查各學段學科教師研訓工作的開展情況。東中作為全市教師發展中心的實踐基地之一,承擔了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第15周高中教師語文、數學、英語學科的研訓活動。出席評估驗收的還有南通市教師發展學院院長、黨委書記鞠九兵。東臺市教育局副局長曹本全、韓衛標副主任陪同參加了本組活動。
鄒施凱校長對省級評估驗收組蒞臨東中十分高興。他介紹了東中組織本次研訓活動所作的精心安排,特別介紹了高三團隊語文、數學、英語備課組作為實踐基地的主力,在聚焦讓學引思,推進課堂轉型等教學策略上進行的引領性探索,其核心成員崔梅、王梅和許梅媚老師在此策略下對高效課堂的目標追求,形成的風格與特色。
鞠九兵院長、邱白麗主任在曹本全副局長、韓衛標主任陪同下,巡視了三個錄播教室的授課情況,并隨堂聽課。課后,他們全程參與圍繞“三枝梅”示范課而展開的“高三一輪復習課堂教學的研討”。授課者教學設計的交流、參研教師的精彩點評、讓學引思的理念碰撞、優化復習的策略互動等等豐富的內容,讓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崔梅、王梅和許梅媚老師的示范課得到驗收組專家的高度評價,各學校老師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研訓產生的疊加效應暢所欲言。大家紛紛感慨,今天的“讓學引思”已出醇厚的梅香,教師培訓的實踐,“干貨”很多!
研討中,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分別由特級教師程韻榮、楊曉翔和高級教師許學寬主持。各學科預設45分鐘的研訓一再延長,仿佛“梅香”久久不能散去……
伴著“梅香”,全市近80多位高中教師共赴了這場“讓學引思”的群英會。
讓學引思心得體會10
為進一步推進“讓學引思”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近日,響水中心小學開展了“讓學引思”語文專題研討活動。
活動首先觀摩了由響水中心小學幾位語文教師執教的寫作課。幾位老師憑借對新課標理念以及對“讓學引思”的獨特理解,以他們深厚的教學功底、新穎的設計、靈活的教法,給參加活動的老師展示了語文課的精彩與精妙。觀摩課結束后,幾位老師對此次執教的課進行了小結反思,其他教師對這幾節課進行了當場點評以及對“讓學引思”在課堂教學中的進行了交流。最后,潘竹玲校長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尤其是幾位老師的課堂教學,值得所有的教師學習與反思。潘校長要求所有老師,在課堂中“讓學引思”要有清晰的目標意識,要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課堂中要注意培養濃厚的學思氛圍。要認識到“讓學引思”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技術,要“真信、真學、真用、真行”。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為我校青年教師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也為老師們創設了相互學習、交流、借鑒的氛圍,深受老師的好評。
【讓學引思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讓學引思學習總結范文-學習總結12-21
青門引·春思原文翻譯及賞析12-29
《青門引·春思》古詩詞鑒賞10-11
有關學與思的議論文論據04-19
清明掃墓引思考09-22
劉禹錫《秋風引》賞析09-04
箜篌引王昌齡詩詞12-21
引泉詩原文06-29
思政大課堂心得體會12-28
揭秘古墓中讓人百思不解的“謎語”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