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
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2012年10月9日由教育部正式頒布。
《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時,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為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建議。
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精選12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精選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1
這次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感觸更深。指南細致周到的從家庭、幼兒園、社區出發,幫助了我們一線老師梳理了自己在園組織一日活動的要求及注意的細節。
以往幼兒教育總是以學習一些基本知識作為了重點,使得幼兒園教育總是不時的具有小學化傾向,違背了幼兒的年齡特點。而《指南》猶如指南針為迷茫的我們指明方向,在每個具體目標后提出了適宜的具有指導性的建議,指出了我們一日活動的注意點,有利于我們組織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對照指南我們了解自己所帶年齡班的孩子哪方面發展適宜,哪方面是滯后的需要多加強引導的,哪方面是好的,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特色。感觸最深是觀摩了中班組的一課三研《小小超市送貨員》。一備課老師的目標制定的很寬泛,對已中班孩子來說快跑多少米比較適宜,所以一備時老師對具體目標沒有明確,使得活動準備的場地距離布置的很短。在認真學習了指南提出的指標后,我們重新調整了目標,同時結合目標,重新布置場地等,讓孩子們盡可能的技能達到做大程度的練習。拋磚引玉,在自己執教了小班組的一課三研活動《拖拉玩具來追我》,對小班孩子如何利用自制體育玩具進行集體教學,進一步思考了自制體育玩具如何玩,如何發展技能,發展怎樣的技能,并在活動中技能得到做大程度練習,也明確了小班健康活動如何發展技能多樣性。指南適宜的提出了以孩子的健康的重要。以往的綱要也提出了保護孩子的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但指南更具體深入的提出了在園如何進行健康教育。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鉆爬、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以及跳竹竿、滾鐵環等傳統體育游戲,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指南在注重幼兒體能發展的同時,更注重了其他的資源的滲透。
指南體現了一日生活節課程的理念。如吃東西時細嚼慢咽。主動飲用白開水,不貪喝飲料。事無巨細,指南從幼兒的生活學習各個環節提出了合理的建議,讓老師更關注、重視幼兒的保育工作。
指南體現了以幼兒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教師總是急,急于將故事、歌曲、數數等內容通過短短十幾分鐘統統教給孩子,當有些孩子沒掌握時,老師便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于是分貝不由自主的提高了、臉色也越來越嚴肅,于是區角游戲變成了老師補差的場所,如此惡性循環,這些發展較慢的孩子便會對幼兒園和老師產生畏懼,不利于幼兒身心的發展。指南明確指出了幼兒為本的理念,老師要蹲下身子,去傾聽孩子的心聲,要了解這個年齡斑孩子的發展水平,可能孩子的表述還不夠完整,其他小朋友都會了只有他還不會,不要急,孩子就是孩子,當你的腳步快于孩子的腳步,孩子會跟不上來,
要放慢腳步慢慢帶領他,幫助她得到合理的發展。
指南體現了時代的要求,指南提出了應引導幼兒尊重、關心長輩和身邊的其他人,尊重他人的勞動及成果。現在的孩子很多是獨生子女,所以有些孩子養成了養尊處優、自我為中心,將家長對自己的的愛是理所當然,而忽略了自己對長輩對身邊其他人的尊重。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作為教師我們要理解孩子,去傾聽他們的內心后,有立場的表述自己的觀點,不迎合家長和幼兒,而是積極和家長交流,取得家長的理解,同時對孩子的行為要求作出立場適宜的回應。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受保護的權力,作為教師既是老師更是媽媽,只有從心里愛孩子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才能在幼兒園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2
這次觀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我覺得觀察孩子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在剛開始工作時就準備了一個教育觀察記錄本,還信誓旦旦地和家長承諾要記錄下每個孩子的成長。但是由于觀察的無目的和無計劃性,加之工作的繁忙,到現在為止我只零零散散地記錄了部分行為比較典型的孩子的成長變化,對于大部分孩子則停留在表面化、概括化的了解。
通過《指南》的學習,我意識到可以將《指南》作為觀察、了解孩子的框架和指導方向。首先要完整地熟悉和掌握《指南》的各個領域和目標,這樣有利于我們在觀看孩子活動或自由游戲時,能抓住他們比較典型的、重要的、具有意義的表現進行細致的觀察,了解他們實際能夠做什么與應該做什么之間的距離,從而設計有效且適宜的環境及活動,支持和促進孩子的學習和發展。其次,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幼兒。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每天面對30多個孩子,不可能完全靠隨機觀察就能了解到每個孩子的學習與發展情況。因此,我們在對孩子有完整了解的基礎上,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比如針對班級上一位孩子總是喜歡一個人獨自游戲,平時也不愛說話。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應觀察她在游戲和一日生活中的表現,捕捉她的語言交流和社會交往情況,從而進行有效的引導。最后應注意對孩子做分析評價時,要全面整體地看待,從多方面的信息對其做出綜合判斷,并積極評價孩子學習與發展過程中的點滴進步。
在生活中學習和發展是幼兒的一個顯著特點,融教育于一日生活中也由此而成為幼兒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如《指南》強調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以及兒童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重要性。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能片面、刻板地“上課”、“說教”,而要重視幼兒生活的獨特價值,抓住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的契機孩子進行有意識地引導和教育。如每天的來園和離園環節,我們可以重點進行情緒安定愉快、體質鍛煉等方面的健康領域教育、以及主動和老師同伴問好、禮貌用語等語言和社會領域的教育等。總之,各個領域的培養目標、途徑,都離不開幼兒的一日生活,我們應在一日生活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具體情境中,讓孩子們多體驗、多操作、多感知。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3
在沒有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前,我對幼兒各階段的具體發展目標也是不夠清楚的,了解最多的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上的幼兒發展目標。但是綱要上的目標是經過提煉和總結的,教師只能去領會,在實踐中還需要教師去解讀綱要的內涵。而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后,我感到指南中的目標、理論和見解對我們幼兒教師的實際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因為《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兒發展目標十分明確,而且實際工作中也易于教師把握和操作。
我仔細研讀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感觸頗多。我感到我們要對孩子付出更多的教育。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兒發展目標內容十分廣泛。而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可能沒有考慮到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可能對幼兒的關注還不夠細致。比如:有時候,我們會對幼兒缺乏了解。有時候,沒有發現孩子能力上的優缺點。我感到身為教師,就要對每一個孩子的發展負責,我們不但要深入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而且要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真正作為我們實際教育工作的指南。由指南我聯系到自己的實際工作,我有以下一些體會:
一、老師要關注每一個幼兒的發展情況,教師要了解孩子的當前,并為孩子制定今后的發展目標,同時,努力取得家長的配合。比如,為幼兒制定每月成長檔案,教師要細致觀察孩子,記錄孩子的特點、優點和不足,真正去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并且運用多種途徑與幼兒家長進行及時地溝通,對家長提出教育指導意見。教師要把班級中的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孩子,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傾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孩子的個體差異是很明顯的,
所以,教師在照顧到絕大多數孩子發展的同時,還要對班級中一些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逐步提高幼兒的能力的自信心。教師要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二、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后,我想到在我們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有的老師因為擔心幼兒不會做、不會畫、不會剪等,對幼兒過于包辦,不讓幼兒自己動手去做,比如: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過于包辦、對于小班的幼兒,不讓幼兒自己畫物體的輪廓、不讓幼兒自己使用剪刀,擔心幼兒畫不像、剪不像。這種做法剝奪了幼兒自己練習本領的機會,結果,老師累了,幼兒卻沒學到什么東西、能力沒得到鍛煉,若長期下去,幼兒的能力發展就會受到抑制和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學習、去練習,哪怕要練習很多次幼兒才能掌握,我們需要的是堅持和信心。
三、幼兒在園的學習內容是十分廣泛的,教師不能讓幼兒只偏向于某一領域的學習而輕視其它能力的培養。幼兒園階段,對幼兒的培養是十分全面的。是全科的,包括語言、社會、科學、健康、藝術各領域的教學以及各種良好習慣的培養等。對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教師要把握各領域的教學目標與要求,熟悉各領域的教學。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自己要學習的知識也是很多的,教師要關注到許多方面的科學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這樣,在教學中才能科學施教,讓幼兒懂得更多的知識,學會更多的本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工作指南,細致、扎實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和孩子一起成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4
利用空余時間,我認真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受益匪淺、感觸良多,《指南解讀》分兩個部分詳盡地闡釋了指南的精髓,分別是:怎么理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怎樣實施《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南解讀》通過詳盡的闡述和案例分析、結構圖、示意圖等方式逐句分析《指南》的各項目標要求,并補充指南的內容。通過枝干圖和餅圖清晰明了地畫出來了指南中的五大領域十一個子領域及其目標結構,并對每一個目標進行了概括理解。其中為了讀者更好地認識舉例了很多幼兒園的小實例。
《指南》提出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有目的的觀察幼兒,在幼兒的活動中生成觀察目標。有一個案例讓我印象深刻,它說的是一個小朋友帶了蠶寶寶到幼兒園,后來蠶寶寶破繭成蝶后死了,一群小朋友都圍著蠶寶寶開始討論它的死因,有的說餓死的,有的說病死的,有的說毒死的等等。這個案例很好的說明了指南幫助我們全面觀察、了解幼兒的指引,提供幼兒足夠的發表意見和交流的欲望,提出教師觀察的重要性,要了解幼兒觀察的欲望,幫助幼兒學習與發展。
我們在平時幼兒的學習生活中也要積極地抓住機會,提供給幼兒更多探索創造的條件,并從中觀察幼兒的行為和發展,幫助幼兒取得進步。
關于《指南》藝術領域目標的內涵與價值,這一部分的《解讀》主要通過問答的這種簡單有效的方式進行,在讀者對《指南》里的各項目標提出質疑了以后,《解讀》來解釋指南的目標的合理化。
比如在模仿學習中,《指南》藝術教育指出,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模仿或創作,成人不做過多的要求。”而有人提出既然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幼兒繪畫也通過模仿來學習來完成,比如我們現在的美術教學中大部分就是教師提供范畫供幼兒模仿,然后幼兒照著老師范畫來學習繪畫,但是指南又要求我們不要提供范畫,這個如何解釋呢?解讀中詳盡地解釋了所謂的“模仿”的含義,模仿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真實物品或者自然景觀引起的自我主動模仿,而不是簡單的依樣畫葫蘆,解讀還通過案例來說明幼兒自己創作的繪畫往往比范畫臨摹有印象有意義。
想起我們在平時的美術教育中似乎為了課程簡單化,也忽略了兒童的自發模仿和創造,呆板的繁華臨摹會扼制兒童想象力的發展,這就導致兒童不是千篇一律的繪畫分格。有的幼兒不喜歡繪畫,總是說:“老師,我不會。”想起兒童初期都喜歡亂涂亂畫,怎么長大了反而不會畫了呢?因為他們腦子里有了模糊印象的固定模式了,這種固定模式不清楚,但卻牢牢的固定住兒童的思維。因此《指南》中對兒童藝術思想的解放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5
《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分為若干方面。它充分體現了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珍視了兒童學習、生活的獨特價值,充分保護了兒童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現在的孩子需要自主,要擺脫“填鴨式”的教育,想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指南》中就能找到答案。
一、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要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孩子,發現他們的優點,接納個體差異,不把孩子做橫向比較。教育者的責任就是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和諧發展,發揮他們應有的才能。
二、為孩子創造更多交流機會
無論家長還是老師,每天要有足夠的時間與孩子交談,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聽取他們對自己事情的意見,盡可能多創造幼兒交流和表現的機會。
三、注重身邊的教育
幼兒的社會性是在平時觀察和模仿學習中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們家長老師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育和學習的目的是讓孩子對知識感興趣,讓他們喜歡讀書,愛勞動,愛科學,愛藝術,讓他們有自己的特長。學校多溝通,勤交流(家園聯系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讓孩子茁長健康發展,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生活、健康美好的童年。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6
這是一篇由福建省轉發的教育部關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的指南》的文章,文章中有對于3-6歲兒童的發展觀進行很詳細的分析,包括很多的建議,我想對于幼兒教師生涯會有很大的幫助。
《指南》主要從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描述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和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
一、健康
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在這個健康里面主要提到的是關于幼兒的身體、情緒、心理、自理以及安全知識。我想現在都是屬于獨生子女家庭,家長的重視應該都是很強的。但也由于是獨生子女,有的家庭會出現寵溺,部分幼兒都會出現挑食、厭食、自理能力弱、容易自我為中心、以及性格不好等方面的負面情況,一般到了幼兒園老師在這幾個方面也都會進行引導、加強,也許幼兒在學校就表現的很獨立或者吃飯很快、很聽話等,但是到了家里就不一樣了。有部分家長也會跟老師討論幼兒在校園跟在家里是兩面性,在家都不聽話,家長想讓教師在園教育,但這些其實都是短暫性的,如果要幼兒在校園以及家里都保持一致的話,其實是需要家長與老師的相互引導的。
在健康里面提到的戶外活動,現在很多的獨生子女都是有著很多的理由不讓幼兒參加戶外活動,怕感冒、怕跑、怕咳嗽或者說怕摔倒,其實戶外活動不僅是讓幼兒增強免疫力還讓幼兒多一些交往方面的加強。
二、語言
語言里面主要就分為聽、說、寫、畫。幼兒在不同年齡段都有他不同的發展方像,就像我們一篇教案,在小班和中班,教案目標就要有差距,每個年齡段需要知道的、會做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這些都要看老師平時的引導,還有禮貌用語的養成,教師及時的引導對幼兒的語言發展起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社會
幼兒的性格一般分為兩種,內向和外向。他們的差別在與會交往跟不會交往,想交流跟不想交流,一般在這個年齡段,這兩種性格是很容易形成的,這需要教師的注意以及引導,發現并解決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7
20xx年的6月,接到上級關于開展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的通知,其中就有組織教師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征求意見稿)的要求,在網上查找、上傳資料的時候,第一次瀏覽了相關內容,感覺寫得很詳細。
20xx年的7月,教培研中心組織的教師暑假繼續教育內容中,就有教研員王明珠老師的講座《解讀指南》,本想好好地聆聽特級的見解,無奈另有工作任務,不能一學為快,頗感遺憾。好在還可利用其他方式,與名師、與同伴進行學習與交流。
今天,在結束了一周的外出培訓之后,坐在窗前,靜下心再次研讀《指南》。深切的感覺《指南》不愧是指南,比《綱要》更為細致、更具操作性,無疑為廣大一線幼兒教師、為幼兒園的孩子們點亮了盞盞明燈,照耀彼此的成長之路。
一、點一盞健康之燈,為一生奠定基礎。
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健康排在了首位。
這里所指的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是一種在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完滿狀態及良好的適應能力。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因此,為幼兒點亮一盞健康之燈,無疑是為其一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所以,作為幼兒教師,我覺得我們有責任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愉快的生活與學習環境,讓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比如,讓微笑、鼓勵時刻伴隨你和孩子,讓彼此擁有信任與友誼;比如,給孩子一些自由的時間、空間,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并且力所能及的事;比如,適時和孩子在操場上、草叢中、沙池里,一起盡情的嬉戲、玩耍、探究,既鍛煉體魄,又增進感情……我想,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就看你是否愿意用心去做。
二、點一盞閱讀之燈,為一生厚實底蘊。
在《指南》“語言”版塊中,包含兩個內容,一是“聽與說”,二是“閱讀和書寫準備”。眾所周知,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又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發展貫穿于身心發展的各個領域,對其他領域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而良好的閱讀習慣、必要的閱讀能力,對今后的學習和成長是很有裨益的。
從新教育實驗在我們幼兒園開始實施,到如今省“十一五”重點資助課題“讓閱讀融入生活——幼兒園繪本閱讀的實踐研究”全面鋪開,老師、孩子、家長一起走進經典,閱讀經典,在“聽、講、畫、編、演”五大行動中,點亮了閱讀的心燈,讓書香彌漫在我們的生活,讓閱讀滋養著我們的生活。我想,我們的行動是與《綱要》、與《指南》相吻合的。相信,愛閱讀的人,一定會更有底蘊、更具氣質。
三、點一盞學習之燈,為一生啟智明慧。
無論是《綱要》,還是《指南》,都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了五大領域,即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相比《綱要》,《指南》的表述更細致,各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
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議部分針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
作為幼兒教師,我想,我們可以做的是將《指南》的精神內化于心,對每個年齡段每個領域的目標了然于心,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授之以漁”,讓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長,在他們的心中點亮一盞愛學習、會學習的明燈,讓他們能在浩瀚的知識天地中自由翱翔。千萬不能以“拔苗助長”的方式,或是園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讓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長”或是“千篇一律”。
很喜歡這次外出培訓時,專家學者們說的:“不喜歡把老師比作蠟燭,結局太悲慘;不喜歡把老師比作園丁,因為學生不是花草樹木,可以任人修剪,只能就低不能就高,且千篇一律。”“老師應該是大樹,一邊是果實累累,一邊是根深葉茂。”我想,我愿做這樣的一棵大樹。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8
本學期園里組織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其內容使我們受益匪淺。于是這幾天我又靜下心再次細細研讀《指南》,深切的感覺《指南》更具操作性,無疑為廣大一線幼兒教師、為幼兒園的孩子們點亮了盞盞明燈,照耀彼此的成長之路。也讓家長們非常準確地知道孩子在各大領域的發展目標是什么,采取怎樣的教育可以促進目標的達成。
《指南》中指出3-6歲,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發育的黃金時期,因為,這個年齡段是孩子一生中詞匯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是語言飛速發展的時期;幼兒在語言的發展中詞匯量迅速增長,已經能掌握各類詞,逐漸明確詞義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種語法結構。在言語表達上可以自由地與人交談,出現了自我中心言語。自我中心言語是伴隨著動作和游戲而進行的自言自語,它既可以幫助兒童出聲地思考,又能暫時滿足他們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一些愿望。但有些孩子也會出現言語失常現象,在《指南》中,專家提示到:這一時期,兒童說話常有重復或猶豫不決的情況,在與他們交談時,要鼓勵他們大膽地說話,對口吃現象不必太在意,訓練孩子輕松愉快地發表議論。因此,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則要通過聽故事、講故事等活動,培養孩子的言語表達能力,豐富他們的詞匯量,同時有計劃地讓他們學習一些書面語言。
《指南》中的內容及其目標十分清晰具體、有指向性,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培養提出建議。以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為核心,引導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其《指南》分出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發展目標與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所有領域的目標比較集中地體現了該領域特有的價值,在目標表述上較多地使用了突出了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教育建議“主要可分兩大點,一是點明該領域的教和學的特點。因為各領域的知識性質不同,幼兒的學習方式會隨之變化,教師必須根據這些特點來設計教學,以提高教育的效果。二是點明該領域特別應當注意的有普遍性的問題。例如:“健康”領域中,有“動作發展”這一內容,列舉了三個發展目標,分別是“具有一定的平和能力且動作協調靈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動作靈活協調”。在“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這一目標下,又詳細地例舉“能雙手抓杠懸空吊起10秒左右”、“能快跑15米左右”等內容。教師和家長通過對這一內容的教育建議的學習,就能更有效地明確孩子是否達到發展目標,如未達到,差距在哪里,讓教師和家長一起配合可以有目的地改進。
另外,我對《指南》中新增“學習品質領域”有些感慨,《指南》中是這樣表述的“學習品質的好壞決定了兒童現在和今后的學習和發展的質量”。在如今的一個個教學活動中,我們更多關注的是教學目標的落實,孩子的參與度等等,再看名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在行云流水的環節之余,總感覺,她們給孩子們的,不單單是教學內容本身,還有很多“升華”在活動中,這就是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的培養。有人說過“幼兒園教的知識都沒用的,到了一定的年紀,孩子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那里還要教?”聽來不服氣之余,也覺得有那末幾分道理。可是假如我們只重視知識目標,而忽視了孩子的自控力、關愛他人、樂群于人、積極樂觀、獨立自理、愛好好奇心、積極認知風格、積極學習態度和謹慎行為風格等延續發展品格的培養。那么這類幼兒教育就是有缺陷的。現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確了幼兒教師不但“教書”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有了《指南》中更詳細的標準劃分,教師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達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詳細的了解。《指南》是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但不能把它當作標尺來丈量幼兒,傷害幼兒,也不能把它變成束縛幼兒和自己的繩索。它是提倡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要善于觀察,勇于反思自己。《指南》的確對我們的工作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它教會我從細節觀察幼兒的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認真貫徹《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調劑自己教育思路,為每位孩子創出一片美好的未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9
最近幾天我抽空認真地翻閱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使我影響深刻的就是《指南》中的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在后面的教育建議部分針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目標,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在從前學習《綱要》時,讓我對幼兒在五大領域的發展總目標有了深刻清楚的認識,現在通過《指南》的閱讀,讓我更加明確了在不同時期我所教授的不同年齡段孩子一般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而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可以根據教育建議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這些內容對于我今后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并且可以較好地防止對幼兒產生一些滯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為,違背幼兒的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
在初淺的翻看了《指南》的內容以后,根據《指南》的內容和精神,我不由自主地開始反思幼兒的一日活動,其實要求各個環節都應該是有教無痕的,從晨間活動、晨間談話、教學活動、生活活動、戶內外游戲活動、離園活動等每一個活動環節的設計與組織都應該以幼兒學習和發展目標為依據,在合理的期望下進行適宜引導,這樣才能使幼兒得到良好的發展。還讓我更加清楚了一點: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有了《指南》中更詳細的標準劃分,教師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達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詳細的了解,對教師的工作有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也讓教師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近年來,依據《綱要》制定幼兒園的各項活動,讓我體會到《綱要》是多么貼近幼兒,從《綱要》中我懂得了幼兒每個年齡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適合他們的教育活動、生活活動……而今天讓我重新認識幼兒教育的靈活化。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讓我知道了原來隨性的教育時時都在,它根據幼兒的特點提出了很多更細致的方面,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到更細致更全面。《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制定能有助于我們教師與家長澄清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期望,在教育實踐中更全面了解兒童,因而,有利于更好地貫徹《綱要》精神。兒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兒童早期學習標準的積極價值:對兒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形成基本共識;有利于早期教育課程的設計,使教師能夠有的放矢地開展活動,從而改善兒童的學習效果;建立了可靠的內容體系,并與基礎教育階段的標準相聯系,為有效銜接和兒童的入學準備提供了基礎和依據;有利于規范機構教育活動,從而保證了高質量的學前教育;關注教育弱勢群體,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
以上是翻閱《指南》以后的一點心得,當然《指南》的深刻內涵和精髓所在還有待在邊實踐邊鉆研的過程中不斷體會。我會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斷反思、實踐,將《指南》的精神和經驗落實到未來的工作中,為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鼓勵、引導和支持,和孩子共同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10
從《指南》的名字中可以看出,指南是對3—4歲、4—5歲、5—6歲這三個年齡段末期孩子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的合理期望。并不是絕對的標準,只是發展的方向和常模發展水平,不排除個體的發展差異性。它充分的體現出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重視兒童學習、生活的獨特價值,充分地尊重和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而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發現自己和家長總會不自覺地對孩子的期待過高,一旦個別孩子表現的“不盡人意”時,我們總是憂心忡忡,甚至采取“利誘”的方法誘導孩子達到我們成人期待的標準,導致孩子的主動性減弱。通過對《指南》的學習,使我意識到:愛孩子就要耐心地陪伴他們成長,扮好引導者的角色,不能以權威者的角色進行拔苗助長,做一些看似正確,其實錯誤的事情。同時,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性,樹立“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的教育觀、兒童觀,對不同能力的孩子要具有相應的合理的期望和教育方式,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和對孩子進行橫向比較。此外,還要多和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也了解正確的教育觀念,對自己的孩子多一些了解,提出合理的期望。從而家園合力,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和諧地成長。
“童年不是賽跑,而是一場旅行”。我們成人應該正確理解孩子學習和發展規律及特點,珍視孩子童年生活的獨特價值,努力使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個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美好童年。而教育本身也是一種成長,在這個教學相長的過程中,讓我們與孩子共同茁壯成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11
利用空余時間細細地翻看、品讀了一番,在瀏覽進程中對《指南》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熟悉的同時,總結了以下的一些心得體會:
《指南》從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是: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學習與發展目標,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32個目標。二是教育建議,根據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目標,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同時也指出了錯誤做法對幼兒終身發展的危害,為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共87條教育建議。
《指南》中對幼兒的能力發展水平的確定實在不是馬馬虎虎的,有些語句固然意義相近,但是在數字或言語上的界定卻更加具體規范了,如在動作發展中規定3~4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2米左右;4~5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5米左右;5~6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8米左右,這些小小的數字固然不同,但是卻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層層遞進的,正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水平能力發展差異,而也正是這些小小數字上的差異,讓我們教師對如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教學計劃,有了更好的參考數值,讓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成長。
在每個領域中的教育建議中,如“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論幼兒做得好壞都給與適當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他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點,感受和欣賞美”、“利用傳統節日和民間慶典的機會,帶幼兒觀看或共同參與傳統民間藝術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動,如皮影戲、剪紙和捏面人等”、“留意語言文明,為幼兒做出榜樣”等等,這些教育建議每個都很詳實有效,且關注到了各個方面的細節和留意點,但這些建議卻一點也不顯得過剩或雜亂,每條都是工作中著實切實可行的,可操縱性非常強,將為我們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落實實踐行為,做更具體的指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12
本書圍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為幼兒后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協調發展為核心,為幫助教師了解3-6歲幼兒發展與學習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提出了相應的教育建議。
全面系統的表述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領域的合理發展目標和期望。這些領域是幼兒最基本、最重要的學習領域,也是幼兒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通過這些領域的學習,幼兒將獲得身體的、社會性的、認知的、語言的、美感與表現等各方面的發展。
通過本書的學習,我收獲較大,得到了一些啟發,也萌生了一些想法,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思考問題能站在更深的層面上,對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途徑和方法有了一些可操作的措施,也使我懂得了教育幼兒不只是要教給他們什么,還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站在孩子的角度,讓他們自由發揮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掘他們的潛能。
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應注重各領域、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同時,幼兒的發展又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也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應充分理解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按照自身速度和方式向更高水平發展。
良好的職業道德,不僅對孩子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也是幼兒教師需具備的基本素養。幼兒教師的行為會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的言行舉止。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還應該不斷學習,熱愛孩子和幼兒教育事業,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努力的按照這些指導和理念,彌補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提高教育幼兒的信心和能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后感】相關文章: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測試題05-18
《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讀后感01-07
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讀后感范文01-07
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12-14
我與學習共發展_650字12-27
7歲兒童勵志故07-02
《兒童發展心理學》讀后感02-13
兒童謎語7至9歲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