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養生小常識
霜降的氣象變化
“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就全國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進入霜降節氣后,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越來越頻繁,晝夜溫差迅速增大。尤其在江南、華南地區,氣溫的起伏愈發明顯;而西北、東北的部分地區早已呈現出一派“寒風落葉”的初冬景象。
霜降期間,一般從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由于干冷空氣逐漸一統天下,暖濕空氣已被邊緣化,帶有夏季和初秋特征的許多天氣退出,天氣相對更為簡單。在立冬前后,往往出現較強的大風降溫天氣,一些地方在較短的時間里就跨入了冬季。
霜降養生小常識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霜降養生小常識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霜降養生小知識
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霜降節氣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毛病,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復發或加重。這時應該多吃些梨,蘋果,白果,洋蔥,芥菜(雪里蕻)。
一些地方要吃紅柿,認為這樣可以御寒,能補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說法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拔蘿卜。
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系上,此時與長夏同屬土,所以應以淡補為原則,并且要補血氣以養胃。飲食進補當依據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
飲食養生學側重于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來調節人體陰陽,滋養五臟六腑和預防疾病。因此,在傳統養生學中,食物也根據其“性味歸經”而分為了不同的類型。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霜降養生首先要重視保暖,其次要防秋燥,運動量可適當加大。飲食調養方面,此時宜平補,要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玉蜀黍、蘿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雞肉、泥鰍等都不錯。
中醫專家指出,防秋燥、防秋郁、防寒是霜降期間的健康防護重點。秋燥表現為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膚干燥等。因此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蘋果、香蕉等滋陰潤燥食物。晚秋時節的肅殺景象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應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羊肉和豆類等;還要適當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集體活動。另外,這個季節不是人人適合“秋凍”。對抵抗力差的老年人,應及時關注天氣,按時增減衣服,以免濕邪、寒邪入侵,導致生病。
霜降養生怎么做
俗話說“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霜降的奧義在于吃和補!
飲食:多吃時令果蔬
時下白菜是應季蔬菜,白菜物美價廉,營養豐富,水分含量大,對緩解皮膚干燥,潤腸通便等十分有益。多吃白色食物,可以滋陰潤肺,起到保護肺部的作用。
“霜降到了拔蘿卜”,白蘿卜具有清肺、止咳功效,生吃白蘿卜可解腹脹之圍,又能促進大腸運動,適宜深秋食用。
白蘿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蘿卜中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對于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有輔助功效。
霜降時節的柿子個大、皮薄,營養價值高,富含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葡萄糖、果糖等物質。
梨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有機酸,可潤燥、清熱、化痰,適合干燥的季節食用。因為天氣逐漸轉涼,如果過多食用梨,胃腸功能差的人,會出現腹瀉的現象。所以,建議吃梨時最好水煮,之后連梨肉帶湯一起吃掉。
起居:泡腳驅寒
建議早睡早起,適當增加運動量,促進血液循環,這樣有助于緩解秋燥。堅持晚上用熱水泡腳,每次泡20分鐘左右,泡到身體微微出汗最好,利于驅寒,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并做好保暖工作,保持平和的心態。
霜降的養生防護知識
三防:防風防燥防郁
“霜降一過百草枯”,此時天氣漸涼,要預防夜間賊風侵襲,導致第二天全身酸痛、疲乏無力。所以,睡覺時要蓋好被子,日常注意穿衣保暖。
霜降節氣,秋燥明顯,易出現口干、唇干、便秘、皮膚干燥等現象。要多呼吸新鮮空氣,多吃水分含量高的食物。
晚秋時節,萬物蕭瑟,容易秋悲,使人意志消沉、抑郁。要多參加娛樂活動,保持好心情。
霜降養生小常識
1、注意溫差
室內的溫度及濕度要適宜。室溫過高,則會覺得煩悶、疲倦。室溫過低,則肌肉緊張、畏縮、不愿活動。對于骨關節疾病的患者及老年人,一般應維持在22~24℃。四季更替,當溫度出現大的變化時,室內溫度應借助暖器等裝置來維持穩定。人體對濕度的要求隨溫度的不同而改變,主要以身體的感覺來調節室內濕度,覺得潮濕、胸悶,可打開門窗使空氣流通。如果口干舌燥、煩渴、咽痛,則可在室內放一盆水或使用加濕器,以增加濕度。
2、調整起居
秋季保健,首先要注意起居調節。居住的空間應是寬敞而獨立的,寬敞的空間不僅便于關節患者生活,而且使人心境開闊。長期蝸居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使人會感到憋閉及壓抑。關節疾病患者不僅肢體活動受限,而且最怕迎風受寒,受寒、著涼可誘發或加重關節疼痛、發僵等,因此很多時候是在室內進行關節康復訓練,如做做關節體操、踢踢腿、伸伸腰。
3、飲食宜平補
霜降之時已經進入深秋,中醫認為此季節屬于五行中的“金”,對應肺臟。因此,此時飲食養生適合的是“平補”。適宜的食物有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等。這些食物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的功效。此時應少吃寒涼的食物,如海魚、蝦、各種冷飲等,以免傷肺引發疾病。
霜降后一般是進補的好時候,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以保暖潤燥健脾養胃為主,應該多吃些梨、蘋果、白果、洋蔥、雪里蕻。少吃冷硬食物,忌強刺激、暴飲暴食,還要注意胃的保暖。“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白薯、山芋、山藥、藕、荸薺,都是這個時節適宜吃的食物。此外,還可以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棗、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
4、仍需防秋燥
秋季雖近尾聲,仍需防秋燥霜降節氣雖已時至深秋,但“秋燥”并未完全消退。燥邪傷人就會出現口干、唇干、鼻咽干燥、聲音嘶啞、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癥。肺喜潤而惡燥,因此,秋季養生應多吃堅果類的和新鮮蔬菜以及時薪的水果。尤其現在霧霾這么厲害,對孩子和老人危害更大。下面教你一個對于干咳嗓子疼得湯劑。大白梨一個,從中間去核,做成酒盅狀,加入川貝母,橘絡,大棗,枇杷,上鍋蒸15分鐘,喝湯吃梨。味道好,效果佳。
5、調養精神
由于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涼之感,易于出現傷感憂郁的“悲秋”情結。那么,怎樣克服這種情況呢?其一是要讓陽光圍繞著你,在工作場所,要爭取照明充分;第二,當情緒不好時,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一下注意力,去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或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用肌肉的緊張去消除精神的緊張,這是因為運動能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愉快。有條件的最好去旅游,去游山玩水,因為臨水使人開朗,游山使人幽靜,泛舟水中,怡然自得,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宣泄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6、早睡早起
霜降時節最好的調養方式就是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睡眠養生的早起,能夠使人提前覺醒,精力充沛,從而避免秋乏的發生。“秋季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是此時主要的睡眠養生之道。具體睡眠時間,建議每晚亥時(即9點-11點)休息,爭取在子時(11點-1點)入睡。因為子時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之時,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夜晚睡覺時,如果溫度調節不當,很可能會因受冷而感冒,或引發風濕病。立秋后,溫度一段時間內還會在30℃以上,一般情況下,身體健康的年輕人,晚上室內溫度可低于室外溫度8℃左右。在睡眠前開空調使臥室達到容易入睡的溫度,但為了防止感冒,一般不宜低于26℃。睡眠時適宜的相對濕度應為60%~70%。使用空調時要注意濕度的維持。
7、運動養生
霜降前后是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高峰,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上感等。為預防這些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有哮喘發作史的人尤其要注意增減衣服,外出時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對呼吸道的刺激。其次,還要加強體育鍛煉,通過鍛煉增加抗病能力,廣播操、太極拳、散步、慢跑、登山等都是比較適宜的運動方式。霜降后要減少秋凍,尤其要注意下肢的保暖。
8、注意防疾病
霜降時節,氣候干燥且寒熱多變,稍有不慎極易傷風感冒或舊病復發,故常被人稱為“多事之秋”。因此,人們在這一節氣應高度注意預防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和腹瀉等消化道疾病,特別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更應引起足夠重視。在此節氣,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復發或加重。因此,秋季養生防病一定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措施,預防疾病產生。尤其要注意添衣蓋被,早晚保暖,謹避虛邪寒氣侵襲,這里要提醒廣大老人和女性朋友應特別注意腳部保暖,腳部受涼,特別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人體抵抗力下降。但防寒不等于要過早地穿上棉衣,還須進行“秋凍”鍛煉,以提高抵御冬季嚴寒的能力。
霜降養生吃什么
玉米
玉米當中富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蠕動,大大減少人體對毒素的吸收。其中鎂、鈣和胡蘿卜素等營養物質也高于一般谷物,具有防治高血壓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并且對延緩衰老大大有益。玉米能夠調中健脾、利尿消腫,是秋季飲食的不二之選。
板栗
霜降時節板栗成熟,鮮板栗所含的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西紅柿還要多,更是蘋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礦物質也很全面,有鉀、鎂、鐵、鋅、錳等,雖然達不到榛子、瓜子那么高的含量,但仍然比蘋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鉀突出,比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4倍。
山楂
山楂是一種藥食兼用的果品,有活血化淤、降脂減肥、消食健胃之功。山楂的降脂作用是脂質的清除,有利于肝糖代謝,適宜肥胖者及高血脂、脂肪肝患者經常食用。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擴張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臟活力、興奮中樞神經系統、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利尿和鎮靜等作用。
紅棗
紅棗在霜降時成熟,口感清甜、營養豐富。紅棗雖小,但是所含營養成分可不能小看,紅棗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胡蘿卜素、核黃素、脂肪、硫胺素、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食用后有補充能量、補益氣血的作用。
柿子
霜降來時,每個地方的習俗會有些不同,但是在我國的一些部分的城市中,在霜降來臨的時候是需要食用一些柿子的,因為在當地人眼里面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
霜降節氣養生小知識
一、飲食:適宜淡補
民諺云“補冬不如補霜降”。比起冬天的進補,霜降時節的秋補會更有效果。這個時節常用的進補中藥有沙參、天冬、麥冬、百合、地黃、玉竹、甜杏仁、女貞子、玄參、大棗、川貝母、白果、西洋參、黨參、白術、人參、茯苓、薏苡仁等。不過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藥補不如食補”,而且即使是藥補,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而定,不能亂補。尤其是老人,如果胡亂進補,不但起不到調養身體的作用,可能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對于小孩,則應順節氣轉向收斂、降氣、潤燥。
此時節宜選擇潤燥滋陰的飲食,此類飲食品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全麥面、小麥仁、豆芽、豆漿、花生、芝麻、紅薯、山藥、南瓜、蘿卜、白菜、洋蔥、藕、百合、木耳、梨、蘋果、葡萄、枸杞、大棗、橄欖、甜杏仁、甘蔗、蜂蜜、鴨蛋等都比較適宜這個時節食用。若想收斂陽氣可在飲食中適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若無風寒天氣或體內沒有涼寒,應盡量少用或不用解表發汗的食品,如大蔥、生姜、辣椒、芥末等。
二、穿衣:早晚加衣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的開始,最低氣溫可達到零攝氏度左右。俗語有“霜降不算冷,霜降變了天”。此時節,晝夜溫差變化增大,大家早晚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別要注意腳部和胃部保暖,同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做好御寒準備,預防感冒。秋天人體皮膚易干燥、脫屑,貼身衣服應定期換洗。手足保養上,要保持雙腳干爽。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寬松些,襪子要透氣護膚。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
此時節,由于天氣寒冷,很多人喜歡賴床貪睡。其實,無論哪一個季節都要注意按時作息。睡眠時間過短與過長都不好,睡懶覺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縮力,破壞心臟活動和休息的規律。長期下來,人體體質會變差,容易生病。因此,這一時節要避免賴床不起,宜早睡早起,養成規律。
三、運動:動靜合理
霜降時節,一片秋高氣爽的景象。此時肺金主事,運動量可適當加大,可選擇登高、踢球等運動。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也可選擇廣播體操、健美操、太極拳、太極劍、球類運動等。
由于氣溫越來越低,最好等太陽出來或比較暖和的時候出門鍛煉,從現在到立春不宜出汗,如果活動量大出汗熱了,應該解開衣扣,讓身體慢慢降溫。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經常大汗淋漓,使陽氣外泄,傷耗陰津,削弱機體的抵抗力。
四、情志:良好心態
霜降過后,小草開始慢慢枯黃,樹葉也開始漸漸飄落,觸景生情,人們會變得憂思起來。秋天是各種情緒病高發時節。如果調理不當,極易誘發抑郁癥等其他心理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泄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提倡參加一些對身體有益的娛樂活動,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
霜降節氣養生的要點
1、注意保護腸胃
霜降氣溫漸低,時有冷空氣來襲。由于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同時,人體新陳代謝增強,耗熱量增多,胃液及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所以要特別注意保護胃腸功能。外出時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因為吸入冷空氣而引起胃腸黏膜血管收縮,破壞腸胃黏膜的防御屏障。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或使原來的胃病加重。
2、霜降時節重養膚
霜降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陽氣漸退,陰氣漸生,人體的生理活動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皮膚的新陳代謝水平開始下調,汗腺分泌量減少,使皮膚角質層水分含量下降,皮脂腺分泌量的減少,使角質層的保水能力下降,加之氣候干爽,多風少雨,大部分人感覺皮膚干燥。易發生過敏反應。所以,霜降時節護膚就顯得尤為重要。
3、心靜平和遠離悲秋
從藏象說來看,肺與秋氣相應,肺氣虛者對秋天氣候的變化特別敏感。秋風冷雨,花木凋零,萬物蕭條,常會讓人在心中引起悲秋、凄涼之感,易產生抑郁情緒,所以還應注重調攝精神養生。應有“心無其心,百病不生”的養生素質,養成不以物喜、不為己悲,樂觀開朗,寬容豁達,淡泊寧靜的性格。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以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
4、要防寒也要補陽
老人常說:“寒露腳不露”,就是告誡人們應注意天氣變化,特別注重保暖,及時增減衣服,以防寒邪入侵,尤其不要赤腳,以防“寒從足生”。兩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腳的脂肪層很薄,特別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
寒露過后,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熱水泡腳除了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并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
5、平補防肺病
霜降之時已進入深秋之季,中醫認為此季節屬于五行中的“金”,對應肺臟,此時飲食養生應“秋要平補”。適宜的食物有梨、蘋果、橄欖、白果、芥菜等,它們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此時應少食寒涼之物,以免傷肺引發疾病。如海魚、蝦、各種冷飲等。
霜降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好發時節,如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上感等。所以生活中,應注意保暖。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在天氣變冷、干燥多風的深秋,要注意增減衣服,外出時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對呼吸道的刺激。預防呼吸道疾病還應注意體育鍛煉,通過鍛煉增加抗病能力。
做好保暖工作
在這個時候,該穿衣服就要適當的加衣服,不要因為穿多衣服感覺裹得像一只熊一樣就拒絕加衣,引起感冒等各種不舒服的癥狀。現在我們外出,很明顯能感覺到溫度明顯不如從前,騎車上下班的上班族最有體會了。這個時候,我們的身體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尤其是以下幾個部位。
1.膝關節部位
我們的膝關節是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首當其沖的一個身體部位,也是非常容易受到寒氣侵害的部位。膝關節看起來非常的堅硬,但實則非常脆弱。我們在受涼以后,非常容易患上像是風濕病等慢性疾病,拖累我們一生。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們,不喜歡在秋冬季節穿厚的褲子,薄薄的一層打底褲搭配一條小短裙,非常漂亮。但是這對我們的膝關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膝關節就會被我們傷害到,所以,秋冬季節我們應該好好保護膝關節,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2.腹部
霜降時節是對我們的腸胃一個很大的考驗,所以我們的腹部也應該著重保護。我們的腹部是最容易受涼的部位,不僅是夏天不能讓腹部吹空調,秋冬也不能讓腹部受涼,有胃病的朋友們更應該小心。
3.頭部
我們的頭部是非常容易受涼的部位,因為其他部位我們起碼還有衣服保護,頭部是沒有保護措施的,寒氣最容易從我們的頭部入侵我們的身體,很多人在感冒以后會感覺到頭暈頭痛、昏昏沉沉的感覺,這就是寒氣入侵的反應,所以我們出門在外一定要保護好頭部,晚上最好不要洗頭,洗完頭發也一定要把頭部吹干再出門。
4.腳部
我們的腳部是我們身體的第二心臟,我們的腳部上面有很多連接我們身體五臟六腑的重要穴位和經絡,所以我們的腳部也要進行保暖。
注意室內養生
干燥、寒冷的天氣我們不能控制,但是我們能改變室內環境。
1.保持適宜溫度。室內應控制在18—23度之間,千萬不能太熱了,本來我們就干燥,越熱濕氣越蒸發,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相差很大,也容易感冒。
2.適宜的'濕度,在干燥情況下病毒細菌更容易繁殖,所以要保持保濕或者加濕器,用一盆水擱在臥室,還有用濕拖把拖一拖。
3.加強通風。室內門窗禁閉六個小時,氧氣下降20%。我們一天24個小時,如果關著門窗,你就嚴重缺氧。所以早晚要開窗通風15分鐘,一方面氧氣充足、新鮮空氣進來了,病毒細菌它的密度也就是降低了疾病的發病率。
4.屋內可以適當擱一些花草,濕潤一下空氣,但是記住晚上不要擱在臥室里。
霜降吃好才能補好
在飲食調養方面,要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玉蜀黍、蘿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山藥、奶白菜、牛肉、雞肉、泥鰍等都不錯。
中醫專家指出,防秋燥、防秋郁、防寒是霜降期間的健康防護重點。秋燥表現為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膚干燥等,因此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蘋果、香蕉等滋陰潤燥食物。
晚秋時節的肅殺景象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應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羊肉和豆類等。
霜降養生小常識
飲食:補冬不如補霜降
中醫認為,霜降應淡補。因此在霜降時節飲食應盡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鹽。鹽食用過多,易導致血容量增加,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增加。同時容易讓人產生口渴的感覺,需要喝大量的水來緩解,長期大量攝取鹽會導致身體浮腫,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民間總有諺語,“補冬不如補霜降”,認為比起冬天的進補,霜降時節的秋補會更有效果。補物則逃不過秋天最肥碩的鴨和鮮香的羊肉,煲湯時最好還要加上黨參、當歸、熟地和黃芪四味中藥,各有益處。
這個時節常用的進補中藥有沙參、天冬、麥冬、百合、地黃、玉竹、甜杏仁、女貞子、玄參、大棗、川貝母、白果、西洋參、黨參、白術、人參、茯苓、薏苡仁等。不過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藥補不如食補”,而且即使是藥補,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而定,不能亂補。尤其是老人,如果胡亂進補,不但起不到調養身體的作用,可能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對于小孩,則應順節氣轉向收斂、降氣、潤燥。
此時節宜選擇潤燥滋陰的飲食,此類飲食品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全麥面、小麥仁、豆芽、豆漿、花生、芝麻、紅薯、山藥、南瓜、蘿卜、白菜、洋蔥、藕、百合、木耳、梨、蘋果、葡萄、枸杞、大棗、橄欖、甜杏仁、甘蔗、蜂蜜、鴨蛋等都比較適宜這個時節食用。
若想收斂陽氣可在飲食中適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若無風寒天氣或體內沒有涼寒,應盡量少用或不用解表發汗的食品,如大蔥、生姜、辣椒、芥末等。
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貪睡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的開始,最低氣溫可達到零攝氏度左右。俗語有“霜降不算冷,霜降變了天”。此時節,晝夜溫差變化增大,人們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別要注意腳部和胃部保暖,同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做好御寒準備,預防感冒。
保健專家特別提醒,秋天人體皮膚易干燥、脫屑,貼身衣服應定期換洗。手足保養上,要保持雙腳干爽。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寬松些,襪子要透氣護膚。
霜降時節,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熱水泡腳除了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并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
此時節,由于天氣寒冷,很多人喜歡賴床貪睡。對此,保健專家解釋,早晨臥室中積蓄著肌體一夜排出的廢氣,空氣污濁,影響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加上空氣中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會使人更易發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秘等。睡眠時間過長,還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縮力,破壞心臟活動和休息的規律。長期下來,人體體質會變差,容易生病。因此,霜降時節要避免賴床不起,宜早睡早起,養成規律。
運動: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農歷九月,一片秋高氣爽的景象,此時肺金主事,運動量可適當加大,可選擇登高、踢球等運動。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也可選擇廣播體操、健美操、太極拳、太極劍、球類運動等。
氣溫越來越低,最好等太陽出來或比較暖和的時候出門鍛煉,如果活動量大出汗熱了,應該解開衣扣,讓身體慢慢降溫。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經常大汗淋漓,使陽氣外泄,傷耗陰津,削弱機體的抵抗力。
霜降節氣運動后應多吃防秋燥的梨、蘋果、白果、洋蔥、蘿卜等食物,預防呼吸道疾病。要注意保暖,防止因局部保暖不當等造成的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
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
霜降過后,小草開始慢慢枯黃,樹葉也開始漸漸飄落,觸景生情,人們會變得憂思起來。心理專家介紹說,秋天是各種情緒病高發時節。如果調理不當,極易誘發抑郁癥等其他心理疾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泄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要經常參加一些對身體有益的娛樂活動,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在這些活動中,多與他人交流溝通。
發自內心的笑是抗衰老的速效劑。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笑對機體來說是最好的一種運動,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肌肉等器官有適當的協調作用。另外,笑的好處會第一時間體現在你的皮膚上,使皮膚更富光澤和彈性,讓你看起來容光煥發。因此,在深秋季節多看喜劇片吧,一感到開心就放聲大笑。
防病:重在保暖
霜降時節,氣溫可能突然下降,晝夜的溫差會拉大10℃以上,而我們的皮膚和呼吸系統并不能很好地適應這樣的變化。這時,慢性病患者和那些體質差、抵抗力弱的人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發燒。另外,冷空氣的刺激會使人體血管發生收縮,血壓突然上升,從而誘發各種心臟血管疾病。
專家指出,要想預防以上疾病,關鍵是要保暖,而且體質差的人群,預防工作一定要及時做好。有冷天哮喘發作史的人,要提前服藥預防;有高血壓病史的人,也要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物,定時檢查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發生意外。
霜降天涼慎防病,應避免劇烈運動,保持情緒穩定和心情舒暢,早晚減少外出,盡量避免受冷空氣侵襲,是積極主動預防疾病的有效途徑。
【霜降養生小常識】相關文章:
1.霜降養生祝福短信
5.霜降節氣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