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
數字化教學簡單的說就是指在教學中充分應用和發揮現代數字教學載體的作用,利用多媒體設備和課堂教學軟件來展開教學。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了關于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精選11篇),僅供大家瀏覽。
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1
我和本校全體教師參加了“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的教師培訓,在這次培訓中,授課教師用他們淵博的知識和專業的培訓模式,讓所有參訓學員無一不感覺到受益匪淺。
通過省教育廳、省電教館專家的詳細解讀,我懂得了“數字資源全覆蓋”項目的政策背景和積極意義,感受到國家對農村教學點的政策關懷和良苦用心,同時也對農村教學點的發展前景充滿希望;我初步掌握了教學點操作系統的使用和維護方法,對設備的組成、結構也有了大致了解;基本懂得了如何在語文、數學、音樂、美術等學科教學中應用教學點數字資源。
印像特別深刻的是上課模式這一點上,多種模式,多種選擇,這給我們教學點的老師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老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選擇適合本節課的模式來給孩子們上好每一節課。
作為教學點老師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認識到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究竟有什么,知道怎樣用,用了有什么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數字教育資源具有集信息于圖、文、音、視、動、色為一體,綜合表現力強的特性,以其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通過多媒體的音效、畫面,為學生創設有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入境動情,在輕松愉快的氣氛和美的感受中學習知識,大大調動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可見,數字教育資源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師益友,是教師教學的好幫手,更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恰當地運用數字教育資源進行教學比“一張黑板,一本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一支粉筆和教鞭”的傳統教學模式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它能夠促使學生快速、高效的獲取知識,發展思維。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點點通平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了解了它強大的功能,體會到了它實用性和可使用性。它真的會給教學點的孩子們帶來“雨露”,滋潤孩子們求知若渴的心田。它是農村教育的福音,是教學點教師的好幫手。
這次培訓,對我今后的工作,學習都會有很大幫助。從今以后我將會不斷鉆研,不斷完善,繼續為教學點的發展、進步貢獻自己的有生力量。同時也希望上級主管部門以后能多舉辦類似的培訓活動,讓我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成果,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和認知水平。
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2
在這學期的課程里我們學習了數字化學習方法與技術。我們還接觸到了概念圖和思維導圖,接觸到了開動大腦和啟動記憶等書籍,不但開闊了眼界,還學到了很多知識。
數字化學習是信息時代重要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課程比其他學科更有條件為學生提供數字化的學習環境,讓師生在共建的數字化學習環境下展開學習,變革教與學的模式,可以為師生共同發展創造廣闊的空間。數字化學習要求師生是互動的,它對我們學生的要求更高。
如果我們要做信息技術教師,用數字化的觀念進行教學,那今天我們所學的知識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有所啟示,將今日之所學發揮的淋漓盡致。電腦與互聯網的出現和快速發展,給我們帶來許多的變化,最為顯著的是隨著這種新媒體的出現,許多信息的呈現、存儲、交流的方式改變了,我們進入了數字化的時代。
而隨之而來的是便捷、高效,但是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信息不再閉塞,知識界不再疲乏,我們在這豐富的資源中卻更容易迷航。通過上這門課,我感觸最深的是老師介紹的思維導圖工具,思維導圖工具幫助我們高效的完成許多任務,因為它是很接近人腦的工作方式的。如果從一開始我們自己就有意識地訓練,一段時間以后形成了定勢,勢必會幫助我們提高生活效率。
生活在數字化的年代,我們不能被動保持與社會發展的同步,更不可以落后于先進的技術。
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3
2021年11月21日至25日,本人有幸參加了中共銅仁市委組織部、銅仁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在銅仁市市委黨校舉辦的數字經濟發展與智慧城市打造專題培訓班,此次專題培訓班對于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于發展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打造有關精神,提升干部工作能力,有很強的推動作用。以下是此次學習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應增強緊迫意識,增強趕超意識。
數字化浪潮及智慧城市的建設,正在沖刷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角落,成為轉變經濟增長新動力,增強產業優化升級的驅動力。以互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技術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發展數字經濟和打造智慧城市是人類共同的歷史性重大機遇。舉辦此次培訓班,是提高干部專業化能力的需要,本次專題培訓班緊緊圍繞數字產業化、智慧城市的大招等相關知識,采取課堂講授、現場體驗與學習參觀、交流互動、專家點評相結合得授課方式,讓我們更好的學習借鑒了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好想法。同時我們更要增強危機感、緊迫感,樹立趕超意識和爭先意識,堅定不移地做好數字經濟的發展和智慧城市的打造,將產業和創業做大做強做優。
二、應轉變思維模式,搶抓發展機遇。
本次培訓的課程安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專業性,尤其是對數字經濟時代的邏輯重構與思維創新、智慧城市的打造新思維,讓我們對此有了更深的理解,對當下經濟形勢有更清晰的認識,對于轉變思想觀念,突破思維桎梏,有了更加開闊的視野。
三、增強擔當意識,守好底線防線。
數字經濟發展與智慧城市打造的方方面面,我們應與各級各部門緊密配合,形成合力,推動先進制造業和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設,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生態,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4
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數字經濟已成為引領全球經濟變革、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大背景下,數字化發展正成為激活區域經濟的新動能,并將重構產業價值鏈條。對縣域而言,縣城總體經濟實力相對偏弱、數字化水平偏低,綜合考量縣情實際、發展基礎和財力可能,可按“眾籌、聯建、共享、多贏”原則,以普惠方式拿到數字化“入場券”,推動全域數字化轉型。
搶先機,數字轉型開新局。加快數字化發展,必須緊扣國家新近部署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數字鄉村、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等戰略任務來展開。實體經濟是根基,數字經濟是引擎。從這個意義上,縣域發展數字經濟,可從加快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入手,將其作為構建全域數字化生態的“牛鼻子”來抓。可制定“企業優先轉、政府跟著轉、社會民生同步轉”的全域數字化轉型策略,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相互交融、互為支撐。近年來,中小微企業普遍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非對稱打擊,“轉則可能生,不轉則一定淘汰”,需要大力發展輕量化、低成本、廣覆蓋的“上云用數賦智”解決方案,助力中小微企業“困境突圍”。同時,數字化轉型初期普遍存在信息不對稱、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問題,這就要求政府更好發揮作用,主動構建與新經濟、新業態相適應的政府治理體系,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實現“政府有為、市場有效、企業有利”的目標。此外,隨著數字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圍繞教育、醫療、社保、就業、住房的數字化轉型體系也有條件逐步構建起來,進而系統性提升縣域公共服務水平,引領創造高品質生活。
抓基建,編織網絡鏈。積極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智能+”產業,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當前,以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成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關鍵基礎。以工業互聯網為先手棋和主抓手,快速完善數字經濟的網絡底座。特別是縣域市場主體以中小微企業為主,要聚焦其“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的難點、痛點和關注點,提供以“全域性、普惠型”為特點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打造工業互聯網領域“拼多多”。可建立“政府補一點、服務商優惠一點、企業出一點”的“降費上云”聯合激勵機制,推動中小微企業上網上云。伴隨“上云”企業數量增長,工業互聯網服務企業的邊際成本逐漸減少,進而可讓更多企業入網,拿到數字化“入場券”;隨著這樣的正向反饋逐步形成,則可順勢拓寬產業覆蓋和地域覆蓋,帶動產業鏈、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在這個過程中,同步推進物聯網和5G網絡覆蓋、數據中心全網共享,形成泛在互聯、數據驅動、協同融合的新基建體系。
挖場景,政企協同出智慧。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設往往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和物力,只靠政府單打獨斗將不堪重負;另一方面,不少數字化領域的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已擁有獨立知識產權和技術,但其解決方案往往缺少大規模應用場景的打磨,“英雄無用武之地”。要堅持政企兩端總動員,市場和政府“兩只手”協同配合,政府要為企業尤其是正處于初創期和成長期的科創型企業搭建“入場唱戲”的廣闊舞臺,同時也要主動當好企業的“產品經理”。首先可按照“小切口、微服務、大集成、全運用”的思路,把大場景細分做小,以場景引企業、企業帶產業、產業建生態。例如,政府可從“政用、商用、民用”三個維度,將新型智慧城市這個最大的應用場景分類分細,靶向開展場景招商、掛榜招商,招引有實力企業和投資項目集群式落地,并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數字產業生態系統。與此同時,在典型場景試驗成功的基礎上,也可把小場景提升做大,既復制推廣了數智化解決方案,又能在短時期內快速做大企業能級;其中,部分高成長性企業的產品還有條件從企業級提升到行業級或區域級,快速形成新的產業互聯網平臺生態。
強主體,精準服務優環境。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持續迭代的過程,沒有“休止符”,也沒有“畢業證”。地方黨委政府要始終保持“趕考”心態,既充分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又主動當好“服務員”“店小二”,積極融合“線上”“線下”兩個空間,大力營造與引育企業相匹配的數智化營商環境,為持續推動全域數字化轉型創造條件。以“政府即服務”(Government as a service,即Gaas)為核心理念,在線上打造區域性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綜合體,推動建立政府—金融機構—平臺—中小微企業聯動機制,將企業、政府、第三方機構等各方數據匯聚“反應”,有效轉化為“對路子”“合口味”的中小微企業數智化服務功能,實現以政府端的“一”集中服務企業端的“多”。例如,金融服務方面,可在為中小微企業用戶更精準畫像基礎上,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新產品,讓企業愿貸、銀行敢貸,不僅可以有效提升首貸率,還可通過持續反復的貸款還款行為閉環,有效修復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信用不良問題。又如,政策服務方面,可在深度識別企業特征的基礎上,提供個性訂制、批量分發、精準匹配的服務功能,推動各級各類利企政策直達企業,提升政策轉化率和企業獲得感;在此基礎上,還可持續疊加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所需的用工、財務、法務等全量服務。線下可以同步開展“千人聯千企”等專項行動,發動領導干部“一對一”認領企業,入廠入戶當好政策服務員和產業推銷員,“點對點”精準服務市場主體,加快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
廣集成,強化治理促效能。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隨著全域數字化場景應用的鋪展疊加,必然也必須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智治”水平,這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要在堅持審慎開放原則下,積極推進跨地區、跨部門公共數據資源協同合作,形成共用“數據池”。在此基礎上,有序整合地理信息、空間規劃、遙感氣象、市政設施等基礎數據,建立健全城市數據庫,打造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加快繪制“城市鏡像”,打造城市數字孿生體,夯實智慧城市“數字底座”,逐步建設并持續升級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同時,堅持需求導向、試點先行,以成本可控、功能好用、系統安全為標準,分區域、分場景、分步驟有序推進“新城建”。例如,可以依托新區開發和老城改造,率先集成地下綜合管廊、智能建造、交通路網、城市管理等應用場景;又如,可將社會治理服務資源集成到網格、下沉到社區,打造全要素、全科式智慧網格,推進城市綜合服務“一網統管”,敏捷響應城市治理訴求。當然,在全域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關鍵要側重實現數據自身安全可控。要重視和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構建可信體系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增強數據安全預警和溯源能力,加強政務數據、企業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保護,在打通數據“融合路”的同時,掛穩數據“安全鎖”。
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5
數字技術在發展數字經濟、加速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數字技術引領創新發展特征日益顯著,從計算機信息系統、物聯網、數字平臺到人工智能應用等技術推動了產業及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推動重塑全球市場格局,而新冠肺炎疫情更倒逼這一進程的加速。在我國,數字技術驅動各產業領域業態及模式創新,推動數字經濟規模不斷增長。但從現階段發展情況看,數字技術在提升生產力水平、勞動生產效率、拉動就業及提高人民生活福祉等方面的潛力尚待進一步挖掘。對此,應充分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將數字技術更加高效地運用于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政策在塑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范式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企業和個人利用數字技術實現創新發展的能力,實現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優效率的數字賦能,推動數字經濟可持續、包容性增長,達到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目的。建議從以下方面重點施策:
營造有利于數字技術發展應用的創新生態體系。以促進數字技術廣泛應用為出發點,優化數字經濟融通創新支撐能力。在專利應用轉化方面,考慮更新現有專利制度,調整專利管理一刀切的傳統做法,平衡好專利技術權益與創新推廣、傳播應用之間的收益關系,采取差異化管理方式,調整形成適應數字經濟融通創新需求的技術專利體系。在創新協同方面,支持“產學研金”跨組織管理協作,暢通企業向高校及科研機構獲取數字技術支持途徑,充分發揮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及金融機構作用,確保創新供應鏈的有效性與穩定性,擴大數字技術創新研發溢出效應,塑造數字經濟創新合作生態圈。在稅收激勵方面,對科技型初創企業及中小企業進行適度傾斜,對相關領域技術研究人員給予工資稅收減免以及研發稅收免抵扣等,降低創新成本,提升企業及個人開展數字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在研發投入方面,加大涉及數字技術的公共研發預算,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在研發投入上的強大支持作用。增加公共研發項目投入,協助突破企業及個人研發技術模式的局限性。從發達國家經驗看,許多私營企業的突破性創新研發均受益于政府的支持。其中,應注重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激勵扶持,可考慮設立資助性項目,助推中小企業數字創新研究和技術轉移項目。通過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體系,提升全社會利用數字技術參與創新型經濟建設的能力水平。
完善有利于數字經濟創新競爭的政策治理機制。統籌部門力量,從管制與促進雙向發力,確保政策治理的敏捷性,及時調整出臺符合數字經濟發展特征及需求的反壟斷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做到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在加強管制方面,以維護開放公平的競爭環境為原則,密切關注數字市場中伴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算法等技術進步而產生的新型壟斷現象,剖析檢視壟斷結構增長問題,持續完善數字經濟競爭政策。在這其中,數據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關乎數字經濟發展命脈。應處理好數據使用、訪問、便攜性、開放、隱私保護和國家安全之間的關系,對數據聚集獨占實施監管,由事后控制向基于數字技術的過程治理轉變提升。在優化促進方面,形成部門合力,共同謀劃數字市場促進競爭政策,鼓勵加強基于數字技術協同、柔性技術服務的多方生產合作。發揮金融的引導支撐作用,加深數字技術與經濟發展有效結合,推動數字技術賦能更多產業、惠及更廣泛企業主體和勞動力群體,消除不同人群、地區的數字鴻溝,在不斷強化數字技術普惠性的同時,發揮創新引領優勢作用。
構建有利于數字技能素養提升的教育培訓模式。人民群眾始終是數字經濟創新的主體。應以開展數字技能教育培訓為抓手,建立數字技能素養教育培訓模式,推動廣大人民利用數字技術實現主動創新。數字技術快速迭代、指數式發展的特點決定了數字技術學習的長期性。對此,一是考慮建立廣泛的終身學習制度,設置社會個人終身學習賬戶,支持個人為不同工作崗位轉換所需數字技能的再培訓,允許個人在企業和部門轉換過程中培訓權利的可轉移、可攜帶,確保數字技術培訓的有效性和連續性。二是不斷完善調整數字技術教育培訓內容。應以保證數字技術培訓教育的實用性和有效性為原則。培訓內容須涵蓋數字技術通識和專項數字技術等,同時關注市場及企業對數字人才及技能方面的需求變化,在培訓項目的具體內容、培訓方式和支持方向上做到及時調整。三是增強數字技能教育助學貸款、幫扶政策的靈活性,鼓勵社會個人接受數字技能再教育,為更廣泛地提升數字技術應用能力,推動以人民為中心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6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工業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縱深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形成歷史性交匯,數字技術與工業經濟融合發展大勢所趨。我國主動把握戰略機遇,推動數字經濟賦能工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近年來,依托數字技術、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經濟迅速實現復工復產和穩定增長,充分彰顯了數字經濟在增強工業經濟韌性、彈性和質量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未來一段時間,疫情引發的供給擾動、需求下滑、預期不穩等影響仍將持續,我國工業經濟穩定運行和高質量發展繼續承壓。面對復雜形勢和嚴峻挑戰,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方面聯合出臺了《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暢通循環、拓展空間、強化政策、優化環境等4方面出臺16項新招實招硬招。其中,《方案》就全面利用數字技術打通堵點卡點、擴大需求、助推綠色發展等方面做出系統部署,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一、發揮數字經濟補鏈強鏈作用,暢通工業經濟循環
近年來,地緣政治沖突、全球化重塑、新冠疫情等引發“斷鏈”風險加大,保持產業鏈供應鏈順暢成為確保工業穩定運行的頭等大事。《方案》將“打通堵點卡點、確保工業經濟循環暢通”作為首要任務部署。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對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和重塑的作用日益突顯。敏捷補鏈固鏈,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數字經濟實現全鏈條泛在互聯貫通,有效減少信息摩擦,實現供需對接,助力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動態調整產品品類、優化產能,對市場需求變化做出敏捷反應。疫情期間,企業借助數字技術,在短時間內就完成了防疫物資生產裝備和產線的設計開發部署,既有效助力疫情防控,也搶占了市場先機。穩步強鏈延鏈,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的數字技術和產業體系,既可以匯聚數據、軟件等技術資源,助力開放式創新、實現制造技術、材料、工藝等產業鏈短板的突破,也能打通制造與服務、產品與市場壁壘,推動工業加快服務化延伸,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和價值藍海。必須抓住機遇,更好發揮數字經濟對暢通工業經濟內外循環的作用。
二、發揮數字經濟增長引擎作用,拓展工業需求空間
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復蘇弱于預期的重要原因。挖掘需求潛力,是振作工業經濟運行的有效抓手。《方案》把“挖掘需求潛力,拓展工業經濟市場空間”作為第二大任務部署。數字經濟是擴大有效需求的主引擎。信息消費擴大內需規模。信息消費是增長迅猛的新消費,已廣泛滲透到人民群眾衣、食、住、行等各層面,持續拓展增長新空間。據測算,2020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5.8萬億元,在最終消費中占比首次超過10%。數字貿易拓展外需空間。數字貿易的突出特征是貿易方式數字化和貿易對象數字化,前者通過將數字技術與國際貿易各環節深度融合,推動工業品貿易降本增效提質,為工業企業貫通供應鏈上下游和開展跨地區復雜分工提供支持;后者提升了服務的可貿易程度,拓展了工業的服務化發展空間,有利于延伸和提升價值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擴大有效需求。近年來,我國5G、千兆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需求快速增長。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1—2025年我國政府與民間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額合計將達到10.6萬億元,約占到中國社會基礎設施投資的10%。必須更大力度釋放數字經濟在提振消費需求、擴大對外貿易、拉動有效投資方面的潛力。
三、發揮數字經濟創新引領作用,增強工業供給能力
供給體系質量滯后于消費升級需要是制約經濟循環暢通的深層次矛盾。《方案》部署了多項工業供給能力提升任務。數字經濟能有效提升供給質量,促進供需高水平互動,是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工業互聯網賦能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構筑了支撐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型基礎設施與關鍵賦能體系,驅動生產能力與資源要素在更大范圍內高效、精準配置,提高企業設備運轉效率、生產經營效益、產品質量與安全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有力推動我國工業向智能、綠色、創新等方向升級變革,帶動產業綜合競爭力提升并從價值鏈中低端向高端邁進。數字技術助力培育形成新模式新業態。數字技術將推動生產經營、業務形態與組織管理方式的全方位變革重構,構建數據驅動的工業新范式,形成智能制造、共享制造、產業鏈金融等新模式新業態,為企業帶來新價值空間,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必須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普及應用,賦能數字化轉型,全面提升工業質量效益。
四、發揮數字經濟節能降耗作用,助推工業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是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方案》就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做出多項部署。數字技術賦能行業節能降碳,提升工業能源利用效率和綠色制造水平。能源集中管控上,通過能源管理系統實現工業用能可視、可管、可控,助力能源優化調度。低碳產品開發上,通過數字孿生、模擬仿真等降低綠色低碳產品開發周期和成本,滿足低碳需求。生產運營管理上,通過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優化工藝流程、物料調度,通過設備的精準控制和互聯互通推動產線智能化升級,提高生產運營效率。質量、安全、環保管理上,通過先進網絡、大數據、機器視覺等賦能質量控制,降低能源資源損耗;通過無人機巡檢、VR技術等實現安全監測預警,助力安全生產;通過環境污染物排放系統、碳排放管理系統等實現污染物/碳排放核查診斷,助力開展針對性節能減排優化。一體化管控上,實現生產與業務協同及資源調度優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必須加快推動綠色和數字化雙重轉型。
五、發揮數字經濟要素升級作用,優化工業發展環境
工業經濟平穩運行離不開優質要素的支撐保障。《方案》就“健全工業經濟保障措施”等進行了系統部署。數字經濟要素支撐作用日趨顯著。數字技術推動產融合作,優化融資支持。依托互聯網平臺,工業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對接渠道更加暢通,為銀行機構服務小微企業提供新途徑,為中小制造企業以低成本的方式解決融資問題提供了可能,也推動了產融結合成為我國工業互聯網應用的獨特模式。數字技術提升勞動力市場匹配效率,破解用工難題。數字技術搭建了勞動力供需雙方信息發布和對接機制,降低勞動力市場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實現精準就業,提高就業效率,緩解企業用工難題。比如去年各地積極搭建就業平臺,有效地解決了疫情下棘手的企業用工需求問題。數據成為新要素,激活工業發展活力。工業正向數據驅動型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轉變,數據驅動是主要特征。數據驅動、工業機理與智能科學結合,正有力地推動制造業生產率躍升、產業鏈優化和競爭力重塑。必須利用數字技術促進工業發展的資本、人才、數據等要素升級,保障工業經濟行穩致遠。
數字經濟代表未來發展方向,正與工業經濟加速融合,前景廣闊、潛力無限。要推動數字技術與工業發展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上加速融合,大力發揮數字技術對工業經濟的放大、疊加和倍增作用,助力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
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7
數字經濟是更注重公平與效率相統一的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一詞最早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深度應用,其內涵和外延發生了重要變化,強調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數字經濟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在社會研發、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各環節,始終圍繞數據資源這個核心要素重構企業和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借助數據、算法和算力實現線上線下全鏈條、全流程、全場景的連接,使社會的分工合作達到高效協同。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作為現代信息網絡主要形式,是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智能技術群是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基本驅動力,在數字產業化過程中不斷實現數字技術的融合創新,以多種技術的集成形成乘數效應。
為什么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越來越重要?這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數字經濟能夠引領各類生產要素網絡化共享、集約化整合、協作化開發和高效化利用,提高經濟社會各領域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各類市場主體加速融合并有效重構組織模式,實現跨界發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適應能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動力支撐。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龐大的發展潛力,并能夠產生巨大的綜合效益,有效轉化為經濟增長動能,真正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因此,數字經濟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加速器,將引領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強化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力量。當今世界,全球現代信息技術正不斷取得新突破,各國利益聯結因數字經濟發展而更加緊密。積極應對世界范圍內一場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科技革命,就必須通過數字經濟這一產業變革的契機和先機,發揮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重要作用,以構筑起國家發展競爭新優勢。
如何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關鍵是多措并舉形成合力。集中力量攻關關鍵核心技術,瞄準戰略性前瞻性領域,加大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逐步形成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融合基礎設施體系。推動實現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推進重點產業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產業互聯網平臺,提升產業集群化、生態化發展水平。大力培育重點領域數字產業發展,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通信設備、智能硬件等領域,提升基礎軟硬件、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生產裝備的供給水平和生產能力,強化關鍵產品自給保障能力。努力提升數字經濟治理水平,健全數字經濟治理政策法規體系,完善協同監管機制和規則,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主動參與國際數字經濟議題談判,開展雙多邊數字治理合作,維護和完善多邊數字經濟治理機制。
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8
經過一周的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數字經濟確實離我們的生產生活很近,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大數據的分析運用已經引起了生產關系的變革,這對于遂昌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未來五年絕對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遂昌搭乘“數字經濟”這架“列車”實現換道超車的黃金時期,如何把握住這黃金時期,是遂昌的考題,也是揮灑“遂昌之汗”的答卷。
數字經濟是指以數字化知識和信息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G20峰會,2016),其兩大形態分別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及普惠化進程加快,為賦能“欠發達地區”更快、更好發展帶來新機遇。
產業要素變革,拉平產業發展資源稟賦。數字經濟領域的技術創新、企業成長路徑與傳統產業經濟領域相比發生了較大變化。技術創新方面,數字經濟領域的技術創新依賴于大量高質量的數據資源,通過不斷的訓練來優化模型和算法,實現新技術的`創新迭代。數字經濟企業成長方面,企業需要大量的特色真實場景構建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優化迭代的閉環,同時需要成熟產品與服務的應用空間,實現細分市場的快速擴張。因此,吸引數字經濟企業落地發展的核心要素從土地、補貼、政策等傳統要素轉變為數據、場景、市場等新要素。從以上角度來看,相比發達地區在傳統要素構建的巨大競爭優勢,在新要素方面各地區的資源稟賦上相差不大,遂昌和其他地區在數字經濟發展上就處于同一起跑線,再加上我縣已經開始了“天工之城”建設,在這一點上,遂昌其實已經領先一步了。
發展空間變革,擺脫物理空間區位限制。回顧整個經濟發展的歷史,每一次的技術變革都將會帶來生產要素及生產力的變化,從而推動城市發展區位的不斷變遷。在農業經濟時代,人們逐水而居,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地理因素有突出優勢,經濟較發達城市均分布在河流沿岸平原地區。在工業經濟時代,城市發展所依賴的生產要素以及經濟聯系更加復雜,城市發展區布局更加分散化,比如依賴礦產資源豐富地區形成的礦業城鎮,依托發達制造業形成的工業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帶,基于商品交易與貿易往來形成的陸上樞紐城市、水陸樞紐城市、海陸聯運樞紐城市,以及依賴高密度智力資源形成的“科學城”。進入數字經濟新時代,經濟運行的在線化、數字化進程加快,將加速產業要素自由流動,減少對自然資源、智力資源、物理樞紐等傳統要素的依賴,從而破除經濟發展的空間壁壘,避開了我縣交通“卡脖子”的大難題,數字經濟的發展將為我縣帶來加快集聚的產業資源,實現高效發展的新機遇。
我縣需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及發展目標,按照“構筑數字基礎-吸引企業項目-培育產業生態-優化政策環境”遞進發展的路徑,在構建“天工之城”的基礎上推進數字經濟建設的體系化,形成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性循環。
(一)加強數字城市建設,培育數字經濟發展土壤
加快數字城市整體謀劃與建設,優化數字化軟硬環境,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層基礎。一是全局謀劃數字城市建設,促進政務業務數字化,推進政務數據的整合,打造充實的政務數據資源池,通過完善數據共享開放機制,建立數據要素資源價值釋放優勢。以趕街為例,趕街是我縣電商一大特色,但近年來發展并不理想,是否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問題,總結出經驗和規律,再有針對性地進行發展。二是樹立數字經濟發展新思維,以數字城市建設為契機,加強與研究院所合作,為政府工作人員提供周期性、專業化的數字城市、數字經濟專項培訓,促進思想解放,加快樹立符合數字經濟發展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發展意識。
(二)挖掘打造特色場景,開放場景換產業項目
數字經濟高速迭代發展、發展要素深化變革需要我縣提升“精準謀劃布局+特色資源配置”能力,以構建與發達地區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一是建立數字經濟產業跟蹤體系,加強與第三方智庫合作,如本期培訓班中的各位老師,都是數字經濟建設方面的專家,應當與其加深合作,全局規劃遂昌數字經濟發展的藍圖,建立數字經濟產業圖譜,構建技術創新、企業布局、產業發展動態追蹤機制,為精準化“引鏈、建鏈、補鏈、強鏈”提供科學參考。二是謀劃特色化應用場景,特色數據與場景是吸引數字經濟創業團隊、企業落地重要砝碼,我縣應加快本地數據資源、場景資源梳理,充分利用我縣生態優勢,打造分時經濟場景,強化5G網絡建設,提高網速,建立特色場景資源目錄,定期發布場景資源與特色場景建設成果,打造數字經濟企業招引“高地”。三是開展企業招引精準對接,深化“以場景換項目,以市場換產業”的追趕模式,打破傳統產業梯度轉移的思維,加速業務、項目聚變成為團隊、企業,構建數字經濟發展基礎,然后盡量把相關產業沉淀下來,培育成遂昌本土的數字經濟產業。
(三)引培平臺型服務商,構建數字經濟產業生態
深化應用“平臺化”發展模式,加強“天工之城”引培力度,依托“天工之城”加快數字經濟產業要素集聚,構建產業發展生態,促進數字經濟爆發式成長。一方面招引培育數字經濟平臺型企業,構建虛擬產業集群,加大本地大型傳統企業的支持力度,加速平臺化轉型;聚焦教育、健康等大產業數字化轉型以及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產業,加快本地潛力平臺企業挖掘與培育。另一方面打造數字經濟集聚載體,構建立體式、高效能平臺體系,在古院、湖山重點區域,在建設數字經濟發展標志性平臺建設的基礎上,強化數字經濟研究院、實驗室、技術應用推廣中心等創新性平臺引入,建立與虛擬產業集群的互動體系,以技術創新賦能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加快發展,在“三創”融合的平臺基礎上,探究產、學、研一體化的平臺運營模式。
(四)創新數字治理模式,營造數字政策“凹地”
圍繞數字經濟生態構建的切實需要,強化政策創新、機制創新,提升數字經濟監管服務治理能力,提高數字經濟發展精準扶持水平。一是建立本地特色數字經濟評價體系,針對我縣數字經濟發展特點,研究建立數字經濟發展相關統計、評價、考核與激勵機制,強化政府部門內部協同治理能力,提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科學評測、監管、服務水平。二是構建精準高效協同的政策鏈,詳細梳理整合我縣現有政策體系,打破政策協同和兌現瓶頸,如產業政策和人才政策,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兩大路徑,制定支持技術突破、數據資源開放、場景創新構建、企業主體培育、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平臺構建、人才梯度構建等一系列政策,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政策精準支持。
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9
通過主任播放的幾段小視頻,老師們非常直觀的感受到了這種近乎一對一的數字化課堂教學模式的突出優點。比如說,當堂練習時,學生用5到10分鐘的時間完成教師布置在平臺上的作業,教師通過軟件及時獲得全班作業情況,包括錯題內容、哪些學生答錯,它能夠做到“即時反饋,自主提升”,教師還可以通過“一對一”方式在網絡上及時與學生交流,而學生也能通過電腦的反饋獲得自己的答題信息,并及時反思進行糾錯,同時還能進行同類題的強化練習。這樣不僅有利于老師布置分層作業,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還極大的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有利于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熱情。
以數字化學習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不同于傳統的學習方式,具有如下鮮明的特點:①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是個性化,能滿足個體需要的;②學習是以問題或主題為中心的;③學習過程是進行通訊交流的,學習者之間是協商的、合作的;④學習是具有創造性和再生性的;⑤學習是可以隨時隨地終身的。
1、數字化學習要素
數字化學習具有三個要素。
一是數字化的學習環境,也就是所謂信息技術學習環境。它經過數字化信息處理具有信息顯示多媒體化、信息傳輸網絡化、信息處理智能化和教學環境虛擬化的特征。它包括設施、資源、平臺、通訊和工具。
二是數字化學習資源。它是指經過數字化處理,可以在多媒體計算機上或網絡環境下運行的多媒體材料。包括數字視頻、數字音頻、多媒體軟件、CD—ROM、網站、電子郵件、在線學習管理系統、計算機模擬、在線討論、數據文件以及數據庫等等。數字化學習資源是數字化學習的關鍵,它可以通過教師開發、學生創作、市場購買以及網絡下載等方式獲取。數字化學習資源具有切合實際、即時可信;可用于多層次探究;可操縱處理;富有創造性等特點。
三是數字化學習方式。利用數字化平臺和數字化資源,教師、學生之間開展協商討論、合作學習,并通過對資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識、發現知識、創造知識以及展示知識的方式進行學習,具有資源利用、自主發現、協商合作和實踐創造幾種途徑。
2、特點編輯
數字化學習改變了學習的時空觀念。數字化學習資源的全球共享,虛擬課堂、虛擬學校的出現,現代遠程教育的興起,使學習不局限在學校、家庭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進入數字化的虛擬學校里學習。從時間上說,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不能獲得夠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人類將從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終身學習轉變。所以,數字化學習要求學習者具有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信息時代,個體的學習將是終身的,個體的終身學習是指學習者根據社會和工作的需求,確定繼續學習的目標,并有意識地自我計劃、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當然,這要求教育必須進行深刻的變革,即教育的內涵和功能、培養目標、內容和途徑要轉向為人們終身學習提供條件。
同時,數字化學習要求學習者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只有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才能夠理解信息帶來的知識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知識結構。信息素養也是終身學習者具有的主要特征。我認為,信息素養包含著三個基本點: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應用技能,指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獲取、加工處理以及呈現交流的技能;對信息內容的分析、批判與理解能力,即對信息的檢索策略、對所要利用的信息源、對所獲得的信息內容都能進行逐一的評估,在接受信息之前,會認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信息陳述的準確性,識別信息推理中的邏輯矛盾或謬誤,確定論點的充分性;能根據社會需求,整合信息、創造信息以及利用信息,融入到信息社會的態度和能力,指信息使用者要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具有與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精神,把信息的整合和創造力作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10
剛聽說化學數字化實驗教學我是一頭霧水,聽了南京師范大學馬宏佳教授的講解后,我對此有了初步的認識。化學數字化實驗教學主要包括數據采集器,多種教學專用傳感器以及配套使用的通用和專用軟件使實驗更具準確性,能夠進行定量分析的一種實驗教學方法。
化學數字化實驗教學是一個開放性的實驗教學平臺,能夠快速高精度的實時采集數據,并自動記錄和分析處理,構成了完善的數字化化學實驗。比如:利用電導傳感器在電腦系統中顯現一個圖線,我們能知道圖線中每個點的具體數據,及該點的斜率,并能夠暫停和重復試驗。使在教學中同學們能夠根據實驗數據,發現問題,想辦法設計實驗解決問題,使對一個知識點的理解更深入全面。
數字化實驗的意義和價值來源于其超越人體感官的功能,數字化信息化的作用方式和互聯網的思維邏輯,數字化實驗幫助中學化學實驗搭上信息時代的高鐵。它具有如此之巨大的價值,但是目前只處于初期試驗階段,目前全國只有北京、上海、蘇州三個地區在實驗數字化實驗教學,本次交流與培訓會上更呈現了32個化學數字化實驗教學的應用成果,并且稱過非常突出。對于高中化學來說功能用到172種傳感器,其中最常用的傳感器有PH,溫度,電導率,壓強,色度傳感器等,其中這些傳感器能用大概247次,部分傳感器能用到50多次。對于初中化學來說共用到35中傳感器,其中溫度,氧氣,電導率,PH傳感器最為常用,大概能用46次,部分傳感器能用16次。傳感器在中學化學中應用如此的普遍,也預示著化學數字化教學在未來定能走進絕大部分的中學化學課堂,它是一種未來的趨勢,像新課程改革一樣,未來必將要普遍推行。目前數字化實驗的應用與優化要遵守“三原則”:
①與教學需要緊密結合。
②與傳統實驗有機結合,
③關注配套儀器的研制與創新。
通過本次培訓讓我對化學數字化實驗教學有一定的了解,并對此產生了興趣,通過數字化實驗,讓學生能看到化學的奇妙。但這項工作還處于實驗探索階段,需要改進,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望我能為這項偉大的事業出一份力,也希望這項事業早日成熟,最后感謝校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
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11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利用網絡來學習、來授課已經是教育發展的一個大趨勢,也是大部分教師都會做也想做的一件事。這不但是輔助教師完成教學內容,同時也教育學生要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最大的好處就是推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教師來說更能直觀地進行教學。另外,多媒體演示的課件中畫面形象生動,圖文并茂,聲音悅耳動聽,對學生的感官刺激很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在教學中不但能夠隨時的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班班通的使用就能隨時隨地的體現視頻,能夠及時搜索對學生有益的教學素材,為我們的教育注入了激情和活力,能夠高質高量的完成教學任務。
在這次網上教學的特殊環境下,我也深刻認識到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的內涵。終身學習是教師教學的基礎。俗話說“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贏得學生尊重,征服學生的就是你的教學。在信息網絡與教育結合的今天,對教師也是一個挑戰,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方式,要與時俱進,做一個順應時代潮流的新型教師。
不過,我也有一些擔憂,多媒體課堂教學突破了傳統教育手段。現在的多媒體的信息符號有文本、圖形、圖表、圖像、音頻、視頻、動畫,有靜止的、運動的、分散的、合成的、視覺的、聽覺的。這些媒體信息形式通過計算機的集成處理形成了一種多媒體信息的結合體。多媒體信息表現形式多樣,對于抽象的概念、原理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動畫模擬現實過程……任何教學內容都可以用最有效的方式來表現,克服了其他媒體單一表現及難以協同表現的弊端,因而增強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多媒體教學網絡應用于課堂教學,通過共享多媒體信息,增強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在貫徹教學的直觀性原則上能發揮其獨特的優勢。但是它也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我認為不能過分的依賴網絡工程,我們要學習利用先進的教育和學習理論,去實現教育和教學的最優化。
總之,隨著網絡工程的逐步實施,我們要合理利用,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熱情。
【數字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03-31
國基教育大講堂觀課心得體會范文09-13
家庭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通用11篇)04-22
新家庭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精選5篇)03-31
家庭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通用5篇)03-31
家庭教育文化大講堂心得體會(精選5篇)03-31
英語學科數字教育培訓心得體會02-25
新家庭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通用5篇)03-31
家庭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范文(通用20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