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1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1
對于探究性學習的幾點體會:
1、探究性學習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接受式學習,只有兩者結合,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如果忽略或否定了接受性學習,全面推行探究教學也是行不通的,探究性教學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2、探究性學習在具體活動的安排上,應遵行由易到難的原則,逐步加大探究力度,活動的的數量安排也應考慮由少到多,使教師和學生都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切忌搞“一刀切”。
3、探究性學習的設計上,還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能力水平,對于每一個探究活動,教師都應當周密考慮,認真安排每一個環節。
4、探究性學習的
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要做到:
1、指導幫助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2、關注探究性問題的價值。具有“挑戰性”和“深刻性”,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多元潛能的開發,問題就為完成教學目標服務。
3、在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時,教師要發揮“促進者”的作用,為學生
4、為學生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2
倡導探究性學習,旨在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生物科學素養不可能單純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必須改變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要變學生被動的聽講為動手、動腦的主動參與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引導學生在質疑、調查、實驗、搜集、分析和解讀數據、推理、判斷和反思等探究活動中,既發展搜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又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倡導探究性學習,還將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富有個性化,對情感的體驗、科學態度的養成、正確價值觀的樹立,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教材中出現的分層次的多側面的探究活動,是教材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中要確保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數量和質量。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要守住這條線,教師是關鍵,工作中要扎扎實實地把每一節探究活動課上好,從備課到材料的準備,從活動設計到指導學生實施,從課堂組織到活動的完成,都要做大量的工作。當然,學生是參與探究活動的主體,教師必須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否則,探究活動難以完成。
我在教學中對如何創設問題情境的體會有三點。
第一,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問題要有科學性和趣味性。例如,在進行“探究葉綠素的形成是否與光有關”的進一步探究中,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們吃的蒜苗是綠色的,而蒜黃是黃色的,它們是怎樣培育出來的,你想知道嗎?那就請你親自種植來探究吧。這激起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愿望,然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選擇材料進行培養,并找出光是探究的主要因素。一組蒜苗放在光下培養,另一組放在暗處培養,進行對比實驗,結果證實光是葉綠素形成的條件。學生通過親自體驗,主動獲取了知識,提高了學習能力。
第二,創設情境要強調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主動探究。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思維。主動思維能促使學生不斷發現問題,努力解決問題,因此,設計問題要有啟發性和引導性,如利用豐富多彩的生物現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去研究和探索;利用各種新的生物科技信息,啟發學生提出問題,探究生物科學的奧秘。
第三,分層次、把握度,面向全體學生。在實施探究性學習中,由于班級人數多,難管理,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教育背景不同,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水平也有層次性。如果教學中不注意這一點就難以達到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了解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在探究學習中,提出不同的要求:對思維活躍的學生,不僅要求掌握完成一般的探究過程,而且要求他們積極思維,開展有創造性的探究性學習;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求把握好探究活動的梯度。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3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過程中的現象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他們的科學探究欲。化學新課程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中。以探究性學習代替傳統的接受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是以構建主義理論基礎為指導方式,是以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依據已有知識和經驗,主動在加以意義建構。其實質是不直接把教學目標的有關概念和認知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老師創造一種智力的社會交往環境,讓學生通過探索,發現有利于開展這種探索的學科內容要素和認知策略。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一般和序為:創設情景,激發探究欲——分析起疑,提出假設——討論探究,豐富感知——自我評價,歸納達標 。現以我在教學中的幾個實用事例供同行們探討。
一、改進實驗方案,創設有價值的問題再實驗探究
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大膽作出設想,提出解決方案,選擇合理方案進行實驗,而其中提出問題是最為關鍵,提出的問題要科學性可行性,提出問題不可行, 或難以實施,就失去了探究性價值。
例一:1我在教滅火原理時,問:點有高低不同的兩根蠟燭,如果用燒杯罩上,是哪根先熄滅?學生討論熱烈, 讓學生充分討論后,讓學生代表發言,認為哪個先滅的說出理由。兩種意風分歧就很明顯而且多數認為矮的先滅,理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也有少數同學認為是高的先滅,理由是熱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小。好的大家動手試一下,結果一出恍然大悟,不信真的是高的先滅,再來一次, 結果還是一樣。又問能舉出哪些應用的例子來嗎?學生很快就能說出:孔明燈,熱氣球的升空原理就是根據熱空氣密度小而能升空。
2又問:在燒杯中點有高低不同的蠟燭,先在杯中加點碳酸鈉,再加點稀鹽酸。又是哪個先滅呢?學生討論同樣熱烈,不過這次多數認為是矮的先滅了,理由是生成 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通過實驗探究,驗證了設想是正確的,進一步加深了對知識點的認識,還拓展了知識結構。
在理解了燃燒和滅火原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問:你家里是用什么時候作用燃料?怎樣才能使它充分燃燒?如果引起了火災如何滅火?如何逃生?等問題,加強知識的應用能力,把課堂學到理論基礎和實際相結合起來,更有利于學生建立探究性學習習慣。
通過實驗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們的探究欲,并要求多次探究的欲望。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猜想,探究,分析。
例3在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時,問:有哪些反應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然后討論分析每個反應的優劣,不難得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還可以得出實驗室制取其它氣體的方法:從制成本,原料獲得的難易,反應條件是否可以更低些,容易達到,制得氣體是否易收集等
二、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嚴密的科學精神
通過實驗不盡是為了知識的掌握,還能培養學生的縝密的科學素養。如點燃氫氣〈或氫氣還原氧化銅時〉,用干冷的燒杯罩上有水洙為什么?很多同學不加思考就會說出生成了水。又有沒有不科學的不嚴密的地方?為什么?只有少數同學能分析出是由于生成的氫氣含有水份,沒有用干燥劑把生成的氫氣干燥。
三、實驗探究還可培養學環境保護意識
環境污染并不是化學諾的禍,而大多數是人為的環保意識不強所導致的,不僅要求人們在生活、生產中要有環保意識,盡力避免破壞生態環境,而在我們做實驗時也要做到環境保護,例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時,就要求把尾氣進行處理,以免造成環境污染。問是把尾氣點好還是收集好?哪種更環保節能?同學討論不難回答。又如在做硫燃燒實驗時,問生成的二氧化硫會不會造成空氣污染?例2何改進實才更環保?學生討論后提出很多識方案,選其中更好的,是在集氣瓶內先裝點氫氧化鈣溶液就可以吸收。
例3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中怎樣做到節能環保?從用水用電用紙等等角度發表各自意見,并要求做些社會調查,還可培養合作創新精神。
總之通過實驗不僅是傳授知識,掌握一些儀器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觀察方法,現象描述,思維能力 分析歸納,判斷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集體合作,創新能力。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4
透過這次的探究性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比如說和同學之間的合作,從實踐中也得到了很多的知識,了解到原來早餐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們要每一天都要吃早餐,那樣才會有精神學習,也不會給自身帶來不必要的疾病。因此,十分感謝能有這次實踐活動。
透過這次的探究性學習,讓我體會到團隊的精神。也給了我們發揮生活實踐的.平臺。
我們的研究主題是陽光早餐,健康全天。我們透過實地考察,問卷調查等。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我們用群眾力量,團對精神去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我們的研究調查。我們親臨其境。親自動手。親身體驗,使我們經歷激動人心的操作和探究,使我們的實踐才能和創新潛質得到充分的展示。
這是一個絢麗多彩的調查,它使我們拓展視野,深刻認識創造精神。與其他學科知識綜合起來,與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綜合起來,能夠提高綜合應用知識與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質,使我們領略學習的境界。
堅信透過這次的調查,學習,必須會成就我們青春年華力實基礎,挑戰自我,享受創造與發展樂趣的完美生活的一部分。
這次探究性學習讓我感觸很多,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不懂怎樣做,但最后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路途中艱辛汗水有過想放下,但在我們相互鼓勵下,我們堅持了下來,從中獲得友誼,這次活動會成為我們寶貴的回憶,期望下次的到來。
這次探究性學習我們研究的課題是關于早餐的,由于沒參加過這種課外活動,因此在開題報告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困難。完成開題報告后,我們接下來展開一系列的活動,群眾走訪,問卷調查,查閱資料……我們合作著完成了一樣樣工作,得出了一些結論,了解中學生的早餐狀況,完成了探究性學習的工作。透過這次研究,使我們對于早餐的重要性及合理飲食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了。
透過這次的探究性學習使我認識到知識只有透過不斷發奮才能獲得,雖然這中間困難重重,有過汗水,有過淚水,但是更多的得到的是同伴之間的鼓勵和支持,也讓我懂得可身體是生命的本錢,因此我們就應按時吃早餐,才能夠身體健康…………
這是我所得到的收獲,用樂觀態度對待生活。
透過這次的探究性學習,讓我了解到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講早餐都是很重要的,不管是老人還是成人還是小孩。做為學生的我們,早餐尤為重要。早餐是不可避免的,吃早餐對于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都上人重大的作用,反而不吃早餐的后果是承擔一種巨大的胃病的痛苦,正因不吃早餐導致人體虛弱,精神衰退,記憶力減退,思維潛質降低,身體健康遭到嚴重的危機,因此早餐十分重要的。對于學生的我們,早餐吃好了,才有精神上課,才有利于我們的大腦思考問題,才有利于我們健康成長,對于上班的家庭來說吃好早餐工作才有盡,對于正在發育的青少年,更要注重早餐,早餐吃得好能促進人體的發育,不吃早餐,會導致胃病,因此要在乎吃早餐成為我們生活規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吃早餐個性重要。而且透過探究性學習我們更加團結了。團結就是力量!
時刻飛逝,我們歷經了春的味道,夏的蓬勃,秋的婉約,冬的深邃,醞釀了一千多個日夜的快樂,登上了高中的臺階,經過了人生的洗禮,我們逐漸長大。
探究性學習是我們鍛煉自己動手的潛質,這一個過程雖然坎坷,同學們之間的矛盾多等問題。但是我們還是發奮克服了同學與同學之間矛盾的困難,成功的完成了這項活動。以前我們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父母心中的寶貝,動手的潛質很弱,自覺性不強,不會獨立,永遠都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也經不起風吹雨打,離開了父母就好像是迷路的羔羊怕被狼發現。
在未來的社會中,只會成為你的絆腳石而已!探究性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成熟一些,讓你自己動手去做的一項活動。我小組研究的是有關于早餐的問題,它開發類我的腦力智慧,引起了我沉睡已久的好奇心,讓我有發奮去探索真理的興趣。
我真正的明白、了解,世界從何而來——實踐中發展而來,實踐中獲得的知識能夠讓我們健康飲食,在這個活動之前,我曾是一個不喜好吃早餐的人,寧可睡多點也不愿起來早點去吃早餐。此刻我知道,這是個錯誤的行為。不利于我的健康成長。進行這項活動需要收集一些資料圖片,實地考察等。我覺得的我收獲得不少,小組里的成員用心性很高,給我生活的好處——滿足,脫離了父母的呵護也能夠生存,我覺得我很滿足了!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5
政治課教學的“理論灌輸”、學生“死記硬背”、“抽象枯燥不實用”、學生不懂怎么學習、“高分低能”等問題一直都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著。傳統的政治課堂教學,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死記硬背,枯燥的條條讓學生背得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我聽到很多學生的呼聲是:“老師,為什么要學政治?書本那么多內容,我該背哪些?背來有什么用?背完考完我就忘啦……”誠然,灌輸和死記硬背培養出來的學生,結果是什么都沒學到,缺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答題或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
那怎么樣才能有政治高效課堂呢?作為一個新老師,缺乏實踐經驗,我惟有從前輩的理論中不斷去試驗探索,后來,還是深感探究性學習是一個實現高效課堂的好方法。
探究性學習是包括探究性學習方式和探究性學習課程兩個層面的。作為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完全是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的。在我理解,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方法和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課本教材為探究內容,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相互討論或在課前通過上網、文獻書籍資料的查找等方式而后在課堂上充分自由表達,解難釋疑,是學生質疑、探究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
而現在新教材的框架結構基本上都是圍繞探究性問題展開,各個版本的教材都增添了大量的探究性思考題。教材在編寫上與以往不同,增加了大量的與生活聯系極為密切的新材料、新信息,并且注重知識(觀點)的產生過程,注重學生主體探究能力的培養,增設了綜合探究內容,為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提供了廣闊的平臺。而考試也相應地增加了探究性試題的分量,綜合探究試題有以下幾種形式:模擬聽證會、問卷設計、調查與演示、制定方案等等。政治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根據這一要求,正確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
在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熱潮中,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傾向,比如趕時髦現象,泛泛而談多,認真實踐少;淺嘗輒止多,長期堅持少。那些趕時髦的做法,那種認為“探究性學習過時了”的觀點,都是不利于探究性學習的深入開展的。其實,探究性學習不是孤立靜態的,也不是立竿見影的,它是一種先進的學習方法,要與日常的學習活動結合,而且要伴隨在整個學習活動的始終。這樣堅持幾年,十幾年,幾十年,方才有希望收到效果,養成習慣,化作意識。探究性學習的價值就在于必須把它落實到每一天的學習活動中。
那探究性學習在政治課中該如何運用貫徹呢?我認為,教師要從教學目標出發,精心備好課,設計好探究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去發現、建構知識,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
新課程提倡教學四步驟,分別是情境導入、主題探究、形成意念以及踐行要求。而在這四步驟之前,還有教師的備課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下面就這幾點做一詳細的探討。
1、課前備課是提高探究質量的重要前提
教師在課前需要精心準備,這種準備既包括教師對教學環節與學生活動的預設。教師要通過研讀教材和參照“課程標準”,把握當中的基礎理論和重難點,然后詳細地列出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而探究性學習的開展就必須是圍繞著上述的教學目標而逐一引出,促使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時間、教學條件,在教學的重難點、知識的銜接點、情感的觸動點等處設計問題,把握好針對性的原則,提高探究活動的精度。在這些“關節點”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引起認知需要,開啟思維閥門,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提高思想覺悟。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吃透”課程標準,把握住探究的“點”,在課前作好充分地準備,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放矢,做到“精”探。備課的時候要注意所創設的問題情境是一種具有一定困難,需要學生努力去尋找答案,而又在學生能力范圍內努力可以克服的學習情境。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中學生的生活閱歷不豐富,認知水平尚處在初級階段,因而課堂提問必須符合中學生的接受狀況。若問題的難度過大,學生無從回答,勢必導致思維障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2、遵循學生的差異性,促進學生“階梯型”發展
“人的非特定化是一種不完善,可以說,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沒有對人做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給人留下了未確定性。”而恰是這種未確定性意味了教育對象的無限可塑性。不同學生在已有知識水平、認知水平、認知能力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在設計探究活動的時候要“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特點用“階梯型”設問推進學生整體發展。這樣,才能使各種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真真切切搞探究,最后實現知識的內化。
3、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是一種巨大的動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驅使學生去積極思考和研究。從實際情況看,學生對政治課感興趣與否,將直接影響著思維的積極性。多媒體計算機可展示優美的圖像、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是創設情境的極佳工具。
教師在創設情境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的空間和時間,促使學生邊看,邊聽,邊思,邊議,這樣使學生產生思維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對某一問題現象的深入研究來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系,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社會責任心”時,教師不要直接提問“什么是社會責任心?”而可以采取多角度,多層次的迂回式提問,比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場景:某市一些公交車為方便乘客,在車廂里裝了方便鉤,可是沒過幾天,方便鉤就不翼而飛,所剩無幾。這些方便鉤哪里去了?有的人拿走或損壞時別的乘客會看見,他們為什么還這樣做?為什么有的乘客不會這么做?他們心中是怎么想的?這種循序的、迂回的設問,能使學生的思維由淺至深,由窄變寬,由具體到抽象,思維的探索性,深刻性必然會得到有效的培養。
在政治課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典型案例
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典型案例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講《誠信是金》這課的時候,可以用社會的熱點新聞“遇到被撞老人不敢扶”引發學生去思考。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新聞相關的案發背景讓學生了解,而后讓學生討論回答,社會現在誠信缺失的`問題。
(2)利用學生熟悉的名言、俗語
(3)利用形象的小故事
學生對小故事一般都比較感興趣,如在學習“關注效益與公平”時設問:為什么“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切好”?為什么“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經過學生的思考、討論、探究,學生很快掌握了“效益與公平”的辯證關系。
4 、主題探究,師生互動
現代心理學認為,多向交往較之單向和雙向交往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相互作用的潛能,即在課堂上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彼此交往、互相質疑,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能夠互相影響、互相激勵,產生鏈式反應。某一學生的新看法可以激發其他學生的新看法,這些學生的新看法又可以激發更多學生的新看法,反過來又影響原來的看法。如此反復循環,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就能得到異常迅速地發展。
師生互動探究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探究是互動的前提基礎。根據設計的問題情境,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人機(計算機多媒體)間的信息交流。學生主動探索,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教師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的角色是知識的傳遞者。教師不能直接向學生提供現在的結論或解決問題的方法,結論和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發現。教師為學生提供“即時教學”:鼓勵并幫助學生查詢相關資料;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對新信息的學習動機;并隨時注意感受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偶然性,進行相應的反應。這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尤其在那種學生習慣于教師是“專家”而非 “學習者”的課堂文化氣氛中。
瑞士著名教育專家皮亞杰曾強調指出:“教師的工作不是教給學生什么,而是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并用種種方法來刺激學生的欲望。這樣,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這正是新課程標準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性學習方式。現在隨著新課程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探究性學習方式也將不斷地得到補充完善,探究性學習方式中的師生也必將會處于一個思維更加活躍的狀態。
高效課堂,堅持探究性學習,我看行!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6
題記:“在數學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么,而是我們怎么知道的。”
——畢達哥拉斯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3月17日—18日,我有幸參加了濱州市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觀摩研討會,有幸聆聽了10位優秀教師智慧與魅力結合的觀摩課,讓我這個因懷疑探究的操作性而不時停足不前的人頓悟-----教育不再是一種“告訴”,還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下面談談通過學習自己最大的感受和一點思考:
一、教師的人格魅力
不知為什么,聽完這10位教師的課,“氣場”這個詞一下子就閃現于腦海。他們中的任何一位,只要往學生面前一站,那種“自信”、那種“親和”一下子就會把學生的目光聚攏,然后當他們溫和、風趣的話語一出,學生的激情就會跳躍。當課開始后他們的文化底蘊、語言表達及課堂的調控更是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最大化發散又集中。于是就想到了來學習前看到的他們的介紹,知道了為什么是他們成為了優秀教師。特別是在聽王曉芳老師和高春霞老師的課時,我感覺這就是享受----享受智慧和魅力,享受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美的東西、為此我的筆記本上記錄了“無章可循,因為這是魅力,魅力!!”的話語。
二、教師的課堂語言魅力
數學課堂語言講求:科學、嚴密;準確、精練;形象生動、有啟發性和幽默、風趣。應該說授課的老師都很注意這幾點。
比如當學生面對很多的數學信息而準確提出“1毫米有多長”時,耿靜老師說:“你能提出一個像他一樣的問題嗎”就是這啟發性的話語讓孩子們很快提出了“1分米有多長?”等課堂需要探究的問題。還有就是耿老師的過渡語言也運用的很形象生動,比如在出示練習前,她說:“孫悟空有一項最強的本領—七十二變,看,它變出了什么?”這樣的用語,讓學生在玩中就鞏固了所學。還有龐玉波老師,當他讓學生猜測自己是怎樣的時,有一學生說“我曾猜你是女的。”“可我是什么的”就是這風趣幽默的話語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
“說有用的話,不拖泥帶水”是我一直追求的,可是無論如何實踐,總不是那么順暢。很多時候感覺不多說那么一句兩句就不能讓學生很好的明白我要表達的意思。通過學習我知道這是我沒有提前把語言進行錘煉的原因,更是自己素質需要提高的信號。
三、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準確把握魅力
“不要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我在備課時時常用學生的思維來思考,考慮他們知識的現狀、心理的特點,然后再用老師的身份去設計。通過學習我更意識到這樣做的必要性。
比如無棣縣的王曉芳老師,她充分考慮了二年級孩子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先用課件形象生動的畫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進而自己變出孩子們喜歡的具有傳奇色彩的孫悟空的金箍棒,還不時的讓孩子們吹一口神氣,就是這種寓教于樂的活動,讓孩子們很輕松的接受了毫米和分米的知識。還有我喜歡的趙立芹老師,針對四年級的孩子在自己把握不準的問題就會沉默不敢發言時,她用和藹的語氣說:“不舉手我就采訪了。”一個“采訪”不但讓學生體驗自己的重要,還能讓學生體驗到了老師對自己的尊重。就是這樣的心理的準備把握,學生還能如何不開口?
四、教學設計的巧妙
課題《3的倍數的特征》由6位教師執教,每節課都有想不到的驚喜。用我同事的話說“聽了高春霞老師的課后其他的就很無味了”,我也比較贊同,因為聽課中我多次被她的精巧設計而震撼。比如“師生對擂”環節,數的由易到難,既能讓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體驗成功,又能讓其意識到自己知識經驗的欠缺,而老師的既快又對的“訣竅”很是吸引學生,為接下來探究的必要性鋪下路子。另外珠子和計數器的利用一下子把學生引入了“各個數位”的探索,得出結論就成了顯而易見。最后課件的形象演示闡釋了結論的根底。記得我在聽課時因為感覺設計的太美,老師對每個環節的設計處理、過度的巧妙而不能在筆記本上記錄。
五、我的思考
我之所以很少上探究課,除了學生很多時候探索不出什么課堂想要的結果,還有就是上一節這樣的課我得需要準備很多的東西---必要的學具、形象的課件。今天想來,自己就是在為懶惰尋找借口。通過學習我意識到或許就是自己的這種懶惰,學生學到的只是“死”知識,而創新的翅膀就很難成長。是時候放棄“告訴”的課堂了,給孩子們更多放飛希望的翅膀才是更重要的。也許一個學期實踐不了幾次,可是時間久了,效果應該是不一樣的。
另外,我一直比較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結合。通常在小組合作前我都會先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因為我認為只有在自己充分的思考后才可能在和他人的交流中吸取更多的智慧和知識。而在我所觀摩的課中這一點似乎沒有得到體現。
學習后血是熱的,心是積極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讓這種熱和積極持續是我要做的。我現在要做的是再上探究課時要記得“有一種愛叫做放手”,自己需要做的只是引導。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7
探究性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策略,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知識經濟的產物,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探究性學習要求賦予素質教育嶄新的、更深刻的涵義和更為鮮明的時代特征。可以說探究性學習的應運而生是開展教育改革以來最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改革,它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甚至有利于學生終生發展,以回應素質教育的時代呼喚。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由于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特別是初次實施,如何在探究性學習中,構建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探討的熱點。如何有效地解決探究性學習中的問題,是很值得探究的。下面就我校在本學期組織學校高年級同學進行的探究性課題《張村的紅色人物》的實施總結以下幾點。
一、成立指導小組,廣泛宣傳動員,認真確定課題。
德興市張村鄉是老革命根據地,是一片英雄的熱土,這里曾是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之一,方志敏、邵式平、饒守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在革命戰爭時期張村的許許多多的英雄兒女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如何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資源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使我們的學生秉記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牢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我校在結合我鄉的實際情況,組織了五六年級的學生深入全鄉各處,進行調查,研究,撰寫學習報告,確定了此次探究性學習的課題《張村鄉的紅色人物》。
二、課題力求突出地方特色
根據我鄉的特色,充分挖掘校內外課程資源,充分挖掘潛力,利用一切資源,為我所用,拓寬學生探究性學習領域,辦出我校自己的特色。如:目前,我校的探究性學習求真務實,形式多樣,除了六年級學生的《張村的紅色人物》探究性學習外,結合我鄉大畈村委會境內延綿幾十公里,與三清山一脈相承的西灣蛇紋石礦也是我鄉境內的一大特色,因此五年級學生的《蛇紋石礦的特點與價值》這一課題也在啟動與研究中。同時,學校的探究性學習,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們積極利用各種途徑和資源,查找資料,進行學習與研究,具有本校自己的特色,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制定符合實際的方案
探究性學習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為了使本次《張村的紅色人物》探究性學習能夠順利實施和有序開展,我們經過學習和研究,制定了符合我校實際的計劃和方案,這些計劃與方案其中就包括探究性學習實施方案,探究性學習評價方案,指導教師的職責等,為本次探究性實驗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四、成立學生課題小組
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調查的一種活動方式,因此,我校的此次《張村的紅色人物》探究性學習采用了以高年級為單位,5—10人一組,自愿組合,自行選擇指導老師,構成探究性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進行研究。同時,為了加強對本次探究性學習的指導,我校探究性學習,每周開設1節,學生主要用來進行探究性方法的學習,學習資料的收集與整理;而教師則主要在課外指導學生進行研究,同時,還帶領學生周末或節假日到圖書室或電腦上收集資料,或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到實地(如張村梅溪是饒守坤的家鄉,張村沙路是方志敏的姐姐生活的地方)進行考察、調查、訪問。
五、加強對學生的資料收集與整理的指導
為了體現此次探究性學習學生參與的自主性,我們的老師沒有進行代替與包辦,而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讓學生自己設計資料收集與整理的方案與步驟,教師加強指導工作;讓課題小組的成員,互相討論,相互啟發,教師相機誘導,引導學生關注自身、關注同學、關注校園、關注社會,從自己關心的社會熱點中尋找有關資料,搜集與整理各項資料,然后進行篩選與加工。比如,在張村中學任教的饒家火同志是饒守坤的遠房堂孫,他對饒守坤同志的生平事跡知道的較多。
于是,我們的指導教師就讓學生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對饒老師進行采訪,采訪的時間,步驟,問題都由學生自行確定。在采訪結束后,教師又指導學生自行對這樣材料進行篩選與整理。這樣,學生在本次探究性學習中,既增長了知識,又鍛煉了能力。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8
透過五個月的研究學習,我有了一些心得。
我們研究了近五個月,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探究性學習的初期階段,我們組員都感到有點不耐煩,畢竟要做一個調查報告,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時老師一向在我們身邊鼓勵我們,并且告訴我們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調查什么資料,調查的具體對象是誰,調查的目的與好處是什么,想取得什么樣的調查結果,采用什么樣的調查方式等等這些具體的事項,才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調查研究。
這令我們頓時恍然大悟,于是收拾好情緒,調整好心態,安下心來做準備。最后,我們完成了,期間遇到的困難不少:調查的學校多,待分析的資料多,分析的難度大,困難重重,使人望而生畏!但我們依然挺了過來!
在這次探究性學習中,我們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開始大家都忙著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狀況下并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齊開會商議補救之策。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比如這個組去這幾個學校,那幾人去那個學校等等。
如果有的組員提前完成任務,也會熱心主動的幫忙別的組員。正是正因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幫忙,以群眾的利益為主。在四個人之間,合作的關聯依然緊密,如果查找到與其它組員要找的有關的資料,大家都會拿出來共享,正是由于這樣,雖然研究任務很重,我們卻也沒有耽誤很多學習時刻。團隊的精神在每個人心中,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
我覺得這課程的開設培養了我們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潛質。以往的學習,偏重于對概念或理論的字面明白,而缺深一層次的疑問。通俗點說就只為了應試,而忽略了潛質的培養,而這一門課程恰恰是填補了我的這一不足之處。
探究性學習務必包含對資料的搜集、修改與整理,還包括實驗的沒計,數據的記錄等等。使我們必需要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久而久之,這種潛質被訓練出來了。
其次,這一課程的開設,培養了我的動手潛質。探究性學習的每一項學習資料,方式,都要求有自己來解決。而當我對我自己感興趣的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時,不管是記錄數據;或是做一個有關這一課題的模型時,都十分投入,無意識地提高了自己的動手潛質。而一個動手潛質強的人是很容易立足于社會的,我們這一代的青少年缺乏動手潛質,我雖然沒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但是,也接近于這一程度。
探究性課程的開設是為了我們能夠很好地立足于社會打下了基礎,最后,這一課程的開設培養我的創新意識。以前的我,總是老師講什么,我就聽什么,從來不會多想幾個為什么,而上次研究課后,我漸漸地開始獨立思考問題了。
在近一個學期的學習后,我們的探究性學習最后走到一個盡頭,在這個學期的探究性學習中,我雖然貢獻不大,但在我們這個小組組員的發奮下,我們還是完成了這次學習。
在這期間我懂得了很多很多,學習了許多以前我所不知道的,因此這次學習讓我增添了政治的課外知識,激發了我對政治的學習興趣,能夠說對我的影響很大。在整個探究性學習中,我經常要查閱一些相關資料,經常半天也得不出任何結果,我幾次想要放下查閱,經常認為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事,少我一個的資料也不好緊。但我想一想,應以大局為重,因此堅持查閱了下來,最終查到自己想要查的東西,心里很激動,時常大舒一口氣,一陣莫名的書爽回蕩在心中。
從中我得到了磨練,得到了“堅持就是勝利”“苦近甘來”這些道理。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在遇到困難時,我就敢于迎難而上,并最終戰勝困難。
當然,在整個探究性學習中,我也得到了一些寶貴的教訓,我也做得有些不足,如我經常不做事,經常把重的、難的工作交給別人做,而自己經常坐享其成,而養成了不勞而獲的習慣。因此,我知道了做事要認真、不能馬虎,要有耐心,這樣才能把每件事做好。
雖然探究性學習結束了,但我還會應用探究性學習當中的經驗,把它有用的部分應有與我的學習當中,助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謝謝大家,謝謝我的團隊。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9
我們開始做這個課題研究時,說實話,我心里沒有底,不知行不行,自己平時在班上又總是那么默默無聞,此刻突然做什么“研究”,是不是有點出瘋頭或嘩眾取寵呢?但是,好在同學們都比較有熱情,整個課題研究小組的同學都精誠團結,并沒有表現絲毫的排它性。
我逐漸融合和沉浸在小組這種團結協作、友愛互助、勤奮工作、熱情求知的氛圍中,我開始自信,我開始堅強……
在老師的指導和組長的帶領下,我們盡量發揮每一個人的優勢,合理分工協作,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譬如在收集資料的時候,我們盡量廣泛地收集與中西方文化有關的任何信息,然后共同精選與課題相關的素材。
其中對電腦比較熟悉的,我們就讓他上網查找資料,做網絡資料收集員;長于博覽群書、一目十行的,我們就讓他擔任圖書資料收集員;而長于文章辭句的,我們就讓他作記錄員和報告撰寫執筆員。然后再利用群眾的智慧,將資料匯總、分析,討論報告初案。每一位成員在群眾的熔爐中都充滿了自信,充滿了力量,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培養了自己的潛質。
在采訪過程中,盡管我們參加人員比較多,但都有各自的分工,有的扮演記者,有的攝像,有的記錄,有的錄音,有的為采訪過程做其它服務。我們每一個人的發奮使我們最終構成了這份理論性結題的報告,使我們的報告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和理論性。
課題研究的順利結題,使我們每一位都很高興,但我更高興的是:透過實踐鍛煉,使我更自信,更堅強。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10
調查報告成功地完成并在全年級交流,我感到無比欣慰。特別讓我受益非淺的是對這次調查的過程,更多讓我體會到成功的秘訣。
調查過程中,許多事都不能如愿。找到了目標,卻總是不見人,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就耽誤了時刻,因此失去了機會。得到教訓后,我們開始發奮工作,確定目標后,大家開始收集材料,整理數據,時時想著要抓住機會,要抓住時機大干一場。準備得差不多了,我們便進行采訪,采訪了學校的領導,從他們那里了解到具體資料,然后記好,整理成資料備用,逐漸的,我們的調查報告就撰寫出來了,這讓我們很高興,于是把這些全部收好,開始修改、整理,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就呈此刻我們眼前,之后我們就開始打印了,然后交給老師,提出修改意見,我們的任務也總算完成了。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這個組的成員互相幫忙,互相鼓勵,從來不傷和氣,這使得我們進步。我覺得團結的力量是強大的,讓我受益非淺,這么多人合作起來做一件事是多么地不容易呀。
這次活動不僅僅讓我學到了知識,更讓我懂得做事的重要途徑――重在實踐,只有靠自己的雙手才能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自己付出發奮才能得到回報,才能得到收獲。只有自己勤動腦勤動手,才能真正感到成功之喜悅,即使失敗了,也不好灰心,正因有失敗才會有成功,有奮斗才會有結果。
但是最重要的是精誠團結,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其他人來幫忙、支持、鼓勵,因此說團結是成功的保證!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11
我們這次研究的內容是《垃圾資源化》,以下是我們研究題目的具體內容。
1、垃圾處理的方法
2、垃圾如何分類、回收
3、個別垃圾個別處理。
研究一個課題,首先應該確定研究方向。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從生活入手,配合現在國際環保的要求,我們選擇了這次的主題。與此同時,雖然是第二次研究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制定實驗方案。在制定實驗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身為組長要有掌控能力,由于我不很得心應手研究便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一拖再拖。所以針對這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事先制定出一份詳盡的時間表,然后應該嚴格按照時間表來執行。只有在這樣詳細的規劃下,我們才能按時完成任務。
雖然我們的報告成功完成,但由于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一些詳細的工作沒有完成的很好。
通過這次探究性學習,我也得到了許多收獲與財富。
首先便是知道了“規劃”的重要性。世間萬物皆有規律,而計劃就是一個能時刻跟隨規律,調整規律的時間表。只有在嚴格的規劃下,才能完成高質量的課題和項目。
第二就是明白了“責任”。身為研學的組長,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研究,而不是浪費在個人享樂上,這就是責任的意義。同時還要確立責任意識,只有當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處于領導地位,這樣他所帶領的小組才能在紛繁混亂的環境中有一片立足之地,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地位和社會影響力
第三便是“效率”。沒有效率,就如同浪費時間。有的人能在學校便把作業都作完,而有的人第二天背著未完成的作業一起趕到學校,這就是差距。而這差距就在效率。有了效率,就相當于有了三頭六臂,一個人可以處理好多事情。而專心就是效率的保證,只有當自己處于一個專心的狀態,會感覺時間像是停滯了一般,“效率”也就“不請自來”了。
第四,享受“不享受”的東西。每個人都有愛好,但各位同學中極少當成愛好的。當然,我也并不把探究性學習當成一個愛好,因為研學,也是學!但是,如果我們轉變自己的看法,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學習和自己一切不喜歡干的事,就一定會找到一個有趣的切入點。有了興趣,什么都好說。
第五,將壓力變為動力。整整一個學期,研學給我帶來最大的感覺,便是那巨大的壓力。當看著周圍的同學們相繼完成了實驗,寫完了報告,我們組的試驗還只停留在紙上,我充滿了壓力與危機感。也正是這樣的危機感,為我加速,促使我按時完成了任務。而有些人,遇到壓力瞬間就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自亂陣腳。我們應該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總有完成的時候。當有了這種壓力的時候,我們的動力和潛能才會被真正地激發出來。
第六,團隊精神,每一個團隊都應該要有團隊精神。“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而一把筷子卻很結實”——這便是小學時候老師給我們解釋“團隊精神”時所舉的例子。沒錯,之所以大多教育都是以班級為單位,是為了增加我們的團隊精神和能力。在被劃分成研學小組的同時,這種精神便更加的到了鍛煉。如果是以班級為單位,僧多粥少,不是每個同學都有鍛煉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往往被班級中少數幾個“積極分子”所掌握,鍛煉的機會總是在他們身上。而因為有了研學小組,每個人得到鍛煉的機會近似均等,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鍛煉團隊精神的平臺。有了團隊精神,當我們在社會上加入某些團體后,我們要有在團隊中協調等能力,充分發揮出每個人的創造性,同時將能力最大化,也就是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團隊中,每個人不但能力能發揮出來,同時還有可能超常發揮。
第七,聽指揮。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群龍無首的精銳部隊那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如果一個團隊中大部分人不聽從指揮,那么這個團隊也就無異于“群龍無首”。大吵大鬧地反對,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非但不是在幫助自己,恰恰相反,那是在對自己,對大家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所以,聽從指揮,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我還想說的還有很多,值得總結的也還有很多。這次探究性學習不但給我帶來了美好的回憶,并且收獲中我還學會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探究性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02-16
學習數學心得體會02-22
學習論文寫作心得體會08-18
學習消防的心得體會02-23
學習劉芳心得體會02-21
企業學習心得體會02-10
學習安全知識心得體會01-19
學生學習英語心得體會01-12
學習準則條例心得體會10-23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