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
觀后感的含義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后的感觸。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精選11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精選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1
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人聯合執導的《我和我的父輩》即將于今年10月1日上映。影片是繼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后的“國慶三部曲”第三部,“中國電影追夢人”再次集結,以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為歷史坐標,通過“家與國”的視角描寫幾代父輩的奮斗經歷,再現中國人努力拼搏的時代記憶。
最近兩周,《我和我的父輩》在各平臺展開宣傳,不斷放出新鮮物料,公開影片相關的信息。目前公布了徐崢導演的其中一個篇章《鴨先知》的演員陣容和劇情簡介,該篇章以中國第一支電視廣告的誕生為題,講述了中國首位“廣告狂人”的故事。張藝謀導演更是以“彩蛋”出現客串其中一位角色。每一次有新的短片物料釋放出來,都會把觀眾的期待值拉高。作為一部定檔國慶的獻禮片,《我和我的父輩》有哪些值得期待的點呢?
《我和我的父輩》是集錦片的形式,四位導演分別負責不同的篇章。影片選的四位導演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都是以演員身份著名,他們在國內的票房號召力都相當強。其中章子怡和沈騰還是初執導筒。對于觀眾來說,讓這四位熟悉的銀幕面孔掌管導筒,也是十分有新鮮感的。四位導演都是70后,他們的成長記憶和影片傳達的時代記憶重合,使得他們可以把自己的生命體驗放到影片創作當中。
幾位導演各自有著不同的風格,他們是將自己的風格融入創作、還是挑戰其他風格?這也將成為一大看點。比如以動作聞名的吳京,他執導的篇章目前只公布了一些片段,可以看到不少大場面。這些大場面會作為開場篇章吸引大家嗎?章子怡以女性視角來講述那段時代記憶,會帶來怎樣的敘事?這都給觀眾留下不少期待。
影評人認為:“這幾個作品角度來說,我覺得是兼顧了各方面的口味。《我和我的父輩》之間發生的故事,有喜怒哀樂。當中有非常多不同的情緒。有熱血的、有舒緩的、有喜劇的、有懷舊的等等。電影當中你需要兼顧不同的情緒,以及兼顧不同的類型。那每一個類型說實話是一個工業體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指標。”
對比起《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從家國、民族出發的宏大敘事,從名字上看《我和我的父輩》更著重于表現家庭、長輩等涓涓細流的個體生命體驗。影片中的“父輩”正是經歷改革開放的那一代,他們敢為天下先,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影片正是以孩子的視角看這一代人,從更細膩的角度表現他們。沙丹表示:“祖國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宏大的一個概念,但是父輩是一個切切實實可以擊中你內心的,足夠讓你帶著你的家人扶老攙幼,在國慶節的時候到電影院當中去看一看。”
作為“國慶三部曲”最后一部,《我和我的父輩》值得期待。“國慶三部曲”的成功,可能會點燃觀眾們的愛國熱情,催生出更多優秀的獻禮影片。中國幾代人的奮斗,被幾代電影人濃縮到銀幕中,國家、民族、父輩等情懷,將會在一代代電影人中傳承。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2
這部電影,分為四個部分: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看似不同年代、不同人物、不同劇情,但是主題都差不多。我個人覺得,是想傳遞父輩給子女傳遞那份正能量。那份對新中國、對未來的不懈追求,以及拼死相爭的斗志,和榜樣的力量。
請允許我一部一部說,只說大意哈,不能劇透太多,每個人看,會有每個人不同的感受。四部,我覺得似乎是按照時間軸來展現的,先是抗日時期,再是我們國家開始研究火箭的時期,第三部是改革開放初期的故事,第四部是2021年,也就是我們的現在,還穿插了2050年穿越回來的事情,那是美好未來的向往。
第一部:乘風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吳京扮演的騎兵團團長。乘風,是他兒子的名字,或許是受父親影響,是個響當當的硬漢子,在母親不同意的情況下,鬧著參加革命,跟隨父親做了騎兵團的一員。和父親一起抗日,保護附近的村民。
這位既是團長又是父親的硬漢子,自己為革命可以拼命,刀槍不入,有勇有謀,看似鐵面的他,在一個夜晚,跟同樣勇猛的兒子乘風,說:我就怕你不怕死,要死,也要死在我后頭。
當他和其他團員保護一批村民轉移的時候,乘風和另外三個人去另一個山頭探情況,雙方約定收到團長的信號彈就發電報。此時敵人已經可以根據電報信息找到他們的位置。團長為了保護自己身邊的一批村民,含淚下令釋放信號彈,兒子乘風看到信號彈立即發送電報,敵人根據信號圍攻乘風等人。四人慘死,只有團長那匹叫做“大掌柜”的馬空跑回來找主人,看到這里的時候,真是哭到窒息。
第二部:詩
章子怡,黃軒主演。講的是夫妻二人在廣袤的沙漠研究火箭,二人的工作隱秘而偉大,因為工作的特殊性,連孩子們都不知道他們是做什么的。黃軒扮演的爸爸,對兒子說:爸爸媽媽,是在天上寫詩的人。一次事故中,他為了能夠近距離觀察火箭出問題的具體位置,不幸遇難。章子怡扮演的媽媽,瞞著兩個孩子,繼續在工作崗位奮斗,既有爸爸的堅韌,又有媽媽的細膩。
大兒子覺察到可能爸爸已經去世,追問媽媽真實情況的時候,哭到不能自已。孩子說了一句話:我爸爸,和我以前的爸爸,他們都死了。才知道,這個孩子不是兩個人的親生兒子,而是幾年前因為事故去世的一位工程師的遺孤。看到這些情節,真的是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呀。
經過所有人的努力,實驗終于成功了,這個曾經膽小怕事的小女孩,成為了一名航天員,替父母完成那未完成的心愿。
第三部:鴨先知
這是一部,帶著幽默,又有些心酸的劇情。徐崢飾演的這位,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對未來的看法,他提出的觀點總是被別人覺得不切實際,他經常說: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要做,就做那個第一只敢于下水的鴨子。人送外號“鴨先知”。
他是上海中藥二廠的銷售科科長,他提出賣藥酒,廠長采購了很多,但是在銷售過程中屢屢受挫。某天,他在路上遇到拍電影的,聽說國外有拍廣告的做法,但是國內沒有。在客服了一系列困難后,終于拍下國內第一個廣告,藥酒銷售一空,用廣告打開了銷售的新模式。
他的兒子,受父親的影響,敢于創新,敢于挑戰尚無人走的道路,建造了上海第一座高樓。
第四部:少年行
沈騰給人的感覺,一直是看到他的臉就想笑。這部電影里,整個麻花團隊,用搞笑的言語和動作表現真實生活,讓大家笑里帶淚。沈騰扮演一個從2050年穿越回2021年的機器人,明明有很多搞笑的動作,他卻裝作毫無感情、沒有任何面部表情的機器人,讓人一邊笑一邊被感動。
劇中男孩小小,爸爸去世,和媽媽生活。他是一個熱愛科學,非常有創新精神的孩子,他自己研究和創造了很多飛機、火箭等作品。陰差陽錯碰到沈騰這個機器人后,臨時扮演小小的爸爸,去學校參加親子運動會,一系列的搞笑,讓這個沒有父親的孩子的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這個機器人老爸,在小小自己研制的飛機試飛失敗后,給予了非常大的鼓勵,告訴他不要懼怕失敗,敢于鉆研,永不放棄。機器人和小小依依不舍的分別后,回到2050年的實驗室,當大家歡呼這次穿越成功時,一個年輕人的手勢,讓這個沒有情感的機器人,認出這個年輕人就是當年的小小,就是那個從小就熱愛科學研究的孩子,終于如愿以償。
看完這部電影,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這五個字:父母的榜樣。父母都有著自己的夢想,并在現實中為夢想而不懈努力,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放棄,孩子們在這種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心中也都為著自己的夢想而奮斗,最終實現夢想。
同時,也告訴我們,祖國的興旺,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正是因為我們的父輩們不懈的努力,才能換來今天我們幸福的生活。
吾輩應珍惜!!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3
今年國慶,我和爸媽來到電影院觀看了《我和我的父輩》。
“祖國”以時間為序,“家鄉”以空間為軸,此次“父輩”以世代為章,聚焦于不同時代下的普通家庭,以親情為切口,講述了父母對子女的愛與啟蒙。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就是《詩》。這個故事講述了1969年,我國需要研制長征一號火箭、發射首顆人造衛星,章子怡飾演的是一位母親,又是肩任航天事業的主要工作人員之一——一位女性火藥雕刻師,為火箭發動機推進劑整形;她的丈夫是火箭發動機設計員。夫妻倆人為了火箭的發射成功,每天都去基地搞研究。但在一次失敗中,丈夫犧牲了,為了隱瞞孩子們父親離開的事情,只能欺騙孩子爸爸在加班。每天回來都帶著一篇自己寫給孩子的詩,那是孩子的父親約定了要給孩子的詩。終于孩子們還是識破了謊言的局面。她告訴孩子們:“孔明燈里放蠟燭,點燃之后會因為有氣就慢慢飛上天空,你們的爸爸就是做這個有關的大事,但是比孔明燈還大的事業,可以飛上月球的大事業。”后來,孩子們終于也明白了大人的事情,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宇航員。
漫天黃沙、茫茫戈壁,時代氣息與歷史質感撲面而來,迅速把觀眾帶回了50多年前“長征一號”火箭發動機研制基地,電影細致入微地真實還原了四院航天人生活與工作的一隅。
《詩》是一首寫給中國航天人的詩、寫給浩瀚宇宙的詩、寫給中國電影的詩。它通過描繪中國的航天工程背后的奮斗和付出,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愿景。從屈原的天問到現在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無不展現出對這片星辰大海探索的激情,與支撐這份宏大理想的詩意。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4
《我和我的父輩》是吳京耗費大量精力查閱史料最終尋找到了他的主角——一對見證大時代的普通父子——革命英雄馬仁興和馬乘風。馬仁興在抗戰時期曾率領冀中騎兵團為抵御日寇侵略做出過卓越貢獻,他的長子馬乘風亦在抗日戰場上沖鋒陷陣。1947年馬仁興在四平攻堅戰中不幸犧牲,為了紀念他,四平市政府將最繁華的四道街(原共榮大街)命名為“仁興街”。
為了給觀眾呈現最酣暢淋漓的戰爭場面,吳京用極為真實、震撼的手法拍攝了大量馬戲。電影拍攝中最難的當屬動物戲份,吳京說:“馬是有靈性的,演員們每天會自己買一袋胡蘿卜喂自己的馬,與他們培養感情”。除了與馬熟悉,許多有經驗的演員也從頭學起,進行大量騎馬訓練。經過一番“魔鬼訓練”,參與拍攝的演員們都學會了舉刀沖鋒、不拉韁繩騎馬等高難度動作。拍攝過程中,演員們也全情投入、拼盡全力,有60多位演員從馬上摔下來,一邊拍戲一邊上藥成為了劇組常態。高難度馬戲也對劇組安全保障提出了高要求,吳京再三強調,人和馬都要保證安全。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5
電影《我和我的的父輩》,是一部關于祖國成長的血淚史。繼《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后,組成國慶三部曲,依舊是大腕云集,再現幾代人努力拼搏的時代記憶。
整部電影以時間為序,依次從抗日戰爭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后,到改革開放經濟復蘇,再到現在社會,再向未來延續。
故事的感情色彩也從悲辱到辛酸,到搞笑再到歡樂。弱小被欺辱的故事情節里,整個片段哭聲一片,到最后人工智能情節,開心麻花出演,歡笑不斷,也預示著祖國走向崛起,國富民強!
第一個故事定格抗日戰爭時期,整個片段看完悲憤壓抑,全影院的人哭不停,看著父輩們為群眾犧牲,以血肉之軀抵抗日軍炮火襲擊,知道必敗,依然奮勇反抗,戰后幸福生活得來不易,感恩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
第二個故事定格新中國成立以后,被強盜打怕了的新國家,要奮起直追西方發達國家,反復實驗人造衛星,解決燃料助推問題,一代又一代人犧牲自己,燃燒血肉之軀,奉獻祖國航天事業。幼年的故事滿是辛酸,當成年后的女兒繼承父輩衣缽,成為航天女英雄時,真為她感到驕傲!為代代相傳的國人驕傲,先輩們的犧牲被繼承被延續,這盛世如你們所愿!
第三個故事定格改革開放初期,實體經濟亟待復蘇,涌現了很大一波敢為人先的“鴨先知”,敢于跳出偏見落后,敢于開拓創新,盡管自己的小日子雞飛狗跳,但心懷陽光,黎明終將到來!
第四個故事屬于現在與未來,人工智能進入生活,未來機器人完成時空穿梭任務,與過去的人類對話,并實現相互影響。人工智能模擬人腦,在危難關頭擯棄既定程序,優化情理設計,為未來發生創造可能。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可實現自我優化,向人類一樣去學習去思考,造福人類生活!
細密的故事線,逐層展開,把觀眾從落后推向先進,同時把感情色彩從悲傷推向歡樂,是一場視覺盛宴。勿忘國恥,先烈永生,國泰民安,吾輩自強!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6
生命是,用來燃燒的東西。死亡是,驗證生命的東西。宇宙是,讓死亡渺小的東西。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這是《我和我的父輩》中的一句臺詞,也是最讓我動容的一句話。借著王菲的一曲《如愿》,將我的思緒帶回三個小時之前,帶回那四段,填滿心扉的故事,與紀念。
第一段故事,叫《乘風》,取乘風歸去之意,也暗喻我們的人生,也要如風一般,無常,猛烈。也許年少時,我們總會對自己的父親,有著許多的責怪和抱怨,責怪他們不夠溫柔,抱怨他們,強加于自己身上的意愿。也許,嚴厲,不茍言笑,是大多數人,對自己的父親,少時的印象。可是隨著時光一點點向前,而我們的父親,也在歲月的蹉跎中蒼老了容顏。《乘風》的故事,發生于戰時,劇中父親的愛,也如你我的父親一樣,隱忍,沉默,仿佛在天空中擱淺。還記得,當那位不合格的父親,對自己的親身兒子說道,你一定要死在我之后,這樣我才對得起你的母親,那是何等的殘酷與糾結。但是,就在第二天,他為了國家大愛,而出賣了自己的兒子,當他的親子死于亂槍之下,他獨自在麥田中無聲哭泣之時,我仿佛突然讀懂了,這個男人的深情。多年之后,當救下的孩子長大成人,在那一刻偶遇之間,他知道那個孩子的名字和親子相同之時,仿佛他所有的愛與虧欠,在那一剎得到救贖與思念。如果有的選,誰會讓自己的孩子奔赴戰場,如果有的選,誰又會親手把自己的骨肉,推向死亡的深淵。也許,在這個世上,的確有許多狠心的父親,但是,大多數的父親,更多的都是選擇疼愛吧。就讓這歲月,鑒證未來的碧海藍天,就讓這風,帶走那些日夜纏綿的,無奈與思念。
第二段故事,叫《詩》。詩人是世界上最浪漫的產物,只是,有些人用筆寫詩,而有的,用愛,用血。華夏民族,經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王朝,而新中國的成立,僅僅只有幾十年。在我們的骨子里,有著盛唐的浪漫,有著宋朝的文雅,有著元朝的野性,有著明朝的霸氣,有著清朝的書卷。我們從來不是一個差勁的名族,相反,華夏幾千年,英雄輩出,從不屈服。但是,所有的進步,都需要用淚與血來書寫,所有的歷史,都需要無數的無名英雄用生命去鋪墊。和平,從來都不是空想,而需要用強大的國家實力,來震懾四方。疏不見,就在不久之前,阿富汗成為歷史,就在隨手打開的新聞,中東國家的戰爭,也許就在昨日,亦或者明天。科技代表著進步,更需要有數不清的人,用青春和熱血廢寢忘食,刻苦鉆研。而劇中的那個堅強的女子,給子女留下的信中有這樣一句話: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而你,我的孩子,是讓平凡的我,想創造新世界的開始。也正是有著我們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才能在耳濡目染中逐漸傳承,經久不衰。
第三段故事,叫《鴨先知》,講述的是,一個敢于冒險,敢于去探索未知事物的男人的故事。他不止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在改革開放那樣一個年代,創新,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往往那些大膽向前的人,也許會碰的頭破血流。創新,從來都不止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事情,而是一個時代的魂,如果每個人都故步自封,止步不前,又如何會有今日的新生活,會有這樣一個強大的祖國?無論是現在的5G技術,亦或者在科技上的一次又一次創新進步,都印證了先輩們傳承下來的那簡單卻從來很難做到的四個大字:自強,不息。戰爭,固然需要人去流血犧牲,但是和平年代,亦需要人去創新和奉獻。這個世界哪有什么先知,不過是用自己的閱歷和眼界,去前行,去冒險。那些偉大的父親母親,為了下一代,在耗費心血,在看不見的角落戰斗,永不停歇。當這一段故事結束,心中不止是被填滿,更帶著些許傷感,那個春光燦爛的豬八戒,那個愛笑的男子,怎么就在這一瞬間,成了大腹便便,穩重且窩囊的中年人。也許,這就是成長,也許,這就是作為一個父親,所必須承受的代價與蛻變。
最后一段故事,叫做《少年行》。有一種人,天生就可以挑起人們的笑點,而沈騰和開心麻花團隊,這些年一直用他們的笑臉,溫暖你我,日益冰冷的心之界限。也許這是四段故事中最為詼諧輕松的一段,但是其中表達的情感,卻不可謂不壯烈。當穿越而來的機器人,與喜愛創造的少年,成為一對搞笑父子。帶給我們歡笑的同時,也在逐漸縮小著,我們與父親之間,這些年產生的隔閡與冷臉。也許,身為父親,需要穩重,也許,身為父親,需要為了孩子和大局,委屈求全。父愛如山這個詞,卻從來不是說說而已。也許,因為自己尚未為人父,不懂父親的無奈與決絕。但是我卻知曉,所有的父親,都曾經也是少年。這個世界,我們都是只來一次,無論做什么,都需要不斷的在錯誤和失敗中檢討和自我訓練。也許,多年之后,我們也為人父之時,會懂得,他們的苦楚與無奈。就像少年時討厭父親的自己,這些年也早已釋懷,也會在節假日之時,偶爾陪著父親,嘮嘮嗑,共飲一杯。
看電影的時候,是身入其中,是專注,是震撼,更是無言。雖然感動,但是我卻沒有哭。但是,當碼字碼到這里,想起自己的父親,卻忽然淚流滿面。多年以來,其實自己是個不稱職的兒子,而從小到大,我更欠父親一聲道歉。當年父母離婚,其實自己有著很大的責任,雖非我所愿,但是自己卻是始作俑者。我這不爭氣的身體,更成為父母分開之時,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父親對我默默付出這么多年來,而我回饋他的,大多數,都只有不厭其煩,和相對無言。
有些話,寫的出來,卻說不出口。就像年少輕狂的.歲月里,總會有著許多的遺憾與道歉。也許,男人的天性,就是矯情且扭捏的,也許下次見到父親,我依然說不出感謝的話語。但是,我卻早在多年前,就已懂得他的良苦用心。我會繼續,愛你所愛的人間,也會繼續,活成你渴望的愿。我會去見,你未見過的世界。更要去寫完,你尚未完成的詩篇。
還記得,年輕時的父親,很像發哥,也許,別人早已忘記了,但是,我一直都記得。您老人家,要養好身體,再過幾年,我還要您幫忙帶孫子呢。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7
我想要是想知道一個電影的創作是否成功,那可能就要看這部電影是否能夠讓人讀懂了,以及它是否給觀眾帶來視覺聽覺甚至心靈的沖擊。
那么我想說【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我不知道別人看完都有怎樣的感受,但我深切的知道,我看完這部電影我的感受,這部電影給我沖擊太大了,我很感動也很震撼。
這部電影由四名導演著成,里面有四個故事,分別是吳京所導的《乘風》章子怡導演的《詩》徐崢導演的《鴨先知》沈騰導演的《少年行》
《乘風》里講的是戰爭時代,主講冀中騎兵團不畏犧牲與日軍對抗的故事,影院中騎兵團的馬蹄聲響徹耳畔,震撼人心的音樂緊緊環繞著我,我內心震撼無比,那些戰士廝殺拼命的面容浮現在眼前,好幾次我嚇得緊閉雙眸,不敢看那些血腥的畫面,我怕我的眼淚總是控制不住的流淌,這些刺目的景象讓我久久無法平靜,因為我聯想到了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先輩們!
乘風中最讓我震撼的一幕是那一名名騎兵團戰士手握長刀,騎著馬匹,無畏的沖鋒到前面與日本的手槍大炮對決。那是抱著必死也要守衛家園的決心的,這何嘗不是歷史先輩們真實發生過的事情的影射,而且可能歷史上更壯闊。吳京很好的詮釋了先輩們的犧牲精神。讓我的內心狠狠顫動,致敬先輩,致敬英雄。
有了《乘風》的跌宕起伏,看到《詩》覺得這個故事溫和極了,卻也扎心極了。這個故事以一家研制火箭的奉獻工作者夫妻為主,講述了火箭發射的前期,烘托了研究工作者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曾經歷過無數次失敗,曾經歷過無數次犧牲,這些研究者甚至知道自己隨時會死,但盡管知道這些,他們還是為了國家在無私奉獻著,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奉獻了自己的親情,奉獻了自己的生命……環環相扣,故事中的小男孩敏感細膩,父親在試驗中犧牲,小男孩不敢相信鬧著質問媽媽,媽媽最終無奈道出真相那一幕幕的痛徹心扉,直沖人心。
后來知道,原來小男孩不是這對夫妻的孩子,他的親生父親也因為研究試驗死了。小男孩經歷了兩次父親的離世。那么突然,那么意外。《詩》整個故事平和卻又深刻,舍小家為大家,為大愛棄小愛,這是選擇,但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的選擇,深深感受到了現實生活中那些為了祖國航天事業無私奉獻的研究者們的不易,他們值得我們稱贊,他們值得我們敬佩!
前面兩個故事都是直擊心靈,壯撼人心的,那么后兩個故事相對來說看起來就輕松些了,參雜了喜劇的成分,以及呈現了時代的變遷發展。
徐崢的《鴨先知》上來就讓人感覺輕松,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位外號鴨先知的先生,創作了中國第一只廣告,在別人嘲笑他那些不可能實現的想法時,這位鴨先知先生,不畏別人的目光,堅定的走上了一條別人覺得不可能成功的道路,最后他不負所望,走出了成功,走出了新潮,走出了光明。他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這位鴨先知先生敢于創新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從《鴨先知》喜悅的結尾結束緩緩走進沈騰的《少年行》可能跟沈騰的小品形象有關,沈騰一出場整個影院的氣氛都變了,變得活躍起來,大家會時而隨著搞笑情節歡笑,這是有關未來智能機器人穿越時空的實驗的故事,編劇大膽的暢想了未來2050年,研究人工智能的科學家們真的成功的創造出了可以穿越時空的智能機器人。展現出了未來的無限可能。突然想起那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這個故事很好的告訴了我們夢想一定會有實現的一天。也教會我們不放棄的精神,不管經歷過幾次失敗,請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夢想。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四個故事前兩部讓我哭中感慨,后兩部讓我笑中感嘆。感受頗多,一時也說不清楚,只想說,這部電影讓我又成長了一些!
此生無悔入華夏,祝愿我們祖國繁榮昌盛!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8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被曝光已經進入全面籌劃階段。那么最近這段時間,關于影片的相關信息也被公布了出來。在導演方面,影片將會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個人一起執導。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發布定檔海報及導演預告,繼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后,國慶三部曲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輩》正式定檔,將于今年10月1日上映。
“祖國”以時間為序,“家鄉”以空間為軸,此次“父輩”則以世代為章,聚焦于不同時代下的普通家庭,以親情為切口,講述了父母對子女的愛與啟蒙。
電影也首度曝光導演陣容,首次呈現了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位導演卸下演員光環、拿起導筒在監視器前的專注與認真,他們的工作狀態也是中國電影人不懈拼搏、熱情協作的縮影。本次他們都將以導演、主演的雙重身份參與到電影中,在今年國慶檔與觀眾相見。
國慶三部曲的前兩部《我和我的祖國》和《我和我的家鄉》在2019年、2020年的票房成績亮眼,最終分別斬獲31.7億、28.3億票房,連續兩年成為國慶檔的最大贏家。影片賣座之余不失溫情感動,獲得觀眾好評無數。
有觀眾表示,國慶三部曲前兩部讓人感受到國人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和依戀,這個系列已經成為自己國慶檔觀影的首選。2019年看“祖國”,2020年看“家鄉”,2021年《我和我的父輩》將延續三部曲的品牌口碑繼續與大家見面。
吳京執導的故事發生在戰爭年代,涉及大量馬戲,技術難度大、風險指數高。吳京用“以命相搏”來形容這次拍攝,他說“這就是中國電影人的態度”。預告中汗流浹背的吳京高度專注,有任何突發情況,他都第一時間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這無一不讓人感受到他作為導演的專業度與責任感。
章子怡則亮相飾演一位母親,同時也面對“導演”這個新身份帶來的挑戰。作為唯一的女導演,她展現了女性電影人的力量,并表示這次創作有熟悉也有相對陌生的地方:“我們是在用真摯濃郁的情感,來表達對父輩們無私奉獻的敬意。”
從第一部主演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到如今首次執導作品《我和我的父輩》,冥冥之中似乎已經注定了章子怡與這部電影的緣分。
在國慶三部曲前兩部作品中,徐崢導演執導的《奪冠》和《最后一課》讓觀眾印象深刻。作為從未缺席的“三朝元老”,談起三度參與,徐崢說:“這個系列都是希望輸出一種情懷。”他此番把視角放在了改革開放這個創新的年代。
擁有新身份的導演沈騰,一方面展現了他作為演員特有的“騰式幽默”,同時也首次表現了作為導演嚴肅認真的一面。創作雖有困難,“開心麻花”兄弟們的鼎力相助,也為他不斷加碼。他希望這次能通過更多自我想法的實現,給觀眾帶來新的歡笑和驚喜。四位導演首度聯合創作,將怎樣表現不同時代的親情故事,引發網友期待。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9
第一部分【乘風】是我哭的最兇的,我們有幸現在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國家,是無數革命英雄先烈用鮮血換來的……父親在做出那個不得已的決定時,內心肯定如萬般刀割,他希望父老鄉親們能成功轉移,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活著,但他沒有辦法,他別無選擇。看完這個部分后心情真的久久無法平靜下來,從心底里向每一位革命英雄們致敬!
第二部分【詩】看的我也是淚流滿面…這一部分,以一個細膩的角度,向我們娓娓道來了一首深情的“詩”,一首充滿希望的“詩”…我國的科學技術從無到有,其背后,又是多少科研人員的前赴后繼呢?他們不計生死,舍小家為大家,才能打破了一個又一個“0”的記錄。我也是從心底里向所有無私奉獻的科研人員們致敬!
第三部分【鴨先知】是歡樂的、奮進的,“春江水暖鴨先知”、“要做就要做那只敢于下水游泳的鴨子”!“鴨先知”帶給我們的不僅只有歡笑,也有面對機遇來臨積極爭取的那股勁!只要你敢,未來就充滿了無限可能!
第四部分【少年行】讓人笑中帶淚、回味無窮……又是沈騰和馬麗的神仙組合,幾次中間笑到岔氣,但是后面的溫暖又雙叒讓我濕潤了眼眶,我真真是“淚失禁”了!
每年國慶對“我和我的”系列充滿了期待,然后每一次都不負所期!國慶快樂,快樂國慶!
我愛你中國!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10
2021年10月1日,祖國母親72周年生日,去看了我和我的父輩。電影院里的我被深深地觸動了,吳磊和吳京飾演一對父子,父親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選擇了發求助信號,用調虎離山之計挽救了護送的百姓安全,成功引走了敵人的尋剿。敵人根據電報發文信息,很快定位到了兒子的地方,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求救信號已經是意味著他們將要犧牲的節點。作為一名父親,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可是他也知道這是無奈之舉。即便如此,還是選擇做了。
詩篇。章子怡飾演一位母親又肩任航天事業的主要工作人員之一。夫妻倆人為了火箭的發射成功,每天都去基地搞研究,但在一次失敗中,丈夫犧牲了,為了隱瞞孩子父親離開的事情,只能欺騙孩子,爸爸在加班。每天回來都帶著一篇自己寫給孩子的詩,那是孩子的父親約定了要給孩子的詩,終于孩子們還是識破了謊言的局面。他們知道,他們的爸爸已經犧牲了,他們的爸爸再也回不來了。她告訴孩子們,孔明燈里放蠟燭,點燃之后會因為有氣就慢慢飛上天空,你們的爸爸就是做這個有關的大事,但是比孔明燈還大的事業,可以飛上月球的大事業。后來,孩子們終于也明白了大人的事情,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宇航員。即便那個時候的愛情很純粹,但是又很美好。
鴨先知篇。孩子一直都覺得自己的父親是個了不起的人,會各種奇奇怪怪的技術。直到被鄰居小伙伴在班上當眾拆穿他的話,才開始發現父親似乎也沒什么了不起。當了銷售科長的他自大狂似的跟領導說可以銷售很多的酒,于是生產了很多的酒,家本來就很小,因為滯銷全都堆在了他家里。因為這些,母親每天都在怒罵孩子的父親,父親和他一起去公交假裝陌生人在推銷產品,一直都沒有用,直到遇到了廣告公司的人,最后想出了拍廣告的法子才成功地把酒都推銷出去。
少年行篇。這是一個關于未來機器人研發的故事。機器人邢一浩從2050年穿越回來2021年的今天,孩子對科技的喜愛成功地把家里都弄出了很多科技型。邢一浩扮演了他的父親,陪他去學校親子活動,成功的欺騙住了學校里說他沒有父親的嘴。最后準備開啟直升機的時候,機身著火了,沒能成功地飛起來,由于前一天晚上機器人父親只顧著和他媽媽說話,沒有注意到其實飛機已經飛起來了,孩子們開始嘲笑他欺騙大家,他生氣地沖出了人群。機器人在被罵沒有感情之后,為了挽救沉入海里的孩子,選擇了逆流而上,最后返回了2050年,完成了機器人測試的成功。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11
全篇最讓我難以釋懷的無疑是第一篇《乘風》,在面對是日軍將繼續前進,可能覆滅群眾和團隊的危險情況下,父親選擇讓兒子發射信號彈,將日軍引走,掩護大部隊撤離,最終大部隊安全撤離,而自己的兒子卻壯烈犧牲。這個階段采用三方視角交替描述,在兒子和日軍博弈,父親焦急的等待,以及撤離群眾中新生兒的降臨,渲染緊張的氣氛,讓觀眾也焦急的等待。得知結果,父親獨自哭泣讓人動容,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我相信每一個父親都會做出那樣的選擇,家國大義,有國才有家。最后的決戰場面也是令人激昂難抑,全體戰士高舉刺刀騎馬沖鋒,一往無前的氣勢,面對炮火,即使一直倒下,讓我覺得是以卵擊石的情況下,依然沖鋒,部隊的旗幟,一直沒有倒下,即使是中彈落馬,也有另外的人接替高擎軍旗。象征部隊頑強不屈的抗戰精神。最后,那個新生兒取的名字和犧牲的兒子名字一樣,我認為是寓意新的輪回,一個人犧牲會有更多的人前赴后繼,為抗戰燃燒自己,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報答,緬懷這個救命恩人。
第二篇《詩》描述,為航天燃料事業奉獻的夫妻以及工作者,通過一首父親“欠”孩子的一首詩,貫穿始終,父親的事業屬于保密,所以無法對孩子以及他的朋友們所知曉,形成了誤會,于是有了善意的謊言,自己的工作比作在天空中寫詩,但還沒來得及寫下,就被事故奪去生命,妻子代寫了這首詩,并想隱瞞父親逝去的事實,然后孩子還是發現了真相。片中,以孔明燈代指航天,燃料代指無數的航天工作者,也寓意無數幕后無私奉獻的航天工作者,無數個父親母親,犧牲了家庭,燃燒了自己,使航天事業不斷飛升,不斷光明。
第三篇《鴨先知》,是描述一個在中國新產業起步的時代,爭做第一個吃螃蟹的父親,以及家庭的“支持”。我認為這一篇要傳遞給觀眾的價值觀,是要做一個敢為人先,擁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善于發現商機或者說是機會的人。每個新產業的出現都有先驅者,不斷地探索發現才能成功,而如何抓住機會,站在時代浪潮的潮頭,在片中也說了,父親平常就有異于常人思維的頭腦,并且敢于嘗試以及對于旁人的看法,家庭的不支持以及到后面的支持。所以學識,膽識,家庭支持,三者才是成功的關鍵。
第四篇《少年行》,講述2050年的機器人穿越時空試驗,和一個失去父親的單親家庭發生的故事,父親為了人工智能實驗離開了,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染上愛發明創造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導師,而中國家庭對于孩子是真的秉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書的教育理念,對一些無關學習的興趣就是不務正業。一刀切的禁止,不如迂回的引導和支持,好的興趣有好的支持,壞的興趣也要好的引導去杜絕,在孩子人生觀還未發育成熟的觀念里,父母不能以他們自己的世界觀來評判。這篇以未來的科技創新為切入點,一方面是讓孩子可以有好的興趣并且繼續走下去,另一方面也是教育家長,如何樹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