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通用10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1
一、基本理念
明德興華中學在“文化立校,特色辦學”思想的指引下,貫徹實行“全面+特長”的培養模式,追求高品質教育,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張揚個性”的學生,爭取讓每一個孩子帶著一門特長走出校門,為孩子的終身發展與幸福奠基。
二、課程目標
1、增進學生對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會和文化的認識,增進學生對祖國、對湖南、對學校的認識和了解,為國家、為社會、為家鄉的建設勤奮學習、立志成才。
2、進一步拓展學生知識領域,提高綜合素質,增強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引領學生關注自我生活方式,關注身邊的社會現象,關注學校的發展,增強社會、集體生活能力,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促進其良好學習習慣和優秀心理品質的養成。
4、增強教師的校本課程意識,全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5、加強學校教學文化建設,促進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三、課程開發原則
1、時代性和先進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育內容應及時反映當前的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時代文化趨向,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深造和工作生活奠定良好基礎。
2、地域性和個性化原則。校本課程開發要以具體地區、具體學校和具體學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為出發點,充分利用當地或學校教育資源,反映地方或學校文化特色,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
3、選擇性和靈活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有可選擇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4、簡約性和通俗性原則。校本課程在課程內容組織或教材編寫中,應注意精選內容,合理編排,符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內容呈現形式應該活潑多樣,通俗易學。
5、主體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必須把培養師生的主體精神、實踐能力、創造精神放在首位,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為課程開發的主體。必須重視發揮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雙主體平等互動的積極作用,使課程開發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突出趣味性、科學性和實踐性。
四、課程設置
1、校本活動課程在初一年級開設,每個學期約12-14次課,爭取實現為學生培養一門特長的目的。
2、校本活動課程固定在每周二下午第八節課開展,課時60分鐘。為保證校本活動課程質量,周二下午不安排音、體、美等專業課程。
五、校本課程開發內容
1、科普類:如機器人創新與設計、動畫制作、玩轉科學、信息學奧賽等。
2、人文類:如翰墨飄香書法的魅力、英語角、中國象棋、趣味英美文化、希臘羅馬神話欣賞、興華話劇社、生活學習在美國、漫話美國總統、仰望星空—走進天文、旅游地理、經典誦讀、英文經典歌曲欣賞等。
3、運動類:如競技足球、男子籃球、女子籃球、羽毛球、跆拳道、健身健美操、武術等。
4、生活類:如生物與生活、手工鉤編、自救與互救、心理學與生活、我是女生、生活中的趣味物理、趣味數學、團體心理輔導、創意手工、烘焙等。
5、藝術類:如舞蹈、基礎素描、小合唱等。
六、課堂教學
1、教師對整個學期的教學工作有詳細的教學工作計劃,對培養學生特長有整體的規劃與安排。
2、教師應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教師應提前了解學情,熟悉學生興趣愛好,充分利用課程資源,深入挖掘學生潛能。
3、教師應認真組織好課堂教學,按計劃高質量完成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個性特長和教學實際,調整課程進度,實現教學目標。
七、課程評價
1、學生對校本活動課程進行評價。學生通過自主管理模式提交課程評價反饋表,由教科室根據反饋情況對教師授課情況進行客觀評價。
2、校本活動課教學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體現平臺。教科室綜合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成績,學生作品,學生參加課程的表現,對教師承擔校本活動課程的能力水準進行綜合評價,以此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標準。
3、學校把校本活動課作為年度考核評估的重要依據。教科室對教師授課情況、課程效果及備課作業等情況進行檢查,其結果作為本年度考核評估優秀的重要依據。
4、校本課程的評價結果將以優勞優酬的形成在經濟方面有所體現。所有承擔校本活動課程老師的酬金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固定報酬,每節課60元;第二部分為浮動報酬,實行平均每節40元的浮動獎勵,對前3項考核評價先進的個人,實行優勞優酬的鼓勵政策,并另外對精品課程進行獎勵。
八、師資培訓
1、走出去—組織老師參加省(市)內外有關單位組織的培訓。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師資,豐富校本課程體系。
3、老帶新—通過老教師帶教,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
4、自學—為老師提供各類書籍和學習資料,由老師自學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2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創建學校特色,走內涵發展之路”是學校新一輪發展的基本思路。我校地處農村地區,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及家庭教育環境不容樂觀,要創出自己的特色更是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而把棋類引進課堂,建設學校棋文化特色,既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會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它是一項成本低、見效大、不受場地限制的普及的體育項目,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此,我校針對自身特點,提出“以棋促德、以棋益智、以棋冶情、以棋養性”的學校棋文化工程的戰略構想,以“創建學校特色,打造教學精品”為目標,以追求“學校內涵發展,師生和諧成長”為宗旨,旨在引領學生充分認識豐富多彩的棋類世界,將棋文化教育與學會做人有機結合,逐步起到以棋促德、以棋益智、以棋冶情、以棋養性的效應。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創建棋文化特色的四個維度
特色是學校上品位、求品質和建品牌的基礎,在艱辛的創建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到學校特色的創建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由表及里、由點到面、由量到質的過程。我校是一所普通的農村小學,要創建特色學校不能好高鶩遠,只能立足于我校所處的大環境,腳踏實地尋找我們的優勢。
(一)棋文化特色創建的基礎——環境熏陶
為了讓學校的棋文化特色彌漫在校園的各個角落,以文化的魅力去影響造就人,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棋藝專用室、黑板報、室內布置等陣地,從不同的角度向學生介紹源遠流長的棋文化知識,圖文并茂地展示了學校特色創建的成果。
(二)棋文化特色創建的載體——活動創設
“活動是載體,活動是激勵,沒有活動就沒有活力”。因此放大特色的效應,積極開展各種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課內外棋類活動,為學生提供較為寬闊的空間和較多的“習得”機會,是提升棋文化特色品質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首先,要十分重視各級棋類社團的開設和管理,不斷提高活動質量,學校成立“三棋”社團,班班建立小棋社,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彰顯生機勃勃、絢麗多姿的校園棋文化風采。其次,抓住契機,結合校情,挖掘資源,精心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棋類活動,班級三棋聯賽、親子對弈、棋星挑戰賽、對抗賽等等。第三,廣泛發動、創設條件、精心組織,每年開展一次校園棋文化藝術節,作為對學生開展棋文化藝術活動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和全面展示。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各級棋類競賽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鍛煉才干,張揚個性。
(三)棋文化特色創建的保障——課程體系
隨著棋文化特色創建的深入,我們越來越感到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要走課程化的道路,只有課程化的特色才會更常態,更有效。每周設立棋藝課,在加強學科教學的同時予以實施,力爭使我校的校本課程建設成為我校的一個辦學亮點。
(四)棋文化特色創建的核心——科研引領
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引領學校呈現高效、良好的運行態勢是特色創建的關鍵和核心。成立學校課題研究小組,校領導、班主任、棋課專職教師、體育教師為課題成員,制定課題實施方案、細則,通過課題研究,拓寬棋文化內涵,深挖棋類教育對學生德育、智育諸多方面的影響作用,推動課題研究向深層次發展。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3
中國書法是世界上最獨特的“東方藝術”,她的獨特個性、豐富內涵和育人價值是其他藝術(包括美術)所不能比擬,書法教育具有育德、啟智、審美、健體等作用,在提高學生思想素質、智能素質、審美素質以及強化人格力量等方面具有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優勢。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書法教育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在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培養個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網絡時代,鍵盤將逐漸代替筆的現實正在向我國的傳統文化挑戰,書法作為交際工具的的實用價值漸漸淡化、退化,只廣泛存在于學校這樣的教育基地,僅作為一門藝術而獨立存在。繼承發揚普及書法教育,就是喚起全體國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繼承優秀民族文化的責任感。
一、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提出的背景:
1、書法教育現狀分析:
寫字課歸屬語文學科,受到語文教學內容的擠壓和沖擊,其性質總是徘徊在語文和美術學科之間,始終不能成為具有獨立地位的、完整、系統的教學科目確立在課堂上。而作為每個公民最重要的接收普及教育的場所——學校,其書法教學遠遠不如社會培訓力量。 據調查,學生書寫水平低下,表現在:執筆姿勢錯誤、書面字跡潦草、構字間架松散,無章法技巧。針對這一現狀,近年來的語文測
試卷第一大題都設計為“工整書寫字詞”的“送分題”,以強調書寫的重要。將書法教學系統化、完整化和普及化,這使得學校的書法教育充滿了迫切感和必要性。
2、書法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面向 21 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和教育部基教司編的《寫字教育指導綱要》……20xx年5月,中國書畫等級考試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從這些文件、通知精神及國家政策的推衍過程看,書法教育屬于國民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對寫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到中國書畫等級考試的啟動,書法教育越來越具有規范性和實踐性。加強寫字教學,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是所有老師的共同任務。培養全體學生的寫字習慣,基本的寫字技能,應成為教師教學水平、學校辦學水平評價的一個方面。
3、實施書法教育的必要性。
實施素質教育,其最終目的是提高每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促使其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寫字水平也正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加強寫字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和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寫字教師通過講述我國悠久、燦爛的書法文化史,會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此即以字育德;讀貼是分析觀察的過程,臨帖是思維運行的過程,其都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寫字也是實踐的過程,在大腦的指揮下,指、腕、肘協調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活動關節,使學生精神集中,極有益于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如果能讓學生欣賞一件好的書作或整潔美觀的作業,又能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表現美的能力。劉炳森先生也說道:“從長遠看,(寫字教學)對于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于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及智力的開發與發展,提高他們的全面素質是大有益處的。”
二、根據實際,制定校本課程開發目標:
1、調查分析,確定課題:
本著以上指導思想,立足于我校實際,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得出:
1、教師資源——我校有一支熱衷于書法藝術的教師隊伍。
2、學生資源——我校有一批喜歡書法的學生。多年來,一直堅持練習書法,并近三年一直擁有一批熱心參與各級書法大賽的學生。
3、擁有家長社會的支持——廣大家長和學生非常支持我校開設書法必修課。我們決定開發書法教育校本課程。
2、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的性質和理念: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是以開發、普及、提高技藝和書法鑒賞力為主題,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重點,以全面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為核心的學校課程。該課程以“書法教育”為特色,實踐活動為手段,臨摹訓練為方法,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情節、創新精神和人文素養。實施以“校本課程——書法教學為載體,打造書香特色校園”的策略,倡導“一筆一劃寫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墨韻飄香助成長”的理念,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繼而宏揚書法藝術,提高審美情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3、書法教育課程目標:
(1)、《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要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進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教育”。通過學習書法,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了解書法不僅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還是“世界公認的最高藝術”(沈尹默語),充分認識書法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學習和繼承書法藝術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掌握書寫的基本方法,達到鋼筆書寫“規范、端正、清楚”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學會“生動”,會寫毛筆字,培養學生書寫漢字的能力,鞏固語文教學。
(3)、通過書法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養審美能力;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評述力等;書法練習講究姿勢,使人身體各種器官都得到了相應的鍛煉,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總之做到“書藝育德,潛移默化;書藝育智,健全人格;書藝育健,全面發展;書藝激情,張揚個性”。
(4)、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書法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三、書法教育課程的設計:
1、課程以自主開發的硬筆和毛筆書法教學為主。以三至六年級為主要實施對象,每周安排每班一課時的硬筆書法課程,以課外興趣小組的形式開設毛筆書法課程。將教學內容分為書法技巧、書法知識和實踐活動三大塊。
2、教材特點:
(1)、前期,我們采用《楷書入門》為校本教材,逐步過渡到自主編寫教材,盡量做到由易到難,循序推進,不追求急功近利,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充分遵循規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聯系學生的實際,給予正確恰當地引導,對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
(2)、提供范例觸類旁通、設計新穎省時高效。初中生因課業負擔重、時間緊,學習書法不能像小學一樣從一筆一劃寫起,編寫教材抓住“字的間架結構” 作為練字關鍵,對入選教材的范字進行了精選,做到歸類貼切、要訣提示強化記憶。通過對范字的練習指導,達到對同類字的觸類旁通,使學生對練習的同一類字有較強的記憶痕跡,便于學生自學鞏固,起到無師自通之目的,達到事半功倍的練習效應。
(3)、描仿入體發展個性。
①、鋼筆教材自楷書入手,采用楷書手寫體,在完成一定量的基礎訓練后,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由教師作參謀,指導學生練習某一書體,以達到發展學生不同個性之目的。
②、毛筆教材以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專用教材《顏真卿多寶塔》為范本,使課程規范有效。
③、從已有經驗積累出發,硬筆書法與軟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4
一、指導思想:
1、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我校在課程開發前進行一項調查中表明:有80%以上的學生對寫字感興趣,這一數據說明,學生有開設書法課程的需求。
2、立足學校特色,促進學校文化的形成。隨著新一輪課改的日益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寫字教學本身及其外延還潛在著許多優勢有待于我們開發,需要也必須要從課程建設的高度來對寫字課程進行重新定位,使之成為一門既有著豐富內涵又有著廣泛外延的課程,同時也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3、把“書法”作為校本課程,以“學習寫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為指導思想,以教育學生樹立公民道德意識為目標,將寫字作為對學生進行“規規矩矩寫字,認認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的有效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和藝術素養。
二、 課程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教給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姿勢,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具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
2、通過練字,使每位學生都能寫一手正確規范優美的漢字,增強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
3、通過堅持不懈地練字,陶冶學生的性情,鍛煉學生的意志,提高他們自身的涵養,使他們受到美的感染與熏陶,提升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分析事物的綜合能力。
4、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了解中國書法悠久的歷史,激發學生練字的興趣,增進學識修養,培養他們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書法校本課程研究組機構
組長:張義富
副組長:趙玉利
組員:楊艷軍 姜海平 李敏 戚煥芹 張義明 張傳牧 姚傳東
四、課程內容: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進行書法基本技能的訓練。
2、圍繞寫字教育開展的一系列的活動。
(1)通過現代媒體、查閱圖書資料等多種渠道了解歷代書家故事、書家介紹、書家作品、書苑常識等;
(2)開展書法競賽、書法展覽;
(3)組織參觀各類書法展,欣賞書法作品;
(4)建設書法教育網,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書法作品欣賞、評價;
五、課程要求:
(一)各年級要求:
六年級:
1、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運筆方法,培養學習興趣。
2、教育學生從點滴做起,養成做事認真的態度。
七年級:
1、比較熟練地書寫漢字,做到字跡工整、美觀,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教育學生知道做一個怎樣的人。
九年級:
1、能熟練地書寫漢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形成書寫風格。
2、教育學生要懂得怎樣做人。
(二)讓學生領悟:
坐姿端正的平穩美、書寫態度的莊重美、進行書寫的平心靜氣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的修養,把每個字寫得端端正正、規規矩矩、富有活力。
六、課程實施
(一)、課時安排
在每周每班一節寫字課的基礎上,課外活動組織書法興趣小組,重視個別指導使學生由寫字轉到書法,這樣既有面上的普及,又有點上的提高,為在這方面有愛好和能力的同學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使他們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發展。
(二)、實施途徑和方法
1、激發寫字興趣。首先,要營造濃郁的寫字環境,在全校每個教室內都開辟寫字專欄;在教室走廊墻面設立寫字宣傳櫥窗,讓學生一來到學校就被濃郁的寫字環境所深深吸引,立志要好好練字。其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圍繞寫字,讓學生通過現代媒體、查閱圖書資料等多種渠道了解歷代的書法名家、講講他們勤學苦練的故事,介紹我國歷史上有關書法方面的趣聞軼事;觀看有關介紹書法家的影片,舉行學生作品展、和家長一起開展寫字競賽,切磋技藝,共同成長。再次,結合學校藝術節定期舉行書畫比賽和展覽。
2、培養書寫習慣,要求寫字時做到:人坐直,胸挺起,手放平,腳放正,筆握牢;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離課桌一拳。
3、練好基本筆畫,要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逐步認識各種筆畫名稱,掌握各種筆畫的寫法,再教給學生怎樣起筆、運筆、收筆。
4.了解各大流派,形成獨特風格,熱愛祖國文字。古今書法名家眾多,“歐、顏、柳、趙”諸體風格各異,引導學生去搜集各種書法流派的碑帖,由學生自已來展示各名家書法作品的風貌和品味,使學生在觀察比較中,了解各大流派的風格特點,為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奠定基礎。
5.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長時間的臨摹、書寫,能夠對某種字體有個大致的了解,而且印象深刻,并在書寫熟練的基礎上,再通過自己的知識遷移加上
對寫字的悟性便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寫出了一手正確規范優美的漢字,增強了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
七、課程評價
(一)根據各年級的課程內容進行檢測。
六年級:坐姿、寫姿、筆姿是否合格,基本筆法是過關。
七年級:是否能正確、熟練地書寫,做到工整、美觀。
九年級:是否能正確、熟練地書寫,寫出自己的風格。
(二)管理:
1、教導處每月進行一次校本課程的驗收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每學期舉辦寫字展覽,對成績突出的學生和教師給予獎勵。
3、全校教師齊抓共管,做到“提筆即是練字時”。
八、保障措施
1、努力提高教師寫字水平和自身修養。在廣大教師中大力推行苦 練寫字基本功訓練,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聘請專家為教師作專題講座,以提高為師者的寫字水平與自身素質,做到“業高為師”。
2、教師要經常組織研討,交流彼此的經驗,以一種主人翁的意識投入到課程的開發和完善中,積極地為課程的實施出謀劃策。
3、學校要為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創造條件,提供必要的物質資源,保障課程的順利實施。如:圖書館要增加圖書量,要時時面向全校學生開放,為學生查閱資料提供更廣闊的時間和空間,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5
一、課程開發背景及意義
中國書法,不是繪畫,卻有繪畫的形象感;不是詩,卻有詩的意境;不是音樂,卻有音樂的神韻;不是舞蹈,卻有舞蹈之柔姿;不是生命,卻有生命般的形質和神采。正因如此,書法藝術千古流芳,成為中華民族的瑰寶。
書法又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具有很強的美學意義,書法教育的功能不僅對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對美的感悟力、鑒賞力、創造力有巨大的作用。還可以通過教育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磨練學生的堅強意志有很大的意義和作用。我校把書發教育作為校本課程主要基于一下幾方面的考慮。
1. 是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藝術的需要
在我國以書法作為教育手段已有相當長的歷史。隋唐以后是書法發展過程的鼎盛時期,人們更是以書法作為取仕的條件之一,不僅提高了書法的地位,也增強了人們對書法技藝的追求熱情。唐代楷書的鐫美,被人們譽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在書法的發展過程中,人們也是以一種審美的眼光看待書法的。如:橫若千里之陣云,點如高峰之墜石,等等。人們都是以審美的眼光來衡量其藝術價值的。
改革開放,吸收外來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先進文化確實給中國社會帶來了發展,給中國人帶來了實惠,但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泱泱華夏,幾千年的文化沉淀,幾千年的傳統精髓也應繼承與發揚,民族性的東西,屬于世界性的。有人說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融入在一支毛筆之中,一支毛筆書寫了中華幾千年的文明,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學生不知道毛筆為何物,現代社會似乎一味的泊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離人們越來越遠,本來中國人的閃光點似乎喪失殆盡。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書寫、繪畫很多被計算機所取代,但是寫字是小學生應具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書法有幾千年的藝術沉淀需要我們繼承、弘揚。抓住民族性的東西,走有中國特色之路才能被世界認可。
2.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書法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增高,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近年來,到中國高等院校進修或考書法學位的韓、日、新加坡等國的書家日益增多。這也促使我們要更加重視書法教育,否則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公民如何將祖國燦爛的文化與外國學者交流。目前,國家科委定書法為二級學科,書法學科也形成了專科、本科到碩士、博士的完整體系。隨著我國的基礎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書法教育
更應有連續性與系統性,這也是時代的要求。新一論全國課程改革,在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經驗的同時,應結合我國的國情走中國特色的教改之路,中小學生應繼承我過傳統文化精華,對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養是有裨益的。
3、是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需要。
我校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決定把書法作為校本課程來開發,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平臺,為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提供舞臺,不斷提升學校的內涵發展。
二. 課程目標
1. 通過正確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良好坐姿與正確執筆方法。
2.通過書法的基礎知識學習、掌握書法的基本技能,發展學生的基本智力,即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
3. 通過書法史的學習了解博大精深的書法內涵。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對美的感悟力、鑒賞力、創造力有巨大的作用。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磨練學生的堅強意志有很大的意義和作用。
4. 通過對優秀書家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好的書品要有好的人品。
5. 通過學習寫字學會做人做事。通過書法教學,讓學生認識筆畫的彈性、節奏、力感,能用中鋒、藏鋒、回鋒等筆法寫出具有美感的筆畫方法,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有獨立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通過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形象、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通過指導學生臨摹書法名碑法帖,從中可以汲取文學素養,提高文字修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6、通過學習書法,使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并自覺地承擔起繼承發揚的責任,從寫字的進步中得到學習的動力。
7、在一筆一畫的訓練中培養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精神和耐心穩妥、善于體貼人的良好品質,克服馬虎草率、不負責任的不良習慣。在書法練習中,學生通過自身刻苦努力獲得藝術上的提高使學生認識到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須有耐心、有意志才能獲得成功。
三. 課程內容
1. 了解中國書法的歷史發展。
秦書法(甲骨文、金文)——秦漢書法(篆書)——三國兩晉南北朝書法(篆、楷、隸)——隋、唐、五代書法(草書)——宋(金)代書法——元代書法——明代書法——清代書法
2.書法各體的藝術欣賞。
小篆:小篆是篆書發展至高峰期的標準體,它用筆純凈、圓潤、穩健、 流暢;筆畫均勻,結體規范,轉多折少,主筆次筆不明顯;向上或向下引長的線條成為其強調縱勢的主要特征。
大篆:主要代表是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書寫時當留意表現剛挺的基本特征,與小篆共同的特征是強烈的縱勢感。
隸書:由粗細輕重之分,用筆又提頓,起筆有方圓,最重要的是有了明顯的主筆次筆之分。
楷書:字形極為方整,尤其典型的標志是在點畫形態上。
行書:介于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a.二王行 b.顏行 c.魏行
草書:用簡化的點畫符號或引帶來替代文字的結構和部首。用連筆的方法加快書寫的速度。一般分為章草、今草、狂草三種。
落款:落款也是書法作品的一個組成部分,應與正文相映襯,但不能喧賓奪主。
3.書法筆畫訓練。
執筆、用筆、墨法
四、課程的組織實施
1、組織機構
組長:葉新安
成員:各語文教師
2、開課年級
一至六年級
3、課時安排
每班每周一節課
五、評價方式
以小組活動的模式進行課堂練習、課余練習、實際活動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之間評價,自我對比評價,書法作品評價,比賽成績評定等等。
1. 自評和他評相結合
2.成果展示
3.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4. 教師評價
5.比賽成績評定。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6
一、課程開發背景及意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強調:“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美術與藝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在 新一輪的改革中,書法篆刻的系列內容出現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當中。寫字是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課程,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熱愛祖國文字,具有良好的寫字 習慣,并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是現代中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養,也是基礎教育課程的目標之一。我校的學生的寫字練習課由語文科老師負責,由于部分老師對寫字教學重視不夠,對學生缺乏嚴格的要求和訓練,教師教學指導不到位,寫字課利用率不高,學生缺乏良好的書寫習慣,在書寫方面存在很多問題。
1、握筆姿勢不正確,寫字姿態不規范,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字跡潦草,行款不整齊,作業和卷面不整潔,寫錯別字等現象常可見到。
3、對漢字的演變歷史缺乏最起碼的了解,學生的書寫興趣得不到激發。
以上種種現象給我們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加強寫字教學已經刻不容緩。為了改變我校寫字教學現狀,我們美術組老師應該針對現狀而開設面對全體學生的書法課程。
意義
1、開設書法課,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燕喜文化;
2、開設書法課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姿勢;
3、開設書法課可以提高學生對美的感悟力、鑒賞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形式的實踐能力;
4、開設書法課可以通過教育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磨練學生的堅強意志有很大的意義和作用。
5、開設書法課是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藝術的需要。
6、開設書法課可以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和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
二、課程目標
1、通過書法練習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教給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姿勢,使學生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具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
2、 通過書法練習,使每位學生都能寫一手正確規范優美的漢字,增強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在教學中,通過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 求知欲,通過形象、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通過指導學生臨摹書法名碑法帖,從中可以汲取文學素養,提高文字修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3、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了解中國書法悠久的歷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使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并自覺地承擔起繼承發揚的責任,從寫字的進步中得到學習的動力。
4、通過書法練習培養學生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精神和耐心穩妥的良好品質,克服馬虎草率、不負責任的不良習慣。在書法練習中,學生通過自身刻苦努力獲得藝術上的提高使學生認識到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須有耐心、有意志才能獲得成功。
三、校本課程培訓對象
1、高一學生為書法校本課程培訓初、中級階段,安排硬筆書法;
2、高二學生為書法校本課程培訓高級階段,安排軟筆書法。
四、書法校本課程研究小組
組長:潘丹娜
組員:潘雪斐梁金蓮陳曉軍黃軍雄
五、課程內容
根據課程目標的定位,我們開設書法校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進行寫字基本技能的訓練。
1.書法字體的藝術欣賞。
2.書法筆畫訓練。
3.書法結構的訓練。
(二)、 我們將圍繞寫字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比如:通過現代媒體、查閱圖書資料等多種渠道了解歷代的書法名家、講講他們勤學苦練的故事,觀看有關書法家的影片,欣賞 他們的作品,了解書法各大流派的特點,帶學生去參觀書法展,舉行學生作品展和教師一起開展寫字競賽,切磋技藝、共同成長等等,以豐富寫字課程的內涵,拓展 其外延。
六、課程實施主要措施:
1、教師培訓:學習校本課程理念,側重于教師課程的知識與技能方面。學會運用合作模式開發校本課程。
努力提高教師寫字水平和自身修養。在廣大教師中大力推行苦練寫字基本功訓練,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有條件可聘請專家為教師作專題講座,以提高為師者的寫字水平與自身素質,做到“業高為師”。教師要經常組織研討,交流彼此的經驗,以一種主人翁的意識投入到課程的開發和完善中,積極地為課程的實施出謀劃策。
2、大力宣傳,營造濃厚的氛圍。
3、因地制宜,訓練形式豐富多樣。
(1)、集中指導。
(2)、活動滲透。
4、時間保證,將課程排入課表。
5、學校要為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創造條件,提供必要的物質資源,保障課程的順利實施。如:圖書館要增加圖書量,要時時面向全校學生開放,為學生查閱資料提供更廣闊的時間和空間,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
七、課程評價
本校本課程對學生的學業評價采用展覽和同時根據學生平時訓練的具體情況對學生作客觀、全面的質評和量評。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7
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關鍵,它直接體現著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和目的。依據各個學校不同的教育哲學與資源條件,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表現出多樣性和差異性。同時,由于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過程,它的內容相應地表現出開放性和拓展性。根據課程的發展功能將其分為基礎性課程、豐富性課程和發展性課程三類。
1、基礎性課程
基礎性課程是指授給學生可再生長的基本知識和可再發展的基本技能的課程。它和國家課程的范圍大體一致。包括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政治、生物、歷史、地理、體育、音樂、美術等。基礎性課程由學科知識課程和學科學習策略課程構成。其中學科知識課程開發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課程內容的更新,采取的方式常是改編、新編或拓編。其次是對課程結構的革新,它包括:學科知識分層建構,學科知識橫向整合。學習策略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它使學科知識具有知識的可再生長性和技能的可再發展性,從而完整地體現出基礎性課程的特點。
學習策略課程分為通用學習策略課程和學科學習策略課程。通用學習策略課程包括選擇性注意策略、記憶學習策略、組織學習策略、精加工學習策略、元認知學習策略等。這種策略適合任何課程和形式的學習,不與特定知識領域相聯系。學科學習策略指與特定學科緊密結合,適應專門知識學習的策略。如應用題解題策略、朗讀策略、英語學習策略、化學實驗策略等。學科學習策略直接與學科聯系,并具有"生成性"特點,因此應成為學校基礎性課程中開發的重要內容。
2、豐富性課程
豐富性課程是指豐富學生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生活質量的課程。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勵志、廣行五類。健身課程主要是教給學生強身健體的方式,如武術、乒乓、排球、籃球、足球、體操等,同時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和保健觀念。這類課程的開發一方面要重視活動方式多樣化,另一方面提倡活動參與大眾化。博知課程主要是豐富學生知識,開闊學生視野的課程。如詩詞鑒賞、名作欣賞、名勝古跡游、網頁信息瀏覽等。博知課程核心目的是要教給學生獲取廣泛知識的方法。如查閱圖書、信息卡集成、圖書館閱讀、電視或新聞品評等。怡情課程是指愉悅性情,豐富情感體驗的課程。一種是藝術怡情。可通過音樂欣賞、美術欣賞、書法欣賞、舞蹈表演等課程來實現;一種是休閑怡情,如攝影、垂釣、插花、集郵、拼盤、盆景花卉等課程。該類課程可教給學生有意義的休閑和怡養性情的方式,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勵志課程是激發學生生活熱情,增強學生意志力的課程。如成功人士案例分析、挫折調適、堅持訓練等磨礪性教育課程。當前,很多學校仍偏重智力,忽視意志力培養,致使多數學生心理脆弱、意志力差、社會適應困難。因此,開發勵志課程已迫在眉睫。"廣行"課程就是指廣泛適應社會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強的課程,即它以培養學生具體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的。如電子制作、網頁制作、無線電維修、新聞采訪、英語會話、實驗操作等課程。豐富性課程可單獨開設,亦可交叉進行,這要依據不同情況而定。
3、發展性課程
指拓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創造力的課程。它在基礎性課程上提高了要求,增加了難度,以培養研究性、創造性人才為目的,相對于豐富性課程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它更重視學科的前沿性、學術性和學習的探究性。這類課程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指加深學科知識的深度,重視學科的學術性、前沿性,旨在拓寬學生學科知識和能力的課程,如學科知識競賽輔導等課程。二是指著重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創造能力類的課程,如科技發明、學術小論文、創造技能培養、思維訓練等,這類課程以探究性學習和開放式學習為主。此類課程在基礎教育中雖不占很大比例,但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校本課程的開發步驟
1、調查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以學校為基地,并基于學校而進行的突出師生特點和學校特色的課程。不僅要分析校內的情景,更要分析校外的情景。只有盡可能利用和開發現有的校內外資源,發揚學校的傳統,結合當地的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才能有效地實施校本課程。
2、申報
通過教研組會議,征集教師的意見,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具體標題及內容。并就即將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征求學生及家長的意見,考察所開發的課程是否符合學生及家長的意愿與需要。
3、審核
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領導小組對教研組提交的《校本課程開發申報表》根據科學性、可行性等標準進行審定。
4、培訓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特制訂目前師資培訓的計劃與方法。
方式與途徑:
①、培訓——參加各級培訓、觀摩和講座。
②、實踐——開設示范課、開展專題研討。
③、學習——老師們通過相應書籍資料和網絡平臺,經過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內容:
①、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理論指導。
②、教師專業知識培訓。根據教師的個性特長,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與輔導。教材編寫力求在內容與形式上達到完美統一,并且做到色彩鮮明、圖文并茂。
5、實施
經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領導小組審定通過的校本課程,由教務處列入校本課程實施計劃,列入學校課程表付諸實施。
6、督查
教導處和科研處負責校本課實施檢查,包括教案、授課、課后反思、建議意見等,匯總后作為下一輪校本課開設的經驗材料和決策依據。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8
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在學校中實施的“三級課程”的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彌補國家課程開發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展,還有利于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和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我校為農村小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學校硬件建設、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與縣直學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這是我們思考的問題。我們在分析了周邊地區的社會環境、學校的校園環境、師生的基本情況等因素后,發現,我校擁有豐富的鄉土教育資源、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較強活動能力的農村教師和學生。這是我們的優勢。“利用鄉土資源,開發校本課程”,我們認為我校依托本地區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開發校本課程,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一、開本課程開發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體現“促進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經驗,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的聯系,使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增強建設家鄉的責任感;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根據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本鎮、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校本課程的開發主要目標如下: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了解家鄉的鄉土文化,吸收鄉土文化的營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3.能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時間能力,提供學生的科學素養。
4.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5、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
校本課程是為了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動作技能、人文情懷的發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的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土實踐,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課程內容的鄉土性。
教材植根于顯示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境為學習研究對象,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際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便于學習操作。
2.教學方法的活動性。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
3.課程本身的開放性。
課程的開發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展、課程在開發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四、校本課程編制的原則
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2.開放性原則;
3.量力而行原則。
五、校本課程的內容
開發校本課程,需要對校本課程資源進行評估與選擇,根據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拓展的原則,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特點和需要。在充分根據學校課程資源和地方資源的基礎上,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化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寨里河鎮校外教育資源豐富,根據本鎮實際,以家鄉地理——家鄉歷史——家鄉經濟——家鄉人物——家鄉文化——家鄉特產等為體系,介紹家鄉的地貌風情,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充分利用家鄉的資源開發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愛好。
六、校本課程開設計劃
全校各年級結合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結合教師個人素質、學生年齡特點等逐步實施,并在實施中完善,總結經驗。一般以班或年級為單位安排在興趣活動課進行,具體教學時間一般是每周一節課,也可以進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采摘等)。學校教導處負責課表安排,由具體課任教師組織教學。大型活動,則由學校統一安排。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由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兼),教導處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檢查和評價工作。
2.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學業水平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科目學習的學習效果。
4.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體系將體現: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化;評價個體主動化;評價方式質性化;評價行為日常化;評價結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課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申報制度。
2.鼓勵每位具備校本課程開發能力的教師自主申報開發課程,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校本課程領導小組指導教師制定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4.組織實施,落實實施計劃。
5.每學期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組織對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給予適當獎勵。
6.加強校本課程及教輔材料、學具等設施的管理。
7.加強校本課程檔案建設,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課程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
九、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教師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5.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十、課程的開發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一)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二)問卷調查
1.設計三份調查問卷(學生、家長、教師)了解大家的需求。
2.對問卷進行分析,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初步理清開發思路,擬訂開發綱要,確定開發項目。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一)根據擬定項目、選定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制定開發方案。
(二)各項目開發小組修改項目開發方案,分工協作,完成項目開發綱要的編制工作,并在全體教師會上討論。
(三)修改綱要,開始撰寫課程計劃、文本,設計學生活動材料等。
(五)課程文本、計劃和自查表報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后,由學校報鎮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六)鎮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即開始在校內實施。
(七)、技術顧問定期來校上課。
(八)、定期組織學生到田間、大棚、石材廠、采摘園實地學習。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9
一、指導思想
1、根據《小學課程方案》要求,逐步完善我校新課程結構。
2、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提高課程的適應性。
3、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學校課程的創新,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提升學校辦學的品位。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領導機構
學校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學校課程規劃與審定,發布校本課程開發指南。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整體思路
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整體思路是:立足本校本土,重點突破,全員參與,穩步推進,全面展開。工作上要堅持以轉變教育觀念為前提,以加強教育科研為后盾,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突破口,切實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實施和領導,精心組織,保證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開發與實施。
四、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提倡和推崇科學,重視各門科學知識在校本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及時吸收科學發展的新成就。
2、民主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要充分體現人本思想,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學校要創造機會,鼓勵師生積極主動、創造性的參與課程的開發與建設。
3、針對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有利于形成學校的特色,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特長和有利于發揮教師的專長。
4、人文性原則
在校本課程的目的上,崇尚個性;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重視受教育者的需求和興趣,講究教學方法,為學生健康而有個性地發展提供保障,使每個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充分發展其特長。
5、趣味性原則
校本課程要盡可能提供趣味性較強的內容和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盡可能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7、本土性原則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課程資源。
五、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
1、以模塊形式或專題形式開設,每個模塊以18學時為宜。
2、按課程計劃實施教學。對課程教法、學法進行研究。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尋求教學方式的創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10
一、背景
新的課程改革給基礎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和教師專業的發展,以及每一位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我校多年來堅持“科研興校”與“特色辦學”相結合,依據國家課程實施計劃和學校“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走綠色辦學之路”的辦學宗旨,結合學生的興趣,充分利用學校及社區的資源,認真做好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與實驗。
二、目標
總目標:
以課改為載體,堅持創建“科研興校”與“特色辦校”相結合,努力實現學校課改總目標。在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靈魂,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把學校辦出特色,辦出質量。
具體目標:
1、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努力將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科學化、開設制度化、實施規范化,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系列。
2、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新的平臺
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主動發展是學校課程的目標之一。我們計劃通過開設豐富而多樣化的校本課程,為每個學生自主選擇、主動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不斷改善,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特長的培養。
3、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新的載體
基于學校的區域優勢與自身實際,突出文化特色,充分挖掘教師自身的專業潛能。
三、校本課程設置內容
詳見附件:
四、校本課程實施流程
(1)選課
教務處在學期開學前兩周,公布每個年級開設的校本課程方案及相關任課教師,供學生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填報選課志愿表。為了便于統籌安排,允許每位學生選報兩個課程項目,分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教務處對學生的志愿表進行統計匯總。規定凡校本課程選修學生人數不足30人的暫不開設。
(2)排課
校本課程應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一樣統籌兼顧排課,納入總課表。一般每周一課時,一學期按18周安排,開學初下發到每個班級及同學。并公布授課教師、學習教室等。
(3)上課
教師及校本課程開發小組根據學校安排,在指定地點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按照校本課程的實施要求進行教學。并建立教學授課班,確定班主任,正常教學班級集的管理。任課教師要精心備課,認真上課,履行該課程應該達到的教學目標。
(4)考核
根據我校學生實際情況,規定每位學生在高中三年中,都要在每一類校本課程中至少選修一個模塊。每個校本課程模塊教學結束后,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考核與評價,并向教務處提交課程實施總結(包含:課程介紹、選課學生名單、周上課情況調查表、測試與考核成績,學生所得學分等)。
五、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
成員:教務處、教研室、政教處、總務處、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教師代表
并邀請一些市,縣的專家顧問加以指導。
六、學分認定原則-----重過程,輕結果。
1.達到一定的修習時間(學生簽到,老師點名)
2.在學習過程中的良好表現(任課老師確定)
3.寫好學習小結、體會或有一定的成果或考查考核合格
七、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
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一般由校長、教師代表、學生及家長和相關專家人士等人員構成。課程審議委員會主要職能是審議學校課程開發過程中的重大決策;負責制訂校本課程開發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項制度;檢查與督導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執行情況等。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古詩詞校本課程實施方案(通用5篇)11-12
校本科研培訓實施方案08-08
成語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09-17
校本課程說課稿 我給植物做名片11-02
小學語文課程校本化工作匯報01-25
關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CAI課件開發05-14
校本培訓思想總結02-06
教師校本培訓方案08-08
委托開發合同12-08
林地開發合作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