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精選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1
摘要: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互動式教學”,其意義重大,對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等多方面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之中互動式教學可從以下兒方面著手把握:讓學生分戍小組實施合作互動法;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實施互動學習法;打造生活化的問題場景,推進互動教學等等途徑。
關健詞: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互動教學
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老師要想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筆者認為對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的培養尤為關鍵,將傳統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的呆板的教學形式進行改變,讓學生做課堂上的主人,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及其有利,既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實際教學之中,老師要把主要的任務放在課堂教學上,運用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實現課堂教學的真正價值。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互動式教學方法的作用
1.推進小學生學習熱情的提高。處于小學生階段的孩子年齡大概都是7歲到12歲之間,這一階段孩子的特點就是好奇心強、好動,把以往的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施加給孩子,這樣不僅不會實現教學的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學生在課堂上興致不高,單單是老師灌輸知識的工具,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此時互動式教學方法的合理引入可使得語文課堂上僵硬局面被打破,經過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生和與學生之問的互動交流,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增加,引導學生自已去走進知識,了解知識。
例如,古詩內容在小學語文部分的學習是比較難的,怎樣能夠讓學生懂得文言文古詩的內涵一直是老師深思的問題,如在《古詩兩首》中杜牧《山行》的講析之中,就可以滲透互動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以往的爬山場景進行回憶,之后把自己當時所見所聞和小伙伴分享一下,之后老師在與其展開互動交流,最后引出本節要講授的內容“山行”。如此一來學生就會對所講內容比較有興趣,使其學習的熱情被大大的激發。
2.推進教學效果的盡早實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實施互動教學模式意義重大,可使得學生更好的掌握基本生活知識,此外對于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會幫助小學生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教學的高效性一直是小學語文課堂所要追求的方向。互動式教學方法的滲透可使得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對《堰苗助長》、《守株待兔》兩則寓言故事進行講解的時候,老師合理的引入互動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走上講臺發揮其表演、獨白的天賦,這樣極大的促進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使學生對語言背后的含義有所體會,才外還學會了融會貫通的本領,這樣在以后使用成語方面更會得心應手。是以,互動式教學方法的使用主要優勢就突出在強化教學效果上。
二、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之中如何更好的使用互動式教學方法
1.實施有效的探討互動。課堂探討互動是指師生就一開放性的話題展開互動,經過討論對遇見的問題實施處理。經過學生自主的思考開放性的話題,可有助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會幫助學生建立對問題總結概括的能力,這也是學生對于課文內容更好理解的一個過程。小學階段的學生有一個通性就是喜動,學生對于那種輕松的學習環境比較向往,而討論互動可使得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互動的一種過程。這和在課堂上老師單純的傳授學生知識效果要好很多,學生經過就一個問題實施探討,其學習興趣自然而然的就會被激發,這樣學生就會主動的去學習。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思維比較多樣化,對于問題的理解方式不是固定的,而學生之間就某一問題實施探討之后,老師適時的給予一些解釋,這樣可很好的激發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2.可選用合適的提問互動模式。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完成,在講課的時候,老師可結合文章的內容向學生發問。例如在講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在課前可向學生發出這樣的問題:“以前你們迷過路么,迷路的時候你們是怎么做的”,這樣在提問的時候就突出了老師的主體性,這樣小學生就會發動腦筋,說出自己以前的經歷,這樣就展示了學生的主體性,在這一問一答中就完成了此種互動繼而老師引出本章節要講授的內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該怎么辦呢,這樣使得課堂的氛圍得到活躍。與此用時,老師的發問,可指導學生對課文中的有關問題實施思考,在學習中主動的尋求答案,這樣使得學習效果會更佳的理想。
3.可經過表演互動實現互動教學模式的效果。教學改革之后,新的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更要具有多樣性,是以,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實施表演互動這已然成為小學二年級語文互動教學中一種重要的途徑。表演互動主要是指通過老師在語文課堂上把文章中的故事情境再現,之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模擬文章中的情境,這個教學過程我們稱之為表演互動。在學生表演的時候,會使得學生學習課文的情緒增加,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更會培養學生的團結在精神,讓他們學會為了一個目標而共同努力。表演互動對于學生團隊意識,合作精神的培養有一定的效果。
比方說,在對《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篇文章實施學習的時候,由于此文章屬于一首歌,首先向學生介紹這首歌描述的場景,之后播放幾遍音樂,引導學生對此首歌展現出來的畫面實施聯想,繼而讓學生實施探討.并提供一些輔助的道具,讓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表演出來。在整個流程之中,學生對于唱歌和表演比較期盼,這樣就會對這首歌所表現的場景進行深入的理解,把整首歌要表達的意思掌握好,這樣學習情緒就會一下子上來,高漲的學習情緒有助于學生更好的認識情境,促進其對文章的理解。與此同時,在表演互動的時候,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情感的理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述,在小學語文教育之中融入互動式教學方法效果十分的顯著,可推進小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此外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及其有利,既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實際教學之中,老師要把主要的任務故在課堂教學上,運用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實現課堂教學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萍.小學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模式初探2013(6).
[2]鞏春麗.淺析素質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J].當代教育論壇,教育科學,2013(5)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2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小學語文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并且通過寫作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養。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學在語文寫作教學方面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水平,使之停滯不前。指出了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或建議。
關鍵詞:寫作教學;興趣;教學理念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寫作教學中很多學生缺乏寫作興趣,不善于實踐,既不想動手又懶于動腦,甚至有些學生對寫作存在排斥心理。如此惡性循環,寫作便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這樣就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挑戰。同時,教師也沒能很好地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從而造成了學生對寫作產生一種排斥的心理。由于現階段學生的寫作內容太過于空洞,沒有真實情感,沒有來源于生活,甚至背離生活,無法將實踐中的東西表達出來,不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未能與自然融為一體,學生并不懂得生活中無處不美的道理。而且寫作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沒有內容與情感,且缺乏創新。這是因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大部分過于傳統,在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學方式過于形式化,不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理解方式,不善于通過各種各樣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還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學生對字、詞、句、段的積累。因為寫作的前提是積累各種語文基礎知識,包括修辭、美文美句的積累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盲目地進行各種項目的訓練,致使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過少,在寫作訓練中,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由于學生沒有充足的知識儲備,給他們造成了較大的困難,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減弱。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1。教師要選擇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教師要選擇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讓他們認為寫作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而是一個陶冶情懷、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事情。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寫作的欲望,寫作的教學目的也很難達到。學生一旦對寫作產生了興趣,寫作便不是學生的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那么寫作教學只是來輔助學生寫作的,教學的目的相應的也就很容易實現。那么,教師應當通過何種方式來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呢?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與學生多進行溝通交流,并成為亦師亦友的好朋友,與學生相處融洽。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選擇一種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交流,告訴他們該寫什么、怎么寫。教師應當盡可能給學生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讓他們寫自己熟悉的內容。教師在選定作文話題時一定要寬泛,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圍繞他們所熟悉的人或事進行寫作,以激發他們對寫作的欲望,把自己想表達的內容呈現出來。只有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滋味,他們才有繼續將寫作進行下去的想法,并逐步將寫作變成一種習慣。
2。立足生活,學會發現
作文是生活的寫照,一切都來自生活,所以要立足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教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教學生學會觀察身邊的事物,在觀察的過程中學會做人的道理,進而在作文中體現出來。讓學生親近自熱、感受自然、認識自然,在自然中尋求寫作的靈感,將自然作為寫作素材。
3。教師要轉變寫作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熟知每個學生的寫作特點,根據學生的不同寫作風格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摒棄固化的教學模式,發展靈活多變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引導學生寫出具有自己特色與風格的文章。
4。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適當地設置一些教學問題,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其能力,組織豐富多彩的言語表達活動,例如成語接龍等。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訓練其想象力。
5。加強對小學生基礎語文知識的教學
短暫的課程很難使這種復雜而漫長的語文基礎知識教學產生很好的效果,因此,語文教師要采用適當的教學措施來加強語文知識的教學。激勵學生認真觀察生活中各種與語文有關的事物。同時,在閱讀課外讀物時,要注重知識的積累并將其適時地運用到寫作中,從而增加文采與文學修養,提高學生寫作的綜合能力。綜上所述,本文就小學語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了研究。由于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與作用,因此,語文教師應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讓學生在課堂中收獲更多有用的知識。
作者:馮文彪 單位:廣東省云浮市云安區鎮安鎮河東小學
參考文獻:
[1]付召林。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
[2]問俊民。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人間,2015。
[3]付青。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儷人:教師,2015。
[4]呂秀芳。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上旬,2015。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3
摘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造句教學不容忽視。在當前小學生造句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如:造句脫離現實、造句機械模仿、造句簡短,多用單句等等。針對以上這些情況,筆者試圖從理解詞義、激發學生思維、多形式訓練等四個方面來克服以上現象,解決問題,使造句教學得到應有的改善。
關鍵詞:
小學語文;造句教學
正文:
造句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少教師對造句教學缺乏應有的認識,教學的目標不夠明確。致使目前的造句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對教學目標進行定向,讓造句教學發揮出獨特的作用,就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當前,小學生在造句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和一些普遍現象,筆者現將這些現象和問題歸納在一起,以便尋求解決之道。首先,小學生所造的句子內容相同,很多同學的思維方式單一,造出來的句子內容大多雷同。比如說:用“一……就……”來造句,很多學生就會造這樣的句子:
“我一回家就開始寫作業。”
“我一回家就看見了媽媽。”
當然,這也是和我們的生活實際相關的,但是這樣的句子出現頻率非常高。其次,小學生造句刻意機械地模仿,有的也反映出了當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當的教育方法。小學生總是喜歡機械地模仿別人的句子,而沒有創造力。另外,在句子中,也出現了一些“打電腦游戲上癮、殺死、美女”等詞語,還有出現:“如果我考了就十分,爸爸就會給我二百元錢。”之類的句子,這些和生活緊密相關的句子也反映著小學生的思想和現實生活。雖然有的不是普遍現象,但是作為教師,就應該給予這種現象充分的關注和重視。再次,小學生造句為了保險,都喜歡用簡單句,用簡短的句子,而不去嘗試復雜的句子。他們認為只要老師給這個句子打勾,就可以了。這樣下去,勢必給我們的作文教學帶來一定的危害。最后,小學生造句喜歡重復現成的材料,材料積累的少,缺乏想象力。在現實中,具體到每一類詞語的教學,小學生所出現的問題就更多了,在這里,結合以上這些現象,筆者來談談如何進行有效的造句教學。
要進行有效的造句教學,就應該明白造句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造句就是在一定的語境中理解和運用詞語,是學習和掌握規范化語言的重要途徑,對鞏固所學詞語、發展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是語文教學中經常性的基礎訓練,是作文教學的基礎。所以,造句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視的。我們就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解詞義,在語境中造句。
漢語博大精深,很多詞語的意思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就不能造出一個好的句子來。所以要想造出正確、通順的好句子,一定要理解這個詞語。舉個例子來說,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二課《課堂練習本》中出現了用“引人注目”這個詞語造句。引人注目的意思就是: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在批改學生的作業時候,就發現了這樣的問題:他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故事。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其中的之處。這個引人注目的“目”師眼睛,是引起人們眼睛的注意,引來人們去看,二學生去沒有很好地理解這個句子,所以導致了這個句子的錯誤。可見理解詞語的意思是多么重要。另外,還拿著個例子來說,理解了詞語之后,學生可能在造句的時候無從下手,那么我們就要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學會在情境中造句。比如這個詞語,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某個人舉動很奇怪,特別能引起大家注意,所以很引人注目。還有,學校里面最近增加的風景或者生活中的風景,跟著這些引導,學生造出了很多不錯的句子:我們學校的空中畫廊很引人注目,上面的圖畫非常美麗。引導學生去想象,聯系實際,這樣,造出來的句子就會非常鮮活,富有生命力。
二.激發和拓展學生的思維。
《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在這里,言之有物就是說我們在寫文章或者說話的時候要有內容,不要空洞。在造句教學中,更要重視這一點。所以這就需要教師立足于內容,去激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廣闊性。有的孩子經常不知道寫什么,有的知道寫什么但是不知道該怎樣把句子更美地展現出來。其實在學生的生活中,除了學校的生活,包括課堂生活和下課的生活。他們也經常看電視,聽廣播,上網瀏覽資料,參加勞動,參加興趣班等等。教師應該在造句教學的時候,引導孩子把這些活動的見聞、過程和自己的感受寫到句子中來,更加激發他們的思維能力。比如說: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二課的練習中,筆者在批閱的時候發現了這樣的句子。“我媽媽在化妝。”一部分同學都寫了這樣一個簡單句子,很明顯,這個句子不會錯,但是這個句子卻缺乏了很多豐富的內容。于是,老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媽媽為什么要化妝,媽媽化妝是要做什么事情嗎?為什么不是別的人化妝呢?學生這時候開始思考了,有的聯系生活,寫道:
“媽媽在上班之前總要化妝。”
“今天,媽媽要帶我去參加阿姨的婚禮,所以媽媽在化妝。”
“六一兒童節到了,小朋友要表演節目,老師在幫小朋友們化妝。”
這些句子逐漸豐富起來,以一個完整的面貌呈現在了我們面前。這就比前面那個簡單的句子更加豐富了。有時間、人物、事件。這就為學生作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說話有前因后果,有時間和內容,就達到了造句教學的目的。
三.以課堂為陣地,進行多種形式的訓練。
造句教學要以課堂為陣地,教師進行精心的設計和組織,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訓練。為了使學生造出更好的句子,在造句教學中,應該立足于課堂,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維,進行多種形式的訓練。比如說:可以把同樣的一個詞放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讓學生體會出句子的靈活性。如:用“碧綠”造句。
“我家門前有一條碧綠的小河。”
“我有一塊玉,它的顏色是碧綠的。”
“碧綠的柳枝垂下來像小姑娘美麗的頭發。”
這樣的句子,變換了不同的位置,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變得靈活起來。還可以利用擴句的方式,如用“鉆出”造句。
“小草從土里鉆出來了。”
運用擴寫的方式來造句,可以擴幾處。
“美麗的小草從土里悄悄鉆出來了。”
“可愛的小草悄悄從土里鉆出來了。”
“嫩綠的小草從土里鉆出來了,離開了大地媽媽的懷抱。”
這樣擴充,就使句子變得逐漸豐富起來,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還可以利用改變
句式,改變句子的意思等方法來進行多種形式的訓練,這樣,造句教學就會給學生的語文學習開辟出一片美麗的藍天。
四.引導學生思想積極健康地發展。
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思想,在他們的句子中也出現了很多“殺人、美女、打游戲上癮、愛情”等詞語。出現這些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祖國未來的使命和責任。如果現在教師對小學生身上的穩日視若罔聞,那么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在造句教學中,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那么,就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給他們健康向上的積極的思想。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不要忘記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努力開拓小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素質。
綜上所述,小學生造句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不能忽視造句教學的,要積極開展有效地造句教學,教會學生造句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思想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希望造句教學能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徐君翠。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淺談小學語文課堂造句教學[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蔡月琴、高鳳元。小學生造句引發沉甸甸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
3、何建軍讓造句教學流光溢彩[J]。福建教育。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4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創新思維能力是學生智力的核心部分,加之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所以相對來說培養創新思維能力還是比較簡單的。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以積極響應素質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本文主要對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措施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思維能力
語文是學生進行日常的交流以及學習其他課程的最為基礎的學科,語文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其他學科的成績。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小學語文的教育都是單一枯燥的,也很少的看見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創新。現如今,新課改之后,已經將素質教育變為教育中的重點,所以教師應該積極的朝著這方面努力,爭取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一大批的創新型人才,滿足社會的需要,促進國家發展。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首要條件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首先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夠在課堂上跟著你的思路走,然后逐步的養成創新思維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設置一些比較巧妙的問題,將學生的身份轉變為探索者的身份進行學習。只要教師能夠非常良好地運用這些問題,學生的求知欲以及學習的興趣就會被大大地激發起來,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整節語文課中都保持著比較高的注意力,積極去探索課本中的答案。例如:在進行《草船借箭》這一篇課文中的教學之前,首先我們應該向學生們設置疑問,比如說“草船怎么借箭呢?草船難道不會被箭射穿嗎?草船是怎樣借箭的呢?”當教師提出草船借箭的時候,學生會感到不可思議,同時這樣的問題也能夠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大大地提高,對于這一問題的答案充滿好奇,這樣就能夠促進學生認真地閱讀課文,并且詳細的分析,最終找出草船借箭的方法,同時學生還能夠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進行充分的思考,進行聯想,進而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二、鼓勵學生進行質疑是必要條件
學生只有敢于質疑才能進一步的進行創新,敢于質疑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所必須的品質。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對于自己有疑問的地方積極地提出來,敢于質疑,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求知欲的刺激下培養創新的能力。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質疑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尋找疑問的意識。自信心是進行只要的關鍵條件,如果學生對于自己不自信,那么他就很難提出質疑,相反如果學生比較自信才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勇敢的質疑。所以教師應該注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努力發現學生的進步,并且進行積極地表揚和肯定,逐漸學生的自信心會慢慢地建立起來。學生的自信心建立起來之后,讓學生具備一些獨立學習以及獨立進行思考的能力,這樣在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過程中發現疑惑并且對于疑惑進行提出和質疑,然后再學生自信心的幫助下一步步探索最終尋找到正確的答案。另外一方面就是對于學生尋找疑問的意識就是要使學生在整個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時刻的保持一個尋找問題的意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逐漸的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對于未知產生興趣,教會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思考,不只是拘泥于一個答案,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及時評價是關鍵條件
學生需要進行激勵,需要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滿足他們的表現欲,這樣學生才能夠將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最大化的發揮。學生想要自己得到表現的機會,讓自己掌握的知識得以發揮,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到這一點,教師應該積極地去引導學生去對自己的做法以及活動進行評價,或者是教師應該積極的對于學生上課中的狀態表現能力進行觀察,對于學生一些表現比較好的地方應該毫不吝嗇的加以肯定以及表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好好地保護同學的一些極具想法極具創意的成果,并且熱情的肯定學生的想法。學生的有想法有創造力的一些成果中得到了教師的肯定以及夸獎,學生就會有一種自豪感和榮譽感,這樣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會促使學生再次進行具有創造力的想象以及提出一些問題,在這樣良性的循環之中,學生就能夠在無形中將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例如:在進行《坐井觀天》的學習中,教師提出“如果青蛙真的從井底跳出來,那么他們會看到什么呢?”有的學生回答“青蛙會看到真正的世界,覺得自己錯了”,有的學生說“青蛙看到秋天的景色,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表揚。
四、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學生新時代下的新要求,另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件耗時非常長的事情,所以教師應該堅持不懈,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地思考,勇敢提出質疑,給學生們創造寬松的愉快的學習氛圍,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白三月.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華少年,2015:17.
[2]王秋燕.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3.
[3]都燕.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析[J].文學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3:05.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5
摘要:
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是十分重要的科目,學生通過學習語文知識,為培養其文學素質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占據較大的篇幅,學生學習豐富的寓言故事、兒歌等語文內容,能夠有利于其對語文知識的全面理解,因而兒童文學深受人們的重視。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意識到兒童文學與語教學之間的聯系,語文教師通過合理利用兒童文學資源,進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針對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展開了分析,從而為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借鑒。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作用
語文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際工具,所以通過語文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其個性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期間,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對兒童文學予以高度重視,在語文教學時,教師應該發揮兒童文學的作用,然后讓學生學習豐富的兒童文學,進而有助于其更深入地理解語文知識。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語文教師必須突顯兒童文學的重要性,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一、兒童文學內涵
所謂兒童文學指的是專門為兒童所創作的,為兒童提供閱讀的作品。兒童文學的種類有很多,包含寓言故事、科幻故事和童話、詩歌等,諸多的創作方式,都使得兒童文學具有通俗易懂的特點,與小學語文其他教育文章相比,其具有趣味性,所以兒童文學適合于各年齡段的兒童去學習。在兒童文學創作過程中,應該將兒童作為主體,向其提供優質的服務,兒童學習兒童文學能夠陶冶其情操,為日后語文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總之,兒童文學具有獨特的內涵,對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之間的聯系
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育的補充,對于我國現代兒童文學而言,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所以教育人員加大了對兒童文學的研究,將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行深入討論,進而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創造有利的條件。自從產生兒童文學開始,其與小學語文教學緊密聯系在一起,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通過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對兒童文學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語文課程標準》的提出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材通過多次改編,并推出了一系列兒童文學創作,目前,在新編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占據較大的比例,所以表明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空前發展。同時,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息息相關。總之,兒童文學的產生,能夠積極地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學習到豐富的語文知識。
三、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的重要資源
對于兒童文學而言,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的重要資源。兒童文學是教師開展課外活動的主要材料,學生通過參與實踐,能夠培養其聽、說、讀、寫的能力,所以兒童文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由于兒童文學的題材和內容比較廣泛,所以語文教師在課外活動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運用兒童詩歌、散文等作品,學生通過學習兒童文學更有利于開展故事會和表演等活動。同時,學生在進行課外習作練習時,可以將兒童文學作為范本,所以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例如,在“陶罐與鐵罐”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道理,通過講述寓言故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教師先向學生朗誦該文章,學生仔細分析故事,可以了解到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比較驕傲,對陶罐持有鄙視的態度,然后將二者埋在土里后,陶罐出土卻成為了文物,而鐵罐變成了泥土。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理解該寓言故事,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長處和短處,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對方的長處,并正視自己的短處,只有這樣才能互相尊重,并和睦相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兒童文學不僅僅是重要的教學資源,同時,學生通過學習兒童文學能夠使其學會做人的道理,并學習到一定兒童文學知識[3]。總之,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兒童文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向學生傳授相關的兒童文學內容,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當前,在教育體制不斷完善的條件下,提高思想能力已經成為培養兒童的核心,所以小學在語文教學期間,不僅應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而且還要將提高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作為教育的重點。對于兒童文學而言,其內容和題材都相對廣泛,兒童文學中所描述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以及相關矛盾沖突等都能夠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此外,兒童文學能夠滿足兒童心理特征需求,因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發揮兒童文學的作用,從而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比如,在講解“小小竹排畫中游”期間,學生通過誦讀“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兩岸樹木密,禾苗綠油油。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這首詩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了解到該詩歌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在江南水鄉撐著小竹排,觀察江南秀麗的風景,并感受到江南水鄉物產豐富[4]。同時,鳥兒歡唱,魚兒游動,從而表達了小男孩愉悅的心情。此外,借助于對兩岸禾苗和樹木的描寫,呈現對大自然贊美的情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期間,兒童文學對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發揮了巨大作用,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四、結束語
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其對語文教學的開展起到一定作用,學生通過學習兒童文學,有利于其文學素養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需要發揮兒童文學的作用,結合不同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展開語文教學,從而為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金松霖.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分析[J].課外語文(下),2014(12):21-21.
[2]李艷玲.論述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J].科技展望,2014(22):69-69.
[3]王艷.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0):227-227.
[4]王艷秋.探討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J].讀與寫(上,下旬),2015(23):72-73.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6
論文摘要: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過于注重眼前顯性成果卻忽視隱性成果的獲得,忽視了“培養人”的本質意義。很多教學活動仍然陷在單純追求分數和升學率的功利圈中。很多時候,語文課堂還可以給予我們更多美的享受,我們要跳出功利圈,回歸語文的本真,以期獲得更多更長遠的利益。
關鍵詞:新課標 ; 語文之美 ; 功利
現行制度下,學生和老師都要面對一道難關,那便是高考。為了高考成績這一功利性極強的單一目標,學生廢寢忘食,衣帶漸寬終不悔;老師絞盡腦汁,為伊消得人憔悴。
然而學生對語文產生了深度的厭倦。他們在語文課堂上找不到心靈的共鳴與人文的美感。當《紅樓夢》這樣的鴻篇巨制都無法讓學生喜愛的時候,當學生在課堂上只記錄答題技巧的時候,我們的功利心,已經毀掉了語文的美感,將其變成了一門知識性學科。“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人格魅力,學生再也無從理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豪情,學生再也無從觸動。美,脫離了語文課堂,僅剩了可憐的功利目的。
“理想中的語文課堂,一定是以語言為要素、以語文為本位的課堂。”應綻放人文光彩,迸發智慧火花,蘊蓄精神滋養。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跳出功利圈,享受語美之美。
一、聲音之美
朗讀是一種把文字形式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造性活動。這種創造性的活動綜合運用了多種感官,它由眼睛的視覺開始,到達腦部思考,再傳至口腔,成為有聲語言,再傳至耳朵,最后再回歸腦部思考。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而朗讀的效果更佳,它有利于傳達感情,促進思考,獲得熏陶。在很多公開課上,都能聽到學生們字正腔圓的朗讀,他們的聲音或憂傷或激昂,聲情并茂。
可是在常態課上,我們聽不到朗朗的讀書聲,只看到埋頭苦讀的身影,看到筆尖舞動,寫著各種對或錯的文字。我們用默讀代替朗讀,用當堂訓練題代替誦讀體會。語文課堂成了學習基礎知識,提高應試能力的乏味課堂,我們有多久沒有聽到朗朗的讀書聲了?
書聲瑯瑯在語文課堂上不可或缺。有的老師在組織學習《再別康橋》時,沒有充分的讓學生讀文本就去分析詩歌內容,學生對這種程式化的分析并不感興趣,缺乏見地,課堂氣氛沉悶,而有的老師先組織學生充分朗讀再來學習,學生發言則積極有效。若再輔以配樂,學生在柔和優美的音樂中,感情充沛地誦讀,更有助于理解詩歌內容,語文素質也得到了提升。
二、文學之美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文學展現社會生活,叩問心靈,是重要的精神滋養。
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組織中,很多學校、老師教授詩歌、文言文、現代文只講授技巧方法,而缺少文學之美的欣賞。為了一紙成績,他們把一篇篇內涵豐富、發人深思的,或蘊含哲理,或優美生動的文章肢解為字音、字形、遣詞造句、段意主旨、寫作手法;把情感認知、文學鑒賞分解為一道一道的鞏固強化習題,為每一類型的題總結出答題技巧;甚至有人提出要“把語文教成數學”
據統計,在現行的蘇教版、人教版等各種版本中,文學性的篇目都占到60%以上,可見編者多么重視語文教學的文學性。《再別康橋》的詩意優美,《拿來主義》的深刻犀利,《登高》的沉郁頓挫,《夢游天姥吟留別》的豪邁與失意,《勸學》的善辯與哲理……這一切倘若淹沒在無邊的題海中該多么遺憾!
三、人情之美
什么是人情之美?人情之美就是通過文學作品來發掘人的生命中已然存在的真善美,表現人之本性、人之常情,展示本真之美、自由之美。“如果我們沒有‘情’,我們便沒有人生的出發點。情是生命的靈魂,星辰的光輝,音樂和詩歌的韻律,花草的歡欣,飛禽的羽毛,女人的艷色,學問的生命。”
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為了眼前的功利目的,只講解答案的來源,卻沒有真正的讓學生去體會文章中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在急功近利中失卻了心靈的共鳴。
語文與我們的情感密切相關。純真溫馨的人情之美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沈從文的《邊城》就是很好的一例。它將自然美與人情美緊緊融為一體,“那點正直、樸素的人情美” 堪稱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但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其文章篇幅長,與高考聯系密切的東西少就棄之不學。文學作品中最觸動心靈的地方、最有分量的東西,其實就是一份至純至暖的人情美。我們應該拿出時間,讓學生卻體會《雨霖鈴》中的悲傷離別情,《十八歲》中的拳拳父母情,領會《陳情表》中深摯的祖孫情,感受《滿江紅》中的壯志報國情……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彌漫于世俗生活中的人情之美。
四、人文之美
人文就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范。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這種美必會幫助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其樹立遠大理想。
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多對此重視不足,敷衍了事。我們很少拿時間真正讓學生去體會文本的精神內涵,更沒有拿出時間結合現實生活的實際讓學生用心領悟。我們用太過功利的眼光看待人文之美,只有在寥寥可數的公開課上才會設計這樣的步驟。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才是語文教學的回歸,卻將之稱為“表演”。
很多時候,語文教育追求先行成果卻忽視隱性成果的獲得,忽視“培養人”的本質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加大人文教育,讓學生的內心蓄滿人文之美的感召和啟迪。學《沁園春。長沙》,就要讓學生領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豪邁自信;學《指南錄后序》,就讓學生欽佩“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堅貞不屈;學《夢游天姥吟留別》,就讓學生理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高潔傲岸;學蘇軾《定風波》,就讓學生懂得“竹杖芒鞋輕勝馬”的樂觀灑脫……
很多教師擔心注重了語文之美,會導致成績的下滑,損害師生的利益。然而“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勝過一切責任感。”當很多老師在語文課堂上教育學生埋頭苦讀的時候,反而使學生消退了熱愛之情,產生了逆反心理,長此以往,只能得不償失。其實,享受語文之美,并不會降低成績,反而有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生的成長。
語文課存在的“美”,絕不是浮華的東西,絕不是表演,語文有著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優勢和責任。面對高考成績的誘惑,面對喧囂的眾說紛紜,我們要拿出自己勇氣和智慧,勇于享受語文之美,勇于堅持語文本色,使之獨具魅力,張揚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陳超;理想中的語文課堂;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5年10月。
[2]林語堂;生活的藝術;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年1月。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7
摘要:
新課程標準中提倡要發揮學生群體的影響力,以及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因此,要注意加強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為此,筆者提出了互動式的教學方法。然而,很多教師在互動式教學法的運用方面,總是流于形式,而缺乏深入的研究,不能很好地利用互動教學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互動法;教師研究
互動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學習之一活動中所參與的各種主體之間的交流合作所碰撞出的新的火花,這種交流碰撞就可以稱為互動。在新課程標準理念提出以后,人們更加注重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以學生為中心而進行的互動,由此取代了傳統上以教師為中心的互動教學。新的互動教學法具體參與的主體有教師、學生、文本等,也就是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倡的生生之間的互動、生本之間的互動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那么如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更好地發揮這幾種互動的效果呢?
一、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發揮師生間的互動作用
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是教師采用互動式教學法的首要任務。所謂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其中首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教師。因為只有師生之間的關系和諧,學生才能對教師的教學產生親切感和學習的欲望,教師對學生才會更有愛心和耐心。試想,如果一個學生總是喜歡和自己的老師作對,對自己的老師總是看不慣,甚至非常反感,又怎么會對這位教師的教學信服呢,怎么會愿意聽這位老師的課呢?如果一位老師對某個學生非常反感,甚至和這位學生之間有過節,那么教師又怎么能做到公平對待自己的學生呢?這樣也會影響他在其他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公平對待自己的學生,熱愛教育事業,是每位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這樣,師生之間的氛圍才會非常和諧,從而使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時與學生接觸的時候,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多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遇到生活有困難、學習能力差的學生,要盡量做到有耐心的幫助他們。比如,有的學生可能老師把習題講解了好幾遍他都還不會,這時候教師千萬不要著急,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而要學會反思,為什么學生還不會?是他沒有認真聽,還是自己講的太難,不符合該學生的實際情況,并要善于安慰學生,給學生信心。這樣不斷幫助學生改正、進步并解決學習上的問題,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學生的學業才能步步高升。
二、在游戲活動中發揮生生之間的互動作用
游戲是孩子們進行學習的主要方式,孩子對于世界的理解主要是通過創設符合社會法則的相似的游戲情境,并在不斷的情境模擬與活動參與中領略這個世界的法則,學會世界的規則,從而使學生的社會性得到充分的發展,成長為一名健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此外,很多小學語文知識也是對于學生基本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的培養,比如《王二小》一課重視對學生愛國情感及犧牲精神的培養,而《我要的是葫蘆》則是結合生活場景中經常發生的事情,進行生活情境再現,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精神。因此,其實很多小學語文的教學都具有非常強的生活性、趣味性。教師在教學這些課程時,要善于把這些課改編成充滿趣味性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得到各種能力的鍛煉。除此之外,利用游戲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使不同學生都參與其中,在游戲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有利于學生特長的培養,并使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人格得到完善,能力得到鍛煉,也取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由于一個班級通常具有幾十名的小學生,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盡不相同,這樣教師還可以發揮班集體對于學生個體的.教育作用,不僅使生生之間的互動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還使得學生個體與班級群體之間的互動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個體更加優秀,使班集體的風氣更加良好,從而也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對班級產生歸屬感,班級的凝聚力從而得到增強。
三、對文本進行再創造,充分發揮生本之間的互動作用
所謂生本之間的互動作用,是21世紀以來教育界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以往的語文教育中,教師只關注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感受和反饋,而忽略了作為教學內容的主體即文本的重要作用。專家們經過大量的教育調研發現,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不是以教師的傳授為主的,在教師進行教學之前,學生往往通過預習、大體瀏覽等會對文本有一個初步的印象,這一印象一直影響著學生對于教師所教授的知識的理解。所以,學生面對文本并不是無動于衷的,而使有著自己的解讀。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對于文本的第一印象,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小學生由于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又喜歡具有畫面感、色彩鮮艷、形象奇特的事物,而對于一些抽象的文字則缺乏長期的專注能力以及足夠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師要善于對純文字的語文教材進行再次加工,通過講故事、表演情景劇等方式進行文本再現,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對文本的學習與記憶等工作。通過這樣,既能充分尊重學生對于文本的第一感覺,又能在此基礎,教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適當教學,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最大限度地發展。總之,無論是小學語文的教學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教師都應該注重發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生本之間的互動性,用充滿趣味的互動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能力,從而為學生一生的學習生活打下能力基礎。
參考文獻
1 、微課在銀川市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驗研究張園寧夏大學2015-05-01
2、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研究金旭英華中師范大學2015-05-01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8
【摘要】要想學生樂于學習,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小學生的特點談起,就激發新時代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激發學習興趣的建議和方法。
【關鍵詞】新時代;小學語文;學習興趣
一、新時代的小學生特點
新時代的小學生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小學生大腦處于發育階段,各項能力逐漸加強,對新鮮事物敏感,但有厭舊情緒。二是小學生喜歡好動,一旦對事物或者其它事物沒有了興趣,注意力就容易分散。三是好勝好學,這也是小學生的共有特點。如受到教師表揚會喜形于色,受到批評則表現灰心喪氣。同時,小學生具有求知欲強,喜歡讀書,要求上進。但遇到學習困難時,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四是想象力非常豐富,但是對于想象跟現實之間并不是分得很清楚。所以,有時候小學生的話是不合情理的,但是只要教師引導到位,小學生就會對感興趣的問題,一問到底地進行探究。所以,在小學階段,應該多組織一些觀察活動,多觀察多看,既能提高學習興趣,又能提高思考能力。
二、激發新時代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符合學生個性的教學情景。
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構建適合學生個性特點的教學氛圍。在教授《西湖的“綠”》一文時,筆者先是讓學生對課文進行了誦讀,隨后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西湖美”的風景畫面,并配有優美的音樂和解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西湖到底有多美呢,請隨我們的攝像機來欣賞蘇杭到底有多美吧。緊接著,西湖的美景隨著大屏幕的滾動而展現到了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西湖的美”,喚起學生對文章求知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了解。這樣設置教學情景,對于課堂教學起著很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一是教學合作,教師在播放風景片時,要與學生一起觀看,要面向全體學生,以便讓學生覺得教師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心中有學生,從而讓學生輕松、愉快、活潑地參與課堂教學;二是在觀看風景片時,筆者為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采用讓學生回答問題,然后由教師給予學生激勵性評價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提出疑問、回答問題,以便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三是在觀看風景片后,筆者組織學生寫觀后感,課堂氣氛活躍。此時,教師只需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識水平及時給予學生提示和啟發,就能夠讓學生深入思考,勇于發言,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效果。
2.遵循小學生個性特點,引發學習語文激情。
一是遵循小學生的“好勝心強,喜歡比試競爭”的個性特點,組織學生開展“語文學習小組競賽”活動,競賽活動的內容涵蓋單元考試成績、讀書、寫字、作業質量等。然后,運用周競賽、月小結、學期結束進行總結的方式,對學生學習進行總結評估。此舉,能夠讓學生的板書水平、語言文字水平、誦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都有了大的提升,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二是利用學生喜歡新生事物、善于參與的特點,在教學中運用語文教學與各種活動相結合的歌詠比賽、演講、講故事等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我們能舉辦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活動,且這些活動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那么就會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過程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激情。
一是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基礎進行教學,適當設“疑”,給學生找“絆子”,讓學生在“疑問”和“絆子”中深思,并通過探究找到答案,以此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激情和興趣。為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面向學生要有意識地設置疑問,使學生處于“神經緊繃”的狀態,以此破解學生“好動”“注意力時間短”等個性特點,從而使教師的教學分分秒秒撥動著學生求知的心弦,從而引發學生的思維緊跟教師,使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二是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應用“幽默、滑稽”的口頭語言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上課時不妨用“hello”問候學生,讓這種問候語言作為幽默語言來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上課時,發現某一學生有打盹的現象,教師不妨對學生幽默一下,然后用滑稽的語言“有個盹神降臨到了我們班,有同學已經開始發困了,我們怎么辦?”話剛說完,學生會心地笑了。這樣的教學開拓了學生思維,激發了學生興趣,使學生在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得以發展。這樣才會提高教學效果,從而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總之,為了更好地激發和拓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關系到語文課堂是否活躍和教學效果的好壞,更是構建新時代優質高效課堂的基礎。為此,新時代的語文教學要按照素質教育教學的要求,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識基礎,想方設法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才能認真探究、認真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學有所得,才會整體素質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豆紅霞.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方法初探.教育科研,2012,(03).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9
摘要:
隨著國家對于學生素質教育觀念的增強,教師越來越重視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語文課堂教學,而師生互動教學法是應用很廣泛的一種教學方法,也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師生互動教學的應用展開探討,從轉變教學觀念、找好互動突破、提供教學資料等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互動教學;教學質量
互動教學法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應用比較廣泛,雖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很多問題,但是其在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在教學中充當的是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因此,語文教學應該是在尊重雙方平等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進行的。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一、轉變教學觀念
為了全面推行教育改革,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推行素質教育,但是由于傳統的教學觀念對于人才的選拔上的制度和教學手段陳舊固化,致使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仍然停留在以考試為主的教學上,而不注重對人才素質的提高和培養,不能進行根本性的改變。開展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強師生互動,在小學階段尤其重要。所以教師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思想,提高教育質量,摒棄傳統的應試教育,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和缺點,不能一味的追求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要注重對教學形式的完善和創新,變通教學手段,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學習,不能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努力成正比。教師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加強對學生的課堂教學質量。對于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改革,要制定完善的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形和學習狀態進行教學戰略的調整,加強師生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二、找好互動突破
(1)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不能在短期內就達到學習目標,對于一篇課文的學習通常是需要很長實踐的閱讀才能真正理解其含義,因此學生在進行解答時也會根據個人理解產生一定的偏差,教師這時就需要進行積極引導,對學生多多鼓勵,以便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結合教材引導學生互動。不同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特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教材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不同的課文自然要采用不同的教法,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材的特點來引導學生去學習。如,在學習《恐龍》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對恐龍有一個更加深刻和直觀的認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網絡上、圖書里或者圖書館中去尋找一些有關恐龍的圖片,收集一些恐龍玩具模型或者文字簡介資料等,條件允許的化,可以帶領學生去恐龍博物館進行參觀,積累像一個的學習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對學生的外形和活動進行展示,輔助教學,增強師生互動機會。
(3)組織學生自主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與探究,讓學生進行自主交流學習。如在對學生講述互聯網時,就可以對學生提問互聯網對生活帶來的好處,讓學生通過上網查資料,看視頻等手段,共同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學生真正對這些問題進行接觸和了解,最終理解文章最后的那句“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的真正含義,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是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充滿興趣。
三、提供教學資源
(1)教師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資源。語文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學習的場景,也是收集語文素材的最好場所。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增強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例如,在兒童節到來直接,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行進行節目的編排和訓練,學生自己充當導演、編劇、演員,進行人員分組之后,進行節目表演,還可以進行配樂朗誦等表揚。節目演出完之后,進行評價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想出解決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多去學校附近的街道和社區進行校外活動,找出一些門牌廣告和招牌用語中的錯別字或者用法不合適的地方,并提出合理的建議。例如,有些賣驅蚊器的商家,為了吸引客源,設計的廣告語是“默默無‘蚊’”,這與學生學習到的默默無聞用字不一致,教師就可以向學生解釋這是商家為了吸引客戶的注意力,引用常用語進行的設計,還要讓學生對這些廣告中的諧音字的正確寫法進行記憶,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和實踐能力。
(2)重視評價多元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至關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評價方法,但是隨著師生互動教學的應用,不僅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評價,還要加強學生之間互評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將這幾種評價方式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基礎,以便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在進行評價時,不能僅僅依靠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還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努力,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促進評價機制的多元化發展,實現語文教學的改革。此外,還可以讓學生的家長、社區工作人員等一起參與到學生的綜合評價過程中來,如,定期召開家長會,學生在會上介紹自己的學習成果,使家長和教師為學生共同制定學習計劃,提高教學效率。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教師越來越重視對教學方法的完善,而增加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是目前應用效果很明顯的一種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與學生保持密切的聯系,轉變教學思想,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面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淑云.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中國校外教育,2014,(12).
[2]許海燕.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5,(17).
[3]謝向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有效話語溝通[J].語文天地,2015,(3).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10
摘要:
隨著新課改不斷推進,小學階段的教學越來越重要,小學語文承擔著啟蒙學生的重要作用。雖然學生從出生就生活在充滿漢語的環境中,但仍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系統的學習,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由此可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十分巨大。而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習習慣尚未形成,學習能力相對來說比較低,自控力也較差,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尤為重要,師生互動教學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流手段,本文將研究師生互動教學的內涵及原則,并據此分析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方式,以求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
師生互動教學;小學語文教學;內涵;原則;運用
漢語是中國人的母語,也因此成為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重要的主科科目,小學生年齡尚小,還未形成系統的學習方法,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深入引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系統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然而就目前看來,師生互動教學的運用并不理想,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來說較為落后,不能把握好開展師生互動的最佳時機,對互動內容的選擇也比較片面,因此,轉變教學理念,把握師生互動的時機和甄選互動內容,將是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師生互動教學的內涵及原則
所謂師生互動教學,顧名思義,即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教師在學生眼里是神圣而偉大的,但卻常常嚴肅刻板,小學生剛剛步入校園生活,難以適應固定模式和固定時間的教學活動,學習比較松散,教師嚴厲的態度更是讓學生恐懼,往往在教師提出問題時害怕答錯而不敢回答,有些時候教師選擇的互動內容較為單一,學生初次接觸可能會比較感興趣,但長期使用反而讓學生喪失興趣,由此可見,師生互動教學的內涵實際上就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縮短師生之間交往的距離,增強師生的情感交流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師生互動并不是隨時都能夠進行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以及個性特點深入分析,找到師生互動的最佳時期,對小學每個年級的學生采用的師生互動手段不能相同,因此,師生互動教學的原則就是針對性、即時性、有效性,只有根據其內涵與原則設計互動內容,才能夠達到互動教學的最佳效果[1]。
二、師生互動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途徑
2.1轉變教學理念
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運用師生互動教學,首先需要注意的第一點就是轉變教學理念。新課改要求教師將學習主體交還給學生,對于小學生來說同樣如此,而目前一些教師仍然將灌輸式教學和應試教育模式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理念相對來說比較落后,并不能滿足當前教育需求,也不滿足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學習需要,因此,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目標,重視起師生互動教學,讓學生不再將刻板的背誦語文知識當做學習內容。
2.2把握互動時機
師生互動教學的優勢不言而喻,當教學理念更新與轉變后,第二個問題就是要把握好師生互動的時機,課堂教學中并非所有時間都適合進行互動,教師提問后,學生進入思考時間時,教師一定不能打斷學生思路,而是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不僅如此,互動不只是與學生語言交流,而是要融入教學內容[2]。例如,教師講解《丑小鴨》這一課時,先讓學生通讀全文,并思考為什么丑小鴨會被其他小鴨子欺負,丑小鴨變成天鵝后又受到了怎樣的對待等,組織學生討論,在學生進行討論時,教師便可以伙伴身份加入討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要注意態度親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同時拉近師生距離。
2.3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素質會對師生互動的效果產生直接影響,而教師素質并非理論知識素養,還包括教育素養,良好的師生互動需要依靠教師充足的耐心和和藹的態度,在這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完善自身,多參加教育教學研討,避免將教學重心只放在教學手段上,還要提高與學生的交流能力,小學生年齡較小,教師在交流中要注意態度親切、語言幽默,以提升學生參與互動的程度[3]。
2.4甄選互動內容
互動內容的選擇是師生互動教學成敗的關鍵,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不能隨時進行師生互動,因此,甄選好師生互動內容非常必要。師生互動內容的選擇要有針對性,例如,《古詩兩首》這一課中《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師要將互動內容選擇在詩句中,與學生交流溝通詩句的意義和內涵,不要提問學生詩人李白相關問題,避免學生將重點理解錯誤,降低教學效果。
三、結語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差,語文又是重點學科,教師必須要善于利用師生之間情感關系的建立而引導、帶動學生主動學習,首先拉近師生之間距離,讓學生在與教師的良好和諧關系中進入語文知識的學習,消除學生對教師和學習的恐懼心理,從而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秀芹.科學創設,提升師生互動品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有效性探析[J].內蒙古教育,2015(35).
[2]任春艷.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運用中的問題分析及策略[J].時代教育,2014(10).
[3]胡艷.利用師生互動教學構建小學語文教學法課程“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J].西部素質教育,2015(16).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11
摘要:語文是研究漢語的特定學科,從小學開始便便隨著我們的整個學習生涯,小學語文是我們語文學習的奠基階段,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語文課中教師的語言往往是學生關注的重點,同時教師教學語言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到課程的講授,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我們對此進行研究,希望可以找到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從中可以啟發教師,不斷的改進自身,用得當的語言啟發學生,提高課堂的效率。下面是我對這一問題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具體特點
一、研究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的相關背景
(1)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
語文是研究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幫助我們能夠更好的了解、掌握我們的母語,以及從價值觀等角度逐漸的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語文的教學目的被賦予了更多的時代內涵。學習語文可以幫助學生不斷的了解祖國文化,幫助學生更好的使用母語,從而更好的培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更好的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2)教學語言的作用
1。小學生的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階段,其心智發展處于成型階段,教師的語言、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產生導向作用,而教師和學生接觸最多的便是在課堂之上,課堂教學語言便是其主要變現形式,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教師的教學語言使用情況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效果;2。正確的課堂教學語言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明白課堂知識,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這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是雙贏的,可見課堂教學語言的使用是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的。
(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特點
課堂教學語言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不少人開始關注小學語文課堂之中使用的教學語言,在我們的調查研究總結之后發現,教學語言特點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主要有語言的藝術性、語言的情感性、語言的生動性、語言的可接受性以及語言的規范性五個方面。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特點的分析
(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語言藝術和我們語文課標要求學生必須要具備的一項能力,同時也是學校等相關部門對教師的新要求。語文本身就是一門語言學科目,它是研究我們漢語的重要課程,為此語言的藝術性在語文課堂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習的不同課程在授課的過程是一樣的,都會涉及到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具體在課堂環節中提問是教師和學生交流互動最為廣泛和常見的方式途徑,教師和學生之間是有距離的,這是不得不承認的,畢竟所處的年齡、位置不同,但是藝術的語言可以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使教師更加了解學生,明白學生需要的;學生也可以更深刻的明白教師的用心良苦,以使自己更加努力的去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
(2)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情感性
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其本身就是人情感的具體體現,在教學的過程中課堂語言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展示語言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課堂語言之中蘊含的情感,從而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影響,影響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讓課堂語言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服務;
(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生動性
小學語文課堂之中主要的內容就是故事,故事的情節都比較豐富多彩,而且再加上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在對知識的理解以及接受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問題,教學需要用語言去給學生解釋清楚,這便要求教師課堂中所使用的語言必須具有生動性的特點,生動的講述課文知識的內容,以使學生可以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之中學到知識,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以及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教師提高自己教學語言的生動性途徑有很多,比如說使用多感官教學法,充分調動眼、耳、口、手、腦,乃至鼻、舌等參與學習,其設計是用不同的信息形式展現相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課中由于有許多有趣的文章,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注意應用這樣的方法,將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充分調動起來,將抽象化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使語文教學由難到易,使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變的越來越簡單,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自覺性,主動性。
(4)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可接受性
教學語言的可接受性,意思是讓學生可以接受,可以理解教師所講授的課堂知識。小學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學生的三觀正處于形成期,而且學生的智力、心理都處于不斷發展的時期,對于一些知識的理解程度并不到位、并不準確,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必要的介紹和說明,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課堂教學語言,不可使用一些晦澀難懂的語言文字,這樣對于學生的學習是十分不利的,要充分考慮到語言的可接受性,讓學生可以理解自己所說的話,所講的知識內容。
(5)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規范性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規范性就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之中使用的教學語言必須是規范的,符合學校以及相關部門的相關規定,不可以出現違規等現象。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各方各面都會潛移默化的受到教師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要注意自己在課堂之中的一舉一動,要處處為學生做好榜樣示范作用,讓學生可以受到良好的影響,從而不斷的養成良好的行為學習習慣,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以使自己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小結
語言是一種藝術,并不是簡簡單單的話語,尤其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之中的教學語言,它的選擇和使用都是需要注意的,教師必須考慮到相關的實際情況,了解自己面對的學生群體,從而選擇合適的課堂語言,給學生講解課本知識,展示當代教師的魅力,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學生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此外課堂語言的選擇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它要根據知識內容、學生群體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從而不斷的提高課堂的效率,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萬少敏。對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索[J]。赤子(中旬),2013年第8期
[2]藍長秀。探析小學語文教學的語言特點;新課程(下),2014年第3期
[3]嚴欣。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轉變[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12
摘要:小學語文以基礎語言知識教學為主,特別是識字、寫字。而識字、寫字作為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如何更好的在教育課程標準下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改變觀念,盡可能使學生參與其中,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發展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統的教育方式下老師多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教育課程標準下強調改變死記硬背、機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去探討、感悟,敢于去質疑,表達自己才是目前教學的主體。
一、改變傳統教學方式
現在的語文教材中大多都有給學生留下可以自由想象、發揮的空間,老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適度的引導學生去探索未知,借助課堂教學去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去天馬行空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這無疑會使語文課堂教學成果事半功倍。
1.1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課程作為一個語言類課程,應該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不僅是作為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素養的基礎。而語文素養的形成與語文教學是分不開的,所以語文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素養為宗旨,不僅要讓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文知識,更要培養他們的質疑精神,不迷信權威;培養他們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們認認真真、有板有眼良好的學習習慣等。語文教學需要圍繞這些展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2語文教學要充分發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語文作為人類歷史文化中的瑰寶,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民族精神。要充分發揮語文課堂對歷史文化的傳播作用,使學生從小對自我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認識。同時又要使語文學習具有開放、多元的文化精神,不固守自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體會到歷史的韻味,也能感受到現代的豐富多彩;體會古詩詞人的語言和情感的表達方式;體會民族精神的深刻雋永。語文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浩瀚歷史中的一滴水珠,語文課堂教學應該讓學生從這一滴水珠中感悟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傳承優秀的文化歷史,讓中國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源遠流長。
二、改革教學模式,建立現代的教學理念
2.1正確認識語文課程:《語文課程標準》從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角度界定了語文課的性質。以往人們對小學語文學科的認識多有偏頗,強調其工具性,卻很少把語言文字看作是學生能夠從中感悟,獲得做人道理的工具。而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要求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再僅僅只是機械的默讀與抄寫,而是要讓學生去體味去感悟課文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和道理。人類的文化以文字為載體,不論是真善美還是假丑惡都要用文字來表達,情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去語言文字中去感悟體會,這才是正確認識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2.2重視語文的環境熏陶作用:古有孟母三遷只為尋找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由此可見環境對人的熏陶與潛移默化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部分老師還是以知識的傳授和解題的技能為主,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潛能的開發,常言曰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也,說的就是漢語的語言特點。語文課程中豐富的人文素養與內涵對學生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影響是非常久遠的,每一個學生對語文文章的內容的感悟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環境熏陶作用,同時也應理解和包容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使學生能夠自主的去學習表達。學生在閱讀作者的文章時會根據作者描述的場景和情感來調動自身的情感,同時借助想象,引起與作者的共鳴,向作者靠近。
2.3引導主動積極性,加強合作精神。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的去學習,去參與。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聽、說、讀、寫、疑的時間,讓學生大膽的提出質疑,引導他們主動的去分析、解決問題,不迷信權威,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盡可能的有所發現,有所創新。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來,不斷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在疑問中大家一起探討,不僅在無形中拉近了師生距離,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身也會變得自信,敢于去表達他自己的見解。同時課堂氛圍也是輕松愉悅的,學生自身也愿意去探究、討論、尋找答案,同學之間的協作能力也從中不斷增強。
2.4不以成績好壞來評價學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品”。盡管有很多人在表達這樣的理念,但是大環境下仍以分數為標桿。在大部分人看來,只有考試取得好成績,孩子才會有一條康明大道。這種以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那些成績不那么好的學生的積極性,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知識探索的欲望。所以在評價一個學生時不應只是以成績好壞基準,我們可以進行學習知識的測驗,但還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課程的參與度、積極性等方面來進行評價,也可以進行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自身評價、老師與家長互相評價等不同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評價。事實證明,多樣的評價方式更有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發揮和挖掘學生的潛力。
三、總結
教學工作是一項永無止境的工作,時代在發展,教學工作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進行調整、創新。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和問題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社會、家長對老師的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作為一名語文老師,需要不斷的提高語文素養,要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緊張感,及時的根據新情況不斷的對自己的教訓內容和方式進行調整與創新,讓語文走進生活,走進學生,盡職盡責的完成工作,讓學生能夠愉快、自主的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育科研》,黃全明,陳寶樹.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陳玉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N].軟件.教學.2013.3.
[4]做一個創新型語文教師[N],王新洪.教育教學論壇,2010.3.
[5]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主題論文03-31
小學教師語文教學的藝術論文03-31
語文的教學論文03-29
語文語感教學的教學論文06-26
關于語文教學論文教學論文06-12
研究語文的教學論文03-31
關于語文的教學論文03-29
語文教學論文03-29
語文教學的論文04-12
經典的語文教學論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