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12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篇1
為了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結合我校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評價原則
1. 全面發展原則:注重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2. 多元評價原則: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包括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
3. 公正公平原則:確保評價過程公開透明,評價結果公正公平。
二、評價內容
1. 學科知識:評價學生在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
2. 技能能力:評價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思維、合作能力等。
3. 情感態度: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愛好、情感表達等。
4. 價值觀:評價學生的道德品質、社會責任感、公民意識等。
三、評價方式
1. 學生自評:鼓勵學生根據評價標準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培養自我評價能力。
2. 學生互評:通過小組合作、班級活動等形式,讓學生相互評價,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3. 教師評價: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質量、考試成績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4. 家長評價:邀請家長參與評價,了解學生的家庭表現,促進家校共育。
四、評價流程
1. 制定評價標準:根據評價內容,制定具體、可操作的評價標準。
2. 組織評價活動:根據評價方式,組織相應的評價活動,如課堂觀察、作業批改、測試考試、實踐活動等。
3. 收集評價信息:收集學生在各種評價活動中的表現信息,形成評價記錄。
4. 分析評價信息:對收集到的評價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形成綜合評價結果。
5. 反饋評價結果: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家長和教師,指導學生改進提高。
五、保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負責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監督。
2. 完善評價制度:制定詳細的評價制度和操作流程,確保評價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3. 強化教師培訓:加強教師評價能力的培訓,提高教師評價的專業性和準確性。
4. 加強家校溝通: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讓家長了解評價工作的目的'和意義,支持配合評價工作。
通過實施本方案,我們可以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進步。同時,本方案也為我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推動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篇2
為了全面、客觀地評價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特制定本評價方案。
一、評價原則
1. 全面發展原則: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偏廢任何一方面。
2. 客觀公正原則:評價過程要客觀公正,避免主觀臆斷和偏見。
3. 激勵性原則:通過評價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4. 多元評價原則: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和手段,全面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評價內容
1. 德育方面:評價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等。
遵守校規校紀,尊重師長,團結同學;
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關心他人,樂于助人;
誠實守信,言行一致,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2. 智育方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等。
學習態度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善于思考,能夠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能夠獨立完成實驗或制作作品。
3. 體育方面:評價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和體育精神等。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
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能夠參加學校或班級的體育比賽;
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體育精神,能夠尊重對手,遵守比賽規則。
4. 美育方面:評價學生的`審美觀念、藝術素養和創新能力等。
具有良好的審美觀念,能夠欣賞和鑒別不同藝術形式的美;
積極參與藝術活動,掌握一定的藝術技能,能夠創作藝術作品;
富有創新精神和想象力,能夠運用藝術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 勞動方面:評價學生的勞動態度、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等。
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人民;
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能夠獨立完成簡單的家務勞動或校園勞動;
具有良好的勞動習慣,能夠合理安排時間和勞動量,注重勞動安全。
三、評價方法
1. 觀察記錄法:通過觀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記錄他們的行為舉止和言語表達,以此評價他們的綜合素質。
2. 作品展示法: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或藝術作品,通過作品的質量和創意來評價他們的綜合素質。
3. 問卷調查法:通過向學生、家長和教師發放問卷,了解他們對學生在不同方面的評價,以此作為評價的依據。
4. 自我評價法: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讓他們反思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評價周期
本評價方案實行每學期一次的綜合評價,同時結合日常表現進行即時評價。
五、評價結果反饋
評價結果將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幫助他們了解孩子的綜合素質狀況,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同時,評價結果也將作為教師評優評先、學校教學質量評估等工作的參考依據。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篇3
為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評價目標
通過評價改革,貫徹新課改的育人理念,促進教育方針的全面落實,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
評價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成長,正確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2、全面性原則。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與形成,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3、自主性原則。
學生是評價的主體,要充分發揮評價的自我教育、自我調整的功能,使評價客觀、全面,既得到同學、教師、家長等的認同,又能促進學生不斷完善自己。
4、動態生成性原則。
評價活動本身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育過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評價可根據學生年齡、年段特點,根據校本實際及學期教育教學工作重點,實化過程,凸現行為習慣的培養與達成。
5、可操作性原則。
根據學校、班級實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方法力求靈活簡便易行,避免繁瑣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師將評價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評價具有較強的實效性、針對性及可操作性。
三、評價的基本內容、標準、結果呈現方式。
1、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包括品德行為、學習能力、合作交往、強身健體、審美表現等五個維度。各維度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又分為要素、關鍵表現提示等。
2、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呈現形式包括兩部分:
一是等級評定。對學生綜合素質的五個維度分別用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級呈現。
二是綜合性評語。由自我描述、同伴贈言、教師寄語、家長心聲四個內容組成。自我描述:記錄一學年中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成績;同伴贈言:記錄自己最信任的同學或同齡朋友的希望與祝愿;教師寄語:記錄班主任或你最欣賞、信任的老師對自己一學年的評價;家長心聲:記錄家長的反饋意見。
四、評價操作程序與方法。
1、本評價方案給每個學校以創造的空間,學校可以根據本評價標準制定符合學校和學生實際的評價細則,體現校本特色。
2、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以班級為單位,要充分體現學生個體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整個評價重視過程,通過學生綜合素質每月評價記載表來呈現。
3、學生綜合素質月評價要按照《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體系》,依據年段具體行為目標達成情況,在征求老師、同學、家長等意見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記載完成,但每次評價結果必須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簽字認可。
4、學生學年綜合素質評價由班主任依據月評情況,分析學生發展狀況,給予客觀評定。
5、學生綜合性評語,在每學年即將結束時形成,其整理歸納活動,強調多元主體參與。評價表中的“自我描述”、“同伴贈言”、“教師寄語”和“家長心聲”均按照前面所述的方式完成,并于下學年報到時反饋給班主任備案。
6、材料整理粘貼欄,可根據各學校的具體情況實施。主要粘貼學習過程的記錄材料和關鍵表現的材料。
五、本方案從20xx年春季開始在全鎮小學各年級試行。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篇4
為了全面評價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本方案將明確評價目標、內容、方法、流程以及評價結果的應用,確保評價工作的系統性和有效性。
一、評價目標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旨在全面評估學生的學業水平、品德修養、身心健康、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二、評價內容
1. 學業水平:包括學科知識的掌握、學習方法的運用和學習態度的培養。
2. 品德修養:評價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社會責任感等。
3. 身心健康: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狀況,包括體育表現、體能測試以及心理健康測試等。
4. 實踐能力:評價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科學實驗、手工制作、社會實踐等。
5. 創新精神:鼓勵學生敢于嘗試、勇于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評價方法
1. 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通過考試成績、作業完成情況等定量指標,以及觀察、記錄、訪談等定性方式進行評價。
2. 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相結合: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成果進行評價,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形成自我評價報告。
3. 家長評價與同學互評相結合:邀請家長參與評價,了解學生的家庭表現;同時組織同學之間進行互評,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幫助。
四、評價流程
1. 制定評價計劃:在每個學期初,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制定詳細的評價計劃,明確評價內容、方法和時間節點。
2. 實施評價活動:按照評價計劃,開展各類評價活動,如課堂觀察、作業批改、考試監測、實踐活動等。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價過程,展現自己的綜合素質。
3. 收集評價數據:對各類評價活動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
4. 反饋評價結果: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家長和教師,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和進步情況,同時提供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5. 總結評價經驗:在每個學期末,對評價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為下一學期的評價工作提供參考。
五、評價結果的應用
1. 激勵學生學習:通過表彰優秀學生、頒發獎勵等方式,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提高綜合素質。
2. 指導教育教學:根據評價結果,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潛力,從而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3. 促進家校合作:向家長反饋評價結果,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和發展狀況,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4. 為學生升學和就業提供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可以作為學生升學和就業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六、注意事項
1. 確保評價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觀性,避免主觀偏見和歧視。
2. 保護學生的隱私和尊嚴,確保評價過程的安全和舒適。
3.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價過程,培養他們的自我評價和反思能力。
4. 定期對評價工作進行反思和總結,不斷改進和完善評價方案。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篇5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科學評價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制定本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一、評價目標
1. 全面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狀況,包括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
2.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3. 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
二、評價內容
1. 學業成績:包括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等。
2. 技能表現:包括課外活動、社會實踐、藝術體育等方面的技能表現和創新能力。
3. 情感態度: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合作精神、自信心等。
4. 價值觀:包括道德觀念、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感等。
三、評價方式
1. 日常觀察: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日常行為習慣等進行日常觀察,并記錄在案。
2. 學科測試:通過定期的學科測試,評價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
3. 作品展示:鼓勵學生通過繪畫、手工制作、作文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評價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4. 自我評價與互評: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同時鼓勵學生之間的互評,培養自我認知和團隊協作能力。
5. 家長參與:邀請家長參與評價過程,了解學生在家庭環境中的表現,為評價提供多角度的信息。
四、評價流程
1. 制定評價計劃:在每學期初,明確評價的內容、方式和時間,制定詳細的評價計劃。
2. 實施評價:按照評價計劃,組織學生進行各項評價活動,并收集評價數據。
3. 數據分析:對收集到的評價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
4. 結果反饋: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制定改進計劃。
5. 總結反思:教師對本學期的評價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提高評價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五、實施要求
1. 全體教師要充分認識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性,積極參與評價工作,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2. 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避免“一刀切”的評價方式。
3. 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評價過程,鼓勵學生自我評價和互評,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和團隊協作能力。
4. 家長要積極參與評價過程,與教師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共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篇6
為全面、客觀地評價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制定本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一、評價目標
1. 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能力。
2. 評估學生的品德修養和道德水平。
3. 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狀況。
4. 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評價內容
1. 學業成績:包括學生在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等。
2. 品德修養:評價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社會責任感等,如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團結友愛等。
3. 身心健康: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狀況,包括體育成績、體能測試、心理健康測試等。
4. 實踐能力:評價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科學實驗、手工制作、社會實踐等。
5. 藝術修養:評價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如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課程的學習成果。
三、評價方法
1. 日常觀察法:教師通過對學生在課堂、課外活動中的表現進行日常觀察,記錄學生的行為表現和學習態度。
2. 作品展示法:鼓勵學生通過制作作品、撰寫報告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創新能力。
3. 自我評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形成自我評價報告。
4. 家長評價法:邀請家長參與評價,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提供家長的反饋意見。
5. 同學互評法:組織同學之間進行互評,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幫助。
四、評價流程
1. 制定評價計劃:在每個學期初,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詳細的.評價計劃,明確評價內容、方法和時間節點。
2. 實施評價活動:按照評價計劃,開展各類評價活動,如課堂觀察、作品展示、自我評價、家長評價和同學互評等。
3. 整理評價數據:對收集到的評價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
4. 反饋評價結果: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家長和教師,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和進步情況,同時提供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5. 總結評價經驗:在每個學期末,對評價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為下一學期的評價工作提供參考。
五、保障措施
1. 加強教師培訓:對教師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培訓,提高教師的評價能力和水平。
2. 建立評價檔案: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記錄學生的評價數據和成果,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有力支持。
3. 營造評價氛圍:營造良好的評價氛圍,讓學生和家長充分認識到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性,積極參與評價活動。
4. 嚴格評價管理:加強評價過程的管理和監督,確保評價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篇7
為了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評價目標
本方案旨在通過科學的評價方法和手段,全面了解小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評價原則
1. 全面發展原則:評價內容應涵蓋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個方面。
2. 多元化評價原則: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和手段,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3. 公平公正原則:評價過程應公開透明,評價標準客觀公正,避免主觀偏見。
4. 激勵性原則:通過評價激勵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促進學生的自我提升。
三、評價內容
1. 學業水平:評價學生在主要學科(如語文、數學、英語等)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2. 品德修養:評價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社會責任感,如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團結友愛等。
3. 身心健康: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狀況,包括體育成績、體能測試、心理健康測試等。
4. 實踐能力:評價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科學實驗、手工制作、社會實踐等。
5. 藝術素養:考察學生在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課程中的.學習成果和審美情趣。
四、評價方法
1. 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通過考試成績、作業完成情況等定量指標,以及觀察、記錄、訪談等定性方式進行評價。
2. 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相結合: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成果進行評價,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形成自我評價報告。
3. 家長評價與同學互評相結合:邀請家長參與評價,了解學生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表現;同時組織同學之間進行互評,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幫助。
五、評價流程
1. 制定評價計劃:在每個學期初,根據課程安排和學生特點,制定詳細的評價計劃,明確評價內容、方法和時間節點。
2. 開展評價活動:按照評價計劃,開展各類評價活動,如課堂觀察、作業批改、考試監測、實踐活動等,收集學生的表現數據和成果。
3. 整理評價數據:對收集到的評價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
4. 反饋評價結果: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家長和教師,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和進步情況,同時提供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5. 總結評價經驗:在每個學期末,對評價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為下一學期的評價工作提供參考。
六、評價結果應用
1. 激勵學生學習:根據評價結果,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指導教育教學:根據評價結果,分析學生在不同方面的優勢和不足,為教師提供教學改進的依據,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
3. 促進家校合作:將評價結果作為家校溝通的重要內容,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和進步情況,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4. 為學生升學和就業提供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可以作為學生升學和就業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七、保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小組,明確職責分工,確保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
2. 加強培訓指導:對教師、家長和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相關知識的培訓和指導,提高評價工作的專業性和有效性。
3. 完善評價制度:建立健全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明確評價標準和程序,確保評價工作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4. 強化監督檢查:定期對評價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評價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篇8
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按照《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改革的》精神,結合《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上級教育部門下發的《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手冊》為主要載體,決定在我校小學生中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為保證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從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通過開展綜合素質評價,真實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素質的新要求。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應堅持“四個結合”的原則:一是堅持形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二是堅持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原則;三是堅持學校評價與家庭監督相結合的'原則;四是堅持與“三個快樂”辦學理念相結合的原則,確保評價工作科學、有序、高效地進行。
二、評價內容
根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道德、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共六個方面,并且按三個層次(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班主任評)四個等級(優秀、良好、及格、待及格)進行評價。
三、評價過程與方法
《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手冊》每學期填寫一次,學年末綜合評價,確保評價結果的公平公正。學期的評價結果應及時告知學生家長及學生本人,并接受學生及家長的質詢和申訴。班主任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書面結果進行妥善保管,以便學生在轉學、升學等過程中隨學生流動而流動。評價具體過程和方法為:
(一)宣傳與準備
1、評價宣傳
學校每學期均應將評價各要素對學生的具體要求提前以各種形式告知學生,少先隊大隊部要結合《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有關要求,大力宣傳評價要素,并結合評價要素修改、完善和進一步健全學校和班級的德育工作考核、評價、激勵機制,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過程與目標相統一的長效工作機制。少先隊大隊部和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各要素發展情況的教育與引導、檢查、督促力度,以達到在過程中教育學生、提高素質的目的。要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告訴家長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意義、內容和基本方法,以贏得廣大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手冊中家長的話一欄應由家長評定簽字后再收回,以充分調動家庭因素,共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積極的工作環境。
2、人員
學校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并組織力量對班級評價成員進行培訓,為評價工作客觀公正、科學有序地進行奠定基礎。
(二)評價方法:
1、學期評價:學期評價是在班級評價小組共同主持下,組織學生開展學生自評與小組同學互評,學期末由班主任認真填寫《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
2、互評,學生互評前應對學生進行培訓和引導,避免以偏概全。對于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班主任還應將評價要素的各種關鍵表現,以淺顯、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說明,以保證低段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準確性。評價按“優、良、及、待及”四個等級,學生互評完成后,由班主任負責組織對同學互評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保存好,作為學期末的依據。
3、自評,由班主任教師向每名同學分發自評表,并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完成。
自評與互評結束后,班主任應組織班級評價小組成員,對每名同學的自評與互評結果進行對照分析。首先,對學生自評與互評結果反差較大的,班主任應結合平時對該生的觀察與了解,及時給予個別輔導,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以實現自我教育的目的。其次,學生互評結果原則上應成為學生該次評價的結論主要依據,但評價小組若發現互評結果與學生實際表現不符合的,可進行調整,并由評價小組全體成員簽字存檔。
(三)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從性質上分為兩類:一是學期評價結果;二是學年評價結果,學期評價結果是學年評價結果的參考,學年評價結果視為對學生性評價。
評價結果從形式上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綜合性評語,由班主任運用文字給予準確描述,認真填寫在評價手冊上。第二種是等級評定,即由班級評價小組集體評價得出等級性結論。
學期評價結果應于評價結束后一周內告知學生及家長,接受師生監督。并公布申訴、舉報電話與申訴、舉報方法,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應接受和妥善處理家長和學生的相關申訴。
四、與評價有關的政策
在學期評價中該學期受過學校處分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為及格,有違法犯罪行為并受到司法機關處罰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為待及。對學生綜合素質終結性評價為待及的評定要特別慎重,應由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最后裁定。
五、平價結果的運用
1、在學期中各項均評為優秀的學生,在評市級、縣級等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的評定時優先考慮。
2、學校對優秀的學生予以獎勵。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篇9
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精神,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定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了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堅持素質教育內容的時代性和全面性;通過公正、客觀、科學的評價,引導廣大小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諸方面協調發展,結合我校課程改革以及學生評價改革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教育創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探索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本著“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原則,我校將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發展的多元化評價。淡化甄別與選拔,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充分發揮評價的促進發展功能。通過評價,讓每名學生都能體驗成功,把握優勢,增強自信,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評價原則
1.導向性原則
評價應堅持素質教育的正確方向,引導學校正確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從德、智、體等諸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終身學習的愿望與能力,健壯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健康的審美情趣。
2.全面性原則
學生綜合素質評定,要有助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著眼于全面性,反映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發展性原則
評價要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評價中既要考慮學生的過去,重視學生的現在,更應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注重評價的過程,使多元評價更進一步深入學生發展的進程,激勵學生健康成長
4.多元化原則
評價內容應體現多元,即從過去過分重視學業成績轉向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通過評價,使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和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健康素質及興趣特長表現等多方面得到綜合發展。其中科學文化素質及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過程與方法以及與之相伴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5.差異性原則
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在堅持評定內容全面性的.前提下,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體現學生見的差異性,要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
6.可操作性原則
學生綜合素質評定是一項系統工程,必然要經歷一個實驗、積累、總結、完善的過程,要逐步完善評定的內容、標準、方法和程序,要做到操作性強、實用性強、簡單、易行、科學、合理。
7.人文性原則
樹立以人為本的評價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評價的激勵和改進功能。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評價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激勵學生增強自尊性、自信性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三、評價內容
依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及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考核情況、身體健康情況、興趣特長表現、教師寄語及班主任評語。
1、評價項目評價內容說明
思品習慣及心理素質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對學生在文明禮貌、遵守紀律、團結同學、關心集體,勞動習慣、與人合作、不怕挫折、愛護環境的八項指標進行評價。統一制定評價標準,各年級依據標準做認真細致的考核。
科學文化素質按照課程計劃要求,對學生所學的語文、數學、英語、思品、藝術(音樂、美術)、勞動共八門學科在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的五項指標進行評價。統一制定學科素質發展標準,各年級依據標準進行測試。
2、考核
情況語文學科素質的發展、知識的掌握;數學學科素質的發展、數學學科知識的掌握。學校統一命制試題,對校學生進行集體與個別考核。
身體健康情況體育課成績、體質健康標準。
1.運動與健康知識考核成績(由相關教師提供每位學生的考核試卷);
2.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由相關教師提供);
3.學生到校率(由班主任提供,并簽字);
4.參加體育課活動的情況(由相關教師提供,并簽字);
5.參加學校與校級以上體育活動的情況(由相關教師提供,并簽字);
6.參加學校與校級以上體育活動獲獎情況(獲獎證書的原件、復印件)。
興趣特長表現興趣愛好、社會活動、特長認定、獲獎方面。
1.學校創設環境;
2.定期組織社會活動;
3.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長。
實踐能力:
1.研究性學習、技術與設計、信息技術考核成績(由相關教師提供每位學生的考核試卷);
2.研究性學習成果(如:各學科的小制作、小設計、各類總結、活動報告、小論文等);
3.小制作、小論文、小發明,以及課題方案、報告等的獲獎情況(獲獎證書的原件、復印件)。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篇10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動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提高,特制定本實施方案,以科學、公正、客觀的評價標準,全面評價小學生的學業水平、道德品質、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實踐能力,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評價原則
1. 全面發展原則:注重評價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
2. 多元化評價原則: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種評價因素,確保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3. 激勵性原則: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
二、評價內容
1. 學業水平:主要評價學生在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
2. 道德品質:評價學生的`品德行為,包括誠實守信、尊重他人、樂于助人、愛國愛校等方面。
3. 身心健康: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狀況,包括體育成績、體能測試、心理健康調查等。
4. 藝術素養:評價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包括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課程的學習成果和表現。
5. 實踐能力:考察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科學實驗、手工制作、社會實踐等。
三、評價方法
1. 日常觀察: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作業完成情況、日常行為等方面,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
2. 學科測試:結合學科知識點,定期進行測試,了解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
3. 學生自評和互評: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評,同時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互評,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
4. 家長評價:通過家長座談會、家訪等方式,收集家長對學生表現的評價,全面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
5. 實踐活動評價:結合學生參與的實踐活動,如科學實驗、手工制作、社會實踐等,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評價。
四、評價流程
1. 制定評價計劃:在每個學期開始前,根據本實施方案,制定詳細的評價計劃,明確評價內容、方法和時間節點。
2. 實施評價活動:按照評價計劃,開展各類評價活動,如學科測試、日常觀察、實踐活動等,收集學生的表現數據和成果。
3. 整理評價數據:對收集到的評價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
4. 反饋評價結果: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家長和教師,幫助他們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進步情況。
5. 制定改進計劃:根據評價結果,制定針對性的改進計劃,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
五、保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評價工作,確保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
2. 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評價能力和專業素養,確保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3. 加強家校合作: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形成教育合力。
4. 完善評價制度:不斷完善評價制度,確保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篇11
學生素質發展狀況評價,在小學教育評價中處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適應新課改要求,必須改革現有的評價體系。根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和《德州市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及目標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決定》精神為指南,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及《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的教育方針,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診斷、導向功能,通過評價來達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勵和發展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基本原則
1、全面性原則
全面性原則也是整體性原則。是指小學生素質發展的評估,不僅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且要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和諧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德智體美等多方面的發展潛能,關注終結性評價,而且關注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評價,關注學習態度、情感體驗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發展。
2、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指小學生素質發展評估在不同階段呈現出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在同一階段層面,不同個體的發展水平也有差別,評估要注意這些發展變化。評估目標在保持基礎性、穩定性的同時,要體現素質發展的階段性、梯度性、獨特性,為不同的學生提供相對的鼓勵性評價,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3、多元性原則
多元性原則,是指小學生評價主體與評價方法應該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評價,又有終結性評價;既有定量評價,更注重定性評價;既有課內評價,又有課外評價。有教師、家長、學生多個評價主體共同參與評價活動,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獲得反饋信息的機會,形成促進學生發展的合力。
4、過程性原則
過程性原則,是指評價不僅注重結果,更注重過程。在評價過程中通過自我認識、自我調節、自我反饋、自我教育,及時發現問題、反饋問題、解決問題,以便順利達到預期目標。在操作過程中,堅持周評、月評、學期總評的連續評價方法,形成一個動態的評價過程。
5、科學性原則
建立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內容與評價標準,探索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嚴格評價程序,開發簡便易行的評價工具,科學客觀地評價學生素質。
6、激勵性原則
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使評價真正發揮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要注重評價過程中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調節、自我反饋、自我矯正,堅持月評、學期評、學年評的連續評價方法,達到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和提高的目的。
7、民主性原則
要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對話與交流,開展有效的自評、互評、教師評價;要及時溝通,增進了解,努力營造良好的民主氛圍,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三、評價內容及依據
1、主要內容: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內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
2、信息來源: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基于學校每學年對學生發展狀況詳實的記錄與評價。包括日常表現、關鍵性材料、學生特長表現記錄等能夠全面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材料。評價時,所依據的材料必須客觀、原始、真實,能充分證實該學生在評價項目中所達到的程度與發展的狀況。
3、關鍵材料:能夠表明學生多方面發展狀況的材料,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對于表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狀況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主要包括:
①關鍵考試的成績:一般指期末考試或統考成績,能表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
②關鍵的表現性作業:指學生在真實背景下所完成的任務,如探究報告、小論文寫作、網頁制作、實驗操作、小科技發明等,主要表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探究能力及創新能力;
③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社區服務):主要體現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以及為他人、為社區服務的精神品質,包括學生參與各類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描述、活動成果、學生的感悟反思等;
④特長與獲獎情況:包括學生在參加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和組織的各類比賽中獲得的獎勵或能夠證明自己特長與潛能的資料;
⑤自我描述:即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包括個性描述、學習反思、感悟以及發展計劃等;
⑥他人的評語:指對學生有重要影響或對學生非常了解的人給學生的評價。
4、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成長記錄要收集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表明學生發展狀況的關鍵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最佳作品(成績記錄及各種作品)、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教師和學生的觀察與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考試和測驗的信息等。
綜合素質評價要以實證性材料和數據為依據,要在充分參考學生成長記錄和關鍵性材料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自評、家長評價、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作到客觀公正,避免以偏概全。
四、評價的方法與步驟
1、評價時間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每學期進行一次。
2、評價方法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采用綜合評語加等級評價的方法進行。綜合評語主要對品德、情感、態度、日常表現以及學習情況進行定性描述,尤其要突出學生的素質特長和發展潛能,評語應準確、精練。等級評價主要根據表一中一級指標的六個項目分設四個等級(A為優秀、B為良好、C為合格、D為待合格)。
3、組織與實施
(一)組織機構
(1)成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
(2)成立綜合素質評價委員會,負責全校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評價委員會職責是根據《德州市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制定我校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實施細則與具體評定方案,認真落實上級教育部門的實施方案,確定評價程序,組織成立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小組,監督班級評價工作,對班級評價結果進行確認、存檔,接受學生、家長、社會的監督、咨詢與申訴,及時解決處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問題,對評價中出現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并對評價過程中的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3)建立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小組。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工作,評價小組由班主任任組長,科任教師為成員,小組成員為3--5人。所確定的評價小組成員為學生授課的時間不能少于一學期,并對該班學生比較熟悉和了解,同時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誠信品質。評價小組名單要在評定工作開展前兩周向評定班級所在的學生公布。對于該班三分之一以上學生有異議的小組成員,學校評價委員會要對其做出相應的調整。班級評價小組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班級學生評價工作、結果的形成、為學生做出綜合性評價、接受家長的咨詢等。
(二)評價細則
(1)制定出小學生綜合素質三級評價指標和明確的評價程序。
(2)對各項評價指標要確定明確的操作要點和各等級的評價標準。
(3)對評價涉及的參考依據要擬定可操作、富有特色的積累方式(如學生成長記錄袋、學生平時的操行、學習記錄等)。
(4)學校將擬定的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實施細則報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審核后實施。
(三)評價實施
(1)小學生綜合素質等級評價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自評、家長評價、同學互評、班級評價(教師評價)以及學校總評等級認定等。
(2)學年綜合素質評價等級認定辦法:綜合素質評價分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等。
等級評價的具體辦法為:由學生本人、家長、同學、教師對每一個學生對照“主要參考依據”及其關鍵表現入手,通過整體判斷一個等級,以A、B、C、D呈現。
有下列條件之一者,學年綜合素質評價可直接為“D”:
①嚴重違反校級校規或違法犯罪者;
②本學年受學校處分者;
有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優先考慮評定為高一級等級:
①獲得校級以上(含校級)綜合獎勵者;
②學年內獲得校級以上(含校級)學科單項競賽獎勵者;
③被教育部門或其他團體授予某種榮譽稱號者;
五、制度建設與保障措施
1、建立公示制度
公示評價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名單,公示各班評價小組的組成人員名單,以便學生、學生家長以及社會進行監督。評定過程要確保公平、公正、民主、透明。
結果評出后,把等級評價為A、B級的學生名單及時在學校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一周),C、D等級的學生,由學校評價委員會和班級評價小組及時以通知單或其他形式告知學生本人和家長。
2、建立舉報和申訴制度
學生、家長、教師和其他社會人士對評價過程中出現的不公平、不公正現象和行為,或者對評價結果存有異議,自公示之日起一周內,首先向學校評價委員會進行舉報或申訴。學校評價委員會對反映的問題要認真對待,及時解決,有問題的要及時糾正,無問題的要耐心給予解釋說明。
3、建立誠信制度
學校評價委員會要與所有評價委員會組成人員、評價小組組成人員簽訂誠信協議,建立誠信記錄檔案。
學校要對教師、學生、家長進行誠信教育。教師必須對學生一視同仁,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客觀公正評價學生。在同學之間的互評中,做到客觀公正,在自評中做到實事求是。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與學生做好評價工作,不得為學生提供虛假證明,不影響學校的評價工作。
誠信記錄不良的教師不能作為評價小組的成員,3年內不能評優評先,情節嚴重者給予嚴肅處理。
4、建立評價質量監控與完善機制
在評價工作中,學校評價委員會要對評價質量進行監控,充分了解有關信息,及時解決有關問題。
學校評價委員會對各班評價工作要及時進行抽查,對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核查,如有重大問題要重新組織評價,對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等嚴重影響評價工作的違紀行為,要在誠信記錄中記載,并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5、加強培訓和宣傳工作
學校要對參加評價的相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深刻認識和理解綜合素質評價的意義、內容、標準、方法、程序、制度等,確保評價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要避免教師或他人對評價工作的非正常干擾,避免造成同學之間的不和睦團結,使評價變成互相之間的“挑錯”和“指責”,要關注和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及評價可能對同伴關系產生的消極影響。要加強輿論宣傳,優化外部環境,爭取廣泛的理解和支持。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篇12
為全面樹立“綠色質量”發展理念,全面建立學校育人質量評價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依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我校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按照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要求,以日常評價和學生的成長記錄為基礎,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建立科學的小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主要依據,以學校評價為主體,采取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多元化評價方法,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教學預定目標,從而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二、基本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評價堅持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發展過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二)過程性原則。評價要關注學生成長歷程,把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把紙筆測試與平時作業、課堂表現、行為觀察、實驗操作等結合起來,實現評價方式多樣化。
(三)激勵性原則。評價要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肯定成績、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使學生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從而使評價成為一種激勵學生不斷發展的動力。
(四)科學性原則。評價要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努力獲取學生的全面信息,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及特長發展,擴大評價的涵蓋面。
(五)互動性原則。評價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交流互動,實現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參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三、評價內容與評價標準
(一)評價內容
將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人文藝術水平、實踐能力水平等五大領域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水平的指標作為評價的主要內容。
1.品德發展水平
①道德品質
愛國情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了解黨史國情,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統一;價值認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并自覺踐行,努力培養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人生觀;主題實踐。積極參加“我們的節日”“感恩”“法治”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②公民素養:公民意識、公民行為
規則意識,明確《中小學生守則》要求,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安全規定等規章制度;遵守網絡道德,科學合理使用手機、網絡等;遵守交通秩序,遵守社會公德,遵守法律法規;文明禮儀。言行儒雅,誠實守信,行為習慣良好;謙恭禮讓、團結同學、尊重老師、孝敬父母;社會責任。維護集體榮譽,積極參與班級崗位建設;樂于助人,愛護環境,積極參加社會公益等志愿活動。
2.學業發展水平
①學業水平:語數英學科素養
小學語文。重點測查語文基礎、文本閱讀、書面表達、書寫規范等。
小學數學。重點測查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知識的了解、理解和運用及書寫規范等。
小學英語。重點測查英語基礎,文本閱讀、書面表達、書寫規范、聽力等。
②學習能力:具有主動學習的愿望與興趣,能夠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結合所學的知識,運用已有的經驗和技能,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具有初步的研究與創新能力。
3.身心發展水平
①體質健康,測試內容采取必測項目加抽測項目的方式進行,小學一、二年級必測項目:50米跑。抽測項目: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1分鐘跳繩;小學三、四年級必測項目:50米跑,足球基本功,抽測項目: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小學五年級必測項目:50米跑、足球基本功。抽測項目: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50米×8往返跑。
②衛生保健,依據每年的體檢對健康體檢視力不良率、齲齒率、肥胖率數據結果進行分析,評價。
③心理健康,積極參加學校組織開展的心理健康班會課、心理健康團體輔導、心理健康團體游戲。
4.人文藝術水平
①人文素養:閱讀能力
優秀詩文的考查。書面測評,根據各學段要求識記的篇目,設置靈動性問題,考查學生對優秀詩文的理解內化、語言創新、靈活運用等語言實踐活動。
整本書閱讀情況。書面測評,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和學校周月季讀書計劃書目配檔,選擇整本書,隨機抽取學生進行書面監測。問題設計,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關注學生閱讀興趣、方法與習慣,關注學生閱讀面和閱讀量,以及選擇閱讀材料的趣味和能力。
②藝術素養
音樂素質,學生從聲樂、器樂、舞蹈三項中選取其中一項參加測評。聲樂、器樂主要考察音準、節奏、完整性,酌情考慮歌曲或樂曲情感的表達與風格的呈現等。其中,聲樂演唱選取范圍為音樂教材中必唱的聲樂作品;器樂演奏樂器任選,演奏內容自選。舞蹈主要考察舞蹈表演的一般要求、方法和所選舞蹈肢體語言的掌握情況等,舞蹈形式和內容由學生自選,要求所選作品積極向上,符合學生身心特點。
美術素養,學生從繪畫、手工制作、書法中選取其中一項進行測評。繪畫主要考察點線面的運用、構圖的合理性、色彩的協調性及運用繪畫語言表現主題和情感等;手工制作重點考察作品完整性、創意性及主題表達是否清晰,酌情考慮技術含量和表現手法等;書法重點考察內容完整性、有無錯別字、字形結構、整體布局等。
5.實踐能力水平
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校外實踐能力
學生積極參與臨淄區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培訓中心和臨淄區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課程內容,參與率高、收獲大、效果好,根據基地提供的考核成績進行折合評價得分。
(二)評價標準
皇城鎮中心小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主要指基礎性發展評價標準。
1.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方面的評定,凡符合基本標準者,可評為合格。凡有突出問題,不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基本標準,定為不合格。
2.學業水平、學習能力、體質健康、衛生保健、心理健康、人文素養、藝術素養、社會實踐、家務勞動此類評定等級分A、B、C、D四級。
凡符合標準并有突出表現,且有詳細、明確證據的,經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確認,可評定為A;凡符合基本標準者,可評定為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評定為D。
四、評價方式與方法
(一)評價采用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兩種方式
1、定量評價,包括是指學生在每學期過程性的評價。
①課堂教學即時評價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在學習目標或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情感態度和合作學習等方面的具體表現,給以及時的肯定、表揚、鼓勵或糾正。
②單元測試評價:以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單元學習內容,采用書面、口試或實踐活動等方式來檢測學生對每單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情況。
③德育主題活動評價:以每月開展月主題活動,以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經過活動產生的成效,對學生進行評價。
④勞動技能評價:每天開展家務勞動打卡,每月各學部組織勞動技能比賽評選出勞動技能小明星。
⑤常規評價:以紅領巾監督崗、學部檢查、政教處抽查對學生的常規進行評價。
2、定性評價,是對學生一學期學習的綜合性評價,包括定量評價成績、期末學科測試成績相加,最后形成定性評價并以等級形式呈現。
(二)評價方法
1.重視日常評價。班主任、學科教師要在教育活動的全過程中,堅持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采用多樣的、開放式的評價方法,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習慣、學習狀況與發展、學習特點與潛能等情況,對學生達到的學科和學段目標進行隨機評價,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成長記錄中要收集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最佳作品、社會實踐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教師、同學的觀察和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期末考試和單元測試的信息等。成長記錄要典型、客觀、真實。
五、評價結果
(一)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給予客觀、公正的整體描述。評語應在教師對搜集到的學生資料進行分析并與同學、家長、交流和溝通的基礎上產生。評語應采用激勵性的語言,注意積極鼓勵,正面肯定成績為主。
評價等級分為A、B、C、D四級,依次對應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描述小學生綜合素質不同方面的發展狀況。對學生某一方面表現評價為“不合格”時,應極其慎重。
(二)小學生畢業標準由小學生畢業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兩部分組成。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及格以上和綜合素質評價一般以上,準予畢業。
六、評價的組織實施
(一)建立組織機構。學校成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負責制定本校詳細的評價工作方案,指導學校的評價工作,監控評價過程,查處違規行為。組員為各班主任、科任教師、教師代表和學生家長組成。
(二)公示制度。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方法、程序及評價結果的使用等,應向學生及家長做出明確的解釋并公示。
(三)建立申訴和舉報制度。對評價的結論,如果班級評價小組成員之間存在分歧,根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結論;對于原則性的重大分歧,應提交學校評價小組,經過廣泛和深入調查和討論后做出決定。學生、家長和教師對評價過程中的違紀行為,可向學校評價工作小組舉報和投訴,學校評價小組負責調查和處理。學校評價小組應詳細記錄各項舉報、申訴、查處過程及結果。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08-01
綜合素質評價方案11-12
綜合素質評價方案03-27
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方案05-14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11-15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12-21
綜合素質評價自我評價-自身綜合素質03-09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精選15篇)05-11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03-27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05-24